本週屬靈操練 (7-20-2008)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美德。
詩歌欣賞
|
願我愛你更深! (一) 願我愛你更深!愛你更深!哦主,聽此求懇,成此心意。 我心真是切慕:愛你更深,我主,愛你更深,愛你更深!
(二) 前我追求世福、平安﹑喜樂,今只尋求基督,解我乾渴; 我今惟獨切慕:愛你更深,我主,愛你更深,愛你更深!
(三) 你可差遣傷悲,將我試煉;主,你使者何美!他歌何甜! 我同它們唱出:愛你更深,我主,愛你更深,愛你更深!
(四) 直到呼吸漸促,歌聲漸收,我心仍要發出臨別節奏, 我心仍是渴慕:愛你更深,我主,愛你更深,愛你更深! 這首詩歌(《聖徒詩歌》第224首) 作者是普蘭蒂斯姊妹(Mrs. Elizabeth Payson Prentiss,1818~1878)。 詩歌的背後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普林蒂斯姊妹在失喪她所心愛、不滿六歲的小兒子後,不久最小的女兒又亡故。這樣連續地重重的打擊,不但更加深她的傷痛,還給她一份無法彌補的追悔與歉疚。在日記裡她寫道:『我太虛弱了,沒有給過她一點點的照顧,連抱也幾乎沒抱過她。只有在她死前一天和她死的時候抱過她這麼兩次。』,她覺得實在沒力氣活下去了。她說:『空空的雙手、衰殘的身軀,和說不出來的渴望、渴望逃離這個有那麼多尖刺往事的世界。』("Empty hands, a worn-out, exhausted body and unutterable longings to flee from a world that has so many sharp experiences." ) 某日,普林蒂斯姊妹對她的先生說:「喬治,現在家人斲喪,希望破滅,了無生趣,除了消極地虛耗年日,我們還能作些甚麼呢?」 她丈夫滿了愛憐、傷感,卻又堅強地回答說:「這麼多年來,我們一起教導別人信靠主,現在正是以身作則,把我們所信仰、所教導的表現出來的時候。」 她說:「可是我有時幾乎片刻也活不下去,此生漫漫長日,實在難捱!」 普蘭蒂斯牧師勸導說:「神使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正是因為祂愛我們,目的要造就我們,叫我們制服並運用它,使成為榮耀神的良機。」 幾分鐘的沉寂之後,普蘭蒂斯夫人抬起頭來說:「你上星期日講道時所說的一句話,我銘記在心,給我在悲痛中極大的幫助。」 「甚麼話?」 「你一再說,『愛能使靈魂不致盲目』。」「親愛的,實在如此。愛主能使我們心靈的創傷得著醫治;我們若減少愛祂的心,就更難在傷慟中站立得住了。」
在這一段悲傷痛苦的日子中,普林蒂斯姊妹開始默想舊約中雅各的故事。她注意到在雅各痛苦缺乏的時候,神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和他相遇。她懇切地求神讓她也得到這樣的經歷。有一天晚上當她在默想禱告的時候,神用這四節詩回答了她的祈求。 她也走出了自憐、自譴、怨天尤人的境地,以愛主的信心去面對人生中的苦難。 |
學習禱告
|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全能的神,感謝你賜給我們這必朽身體所需的飲食,求你賜我們更高生命之糧,使我們有不死的生命,能應付今生的困難與負擔,且歡然仰望更高更美之生命。我們願意像孩子般有恆久單純的信心倚靠你。雖然有時不能看見,仍有信心深知萬物的結局在於你,就能抓住你所設立在地上的喜樂。求你引導我們進入更美的生命,以致那些小事不能再來攪擾我們。雖處在今生的憂患中,我們仍能享有出人意外的平安。求你以恩慈溫柔垂聽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杜森) 順應交託:求主賜恩,使我有恆久的美德、不厭煩的耐心,常存感恩的心來領受你所賜予人生的各種機會。無論是災害與困苦,我總要忍耐承受,勇敢克服。在人生的每一轉變與機遇中,只以單純的信心與順服,將自己與所有的一切都交在你美善的安排之中。阿們。 (心靈樂園) 神啊,我定意要在今天竭力討你喜悅,在你所囑託我的每件事上遵行你的旨意。凡你所許可臨到我的事,雖與我的願望相違,我仍要以溫和謙卑及忍耐的心領受,視之為從你而來的禮物。求你幫助我能勝過自我意志,讓你的旨意成為我的意思。我應作的,幫助我作成,讓我單純得像一個孩子,終日在慈父面前仰望你。求你的愛激勵我,使我更深愛你。我要感謝你,不只在言語上,更在心中感受你愛的恩賜,為你日日賜給我的每一樣安慰獻上感恩。(潘錫1800~82年) 摘自——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
屬靈書籍推薦
|
人生之光 [作者]: 邁爾 (Frederick Brotherton Meyer) [內容簡介]:「人生之光」是邁爾為青年信徒所寫,指導他們走屬靈的道路。「勝過罪的秘訣」為第三章。第一章「王宮」描述天路歷程,信徒經過重生之殿、確知之殿、奉獻、順從之殿、充滿聖靈之殿、住主內之殿、勝罪惡之殿、心靈安息之殿,及與基督同受苦難之殿,才抵天父的殿。第二章「失落的音符尋到了」描述信徒失敗與恢復的步驟有:確知神定歡迎你回來,誠實承認求主赦免,查出失敗原因,毅然棄絕,對人認罪,向人賠償,再次將全心獻給神,信靠主能永遠保守。前二章是第三章的根基,從第一、二章的說明,我們看見勝罪的秘訣是建立在:認罪、棄罪、全心奉獻的根基上。 |
拾穗
|
【 勝過罪的秘訣 】 羅馬書論到脫離罪的法則是「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 羅六13),及「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被神的靈引導」(羅八13、14) 。
我愈經歷人生,及習知許多基督徒的經驗,我愈覺得要幫助他們:要將平安的生活,有能力的生活,勝利的生活,向他們揭開。因這些都是我們天父特為預備著要我們享受的。聖經裏面有許多奧秘,向著自以為聰明通達的,就隱藏起來;惟向嬰孩才顯露出來。那些事是目不能見、耳不能聞,人心不能體會的,惟有神藉著聖靈顯示給凡愛祂的人。他們既了解,並接收這些真理以後,他們就要拭去許多的眼淚,並在黑暗的道路上有日光照耀著。
一、我們不要希望脫離試探 當我們重生的時候,一個新生命──一個神的生命,藉著聖靈賜給我們了。但是我們的舊生命,聖經上所說的「肉體」或譯「情慾」並沒有脫去,這兩樣是並存於一心之內的。 「 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 。」 ( 加五 17) 舊生命的存在,可以在外面受試探的時候查出。因為它必起來,激動,鼓起,響應,使人趨向罪。它也許像死了一般,靜臥於新生命的大能力之下,但是它仍存於我們天性的深處。好像參孫在非利士的黑牢裏一般。這舊生命,仍常有再得著能力來傷害我們的可能和可怕。 不要忽視肉體天性的存在,它是常趨向罪惡的。許多信徒忽略不顧這天性,他們以為犯罪根源已經從他們拔出,自信再不致犯罪,但是他們的舊根性忽然湧上來,縱然幸而沒有墮落到黑暗的深淵,他們卻已飽受驚恐羞辱了。「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 」 ( 約壹一 8) 我們要分別這兩個意思:罪的根性,和罪的行為。罪的根性:是肉體、是情慾、是舊生命,是罪的趨向等等根本的原理;靠神的恩惠,可以使它們降服,但其力量雖被減少了,卻仍留存在我們裏面,直到我們離去世界。罪的行為:是由罪的根性發生的行為,是顯明在外的。靠耶穌的恩惠,每日能得救,脫離罪惡的行為。說清楚一點:罪的根性,在我們裏面並沒有死。但我們必須對它像死了一樣,那麼它就不致生出它的果子來,就是罪惡的行為。 三、我們不要希望脫離罪的傾向 罪是什麼?就是意志對試探說的「是是」。說明我們心中的細密工作,是很難的。當我們受試探時,豈不是像有這樣的經過嗎?一個試探突然的來到我們面前,提出一個激烈的要求,肉體即刻便有震顫的運動,好像鋼琴提琴響應著空氣中震顫著的聲浪一般。有人不覺得這震顫的運動,有人覺得。若是人們繼續不理會它,我相信那運動要漸漸微弱。聖徒到成熟之時,便差不多不覺得了。這種情形,是顯明罪的根性仍然存於心內。這根性在至聖的神面前,是可恨的!我們應該為之悲哀,認罪;我們常須主耶穌的寶血來到心內,與它對抗,以贖罪慾。這是說:幸而那震顫的運動還沒有形成顯然之罪的時候,你所當作的;若果然成為罪的行為,我們便要負責任,就當為之懺悔。 罪是意志的行為。意志服從在不聖潔的影響之下,才能發生罪。那試探人的從知覺和情感中呈現罪的試探,請求意志的許可。因為意志是我們真正的自己。若是意志立刻戰慄,好像小雞看見老鷹在天上翱翔時一般,而喊叫著:「我怎麼能做這大惡事,違背神而犯罪呢?」並且即刻仰望耶穌,──那麼我敢說:一定不致犯罪。若是反過來說:意志即刻和試探相應答、戲謔,並屈服於試探之下,那麼我們就從光明走出到黑暗裏去了;我們便破壞神的律法,玷污了我們的白袍,將我們放入責罰之中了。這件事我們在世間一日,便應負責任防守一日。我們可以度過一個虔誠的、正直的、莊嚴的生活,甚至多年如是。但是假若我們只要有片時不仰望神,我們的意志便會矇然被制服,我們也會被捲入罪的漩渦中,此後我們的平安便被破壞了,我們的品格也被玷污了! 到底勝過罪惡,有些什麼秘訣?就是: 四、你一覺得試探到臨,即刻仰望耶穌──逃避於祂之下,比一隻小雞看見空中的老鷹時,逃往母雞的翅膀之下還要快。每日早晨未離開你的房子之先,將全身交在祂的手中,請祂保持你所交在祂的一切。離開房間的時候,要確信祂必用祂的羽翼遮護你。在祂的翅膀之下,你可以寄託安息。當試探臨到你時,你可即刻仰望著祂:「耶穌!我信靠你必能保守我!」 這就是使徒保羅所說的拿著信德作籐牌。這麼「向上一望」的信仰,就是將耶穌當作籐牌,放在試探者與你自己之間。在你生活之中,每日可以說一百次「耶穌救我」!祂總不致於讓那信靠祂的人受羞愧。「 祂能保守你們不失腳 。」 ( 猶 24) 雖然外有試探壓迫,內有惡性活動,但你只須熱誠的仰望耶穌,你必穩固不動搖,亦不屈服;那麼,地獄的兵工廠內所禱告的軍器,沒有一件攻擊你可以得手的。 五、還有比這個更好的事──我第一次聽見這事,是從一位老牧師說來的。他告訴我:他每次受試探的刺激,他向上望,並且取用基督忍耐與溫柔;自是以後,他在生活中,便常求主許他取用他自覺缺乏的德性。在心不平靜的時候,他說:主啊!賜我以你的平安!在發怒時,他說:主啊!賜我以你忍耐!在受試探時,他說:主啊!你的純潔!在軟弱時,他說:主啊!你的能力!我看那是從寶座來的信息。從前我脫去一切負擔,便自滿了。現在,我開始尋求積極的祝福,把每個試探變換為得祝福的機會。親愛的讀者,請試一試。 我曾在公眾場合裏這麼樣講道,有時我遇到一種反駁:嗅!先生!對的!我若仰望主,主必保守我,但是我恰在那時常常忘記仰望哩!這現象的發生,其原因必是以下三者之一:第一、恐怕心靈和生命尚未完全降服耶穌。時常失敗就表示分別為聖的工作尚未作成。你不能盼望基督來保守你,除非你已將生命心靈完全獻給祂,讓祂作王。耶穌如不是王,就不能作看守者。同時,祂若不是在一切事上為王,祂也就不願在一件事上為王。第二:或許是缺乏儆醒的心。我們若漠不經心,游蕩嬉戲的,立在試探的路上,基督必不保守。你在每個職分的路上,祂必差遣天使來照顧你;但在我們踰越範圍之外,祂卻不來保護我們。當儆醒祈禱,免得入了迷惑。第三:或許是缺少讀誼神的言語。不喜愛讀聖經,不用功祈禱的人,莫想過高尚信仰的生活。清晨沒有獨自靈修的人,不能長日與神同行。讀經與祈禱,二者就其對於靈性健全的緊要而論:讀經的修養,尤較勝於祈禱。你聽主的言語,自然比主聽你的言語更屬緊要!雖然如此,這兩樣是相連貫的。將以上這三個條件做成,那麼在受試探的時候,必更容易且自然的信靠基督。 縱然有這些幫助,假若你仍犯了罪,做錯了事,切不要灰心喪志,若是一隻豬和一隻羊,墮落在一條溝裏,豬必喜歡在裏面打滾,而羊則哀哀的呼叫,直到牠被救起來。你也要即刻到你慈悲救主那裏去,以最簡單的話,述說你的墮落和憂愁的事,請祂立即洗滌,復興你的靈魂。在你請求的時候,相信主已完成了那工作,然後到你所得罪的人那裏去,向他認錯,如是則神的平安,仍必回轉住在你的心中,看守你的心,好像守衛的天使,拿著發光的兵器看守著一般。 你若如是生活,脫離罪的權勢,你必覺察主要用你,超乎從前的你。祂要將祂的心腹的秘密告訴你,要將在祂裏面神的生命的尊嚴,揭示給你。親愛的讀者!願你能得著這快樂的生活。 —— 摘自:邁 爾「人生之光 |
歷史人物介紹
出生 1903年11月4日 中國廣東省汕頭市去世 1972年6月1日 中國安徽省廣德縣白茅岭監獄中流砥柱-倪柝聲傳
Against the Tide
-The Story of Watchman Nee 目錄
i
|
中流砥柱-倪柝聲傳 連載(二十七)
第十五章 歸 回 (上) 一九四七年夏天,有一小群工人從福建、浙江及其他各地(包括從香港來的老同學魏光禧),他們在此參加他密集課程的學習。倪柝聲在起初的十次信息,是回到他的屬靈起點上,講「十字架」信息的基本原則。這篇名為「靈的釋放」的文章傳閱很廣,其中提到「破碎」是釋放屬靈能力的一個條件,并以耶穌的話:「一粒麥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為印證。他們建立了一個合适的根基做為新的開始。在上海的一所新設的國立大學。一場為剛得救的學生所舉辦的聚會中,神大大地使用他。在福州有人為他租下美國差會的大禮拜堂,無數的群眾從周圍各處涌來,要听這位從前是三一學院的學生講道。神似乎在他仆人傳福音的見證上加上了新的印記。 這時李常受仍集中力量照顧上海及南京教會,到了年底他在繁忙中抽空探訪處于飢荒之南部各省的地方教會,并于一九四八二月結束了他在福州的一連串的聚會。這些工作告一段落,他与一些同工包括汪佩貞姊妹,一起到南台海關巷的倪柝聲家中商談。自從中日戰爭后各地的工作缺乏照顧,李常受關心各處工作的虛弱及孤立,他充分印證了倪柝聲的訓練計划,也討論到他在日本占領的北方所發展出來革新的傳福音方法。 當時山東沿海城市的教會,在二十年間有極大的增長,李常受已擬定了一項移民傳福音的計划(這個想法可能是他想出來的,誠然,為了人口及商業的緣故,中國一直是在移民,北方穿過長城到東北,西到新疆,東南進入南海)。山東代表弟兄說:“現在我們在沿海有相當多的聚會,我們在遙遠的地區支持一些孤單的拓荒者,這种方式是不切實際,也得不償失的。我們可以把一群离開曲阜、移居到福音未傳之地的信徒,組織成為一個自立的經濟團體,讓他們在那儿成為基督徒生活及見證的中心。” 他從使徒行傳中發現了先例:「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徒8:1-4)又說:「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并安提阿講道,傳講主耶穌。」(徒11:19-20)弟兄們說:“現在我們尚未遇見這种逼迫,但即使沒有逼迫我們仍能效法他們的榜樣出去。” 李常受研究了這個問題,小心地計划出各种細節。一群經過挑選的家庭,包括個人光景及各种适當的職業及專長——園丁、鞋匠、教師、護士、理發匠——為著他們的將來都是經過仔細挑選。(理發匠的職業最受歡迎,因他們裝備簡單,最容易有作見證的机會。)教會供給這些奉獻的人旅費,及抵達目的地后三個月的生活費,盼望三個月后他們能在新的地區自立。 回溯到一九四三年春天,有兩個團體离開曲阜教會,一組有三十個家庭,他們進入東北;另一組有七十個家庭,移向西方的市鎮,他們經過山西沿包頭鐵路進入遠在長城外的綏遠省。這兩個團體都遭遇到極大的艱難,計划沒有完全成功,并且因著這個計划,一九四三年五月李常受被日方視為有間諜活動嫌疑,在鞭打及「水牢」中經過一個月嚴厲的拷問。無疑地從這次移民嘗試中,結出了真實屬靈的果子。一九四四年十月,一位在汕頭聚會的宋姓弟兄寫信給上海俞成華醫生,這封信是從黃河上游的一個市鎮寄來,來信中提到他們在一九四三年十月五日以七個弟兄三位姊妹為核心而開始聚會,然后在一九四四年二有十九日他們為六位初信的男士施浸。信上說:「我們室內沒有地方為他們施浸,但他們都急著要遵守主的命令而不能等待。所以只有一個行得通的辦法,就是打破黃河二尺厚的冰來受浸,當時气候相當的冷,有一天突然暖和了二十度,我們在河邊架起活動帳棚,整個過程沒有一個人被凍倒及生病。」三月二日他們舉行第二次的受浸,共有四位弟兄及一位六十六歲的姊妹。這個姊妹在冬天因為怕冷通常是不出房門,這次比較困難。因為冰下沒有水,他們不得不沿河而下找到一個較深的地方。這次也沒有人生病,且有極大的喜樂,在信的結尾還附上鼓勵上海信徒的几句話。這是在許多藉著這种方法設立福音見證中心,新生命發芽的一個例子。 一九四八年二月在福州倪柝聲的家中,他們討論把這些經驗用于李常受在南部所見混亂的光景中。李常受則建議不是把它應用在像廣東及福建這么大的地區,而是藉著集體的努力可否把福音傳在像福州這樣的中心點上。 倪柝聲同意這种做法。他指出耶路撒冷不過是一個中心,神的方法是把他的工作集中在這里,拯救靈魂,建立教會,然后打發人們去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去傳福音。他說:「一九三七年我們在漢口看到使徒行傳十三章,使徒們從安提阿出發是對的,但是使徒行傳不是從十三章開始,而是從第一章開始。這几年我們的失敗是我們沒有按照耶路撒冷的原則建立起工作的結构,我們必須集中同工的力量來服事中心各點,直到地方教會完全建立起來,然后把整體遷移到其他區域——除非神興起逼迫把他們分散到各地。」 這一點新的亮光照亮他們全體。李常受說,他們都來到倪柝聲那儿,恢复已往的交通,神藉他給弟兄們更多的亮光。正如他們早期看到教會是嚴格地一城一個地方教會,現在這种廣泛的福音移民原則,使他們的工作也得著更新。這可能意味著,「使徒們」或工人們個別冒險的結束。李常受說:「現在我們同工愿意放下自己的工作,決定以福州為我們的耶路撒冷,為起點的地方。」几位各地地方教會的領袖們聚集在福州天民路,他們在三月三日召集了全體弟兄姊妹,李常受說:「他們正式交出教會由我們同工接受,事奉及教會在福州有了一個新的開始。」這個敘述令人惊奇,它与倪柝聲早期堅持地方教會是完全不受使徒們(是指工人)的管制完全背道而馳。從這點事實,使人覺得這個運動,是朝著較低嚴謹的權柄主義發展,不亞于國外的教會。一般而論,這個做法可能是福州的長老們主動發起的,這是在停止倪柝聲二十四年的交通之后,一种表示寬大及恢复關系的行動。 |
珠璣語錄
|
※ 我們活多長關係小,我們怎樣活關係大。─ 巴栗
※ 從落葉可以學功課:葉在花開果熟後,便謙柔地飄落;人亦應將工作做好,然後等待神接去。─ 艾德華
※ 只要是與神有關的,沒有一件是小事。─ 戴德生
※ 事奉的大小,總要以信心和個人與神交通的程度為標準。─ 達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