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劝勉的话(二)--活泼的盼望(12:1-29)



I. 序言

信与望总联系在一起,信是基础,望是活力;因为相信主的应许必然成就,所以盼望就不是空洞的幻想,或自我催眠式的安慰。真的盼望是有根有基的,建在神的应许上,又在前人的经历上得以证实,是以作者随着论「信」之后立即论「望」,尤在基督里那当有的盼望。虽然人生面对不少困难,但因主在前头领导,就不用灰心,反应存心忍耐,奔那满有盼望的旅程;事实上,盼望的考验是忍耐,故盼望之路亦是忍耐的路。古推罗哲士Maximus曾说:「你将人的希望拿走,你就拿去他面对人生痛苦的力量(注1)。」 P. E. Hughes亦言:「人若缺乏信心,他就失去盼望,没有盼望,恐惧来就无力抵挡(注2)。」



II. 劝勉主题之二:盼望生忍耐(12:1-17)

  A.忍耐奔跑(12:1-3)

「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12:1的首字「所以」(中文漏译,此字异常特别,由三个介系词组成:期待正的答案的介词;乃介绍词,意「因为」;引出结论,常译作「所以」(注3))将上文11章信心伟人的事迹与本段的劝勉衔接起来。作者认同读者的需要(主要是向未信的人,参4:1,14, 16;6:1;10:26等)(注4),是既有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般「围着」作者时代的读者,便当有进一步的行动。「围着」 ,意「环绕.」;来5:2同字译作「困」;可9:42;路17:2作「拴」;徒28:20作「捆锁」)一字是希腊人的竞技或运动场所惯用的术语,喻一个颇热闹兼人山人海的场面。作者见这个情况如同在一运动场内,四周都是观众,他们是特别的观众,因他们都是「过来人」,他们曾见证神的信实;他们曾见证罪人在洪水中灭亡;他们曾见证埃及的追兵淹没在海中;他们曾见证法老的心如何刚硬;他们曾见证死人复活,敌人全军覆没,火窖的火不能伤害坚守主道的人,狮子的囗不能噬咬属神的人,各种人生的磨练不能消灭这等人的信心;他们在信心的路上已经打了美好的仗,当跑的路已跑尽了。如今他们作壁上观,为场内的运动员打气(可说是旧约信徒为新约信徒及本书读者打气)。C. L. Pfeiffer谓「以前他们见证神的信实,现今他们观乎新信徒如何见证神(注5)。作者就此作四点劝勉:(1)放下各样「重担」(,意「重量」,此字在新约仅此出现,在古希腊文学内形容体重过胖)──作者将信徒喻作运动员,若要在赛事上得胜,身体上额外、超重的脂肪该完全除去(新约时代在运动场上竞跑的人皆赤身的,免得有任何重量缓慢了步伐(注6));在本书的背景下看,这些缠累可能是犹太教(注7);(2)脱去缠累的罪──作者没有说明何种罪,只说「容易缠累」(由「喜悦」、「周围」、「站立」三字组成,直译「喜在周围站立」,此字在新约仅此出现,但在古典希腊文内常作「喜在四周包围死缠不放」之意(注8)的罪),亦即任何阻挠人前进的罪;(3)忍耐奔走路程──「放下」与「脱去」之目的为了奔走摆在前头的「路程」(,此字意「痛苦的挣扎」;路22:44同字译作「争论」;保罗用之形容他与属灵势力的争战,参腓1:30;西2:1;帖前2:2;提前6:12;提后4:7),这段路程如一场属灵的争战,需极大的忍耐才能走完,凡信徒不能不走上,因那是人生之路;(4)仰望耶稣──「仰望」(意「注视」,表示心无旁骛,喻专一倚靠)耶稣,他是信心的「领袖」 ,意「首领」;2:10同字译作「元帅」;中译「创始」)及信心的「成全者」 ,此字在新约仅于这里出现,字根「完全」;此处可意「完成者」)。在信徒要走之信心的路上,他曾走上,并是第一位走上,他亦是第一位结束此路程的(参约17:4,5的「成全」;19:30「成了」),因此他是极可靠跟随的。此观念类似保罗在腓1:6所言,「动了善工,必成全善工」。作者意指耶稣保证有信心的人必能得着完全(参11:40)。这位耶稣在忍耐奔走信心的道路上为信徒留下极美好的榜样,他为了带救恩给世人(「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一切的羞辱,并忍受十字架的痛苦,完成救恩后便回返天家(「坐在神宝座右边」表示救赎伟工完毕)。现今救恩已为世人预备好了,只要信靠他便成(不信的读者在此时该大受感动)。

12:3是本小段的结论,既然基督「忍受」(由「下面」与「留下」二字组成;路2:43同字译作「仍旧在」;林前13:7作「忍耐」)罪人的顶撞,也为世人开了救赎恩泉,这位耶稣要细心「考虑」 ,意「反复理解」、「反复考虑」,中译「思想」,英文analogy由此而来。这字在新约仅此出现,但在蒲草文献内,此字是会计学词汇,意「谨慎计算清楚」(注9)),免「疲倦」兼「灰心」。「疲倦」(意「乏力」,「困倦」;启2:3同字译作「乏倦」;雅5:15作「病人」)与「灰心」 ,意「放松」,「松开」,「虚脱」;太9:36同字译「困苦」;15:32作「困乏」;加6:9作「灰心」)二字皆体育运动词汇,今喻作属灵生命的感受,指信心方面的处境,显然作者明白读者的属灵景况,因为他们有些还未得着救赎,那获得「完全」之路乏力走完,是有如此劝勉。



B.忍受管教(12:4-11)

作者从语重心长的劝慰风格(12:1-3)转至循循善诱的教导语调(12:4-11)。在上文,他提及读者有点灰心困倦,所以不易放下重担及脱去缠累的罪而努力奔跑信心的路,故他以基督忍受十字架的苦难作劝慰基础,坚固并鼓舞他们多思想主的榜样。他亦知道读者经历逼迫(12:4),虽不至流血的地步,但不能保证将来是否可免去此迫害(注10),这情形对他们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打击,同样导致灰心(参12:5),因而放弃更进一步接纳基督,所以他以「忍受管教」为题,旨在使属神的儿女更有忍耐而生盼望,在二方面劝解他们:

1.管教的教训(12:4-8)

「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说,『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他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你们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

接续上文忍耐的主题,作者以当时读者的厄境为题劝慰他们,显然读者正与罪恶「相争」(由「反对」与「争战」二字组成,可意「斗争」,英文antagonistic由此而来,新约仅此处出现),但他们这样的「抵挡」(由「反对」与「举止」二字组成,意「敌对」;「举止」部分在多2:3译作「举止行动」)还不至流血的地步(指殉道;12:4)。若与上文的人物遭遇相比(参11:34-38),读者的处境已算「幸运」了。在那处,作者所提及的信心伟人有些则虎囗余生,有些却惨遭狼吻;他们所受的苦不少非为人道,然而他们都接受神在处境上的安排,仍存信心顺服,敬畏神(注11)。

按上文的提示(10:32-34),读者中有些因为信仰的缘故吃了不少苦头,然不至殉道。此言反照当时之历史背景,读者身处的日子可说是水深火热。「还没有」一词指出虽有人已为主殉道(如司提反,雅各或其它人;参徒7:60;12:2;26:10),但读者的命运还算好受(比较上言)。作者本着他们目前的因境,引用箴言3:11,12加以慰导。此段旧约经文作者称之为「劝告的话」,共有四个重点:(1)主的管教,不要轻看──「管教」( -)原意「儿童教育」;作者不是轻看读者的苦痛,他只视读者所受的苦是带有目的、作用及教训在当中,如儿童受师长之督教般。师长之督管从不以儿童无故受苦为出发点,反以孩童经改正纳回正轨。作者引此为喻,劝慰读者虽经历苦楚,但苦中有训,至终目的,就不要「轻看」之(意「忽略」,「藐蔑」)。作者非说他们所受的痛苦是神故意差来的,他只借用旧约的教育宗旨为镜喻,希冀唤醒读者,他们现今的处境可有积极之作用;(2)受责备时,不要灰心──「责备」),意「更正」(此字在新约意义甚广,约8:46同字译「指证」;林前14:24作「审明」;多1:9作「驳倒」;雅2:9作「定为」;太18:15作「指错」)虽有暂时的不悦,但经此蒙改正后,获益更大;(3)非真爱护,主不管教──管教之动机乃因神爱人之故,若他不爱人,他亦不施管教,故他的管教只是为了人的益惠设想;事实上,当人受管教时,神亦受苦的,因那是「爱的不得已」之故(参赛63:9);(4)非真儿子,主不鞭打──「鞭打」(参太10:17;20:19)是罗马人的酷刑,曾施在耶稣身上。此处抽象式用在读者身上,其意不解自明;读者既受苦难,那就证实神的爱没有离开他们,主已收纳他们,如神在鞭打主时没有离开他那样。

随着作者立作一个暂结(12:7,8),意义与箴3:11,12的经文无异,他在此处重申两点:(1)凡是儿子皆会受管教,因那是作好父亲的条件;(2)若无管教,那因他是私生子之故。J. MacArthur言:「在管教时,神是父亲,非审判官」(注12),而父亲不会管教私生子或遗弃子,因他们没有儿子的名分,亦没有父亲照顾及管教他们。

2.管教的结果(12:9-11)

「再者,我们曾有生身的父管教我们,我们尚且敬重他,何况万灵的父,我们岂不更当顺服他得生么。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

「再者」(总结性词句)一字将上文带至一暂时结论,作者于此申述管教可产生之果效,共分三点:(1)普通说来,人既敬重生身之父,那「万灵之父」(此词新约仅此出现,可能引自民16:2,22;27:16,强调神是创造世界之万能主宰)当更需要顺服而得生(即享受生命)。在旧约时代,一个顽梗背逆的儿子若不接受管教及改过自身则用石头打死(申21:18-21),可见神视顺服父母为一件极严重的事,顺服天父便更益严重。在新约时,不少人因不尊重神的诫命致受神的管教,有些甚至丧掉生命(林前11:30;约壹5:16;雅1:21),故人更当顺服他;(2)「生身之父」与「万灵之父」的管教大有差异,地上的父只能「暂时」 ,意「数天」,指儿子仍在家中,还未独立)「随己意」(意「认为」)而施管教(有好亦有坏的方法与效果),天上之父的管教却不分时日,那是一生之久(注13);管教均在使儿子得「益处」(由「同」及「背负」二字组成,喻「益惠」),这益处能使人在他圣洁上有分(11:10)。圣洁是神特性之一,人在管教中受了益处后就必能愈多充满神的圣洁(参彼前1:15,16)。F. F. Bruce说,成圣是神预备人要达到的目标,此目标就是与基督同享荣耀(注14);(3)管教之时固然不能喜乐,但因管教之后果是有益的,这后果之盼望便能使人忍受得住,终能结出平安为义的果子,平安是喜乐顺服的表现,义是神悦纳的证明(12:11)。


C.忍耐到底(12:12-17)

「所以你们要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也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这是你们知道的。」

第三段劝导由上文(12:1-11)的慰勉而来(参12:12首字「所以」, ),作者的思潮仍在忍耐奔跑,忍受逆境方面,他认定信主的人生必须坚毅到底,不然便中途而废。在本段内他并以旧约的以扫为鉴,不可贪恋一时之快、片阵的舒畅而放弃了永久的祝福。

作者在此处共用数个命令式动词,吩咐读者应当如此这般行:

1.挺直手脚(12:12,13)──「手脚」往往代表行为,下垂的手与发酸的腿喻信心软弱,至行为偏差离开真道,故需修直道路,使瘸腿不会「歪脚」(意「转方向」;提前1:6同字译作「偏离」;5:15作「转去」;6:20作「躲避」;提后4:4作「偏向」),反得治愈(可喻得救)。作者引用旧约经文赛35:3,4的背景,旨在借喻神必向信靠他的人施行拯救。在旧约那里,先知(以赛亚)预告以色列荣耀的日子不久将临,故不可气馁,放弃信心,神必拯救到底。同样12:12的重点亦强调神必然拯救到底,不要放弃。读者当中不少人在试走基督教会的天路时困难重重,以致心力交瘁,信心疲乏,现今作者加上特别鼓励,期望他们更进一步,得享「完全」(注15)。

2.追求和睦(12:14a)──读者的处境满布困难,与人相处方面尤甚,因那是信仰信心彰显的地方,故必须「竭力」参腓3:12,14同字;太5:10,11,12,44等译作「逼迫」,中译「追求」)行之。

3.追求圣洁(12:14b)──在求与人和睦相处时总不能放弃圣洁的标准(注16),没有圣洁,人怎能与神交往(「见主」的属灵意义),这样未信的读者更应醒觉。

4.谨慎神恩(12:15-17)──「谨慎」意「监督」,英文episcopal由此而来;在此处意「小心照顾」)一切,勿让一人失落,尤是不要失却神恩。作者在此处慎重提醒读者,因他惟恐有三件事情发生(参12:15,16的三个「恐怕」);第一是他恐怕有人失却神恩,便不能得着救赎了。第二恐怕神恩失去便如生了苦毒之根,使众人受扰乱及「沾染污秽」(参约18:28;此字在多1:15描述不信者心智与行径皆污秽)。其实苦根生恶果这思辩出自旧约申29:18,在那处经文说悖逆的以色列人随从外邦假神带给自己家族无限苦果。J. MacArthur谓在读者中必有人成为别人的毒根苦果,不但本身不信,更影响别人离开真道,叫人沾染了他们的污秽(注17)。F. F. Bruce云「昆兰社团之敬虔人士称悖逆社团为苦根生恶果之人」(注18)。作者第三个「恐怕」为此污秽的一种表现就是淫乱与「贪恋世俗」(意「亵赎」或「不敬虔」)。作者以以扫为淫乱与不敬虔的举例,曾引起不少学者大为困惑,因为以扫在旧约虽多处证实他是不虔之人,却并无提及他曾犯淫乱之罪,但「淫乱」这字可有双层意义,亦可作属灵淫乱的解释,亦即不敬虔之意。犹太传说认为以扫曾犯淫乱之行为,又说他是「无耻之徒」(Baba Bathra 166)。伪经禧年书(25:1,8)记他曾引诱雅各与他二妻行淫(注19)。以扫一生确是不敬虔的说明,其中以出售长子名分那次是不敬虔的典型代表(不敬虔等于贪恋世俗,轻忽属灵之福)。他又娶了赫人及希未人为妻,显出他对属灵事物之轻??,并对父亲与先祖禁戒娶异族女子为妻完全漠视不理。以妇后来的收场读者们是知道的,他虽然「号哭切求」(此词虽不在七十士译本正版,却在其它抄本及犹太人传说内出现,如禧年书26:33及约瑟夫之古史1:18内均有记实(注20)仍得不着门路(原文意「悔改的地方」,中译变成他父亲回转,非以扫自己回转),有点似6:6(「重新懊悔」,「重钉十架」)及10:26(「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等的收场。据此严峻的后果,作者劝戒未信的读者(对信的似乎言重了)当特别谨慎,切勿重蹈故覆,重演历史悲剧。

作者引用以扫生命的结束作为本段之鉴戒是明智之举,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后悔无门,噬脐莫及,连永生在内。如读者已靠近救恩边缘,更不可不慎机会易逝,时不予我。如此以扫是极靠近神恩而不得着之的最隹选例(禧年书35:14记以撒告诉利伯加,以扫及其子孙皆未得救)(注21)。



III. 第五警诫(12:18-29)

插在盼望生忍耐的劝慰话中,作者呕心沥血写下本书最后一段肺腑警言。与上文其它的插段警言般,每段的对象皆一贯是未信的人,宗旨亦相符,就是既然基督超越一切,况且他是更美的祭物,完成新约(更美之约)的预告,故此读者该珍惜神的预备,脱离旧约犹太教,进入新约基督教会。当时的读者处在多种压力下生活,有朋友、传统、社会、经济、宗教等,至不少读者经历各种苦境,如财物损失,友叛亲离,甚至殉道(参10:32-39)。在他们当中多有不信的人,他们目睹已信的或未信的皆受逼迫,故定必裹足不前,踌躇丧胆。如今作者在本段内向他们指出,还有一个惧怕,他们不可忽略,那就是神的审判。神的审判乃是按新约非旧约,因旧约已过去,现今读者已来到新约时代,故务需再接再励,进入新约之福去,享受基督之救赎,进入那不能震动的永久之国内(注22)。

在本段警言内,作者将两约(旧约与新约)再作比较,旨在将新约的优越申述,然后语重心长警告读者,「神是烈火的神」(12:29),不可不慎。


A.旧新约的比较(12:18-24)

1.旧约:西乃山的情景(12:18-21)

「你们原不是来到那能摸的山,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角声与说话的声音;那些听见这声音的,都求不要再向他们说话,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令他们的话,说,『靠近这山的,即便是走兽,也要用石头打死。』所见的极其可怕,甚至摩西说,『我甚是恐惧战兢。』」

「旧约」在圣经中最常用的表征乃是西乃山。虽「西乃山」此名在本处经文并未出现,内容显示确指该山。当年在神颁布律法予摩西时,他宣布此山之神圣(象征律法的神圣),人与兽均不能随意靠近(亦表征律法不能随便执行;参出19:9-25;20:18-21;申4:10-24),使摩西亦极其思惧战兢而大声喊叫。

不少学者被摩西所说的话(12:21)大大困惑,因旧约全无记载该句呼叫。对此问题,主要的解释有四:(1)摩西所言记在可靠的传统中,虽不能明指出自何种资料;在新约内,尤在希伯来书(如5:7;10:5),此类经文亦为数不少(如徒7:32;提后3:8),这里亦不例外(如S. J. Kistemaker);(2)此言是由作者研读旧约时的感受,在圣灵之引导下遂有此「有感之言」;(3)申9:19记摩西因神审判拜金牛犊之人而惧怕;出3:6亦说他害怕看见神,故他定必曾呼叫此言(如D. Guthrie);(4)出19:16记整个会众因当时的情景而人人惊惧,连摩西在内(如L. Morris)。虽众说纷纭,但对本段的主旨并无影响,更可幸的是作者说读者并非来到此山,他们不是服在旧约管教(犹太教)之下,而是来到更美之约那里,这新地点在下文有详述。

2.新约:锡安山的情景(12:22-24)

「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神,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

锡安山常是「新约」的表征(参加4:24,25),这里是作者提及讳者「来到」(意「入教」,指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状况,英文proslyte源自此字)之处,作者在此将锡安山与西乃山(「新旧约」)作一对比,而总结锡安山远胜西乃山,共分八点:(1)这是永生神的城邑(城邑代表永久性的居所;会幕则代表暂时性的地点);(2)这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象征天堂);(3)那里亦是千万天使的地方;(4)又是信徒总聚集处(「共聚的总会」(由「全」、「共」或「泛」及「聚集」二字组成,原意是「节期的集会」; festal gathering,参赛66:10),但因此字与下文之讨论有关,故可指天使(如D. A. Hagner)或信徒(如L. Morris);论到信徒,作者说他们已名录在天(表示官方性接纳;参路10:20)。他们又被称为长子,「长子」非指天使(如C. Spicq)或旧约的圣徒(如F. F. Bruce),而是「靠基督得重生的人」,亦即那些继承产业之人(参罗8:17,29;如J. MacArthur);(5)神在那处为审判官(故务要慎重所听的道理);(6)那里有义人的灵魂(代表旧约圣徒;如J. MacArthur; D. A. Hagner; F. F. Bruce)或新旧约的信徒(如Delitzsch; P. E. Hughes; B. F. Westcott);(7)并耶稣于此为新约的保证人及传神信息给人的中保;(8)在这里有赦罪之恩,因耶稣的血保证赦免及洁净,比亚伯的更美。后者被杀后一直呼求报仇雪恨,伸张正义(参创4:10),而耶稣的死反成立新约,完成救赎之伟工。



B.勿弃绝神的诰诫(12:25-29)

「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因为那些弃绝在地上警戒他们的,尚且不能逃罪,何况我们违背那从天上警戒我们的呢。当时他的声音震动了地;但如今他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这再一次的话是指明被震动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本段又是作者另一次呕心沥血、语重心长的警诫,他提醒读者再次谨慎,不可「弃绝」 ,此字在上文12:19译作「求不要」;路14:18作「推辞」)神(「那向你们说话的」)及神在地上的代言人。那些弃绝神的仆人(如摩西)的警诫已不能逃罪(如福音要求人悔改,否则灭亡),这样违背基督在天上借着救赎之工向人警诫的(作者以「我们」这代名词认同不信读者的需要,非说他亦面临这个危险,参上文2:1的讨论)便将受更大的审判(如更多亮光,更多责任的原则;12:25)。既然读者有锡安(喻基督教会)可靠近,那就不用回去西乃山(犹太教)。若已听过福音而返回犹太教,那么将来的审判便更大了(注23)。

作者以那曾震动西乃山的神(参出19:18)在哈2:6的话指出神必「再次」(肯定性的副词)震动天地(首次指西乃山,第二次指基督再来审判全地),那时整个受造界都要「挪去」 ,意「更换」,「改变」,参上文7:12译「更改」;11:5作「接去」),使不震动的(指永远的事如神的国)永远存留(12:26,27),为此读者(信的)就当感恩,并以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事奉」原文可意「敬拜」,参9:1),因神是配受敬畏敬拜的神(作者引用申4:24的词句证明神充满威荣,凡敬拜神的皆需具有真诚的敬畏;12:28),而其它读者(暗指不信部分)勿忘神是烈火(代表审判)的神。


* 书目注明:

(注1)引自James Moffatt, "Hebrews",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T & T Clark, 1924, p.158。
(注2)P. E. Hughes,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Eerdmans, 1977, p.438.
(注3)F. Delitzsch,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II, Klock & Klock, 1978, p.295.
(注4)J. F. MacArthur, Hebrews, Moody, 1983, p.372.
(注5)C. L. Pfeiffer,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Moody, 1962, p.106.
(注6)L. Morris, "Hebrews", Bible Study Commentary, Zondervan, 1983, p.120.
(注7)J. F. MacArthur, p.376.
(注8)F. Delitzsch, II, p.301.
(注9)D. Guthrie, "Hebrews", New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IVP, 1978, p.251.
(注10)C. L. Pfeiffer, p.109.
(注11)J. F. MacArthur, p.384.
(注12)同上书第385页。
(注13)L. Morris, p.123表同感。
(注14)F. F. Bruce, "Hebrews",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Eerdmans, 1972, p.359.
(注15)J. F. MacArthur, p.402.
(注16)H. A. Kent,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Baker, 1974,p.266.
(注17)J. F. MacArthur, p.407.
(注18)F. F. Bruce, p.366.
(注19)合D. A. Hagner, "Hebrews", Good News Commentary, Harper & Row,1983, p.207; H. W. Montefiore,"Hebrews", Harper'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Hendrickson, 1987, p.224; J. Moffatt, p.211.
(注20)J. Moffatt, p.212.
(注21)同上书第213页。
(注22)J. F. MacArthur, p.410.
(注23)T. K. Oberholtzer谓读者重回犹太教便即走「以扫路线」,至终不能享受将来的赏赐,他不认为赏赐即永生,而只是赏赐,因他不赞成警诫插段之话(如本段)是向不信之读者发出。见Oberholtzer著 "The Failure to Heed His Speaking in Heb. 12:25-29", Bibliotheca Sacra, Jan-Mar, 1989, pp.67-75, esp.74-75.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