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屬靈操練 (8-9-2009)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四章8節)
操練敬虔就是操練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美德。
詩歌欣賞
|
【我心所追求乃是神自己】 一 我心所追求乃是神自己,不是樂與安,也不是福氣;
我能出代價,達到這聖地,不是我自己,乃是祂恩力。
因祂扶持我,我追隨不已,直到神答我最深的禱祈。
但祂最知道我需負何擔,因到神的路必須是直達。 在此日復日,神是我榮耀,在彼榮耀裹,神是我獎賞。 【作者簡介】 這首詩歌(《聖徒詩歌》268首)的作者是法蘭西斯布魯克(Frances Brook,1870- ?)生於英國的巴斯,她十分渴慕傳道的工作,但因著健康因素,無法到海外成為宣教士。這首詩歌是布魯克在一八九五年所寫,說出作詩的人渴慕以神自己作目標。她深刻的體認到,只有神自己才是信徒未來的產業,信徒今日就可以在主裡有享受。 【詩歌感想】 這首詩歌的字面非常淺顯,內涵卻非常實際。這些內涵不是情緒的,乃是你在實際跟隨主的路上可以經歷的,也是應該經歷的,更是必須經歷的。第三節尤其是最好的一節,「雖然這道路有時有時很困難,雖然這代價常是很重大,」弟兄姊妹,我們不跟隨主的時候,還不知道這條道路有這麼可怕,也不知道這個代價常是非常大,但是在這裡,你能看見詩人對神的認定,以及對基督的認定,他說,「但祂最知道我需負何擔」;祂知道,沒有什麼事情的發生是沒有神的主權的,沒有什麼事情的發生會是偶然的,一切都是神所知道的。又說,「因到神的路必須是直達,或譯為「得著神的路永不能彎曲」。 真是願意弟兄姊妹從年輕的時候,就把這句話記下來── 「得著神的路永不能彎曲! 你知道,只要你稍微彎曲一點,你是會過得順當的;只要你稍微彎曲一點,你是會得著亨通的;只要你稍微彎曲一點,你是會享受名聲的;但是這時,你也知道,你不會有神,因為「得著神的路永不能彎曲」!哦,你要告訴主,「主啊,求你叫我一生不走彎曲的路!主啊,求你叫我一生不作彎曲的人!」不錯,你稍微用一點手腕,稍微用一點方法,什麼問題都能解決,但是,你要學習不用手腕,不用方法,甘受厭惡,甘受藐視,惟有這樣,你才能得著神作你的永分。盼望弟兄姊妹能有這樣的禱告,「主啊,我願意一生來跟隨你,我願意正直的來走你的道路,我絕不願意成為一個彎曲的人!」求主憐憫我們。 摘自────你不可不唱的歌 |
學習禱告
|
【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神啊,求你垂聽我們被囚者痛苦的嘆息,求你全能的力量拯救我們,脫離一切的捆鎖,使我們身心的罪過都能除去,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羅馬聖書) 主我們的神啊!在你翅膀的蔭下,我們總是有盼望。你要扶持我們,從幼年至年老。我們的力量出於你,才是真正的能力,不然我們自身的力量只是衰弱而已。主啊,我們困倦的心靈要轉向你,只倚靠你所造的事物;我們必須歸向你自己,才能重新得著真實的力量。阿們。(聖奧古斯丁354~430年) 主啊,讓我在你裏面尋求的,不能在你以外找到。平安、安息與福祉只在你常存的喜樂之中。求你提升我的心靈,不受雜念的厭煩與困擾,只到你永生的面前。求你使我的心靈上騰至純潔、光明、寧靜與輝煌的境地,有你與我同在,我就能自由呼吸,吸收你的愛;脫離困惑與自我,得以享受安息。求你使我回轉,有你的平安,從事並承受你所喜悅的工作,阿們。(潘錫1800~1882年) 摘自───讓我們學習這樣的禱告 |
聖經知多少?
|
【提多書】
一、作者與對象:保羅寫給另一位年輕同工提多(林後八:23)。提多的名字未曾出現在使徒行傳中,但在保羅書信中卻有13次題到他,保羅在本書中稱提多為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我真兒子的(一:4),這說出是保羅帶領他信主的。提多是希臘人,卻始終沒有受割禮,曾隨同保羅和巴拿巴上耶路撒冷(加二:1-5)。保羅很器重他,把處理哥林多教會難處的任務交託給他,如今又留他在革哩底應付更艱難的職務。保羅稱許他是一同勞碌的同伴(林後八:23);又是與他同一心靈,同一腳蹤(林後十二:18)。提多是保羅親密的朋友, 也是他忠心的同工。下列的經文是提及保羅與提多的:林後2:13;林後7:6;林後8:1~6,16,17。保羅寫這封信的時候,提多正在革哩底。革哩底人是以說謊話,是惡獸,又貪又懶而著稱的(多1:12),提多在那裏要堅固當地的教會。提後4:10, 保羅差派提多到達馬太去(就是前南斯拉夫)。
二、寫作時地:時間:主後65年 地點:可能是哥林多
三、背景:保羅在羅馬獲釋後,曾與提多到革哩底工作,因看見該處的需要很大,好多事還沒有辦完,就把提多留下(一:5),自己繼續前往亞西亞。革哩底今譯為克里特島,是地中海第四大島,位於愛琴海的南面,現屬希臘。當日為小亞細亞、巴勒斯坦及希臘往埃及與北非經商、旅行的海路必經之地,受羅馬帝國的統治。革哩底人以懶惰、貪婪、撒謊、侮慢、酗酒著稱(一:12)。革哩底人聲名狼籍,惡名昭彰。希臘詩人艾比文尼地斯(Epimenides,希臘七大智士之一),曾說:革哩底人是一年到頭的說謊者。坡里比亞(Polybius)說:革哩底人天性貪婪,一直過著為私事爭吵,公開怨恨和民事爭鬥的生活。 很難在別處找到比他們更詭詐欺騙的性格。他又再描述:金錢是他們極其重視的;擁有金錢不單被視為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認為是可高度信賴的。貪心和貪錢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性,他們是全世界不擇手段去圖利,而不覺得羞恥的唯一民族。由此可見,提多要應付的工作非常棘手,除了革哩底人放蕩不受約束之外,又有猶太的假師傅帶來的困擾(一:10-11,14,16。三:9-11),因此保羅寫本書信囑咐和提示他,當如何在各地設立有好品德,又能教導純正真理的人作長老,好治理當地的教會,並糾正當地人的行為,同時也吩咐提多到尼哥波立見他(三:12)。
四、主題:提多受保羅差派到革哩底作「善後」的工作。由於革哩底的特殊環境和牧養的艱難,信中保羅對提多的事奉給予鼓勵,提示他關於教會的治理,並且留意當日的異端。雖然我們不是靠行善而得救,但我們得救後,在生活上當有好的見證。因神恩典是完全的救恩,為使我們棄絕不敬虔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並且等候所盼望的福就是至大神榮耀的顯現。我們既蒙神救贖,就當過聖別的生活。
五、特點: (一)提多書與提摩太前後書同屬教牧書信。提多書著重行為,提摩太前後書則著重教義。提前是囑咐,提後是挑戰,提多則是提醒。保羅提醒提多在他們中間要有善行的榜樣,純正的教訓必要有良好的行為,真理也得有行動的配合。這三卷書信也都提到要持守所交付的福音:提前是保護它;提後是傳揚它;提多則是實行它。 (二)本書一再出現"行善","善事"的詞(1:8,16;2:7,14;3:1,8,14),可見本書的重點之一是要信徒在生活上有好的見證;特別是在道德低落的社會中,更需要這樣的提醒。書中又一再出現"純正"或"純全"等詞(1:9,13;2:1,2,8),可看出當時教會中己有不純正的道理,而本書的另一重點就是要在教會中維護信仰的純正,基於這兩個重點,保羅在本書中逐一提示提多當如何面對監督的選立,異端的傳佈,信徒的生活等,其中也包括兩段重要信仰(2:11-14;3:4-7)。 (三)「這是一封簡短的書信,但卻包含基督徒信仰最完美的典范,并且以這么精妙的手法寫成,因此也包含基督徒的知識和生命一切所需。」~馬丁路德 (四)新約書卷中唯一把主再來之事稱作「有福的盼望」(被提)(3:13a),及榮耀的顯現(再來)(3:13 b)。
六、重點: (一)保羅留提多在革哩底為將未辦完的事辦理妥當,其首要是在各城設立長老,治理當地的教會,堅守真道,教導純正(或正確、健全)的話語,以抵禦消除不良的影響,並平息紛亂的局面(一:5,9-14);被設立作長老的人,重在他屬靈情形和為人的品格,過於才幹或恩賜(一:6-8)。 (二)監督這字希臘文是Episcopus,Epi的意思是『在上』,scopus的字根是scope,意思是眼界。因此Episcopus的意思就是『在上面看』。你居高來看,從上頭來看整個局面,這就是監督的意思。若是有些信徒走岔了路,或帶進一些罪惡的事,以致叫主的名受到羞辱,長老們必須出來有所作為,好保守教會一直在主的路上。教會首要的職任乃是監督,監督(即長老)的職分在教會中必先設立,因他們是神的管家(1:7)。監督的資格有九:(1)無可指責(1:6a);(2)一夫一婦(1:6b);(3)兒女歸主(1:6c);(4)兒女檢點(1:6d);(5)性情可親(1:7a);(6)性格受敬(1:7b-8);(7)堅守主道(1:9a);(8)能教導人(1:9b);(9)能駁辯人(1:9c)。 (三)保羅在本書中也提示提多當怎樣勸導教會中不同年齡、性別和地位的聖徒,過正確、敬虔的生活;順從在上執政、掌權者;行各樣善事;留心作正經事業,遠避無知的辯論、分爭和分門結黨的人(二:2-11,三:1,8-10)。保羅吩咐提多無論對任何人,總要以「純正的道理」(2:1)為治理時絕對的准繩,再后逐點舉例,教導提多向(1)老年人(2:2-5);(2)少年人(2:6-8);(3)主仆間(2:9-10)等人「凡事都要顯出善行的榜樣」(2:7)。 (四)在第二章里面燦爛奪目如一粒晨星的,就是那「榮耀顯現」的「有福盼望」。有關這一點的經文不多,但它在新約圣經里面,卻成為最受人注意的救恩真理的袖珍縮影,請再看十一至十四節,并注意其中論及救恩的三個時式。這一段的經文對全備救恩的三個時式勾劃出其豐盛的內涵: · 過去式:「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第11節) · 現在式:「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第12節) · 未來式:「等候所盼望的福 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第13節)十一節的顯明和十三節的顯現在希臘文都是一字根epiphany,前者是動詞,後者是形容詞,意思是照耀。11節是恩典的照,13節乃是榮耀的照耀。在兩者之中,是我們要「在今世自守 等候所盼望的福」所以在等候所盼 望的第二次的「顯現」之時,我們必須儆醒自守!有了這樣的勸勉,我們真的感到鼓勵和安慰! (五)提多書給我們看見在末世荒涼的環境中,有六項東西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1. 神的救恩-救主神這獨特的啟示,只出現於三提書(提前一:1,二:3,四:10;多一:3,二:10,三:4)。 2. 純正的教訓(提前一:13,六:3;提後一:13,四:3;多一:9,13,二:1,2,8)。 3. 永遠的生命(提前一:16,三:15,四:8,10,六:12,19;提後一:1,10;多一:2,三:7)。 4. 敬虔的生活(提前二:2,三:16,四:7,8,六:3,5,6,11;提後三:5,12;多一:1,二:12)。 5. 屬靈的品格(提前二:8-10,三:2-12;提後二:20-24;多一:6-8,二:2-6,9-10,三:2)。 6. 神的憐憫(提前一:2,13,16;提後一:2,16,18;多三:5)。
七、鑰字/鑰節: 鑰字: 救主(一:3等)善行(二:7等) 鑰節: 二:11-13 三:5-7
八、鑰義/分段:本書主要的信息是保羅論到神僕人的品格與教會治理,以及信徒生活行為,敬虔度日,熱心行善,作正經事業。本書共三章,可分為二段如下: (一) 教會的治理(一至二章); (二) 教會的見證 (三章)。
九、話中之光:教會從出現在地上開始,就明顯給我們看見,有治理和服事的需要存在。是誰給那新添的三千人施浸呢?是誰在準備那麼多信徒擘餅聚會用的餅杯呢?是誰在分配各人所需用的物品呢(參徒二41~45)?難道凡事都要十二使徒躬親而為嗎?當然不可能!教會的組成份子─基督徒─既然還沒有脫離地上的帳棚(指肉身),就必有各種各樣的缺欠和需要,因此必須建立一種應付現實需要的治理和服事體系。連不吃喝、不嫁娶的天使們也需要有天使長(參猶9)之類的治理職分,更何況我們人呢!治理教會須遵循下列幾點原則: (一)堅守真理的原則:真理是關係教會存亡的因素,特別是有關基督的身位和救恩的真道,絕對不能容許曲解,長老們必須「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3),「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多一9),不可容讓人用悖謬的話引誘聖徒(參徒廿30)。 (二)按著神旨的原則:治理教會,不是遷就眾人的意見,也不可存心討人的歡喜,而要按著神的旨意照管神的群羊(參彼前五2)。凡是為著討人的喜歡,而犧牲了神的旨意的,便不是基督的僕人了(參加一10)。 (三)甘心樂意的原則:治理教會,「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彼前五2)。 (四)作群羊榜樣的原則:在教會中不是作老闆,只會發號施令;在教會中作眾人的榜樣,使眾人學會該當怎樣纔能討主的喜悅,所以千萬不可以壓制、轄管聖徒(參彼前五3)。 (五)殷勤謹慎的原則:治理教會要殷勤(參羅十二8),不但為自己謹慎,也要為全群謹慎(參徒廿28)。 (六)同心合意的原則:在一起決定事情,不可以倣效世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依歸」的做法,而應當禱告再禱告,仰望再仰望,盡可能等候到所有的弟兄們都清楚了主的心意,沒有異議為止。寧可坐失良機,而不可破壞弟兄們之間的和諧。 |
拾穗
|
【神引導的秘訣】 第一章 引導的秘訣
許多神的兒女對於神引導的事都極為關切。因此,在如何認識父要我們走的道路、要我們作的工作上,提出一些建議,或許對他們會有些幫助。這個題目的重要性不怕過分被強調。事實上,我們的能力及內心的平安,都系于清楚知道神要我們置身何處,並且確知我們已照祂的旨意置身該處。
摘自──邁爾《神引導的秘訣》
|
美好的證據 (希伯來書十一:2)
|
【邁爾小傳(Frederick Brotherton Meyer,1847~1929)】 前言 邁爾 (Frederick Brotherton Meyer)。這位神所大用的仆人,雖然在他的著作中,經常援引他的經歷,他卻用种种的理由,數度拒絕撰寫自己的生平。邁爾還留下明确的指示,在他逝世時,他的日記必須被銷毀,不得被人閱讀。這個遺愿在邁爾逝世時,被其遺囑執行人确實地執行。然而,就在邁爾逝世前數天,邁爾自動地表示,他生平的簡史可以被寫下。而為了要撰寫簡史,的确也有足夠的資料被保存下來。當然,要落筆寫一些關于邁爾的回憶錄,寫作的人必須是一個對邁爾的生平有深入了解的長期同工。所以,在邁爾家人的同意下,并獲得邁爾遺囑執行人的認可,邁爾的多年同工費樂頓 (W.Y.Fullerton),寫出了《邁爾傳》(F.B.Meyer A Biography)。感謝主,英國另一位傳記作家史特里特 (M.Jennie Street),也著作了一本《邁爾的生平和事工》(F.B.Meyer: His Lifeand Work),特別把邁爾從神所領受的信息,和在靈程里的經歷,与眾信徒分享。遺憾的是,至今沒有一本關于邁爾的中文傳略可以提供華人信徒閱讀。一百多年來,許多在中國的信徒早已知道,在西方,有一位名叫邁爾的屬靈偉人,他既有深刻的屬靈經歷,彰顯了基督的品格和美德,同時他的著作丰盈,多達七十本。而在邁爾的生前,他的書籍也已經售出五百万冊。 邁爾既被世界各地的許多信徒公認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編者于是根据各方面搜集到的資料,寫成《邁爾小傳》。讀者們不難看出,邁爾确實為主付出代价,是一個真正認識主的人。讀完邁爾的生平,讀者們會發現,邁爾成為神大用的器皿,絕不是偶然的。 第一章 五歲時向神許愿邁爾的祖先來自德國。 邁爾的曾祖父約翰邁爾 (John Sebastian Meyer)于十八世紀初葉從德國的窩溫斯(Worms)移居到英國的京城倫敦。約翰邁爾是一個煉糖厂的東主,他的儿子喬治邁爾(George Meyer)任職于倫敦的一間商店。喬治邁爾則生下弗列立克邁爾(Frederick Meyer)--本書主角的父親。弗列立克邁爾是一個商人,年輕時就對主有追求,這時候他們一家已住在英格蘭的愛丁堡 (Edinburgh),弗列立克常到該地的查洛特教堂(Charlotte Chapel)聚會。弗列立克邁爾娶了亨利史杜爾特(Henry Sturt)的女儿為妻。在史特里特撰寫的《邁爾的生平和事工》這本書里面,對邁爾的家族作了詳細的陳述。史特里特指出,邁爾的外祖母安妮史杜爾特 (Ann Sturt),是位虔誠的貴格會(Quaker)信徒,所以邁爾具有先祖的貴格會信徒的單純和敬虔。邁爾于一八四七年四月八日生于倫敦。他們一家人住在克立凡 (Clapham Common)廣場,在布倫斯貝里教堂(Bloomsbury Chapel)做禮拜。那時在該教堂任牧師的,是當年英國甚富威望的威廉布魯克博士(Dr.William Brock)。邁爾的母親,對于獨生子邁爾的靈性生活非常重視,從小就教邁爾讀圣經,一到主日上午,例必全家到教堂做禮拜,晚間全家有家庭聚會。邁爾從孩童起,就每日禱告,与神有面對面的交通。 邁爾五歲時,有一晚在主日晚間的家庭聚會中禱告,在他例常的禱告上,加上一句向神的許愿:讓你的圣靈在我里面作工,使我的心正直良善,正像耶穌基督一樣。不要以為這個許愿只是一個五歲的小孩一時的興奮,或者一時的靈感。邁爾自從那一主日晚上這樣禱告之后,他是每晚做著同樣的禱告,一直到他逝世為止。 邁爾年齡還小的時候,是他母親在家里親自教他識字,稍為長大后,就被父母送到小學讀書。 一八五五年,當邁爾八歲時,他們舉家搬到英國南部的城市布來頓 (Brighton),邁爾的父母送他到布來頓(Brighton College)學校就讀。在布來頓時,邁爾常隨父母去听羅伯遜 (George Wade Robinson)講道。羅伯遜既是傳道人,又是舉世聞名的詩人。羅伯遜的信息和他的詩歌互相呼應,在邁爾幼年的心靈中引起了震蕩。有人研究邁爾的歷史時做出推斷,羅伯遜的那首《我是屬他,他屬我》(I am His ,and He is Mine),一百多年來非但感動了千千万万人的心,當邁爾還是孩童時,也感動了邁爾的心。并且是這首圣詩使邁爾的心溶化,引領他歸向了基督,得著重生。現在記下《我是屬他,他是屬我》 一 永遠的愛已愛我, 這愛藉恩我賞識;聖靈從上來吹著, 為要如此來指示。哦,這豐滿的平安! 哦,這神聖的歡樂! 在這不息愛裡面, 我是屬祂,祂屬我。
二 頭上之天何蔚藍, 四周之地也青綠;有一景色更鮮豔, 無主之目從未睹: 鳥鳴變為更音樂, 花美使我更快活,自從我心能領略: 我是屬祂,祂屬我。
三 有事曾使我驚恐, 今不再擾我安息; 靠在永久膀臂中, 枕在愛的胸懷裡。 哦,願永遠臥於此, 憂疑、自己,全逃脫,當祂柔聲的指示: 我是屬祂,祂屬我。
四 我是永遠只屬祂, 誰能使祂與我分? 祂在我心來安家, 有福、安息滿我心。 天地可以都廢去, 亮光也可全衰落,但主與我永同居, 我是屬祂,祂屬我。 本來邁爾隨父母住在布來頓,生活舒适,過著無懮無慮的日子。誰料到好景不長,他父親弗列立克因生意失敗,不得不离開布來頓的寬敞房子,到倫敦投靠親戚喬治格拉斯頓(George Gladstone)。他父親弗列立克是個正直誠實的人,雖然生意失敗了,仍變賣所有的來償還債務,只留下少許的錢來要維持一家的生計。邁爾眼看家境從富裕轉為艱苦困難,但這劇變并沒有使他灰心喪志,反而鍛煉了他堅強的品格。 不久,他父親在倫敦的斯特立漢 (Streatham)找到了一間房子,全家就不再寄宿在親戚家里;邁爾也到新居附近的丹麥山(Denmark Hill)的一間學校讀書。在主日晚上,邁爾常在家庭聚會中操練講道。曾有一次,邁爾才說了几句話,家中就有一個女佣人受感動接受了基督。 邁爾十六歲時就有主的呼召,要他終身事奉神,要他作見證、傳福音。當邁爾將他獻身的心愿告訴父親時,他父親帶他去見威廉布魯克牧師。布魯克牧師要邁爾講一篇道給他听,本來一個十几歲的小孩子,要講一篇道是很不容易的,但邁爾竟然通過了這次的應試。 |
珠璣語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