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字義
參考書目
《丁道爾聖經註釋》
《每日研經叢書》
《聖經恢復本》
Chapter 1
§ 「希伯來」三個字,就是從那邊來到這邊的意思。猶太人被稱為希伯來人,大概是因為亞伯拉罕曾從米所波大米那邊渡過伯拉河,到河這邊來,所以就被人稱為希伯來人。本書名為希伯來書,可謂名副其實;因為本書不但是寫給希伯來人,而且書中所講論的,也是如何從舊約的「那邊」過到新約「這邊」來的信息,正合乎「希伯來」這字的意思。
§ 多次(polumero{s)和多方(polutro{po[s)『多次』原文是許多的部分,一個先知只能預言一部分。『多方』原文多種方式,有的預言,有的預表,有的用異象異夢。在舊約,神向百姓說話,不是一次就全部說了,也不是僅僅從一方面說,乃是分許多部分,從許多方面說:祂在某一部分,從某一方面,向列祖說話,又在另一部分,從另一方面,藉摩西說話;在某一部分,從某一方面,藉大衛說話,又在一些別的部分,從一些不同方面,藉一些先知說話。
§ 2節創造諸世界︰當作者講到神創造的作為時,他用的是「諸世代」(aio{nes),而不是通常用來指諸世界(kosmoi)的字。原因是「諸世代」這個字包含更廣闊,包括了受造次序的諸多階段。希伯來用語,意即宇宙。這裡的諸世代不是指時間,乃是指在時間裡,經過接續的世代所揭示的創造(宇宙)。
§ 3節神榮耀的光輝(apaugasma)照希臘文的字義來解,它是光的射線或光的反射,這裏釋作光輝比較貼切,它指出耶穌在人間照耀出神的榮光。神榮耀的光輝,如同日光的照耀和光輝。子是父榮耀的照耀和光輝,這是說到神的榮耀。神本質的印像,如同圖章的印記。子是父神所是的彰顯,這是說到神的本質。
§ 神的本體(Characte{r),這個希臘字亦有雙重的意義,可以解作印章(seal)或留在臘上的印記(impression)。希伯來書作者用這個字來說明耶穌就是神的本體,祂就是神的十足形像,猶如印章和蓋上的印記兩者本身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人見了耶穌就是和看見神無異了。
§ 3節真像(Charakte{r)這個字,是指鑄模或雕刻。這樣的說法意味深長,因為蠟印上的戳記必然有著與印章上所刻相同的形像,這樣的說明只能點到為止。
§ 3節「托住」(phero{n)這個詞在意義上是指維持著或支撐著;也就是說,耶穌是宇宙得以維持穩定運轉的中心。
§ 眾天使的希臘文是angeloi,希伯來文是mal'akim,兩者都可以解作信差和天使。天使都是服役的靈,為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一14),其效力的工作範圍很廣,如向人宣告救主降臨信息(路二8,11),向眾聖徒見證主的復活升天信息(路廿四4,7;徒一1,11),搭救保羅使徒們脫離患難(徒五19;十二7~11;廿七23~24),設立傳授的律法(加三19;徒七53;來二2),察看聖徒的行事見證(彼前一12;林前四9;十一10),等等不一而定。在神位前事奉的七位天使長,各有重要職務的:他們包括
§ 撒拉弗(Seraphim)、(Cherabim)、
§ 奧花蓮(Ofanim),
§ 拉斐耳(Raphael),
§ 烏利爾(Uriel),
§ 番利爾(Phanuel),
§ 加百列(Gabriel)司送信給世人之職的,
§ 米迦勒(Michael)掌以色列的命運的
Chapter 2
§ 所以(dia touto )轉介的詞。
§ 干犯(parabasis)是指人踏過界線,這條界線是用知識和良知刻畫出來的,越過這界線就是犯罪了。悖逆(parakoe{)的原意是指不完全的聽覺,譬如聾人失去聽覺一樣。它還可以解作不留心聽,都是因為自己疏忽,誤解或聽漏了一些話而做成的;最後,它可以當作不願意去聽,因而「對神的聲音悖逆不聞了」。於是人對神的命令,警誡和邀請都存心掩耳不聞了。
§ 報應這個字(希臘文是 misthapodosia)對希伯來人而言是很特別的詞。十章35節,十一章26節都是指「賞賜」。。
§ 「將來的世界」。希臘文的表達方式(he{ oikoumene{ he{ mellousa)可以有不同的說法,譬如 (1) 死後的世界, (2) 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新世界,也就是神的國度,是將來要應驗的「來世」,或 (3) 現今世代的結束。
§ 鄭重(prosechein)和隨流失去(pararrein)。前者的通常解釋是專心留意。後者就有多個意思--流過去,溜走,如指環在手指上滑落,或一些食物不小心掉下來;說話時,不小心漏出了一些隱情;在辯論中,忽略了別人某一論點;一些事實輕輕在心裏溜走而記不起來;透露了一些秘密出來。」它的通常用法是指人不小心或沒有想清楚去做而招致損失的。常用法是指人不小心或沒有想清楚去做而招致損失的。兩個字都含有航海時用的術語意義:prosechein指船小心碇泊;Pararrein指導航員疏忽了風向,水流或潮水而溜過應駛進的港口或避風港。所以根據這些意思重譯這節更顯出它的生動處:「因此,我們應該更熱忱的把生命碇泊在我們學到的事物上,否則我們這個生命如同船隻隨波逐琉,溜過了海港,而導致沉沒。」這是一幅非常生動的圖畫,由於導航員沉睡不醒,因而使船隻飄流毀滅。
§ 「隨流失去,」在原文有兩個意思,一是『漂』,一是『漏』。「隨流」的意思就是『漂』,「失去」的意思就是『漏』。使徒說「我們」,不說『你們』。使徒在這裏把自己也放在裏面。隨流失去的危險,連使徒也在裏面。『漏』即因為有洞,以致把所聽見這麼多關於主耶穌的事情,以及神的話都漏掉了。我們必須對付那些洞――那些會叫我們漏的原因:不審判罪、不誠實、說謊等等。『漂』就是不用力氣,隨水流,水往那裏去,你也不知不覺的往那裏去。飄沒有一定的目的地,也許一直在那裏繞圈子。你要達到專一的目的地,就你必須用專一的力量反來對漂,向著標竿直跑,並且要有敏銳的感覺。「隨流失去」在原文還有從旁邊滑過去摸不著的意思。你隨著水流去,你不夠抵抗水流的力量,所以你就得不著你的目的物。所以我們要『越發鄭重』,不可大意。沒有一個大意的人能作基督徒。只有鄭重的人,才能看見隨流失去的危險,才能在屬靈的事情上有長進。
§ 4節「聖靈的恩賜」這裡的恩賜並不是新約聖經裡常用的字 charismata,而是指更一般性的分賜(merismoi)。聖靈分給的恩賜,乃是聖靈所分給那些因信接受救恩之人的東西,包括聖靈本身。
§ 元帥(arche{gos)或起始者,開創者,首領,開拓者。這個名稱曾出現在徒三章十五節;五章卅一節;來十二章十二節,也是用來稱呼耶穌的。它的簡單定義是首領或主事人。希臘人的太陽神(Zeus)可以叫做眾神的首領(head),一個將軍就是軍隊中的首領(head)。它也可以解作創立人(founder)或發起人(originator),例如建立一個城市,創立一個家庭或創立一套哲學理論個家庭或創立一套哲學理論。它也可以解作根源(Source)或本原(Origin)。一個好長官,可以說他是能賜和平的根源(arche{gos)。在這些不同的字義中,它有一個基本相同的意念:首領先發起一件事而其他的人可以投身進去參與發展或輔助。例如他創立了一個家庭,後來子孫繼之而繁衍;他創立一個城市,別人進來居住和共同發展;他創立一套哲學學派,後人跟隨他所發現的而進入真理與平安;他是賜福的根源,所以別人喜歡來就他。這裏還有一個很貼切的比喻。當一艘船髑了礁石而擱淺,船中有一個人,把繩的一端繫於船身,然後著著繩子游向岸邊,當他抵岸後,船中的人則跟隨著那條繩游向岸邊逃生。那頭一個帶繩游到岸邊的人就是幫助別人獲得生命安全的首領(arche{gos)了。希伯來書作者的意思就是說,耶穌是我們救贖的元帥(arche{gos),因祂是開路先鋒,引導我們到神的面前。本節所說以及3節和一14所題的救恩,乃是把我們從墮落的光景拯救到榮耀裡。身為開拓者、先鋒的耶穌,(六20,)已領先進入榮耀;現今我們這些跟從祂的人,正在同一路上,也要被帶進神所為我們命定同樣的榮耀裡。(林前二7,帖前二12。)祂已經開了路,我們現今正行在其中。因此,祂不僅是救主,拯救我們脫離墮落的光景;祂也是創始者,領先進入榮耀的開拓者,要把我們帶進同樣的光景裡。
§ 完全的動詞是teleioun,是從形容詞完全的(teleios)轉變過來的。完全的,在新約希臘文中是有它的特別意義的。它不是抽象的,玄學上的或哲學上的完全。故此在新約中用這字的時候無論對事或對人來說,都是描寫『人能照著期望的目標,完滿的達成使命』。它的動詞--『得以完全』並不十分配合原意。它解作:『完滿的完成預先所計劃的計劃』比較容易明白。希伯來書作者所想說的就是:『耶穌藉著所受的苦難,把託付給他作我們救贖的首領的任務完成了。』
§ 在會中這個字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此處所引用的七十士譯本聖經使用ekkle{sia(教會)。本書僅在本節與十二23題到教會兩次。在此,教會乃是神長子的眾弟兄團體的組合。主在教會裏,就是長子在眾子的會中,率領眾子來稱頌父,敬拜父。
§ 得以完全(teleioun)。這個動詞還有一個形容詞(teleios),希臘文的『完全』用作形容詞時,它的正確解釋是一件事物能照著它原來的設計完滿實踐出來,就稱為『完全』。這是指實際事物的功用,而不是抽象或玄學上的思想。希伯來書作者說『得以完全』是指耶穌完滿的受過一切苦難的經驗,而使他更能適合作人類的救贖者。
§ 希伯來書作者要求讀者要達到完全的地步telieiote{s。這個字的形容詞(Teleios)有專門的解法。畢他哥拉(Pythagoras)把他的學生分為初學者(hoi manthanontes)和資深的(hoi teleioi)。斐羅則分他的學生為三類:剛入門的(hoi archomenoi);在進度中的(hoi prokoptontes)和進入資深的(hoi teleiomenoi),所以『完全的地步』並不是指有完全的知識,而是在基督教信仰中有一定的成熟階段而已。
§ 『敗壞』原文是『廢除』的意思,或使之歸於無有,使之失效,廢掉,消除,取消,棄絕。主在十字架上,藉著祂的死,廢除了那在我們身上掌死權的魔鬼。『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死亡的權勢,是在於魔鬼,是在魔鬼的手中。魔鬼藉著罪把死亡執行到人的身上,也根據罪在人身上執掌死亡的權勢。
§ 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這裡所使用的動詞(hilaskomai)之後通常都不列出其挽回的對象,所以這裡是一種很驚人的用法,意思是「為罪作了挽回祭」。雖然從七十士譯本聖經裡還可以找出幾個例子,但在新約聖經裡,這一個動詞惟一的另一個出處是在路加福音十八13。路加福音裡用在稅吏向神求憐憫的禱告。這個字用在有關罪的主題上時,其功用是為罪人和「那一位恨惡罪者」提供一個共同的立足點。值得注意的是,認為挽回祭是為百姓的罪(sins),而不是指抽象的「罪」(sin)(以典型的獻祭用語表現的觀點言之,非常適用於大祭司職任的主題)。「挽回祭」(hilaskomai)同一字源的名詞也出現在希伯來書九5;羅馬書三25;約翰壹書二2,四10。這些例子中,耶穌為我們的罪成就了平息,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平息了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使神能和順的恩待我們。挽回祭的目的都是重新恢復神與人之間因人先前的罪而破壞了的關係。
Chapter 3
§ 應當思想(Katanoein)耶穌。這個希臘字含有「學而思」的提示。它是叫人心思索和領悟省覺。在路加十二章廿四節,耶穌用同一個字說:『你想烏鴉』。耶穌不是說:「你舉目望一望那烏鴉。」而是說:「當你舉目看見天上的烏鴉,就當領悟到神要藉著鳥鴉的教訓來刺激你的思想。」所以我們想明白基督教的真理,只是輕輕的望實在是不足夠的;我們必須注視清楚,定心思量,儘量找出它給我們的寶貴意義。思想(katanoeo{)祂,也就是說,謹慎地把思想投注在祂的身上(十24也用了同一個動詞)。十三章2~3節使用了一個意義相類似而不同的動詞,再次提到思想的對象乃是「耶穌」。
§ 那設立他(指耶穌)的這個字,其字面意思是「造他的」(希臘文 poie{santi)有人認為這個動詞是撒母耳記上十二6的「立」字,七十士譯本聖經用「委派」這樣的詞,似乎很適合此處的解釋。
§ 僕人這個字的原文是 therapo{n,新約聖經只在此處出現,與他處經文裡常見的 doulos 不同,therapo{n 這個字是指一個可以隨自由意志來服事他人的人。這個字比doulos 更溫和些,它並沒有後者般奴隸性的含義。即使是個人隨從,仍然不能享有兒子的尊榮。
§ 希臘文的「房屋(oikos)」亦有屋和家的雙重意義的。舊約時代,神的家就是以色列家,(利二二18,民十二7,)由他們中間的帳幕或聖殿所表徵。(出二五8,結三七26~27。)今天,神的家實際上就是教會。(提前三15,彼前四17。)神的子民以色列人乃是我們新約信徒的豫表,(林前九24~十11,)他們全部的歷史,乃是教會的豫表。
§ 「膽量」這個字(Parre{sia),有時譯作「坦然無懼」,是本書信中另外一個重要的觀念。
§ 惹他發怒(provocation)與在試探的日子(the day of temptation)可以譯成兩個希伯來文的地方名稱:Masah和Meribah。整個故事都是指出埃及記十七章一至七節和民數記二十章一至十三節兩段所記載的經歷而言的。兩段故事同樣敘述以色列民在曠野抗叛的經過。他們在曠野因口渴而反抗摩西,抱怨要離開埃及,並且放棄對神的信靠。民數記述及神命令摩西向岩石說話,水就流出來,但摩西卻怒氣沖天,以杖擊石,而不是用口向石說話,雖然仍有水流出來,但是他的行動卻表現出他的不信靠和不服從。於是神宣告,摩西永遠不能帶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經文中的進入我的安息(my rest)就是指應許之地而言的。對曠野流蕩的人來說,安息之所自然就是應許之地了,申命記十二章九節中所指的「安息」就是子民應許之地。整段的重點就是以色列民因為不順服和不信靠;而致不能享受他們應得的福祉,進入應許之地。
§ 「背逆」(Parapikrasmos)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此處和第15節,他的字根是 Pikros(苦毒),有人認為是因為米利巴事件的緣故,因為那裡的水是苦的。中文聖經譯作「惹神發怒」可能是源自七十士譯本,與第10節的「厭煩」(RSV 作「激怒」)有別,那個字是「嫌惡」、「痛恨」的意思Moulton and Milligan's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London, 1952(MM)。
§ 「把永生神離棄了」。離棄(aposte{nai)這個字是 apostasy(背道)的字源,或轉離、拋棄、離開、遠離了活神。
§ 「在基督裡有分」。「有分」這個字(Metochoi),可以解釋為「基督的分享者」,或「與基督同享者」。後者的解釋較為恰當,因為從上下文看來,基督徒與基督相交已經作者特別強調(參三6「我們是祂的家」)。而且 Metochoi 在這裡是用所有格,與七十士譯本和普通用法裡,都有「同盟者」的意思(參 MM),這與路加福音五7的意思一樣。本辭原文與三1,六4的“有分於,”十二8的“共受”同。那三處的意思是,我們同有屬天的呼召、聖靈和管教,所以譯作有分於、共受。這裡和一9的意思是,我們與基督同享,所以譯作同夥。我們是有分於屬天、聖別和屬靈事物的人,同有屬天的呼召、聖靈和屬靈的管教。我們也是基督的同夥,與祂同享屬靈的施膏,(一9,)如同眾肢體與頭同享那靈;我們也與祂同享屬天的安息,如同迦勒與約書亞同享美地的安息。(民十四30。)
§ 「確實的信心」(hypostasis)這個字在一章3節和十一章1節分別譯作「真像」和「實底」。這個字在這段經文裡,與確保自己所擁有的產業有關連,因為他擁有一紙所有權狀,(參見十一1,這可能是這節經文的意思),但是一章3節的「真像」在意義上則不同了(是「本體的」真像)。我們也許可以更深一層的探討這個喻像,把它看作是一紙不會從我們手中脫落的所有權狀。
§ 在希伯來書中三度使用「堅持到底」這個字(katecho{,參三6,十23),而且這個詞因「堅」這個字(bebaios)成為更加的有力。「堅」這個字也是作者喜愛的字眼,出現在二章2節(「確定的」,RSV 作「有效」),三章6節(RSV 註作「堅定」),六章19節(「堅固」RSV 作「堅決」),九章17節(RSV 作「有效力」)。這字通俗的用法與法律上確保安全有關,是有其含義的。
Chapter 4
§ 安息(Katapausis)是有三重意義的。(一)神的平安--能進入神的平安當然是一件快樂無比的事。(二)應許之他,像希伯來書三章十二節裏的意思一樣。曾在曠野飄流的以色列人能得『安息』,就是進入應許之地了。(三)神自己的安息,這是神創世經過六天大功告成之後,在第七天自己憩息下來。「安息」一詞的希臘原文,直譯就是安頓下來,它通常出現在古典希臘文裏,用於敘述殖民的過程。這正是這句話的含義,約書亞雖然領了他們進入那地,卻不能成功地使他們安頓下來。他不能帶領他們進入真正的產業中。作者特意用這個對比,使讀者能頓然領悟,因我們的主耶穌曾面對全人類,說:「到我這裏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那就是說,祂不但領人出了為奴之地,進入為業之地,並且領人進入完全的安息裏面。三章9 節裏作者提到安息時,用了另一個希臘字(sabbatismos),是與「安息日」(Sabbath)一詞有關。安息日的安息,就是基督作我們的安息;由迦南美地所豫表。(申十二9,來四8。)基督作眾聖徒的安息,分為三個階段:(一)在教會時代,祂這位屬天的基督,歇了一切的工,坐在諸天之上神的右邊,現今在我們靈裡是我們的安息;(太十一28~29;)(二)在千年國裡,撒但從地上除去之後,(啟二十1~3,)基督連同國度將是得勝聖徒更完滿的安息,他們要與基督一同作王,(啟二十4,6,)有分於並享受祂的安息;(三)在新天新地裡,所有的仇敵,包括最後的仇敵,死,都被基督征服之後,(林前十五24~27,)祂這位全勝者,將是神所有贖民最完滿的安息,直到永遠。
§ 因為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這句話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釋。首先要說的是,這句經文本身有個難題。最能獲得支持的兩種抄本是「調和」(synkekerasmenos 是以「信息」為著眼點),或「聯合」(synkekramenous 則是以「他們」為著眼點),後者可以解釋為「他們並沒有憑信與所聽見的話相結合」,兩種讀法均是強調聽道者缺乏信心。然而,從文法的角度來看,前者比較合乎文法的觀點。兩者都顯明一個事實(但前者較易帶出這種強調的效果)︰光是聽還不夠。曼遜(W. Manson)則認為第二種讀法是指︰這卷書信是對一個因為「信心」不足而分裂的團體而言的。但是就算是指著本書的受信人說的,這樣的解釋與上下文所提的以色列民則毫無關聯。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這句話似乎排除了這樣的觀點。英文修訂本聖經的譯者,在經文旁邊加註另一種譯法:「那些聽見的人,沒有用信心配合。」這句話無疑更能表達這段經文的意思。他們聽見了好信息,但是卻沒有用信心來與所聽見的調和。那好信息啟示了在神所賜之地,在神的制度和國度裏得享安息的祕訣。他們聽見了,並且在理性上也能完全接受,但是卻沒有用信心的行動來配合。在此,我們也看到了對真信心的詮釋。信心不僅僅是理智上的瞭解,也包括意志的原則,把所聽見的轉變成行動。這是百姓失敗的地方,他們接下去的歷史一直充滿動盪不安,就是這個失敗引起的。
§ 安息日的安息這樣的說明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字(sabbatismos)未曾在他處出現過。它可能是作者所造的新字(MM 的主張),因為它有效地區別屬靈的安息與迦南的安息(詩篇裡用的字是 katapausis)。神的「安息 (katapausis)」並不是閒懶不工作。的確,這段經文所闡釋的,是神在創造之後進入祂的安息,而神的工作並沒有因此停止。這並不是說,神從此之後對宇宙運行秩序不再有興趣(這是自然神論人士的主張)。He*ring 註解說︰katapausis 不只是休息的觀念,而且包括平安、喜樂與和諧。
§ 「竭力」(spoudazo{)這個動詞蘊含著急切的意味。
§ 學那不信從的樣子的罪。這裡的希臘文(en hypodeigmati)有兩種可能的解釋︰一為「重蹈覆轍」,一為「上行下效」。前者比較合乎原文的意思,RSV 亦如此譯,但兩者的區別很小。
§ 在新約聖經中,「刺入」(dii/kneomai)與「剖開」(merismos)這兩個字,只有本書作者用過。
§ 在神面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一切都要讓祂看過清楚。作者用了兩個很有趣的希臘字來闡明他的意思。一個是赤露(gumnos)--在人面前,我們可以穿帶服飾來掩飾自己;但在神面前人就無所遁形,必須赤身面對祂了。另一個字是『強迫望著他的眼睛』(tetrache{lismenos),這個字並不常見,而它的意思也不大清楚,但它可以用在三個不同的地方。
1. 摔角者用的術語--用力緊扼對方的喉部以致不能動彈。我們只可以暫時逃避神,在最後的一剎那,人必定被祂扼緊,面對面而降服。所以人無法逃過神的捉拿。
2. 剝掉動物外皮的過程--當被宰割的動物懸掛著,人用刀撕開它的皮,內臟全部都顯露出來。人只能觀其外表;但神卻能視察人的肺腑,揭露人深處的任何秘密。
3. 用匕首指向下頷--這是當引帶犯人受審或行刑時所用的,當匕首指著他的下頷時他的頭只能向上望,他不能再低頭掩遮自己的羞恥。我們在最終的一刻會見神時,要定睛望著神。我們可以轉移視線不見自己的親友,企圖掩遮自己的羞恥,但對神就不可以了,我們必須舉目望著祂。依比(Kermit Eby)在在你裏面的神(The God in You)一書中指出:『人必定有一個時候,不知在此時或在彼時,總不能再逃避自己和他的神,這可能是因為再沒有可走的路讓他走啊!』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定了的時間和神相遇,那時在祂眼前,一切都是敝開而無所遁形的。
§ 每一個受造之物都是赤露的(gymna 直譯「赤裸裸的」),他所強調的是在神面前完全的顯露。此外,他又說是敞開的(tetrache{lismena),這是個很生動的敘述,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七十士譯本裡也從未用過這個字。它的意思是「把頸子往後扳」(就像在摔角時);第二個意思是「赤露著的」,或因被征服或被迫而仰臥在地上,或者在這裡是指「揭發」的暗喻用法。這裡似乎是說,在神的眼前,沒有任何人可以隱藏自己的臉,他的頭被壓向後,以致暴露在神的面前。
§ 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這裡所用動詞(krato{men)的意思是固守,這似乎是在強調我們個人的決意。這個觀念在十章23節又以略為不同的動詞「堅守」(katecho{men)再次提出,並且也帶著同一個受詞所承認的。「承認」這個字已經在三章1節出現過,也許是這卷書信的關鍵字,因為這節經文和十章19~23節的經文有直接的關聯。新約聖經裡,只有希伯來書使用體恤(此處和十章34節)這個動詞(synpatheo{,直譯為「一同受苦」)。這裡是說基督體恤祂的百姓,而十章34節則說基督徒體恤那些受捆鎖的人。基督徒所以能夠同情別人,是因為基督能體恤他們。基督所能體恤的是我們的軟弱。軟弱(astheneia)的觀念,包含著需要的自覺,本書信在提到亞倫祭司等次的軟弱時出現過幾次(五2,七28),並且以此和我們大祭司作強烈對比,說明我們的大祭司沒有這些軟弱。事實上,祂是剛強的,祂超越這些需要,所以祂站在一個體恤我們的地位上。軟弱這個字含義非常豐富,包括我們感到的任何需要。祂體恤有缺乏的人,不體恤自滿自足的人。
Chapter 5
§ 禮物(do{ra)必是指素祭,而祭物(thysias)則是指血祭。禮物是為著神的喜悅,祭物是為著我們的罪。
§ 大祭司能體諒(metriopathein)無知(中譯「愚蒙」(agnoousi)和失迷(plano{menois)的人。原文含示對無知和失迷者的感覺,不過於嚴厲,也不過於寬容,乃是對他們的情形,作適當、溫和的判斷。本節的思想是四15的延續。我們的大祭司基督,雖不像從人間選取的大祭司,為軟弱所困,卻在各方面受過試誘,與我們一樣;因此,祂能同情我們的軟弱,體諒我們這些無知和失迷的人。
§ 祂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成了」(egeneto)是指得救的效果,因此是用過去式來表現。「根源」(aitios)的這個字在新約中只出現在這裡,它的意思是「原因」。可能指好的或壞的原因,但在這裡完全是指好的,很恰當地譯作「根源」(AV 譯作「創始者」)。得救的方法沒有捷徑,若非透過耶穌就沒有真正的得救。對本書作者而言,永恆的事物是有很特殊的意義的。他說到永遠的審判(六2)、永遠贖罪(九12)、永遠的靈(九14)、永遠的產業(九15)、永約(十三20)。很顯然地,他希望立定一個恆久不變的根基,不同於必須一再更改的,屬地的祭司條例與親近神的方法。耶穌基督為我們預備的救恩是穩妥而永恆的,我們可以與約翰福音裡經常出現的「永生」概念作比較。
§ 「神的聖言」這個詞(原文是 to{n logio{n tou Theou),直譯是「神的聖諭」,新約聖經裡有幾處用到這個詞來描述舊約聖經(參:徒七38;羅三2)。但是在這裡顯然是指福音的基本真理,因為作者把它和「小學」(stoicheia)這個字放在一起用。後者通常是用來描述一件事的入門。
§ 不熟練仁義的道理,這句話值得探討。首先,「不熟練」(apeiros)這個字直譯是「未曾嘗試過」,因此是沒有經驗的。缺乏熟練的技巧是因為缺乏練習,這和全然無知的光景是有別的。神要求我們對祂的認識不是點頭之交的認識。作者毫不猶豫地把受書人歸在吃奶階段的這一類裡面,也就是說他們尚未培養出必要的能力。第二個要解釋的是仁義的道理這個詞。在希臘原文裡這個詞並沒有定冠詞,因此這個詞所強調的並不是指某些特殊教義而言,而是指神的話語(logos)的公義內涵。六章1節那裡使用了同一個詞(logos)來指教義(中譯「道理」),其用法也與此處一致。作者可能思想到仁義(dikaiosyne{)這個詞的特別用法,它是指因著信,在基督裡所得到的,但也可指仁義的更廣泛概念。這兩種解釋必然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人若非藉著基督的義,無法適切掌握仁義的準則。毫無疑問的,一個初信者當然不能立即獲得如何辨明這個道理的技巧,但是任何一位渴望成長的基督徒,這樣的追求是不可或缺的。
§ 心竅習練得通達。這在希臘原文裡則是指習慣。其實,習練(dia te{n hexin)可以譯作「藉著習慣」,或許更清楚地表現出這是過去種種經驗的繼續累積。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屬靈生命的成長不是由於個別的事件,也不是因為一次大的屬靈奮興,而是來自穩定的屬靈操練。心竅(ta aisthe{te{ria)或知覺。含示洞察力,這不僅在於心思的能力,也在於屬靈的悟性。心竅(是另一個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過一次的詞,這是指心思的特殊機能,是用來明白或判斷屬靈的事物。在所有人中只有基督徒具有屬靈的洞察力,因為他們的心思在屬靈認識上受過訓練。這種訓練的過程也出現在希伯來書十二11、提摩太前書四7、彼得後書二14,不過彼得後書二14是用在反面的意思,指貪婪的習慣。自從亞當和夏娃以來,人類就在尋求分別善惡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並不是容易得著的,即使對基督有些許認識的人亦是。這種能力立即顯明了成熟與不成熟的分野。基督徒必須鍛練出一種新的道德典範,尤其在外邦人中更該如此,才能在這個世界過毫無玷污的生活。
§ 溫柔--metriopathein。這個字根本很難找到意義相同的字把它譯出來的。希臘人認為一個德高望重的人,是能夠執乎兩極端而取中庸的方法去做事的。人倘若向著兩極端走,則必跌倒無疑。所以正確的道路是允執厥中的。這個希臘字metriopatheia,(名詞)是指處於極端苦痛和完全漠不關心的中間所感受的情況。麥格利哥(W. M. Macgregor)給它的定義是:『怒氣衝天和懈怠放任兩者之間的中庸方法。』普魯他克則說:『忍耐是從 metriopatheia生出來的』。它能激發人的同情心,鼓勵人勇敢站起來,救人脫險,寬恕人和聽從人。還有另一個希臘人的解釋,若人沒有metriopatheia的話,他就不願意與意見不同的人互相和好。這是一個奇妙的字,它的廣義包括我們能聽從別人的意見而不觸怒;當別人愚頑,歷經教誨仍未學會時,也不會發脾氣;不因別人的過失而立刻動怒,而是很忍耐地等待這一天結束的時候,以溫柔和熱誠的同情,引導別人歸正。人若要和友人相處和洽,非有這熱誠的,忍耐的,和神所賜的metriopatheia不可。
§ 聽不進去(dull-nothros)希臘文的no{thros可以作多方面解:心思遲鈍;領會力遲慢;聽覺不清楚;記憶力差;像動物病倒而四肢無力;愚頑像石頭一樣。驟然看來,這個字只對講道人或教師才用得著。其實但凡有思想的人,即所有的人,都應該領會到它的寶貴教訓的。在現實的生活裏,教師常會因為某一課程過深,而把它擱置下來;有時我們會替自己辯護說,因為他們聽不明白,就此卸責而不教深奧的內容。今天的教會也有一個通病,就是沒有嘗試教導信徒新的知識和新的思想。當然這些工作是十分艱難的。人通常都喜歡逸樂。當人心疏懶渙散而將心竅閉塞時,自然會產生偏見的。但是希伯來書作者沒有推卸責任,反而把這重要的信息強調出來,儘管讀者的心如何遲鈍呆滯,他必須把所知道的真理告訴給他們的。
Chapter 6
§ 開端--(Stoicheia)。這個字有多種解釋:在文法上,是指初學的字母;在物理學上,它是指構成物質世界的四大元素;在哲學上,是指學生研習的基本哲學原則;在幾何學上,是指點和線的初步證明。作者覺得痛心的是他們經過多年信奉基督教,仍在這些『小學的開端』,而裹足不肯向前進步;他們猶如無知的小孩子,不能辨別是非。開端或啟蒙的話。基督開端的話,乃指本節和下節所說的六項,構成了基督徒生活的根基:(一)悔改脫開死行,(二)信靠神,(三)浸洗的教訓,(四)按手,(五)死人的復活,和(六)永遠的審判。這六項構成三組;每組的前項是說到我們從某種消極的光景裡出來,後項是說到我們進入積極的事物中。悔改是脫開死行,信靠是進入神裡面。浸洗是離開並了結消極的事物,按手是聯合並交通於神聖的事物。死人的復活是從死裡出來,永遠的審判是進入永世和永遠的定命裡。
§ 作者在多次多方使用「不能」(adynaton)這個字發人省思。這裡說到在某些情況下不能有悔改的機會,六章18節說神不能說謊,十章4節說動物的血不能除掉罪,十一章6節說人非有信不能得神的喜悅。這幾項都沒有妥協的餘地,都是全然絕對的。但是,現在這節經文引發了最大的難題,只有當我們把這些事物的每一個層面都詳加審查,才可以正確無誤的了解。此處有四個動詞,用來說明這個不能的主詞; (1) 蒙了光照(pho{tisthentas)、 (2) 嚐過(geusamenous)「天恩的滋味」(te{s do{reas te{s epouraniou)、 (3) 有分(metochous gene{thentas)、 (4) 嚐過神善道(kalon geusamenous)。後三者很顯然是用來說明第一個,使它的意思更明顯。那些曾經蒙了光照,嘗過屬天的恩賜,又有分於聖靈,並嘗過神美善的話,以及來世能力的人,在他們信的時候,就已經立好了根基。他們若偏離了,又回轉過來,就不需要再立根基,(1,)只要繼續往前,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就好了。他們不需要重複悔改,因為他們不可能再重新悔改。1節指明這是不必要的,6節說這是不可能的,7~8節指出這是不對的。
§ 若是離棄道理(在希臘原文裡,條件句是用分詞 parapesontas 來表示的)。下面所說的只能在蒙光照和與聖靈有分的經歷與完全退後(在希臘原文中是以不定過去式來表示的)結合在一起時。在此表示離棄道理的動詞,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其字根的意思是落在一邊,也就是脫離了可接受的標準或方法。離棄或偏離是指希伯來的基督徒由於回到老舊、傳統、猶太的宗教,偏離了純正的基督徒信仰。原則上,這可適用於一切偏離神法則之正軌的基督徒。
§ 「廢棄」(adokimos)這個字在哥林多前書九27譯為「棄絕」,意指不夠資格;哥林多後書十三5也譯為「棄絕」,意指經不起考驗。因此這不是隨意摒棄,而是檢視的結果。如果田地不能結出果實,則證明這塊地毫無價值。「廢棄」或不蒙稱許,(林前九27,)不合格,算為無用。倘若信徒不肯竭力前進,達到完全、成熟,反而退回到老舊的事物,就不蒙神稱許,算為無用。
§ 照樣(enho{),神就起誓為證。為證(mesiteuein,新約聖經僅用一次)是指神與亞伯拉罕之間的。
§ 說到神的旨意,本書作者和新約聖經其他作者一樣,使用了較強烈的字(boulomenos),而不是較柔弱的(thelein)。神的旨意遠不止於是個傾向或願望,而是明確的決心。有了副詞格外(perissoteron)的輔助,使這個字變得更強烈。神恩慈地體諒人類需要無可否認的證據,所以讓祂的旨意顯得加倍有信服力。第一章已經強調了創造者永不改變的屬性,現在又把焦點集中在祂的旨意是不更改的。這是進一步專注於神的心思。「不更改」(ametathetos)這個字,在新約聖經只出現在這裡與第18節,用來專門論及意願的不可更改(依據 MM)。神的旨意永不改變,說明祂的應許絕對可靠,並且與異教神祇的反覆無常截然不同。的確,在基督徒的觀念裡,神要對自己的應許負責。誓言對於這信念原本無所加添,卻也無所減除。即使沒有誓言,祂的話語仍然是真實可信的。
§ 先鋒這個字(prodromos)有三重意義的:(一)在陣前衝鋒的士兵。(二)先驅領導者。(三)在前線偵察的探子,報告陣地狀況,是否可以安全進軍。耶穌作了我們的先鋒,到了神面前,好讓我們也能安全的跟隨祂到神面前去。主耶穌作先鋒,領先經過風暴的海,進入屬天的避風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為我們作了大祭司。作這樣一位先鋒,祂乃是我們救恩的創始者。(二10。)作先鋒,祂開了通往榮耀的路,作創始者,祂已經進入了榮耀。
Chapter 7
§ 麥基洗德,意公義王;撒冷王,意平安王。(2。)基督是公義王,(賽三二1,)使萬有與神,以及萬有彼此的關係都是對的。公義帶進平安。(賽三二17。)基督是平安王,(賽九6,)藉著公義,帶進神與我們之間的平安,在其中盡祂祭司的職任。祂是君王作了祭司,因此祂的祭司職分是君尊的。(彼前二9。)
§ 與神的兒子相似這句話。「相似」(apho{moio{menos)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它是個具有暗示性的字,主動上的意義是「複製品或模型」,被動上的意義是「被製造成類似形狀」。
§ 14節出來的這個字(anatetalken)有時是指植物從種子發出芽來,或指太陽升起。
§ 第15節說到另外興起(anistatai)一位祭司,這兒又說到祂成為(gegonen)祭司,則是指祂擔負起祭司職任的歷史行動。
§ 中保(egguos),到底有甚麼意義呢?中保是給予別人安全的保護,譬如銀行的透支擔保,法庭的安全擔保--擔保犯人能夠出庭受審。故此中保就是用信實履行承諾的擔保人。中保原文意,擔保者,受契約束縛者,保證人;其字根意質押之物放於其中的手,含示這擔保、保證,是不能解脫的。基督不僅是新約的完成者,祂也是保證,是其中一切都必成就的憑質。基督成了更美之約的保證,乃是基於祂是活著、永久的大祭司。
§ 耶穌為中保(mesite{s),這個字的原來意思是中間(mesos)。所以中保是站在兩者之間,負責把雙方拉在一起。當約伯心裏焦急的問,有誰肯將他的事情帶到神面前,便失望地說:『我們中間沒有聽訟的人(mesite{s)』(伯九33。現代本譯作仲裁者,編者註)保羅稱摩西為中保(加三19)因他把律法從神手中帶給人類。在古時的雅典城,有一班巿民全部都是六十歲過外的,專門替巿民的申訴作仲裁評判。他們主要的目的是說服訴訟人言歸於好。在羅馬有些人被稱為和事官(arbitri)。法官專責法律上的訴訟和判斷,和事官則秉公處理糾紛,與和解一切的紛爭。希臘文的mesite{s是一個保送人、保證人或擔保人。他替受審的朋友付出保金,替人還債或付出透支的錢,所以中保是願意為朋友償債務,存心把事情弄好的人。既然中保是站在兩者的中間,使人言歸於好。同樣耶穌也是我們完全的中保,因祂站在神和我們的中間,開啟通往神的路,唯有耶穌才可以做到叫人與神和好的事,把那真的和虛幻的世界連接起來。總括來說,只有耶穌才可以帶給我們真正的生命。
§ 24 節祭司職任是長久不更換的(aparabatos)--這個字涉及法律上的含義。它的意思是不可更換的,猶如法官判決的案件,任何人都不能更換。它又可以解釋作不能調換,譬如屬於某人的東西,人不能隨意更換在別人的名義上。迦倫(Galen)曾說這個字的意思尤如不能改變的科學定律,整個宇宙都依附著它的定律而運行。希伯來書作者用這個字來表達耶穌的職任,強調它是不能取替和更換的,祂就是支持維繫整個宇宙運行的永恆力量。耶穌現在和將來都一樣是到達神的永恆的通路。另一個字是永遠長存(paramenein)。這個字的動詞有兩個特別意義的:(甲)繼續留任--耶穌的職任永遠是引導人類到神面前,這個重大的責任只有祂一個人才能擔富,從來沒有人可以取替祂的。(乙)繼續以僕人的身份來事奉--拿先斯的貴著利(Gregory of Nazianzen)在他的遺囑上用這個字註明他的女兒必須依附事奉母親,直至她離世為止。有一古卷用這個字描寫一個女童因為欠債而需要在店中繼續工作三年。在另一古卷中,有人用這個字去敘述一個學徒因為逃學,而必須在師傅的工場繼續服役(paramenei)數天以作補償。希伯來書作者用了這個字,指出耶穌的祭司職任是永遠繼續留任作祭司,並且為人類作事奉。所以祂是一個完全的救贖主。祂在地上服事人,並且為人捨命;在天上永遠的代我們祈求。祂是永久作祭司的,永遠開啟人類和神友誼的通路,永恆的作了人類最偉大的僕人。
§ 25節祂能拯救「到底」(eis to panteles)這個希臘文的一般意思是「全然地」,但相關的蒲草文獻證明這字也有時間上的意義(見 MM),因此 RSV 譯為 'for all time'(任何時候)。這裡的意思似乎是指只要大祭司盡職,祂就可以拯救,「祂是長遠活著」(pantote zon{)這個詞更加強調了此一觀念。「拯救到底」或拯救得全備,拯救得完整,拯救得完全,拯救到極點,拯救直到永遠。
§ 代禱(中譯「祈求」,entynchanein)這個字在希伯來書中只出現在這裡,但保羅則同時用這個字說到聖靈的代禱(羅八27)與基督的代禱(羅八34)。基督作我們的大祭司,為我們代求,承擔我們的案件。祂為我們顯在神前,為我們禱告,使我們可以蒙拯救,並完全被帶進神永遠的定旨。
§ 26節大祭司三方面的特性,這三者是緊緊連接在一起的,那就是聖潔,無邪惡,無玷污。(一)聖潔的(hosios),在使徒行傳二章廿七節及十三章卅五節分別看見這個字用在耶穌的身上。啟示錄十五章四節和十六章五節也用這個字來描述那榮耀的主。提多書一章八節用這個字在當時的監督身上。提摩太前書二章八節,形容一雙聖潔的手祈禱。在這些經文中,有一個共同的見解。就是聖潔的人必定是忠心向上帝(二)無邪惡的(akakos),這個詞是「無罪的」,或誠實的,無邪惡的。通常這美德是在待人接物的時候反映出來的。(三)無玷污的(amiantos)則是指「不會被弄髒的」。
Chapter 8
§ 2節就是真帳幕裡作執事。「執事」(leitourgos)這個字在本書信一章7節,引用詩篇一0四4來指天使。保羅在羅馬書十五16用這個字說自己基督徒的職事,也在腓立比書二25用這字指以巴弗提的事奉。「執事」是指盡祭司職任者。基督是真帳幕(天上帳幕)的執事,把天(不僅指地方,也指生命的情形)供應到我們裡面,使我們有屬天的生命和能力,在地上過屬天的生活,正如祂從前在地上一樣。
§ 5節形狀(hypodeigma)和影像(skia)--這兩個字皆暗示著︰在可見事物的背後還有更深遠的實際。一件偉大藝術作品的複製品,不是真品,卻把真品的形狀展示出來。這種類似是不完全的,若非看到真品,無法得識其完全光輝。同樣的,若非有其實體,影像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其間有相對比之處,但不可避免的,影像可能會扭曲、或失去實體應有的特色。作者的目的並不是要貶低影像的榮耀,而是為了強調其實體的榮耀,這裡我們與其要注意天上事(epouranio{n,RSV 譯「天上的聖所」)這個字。
§ 地上的祭司的事奉是天上祭司制度的影像(hupodeigma)或複本,模型。這個字是從兩個希臘字合併而成的。它的意思可以解作樣本或草圖。希臘文的影字(skia),可以解作反射、幻影或輪廓。作者介紹這一切有關希臘人的思想,無非想指出地上的祭司職任是不真的,因此不能引人到真體那裏去;但耶穌卻可以。所以我們可以說耶穌引人到神的面前,亦可以引人進入真體之中,兩種說法的意義都是相同的。我們要記著,作者用真體這個字是當時人所慣用和共同明白的。
§ 6節這裡說到耶穌基督的職任是更美的(diaphoroteras),這個字在一章4節已經用過(和合本譯為「更尊貴」)。它可以說是本書信中,詮釋基督之超越的一個鑰字,特別是它兩次都與 better 這個字連在一起(和合本此處譯為「更美」,在一章4節譯為「遠超過」)。按此脈絡,有新職任與舊職任,新約與舊約的對比。作者試圖解釋新約的優越性,但是此時,他想說明的是,這個約與根據約所建立的職事必須等量齊觀,職事正是這個約的中保。祂的職事可以從約的背景裡去認識,這說明了作者突然轉換到新約這個主題的原因。從九章15節開始,作者對新約中保的工作有更完全的解釋。因為約牽涉到立約的雙方,中保則是雙方的斡旋者,他的任務是維持立約雙方彼此的交通。因為立約的一方是神,另一方是人類,這個約不可避免是片面的,因為人這一方面總是有缺陷,因此中保的工作主要是在神面前為人盡職,雖然祂也是神在人面前的執行者。6節這裡說到這更美之約不僅是憑更美之律法(內裡生命的律法─10~12)的更美應許立定為法的,也是藉著基督更美的祭物,(九23,)和基督更美的血而完成的;更美的祭物為我們成就了永遠的救贖,(九12,)更美的血潔淨了我們的良心。(九14。)不僅如此,這更美之約的大祭司,活神永遠的兒子,也在更大、更全備的帳幕裡,(九11,)盡更超特的職任。
§ 約的希臘文是diathe{ke{。選用這個字實在並不尋常的,而且是有它的特別原因的。普通來說約是雙方同意的合同,它必須雙方面都同意遵守約的條件;單方面破壞條件,約即告無效。舊約亦有多處引用這個字的基本意義。例如,基遍人欲與約書亞立約同盟(書九6)。神不許以色列民與迦南人立約聯盟(士二2);大著與約拿單立約(撒上廿三18)。但神與以色列民立約是有一個顯明的原則的:『你們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們神與你們所立的約。』新約的約是用來描述神和人的關係。這個約字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也是值得一提的。本來希臘文的『合約』是sunthe{ke{,如婚『約』,或兩個國家的『和約』。而新約中的約(diathe{ke{)不是解作『合約』,是指遺囑而言的。新約作者不選用sunthe{ke{一字,因為它是由兩個相等地位的人而立的,但神與人的地位不相等。聖經中整個約的觀念是神做發起人,祂先向人建議立『約』;人不可跟神討價還價,不能和神辯論約的條件;他只可以接受或拒絕神所給予的『約』。這樣的『約』最好不過的例子就是借用遺囑一字了。它不是從雙方平等的地位去定立的。遺囑是單方面去決定一切,而定立的遺囑約文,後人不能更改,唯有接受或放棄承受。這就是聖經採用「遺囑」這個希臘字作「約」字用的原來意思,因為這個約的關係純粹由神作主動,基於祂的恩典而建立。正如斐羅說:『神賜人以約;聰明人則樂意接受,這真是最恰當的事啊!』所以聖經中的約,人不可以和神以同等地位去講條件。這約的開始是由神作主動的;一切的條件都是神自己列出來的,人不可稍作些微的更改。
§ 希臘文有兩個新字:(甲)Neos是指時間上的新,譬如抄寫前人一些作品。由於時間上的不同,新抄錄的文章也可以說是Neos。(乙)Kainos,它包括時間上和質素上的新。所以倣製一件東西,這件東西的「新」只可用Neos而不可是用Kainos來形容。耶穌帶來的『約』是Kainos而不單止是Neos,因為這約在質素上和舊約完全不同。
§ 11節的兩個認識,在原文是不同的字,前者是ginosko,基諾司寇,表明外面客觀的知識;後者是oida,歐依達,指裡面主觀的知覺。在約八55,主耶穌對法利賽人說,他們未曾認識(基諾司寇)父神(連外面客觀的知識也沒有),但祂認識(歐依達)父(憑著裡面主觀的知覺)。這二辭在約壹二29也同時用到。
§ 12節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英譯︰我將是有憐憫的)。寬恕,原文為二17之成就平息的字根,意即為我們的罪成就了平息。(見二17註5。)在新約裡,應許我們四項福分:(一)寬恕我們的不義,以及忘記(赦免)我們的罪;(12;)(二)將神的生命分賜到我們裡面,藉以分賜生命之律;(10上;)(三)有特權得著神作我們的神,我們作祂的子民─這生命使我們能在與神的交通中享受神;(10下;)(四)有生命的功能,使我們憑生命內裡的路認識神。(11。)照著神所成立的約,這四項福分都是祂的應許;但照著主所遺贈給我們的遺命,這四項福分乃是祂的遺贈物。
§ 13節譯作舊了(pepalaio{ken)這個詞是現在完成時態,說明前約已經過時了,這種結果對當前而言仍然是很顯著的。第二個句子使用同一個動詞的現在分詞,漸舊,因為作者想要指出,雖然在理論上,前約已經舊了,實際上仍在漸舊的過程中。漸舊與漸衰兩個字放在一起,說明這種過程是無可避免的,正如每一個人都會變老以致死,說明人生命的短暫,前約一樣也是短暫的。另一個有趣的句子,用來敘述前約的結束,那就是就必快歸無有了(engysaphanismou)。雅各書四14用同一個字的動詞形態來敘述人生命的短暫,像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這是基督教神學的基礎,前約已經善盡它的功用,現在已經把職務交給了新約。從歷史觀之,羅馬提多將軍摧毀了聖殿,因此聖殿禮儀無法繼續進行。不管如何,禮儀的時日不多了。
§ 希伯來書作者又用了兩個希臘字去描寫舊約:(甲)漸舊漸衰(ge{rasko{n)它的意義本身是很明顯的。(乙)快歸無有(aphanismos),這個字有時形容城市的湮沒,或塗去刻上的字樣,或刪掉法律等等。所以耶穌帶來的新約,是有新的質素附著的,而且完全把那個舊的約廢棄。
Chapter 9
§ 1節禮拜的條例。條例(dikaio{ma)這個詞,在新約聖經裡有多種用法,例如律法(所要求)的義(羅八4),或「義行」--滿足被認為對己事的行為(羅五18)等。而這節經文所指的,顯然是所記載下來,有待人們去遵守的規條而言。但主要關注的是崇拜的處所。
§ 屬世界的聖幕(to hagion kosmikor),這個詞的前面有個定冠詞(這)而不是不定冠詞(一個)。兩者的區別不可等閒視之,因為這是個很重要的聖所,是祭司執行禮儀的會幕。聖幕(hagion)這個詞包括了聖所(2節)和至聖所(3節)。Kosmikon 這個字(屬世界的、世俗的),在新約聖經裡,只另外出現在提多書二12,用來指世俗的情慾。在這節經文裡,並沒有蘊含道德意義,而是指與天相對的地,這是活動的範圍(參八1~4)。原文與八2的聖所同字,惟是單數的,所以譯為聖幕。這聖幕乃是整個帳幕,(出二五8~9,)包括稱為聖所的頭一層帳幕(2),和稱為至聖所的第二層帳幕(3)。
§ 金香壇(中譯小字)是對 thymiate{rion 這個字的正確了解,那麼它的置放地點與出埃及記四十26安放在至聖所入口前的聖所內之記載有所出入。有人說應該把這幾個字解釋作大祭司的香爐,但這也不太可能,因為出埃及記的記載並沒有說這個香爐要用金子打造。因此我們必須在這裡退一步想,thymiate{rion 這個字主要是香爐的意思,七十士譯本聖經亦如此譯。然而,斐羅和約瑟夫都曾經使用這個詞的衍生意義「香壇」,很顯然希伯來書此處亦是這個意思。這裡若沒有提到金香壇,是會令人費解的。那麼它安置在不同的位置又該作何解釋呢?首先我們或許已經注意到,作者並沒有照著第二節句法說「裡面有金香壇」。他一定有足夠的理由使用如此不同的表達法。有人認為分詞有(echousa)是要說明「屬於」,而不是「立在裡面」。因為香壇本來是阻擋了進入至聖所的入口,因而可以說是屬於至聖所的。有個事實可以佐證,那就是說香壇放在此處,為要使所燒出來的香可以滲透到幔子內,到達神的約櫃面前。然而,說到約櫃時也使用到同一個分詞,而那很明確的是在至聖所的裡面,上述的解釋則並非沒有困難。然而,它卻是最合理的解釋,很顯然香壇與至聖所有很密切的關聯。我們或許還注意到,列王紀上六22稱香壇為屬於內殿的「整個祭壇」(呂譯;和合本作「內殿前的壇」)。
金香壇的位置,舊約和新約所說的,表面看來有差別。出三十6說,香壇是放在幔子之前,就是在幔外。這清楚指明,香壇是放在幔外的聖所裡,不是在幔內的至聖所裡。但這裡說,至聖所有香壇。所以基督教教師和讀經的人大多認為,其中似乎有些差錯或誤解。其實不然!照以下各點看,這表面的差別,很有屬靈的意義:
(一)舊約記載香壇的位置,含示香壇與見證的櫃關係最為密切。見證的櫃上有平息處,是神與祂百姓相會的地方。(出三十6。)舊約甚至記載說,香壇要安在見證的櫃前,而未題到其間有分隔的幔子。(出四十5。)
(二)王上六22(英譯美國標準本)說,香壇屬於內殿(原文含神說話的地方)。內殿指至聖所,裡面有見證的櫃同平息處,神就在這裡向祂的百姓說話。因此,舊約已經指明,香壇是屬於至聖所的。(香壇雖然在聖所裡,其功用卻是為著至聖所裡見證的櫃。在贖罪日,香壇和見證的櫃上面的平息處,都灑上同樣贖罪的血─出三十10,利十六15~16。)因此,出二六35只說到聖所裡有陳設餅的桌子和燈臺,沒有說到香壇。
(三)香壇與禱告有關,(路一10~11,)而本書給我們看見,禱告就是進入至聖所,(十19,)來到施恩的寶座前;這施恩的寶座乃是至聖所裡,見證的櫃上面的平息處所表徵的。我們的禱告常由心思開始,心思是魂的一部分,魂是由聖所表徵的;但禱告總是引我們到靈裡,靈是由至聖所表徵的。
(四)因著以上各點,本書作者必須把香壇算作屬至聖所的。本節不是說金香壇在至聖所裡,如2節說燈臺和桌子在聖所裡;乃是說至聖所有金香壇,因為金香壇是屬於至聖所的。這觀點符合本書的整個重點,就是我們應當從魂(由聖所表徵)竭力進到靈(由至聖所表徵)裡。
香壇屬於內殿,即神說話的地方,就是至聖所。香壇豫表復活裡的基督是甜美馨香的香,神在這香裡十分喜悅的悅納我們。我們憑這樣一位基督禱告接觸神,神就樂意向我們說話。我們憑基督為甜美的香禱告,向神說話,神也在這香的香氣中向我們說話。這就是我們藉著基督為甜美的香,在與神甜美的交通裡,與神交談。
§ 8節頭一層帳幕仍存的時候似乎是說以「利未條例為基礎的獻祭制度仍存的時候」,任何人都不得入內,只有大祭司可以親近神,而且一年只能進入一次。「仍存」(echouse{s stasin)這個詞有很重大的意義,譯成「有其位分」比較接近原文意思,也就是指位置或位分。在新約之下,這個位分就中止了。頭一層帳幕,就是聖所,象徵舊約;第二層帳幕,就是至聖所,象徵新約。現今那封閉至聖所的幔子,藉著基督的死已經裂開了,(太二七51,)因為這死已經把肉體釘了十字架,(十20,加五24,)至聖所的路也已經顯明了。
§ 9節照此安排這個詞(kath~ he{n;和合本未譯,呂譯作「按這制度」),應該是指以上所說的一切。
§ 10節到振興(diotho{seo{s)的時候為止,或更正,改革,整頓,將一切事弄正、弄直。這種不尋常的表達方式,希臘文聖經未曾再出現過,但是有些類似的表達方式,像馬太福音十九28的「復興」(palingenexia),以及使徒行傳三21的「萬物復興(或恢復原狀 apokatastaseo{s)的時候」。10節振興(diotho{seo{s)的時候,發生在基督第一次來,應驗舊約一切的影兒,使新約得以頂替舊約之時。這是對的安排,對的整頓,因此是改革。這與徒三21的復興不同,那要發生在基督再來之時。
§ 12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譯為「成了」(heuramenos)這個分詞說明基督進入幔內以後的結果。救贖是獻祭的必然結果。這個分詞的另一個可能的用法是指進入的附帶行動,但似乎前者比較恰當。新約聖經中「贖罪」這個字(lytro{sis)只另外在路加福音一68,二38出現過(兩處都譯成救贖),但這個字和「贖價」係出自同一個字根(lytron,太二十28;可十45);對觀福音書記載,當耶穌論及祂將受死,祂經常用到這個字眼。毫無疑問的,這種理念給人深刻的印象,因為保羅在他的書信中時常強調(參:羅三24,八23;林前一30;弗一7、14,四30;西一14),不過他用的是複合名詞(apolytro{sis,救贖)。作者在第15節也使用這個複合名詞,但是本卷書信中的救贖觀念,不像保羅書信那麼完全地發揮出來。而複合形式的觀念是付上贖價(參十一35),以拯救或釋放,其字根(lytron),相當於支付價錢,尤其是指付贖金叫奴隸得自由。用永遠這個詞來形容贖罪,因為這是完全的,無須再重複的贖罪。在舊約裡,山羊和牛犢的血只能為百姓遮罪,(利十六15~18,)絕不能為他們的罪成功救贖,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是不能除罪的。(十4。)在希伯來文裡,遮罪的字根意為遮蓋;因此,遮罪的意思只是遮蓋罪,不是除去罪。因著基督作神的羔羊,在十字架上一次永遠的為罪獻上自己作祭物,(14,十12,)除去了世人的罪,(約一29,)祂灑在天上帳幕裡的血,(十二24,)就為我們成功了永遠的救贖,甚至贖了人在第一(舊)約之下所犯,只由祭牲之血所遮蓋的過犯。(15。)因此,我們得贖乃是用基督的寶血。(彼前一18~19。)
§ 16節把約轉移到遺命,希臘文的表現方法比英文更易於了解,一如和合本小字所示,diathe{ke{ 這個字包含了這兩個意思。雖然這個字在七十士譯本聖經通常是指約,但是它較基本的意思的確是「遺命」。只有立遺囑的人死了,遺囑才生效。所以作者看到基督的死在這個約裡面的第二個功用,不但對付了過犯,也建立了這個約積極的屬靈利益。(遺囑必須有「死」的「成立」(pheresthai),就是「提出來」或「懇求」之意(和合本未譯;新譯本譯為「證實」,呂譯作「提證」)。遺囑是否有效力,要看立遺囑的人是否已死,若是死了,遺囑就生效了。以基督為立遺囑者的思想,是前一節聖經有關繼承產業思想的延續。這是主要的繼承物。這個遺囑(或約)有個重要特性是,它必須經過適當的確認,這就是作者要證明的。
§ 16節約與遺命在原文是同字。約是合同,帶著一些應許,要為受約的人成就一些事;遺命是遺書,帶著一些已成就的事物,遺贈給承受的人。基督的血所完成的新約,不僅是約,更是遺命,將基督的死所成就的一切,遺贈給我們。神先應許要立新約,(耶三一31~34,)然後基督流血,立了新約。(路二二20。)這約所應許的既有已成就的事實,這約也就是遺命。這遺命,遺書,因基督的死已經得以確定並生效,且由復活的基督執行並實施。神的約的應許是由神的信實來堅立,神的約是由神的義來保證,而遺命是由基督復活的能力來實施。
§ 約這個字是基督徒專有的名詞,因為照原來希臘文的字義去解,它是代表遺囑的。在第十六節之前,作者一直用diathe{ke{作約解釋,但在這節之後,作者突然不加任何解釋,將約這個字義轉變為遺囑。遺囑的生效日期是立遺囑的人死後才正式開始的。希伯來書作者就把握這個意思,指出新約的生效與否,全視乎基督有沒有為我們犧牲,所以基督必須替我們死,然後這個約才能生效。
Chapter 10
§ 1節影兒(skian)與真像(eikona)間的對比和舊約與新約之間。影子當然不能完全顯示物體的本身,充其量僅能表現出物體的外在輪廓而已。而且,當看見實體時,影子就不重要了,作者就是從這樣的觀察,再次強調舊方法的模糊不清與不足。,卻不能符合真正的需要。持續已久每一個贖罪日的重複獻祭,與每天繼續獻祭的果效都只是暫時的。我們在前面已經看到作者極熱中追求完全的主題(動詞是 teleioo{,意思是使完全,總共出現九次,名詞是 teleio{sis,出現過一次),並且承認利未體系無法使人完全。作者在此強調它的不可能(總不,oudepote)。他曾用很長的篇幅證明這一點。這裡用那近前來的人指那些渴望得益處的人,比照七章25節,十章22節所說藉著基督進到神面前的人。親近神是人類最高的操練。
§ 5~6節在這段舊約引句中,有四個字用來說明利未諸祭︰祭物(thysia),禮物(prosphora),燔祭(holokautomata)和贖罪祭(peri hamartias)。前兩個詞是一般性的,後兩個詞則是代表性的。這四件事是整個利未制度的總結。
§ 9節「除去在先的」使用一個很不尋常的字眼,因為譯作「除去」(anairei)的這個動詞,一般而言有宰殺的意味。舊的過去已成定局,否則的話,新的就無法立定。想藉著根本不完全之不具理性的祭徹底解決問題,注定一敗塗地。以理性上的順服,一次卻永遠的開創新的方法,卻完全得體,兩者何其不同。那先有的,直譯,第一的。那後來的,直譯,第二的。在這裡第一的指第一約(即舊約)裡的祭物;第二的指第二約(即新約)裡的祭物,就是基督。基督到世上來,乃是要照著神的旨意,除去舊約的祭牲,而立定祂自己作新約的祭物。
§ 11~14節這段經文,以基督目前的榮耀為焦點,配合第10節基督的獻上身體。此處雖然強調事情已成定局,但卻不是結局。本書信和新約聖經他處經文的理念一致,都將基督的死與高升連在一起。在舊約律法之下,不完全的獻祭制度是無休無止的一再重複,這與新約有顯著的不同。這節經文提出幾個有趣的關鍵是, (1) 祭司的地位(凡祭司……站著); (2) 重複的獻祭(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 (3) 無法達到獻祭的目的(除罪)。第一點與下一節說基督坐下來,形成強烈對比。地上的祭司永遠不能坐下來,因為他們的工作一直沒有完成。第二個區別是祭司的屢次(pollakis)與基督的只一次(ephapax)。第三點是舊約獻祭制度的不能除罪,與第12節所說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的對比。舊約獻祭制度的軟弱,再次成為驗證新約更大榮耀的襯托。最後一句的\cs9這字(haitines,「一如此類的」)令我們注意到祭牲的性質。這些祭牲受限於牠們本身的天性,缺乏除(perielein)罪的力量。這個詞按字義是︰「除掉周圍的事物」,像脫除一件不穿的外衣。它比第4節的 aphairein 更具意義。這個字也出現在哥林多後書三16,那裡說到人的心一歸向主,他心中的帕子就被除去了。我們還得注意的是,十章4節是用現在時態,而此處用過去時態──希臘文法中之簡單過去式──與第12節,基督已經完成獻祭的工作相對應。舊約的祭司天天站著,一再獻上同樣的祭物,因為他們所獻上的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為著罪將自己當作那惟一的祭物獻給神,就把罪除掉;(九26;)因此,祂永久在神的右邊坐下了。(12。)祂坐在天上乃是除罪的事已經成就的標記和證明。祂永久坐在那裡,因此無須再為罪作甚麼,祂已經一次永遠的作成了。祂為罪一次獻上祭物,就永久坐下了,這與祭司天天站著,屢次獻上同樣的祭物成為對比。
§ 14節得以成聖的人(tous hagiazomenous)這個句子是現在進行式時態,可以解釋為「那些繼續成聖的人」,也就是繼續不斷支取「基督一次獻上自己」的果效之人。基督藉著一次的獻祭,已經成全我們,並使我們得以完全。
§ 20節作者使用又新(prosphaton)又活的路這句話,在新約聖經絕無僅有。原文的意思是「剛被宰殺的」,其衍生意義則有「新鮮的」,或「新近的」之意。也就是從它的新,來與舊的相比對,立刻使我們聯想到基督的工作。道路這個觀點也很有意義,不但因為初期教會基督徒以此稱號為人所知,也因為希臘文裡,這裡的道路與第19節所說的進入(hodos 與 eisodos)是雙關語。這整個觀念正好說明了作者對基督教的看法。路這個觀念已經在九章8節介紹過,它似乎是指基督徒親近神的專用詞。在希臘原文裡並沒有與藉著這個詞相關的詞,使路成為動詞開了的受詞,並且與第19節進入的觀點連起來。希臘文的結構不易明白,但此處顯然不是說這道路就是耶穌。而事實上,人可以親近神的路是祂贖罪工作的結果。
§ 24節用到相顧這個字(katanoo{men),作者所要力勸的,很顯然是要大家集中思想,以激發愛心,勉勵行善為目標。顯然有些時候我們需要花心思來決定該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如果要培育愛心和善行,需要比個人的努力更多的事物。基督徒對於同伴的需要必須敏銳。團體行動是不可或缺的,激發這個詞(eis paroxysmon)是個很突出的用語,是「鼓動」的意思,在此處是指好的一面,也可以指惡的一面,如使徒行傳十五39的爭論。這似乎是告訴我們,彼此相愛並非自然發生的,而是必須用心去行,甚至於必須受激勵,行善的事亦是如此。愛心和善行的組合是值得注意的,它所強調的是愛心必須有實際的表現。善這個形容詞(kalos),在此凸顯出善行之外在可見,有吸引人的本質。也就是說,善行必須是不證自明的,以致它們存在的真正價值毋庸置疑。
§ 25節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在希臘文裡,episynago{ge{ 這個字則是指某些正式的聚會。但這個句子,可能是含括各種非正式的基督徒聚集。當時,信主的希伯來人原是出於猶太教,到猶太教聚集。他們信了基督,成為基督徒,參加基督徒的聚集,這等於脫離了猶太教。所以作者纔勸他們,不可放棄我們基督徒自己的聚集。基督徒聚集在一起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正面又受益的結果,那就是彼此鼓勵(英譯,parakaleo),這個詞也可譯作「勸勉」(如和合本),其主要觀念就是,基督徒之間要互相激勵,互相扶持。「勸勉」(10:25);直意「在旁邊呼喚」,猶如慈母在儿女身旁慈聲的慰喚)乃是以溫柔的聲調,苦心堅毅地勸導讀者務要將信仰付諸于行動上。
§ 29節第一個是罪行踐踏神的兒子。這裡所用的動詞(katapateo{),意思是放在腳下踩踏、蹂躪,如果用在神兒子身上時,是非常生動的筆法。不但是指否認基督徒的身分,而且是採取與耶穌基督強烈敵對的立場。這是作者想像的最極端的離棄真道。 第二個罪行是,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譯為當作平常的希臘文語句(koinon he{ge{samenos),其意義可以是︰採取等閒視之的態度,認為基督的寶血與一般人的血別無兩樣,但更明確的譯法應該是︰「不以它為聖」。既然血是立約的憑據(新舊約皆是),不以祂的血為聖,等於是毀壞整個立約的基礎。任何一個抱持此種觀念的人,事實上就是絕對蔑視基督的工作。成聖之約這個修飾詞句,說明了把基督的贖罪當作平常的人,與因基督的贖罪而成聖的信徒,兩者的對比。第三個罪行是凌辱(英譯,和合本作「褻慢」)施恩的聖靈。這是另一個新約聖經中只出現過一次的動詞(enybrizein),其意思不僅是凌辱,更有傲慢的意思,也就是傲慢的棄絕了聖靈。神的白白恩典,是藉著聖靈施予人。稱聖靈為施恩的聖靈,這在新約聖經中是惟一的例子;但是在此處,作者的目的是,要把聖靈帶給人的所有恩福用一句話作總結。
§ 32.節追念(anamimne{sko{)這個詞在希伯來書裡只用過這一次,但馬可福音出現過兩次(十一21,十四72),保羅書信用過三次(林前四17;林後七15;提後一6)。它意味著,在回憶時必須作些努力。或許有人認為既然追想的主題是信徒過去的苦難,這些努力實屬多餘,然而很希奇的是,大部分的人必須別人來激發他們的記憶。大爭戰的原文是 athle{sin,意思是運動員的競賽,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比喻作掙扎。也就是說,似乎是指一種帶有苦難的障礙賽中,必須克服的障礙。
§ 33節一是「被毀謗」(oneidismoi),也出現在十一章26節,說到摩西忍受凌辱,寧願捨棄在埃及的榮幸富貴;十三章13節也用這字說到我們和基督一樣出到營外,也忍受祂所受的凌辱。這與基督所受的辱罵(參:羅十五3)關係至為密切。另外一個字是遭患難(thlipsis),雖然在希伯來書中只出現在此處,在新約聖經中卻是相當常見的字。或許,最顯著的例子是歌羅西書一24,保羅說要補滿基督患難的缺失。這群希伯來人有份於類似的經驗。譯作成了戲景的這個字(theatrizomai),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四9用了同源名詞「一台戲」。動詞和名詞都是從戲劇性的景象而來,也就是說,基督徒成為眾人交相毀謗的目標。這又一次與基督自己忍受的毀謗連在一起。
§ 35節不可丟棄(apobale{te)勇敢的心。作者所使用的字,意思是丟掉或摔掉,就好像一個人清除一些不再有利用價值的垃圾。如果他們這樣把先前對神的信心丟棄了,的確非常可悲。如果他們這樣把先前對神的信心丟棄了,的確非常可悲。而且,作者以現在時態(echei),說明必得大賞賜,也就是說,堅定站立的基督徒已經開始經歷這賞賜,即使它的完全應驗仍有待將來。賞賜是在永遠救恩之外另加的。永遠的救恩是藉著信,與我們的行為無關,(弗二8~9)而賞賜是為著我們得救之後的行為(工作)。(林前三8,14)我們即使得救了,仍有可能因沒有主所稱許的行為(工作),而得不著賞賜,反受虧損。(林前三1。)這賞賜要在主回來時,按我們的行為賜給我們。(太十六27,啟二二12,林前四5)這要決定於基督的審判臺,(林後五10,)並在要來的國度裡給我們享受。(太二五21,23)使徒保羅竭力要得獎賞,(林前九24~27,腓三13~14,提後四7~8)甚至摩西也望斷以及於那賞賜。(十一26希伯來的信徒在此受囑咐不要失去這賞賜─要來安息日的安息,(四9)就是在要來的國度裡享受基督,並與基督一同作王。
§ 39節作者認為受書人和他一樣,都不是信心退後的人。入沉淪(eis apo{leian)是對以上引用經文的解釋,因為作者只能這樣了解神所不喜歡的後果。入沉淪或2遭毀壞的。這裡所說的遭毀壞,就是27~31節所說的刑罰,要臨到那些離棄新約,回到猶太教,因而踐踏神的兒子,將基督的寶血當作俗物,如同祭牲的血,又褻慢恩典之靈的人。這與信心的結局相反,那就是作者與受信人都能保全靈魂(和合本作「以致靈魂得救」)。我們人有三部分,靈、魂和身體。(帖前五23)我們的魂與我們的靈不同。當我們相信主耶穌而得救時,我們的靈就為神的靈所重生。(約三6)但我們的身體必須等到主耶穌回來時,纔能得贖、得救,並且改變形狀。(羅八23~25,腓三21)至於拯救或得著我們的魂,乃在於我們得救重生之後,在跟從主的事上,如何對付我們的魂。我們現今若肯為主的緣故喪失魂,就必得著魂,(太十六25,路九24,十七33,約十二25,彼前一9)在主回來時,(37)就要拯救或得著我們的魂。這是所要給跟從主的得勝者(太十六22~28)國度的賞賜。(35)
Chapter 11
§ 1節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這句話所使用的「信」(pistis)並沒有定冠詞,可見作者所指的信是一般性的,不是特別指基督徒的信心。譯成「實底」的這個字(hypostasis),已經在一章3節出現過(「本體」),它有「本質」或「實體」的意義,三章14節那裡則是「確實的信心」之意。這些不同的用法都可以用來解釋這節經文,究竟哪個意思才最適合本節聖經的解釋,則有爭議。如果前者正確,那就表示說,信心使所盼望的成為實際。如果第二個解釋是正確的,其意義則是,信心包含一種所盼望的事必然會成真的信念。兩者的區別是在於一是狀態,一是行動。為了決定哪一個較為可取,下一個字確據(elenchos)的意思必須列入考慮。基本上這個字的意思是「證明、驗明」,這暗示信心是視為證明未見之事的實際。如果這句話的兩部分互相平行,我們最好把他們當作是證明信心功用的兩個鑰字。
§ 1節望,不信的人,因為沒有基督,就沒有指望。(弗二12,帖前四13)但我們在基督裡的信徒,是有指望的人。我們從神所接受的呼召,帶給我們盼望。(弗一18,四4)我們蒙了重生,有活的盼望。(彼前一3)基督在我們裡面,是那榮耀的盼望,(西一27,提前一1)結果我們的身體要在榮耀中得贖,改變形狀。(羅八23~25)這就是救恩的盼望,(帖前五8)有福的盼望,(多二13)美好的盼望,(帖後二16)永遠生命的盼望,(多一2,三7)也是神之榮耀的盼望,(羅五2)福音的盼望,(西一23)給我們存在諸天之上的盼望。(西一5)我們該一直持定這盼望,(約壹三3)因這盼望而誇耀。(羅五2)我們的神是賜盼望的神,(羅十五13)使我們藉著經書的鼓勵,(羅十五4)可以一直因神有盼望,(彼前一21)並在指望中喜樂。(羅十二12)本書囑咐我們將因盼望而有的膽量和誇耀堅守到底,(三6)顯出殷勤,以致對所盼望的有充分的確信,一直到底,(六11)並持定擺在前頭的盼望。(六18)本書也告訴我們,新約帶進了更美的盼望,藉此我們可以親近神。(七19)我們的生活該充滿盼望,這盼望是與信並行、並存的。(彼前一21,林前十三13)我們當效法亞伯拉罕,在無可指望的時候,仍靠指望而信。(羅四18)
§ 1節「實底」的這個字(hypostasis),此字原文與一3的本質,三15的確信和林後十一17的自信(知道有穩定的根基)同。此外,此字也可譯為證實、實際、素質(意指事物裡面的實質,與外表相對)、根基、或支持的根據。此字的本意是本質,但在此乃指將本質,就是所望之事的本質,質成現實,所以譯為質實。質字是作動詞用,即將未見之本質的實際質實出來。這就是信的作為。所以說,信是所望之事的質實。
§ 1節確據(elenchos)即真實的確證。原文也可譯為證據或證明。
§ 7節挪亞回應了神的明確警告(「蒙神指示」chre{matistheis 新譯本作「得了神的警告」)。這個動詞在八章5節,說到神指示摩西時已經用過,它帶著權威的命令。這裡警告的主題是未見的事,間接的說明了洪水,神審判的象徵。挪亞信心的本質可以從他回應了神的警告看出來(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 eulabe{theis kateskeuasen)。這兩個動詞中的頭一個,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具有敬畏的意思。這種敬畏神的心在挪亞的信心中形成了重要因素。因為有了敬畏的心,使他立即順服神特別的命令,建造了方舟。而且,挪亞的信心不但使自己蒙受其利,也使他全家蒙恩。伴隨信心而來的這個結果,所應用的範圍比亞伯和以諾的信心更廣泛。因此這個詞很可能是指方舟而言,雖然從文法結構來看,可能指挪亞的信心。無論如何,在當代人士的不信與嘲笑之下,建造方舟是挪亞信心的可見證明,建造方舟的景象是對當代人士的一項挑戰,迫使他們自己定自己的罪。事實上,他們因不信棄絕了神的警告。因著信心的本質,挪亞的信心與他定了那世代的罪的動作等同,這是何等嚴肅的思想。信心若遭到抗拒或拒絕,必引致定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這樣的表達很發人深省,因為它將義(dikaiosyne{)與信心(pistis)一併提出說明,猶如保羅所說的話(參:羅四11,十6;腓三9等幾處公式用法)。這裡原文說到義是「依據(kata)信而來」,RSV 譯為因信而來的,以信心為得著稱義的管道,這可能是正確的譯法。「承受」這個詞,本書信已出現過兩次,一次用在聖子(一2)。另一次是指承受應許的(六17)。對挪亞來說,他所承受的義不是未來的,而是當前的。事實上,他是第一位在舊約聖經中被描述為義人的人(創六9)。
§ 10節那座有根基的城這裡用兩個字來敘述神與這座城巿的關係,第一個是經營(technite{s)新譯本作「設計」,傳遞了神是「建築師」的觀念,祂規劃了每一部分,並且整合為一整體。第二個字是建造(de{miourgos),這個詞尤其指計畫的執行。它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此處。這就是活神的城,屬天的耶路撒冷,(十二22,)在上的耶路撒冷,(加四26,)聖城新耶路撒冷,(啟二一2,三12,)是神為祂子民所豫備的;(16;)也是神的帳幕,神要在其中與人同住,直到永遠。(啟二一3。)列祖怎樣等候這座城,我們也照樣尋求她。(十三14。)
§ 希伯來書作者用了三個意義很鮮明的希臘字來描寫這些列祖。
(1) 在十一章十三節中,稱呼他們是陌生人,外國人--Xenoi。在古時候,陌生人的生活是非常艱苦的,經常受人憎恨,懷疑和侮辱。在斯巴達(Sparta)的地方,陌生人(Xenos)相等於野蠻人(Barbaros)。有人曾因為自己是個陌生人(Xenos)而被蔑視,提出投訴。另一個人又寫過這樣的話:『人無論在家鄉如何貧窘,甚至做個窮光蛋,也比在異鄉作客(Epi xene{s)好。』當會社舉行宴會時,他們也分開會員和陌生人(Xenoi)而就座的。陌生人(Xenos)也可以解作難民。猶太人的眾族長們都是過著在異鄉寄居的生活,他們所住的地方不是屬於他們的。
(2) 作者在十一章九節用了客人(paroikein)一字來形容亞伯拉罕的身份。一個客人就是一個在外國居住的人。昔日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和埃及居住的時候,也是用這個字去叫他們的。一個客人的身份在社會地位來說,比一個奴隸高出不多,而且他還要付『外國人稅』,所以時常被指為『外人』,繳了稅才能成為社團的一份子。
(3) 作者在十一章十三節用了另一個名詞寄居(parepide{mos)。它是指暫時寄人籬下,而自己的家鄉也不知在何地方。有些時候,這寄居的條件亦受法律限制的。這種寄居的生活全無歸屬感可言,而且居無定所;猶太的族長就是過著這種有家歸不得的生活。昔日流落在外地的人,常受土人奚落譏笑;身上好像刻上污點記號,不受人歡迎的。從前有一個作家在亞里提斯的書信(Letter of Aristeas)裏寫過一段話:『人能在自己的家鄉生和死真是一個很大的福氣;一旦身在異鄉,窮人受人鄙視,富人則受人侮辱,因別人對他們常存著懷疑和偏見,認為凡是流落異鄉的人,都是作惡多端的份子而被逐離本鄉的。』傳道經(Ecclesiasticus)廿九章廿二至廿八節中,作者描寫一段寄居者思慕鄉土的心情:『客旅的生活常受人輕看和笑■,充滿辛酸悽涼的況味。人寧願在家鄉住在木屋渡日,也不願在異鄉的華麗宮殿享福。』所以在任何一個時代裏,陌生人在外地很難有快樂的日子的,況且在古時候,他們還經常受到別人的恥笑和卑視。
· 13節寄居或旅客,放逐者,亡命國外者。亞伯拉罕是第一個希伯來人,(創十四13,)一個過河的人,離開迦勒底被咒詛的拜偶像之地,過了大河,就是伯拉(幼發拉底)河,(書二四2~3,)到了迦南這蒙福的美地。然而,他沒有在此定居,反倒像旅客,甚至像放逐者,亡命國外者,寄居在應許之地,羨慕一個更美、屬天的家鄉,(16,)尋找一個自己的家鄉。(14。)這也許含示他已豫備好,過另一道河,從屬地的一邊過到屬天的一邊。以撒和雅各同樣跟隨他的腳蹤,在地上生活如同客旅和寄居的,等候神所建築,那座有根基的城。(10。)9~16節的話,也許含示本書作者要希伯來的信徒銘記,他們是真希伯來人,應當跟隨列祖,看自己在地上也是客旅和寄居的,並且盼望那比屬地家鄉更美的屬天家鄉。
· 25節摩西面對的各抉擇間的對比,在此生動表明出來──同受苦害或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選擇前者而放棄後者,顯明他謙遜的個性。摩西放棄了許多吸引人的事物,雖然這些是罪中之樂。信心和罪中之樂是不相容的兩回事。同受苦害(synkoucheisthai)這個詞在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此處,用來把受害者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摩西自己和神的百姓之間有著休戚與共的關係,他為著同胞的緣故,寧願放棄一切所有的,和同胞們同受苦難。前者和後者(proskairon,一時、暫時)的比較,是不受到時間的限制。罪充其量只不過給人暫時的享樂,但與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卻沒有這種短暫的性質。那些與神百姓認同的人,立即成為神的仇敵攻擊的目標。
· 26節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這句話的意思是,摩西定睛在更高貴的目標。這裡所用的動詞(apeblepen)是「轉眼望」之意,也就是刻意把眼目從一件事轉到另一件事。賞賜的觀念我們已經探討過,尤其這裡所用的字(misthapodosian,報償)是本書信一大特色。這個字也曾出現在二章2節,十章35節。但這些經文均未對這賞賜加以界定。以摩西一生的處境來詮釋,由於他不得進入應許之地,他知道他的賞賜是屬靈的財寶。屬靈的賞賜和物質的利益不同,它有亙古不變的品質,其價值更是無窮無盡的。
· 38節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是一句插入的感嘆語,作者似乎突然感受到以上所敘述人們的屬靈情況。相形之下,世人雖然有財有勢,卻遠不如那些信心之士,不配與他們相比。世人不懂得珍惜這些可敬的人,的確是實情。配(axios)這個字的意義曾引起一些爭議。有人倡言,如果這個字譯為「配」,那就是不言自喻,而且最好是解釋為「善待」。不過想到這個世界並沒有善待這群可敬可佩的受逼害的人,也是不言可喻,當然也可說是不配了。這些信的人是特殊的,是最高尚的,是這敗壞世界不配有的,只有神的聖城新耶路撒冷纔配得著他們。
Chapter 12
§ 1節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來說明可能累贅我們的事物,毫無疑問的,重擔(onkon,這個字新約聖經中只在這裡出現)這個詞也是為了比喻說明任何會妨礙基督徒悔改接受新信仰的事物。作者並沒有說明纏累人的是什麼罪,因此這個字可以廣泛應用於任何事。纏累這個字(euperistaton),新約聖經中只出現在這裡,它的意思並不確定。莫爾頓(Moulton)列出四種可能; (1) 很容易避免的, (2) 景仰的, (3) 很容易圍困的,或是糾纏不清的, (4) 危險的(具有很容易使人憂慮的意味)。RSV 採取比較接近 (3) 的譯法。不管它的正確意思是什麼,作者總是認為罪是屬靈競賽中的主要障礙。不要認為它是指任何特殊的罪──糾纏不清的罪。寧可將它看為罪的本身,罪就是障礙。
§ 存心忍耐(hupomone{),它不是指耐性坐著等候事物的結果來臨,而是用耐心去控制和處理一切事物。它不是一個天真的想法,加插雙翼,飛越一切的困難和困境。它是堅決,不急躁,並不受阻滯,不會轉移路線的向前穩步邁進。路途的故障和使人失望的事,不會把我們的盼望挪開。基督徒存心忍耐必能直達目的地。
§ 路程(ago{na,呂譯作「賽程」。這個字帶有「爭戰」的意味,保羅用過數次。腓立比書一30指的是他所受的苦難,歌羅西書二1指的是他為歌羅西人盡心竭力,帖撒羅尼迦前書二2,是指他在傳福音時所面對的反對,在提摩太前書六12和後書四7則是指為信仰的爭戰。因此我們看見,這裡所說的路程,是指忍耐所受到的嚴格考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競技者不能選擇自己的路程,因為那是神自己把它擺在我們前頭的,比賽節目的進行由祂來決定。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一個賽程,所有得救的基督徒,都必須奔跑這賽程,好贏得獎賞。(林前九24)這獎賞不是指一般的救恩,(弗二8,林前三15)乃是指特別的賞賜。(十35,林前三14)使徒保羅已經跑完這賽程,贏得了獎賞。(林前九26~27,腓三13~14,提後四7~8)
§ 2節一個不尋常的動詞是仰望(aphoro{ntes eis)耶穌,它暗示著堅定不顧他處,只將注意力集中在耶穌身上。也就是指一心不可兩用的意思。不管任何的競賽,必須全神貫注在終點線上,而作者就是要把這樣的觀念,轉注到以耶穌為焦點。仰望或望斷,原文指轉離其他各種目標,以專一的注意力注視。希伯來的信徒必須望斷他們環境中一切的事物,望斷他們老舊的宗教─猶太教,望斷猶太教的逼迫,望斷一切屬地的事物,好望斷以及於,以達到這位現今在諸天之上,坐在神寶座右邊的耶穌。
§ 創始(arche{gon)與成終(teleio{te{n),是饒富意義的詞。這兩個詞總括了耶穌的工作,關係到我們信仰的全部範圍。arche{gos 這個字有「創立者」的意思(MM),如中文的「創始」者,也有「領袖」的意味(詳二10的註釋)。成終」這個詞,新約聖經中只在這裡出現,七十士譯本也沒用過這個字。這裡的思想與本書信所出現的其他同源動詞的經文一樣(teleioo{,用過九次)。創始者或起始者,開創者,首領,開拓者,先鋒。原文與二10者同。舊約所有得勝的聖徒不過是信心的見證人,但耶穌乃是信心的創始者。祂是是信心的創始者和源頭,也是信心的首領、開拓者和先鋒。祂開了信心的路,並作了先鋒,領先開拓這路。因此,祂能帶我們隨著祂的腳蹤,走完信心的路。祂在一生中,在地上的行徑裡,作了信心的創始者;又在榮耀裡,在天上的寶座上,作了信心的成終者;當我們仰望祂時,祂就將所創始並成終的信心,傳輸甚至注入我們裡面。成終者或完成者,完全者。耶穌也是信心的完成者、完全者。祂要完成祂所起始的,完全祂所開創的。我們不斷的仰望祂,祂就要完成並完全我們奔跑屬天賽程所需要的信心。
§ 3節你們要思想(祂)(analogisasthe)。在蒲草文獻中,這個字帶著數學上「核算」的意思(MM),很顯然暗示著仔細評估的意味。
§ 4 節基督徒是與罪惡相爭的,雖然與罪的相爭已經白熱化(動詞是用 antago{nizo{),但抵擋的程度還沒有到流血的地步。這裡的希臘原文(mechris haimatos)並不很具體,可以解釋為殉道,也可以隱喻地解釋為「極度」的意味。但是前者似乎比較可取,因為這裡的說明是與第3節相對,該處基督忍受頂撞「已經到了流血的地步」。也許作者的思想仍然受到第1節競技場的比喻所影響。這裡的罪,因為必須抵擋,甚至到流血的地步,必是指神眼中看為邪惡的事,就是阻撓信徒,並使他們不走新約之路的。
§ 11節那經練過的人,是指那些順服管教的人。因為這裡所使用的動詞(gymnazo{),常被用來說明運動員的訓練,它很可能是本章一開始有關競技場隱喻的弦外之音。
§ 12節這段經文隱含舊約語句,第一部分出自以賽亞書三十五3,第二部分(13節)出自七十士譯本的箴言四26。很可能這段經文繼續論述運動員角色,所用的字很生動的帶來鼓舞的力量。下垂的手和發酸的腿都是描述意志低落的用法,說明一群人因體力消耗罄盡,動作遲緩無力。RSV 譯本與和合譯本的譯法好像直接向受書人發出這個勸勉︰舉起(呂譯)自己的手臂,伸直(呂譯)自己的膝蓋,但是希臘文聖經可解釋為勸勉他人,要堅固他們的弟兄。儘管後者的解釋較為可能,但一個人若不努力復興自己,就沒有希望去復興其他人。
§ 13節此處描繪瘸子因為走不必要的崎嶇路(參:賽四十3~8的意象),而使得無力的腿歪腳,生動地道出輕忽屬靈或德行上的軟弱,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目標是得醫治,而不是受傷。歪腳或是脫了臼(ektrepe{), 脫節,扭傷。另意偏離,轉去,偏向,如在提前一6,五15,提後四4者;但是用在這裡,與下文反得醫治的對比不合,也不如“脫臼”切合上下文。這裡的上下文含示,徘徊不前的希伯來信徒,應該放棄猶太教一切作法的外表(把路徑修直),這樣,他們這些基督身體的瘸跛肢體(四肢),就不至背道(不至脫臼),反被完全帶回到新約的路上(得醫治)。
§ 14節聖潔(hagiasmos)。這個字的「名詞」和「形容詞」(Hagios)都是同源的,也都是翻譯為聖潔,它的原本意思是分別和隔離。就神而言,聖別是祂的聖別性情;就我們而言,聖別是我們分別歸神。這裡含示,當我們追求與眾人和睦時,也必須留意在神面前聖別的事。我們追求與眾人和睦,必須以我們在神面前的聖別,就是我們的聖別歸神為平衡;非聖別沒有人能見主,並與祂有交通。
§ 15節就是有毒根生出來,這句話是從申命記二十九17~18引用出來的,在那處經文說悖逆的以色列人隨從外邦假神帶給自己家族無限苦果。但是這裡是用在一般性的意義上,指招收苦毒惡果的任何人或事,猶如植物的根會影響果實的收成。毒根的發芽很具象的刻畫出苦毒的發展與倍增。作者把毒根和污穢併論,因此叫眾人沾染污穢,是因為不管苦毒在那裡,它的影響力就必然擴大。苦毒的確是會帶來腐敗和污損。這個詞(miantho{sin 沾染污穢)在提多書一15用來描寫不信的人,他們連心地和天良,也都被污穢了。苦毒所導致的不良後果更界定為淫亂(pornos)和貪戀世俗(bebe{los)。「貪戀世俗」這個詞(bebe{los)在保羅書信中亦被用過(參提前一9,四7,六20;提後二16),那裡說到不敬虔是假教師的特色。
§ 17節得不著門路心意回轉(譯註︰原文無「父親」),可直解為「他找不到心意回轉的餘地(topos),意即他已經沒有機會改變現況。沒有反悔的餘地,不是指以掃沒有悔改的立場,乃是說他沒有立場、沒有路,憑悔改扭轉他所造成的結局。
§ 希臘文悔改(metanoia)一字是解作改換心思意念的。
§ 共聚的總會(pane{gyris,呂譯「歡樂盛會」)應該是僅限於天使(如 RSV 的譯法),快樂的聚會--pano{guris,希臘人通常用這字來描寫全體國民大會,讚揚和尊崇諸神的。對希臘人來說,這日子是普天同慶的大節日。對基督徒來說,天上的歡樂,因眾天使齊集歌頌而加添那喜慶的氣氛的。快樂的聚會或節期的聚集,原文意,普遍的聚集,全部的聚集,用以說到慶祝公眾節期的聚集,就如奧林匹克運動會。整個新約時代就是一個節期,千萬的天使,就是在新約下,為承受救恩者效力的服役之靈,(一14,)乃是一個整體的聚集,慶祝“這麼大的救恩”(二3)這美妙的節期。這是宇宙中最大、最令人興奮的運動會!路十五7、10和彼前一12主的話,都可指明這一點。
§ 總會這個字(ekkle{sia)在他處都譯為「教會」,而這裡一定有比這更普遍的含義。本書別處惟一用到這字的是二章12節,那裡引用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指「集會」(思高)或「會眾」(現中)。第一,這個群體的成員被稱為諸長子(pro{totokoi)。這裡特別標明教會時代,和一戶人家只有一個長子(參16節以掃的例子)的族長時代之明顯不同。在基督教會裡,每一位屬神的兒女都在同一個立足點,這樣的群體非但是極其獨特,而且是絕無僅有的。我們應該注意,對保羅而言,只有一位長子(pro{totokos),那就是基督(西一15)。如果諸長子(pro{totokoi)是指在基督裡重生的人,與這節經文的觀點就有某些關係。他們的名字錄在天上,說明他們是天上的耶路撒冷正式接納的成員。名字記在生命冊上的這個觀點,也可以在路加福音十20,啟示錄二十一27找到。
§ 24節所灑的血,總結了耶穌獻祭的行動,使我們回憶到灑血是舊約的憑據(參九19)。它立刻確立了基督獻祭的超越性。這血有一個聲音,它所傳遞的,與西乃山所發出的聲音截然不同,血所傳遞的信息比血本身更深遠,因為它宣告了親近神的新道路。RSV 描述這個聲音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更有恩典(RSV),但是這裡所使用的字(kreitton)正是本書信的主題,一如和合本所譯,即「更美的」。十一章4節已經提過亞伯的祭物,那裡說到亞伯因著信仍舊說話。或許值得一提的是,希臘原文的意思並不是亞伯的血,只是單單地說「比亞伯」(para ton Abel)。然而,更自然的假設是這裡所比較的,是亞伯的「血」,和耶穌的血。在本書裡,基督的血特別顯著且重要。這血是永約之血,(十三20)更美的新約是用這血立的;(十29)藉著這血,基督一次永遠的進入至聖所,就為我們得到了永遠的救贖。(九12)基督也用這血潔淨了諸天和諸天上一切之物。(九22~24)這血聖別我們,(十三12,十29)潔淨我們的良心,叫我們事奉活神,(九14)並且為我們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24)我們乃是因這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十19)我們不該將這血當作俗物,如同牲畜的血,否則就會遭受神的刑罰。(十29)24節基督的血,不僅救贖、聖別、潔淨,並且還說話。這血也是說話的血,所說的比亞伯的血所說的更美。亞伯的血向神說話,是為著控訴和伸冤;(創四10~15;)基督的血向神說話,卻是為著赦免、稱義、和好並救贖。不僅如此,這寶血更為我們向神說話,使永遠的新約藉這血(如本書所揭示的)得以立定;並且在這新約裡,神必須將祂自己和祂一切的福分,賜給在基督裡本於信接受這約的信徒。
Chapter 13
§ 7節想念(mne{moneuete)這個詞是現在時態,其意義很深遠,它強調繼續的意思,也就是「繼續想念」之意。提摩太後書二8使用了同一個動詞,保羅勸勉提摩太要記念耶穌基督。留心(anatheo{reo{)這個動詞,新約聖經只在這裡和使徒行傳十七23用過,蘊含著仔細觀察的意思。作者勸勉受信者要效法這些人,並不是機械式地仿傚別人的一舉一動,而是要察看他們的信心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 16節捐輸(koino{nia),從使徒行傳四32~33,初期基督徒的經歷來看,應用在基督徒的彼此團契,意義更加深遠。行善(eupoii/a)這個字,新約聖經裡只用在這裡,表達的是一般概念,分享財物則是行善的特殊表現。不可忘記(me{ epilanthanesthe)的勸勉,在第2節也出現過,與接待客旅有關。捐輸直譯交通。行善指施與,交通指供輸,就是在聖徒的需要上有交通。這樣的行善和交通,也是信徒當獻給神的祭物。這些也是正當教會生活中所需要的。倘若在教會中一些缺乏的聖徒得不著妥善的照顧和供輸,這的確是不適當的。這是表明沒有交通或交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