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篇短文(Ⅰ)
诗篇一○七篇一至廿二节
1你们要称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
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2愿耶和华的赎民说这话,
就是他从敌人手中所救赎的,
3从各地,从东从西,
从南从北,所招聚来的。
4他们在旷野荒地漂流,
寻不见可住的城邑,
5又饥又渴,
心里发昏。
6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搭救他们,
7又领他们行走直路,
使他们往可居住的城邑。
8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
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9因他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
使心里饥饿的人得饱美物。
10那些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
被困苦和铁链捆锁,
11是因他们违背上帝的话语,
藐视至高者的旨意。
12所以,他用劳苦治服他们的心;
他们仆倒,无人扶助。
13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
14他从黑暗中和死荫里领他们出来,
折断他们的绑索。
15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
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16因为他打破了铜门,
砍断了铁闩。
17愚妄人因自己的过犯
和自己的罪孽便受苦楚。
18他们心里厌恶各样的食物,
就临近死门。
19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
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
20他发命医治他们,
救他们脱离死亡。
21但愿人因耶和华的慈爱
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称赞他。
22愿他们以感谢为祭献给他,
欢呼述说他的作为!
这篇诗篇综合了诗篇一○五和一○六篇的主题,它要提醒来参加崇拜的人,诗篇第四卷的结论是何等的奇妙!它所布置的这个环境,可以被称为启示的新一页。诗一○六26有这几个词语:在旷野。这是民数记希伯来文的名称,也是妥拉(Torah)的第四本书。假若我们来到古时的会堂,我们会听到人们朗诵诗篇的同时,有人公开地宣读妥拉的第五本书——申命记。申命记是他们在迦南定居以后才完成的。同样,与申命记平衡的诗篇第五卷,描述以色列人经历了被掳之后,再一次回到“迦南”,并在此定居之后的生活。关于诗一○七8,请参阅耶卅三11。
第一至三节。被掳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诗一○六47曾为迷失的羊代祷,现在已返回羊群,从四方聚集而来。回家的路程是否容易呢?诗人用了一连串的短文来回答这个问题,每一篇短文都是一幅文字的图画。在这些短文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羊群,他们都是在极大的困扰中。然而我们要记得,这些短文描述了在上帝的眷顾下,我们寻找天上耶路撒冷的家园时,我们共同面对的旅程。因此,当我们读这篇诗篇的时候,就好像读天路历程一样。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任何地方的所有人身上。
第四至九节,第一篇短文。第一幅图画是描写忧愁的回归者,正在横过叙利亚北面的沙漠,他们在挣扎,又饥又渴,为要到达他们古老的家乡。我们看到他们在极度缺乏的情况之中。我们得悉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搭救他们。那是上帝行动的第一步。他从他们困苦的情况中搭救他们。但是,他的第二步有积极的一面。他领他们行走直路——因此他们不会在沙丘中迷失!——使他们往可居住的城邑(参看耶卅一23—25)。虽然可居住的希伯来文是moshav,它可以指任何一处舒适的地方,但耶路撒冷当然是这里所指的城邑。这幅特别的历史性图画于是被普及化,可用来指在挣扎中,要经过生命中的旷野到达上帝之城的任何人。这幅图画不单被普及化,而且也被灵意化,特别是论及饥渴的时候。所以第八节恰巧合适用来描绘这幅图画的结尾:但愿因耶和华的hesed(慈爱)称赞他。当他的子民又饥又渴和迷失的时候,他的慈爱不会停止。
第十至十六节,第二篇短文。在这副画架上,画了一幅被掳至巴比伦的图画。赛四十二22只用了一节的诗歌来描述他们的困苦。但是我们的诗人宣称,他们所受的苦楚,是他们应得的报应,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的话语(或者可能是“应许”),轻视至高者上帝的旨意和计划。他曾为他们的生命,透过摩西将这旨意和计划启示出来。(请注意,这段经文有很多内容可以在申命记中找到,通常申命记是与这篇诗篇放在一起来读的。)正如我们在申命记所发现的一样,在上帝的“计划”中有一个事实,新约圣经将它概括为一个“十字架”。虽然有这个历史的事实,但是今日仍有很多人完全不能在事情背后找到任何意义,他们宁愿引用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话说:“历史只是一件该受咒诅的事,重复地出现。”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拯救他们——与第六节所用的文字相同。在这一次,上帝积极的行动就是折断他们的绑索(无论这些绑索是由铁造成,还是一些捆绑人理智的东西,事情都是一样的)。第十五节重复了第八节,而第十六节指出上帝拯救他子民的时候所做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曾按这篇短文的主题创作诗歌,这证明了圣经中任何一个特殊的历史情况,可以成为后世所有人的帮助。例如,华滋(Issac Watts)的一首诗“爱主的人齐来,放开喜乐心怀”,是基于这篇诗篇的第八、十五、廿一和卅一节所写成的。而蒙哥马利(James Montgomery)所写的“抬起头来,铜门打开,铁闩已被砍断”,受了第十六节的启迪(还有诗廿四)。
第十七至廿二节,第三篇短文。这一次,我们看见一幅描绘足不出户之人的图画,特别是那些因为患病而需要留在家中的人。当然,这幅图画可以应用在任何地方任何一个人身上。我们注意到,这段文字所描绘的图画将疾病和罪连在一起。一些人因自己的过犯成为愚妄人,他们可能曾经服用药物、或是醉酒、或只是暴饮暴食、或者患有性病。然而,就算这样的愚妄人,他们都不会在上帝的爱和眷顾之外。这一次,他发命医治他们(比较诗一○五19)。诗卅三6(如创一)已告诉我们,上帝的话控制了大自然。在这处,上帝的话医治人。它救他们脱离死亡,就是他们将要跌进阴间的深处。他们无论如何会感恩,但是我们感到快慰,因为我们知道了诗人所认识的:感恩应该是高贵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