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6-21-2009)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美德。
詩歌欣賞
|
【你的歡迎聲音】 一 你的歡迎聲音,召我前來相信; 因你為我已流寶血,特要洗我良心。 (副)主,我來就你!我今來就你! 求主用血將我洗;使我乾淨無比。 二 我真污穢可鄙,行善一無能力; 但你歡喜賜恩幫助,並除一切惡跡。 三 你今鄭重吩咐,要我遠離罪途, 虛心悔改,實心相信,豫備奔跑天路。 四 神用恩言呼召,又用聖靈光照, 使我知道自己不堪,知道救主可靠。 五 聖靈今在我靈,證明我有生命; 神的應許已經應驗,因我已信祂名。 六 奇哉!神愛罪人!妙哉!神有救恩! 美哉!耶穌流血贖罪!我願獻上全身 !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1:7) 這首相當感人的救恩呼召詩歌「(《聖徒詩歌 629首;《選本詩歌》35首》) 的作者是哈特索 (Lewis Hartsough)。 他於1828年出生在美國艾奧瓦州的芒特弗農 。後來獻身全職服事主,1853年被按立為衛理公會的牧師。後因身體欠佳,而告退在洛磯山傍休養。在那裏他組織一個佈道會,自任首任監督。他一生所創作的詩歌頗多,無論詩詞或曲調都流行甚廣,其中這首"主我來就你",便是他眾多作品當中,最有名且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詩歌。 桑基(Ira Sankey)非常喜歡這首詩歌,在他的《聖詩故事》一書中曾對這首歌作了以下介紹:這首美麗的歌詞,和動人的曲調,原發表在美國出版的《聖詩指南》月刊。1873年我在英國倫敦收到這份月刊時,就看到這首詩歌,遂編入我的《聖詩與獨唱》,從此它成為一首最能使人們靈性興奮的詩歌。我在英美各地開佈道會時,常常用這首詩歌來勸罪人悔改。 這首詩歌深受眾人喜愛,陸續的被收錄在許多不同的詩歌集中,而使它廣為流傳。 這首詩歌發表後不久,有一次在華盛頓城中某禮拜堂內熱烈高唱,恰巧有位離開教會二十幾年的商人,被歌聲所深深吸引,而進入了禮拜堂中,他看見許多悔改的人走向聖壇前,沒想到聖靈在他心中大大動工,終於使他也加入了悔改者的行列,而上前認罪。此後,他不但重生得救,生命改變,這首歌也成為他最喜歡的一首詩歌,無論身在家中或在街上,甚至是在辦公室,他都喜愛吟唱此詩。有一天他早起要去公司上班,妻子還聽到他臨走前唱著"主,我來就你,我今來就你",沒想到十分鐘後,有人來告知他先生剛才在路上因不慎滑倒傷重過世。妻子傷痛之餘,耳際卻彷彿依然聽見丈夫得勝的歌聲,終於明白,他已經安息主懷,心中頓時得到安慰。直到今日,聖靈還是在使用這首歌,不但來安慰人、勉勵人,並感動許多罪人悔改。 |
學習禱告
|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最恩慈的主神,你對我們有無限的慈愛,不僅在過去的年歲,也在我們一生之久。求你接受我們最卑微的感謝,因為你賜給我們無法數算的福份。求你赦免我們諸多的罪,憐恤我們過往的軟弱。求你賜下一切的恩惠與美德,使我們成為你可悅納的。年復一年你都加給我們生命的時日,求你使我們信心更加剛強,愛心更加熱切,順服越發完全。求你使我們有謙卑真誠,恆久的堅忍,我們好在餘下的年日忠心地事奉你。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郝卓理1661~1745年) 求你的智慧管治我,使我的心靈常照的旨意事奉你,不致單憑我自己的選擇。求你不要懲治我,賜我所祈求的,讓你的愛常在我心中而不致憂傷。求你讓我向自己死,就可以向你活,因為唯有在你自己才有真實的生命,阿們。(聖德勒撒1515~1583年) 榮耀全能的神啊,一切蒙福的心都盼望你,求你幫助我們,使我們能以清潔的心事奉你。奉我們的主基督的名,阿們。(撒冷祈禱集1085年) |
聖經知多少?
|
【以弗所書】
一、作者及對象:使徒保羅,寫給在以弗所的聖徒(一:1)。
二、寫作時地:約在主後61至63年間,寫於羅馬監獄(三1;四1;六20);與腓利比書、歌羅西書和腓利門書共稱『監獄書信』,打發推基古送信(弗六21;西四7)。
三、背景:當時在小亞西亞省各地的教會,外邦人(非猶太人)基督徒日漸增多,使徒保羅可能有鑑於他們係來自異教世界,對於神揀選了猶太人作祂的子民,而今又把福音傳給他們這些外邦人,究竟神的目的何在?因此在保羅的心裏有一個負擔,願意把他從神所領受的啟示,關於教會的奧秘,藉本書信予以解明,使他們能認識神對教會的計劃和目的,亦即清楚明白教會的來源、性質和見證等。以弗所是小亞細亞省的省會,位於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東岸,為羅馬帝國的駐防城,又因地處海陸要衝,商品由海外運來,經以弗所送到各地,故為小亞細亞一帶之商業重鎮。在這裏有稱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亞底米廟。以弗所城又稱為守廟之城,拜偶像與行邪術之風非常興盛。製造女神銀龕的生意十分發達,千萬人因信奉亞底米時常到以弗所聚集,有許多人靠這廟維生。保羅第二次佈道約在主後五十四年春,同亞居拉、百基拉從哥林多到以弗所傳福音,當時似乎很有效果,所以信徒留他久住,但因行程已計劃定了,就留下了亞居拉、百基拉,並應許神若許就必回到那裏(徒十八19~21)。後來亞波羅曾來此稍住(徒十八24~27)。大約當年夏天,保羅就回來了,一開講就有十二個人被聖靈充滿(徒十九7)。他在那裏約有三個月之久,在會堂中辯論神國的事,並遭到猶太人的反對;後在推拉奴的學房中,宣傳福音約兩年之久,福音因此傳遍了亞西亞全省(徒十九8~12),主的名大被尊重,福音大大興旺,認罪的人焚燒了價值五萬塊錢的邪術書籍(徒十九17~20);以後起了大亂,保羅就離開此地(徒廿1)。不久保羅在米利都見到以弗所的長老們,並囑咐他們一些話;從保羅的豫言中知道將有豺狼和異端興起(徒廿17~35)。很可能保羅從羅馬出監後又來到以弗所,留下提摩太整理未完事務,並勸一些人不要傳揚異端(提前一3)。根據傳說,後來使徒約翰也曾住在此地。主耶穌也在異象中,曾藉約翰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責備他們離棄了起初的愛心,並警告他們若不悔改,就要把燈台挪去(啟二1~7)。後來以弗所城變成一片荒涼之地,乃是此項警告性豫言的應驗。
四、主題:本書的題目為『教會』(一22;三21;五32)。本書啟示了神在這世代中的心意,乃是建造『基督的身體』,就是『在榮耀中的教會』。從本書我們得知:教會在神榮耀計劃中的地位,和教會在地上作基督的見證的道路。本書告訴我們,教會乃是一個充滿並彰顯祂智慧、生命和權能的器皿。教會就是「那充滿萬有者的豐滿」(一23原文);而教會這一個豐滿,是個人無法領略的。乃是當眾聖徒建造在一起,我們就成了神在靈裏的居所(二22);乃是藉著教會,神的智慧得以彰顯給靈界的權勢看(三10);乃是同著眾聖徒,我們才能豐滿的領略神的愛(三18~19);乃是眾聖徒彼此聯絡得合式,教會這個基督的身體才能達到長成的身量(四13);乃是教會全體一起穿上神的全副軍裝,我們才能在邪惡的日子站立得住(六11)。本書非常強調唯有教會,而非個人,才是彰顯祂豐滿的器皿。
五、特點: (一)本書與歌羅西書有些相彷,二書都是論到基督的地位與信徒的本分,本書著重教會為基督的身體,歌羅西書著重基督為教會的頭,故這兩書有姊妹書信之稱。 (二)本書是保羅書信中最深奧的一卷,有人稱之為新約的阿爾卑斯山,因為:它在起首就從神的角度出發,由創立世界以前說起,講論屬天的事:屬天的福氣(一:3-14)、屬天的地位(一:20-22,二:6)、屬天的爭戰(三:10,六:12),因此有人稱本書為屬天的書信。 (三)本書與約書亞記在靈意方面有其相關之處,本處所論對基督徒之「天上」地位,如同以色列人在「迦南」的經歷,信徒要得天上基業,必須經過屬靈的戰爭,以色列人要得迦南地為業,必須經過屬肉體的戰爭,這兩處都有爭戰,且當有失敗,但終於勝利,獲得安息之所(弗一3~11;六10~16;書廿一43~45)。故本書被稱為新約的約書亞記。 (四)本卷書三鑰字: 1. 坐:在基督裏的所得。教會與基督同坐在天上 (一~三章) 。 2. 行:在人面前的應用。教會行出基督的生命(四~六章9節)。在這段經文裏,總共提到九次「行」,重的講到基督徒的行為。 3. 站:在撒但面前的抵擋。教會與基督同站在得勝的地位上 (六章10~24節) 。
六、重點: (一)神永遠的旨意。以弗所書向我們啟示神永遠的旨意和計劃。那是超時間,超空間的,所用的詞彙都是大而豐富,本書第一章3至14節可看為神旨意的發表,神行作萬事,都是按著原先定旨的美意和計劃,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 (二)基督的豐富。本書提到基督或在基督最少47次,每项重要的真理都与基督直接相关。神的旨意是以基督為中心,神在基督裡賜給我們屬天的福氣:例如,揀選、預定、兒子的名分、得蒙救贖、罪得赦免、成為聖潔、沒有瑕疵、承受產業等(一:3-11)。本書也啟示基督是那位充滿萬有的(一:23,四:10);有測不透的豐富(三:8),祂那長、闊、高、深的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三:18-19)。 (三)教會的奧秘。本書是新約中論及教會最獨特和最廣泛的一卷,它啟示什麼是教會,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基督的豐滿(一:23,四:13);一個新人(團體的新人,二:15);神的國,神的家人(二:19);神的居所(二:21-22);基督的新婦(五:24-25);戰士(六:10-13)等,更是揭示教會是神的奧秘,為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三:9-10)。在此我們看見以弗所書的三大主題-神的旨意、基督和教會之間的關係:神的旨意關乎基督,而神對基督的旨意需要教會來完成,教會是完成神永遠旨意的器皿!本書向我們啟示,神在此時代中心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基督的身體-教會。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命是為了產生教會(五:25);賜下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人和教師,是為了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教會(四:11-12);更要教會倚靠神的大能,作剛強的人,穿上神所賜全副軍裝,以抵擋仇敵,成就神的旨意和計劃(六:10-20)。 (四)本書保羅有兩個重大和高深的禱告,一是為教會求啟示的禱告,使我們真認識神永遠的定旨(一:17-23);另一是為教會求經歷的禱告,使我們能成就神的計劃,好叫神在教會中,並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三:14-21)。 (五)『天上的書信』:第一章講天上的福氣;第二章講與主同坐在天上;第三章講天上各家也與我們一同得名;第四章講主升上高天賞賜我們各樣的恩賜;第五章講天上國民在地上生活的樣式;第六章講與天空的惡魔爭戰。
七、鑰字/鑰節 鑰字:(1)在基督裡/在愛子裡(一:3等約24次), (2)教會/身體(一:22等19次) 鑰節:(1)一:9-10,23 (2) 二:22 (3) 三:6 (4) 四:13-16 (5) 五:25-27 (6) 六:11
八、鑰義/分段:基督是神旨意的中心。神的旨意就是要在日期滿足的時候,叫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或作萬有都歸一於基督這元首之下,一:10)。這旨意需藉著教會來完成,因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在萬有中充滿充滿萬有者的丰滿-彰顯(一:23);又是基督的戰士-團體的戰士,與基督一同掌權,對付及擊敗神的仇敵(六:10-20)。 (一) 教會在基督裡的福氣-蒙召的恩惠(一至三章)。本書頭三章說到教會在基督裡的福氣: 1. 父的揀選和預定-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沒有瑕疵,並得著兒子的名分(一:3~6)。 2. 子的救贖和基業-叫我們得救贖、得釋放,並在祂裏面承受基業,與祂同復活、同坐天上(一:7-12,二:5-6)。 3. 聖靈的印記和憑據-指明我們是屬神的,又保證我們必承受基業的印記,並且在今生就能豫嘗,在靈裡得剛強(一:13-14,三:16)。 (二)教會在基督裡的生活-相稱的形為(四至六章)。本書後三章則說到教會在基督裡的生活: 1. 在愛和合一裡連於元首基督,彼此服事,同被建造(四:1-16)。 2. 脫去舊人,穿上新人,離棄從前舊有行為,憑著真理和聖靈,過愛和光明的生活(四:17-五:20)。 3. 彼此順服,無論夫妻、父母和兒女,主人和僕人,都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五:21-六:9)。 4. 在基督的大能裡站穩,與在諸天的惡魔爭戰,穿上神全副的軍裝,除了前五項-真理束腰、公義遮胸、平安福音的鞋、信心的盾牌、救恩的頭盔,末了兩項尤具決定性,是不可或缺的憑藉-靈的寶劍(神的話)和在靈裡多方禱求並儆醒,才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成就一切,站立得住(六:10-20)。
九、話中之光:『合而為一』是以弗所書所特別注重的信息。這個主題在本書涵蓋地相當廣,如下: 1. 神的旨意就是在日期滿足的時候,叫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一10)。 2. 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靠主的血得與神親近了(二13)。 3. 從前與人有中間隔斷的牆(冤仇),如今藉著十字架將兩下合而為一,造成一個新人,成就了和睦(二14~16)。 4. 藉著福音,信徒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三6) 5. 信徒之間須靠著聖靈的果子(謙虛、溫柔、忍耐,和和平)竭力保守靈裏的合一,和恩賜(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的成全使眾人同歸於一(四1~16)。 6. 信徒須靠著順服聖靈並被聖靈充滿來加以解決,使我們與神和好(四17~五21)。 7. 家人之間須靠著學習主的榜樣和住在主裏加以解決,使夫妻和父子都和好(五22~六4)。 8. 主人與僕人須靠著敬畏主和體會主不偏待人的心,使主僕(上司和下屬)和好(六5~9)。
|
拾穗
|
【祂的大愛】 第二篇 神的至愛 「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著祂的大愛,祂愛我們 。」(弗二4-5)
在我們前面的默想中,我們一直在試圖指出,雖然在整個廣大的宇宙後面,有一個心意、一個理由、一個設計、一個計劃、一個意願、一個命令,但是這一切的背後有一顆心,它所意味的就是愛。我們從一開始就看到,人是一個特別的創造,專門為著滿足神的心,是祂愛的對象,整本聖經就是在不斷地、越來越多地揭示這個事實。神對人的愛是祂在人身上一切工作的緣由。沿著這條愛的軌跡,我們在其中看到了亞當,看到了被揀選的後裔,還有亞伯拉罕這個特別的例證,後來又有了被揀選的民族--以色列。哦!神的愛多麼豐富、多麼奇妙,真是妙不可言! 在至愛之子裏神愛教會 在至愛之子裏蒙揀選 在至愛之子裏與神聯合 蒙召進入愛的交通 在至愛之子裏全足全豐的預備 模成至愛之子的樣式 摘自──史百克 《祂的大愛》 |
美好的證據 (希伯來書十一:2)
|
【拓荒先鋒─大衛 布萊納 (David Brainerd, 1718-1747 )】 第八篇 回顧
大衛從未因他沒有立即給那些要求加入教會的人,敞開基督教會的門而後悔。當他的生命快要終結時,回顧他以往傳福音的日子,他能夠說,他所施洗的許多印第安人中,沒有一個使人失望。他對每一個要求加入教會的人,都不立即答允,直到他們顯出滿意的證據,證明他們確是真誠悔改,然後才給他們施洗。 ――本文摘自「拾珍季刊」 |
珠璣語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