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概論──耶稣基督比一切更美

 

一、作者:

 

本書作者不詳。歷代聖經學者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是亞波羅、巴拿巴或路加,不過大多數的人認為是保羅。俄利根(Origen)曾寫過一句評語:『只有神自己才肯定知道誰是希伯來書的作者。』因為本書所強調的不是人說話,乃是神說話。所以本書不題作者是誰,甚至一切引用舊約的話,也不題說話者的名。按照本書的觀念,全本聖經都是神的說話。因此,當本書題到舊約時,總是說那就是聖靈說的話。(三7,九8,十1517。)

 

二、對象:

 

本書是寫給那些信仰動搖之希伯來信徒的,乃無疑問的。按本書的內容:

1.    本書稱為希伯來人書,特別是給一班退回猶太教危機的猶太基督徒。

2.    他們於於許多舊約的屬靈偉人都十分敬重,對舊約律法及各種敬拜的儀式都很熟識,又與那些在舊約受眾先知所曉諭的希伯來人有「列祖」與後代之關係(1:1;2:2;3:2;6:1-2,12)。

3.    他們沒有親自聽見主的講論(2:3)。

4.    他們信主已經很久,卻不長進(5:11-12)。

5.    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7:4)。

6.    他們當中有些人已經開始灰心,停止聚會(10:25;12:3)。

7.    他們曾經熱心愛主,為主受苦,並抵擋罪惡,卻沒有到流血的地步(10:32,36;12:4)。

8.    他們不但認識寫書的人,也認識提摩太(13:23)。

 

三、寫作時地:

 

本書多處提到會幕,祭司供職等,可見當時聖殿仍在,並未毀壞(聖殿於主後七十年被毀);而十二章亦暗示大迫害仍未到,故必然不會早於七十年;所以說希伯來書大概書成於主後六十至七十年在聖殿被毀壞之前所寫的。本書若是保羅寫的,可能是在寫主後六十七年,當他第一次被囚羅馬獲釋之後,留在米利都時。(提後四20。)本書寫作地點未詳。本書十三24所說從義大利來的人,證明此書並非寫在羅馬。

 

三、背景:

 

希伯來人自古時的列祖開始,歷代以來皆活在舊約的體系中,其律法觀念已根深蒂固,並視之為神聖的傳承,且引以為榮;外面又有輝煌的聖殿、祭司的獻祭、百姓的敬拜,天天人來人往,甚為吸引人。對一些有這種背景的希伯來信徒,要他們放棄猶太教而去跟從被蔑視、凌辱的耶穌,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一面,當日耶路撒冷一直飽受猶太教的逼迫,司提反、雅各等被殺(徒七:5460,十二:12);許多信徒遭難,家業被奪,身受捆鎖(徒八:13,二十六:1011;來十:3234)。這樣的逼害連綿日久,許多人的信心開始動搖;再加上主後64年開始,羅馬帝國大肆逼迫基督徒,這無疑令本已在諸般患難中的猶太信徒雪上加霜,致使他們有人感到疲倦灰心(十二:3),也有人停止聚會(十:25),甚至萌生退回猶太教(當時的合法宗教)之念,好在其蔭庇下苟且偷生。本書就是要幫助猶太信徒明白新約和舊約的關係,讓他們知道舊約體系中一切正面的事物如聖殿、祭物、祭司、禮儀、節期等等,甚至律法,都不過是影兒,新約才是實體,這一切都已應驗在基督身上,祂是更美之約的中保和救主,為人帶來更美之約和完全的救恩,正如太陽已經出來,眾星就要退縮。

 

四、主題:

 

希伯來書為一本「更美」的書卷,因基督在任何事上都是「更美」;在啟示、身分、工作、生活等,都為信徒成全完全的救恩,因有更美的基督,信徒便應有更美的生活。

 

五、特點:

 

1)希伯來書是一本不易明了的新約書卷,主要原因乃是書內遍布舊約背景(約有39次直接引用舊約),其中有26次是引用希臘文舊約七十士譯本,可見本書是以舊約之事的預表,來啟示新約,以新約的應驗,來顯明神實際的救恩,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本書与舊約的利未記極為接近,利未記是論預表中的救恩,而本書所論,是利未記所預表而已經有了「實體」的救恩,所以本書曾被稱為「新約的利未記」或稱為第五福音等。本書與舊約摩西五經一切禮儀制度,獻祭的條例,有前後印證的關係,啟示基督為應驗一切獻祭犧牲的代替者,所有摩西的制度,都是因著基督成就,而失去作用。盡都消逝了。

 

2)本書著重論到基督那超越的身位和工作,特別是祂的神人二性。本書也是一比較的書卷,當中有許多的比較或相對的說法,所以本書的鑰字是「更」(英文是better),大約出現了共十七次(3:3,3; 4:12; 6:13;7:19,22;8:6,6,6;9:11,14,23;10:34;11:4,11:16,26,35, 40; 12:24)。除了這個「更」字,經文的思想也表達出同樣的意義,這書信的第一大段一開始就說主耶穌更美的名(1:4),祂比天使更尊貴(一~二章);跟著論比摩西更榮耀(第三章):比約書亞更偉大(第四章);比亞倫更尊貴(五一八章)。第二大段論更美的約(22;八6),更美的职任(6),更美的應許(6),更大更全備的帳幕(11),更美的祭物(23),第三大段論信心得到天上更美的家業(34),盼望得到更美的家鄉(十一16),和更美的复活(十一35),承受神給我們更美的事(十一40) , 和更美的血(十二:24)。本書次要的思想是「終極」——基督是神計划的終極,十字架是救法的終極,新約是舊約的終極。請參考下列經文,里面所記載的,都是一次過發生永不再有的事,亦即終極的事:六4,七27,九122628、十210,十二2627

 

(3  本書自始至終,乃是一種井然有序,而合乎邏輯的長篇論文,其中所用的文體詞藻精美,含有雄辯而富於激發共鳴的作用,聖經學者評論本書,是一顆崇高而動人之文學上的珍寶,它在詞藻上,可稱為新約中的以賽亞書,在文字與文法結構方面,是聖經最美麗的,其價值之高,實為眾所共鑑。本書的結構很有層次:前部分先講基督的超越(一至十章18節),後部分則帶出信徒的回應(十:19-十三);前者著重啟示,後者則重於實行。全書亦包括五段實踐性的警告(二:14,三:7-四:13,五:11-六:20,十:2629,十二:1429),緊接在每一重要的真理或勸導之後。在每一次提到警告之前總有“免得”,“恐怕”這類的字句(2:13:12134:1112:31315),另外還有十三次「讓我們」勉勵性的勸告話(4:11114166:110:22232412:1[二次]2813:1315)(注35)。

 

(4)  希伯來書是一卷勸勉的書,作書的人說:「我略略的把這些勸勉的話,寫給你們。」(來十三22)「勸勉」這個字,在原文裡面,是說「把一個人叫到祂的身邊、叫他注意一些事情,一面要勸告他,另外一面要勉勵他」。」在這一卷書裡,常常看見幾個字「恐怕」、「免得」,原文乃是同一個字,都是警告的話。另外還有一個不同的字,「就當」、「務必」、「又要」、「只管」在原文裡也是一個字,那就是勉勵的話。所以希伯來書是一本又勸又勉的書,勸我們乃是因為有危險,要我們能避免這些危險,恐怕我們跌倒了。勉我們乃是因為前面有更美好的應許,叫我們應當如此,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得著神所給我們的應許。

 

(5) 雖本書沒有注明是保羅手筆,按本書豐富高深的內容和話語的語氣与保羅極大雷同,茲列表代述:

希伯來書                                保羅書信

1:1-3  西1:15-17
1:3        林后4:4
2:4  林前12:411
2:6-9     林前15:27(詩8
2:14-17   2:7
5:8    5:19;腓2:8
7:1-10    4:19:711:1;林后11:22;加3:64:22
8:6      林后3:9;西2:17
9:28   林前5:7;弗5:2
10:25    15:7
10:30    12:19(申32:35
 10:38    羅一17;加3:11(哈2:4

                                    

 

六、重點:

 

1)新約有三卷書是特別多引述舊約的,分別是馬太福音、羅馬書和希伯來書。此三卷書特別交代新約與舊約之間的關連:馬太交代新約乃是舊約的應驗;羅馬書說明新約所引進的福音,就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舊約所應許的(羅一:12);而希伯來書更進一步指出新約的中心--耶穌基督,是比舊約的一切更美,舊約中一切正面的人、事、物僅是預表、影兒,新約才是實體,這一切都在基督身上得到應驗,並且比之更超越、更尊貴、更完全和更美好;希伯來書不單把舊約和新約串連起來,更啟示新約中更美的事。

 

2)本書是寫給希伯來信徒。希伯來”字根的意思是過去,特別是指過河,從河這邊過到河那邊,從這一邊過到那一邊所以希伯來人乃是過河的人。亞伯蘭是聖經中第一個希伯來人(創十四:13),他從伯拉大河那邊拜偶像之地的迦勒底,過到大河這邊事奉神的迦南地(書二十四:23)。本書的信息,就是要幫助那些仍留戀於猶太教的猶太信徒,在屬靈上都能作徹底過河的人,從舊約過到新約、從律法過到恩典;從屬地過到屬天。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進入生命的成熟;離開外院,進入至聖所。這對於我們在新約時代的信徒同樣的重要,我們的屬靈生活,聚會和事奉也會落在外面的儀文、屬地的觀念裏的危機,我們都得作一個真正過河的基督徒。

 

3)本書多方面啟示神兒子的身位和職分,顯出其超越與榮耀:

4)本書另一中心的思想是終極永遠。基督是神計劃的終極,十字架是救法的終極,新約是舊約的終極。永遠的救恩(五:9),永遠的審判(六:2),永遠的救贖(九:12),永遠的靈(九:14),永遠的產業(九:15),永遠的約(十三:20)。

 

5)本書也啟示基督是我們的先鋒(六:20),我們的元帥,要帥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裏(二:10)。祂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和那無窮生命的大能成了永遠的大祭司,並且已經升入高天在至大者寶座的右邊,長遠活著為我們祈求(六:20,七:16-八:1),祂更呼召我們當走上屬天的道路,持守所承認的道,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三-六)。我們當以信心回應這個呼召:藉著主的寶血,為我們所開出的又新又活的路,進入幔內,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十:1922);不可停止聚會,倒要彼此勸勉、相顧而行善(十:2325);放下重擔、脫去纏罪,恆忍奔前程(十二:1)。

 

6)從舊約到新約,都有許多信心的見證人,他們一生中忍受了各樣苦難,卻得了美好的證據(十一章);而耶穌是最好的榜樣!祂也是因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現今坐在神寶座的右邊。猶太信徒當接續前人的腳蹤,輕看眼前的逼迫,出到猶太教的營外就耶穌去,憑信走祂的道路,這樣便能與主一同掌權(十二:12,十三:1213)。同樣我們也當離開屬世和宗教的,甘願付任何代價,單單跟隨並仰望這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7) 本書第一章中,基督是神的兒子是本書的中心和重點。(一)在神格裡,祂是:(1)神榮耀的光輝;(3) (2)神本體真像一(3)() 在創造裡,祂是:(1)被立的承受萬有者(一2); (2) 宇宙被造的憑藉(2);(3)維持、載著並推動萬有的大能(一3)。()在救贖裡,(1) 祂成就了洗罪的事(一3),(2) 現今坐在諸天之上神的右邊(一3)。本章引證舊約詩篇七處,讀者須注意查考之(詩篇二7;七14;九七7;一○四4;四五617;一○二2527;一一○1,參西二9)。

 

(8)  在本書,每個重點都附帶一個警告。全書共有五個這樣的警告。一4~二18揭示第一個重點,基督超越天使,附帶14節中第一個警告。本書第二章中,警告信徒當鄭重聽道,忽略救恩怎能逃罪,因基督降卑成了人完全的救主:(1)主因降卑受死而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萬物都歸服在主腳下,並因此領許多的兒子進入榮耀(5~10)(2)主因代死而為人人嚐了死味(9),也藉死敗壞了掌死權的魔鬼,並釋放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14~16)(3)主因降卑成人,又因十架上受死而在經歷上得以完全(10),成了我們忠信的大祭司,能搭救一切被試探的人(17~18)(4)主因受死就成了救主,又為人開了贖罪的泉源,使人成聖(11~13)。因為這位拯救我們的主,要率領我們眾子進到榮耀裡面去。因為救恩是這樣的浩大,我們就應當小心我們所聽見的,應當好好的放在我們心裡,免得我們隨流失去。我們讀時需明白而要儆醒自守的(參引詩八46;廿二2;十八2)。

 

(9)  本書第三、四章中,是以引證以色列人先祖在曠野不聽神的話,存心剛硬,惹神發怒,不得進入安息的教訓,來警戒信徒,務要謹慎,免存不信惡心,離棄永生之神,總要趁著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面有分,只有信的人,才能進入安息,得享安息(參引詩九五811;創二2)。本書第三、四章中有第二次勸勉的話揭示屬天的呼召。這個天召有三方面:第一部分就是我們「被召作神的家」(6) ,第二方面,是在三章十四節,神召我們來「作基督的同伴」,第三方面,乃是第四章第一節,神呼召我們進入祂的安息。我們既然有這樣一個天召,就應當常常思想我們的使徒主耶穌基督,祂是我們的使徒,在前面為我們開路,祂帶領我們進入幔子裡去,叫我們能與神有甜美的交通。我們也要趁著今天彼此相勸,我們要存著一個畏懼的心,唯恐我們失去這個安息,要竭力進到這個安息裡去。我們要小心,免得我們有個不信的惡心,免得我們心被罪所迷惑叫我們墮落跌倒了。

 

(10) 本書第五至七章中,主要論到基督是按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為永遠的大祭司,成為人永遠得救的根源。麥基洗德是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又是至高神的永遠祭司,他無父無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來一13;創十四1720)。麥基洗德是誰,身世如何,無可確知,但他乃是基督的預表,使人明白基督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成為完全而永遠的大祭司,這是毫無疑問的(六20;詩一一○4)。在第五章至第七章有第三次勸勉的話,乃是神要我們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進到完全的地步。我們知道「完全」在聖經裡就是指著「成熟」說的。我們不要永遠在基督裡作嬰孩,應當長大成人,因為這是神向我們所定規的旨意。如果我們在基督裡把根基打好了,我們就應當在這根基上面向上建造,不應當一直停留在根基上面永遠作孩子,一直不長大成人。因為神的旨意不單要我們作孩子,也要作兒子,所以我們需要勸勉,要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免得我們懶惰不長進,我們總要效法那些憑著信心和忍耐承受神諸般應許的人。

 

(11) 本書第八至十章中,「約」字是本段的鑰字(全書共用十七次,新約共有三十三次),亦是猶太人信仰的中心。他們認為神与祖宗立了約,故他們永遠是神的儿女,這身分与榮耀永不動搖;再者,他們認為神以「約」(摩西的)將他自己与他們連結在一起,又透過舊約的獻祭制度表明神与他們常在溝通的關系內。但作者在此處指出,舊約的祭司与獻祭制度經已古舊(8:13),如今被新約取代了;況且新約本不是未曾預告過的,反是按照神給耶利米的應許而來的。從「新約」應許來的新大祭司,在其所作的獻禮事上,遠超舊約的預備。作者在本段論到耶穌在真帳幕裡作執事,祂是新約的中保(參約壹一1),是一次獻上自己,成了永遠贖罪的祭,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那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十26)。這是極為嚴厲的警告,在這幾章中,多有引論舊約摩西五經律法的禮制條例,來作比較,以解釋新約恩典之約的實效及重要,須我們前後一同研讀領受。在第八至十章有第三次勸勉的話,乃是進入幔內之路的三個根據:

  一、是神藉著祂愛子的血另立新約,寫在心版上。

        二、是耶穌基督在天上真帳幕裏建造教會,生命達更豐盛。

        三、是耶穌基督身子裂開,幔子從上裂到下,使信入祂的人能進入至聖所不斷與神交往。

 

(12)    新約書信每卷特征之一乃是啟示与實行兩大闡釋皆有均勻的討論;這特征是先啟示,后實行;啟示是信仰的基礎,生活是信仰的實行;前者是根是蕾,后者是花是果。既然基督的卓越是那么清楚,那么基督的生活亦應超越以前。本書第十一章中,主要論到信心與盼望兩大重點,信是望之實底與確據,故以信是在先,而後產生盼望,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句話,是信徒得救的不二法門(十3839)。,就是那座有根基的城,是神自己所建造的。本書第五次勸勉乃是進入天城新耶路撒冷的關鍵是對神的「信心」。本章專論因信稱義,得救得神喜悅的諸般真實的見證,因信盼望神在天上預備那一個更美的家鄉。

 

(13)        「信」之后本書第十二立章即論「望」,尤在基督里那當有的盼望。雖然人生面對不少困難,但因主在前頭領導,就不用灰心,反應存心忍耐,奔那滿有盼望的旅程;事實上,盼望的考驗是忍耐,故盼望之路亦是忍耐的路。本書第十二至十三章中,作者論點隨著注重愛的管教,愛心相待。前者是講神對人的關係,後者是講人與人的關係。神對祂兒女的管教,是屬於上下縱的層面;兄弟相愛的心,甚至用愛心接待客旅,是屬於左右橫的層面。這二者的範疇,都包含在神的愛中,因為神就是愛的源頭(約壹四89)。信心的路最大的表現乃是愛的生活,故在全書結束前,作者將愛在教會中的服侍及在個人的生活上加以詮釋,叫讀者能真正實行信心生活,亦即是盼望生活和愛心生活。

 

七、鑰字/鑰節

鑰字:(1)更美(一:414次)  (2) 耶穌基督有(57)

鑰節:(1)一:23      (2)七:25        3)十二:12

 

八、主要信息

本書主要信息係闡述基督榮耀的神性,對忽略救恩之人的警告,元帥的受苦與拯救,對不信者的警戒,信者得進入的安息,神的話語能力,離棄真道者的結局,耶穌為永遠大祭司的職任,新舊兩約的比較,舊約禮拜獻祭的條例,新約中保贖罪的功效,常存充足的信心,故意犯罪的審判,信心美好的證據,放下各樣的重擔,接受神的管教,追求聖潔,敬虔的事奉,諸般溫柔的勸勉,以及最後的寄語,祝福問安等事,全書所論,是以舊約律法一切條例制度,來啟示新約基督真理,完美的救恩。希伯來書有五次「勸勉」,鼓勵正路上的人繼續向前,驚告岐路上的人回轉歸向神,著重魂的得救。

 

九、分段: 本書共十三章,根據內容要義,可分為二段如下:

一、基督的超越性(110上)(啟示)

A. 遠超天使=12

B. 遠超摩西=3

C. 遠超約書亞=4

D. 遠超亞倫=47

E. 基督的新約超越舊約=810

二、基督徒生活的回應(10下-13)(實行)

A. 信=10下-11

B. 望=12

C. 愛=13

 

本卷大綱根據五次「勸勉」,可分為五段如下:

第一段,接受如此大的救恩  一~二章            

第二段,嚮應天上的恩召    三~四章

第三段,生命達到完全成熟  五~七章            

第四段,進入幔內生活    八~十章

第五段,盼望天城新耶路撒冷 十~十三章

 

本卷大綱根據【以主為中心】,可分為七段如下:

  1. 耶穌是神(神子,一章)
  2. 耶穌是人(人子,二章)
  3. 耶穌是神的使者,是大祭司(三至七章)
  4. 耶穌是中保(八章~18)
  5. 耶穌是道路(19~39)
  6. 耶穌是我們的榜樣(十一至十二章)
  7. 耶穌是大牧人(十三章)

返回希伯來書讀經 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