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4-19-2009)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美德。

 

詩歌欣賞

 

 

 

 

 

 

 

 

 

 

 

 

 

 

 

 

 

 

 

 

 

 

【聖徒眾心,愛裏相繫】

          (一)   聖徒眾心,愛裏相繫,同在主裏享安息;救主大愛激發愛心,如此相愛永相親。

                      同作肢體,倚靠元首,眾光反映主日頭;同為兄弟,行主旨意,主裏相繫原為一。

            (二)    主的群羊,同來牠前,更新誓約與奉獻;忠心服事,全心愛戴,因你君王已奏凱。

                      倘若有日彼此聯結不再堅韌變鬆懈;同心謙卑伏祂腳前,求祂施恩重相聯。

          (三)   求助我們“彼此相愛”,遵此命令不稍怠;惟願彰顯主愛浩大,主裏相愛無虛假。

                      今讓這愛照耀無間,好讓世人得明見:我們相愛,主裏合一,好比根同枝雖異。

             (四)但願我們完全合一,如你與父原為一;但願我們愛裏相交,永不離棄這福道。

                      但願我們光照明耀,使主榮光得反照;但願世人確知無疑:我們乃真屬於你。

    這首詩(聖徒詩歌 696首)的作者是新生道夫(Zinzendorf 一七00~一七六0)。這首詩是說到合一的,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他對基督的認識深刻、清澈,好像一個除去了帕子的人,述說他在錫安山上所看見那「天上的樣式」。

    新生道夫(Zinzendorf 一七00~一七六0) 所得屬靈啟示中,最偉大的一點,就是他對基督合一亮光的看見,莫拉維亞复興最突出的點,也就是神儿女的合一。他一直堅持,基督乃是神儿女的中心,并且是神儿女交通惟一的根基。因著這個啟示帶進丰盛生命和能力,打破了多少弟兄姊妹之間的間隔和分歧。他自己也非常寶愛莫拉維亞的弟兄姊妹們。他說:「我可以确定的說,弟兄們的聚會,實在是一個屬天的教會。」在他們中間沒有個人的成見,只有主;沒有任何事物爭執,只有主;沒有對弟兄姊妹批評的靈,只有主。有一次在新生道夫的禱告中,主把祂真實的教會啟示給他。那是在諸天境界中的教會;是在神那里榮耀的教會;也是控制教會真實意義的异象。他看見了這個教會和神的羔羊是完全合而為一的。在這教會里面每一個人都被羔羊的血所洗淨。一天雖然他們活在不同的背景下,但他們在神真實教會里,是完全合而為一的。他們是被神煉淨而完全歸向基督的人。不但他們的靈魂屬于基督,就是他們的肉身和骨節、骨髓都是屬于基督的。所以他寫了一首美麗的詩歌,來歌頌這個真實的教會。因著那一次的啟示,新生道夫深深感覺,要為世界上許多沒有看見教會真實意義的神儿女禱告。他說:「我們眾人不分种族,不論在世界何處,都要在救主的同在和祂的榮耀中消失,并且在祂這偉大的慈愛和啟示中合一。為了這個啟示,我們所能做的只有禱告。」

    一七六0年初期,他患了重病。臨終前,將近有一百位弟兄姊妹聚集在他房間里。他轉向他的家人和朋友說:「我要到我的主耶穌那里去?我已經預備好了,現在沒有什么阻擋我。我說不出我是多么愛你們。誰知道基督那‘使他們合而為一’的禱告,能這樣奇妙的應驗在我們中間呢?我只求主在外邦人中給我初熟的果子。誰知主已經給了我几千!我們不象已經在天上了么?」我們不是在一起生活,象天使一樣么?主和他的仆人都彼此了解,彼此明白。我預備好了。 過了几點鐘,當他的女婿宣讀舊約中的祝福說:‘愿主賜福給你、保護你;愿主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愿主向你仰臉,賜你平安’以后,這位神所親愛的人便离開身體,去到幔子那邊,与主同在了。

學習禱告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主啊,我在憂苦中默想你,求你垂聽我心裡的吶喊和悲哀的訴說。父啊,我不敢指定你的幫助要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臨到,我願意等候你預定要釋放我的時刻來到。在這當中求你以聖靈加我力量,堅固我的信心、盼望與倚靠。賜我力量與決心忍受我的苦楚,直到最後終於看見你的恩典,那時我就大大喜樂了。父啊,求你不要丟棄你的兒女,不要丟棄我。你既賜悲哀者以安慰與喜樂,求你也賜恩給我。你常救拔悲慘者,求主也這樣救拔我,無論在什麼時後,什麼地方,按什麼方式,我完全仰望你的智慧、仁愛與恩慈。阿們。施多格(1680~1756年)

神啊,你引導謙卑人不受論斷所困,你必興起在黑暗中的敬虔者。求你使我們在疑惑與無定中仍得恩典,明白你要我們做什麼。求智慧的靈搭救我們,不做虛假的抉擇,使我們在你的光中得以見光,在你正直的道上不致絆跌。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白瑞德)

主啊,我們感謝你,因為我們紀念那些親愛與信實的死者,他們已經先回天家等待我們,他們的真實與美好常存在我們心中。你使他們一個一個解脫地上的勞苦,進入天上的榮耀。他們雖然離開天上的家,卻在天家團聚。他們不再受時間的困擾而掙扎,因為已經進入永生的平安裏。我們為他們在世的工作與歡悅感謝你,也謝謝你讓我們深切感受這超越我們塵土之上的奧秘。謝謝你打開我們的眼,使一切信你的人都得著你的指引,能看見這個目標。求你使我們一起活在你的真道與仁愛中,充滿永生不朽的盼望。阿們(艾理士)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聖經知多少?

 

 

 

 

 

 

 

 

 

 

 

 

 

 

 

 

 

 

 

 

 

 

 

 

 

 

 

 

 

 

 

 

 

 

 

 

 

 

 

 

 

 

 

 

 

 

 

 

 

 

 

 

 

 

 

 

 

 

 

 

 

 

 

 

 

 

 

 

 

 

 

 

 

 

 

 

 

 

 

 

 

 

 

【馬太福音簡介 】

一、作者: 本書沒有指明作者是誰,根據早期的教會歷史資料,公認本書的作者為馬太寫的,在馬可福音中稱他為利未(參可2:14)。本書很早就流行于古代教會中,古教父愛任紐、耶柔米等都認為本書是稅吏馬太寫的,他是一位加利利的猶太人。馬太原名利未,在迦百農城作稅吏,替羅馬政府向猶太同胞徵收稅款。當時的稅吏,絕大多數狐假虎威,欺壓平民,為一般猶太人所不齒,等同罪人(太九11)。有一天他正坐在稅關上,耶穌經過,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立即放下舊業跟隨耶穌,作了主的門徒(可二14)。他得救後改名馬太(原文字義是『神的恩賜』),被主選為十二使徒之一(太十3)。

二、寫作時間/地點: 本書完成年代,頗多推測。因為本書中所講有關耶路撒冷城被毀的事,是以豫言方式述說的(太廿四1~2),可見當時這事尚未發生,故不應晚於主後七十年,或甚至是在主後六十六年,猶太革命爆發以先。我們據此推斷,馬太福音較合理的寫作時間,大概是在主後五十五年至六十五年之間。至於本書的寫作地點,亦有不同的說法,多數認為係寫於巴勒斯坦地。根據傳說,馬太曾在巴勒斯坦傳道若干年,然後旅行國外,並謂起初他是用希伯來文寫福音,過若干年後,大約在主後六十年,再由小雅各將它翻譯成為希臘文版,

三、寫作對象: 本書的寫作對象是信主之猶太人(太十三),因為書中所強調的事情及其強烈的猶太人的色彩和背景,如: (1)引用舊約經文最多的一卷書,為要表明耶穌基督是舊約書上所預言的彌賽亞;(2)記載耶穌基督之家譜,證明祂是救主又是君王;(3)特別關于猶太節期与習俗之出現都不加以解釋,因那是猶太人所熟識的。

四、主旨: 馬太福音主要信息是天國的福音。基督是王,基督掌權,把天國建立在地上,乃是馬太福音的中心思想。 全書專論這位救主而君王的耶穌,為要救祂的百姓脫離罪惡,進入祂的國度,乃降世為人,以言行傳揚國度的福音;最後被釘死十字架上,以救贖那些屬祂的人;復活,賜給他們權柄和能力,在地上繼續推展國度。本書特別指出主耶穌為王之特性。

五、特點:

(一)馬太福音在圣經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新舊兩約的橋木梁。按著寫作年代的先後,它不是第一卷寫成的,但卻排在四福音書的第一本,更是整部新約圣經的第一卷,因它將舊約和新約貫串起來。本書一共引用了一百廿九次舊約的話,其中有五十三次是直接的引用,七十六次是間接的引用(馬可49次;路加80 次;約翰33次);而引用的經文來自25卷舊約,可算是概括了整本舊約。此外書中曾多次出現一個常用的動詞就是"應驗"。本書列舉舊約的預言在耶穌身上得到應驗的字句不下65次,充分證明耶穌基督就是舊約時代先知預言的中心。

(二)本書記載主所說的話是四福音之冠,約占五分之三。整本馬太福音共有一千零六十八節,其中有六百四十四節是主直接所說的話。本書特別記載,主的五段長篇講論,都用類似『耶穌說完了話』作結束:

1. 登山寶訓(太五1~七28);「耶穌講完了這些話」。

2. 差遣門徒的囑咐与勸勉(太十1~十一1);「耶穌吩咐完了」。

3. 天國奧秘的七個比喻(太十三1~53);「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

4. 訓示門徒間如何彼此對待(太十八1~十九1);「耶穌說完了這些話」。

5. 橄欖山上豫言末后的災難和審判(太廿四1~廿六1);「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

這些都是大而深奧的講章,所以有弟兄說:「馬太福音是全部新約圣經中最難讀的一卷,比啟示錄難十倍」!

(三)特多使用「看哪」一詞:在全本馬太福音書裏,按原文一共使用了六十二次『看哪』(中文和合本漏譯幾處,如:九10等)。一般人常對某些事物視而不見,但馬太卻能看見並抓住一些有意義的景象,又指引別人去注意它們。

(四)本書計有十一個獨記的比喻:稗子比喻(十三24~30;36~43),藏寶比喻(十三44),尋珠比喻(十三45~46),撒網比喻(十三47~48),惡僕比喻(十八23~35),葡萄園比喻(廿1~16),二子比喻(廿一28~32),婚筵比喻(廿二1~14),童女比喻(廿五1~13),三僕比喻(廿五1~13),山綿羊之比喻(廿五31~46)。本書是唯一記載‘教會」一詞的福音書(十六18,十八:17,也是新約頭一次出現這詞的書卷。

(五)馬太福音與其他三本福音書,都是描寫耶穌基督,惟所描寫的角度各不相同:馬太重在說祂是君王,馬可重在說祂是奴僕,路加重在說祂是人子,約翰重在說祂是神子。馬太福音是結束在主復活;馬可福音是結束在主升天;路加福音是結束在主應許聖靈降臨;約翰福音是結束在主再來。

(六)本書內容除主要部分是照時間順序列記之外,其餘記事共九項未按時序列記,例如:八14~17事在四23;八1~4之前。五1,八1事在十2~4之後。八14~34事在九18~26之前。八19~22事在十九1~2之後。十二1~14事在四23~25之前,而又在九14~17之後。十三54~58事在九35之前。廿六6~13事在廿34之後,廿一1之前等等。讀經時須留心注意,而不致感覺與其他三福音書有何矛盾衝突之處。

(七)馬太福音題到『天國』 (原意是諸天之國)37次;『神的國』和『父的國』9次;『 人子的國』3次;『創世以來所預備的國』1次。根據馬太福音,天國只是神國的一部分,包括今天的教會和将來千年國的屬天部分。

六、重點:

(一)耶穌基督是新約的中心和內容,因為新約的開頭(太一:1 原文是耶穌基督和結尾(啟二十二:21)都是祂這個名字,祂是起始,也是終結;祂是整本新約圣經的中心和內容,對于我們這些新約的信徒,祂也該是我們生活的中心。本書啟示主耶穌的所是:一、亞伯拉罕的兒子(一1原文)─是承受應許的;二、大衛的兒子(一1原文;十二23)─是國度的王;三、耶穌基督(一1)─是先降卑後升高的;四、基督(一16)─是聖靈所膏的;五、耶穌(一21)─是神來作人的救主(或救恩) ;六、以馬內利(一23)─是神與人同在;七、猶太人的王(二2;廿七29,37)─是神子民的王;八、神的愛子(三17;十七5)──是神所喜悅的;九、神的兒子(四3,6;八29;廿七54)─是神的彰顯;十、大光(四16)─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來一3) ;十一、主(八2,25)─是萬有的主人;十二、醫生(九12)─是人靈、魂、體的醫治者;十三、新郎(九15;廿五1)─是永遠常新的倚靠和喜樂;十四、人子(十一19;十二8,40)─是那道成肉身者;十五、神的僕人(十二18)─是在地上服事神者;十六、更大的約拿(十二41)─是死而復活者;十七、更大的所羅門(十二42)─是智慧的話;十八、永生神的兒子(十六16)─是活神的彰顯;十九、磐石(十六18)─是建造教會的根基;二十、王(十八23)─是萬有的管理者;廿一、家主(廿1,11;廿四45;廿五19)─是神家的主人;廿二、園主(廿8)─是神工作的經營者;廿三、園主的兒子(廿一37~38)─是奉神差遣到地上來的;廿四、匠人所棄的石頭(廿一42)─是被猶太人領袖棄絕的;廿五、房角的頭塊石頭(廿一42)─是建造教會的根基;廿六、跌人的磐石(廿一44)─是偽善宗教徒的絆跌者;廿七、王的兒子(廿二2)─是娶親筵席的中心;廿八、夫子,師尊(廿三8,10)─是屬神子民的教導者;廿九、逾越節的羔羊(廿六17~29)─是為人贖罪的;三十、牧人(廿六31)─是神羊群的牧者。

(二)這卷書并非旨在敘述基督生平。全書以基督的家譜起筆,表明祂是舊約時代中兩個最重要的約-大衛的約(關于國度:撒下七8-16和亞伯拉罕約(關于福气:創二十二:16-18的完滿應驗和承受者。祂要作王直到永遠,祂的國度沒有窮盡(路一:32-33),地上的万族都要因祂得福(加三8,14)。然后在圣靈的引導下,馬太選了救主的生平事跡證明祂是神的兒子、神的受膏者(就是彌賽亞和基督的意思)和人的救主。本書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敘述主耶穌君王的工作。首先從受膏與受試探開始;其次在加利利的傳道事工,但可惜以色列人逐步拒絕主耶穌為他們的王;最后引入高潮,描寫主在耶路撒冷遭受審判、死亡、埋葬、和复活。馬太福音證明祂是以馬內利,一直與祂的子民同在,直到祂回來。因此,馬太福音沒有題到主的升天。

(三)主耶穌一生所經歷的几座山,也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第一座山是「一座最高的山」(太4:8) ,這里主耶穌站在人的地位上,向個人慾望、宗教名利、物質享受挑戰,勝過魔鬼的權勢。第二座山就是主賜下天國憲法的山,有人叫它八福山。祂對天國子民道德行為的要求遠遠超過舊約律法的標准。第三座山是主變像的山(太17:1~8) ,主在此山顯出了祂圣洁榮耀的形像。第四座是橄欖山(太廿四~廿五章;路廿一5~36上) ,這是祂與門徒談論聖殿的拆毀,祂的再來和世界的末了。第五座山是各各他山(太27:33),這是祂在十字架上流血舍命、為人贖罪、完成救恩的地方。第六座山是主复活后顯現的山(太28:16),這是祂复活以后在約定的山上向門徒顯現,宣布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并向門徒賦予了偉大使命,叫他們去傳福音給万民听,使万民作主的門徒。第七座山就是主升天的山(路24:50~51;徒1:10~12),圣經明文說到這座山就是橄欖山。主在此山升上高天,并應許將賜下保惠師圣靈,使門徒得著上頭的能力,為祂的复活作見證,把祂的福音傳到天邊地極,使全世界的人都听到救恩福音。

(四)馬太福音整卷書題到「天國」 (原意是諸天之國)有37次;「神的國」和「父的國」有9次;「人子的國」3次;‘創世以來所預備的國一次。馬太福音傳出新約頭一個信息‘天國近了」,而這個信息也貫穿了整卷書。先由主的先鋒施洗約翰傳起(三:2),接著主自己傳講(四:17),再後是主的門徒(十:7)。 五至七章是關于國度、憲法的頒布、天國子民的素質和生活的准則; 還有十三章有關天國奧秘的七個比喻,二十五章童女和仆人的比喻,都是論及我們今天的生活和事奉,斷定將來在國度里的賞罰。根據馬太福音,天國是神國的一部分只,包括今天的教會,和要來千年國的屬天部分。現今在教會時代,我們若靈裡貧窮,我們是在天國實際裡;將來在國度時代,我們要有分於天國的實現。

七、鑰字/鑰節: 鑰字:(1)天國三:2 ;(2)應驗 一:22

鑰節:(1)一:1 ;(2) 五:3(「虛心」原文為「靈里貧窮」);(3)二十八:18-20

八、鑰義/分段: 馬太福音是一卷關于‘國度」的福音書,特別指出主耶穌為王之特性。 全書共二十八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五大段如下:

分段

標題

篇章

細標題

篇章

身世

王的譜系

王的出生

二上

王的成長

二下

王的受膏

四上

王的引薦

三上

王的受膏

三下

王的試驗

四上

王的職事

四下十一上

職事的開始

四下

職事的繼續

九上

職事的擴大

九下十一上

王的被棄

十一下廿七

初步的棄絕

十一下十三上

加深的棄絕

十三下十六上

棄絕達頂點

十六下廿七

王的得勝

廿八

王的復活

廿八上

王的掌權

廿八下

拾穗

 

 

 

 

 

 

 

 

 

 

 

 

 

 

 

 

 

 

 

 

 

 

 

 

 

 

 

 

 

 

 

 

 

 

 

【聖靈在教會聚會中的引導  】

讀經:哥林多前書十四章二十六至三十三節。

以弗所二章二十二節給我們看見,教會是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所以我們相信,當全教會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是作神的居所。神的居所有一個特點,就是有神的光。我們知道當初聖殿的外院有太陽光,聖所有燈臺的光,惟有在至聖所內,神自己是光,神自己在那裡彰顯祂的榮耀和光輝。所以我們相信,當我們作神的居所的時候,裡頭必定有光,因為神在這一個時候要顯出祂自己的光來。如果我們是在正當的情形之下聚集,我們就能仰望神在我們中間發出光來,我們就能仰望神對我們說話。

林前十四章給我們看見我們怎樣聚會。二十六節如果譯得更準,該是這樣:『弟兄們,這是怎樣呢?當你們聚會的時候,你們各人有詩歌,有教訓,有方言,有啟示,有繙出來的話,讓凡事都為造就人而作。』這一節的意思是:在聚會裡有的人是有詩歌,有的人是有啟示,有的人是有教訓,有的人是有方言,有的人是有繙出來的方言,他們用他們所有的來造就教會。所以,隨從聖靈的引導這一句話,我們要很小心的在神面前領會。聖靈不會引導沒有話的人來說話,聖靈也不會引導有詩歌的人來講教訓,引導有啟示的人來繙方言。聖靈不作糊塗的事,只有糊塗的人纔會作糊塗的事。在聚會的時候的供應問題,不是我到了聚會的地方纔解決,乃是我在家裡就解決。我在家裡是有甚麼的人,我到聚會裡也是有甚麼的人;我在家裡不是有甚麼的人,我在聚會裡怎麼作也不是有甚麼的人。這裡所說的『有』,並不是個人的喜好,也不是自己思想的產物,也不是一時情感的衝動;這裡所說的『有』,乃是平時在神面前學習中所領受的一點,在靈裡所組織的一點。這些屬靈的積蓄,就是我們的『有』;在聚會中,就能隨從聖靈的引導,拿出來供應教會。

所以,有的人是有詩歌,他就用詩歌供應教會;有的人是有啟示,他就用啟示供應教會;有的人是有教訓,他就用教訓供應教會;每一個都是憑著他所有的供應教會,不是憑著他所沒有的供應教會。你有甚麼,你就用你所有的供應教會。比方:你今天有一首詩歌一直在那裡要唱,你不知道為甚麼緣故一直記得那一首詩歌,這就是說,在你心裡有音樂,在你心裡有詩歌,這就是你有詩歌。不是到聚會裡來臨時找一首詩歌,乃是在聖靈的引導之下,拿出你所『有』的那一首詩歌來造就教會。或者這幾天在你裡面有幾句話,你覺得寶貴,這就是你有話語。照樣,或者你有啟示,或者你有教訓,你就是把你所有的供應教會。

弟兄姊妹們,在這些日子中,主在你身上作了甚麼事沒有?說了甚麼話沒有?

林前十四章二十六節是說,聖靈按著我們所有的來引導我們。二十七至三十三節是說,聖靈的引導也是按著環境的。比方:教會晚上的聚會是到九點鐘為止,聖靈不會在快到九點鐘了,還引導你起來說太長的話,反而給你覺得時候不多了,不要唱太長的詩,不要講太多的話。所以,一面你用你所有的供應教會,一面你又要學習『先知的靈原是順服先知的』。你有東西,你有資格擺進來,但是你還得要看大家有多少。假定說,在一次的聚會中,有二十幾位弟兄個個都有一首詩,你也有一首詩,但你看見已經有兩三個人發表了,你就不必拿出來了。不是二十幾個弟兄有二十幾首詩,大家一直唱,唱到十二點鐘纔了。如果這樣,那就是違反聖靈的引導。主要我們有次序,主要我們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林前十四40。)所以,『有』叫我有資格供應,『環境』叫我學習如何受引導。兩三個人的原則,是我們在聚會中必須遵守的。聖靈不會引導我們供應我們所沒有的東西,聖靈的引導也不會違反兩三個人的原則。我在神面前如果『有』,我就能受引導起來說話;弟兄們在神面前已經有所得著,我就不必再說話。

在教會裡有兩個難處,一個難處就是沒有的自以為有。往往有的神的兒女並不是那一個人,但是他要說那一個話;根本神在他裡面沒有說話,神在他裡面沒有作工,他裡面是空洞的,但是,他就是喜歡發表,喜歡說話。這就叫教會得不著造就。另一個難處就是有的人不肯隨從聖靈的引導。有許多弟兄姊妹,主在他身上已經說話,可是他一直在那裡等候,壓制自己不說話,這就叫教會該得著供應而沒有得著。總之,你如果覺得裡面是空的,你就不應當說話;你如果知道你有,你就應當供應教會。聖靈要藉著你所有的將生命流通到聚會裡,叫神的兒女能摸著生命。神把祂的話放在你心裡,你在辦事情的時候是這一句話,你走在路上又是這一句話,你看見神對你說了話。你要知道,你的那一句話不是為著你個人的,那一句話乃是為著教會的。你『有』的時候,你就應該把你所有的供應教會。

在舊約造會幕的時候,他們是把金子銀子拿來奉獻給神。我們今天也是這樣,把我們所有的拿來奉獻給神;有的人有啟示,有的人有教訓,有的人有詩歌,大家都拿來。在造會幕的時候,神的靈給人有智慧,有聰明,能把金子銀子打成合用的器皿,能把各種材料造成功一個會幕;材料是以色列人奉獻的,造成功會幕是聖靈的安排。今天,材料是我們拿來的,安排是聖靈在那裡安排,這樣就能叫教會得著造就。

我們要在平日多與神來往,多仰望神在我們身上作工,叫我們有,然後用我們所有的來供應教會。我們要記得,神在聚會裡引導你,乃是因為你已經有詩歌,你已經有啟示,你有東西可以分給人。因為你平日有學習,有積蓄,所以你能在聚會裡有引導,有供應。你所能分給教會的,不是你忽然想起的,不是你自己覺得有意思的,而是你平日所有的,是神在這些日子中所給你的。是神在這些日子中把你帶到一個地步,把你造成功這樣一個人,然後你就用你所有的分給人。理想沒有用處,道理沒有用處,你所有的纔有用處。你用你所『有』的供應教會,教會就得著造就,弟兄姊妹就得著幫助。大家把這些擺出來,這就是活的,這就是豐富的。

我們必須記得,在教會正常的時候,聖靈不會引導一個人忽然作一件他所沒有的事。神要對付巴蘭的時候,神纔用驢。(民二二。)如果我們個個活著真的像神的兒女一樣,聚會就是聖所。我們盼望『有』,我們盼望用我們所『有』的供應教會。

摘自── 《十二籃》聖靈與我們的關係

美好的證據

(希伯來書十一:2)

 

 

 

 

 

 

 

 

 

 

 

 

 

 

 

 

 

 

 

 

 

 

 

 

 

 

 

 

 

 

 

 

 

 

 

 

 

 

 

 

 

 

 

 

 

 

 

 

 

 

 

 

 

 

 

 

 

 

 

 

 

 

 

 

 

 

 

 

 

 

 

 

 

 

 

 

 

【新生道夫 (Zinzendorf 一七00~一七六0)】  

       他是一位政治家宣教士詩歌作者,除此之外更是一位愛耶穌的人。

  在那些跟隨神如同親愛之兒女的人中,有一顯著於世人面前的閃耀人物,就是在伯丁道夫和新生道夫地方的伯爵--尼古拉斯.路易士 (Nikolaus Ludwig von)。人稱他為尼古拉斯伯爵或新生道夫伯爵。他於西元一七00年五月二十六日生在德國的德雷斯頓。其祖先是富有、尊貴而又敬虔的;整個家族從十一世紀在德國貴族中就有很高的地位,於第十七世紀時在奧地利擁有很大的產業。自從以路德為主要人物的德國改教運動興起後,他們家族即以其影響力和資源擁護清教徒運動。最後,他們不得不在「與神百姓同受苦難」或「享受從教會的仇敵得來的恩惠」之間作一選擇。為了對宗教自由的主張表示犧牲,他們放棄在奧地利的產業,而在法蘭科尼亞定居下來。尼古拉斯伯爵的父親--喬治.路易士伯爵,是薩克森郡的宰相,也是那些真實敬虔之人的親切朋友,他自己更是一位謙卑敬虔的人。他在兒子出生六週之後逝世。  新生道夫伯爵在非常年幼時,似乎就得著從神而來的恩膏。甚至在他將近四歲以前,內心就得著一種對耶穌的愛特別鮮活的感動。他帶著一顆感激的心,決定「即使沒有人寶貴主,我仍將固守於祂,並且與祂同死同活!」他自己很自由的與救主交談,好像和最好的朋友一樣,甚至在他遊玩的時候,常常對著環繞在他周圍的椅子傳講主。有時候,他寫一些小紙條給他所親愛的主,告訴祂有關他的心傾向祂的情形,然後把小紙條丟出窗外,希望它們會達到祂那裡。由於早期曾經驗試探引誘的力量,為了要堅固自己抵擋試探的力量,就與主立約,常以下面這些話來更新:「親愛救主,願你屬我,我也要屬於你。」

  他年輕時受教於敬虔又馳名的法蘭克。他是哈萊一個孤兒院的創建者,他成為尼古拉斯的忠誠朋友。尼古拉斯在功課上有出色的表現,尤其在語言方面;但在分別為聖、熱心為主的事上,更是很快的往前。當他在哈萊時,與朋友拜倫和其他幾位組織了一個團體,叫作「芥菜種團契」。它的目標是:「團契每一份子應堅定的遵行耶穌的教訓並行事與此相稱,對鄰居行出愛心和善心,而且更努力使猶太人和外邦人歸向耶穌。」

  他在十歲時到哈萊的學校,十七歲時進入威丁堡大學。他對虔信派教徒們同情的態度,被他的朋友們認為極不相宜。因他們想為他安排一個政治生活的前途,藉著這次轉學好使他離開一切不利於此計劃的影響力。但是神的目的並不因此被放在一邊。他在哈萊怎樣,在威丁堡也如何。他有一個極大且繼續增長的意願,為著服事主的職份。他的母親及其監護人均不允許他太多專注於神學的研究,所以私下裡他只能閱讀一些,但多數都是在那位偉大的教師|耶穌的腳前。他常常禱告,甚至不顧自己身體的軟弱。當他可以不接見訪客時,常在安息日實行禁食。

  在他未成年之前兩年,他到荷蘭、法國和瑞典旅行。在這些年間,一種寬容的精神顯明在他的身上,且在他以後的一生中,成為他性格上十分顯著的特點。他愛所有的人,包括他公開的和秘密的敵人;特別是那些愛主耶穌的人,無論他們是什麼宗派。

  他那可愛的自我犧牲精神卻在一樁有計劃的婚姻中流露出來,就是為友而放棄追求他所尊敬與傾慕的表妹--細歐朵拉女伯爵。他在無意中發現他的好朋友想向他表妹提出求婚,而新生道夫伯爵雖然已先做了,但伯爵卻立刻決定退讓給他所熱愛的朋友;而且為了他朋友的益處,立刻開始幫助他。在接著的婚禮上,他全然進入婚禮的喜樂,並為他們祝福。註:關於這次的經驗,以後他曾對查理士衛斯理說道:「從那時起,我就從自我的尋求中被釋放出來,以致有十年我沒有在任何的事上照自己的意思,無論大事或小事,我自己的意見對我如同地獄般可憎。」

  當他到了法定年齡,可以享有他的產業、自由行動而不受其他人管制時,他第一個熱烈的願望就是服事主。但是這和他家人、朋友們的願望何等相違,他們希望他在政府中任職,像他傑出的父親一樣;最後為了順服他的親人,流著眼淚接受政府的任用。雖然他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在任職的十二年中1720~1732,除了表現出他自己雖在世上卻不屬這世界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特質。他花很多時間在讚美敬拜他的救主。他在德雷斯頓的家中舉行聚會,但他的願望卻是過一個退隱的鄉村生活,在那裡雖然也許不能享受對多人傳講福音的權利,但是至少可以成為純正宗教的守護者,並且可以為他的屬下家僕的益處忠心看守。由於這個看見,他終於在伯所斯多夫買了一處莊園,而且建造房子並稱那地為「伯特利」。

  他的第一次婚姻是發生於不久後,就是與他朋友路斯伯爵的妹妹--爾慕思.朵拉細亞女伯爵--結合。這位路斯伯爵就是使他放棄對他表妹表示傾慕之情的好朋友。他的婚姻是一非常快樂、美滿的結合;事前他曾尋求主的帶領,所以婚前、婚後,他都能與其妻子之間保有一完全的諒解,即:他不是屬於自己的,乃是屬神的,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主都可用他。為了使自己免受各樣攔阻,他在婚前就將全部財產交給未來的妻子。從這日起直到一七三二年辭去政府任職止,他的時間就花在二個地方--他的家和德雷斯頓。

  現在,他開始發展那位天上神的計劃,為了達成這計劃,伯爵被呼召出來為一些他生命中偉大的工作,且被賜予他所願望的祝福,就是餵養救主的羊群。他以前的經驗也證明這樣的工作是有價值的。

  摩拉維亞教會,就是聯合弟兄會;是由殉道者胡斯所創建,在他死後許多年才被組織起來。這個教會在羅馬教會暴虐壓制下受苦將近三世紀,而且幾乎要滅絕了。無論如何,這個早期的清教徒教會有一些餘剩的人;在一七二二年,大衛克利司丁--長久以來為神的百姓尋找避難之處--得著新生道夫伯爵的允許可以在他的封地定居下來,帶領一些移民來到伯所斯多夫,在離村莊不遠處開始建造房子。這個地方就叫做「何恩賀特」何恩賀特係音譯,翻出來是:主的避難所。有雙重的意義,一意思是這地方是神特別看顧和保守猶如「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或者說這地方是神的僕人們侍立等候祂,預備好要做祂所喜悅的事。

  伯爵給予這些單純神的百姓之保護卻激起仇敵的嫉妒,這些仇敵是因著他正直的基督徒生活而起來反對他的。在宮廷有一敵對的黨派形成,藉著他們的影響力,國王派遣幾個調查委員會來到「何恩賀特」。調查的結果卻十分有利於這地方的弟兄們。

  到此,伯爵決定像末底改一樣不再坐在城門口,因此他辭去在德雷斯頓的任職。在他辭職的同時,他也放棄因階級而有的權力、尊榮和特權,使他不受生活中事務的纏累。一七三七年當他往訪柏林時,普魯西亞國王--威廉弗德瑞克--經過詳細調查關於他教義的觀點,在「何恩賀特」所實行的以及反對他的詆毀中傷之事後,宣佈說:「他曾可恥的被欺騙,新生道夫伯爵既不是異端,也不是革命者,他唯一的罪不過是因生為貴族,而把自己奉獻為傳道。」他向伯爵保證他充滿愛的信心並催促他接受按立。普通的按立會使他身為教會牧者的工作得到更多外在的認可,並且大大的促進他在「何恩賀特」教會及國外宣教事工上的發揮。

  伯爵曾被薩克森國王命令變賣他的產業,並且後來被正式的驅逐離開他的領地。這驅逐命令--將繼續十年有效期--主要的是被一個人發起的,他的影響力大過那幾個委員會;他們從他身上找不出任何需要懲戒的錯處來。伯爵欣然的順服放逐的命令。

  因著反對他的力量,他所愛的「何恩賀特」的門暫時向他關閉,但有一道又大且有果效的門向他敞開--雖然也有許多仇敵,這卻使得救主帶領他進入一個有果效的且格外勞苦的工場。從此直到他死,他被呼召成為一個關心教會所有信徒的使徒,就像他的主成為卑微貧窮,致使別人得著那測不透的豐富;特別是他對於向黑暗的外邦地方神聖宣教工作的推動。甚至在他被放逐以前,教會弟兄們無疑地已經被神和祂的靈激動要從事這神聖的工作。當看到放逐令時,伯爵帶著極大喜樂宣稱說:「雖然在未來的十年我不能留在『何恩賀特』,但不顧這個,我們必須團結在一起向世界傳揚救主。」

  當伯爵拜訪在哥本哈根的丹麥國王時,他曾遇見且被請求為一位從聖多馬島即現在的西印度群島來的黑人施浸禮。這位黑人弟兄為他的同胞得救擔憂,特別為他姊姊,所以熱切地希望福音傳到那個島。同時,他表示害怕黑奴們只能被那些與他們同樣均是受僱身份的人成功地接觸到。

  伯爵就寫信回教會提到這件事。兩位彼此並不知道對方決定的青年屬靈人--多伯和里奧伯德立刻被聖靈感動願意把自己獻上為這工作。因為他們是親密的朋友,所以彼此交通所決意的並寫了一封信給教會,表示如果需要,他們願意賣自己為奴以實行願望。事情的答案是抽中了多伯「讓這青年人去,因主與他同在」。

  不久,一個到格陵蘭宣教事工被委任,許多其他的宣教工作正試圖進行著,有一些失敗,但大部份繼續下去。猶太人和吉普賽人並沒有被遺忘。

  經過幾年,一些多少與在「何恩賀特」相同的弟兄會移民區被建立在德國或歐洲大陸其他地方,在英國和愛爾蘭、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馬里蘭州、北卡羅萊納州、喬治亞州和北美其他地方。監管這些宣教工作的擔子很自然地落在伯爵的身上,並且由於他的職責,他就被認為是教會的總牧師。他的餘生主要花費在主持各國不同的聚會,並探訪宣教工場和弟兄會移民區。他曾去過一趟聖多馬島,並去美國費城,在一路德教會履行牧師職份一年。在他活著的那個時代,他所旅行的範圍是十分驚人的。

  從薩克森被驅逐後,無論在家或國外,他吸引了那些在他周圍的人,就是那些預備好要服事教會的人。這些人--常常是一些從異教國家回來的宣教士和其他一些愛主耶穌的人,或是對伯爵自己仰慕的人--變成所謂的「宣教大會」。事實上就是一個在他家裡的教會--一群客旅,沒有居住的地方卻尋找一個將要來的家鄉。這樣的結合在其時特別顯得有用,但卻必須暫時的。維持費用的擔子主要由伯爵承當,他總是預備好要花費或被使用。在一封寫於一七三0年尾的信中,他用文字形容那以後將成為他經常的,甚至是持續不斷的經驗。他說道:「救主在今年樂意地讓我感覺到什麼是貧窮。我已經明顯的看見我那位忠實的「良友」常常定意把我放在如此的環境裡,使我能經驗在十一月七日我像兒女似地期望--在貧窮和卑微中喜樂。我們今年的生活,主要是靠變賣裝飾品、金和銀。」

  伯爵的妻子與他分享他的關心和勞苦,她是一個在所有的教會中被稱讚的女子。由於她本人和性格上的可愛,她所給予丈夫的光輝就像從她丈夫所得到的那麼大。對於這樣的男人,她在各方面都是一個有價值的幫助者。她比伯爵先進入「被成全之義人」的團體中,就是一七五六年夏天安息於耶穌裡。第二年,伯爵就與安娜尼契門結婚,她是莫拉維亞的移民,在他們教會中極受敬重。

  但是他的路程將近跑完。他已經打了那美好的仗,而且很快的要被呼召至更高處去。在一七六0年春天,相隔幾天之內,伯爵和他夫人雙雙離開地上加入那「榮耀的使徒行列,先知們美善的交通和殉道者榮耀尊貴的軍隊中。」

  如果他少一點有基督的靈,這世界會樂意的以學者和雄辯家來尊榮他。他許多仇敵也確實給予他這樣的稱讚。他的想像力是輝煌的,他的思潮快速、豐富,也時有深沉。做為一個詩歌作者,他有高的地位。由於作詩的才華,他許多的詩歌都是即席作成或寫出來給弟兄們唱,為表達他們內心的感受。有許多詩歌一般認為是約翰和查理士衛斯理作的,卻是新生道夫伯爵所寫,而由他們翻譯成英文的。在這些詩歌中有一首是「我主耶穌的寶血和義,是我的美麗,我的榮衣。」

  即使在他那時代的莫拉維亞弟兄們也不認為他是完全的,但是他們愛他並尊敬他如同一個神所興起為要恢復並保護他們教會的人。而且,無庸置疑地,他是一個真誠愛主耶穌的人。

  他實在是一個福音派的基督徒,所以沒有一個宗派教會能說他獨屬他們。

  他的最大特徵是他的愛多,加上如孩子般的單純。在「何恩賀特」一次講道中他說:「我只有一個熱情--那就是耶穌,惟獨耶穌。」他的一生都是與這句話是一致的。

  真實的虛心就是實在的信心和謙卑的合併。我以完全的無有來到神面前,而期待每一事物都完全由祂而來。--滕慕理    

珠璣語錄

 

    一個渴慕真道的慕道者,常會成為熱切的信徒。─ 司布真

    人以為必須先得勝,而後纔有平安;不,相反的,我們必須先得著基督的平安,方能得勝。─ 達祕

    沒有任何一件患難,神不親自處理。─ 戴德生 

    甚麼地方沒有十字架的釘痕的,甚麼地方就沒有聖靈的膏油。─ 倪柝聲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