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8-23-2009)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美德。
詩歌欣賞
|
【最知心的朋友】
呂小敏生於當代中國河南省一個貧困鄉村。由於患病,初中未畢業即輟學務農,未受過正規音樂訓練。信主成為基督徒後,寫了 近千首於海內外廣為流傳、深受好評的詩歌(含譜曲與填詞),作品總稱為「迦南詩歌」,出版有「迦南詩選」。 迦南詩選第34首「最知心的朋友」是小敏的傑作之一。有一天她走在小路上,四下無人,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那個時候感覺到主在感動她,對她說:「現在你幷不孤單,有我與你同在。你受過多大的委屈,甚至多大的艱難,你走到哪個地方,我就與你同在,我和你一起走。」所以,就在那個時候,她唱出:
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主你是我最親愛的伴侶……
這首詩歌旋律動人,詞意深刻,感情真摯。尤其許多海外的遊子唱到「在我人生的每一個臺階,......在我人生的每一個小站......」時,回想自己的心路歷程時,就會忍不住熱淚盈眶。多少時候,當我們遇見困難,在人生的小站,茫然不知所措,何等希望有人能聽我們的苦情,肯與我們表同情。至到信主之後,我們才發現,無論我們多軟弱,惟有祂能攙拉著我們,擔當我們一切的憂慮,惟有祂肯告訴我們人生當走的路。祂不僅是我們生命的救主,更是我們生活中最知心的朋友,最親愛的伴侶。 |
|
學習禱告
|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主啊!萬眾都要按你賜給他們各人的恩賜來歌頌讚美你。求你容許我們以你賜下的理性與言語而心口一致地稱頌你,以你無盡的恩慈來承受天上的永福。(羅茜蒂1830~1895年) 全能永在的神,和平與完美的主,你曾在基督裡召我們要相愛與合一,求你以聖靈管理我們的心,好讓我們只敬畏神,對人卻一無所懼,並以公義恩慈與謙卑來事奉你,彼此溫柔相待,靠你愛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神啊,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父,你的名偉大,你的本性奇妙,你的恩慈無窮。神萬物的主宰,你是永遠可稱頌的。在你面前有千千萬萬的天軍聖者。 求主使我們身心都得聖潔,求主鑒察我們的良心,驅除我們一切的惡念罪慾,所有嫉妒與驕傲、惱恨與怒氣,以及違背你聖潔旨意的事物。求親愛的主賜給我們清潔與純正的心,好呼求我們聖潔的神,在天上的父。阿們。(聖雅各聖書,約第二世紀) 摘自───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
|
聖經知多少?
|
【希伯來書】
一、作者及對象:本書作者不詳。歷代聖經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亞波羅、巴拿巴或路加,不過大多數的人認為是保羅。本書對象是給希伯來信徒(一:1),特別是給一班有退回猶太教危機的猶太基督徒。
二、寫作時地:時間:約是主後 64-68年,在聖殿被毀壞之前所寫的。地點:未詳
三、背景:希伯來人自古時的列祖開始,歷代以來皆活在舊約的體系中,其律法觀念已根深蒂固,並視之為神聖的傳承,且引以為榮;外面又有輝煌的聖殿、祭司的獻祭、百姓的敬拜…,天天人來人往,甚為吸引人。對一些有這種背景的希伯來信徒,要他們放棄猶太教而去跟從被蔑視、凌辱的耶穌,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面,當日耶路撒冷一直飽受猶太教的逼迫,司提反、雅各等被殺(徒七:54-60,十二:1-2);許多信徒遭難,家業被奪,身受捆鎖(徒八:1-3,二十六:10-11;來十:32-34)。這樣的逼害連綿日久,許多人的信心開始動搖;再加上主後64年開始,羅馬帝國大肆逼迫基督徒,這無疑令本已在諸般患難中的猶太信徒雪上加霜,致使他們有人感到疲倦灰心(十二:3),也有人停止聚會(十:25),甚至萌生退回猶太教(當時的合法宗教)之念,好在其蔭庇下苟且偷生。本書就是要幫助猶太信徒明白新約和舊約的關係,讓他們知道舊約體系中一切正面的事物如聖殿、祭物、祭司、禮儀、節期等等,甚至律法,都不過是影兒,新約才是實體,這一切都已應驗在基督身上,祂是更美之約的中保和救主,為人帶來更美之約和完全的救恩,正如太陽已經出來,眾星就要退縮。
四、主題:希伯來書為一本「更美」的書卷,因基督在任何事上都是「更美」;在啟示、身分、工作、生活等,都為信徒成全完全的救恩,因有更美的基督,信徒便應有更美的生活。
五、特點: (一)希伯來書是一本不易明了的新約書卷,主要原因乃是書內遍布舊約背景(約有39次直接引用舊約)。本書与舊約的利未記極為接近,利未記是論預表中的救恩,而本書所論,是利未記所預表而已經有了「實體」的救恩,所以本書曾被稱為「新約的利未記」。 (二)本書著重論到基督那超越的身位和工作,特別是祂的神人二性。本書也是一比較的書卷,當中有許多的比較或相對的說法,所以本書的鑰字是「更」(英文是better),大約出現了十二次之多(一4,六9,七7、19、22,八6「兩次」,九23,十34,十一16、35、40,十二24)。除了這個「更」字,經文的思想也表達出同樣的意義,這書信的第一大段一開始就說主耶穌比天使更尊貴(一~二章);跟著論比摩西更榮耀(第三章):比約書亞更偉大(第四章);比亞倫更尊貴(五一八章)。第二大段論更美的約(八6),更美的應許(八6),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九11),更美的祭物(九23),第三大段論信心得到天上更美的家業(十34),盼望得到更美的家鄉(十一16),和更美的复活(十一35),承受神給我們更美的事(十一40)。 (三)本書的結構很有層次:前部分先講基督的超越(一至十章18節),後部分則帶出信徒的回應(十:19-十三);前者著重啟示,後者則重於實行。全書亦包括五段實踐性的警告(二:1-4,三:7-四:13,五:11-六:20,十:26-29,十二:14-29),緊接在每一重要的真理或勸導之後。在每一次提到警告之前總有“免得”,“恐怕”這類的字句。
六、重點: (一)新約有三卷書是特別多引述舊約的,分別是馬太福音、羅馬書和希伯來書。此三卷書特別交代新約與舊約之間的關連:馬太交代新約乃是舊約的應驗;羅馬書說明新約所引進的福音,就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舊約所應許的(羅一:12);而希伯來書更進一步指出新約的中心--耶穌基督,是比舊約的一切更美,舊約中一切正面的人、事、物僅是預表、影兒,新約才是實體,這一切都在基督身上得到應驗,並且比之更超越、更尊貴、更完全和更美好;希伯來書不單把舊約和新約串連起來,更啟示新約中更美的事。 (二)本書是寫給希伯來信徒。‘希伯來’有‘過去’的意思,特別是指過河,所以希伯來人是過河的人。亞伯蘭是聖經中第一個希伯來人(創十四:13),他從伯拉大河那邊拜偶像之地的迦勒底,過到大河這邊事奉神的迦南地(書二十四:2-3)。本書的信息,就是要幫助那些仍留戀於猶太教的猶太信徒,在屬靈上都能作徹底過河的人,從舊約過到新約、從律法過到恩典;從屬地過到屬天。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進入生命的成熟;離開外院,進入至聖所。這對於我們在新約時代的信徒同樣的重要,我們的屬靈生活,聚會和事奉也會落在外面的儀文、屬地的觀念裏的危機,我們都得作一個真正過河的基督徒。 (三)本書多方面啟示神兒子的身位和職分,顯出其超越與榮耀:
(四)本書另一中心的思想是‘終極’或‘永遠’。基督是神計劃的終極,十字架是救法的終極,新約是舊約的終極。永遠的救恩(五:9),永遠的審判(六:2),永遠的救贖(九:12),永遠的靈(九:14),永遠的產業(九:15),永遠的約(十三:20)。 (五)本書也啟示基督是我們的先鋒(六:20),我們的元帥,要帥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二:10)。祂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和那無窮生命的大能成了永遠的大祭司,並且已經升入高天在至大者寶座的右邊,長遠活著為我們祈求(六:20,七:16-八:1),祂更呼召我們當走上屬天的道路,持守所承認的道,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三-六)。我們當以信心回應這個呼召:藉著主的寶血,為我們所開出的又新又活的路,進入幔內,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十:19-22);不可停止聚會,倒要彼此勸勉、相顧而行善(十:23-25);放下重擔、脫去纏罪,恆忍奔前程(十二:1)。 (六)從舊約到新約,都有許多信心的見證人,他們一生中忍受了各樣苦難,卻得了美好的證據(十一章);而耶穌是最好的榜樣!祂也是因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現今坐在神寶座的右邊。猶太信徒當接續前人的腳蹤,輕看眼前的逼迫,出到猶太教的營外就耶穌去,憑信走祂的道路,這樣便能與主一同掌權(十二:1-2,十三:12-13)。同樣我們也當離開屬世和宗教的‘營’,甘願付任何代價,單單跟隨並仰望這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七、鑰字/鑰節 鑰字:(1)更美(一:4等14次) (2)永遠(五:6等14次)
鑰節:(1)一:2-3 (2)七:25 (3)十二:1-2
八、鑰義/分段:本書重要內容,係闡述基督榮耀的神性,對忽略救恩之人的警告,元帥的受苦與拯救,對不信者的警戒,信者得進入的安息,神的話語能力,離棄真道者的結局,耶穌為永遠大祭司的職任,新舊兩約的比較,舊約禮拜獻祭的條例,新約中保贖罪的功效,常存充足的信心,故意犯罪的審判,信心美好的證據,放下各樣的重擔,接受神的管教,追求聖潔,敬虔的事奉,諸般溫柔的勸勉,以及最後的寄語,祝福問安等事,全書所論,是以舊約律法一切條例制度,來啟示新約基督真理,完美的救恩。希伯來書有五次「勸勉」,鼓勵正路上的人繼續向前,驚告岐路上的人回轉歸向神,著重魂的得救。本卷大綱根據五次「勸勉」來分段: 第一段,接受如此大的救恩 一~二章 第二段,嚮應天上的恩召 三~四章 第三段,生命達到完全成熟 五~七章 第四段,進入幔內生活 八~十章 第五段,盼望天城新耶路撒冷 十~十三章
九、話中之光:
這一本書乃是寫給已經明白救恩的希伯來人的。『希伯來』就是『渡過』或『渡河』的意思。第一個希伯來人是亞伯拉罕,他渡過伯拉大河,從河東到河西來。『希伯來人』,意思就是『渡河的人』。當初使徒寫希伯來書,就是寫給那些渡河的人,意思就是寫給那些在后面有所撇棄,在前面有所得著的人。他們在后面有舊的世界需要撇棄,在前面因著神的話要往新的地方去。-- 倪柝聲
希伯來書的『祂』:(1)藉著祂(一2);(2)惟獨見祂(二9);(3)思想祂(三1);(4)來到祂寶座前(四16);(5)順從祂(五9);(6)靠祂(七25);(7)有祂(八1);(8)等候祂(九28);(9)經過祂(十20);(10)看見祂(十一27);(11)仰望祂(十二2);(12)跟著祂(十三13)。--牛述光
|
|
拾穗
|
【神引導的秘訣】 第三章 榮耀的奧秘
因著使徒保羅,在神的靈感之下,才把兩個特別關及我們外邦人的大奧秘顯明出來。
1、 每天用一點時間,安靜坐在神面前默想,求聖靈啟示你基督住在你裏面的真理。求神樂意指示你,這奧秘有何等豐盛的榮耀(西一27)。
摘自──邁爾《神引導的秘訣》 |
|
美好的證據 (希伯來書十一:2)
|
【邁爾 (Frederick Brotherton Meyer,1847~1929)】 第三章 邁爾与慕迪同工 一八七二年三月十九日,邁爾被約克(York)修道院街(Priory Street)的浸教會教堂(The Baptist Chapel) 聘請,到該教堂任牧師。一年之后,美國大布道家慕迪 (Dwight Lyman Moody)應英國倫敦邁德美公園(Mildmay Park)圣猶大堂(st.Jude's Chapel)牧師威廉賓法特(William Penn-father)和紐加塞耳(Newcastle)的循道會的文布里奇(Cuthbert Bainbridge)的邀請,于一八七三年六月十七日,搭乘巴黎城號(City of Paris)輪船抵達英國港口利物浦。接船的弟兄會講員慕爾豪(Harry Moor-house)通知慕迪:威廉賓法特在四月間逝世,而文布里奇則在三月間逝世。來自美國的慕迪身處异國,進退維谷,慕迪轉身對領詩的同工孫蓋(Ira David Sankey)說神若關了門,我們不要靠自己的辦法去打開它。如果神不賜給我們一個敞開的門,我們只好返回美國。慕迪、孫蓋、慕爾豪三人在下榻的西北酒店 (North Western Hotel)一起討論面臨的處境。慕迪提及一件事,即他在离開美國之前,接到約克市一位藥劑師本勒特(George Bennett)的信件,說慕迪這次來英國,應該來約克講道。慕迪對本勒特的信件采取漫不經心的態度,沒有回复來信,就動身來英國。慕迪提示同工們,約克市可能是神為他打開的門。慕迪一行人于是移師約克市。一八七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星期一,約克市的教牧同工們聚集在約克市康尼街 (Cooney Street)的一間小房間,為慕迪的事工有午間的禱告聚會,邁爾也參加了。慕迪素來擅長發現人才,而這次發現比慕迪本人年輕十歲的邁爾,是慕迪一生中最重大的發現之一。從另一個角度看,當時慕迪尚是籍籍無名,即使在美國本地,也是鮮為人知;正是邁爾把慕迪介紹給英國的教會領袖,大力促使慕迪在英國的布道工作獲得成功。 布道大會在約克獨立教堂 (York Independent Chapel)舉行時,并沒有多大果效,參加康尼街午間禱告會的,少到只有六七人。在一次的午間禱告會中,慕迪講到圣靈,邁爾听了就信圣靈的能力。邁爾以兩天的時間与神摔跤。兩天后,邁爾回到午間禱告聚會,站起來作見證說:“慕迪弟兄所說的關于圣靈的作為,是起初的。我講道已有多年,辛苦做工;近兩年來,我講道時,沒有看到神特別的祝福,我正像打空气一樣,看不到果效,看不到能力。過去兩天,我獨自与主有密室的交通,我禱告,祈求神賜給我圣靈,感謝主,我碰到了神,神在我身上完全得胜,而我則把自己完全奉獻給神。”慕迪在約克市的撒冷公理會 (Salem Congregational Church)十天的布道會結束后,邁爾力排眾議,讓慕迪在修道院街浸會教堂講道,從而點燃了复興的火焰。邁爾注意到,在慕迪粗野的外貌下,實在具有上頭來的能力,而這圣靈的能力,正是邁爾多年來所渴望的。 每天晚上,邁爾目睹教堂坐滿了人,甚至講台、通道、走廊都擠滿了人。決志信主的人論百計,陪談的弟兄姐妹,忙得透不過气來。 從此之后,慕迪和邁爾成為莫逆之交。慕迪從未忘怀邁爾把自己教堂的門向他打開,點燃了复興的火焰;邁爾也沒有忘記慕迪教他如何領人歸向基督。 慕迪教導邁爾運用各种各樣的辦法領人歸主。邁爾和慕迪在約克相處和同工的那些日子,點燃了邁爾心中的火焰。有一次邁爾告訴慕迪:“自從神賜給我圣靈的恩膏,沒有一次傳福音是沒有人悔改得救的。” 從此邁爾認識到,許多基督徒靈性上出現長期的、不同的軟弱,都應直接歸咎于缺乏圣靈的膏抹和能力。 邁爾這樣說,有些基督徒缺乏信心,失去在基督里的平安;有些基督徒無法胜過罪,有著种种的軟弱和失敗,正是因為這些基督徒忽略了圣靈。 邁爾根据自己的經歷,列出四個圣靈充滿的條件: 一、我們的存心和動机是為了神的榮耀; 二、我們唯靠知心救主的寶血,從罪得著釋放,使之成為洁淨的器皿; 三、我們必須准備好,非但讓圣靈內住在我們里面,并且讓圣靈藉著我們這個管道,去供應別人; 四、靜候在神面前誠心禱告,并信神賜他的靈給尋求他的人,不必掙扎,只要信靠;照著你的信心,這事就成了。 慕迪還教導邁爾要根据神所量給每個人的那一份,盡自己的職分,千万不要模仿別人。邁爾自此之后,傳揚自己從神直接領受的信息。本來在邁爾身上所看到的是畢瑞爾的特色;但是邁爾在許多方面是師承了慕迪,完全以基督為中心了。 慕迪更幫助邁爾從狹隘的宗派圈子中出來,認識到基督的教會的普遍性和宇宙性。邁爾成為一個環球的傳福音的使者,不局限于約克一個地方的福音工作。邁爾自己坦述:“我的視野更加廣闊和寬大,在那里宗派的觀念不复存在;在那里只有一項標准來衡量人,就是他們對神的儿子的認識和虔誠究竟有多少。” 在這里我們必須補述邁爾和孫蓋的關系。邁爾對慕迪很欽佩,但是對領詩的同工孫蓋則不大重視,態度多少有點冷漠。邁爾本是一個傳統的浸信會牧師,他覺得在聚會中彈風琴或獨唱是美國傳道人的大膽創新,近乎不敬虔。但是慕迪負責講道而孫蓋負責領詩,則配合得天衣無縫。不久,這樣的配搭改變了邁爾的看法。當慕迪和孫蓋結束了在約克的五個星期的布道工作,慕迪和孫蓋接著前往英國北部的城市達令敦 (Darlington)繼續傳福音。一八七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孫蓋寫了一封信給邁爾說:“親愛的邁爾弟兄;你能否搭火車來這里一下,我們希望再一次看到你。達令敦的工作進展良好。給我們寫几個字。最好我們能再會面。一同事奉神的慕迪和孫蓋。”信是孫蓋用大號字寫的,孫蓋的愛心和誠懇打動了邁爾的心,從此邁爾和孫蓋成為朋友和同工。邁爾不是一個忘本的人,他對弟兄的愛是持久和懇切的。這事之后三十四年,即一九 0七年,這時孫蓋已盲了眼五年,卜居在紐約的布克林(Brooklyn)。在一個春天的主日下午,從英國遠道而來的邁爾突然來探訪孫蓋,這一年邁爾正好六十歲,邁爾捉住比他大七歲的孫蓋的手,凝視著孫蓋失明的雙眼,不停地啜泣。過了一會儿,他們憶述三十四年前,當慕迪仍健在的時候,三人在約克同工時那段甜美的、值得怀念的時光。臨別之前,邁爾牽著孫蓋到小風琴那里,對孫蓋低聲說,親愛的,再歌唱吧!當孫蓋顫抖的手指彈著琴鍵時,孫蓋輕聲吟唱,年老時的歌喉仍帶有早年的优美和清雅。當孫蓋唱著:當耶穌再來時,再不會有黑暗的幽谷。只見邁爾像一個嬰孩一樣,哽咽不已。 摘自── 邁爾小傳 |
|
珠璣語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