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课 普世差传的伙伴/林安国
教会的责任:建立差传的群体
请看看以下几家教会,哪一家是合神心意的教会,原因在哪里?
例一
唐人街附近有一家教会,专门做些福利事业,牧师平常替人写信赚点钱,主持婚丧礼,安价目表收费,每星期举办老人午餐会,人数甚多,电影晚会人数更多。可是一到主日,教会便好像市中心的办公室一样,来往的人寥寥可数,汽车稀少。人数太少时,牧师便索性提早散会,方便人到附近酒楼午膳喝茶。
例二
离此不远有一家大教堂,钟楼声入云霄,红砖建筑,属大宗派、老字号。教会有千个座位,平常聚会只近一百人,者是绅士淑女,豪华汽车,崇拜仪式严肃单调,讲道注重哲理科学,大多数人每星期只来一次聚会,教会虽然人数不多,但彼此却不甚认识,更谈不上深交。牧师从著名神学院毕业,主张神既爱世人,世人便不会沉沦落入地狱,人人终究皆可得救。因此,信徒应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若能合一则佳,若不能合一,彼此应互相沟通了解。
例三
城东有另一家教会,是家族式教会,执事会成员差不多都是自己人,只有一个例外,此人乃他们家族公司的雇员。教会的成立,是因为从前教会的牧长不听指挥,所以另起炉灶,自挂招牌,经济上他们没有问题,牧师及女传道都是他们一手聘请。可是,教会多年来维持原状,新来的人无法找到事奉的机会。
例四
城西有一家很属灵的教会,主日用很长时间讲解圣经,很长的时间祷告,只准会员守圣餐。他们的会员只穿素色或净色的衣服,崇拜不用音乐伴奏,严格禁止与不信的人通婚。他们主张得救的人是蒙神拣选的人;因为蒙拣选的人,不传福音给他,也自然会来;不蒙拣选的人,终日向他传福音,也不会信。神拥有人得救的全部主权,我们人不能作什么。
例五
大学附近有一家教会,多数是学生及年轻夫妇。教会成立数年,借了一所学校聚会。他们很努力向人传福音,带他们到教会,所以地方不久已不敷使用。他们刚请了一位传道人,又正在觅地建堂,因此多数人不主张有什么向外差传的工作,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力量有限,另一方面也认为教会的工作是向邻近的人传福音,若每家教会都向邻近传福音,福音便能广传,不必好像八爪鱼那么多爪,到处乱伸。
讨论:你认为以上几家教会对神的救赎计划及使命是否尽责呢?
现在我们再看看神救赎计划中教会的角色。
一、神的救赎计划
以上数家教会,大部分与神的救赎计划及神给教会的使命有很大的差距。
神的救赎是有全备计划的,指向一个最终的目的,从耶稣的救恩开始,先是罪人得救,组成教会,然后教会受托,传给万民,最终是万民与整个宇宙万物都得赎,得与神和好。“……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一10)意即神与万民、万物和好,这种与万民、万物和谐的境界是如何得呢?圣经明言是“在基督里”,是因爱子所流的血(参弗一7),是因十字架的救恩(参西一20),是因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参林后五21)。因此,得救、得赎不应只是以色列人,也不应只是教会,乃是万民万族,是普世每一个人。
二、教会的角色
教会在这普世计划里,是一个施福的器皿、一个恩典的导管,与旧约的以色列民身分相似。
世人的光景如何?圣经形容世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他们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的掌权者魔鬼,他们被放纵的灵所控制,与神的恩典及慈爱隔绝了,没有指望、没有真神(参弗二1-12),他们惟一的指望是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赎:“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
既然是人急切需要福音,没有这福音便没有指望,谁负起这重任去传讲呢?耶稣复活后对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又说:“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路二十四47、48)“你们”不单指当时的门徒,更是指所有跟从主的人。“你们”是表示一个整体,这个团体是一班经历主救赎的人,是见证主恩典的人,这团体便是教会。
因此,耶稣升天前颁下的大使命,就是普世万民得闻福音的宣教责任,已交在教会这团体手中,也是交在每一个信徒的手中。
旧约的以色列人得着了神的恩典,可惜他们多次失职,失见证,以致外邦人不单不认识神,反而亵渎神,这是何等羞耻的历史事实。初期教会有些律法主义的人,也企图把神的救赎收藏自享,制造很多行为上的条件,来拦阻人白白接纳救恩。神兴起了保罗,为这事与他们极力争辩,把神救赎的奥秘及计划向人显明,他解释说:“……我深知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我作了这福音的执事……”(弗三4-7)
他跟着更清楚地说,不是只他一人作传福音的执事(工人),他乃是要“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或作所定成的旨意)。”(弗三9-11)
神既然早已定意要救万民,完成他天国的大计划,而教会又是被拣选负起这神圣任务的团体,我们的责任何等重大啊!若我们自私、失职、不传、不肯付代价、不肯服从、不肯装备,神要向谁追讨他们丧命的罪呢,岂不是向教会吗?岂不是我们这些蒙了恩又忘恩的人吗?
三、教会应该如何扮演这角色
(一) 教会应该有一个顺服的态度
主人喜欢顺服的仆人。大使命是吩咐、是命令,教会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应该顺服主的命令,履行普世福音的大业,因为这是她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 教会应该集合起来作见证
旧约以色列人见证神的方法,是以圣殿的敬拜吸引人到神的面前,这是“来”的方法,是吸入法。教会是由多人合起来见证神的团体,这种集体的见证,是向世界的宣告,吸引他们来观察、聆听、思想,以至接受。
教会信徒聚在一起有两个目的,每一个目的是向上的,包括向神的敬拜,对神的事奉,把荣耀、尊贵、权能、赞美归给神。这些行动虽然是向神,但却产生了见证的作用。未信的人从我们的敬拜中认识神的神性及救恩,因而相信,成为我们一分子,扩大了敬拜神、事奉神的质量。
教会信徒聚集在一起,另有一个目的是向内的,就是信徒彼此相爱、彼此服侍、彼此建立,这也产生了见证的吸力。有很多人信主,是因为在我们中间感受到教会中的爱及温暖;他们到教会,从讲坛到主日学认识真理,知道人生的路向,生命被建立,决心洗礼,加入教会,成为一员,彼此过肢体的生活。
(三) 教会应该分散出去做见证
旧约以色列人见证神,有另一个方法,就是在各处建立会堂,深入各民族中见证神,这是“去”的方法,是外传法,应教会不能仅停留在集体的见证。很多人不会到教会,也不肯来,很多人在地理上相隔很远,有些人与我们的文化相差很远,因此,主吩咐我们“往普天下去,向万民传福音”,这个“去”字表示分散到万民中。
《使徒行传》第一章八节把分散的方法及层次向我们表明:“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并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耶路撒冷及犹太全地,表示同文化的人,撒马利亚表示与我们文化相近的人,而地极表示文化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这些人都需要福音,我们应该想到他们,到他们中间分享神救赎的计划。
因此,教会的目的不单是集体的见证,也是为主分散出去的见证。
差会的角色:差传的架构
福音若要传到万民地极,必须透过两个架构来完成。当安提阿的信徒要向普世传福音时,他们先建立了一个差传基地——安提阿教会,一个负起在本地或近处见证的架构,继而从这基地产生一个行动的架构——差会,负起跨越地域文化的使命。这队人始自保罗、巴拿巴两人(参徒十三1-3),后来继续从各教会征召宣教人力,如提摩太及路加等加入。他们每到一地便设立地方教会,是另一个差传基地,也同时成为他们差传行动的支援。到了《使徒行传》第二十章一至六节保罗的第三次行程,这布道团已在各处建立了不少教会,这些教会也差派人加入布道团,不断倍增了宣教的实力。这两个架构循环不息,互助互倚,成为完成大使命的两股力量。
“乱定之后,保罗请门徒来,勤勉他们,就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走遍了那一带地方,用许多话劝勉门徒,然后来到希腊,在那里住了三个月,将要坐船往叙利亚去,犹太人设计要害他,他就定意从马其顿回去。同他到亚细亚去的,有庇哩亚人毕罗斯的儿子所巴特,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远古和西公都,还有特庇人该犹,并提摩太,又有亚细亚人推基古和特罗非摩。这些人先走,在特罗亚等候我们。过了除酵的日子,我们从腓立比开船,五天到了特罗亚,和他们相会,在那里住了七天。”
一、宣教的动静架构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到六节记载了不同的地名人名。
(一) 第一类是地名,代表静的架构
当中提到的七到八个省名及城名,包括了马其顿、亚细亚、希腊、叙利亚、特罗亚和庇哩亚等,这些地方均设立了教会。例如马其顿有三家出名的教会,设立在腓立比城、帖撒罗尼迦城和庇哩亚城;希腊也有两家出名的教会——雅典和哥林多教会;在亚细亚省亦有以弗所教会等。这些地方教会可称为静的架构,因为他们的信徒不能像保罗一样流动传福音,他们有家庭的责任、职业的限制,他们是一个在本地见证的团体。但这亦不是说他们静而不动,乃是指他们因受各方限制而留在一个地方事奉主,在本地传福音,也支援外地的工作。
(二) 第二类是人名,代表动的团体
地方教会既受限制不能动,便需要动的人到处去传福音,建立教会。经文中提到的宣教士包括保罗(安提阿教会)、所巴特(庇哩亚教会)、亚里达古和西公都(帖撒罗尼迦教会)、该犹(特庇教会)、提摩太(路司得教会)、推基古和特罗非摩(以弗所教会),还有作者路加(可能是以弗所教会)
二、动静架构的合作
这两个团体如何彼此合作互相帮助?保罗写信给腓立比教会说:“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腓一5)原文中“你们”两字,应译作“你与我”,是指地方教会和差传团体,双方搭配成为整体,同心合意兴旺福音。保罗常去探望腓立比教会,建立他们,写信勉励他们,将海外的异象与他们分享。而腓立比教会用金钱及祷告支持保罗的差传团体,并接待路过的宣教士和继续供应人力。
三、被忽略的架构
华人教会一向很看重建立地方性的教会,但却不看重建立一个强健的差会。华人教会需要看到这个急切需要,华人教会应在各地建立中国差会,就如从前西方教会建立差会,来到我们当中传福音一样。神的心意是要万人得救,因此他在我们当中要拣选人成为流动的一群,像保罗一样将福音带给远方的民族。既然神已为华人教会预备了人力、物力,又显明异象,那么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建立及加强华人差会,计划自己培训宣教士加入差传团体的阵容,成为一道强而有力的洪流,为主工作!
教会历史给我们一个教训,基督教宣教差传远比天主教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迟迟没有设立差会。历史学家拉图雷特(K. S. Latourette)曾说:“基督教在宣教事工上比天主教迟缓的原因,是基督教缺少了宣教的媒介和架构。天主教早在一千年前已经派修道院的修道士,到不同的地方传福音。而基督教虽然想接触未信的世界,却苦无工具。”没有差会,就是没有工具。基督教后来才发现差会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组织差会。就如贵欧利(Gregory)请奥古斯丁(Augustine)组织差会,将福音传到英国(United Kingdom),建立了英国教会;当英国人预备到中国传福音时,他们在英国亦组成了伦敦差会,罗伯特·马礼逊(Robert Morrison)、戴德生(Hudson Taylor)等就是这样被差到中国传福音的。
在二十一世纪,普世传福音的工作应由谁来承担?是否单靠西方的宣教士?拉尔夫·温特博士(Dr. Ralph Winter)说:“将有很多新兴的国家起来参与普世福音工作,这是九十年代的差传路向。现在印度至少有五十家差传机构,非洲也有一家差会差派了五百个宣教士出去。”温特博士相信,第三世界的宣教士人数将会超过西方宣教士。
华人教会应思想,在未来数年,会有多少华人出来参与普世差传大业?他们如何被差派出去?
四、两种架构互助配搭合作
(一)拒绝作独行侠
有一类宣教士可称为“独行侠”宣教士,他们有很崇高独特的理想,也有很专一的心志,他们不想被差会或教会辖制,也不想向人筹募经费,更不想在一个大组织里向上级呈报。在他看来,属灵人只讲异象与信心,只要清楚是主的带领,便应毅然前往,不必考虑征求太多人的意思,为了福音他们甘心摆上一切为主受苦。独行侠宣教士的心志是可嘉的,但在人际关系上却常带来问题,而且事工的方向容易动摇,故容易导致受伤或两败俱伤。
有些教会则是独行侠的教会,她一切宣教工作,都要自己管理及控制,因此教会也成了差会,不鼓励信徒参与教会外的宣教组织。这种情形多发生在较大的教会,他们甚至有能力请一位宣教牧者,也能自己全力支持及差派宣教士,不过这些独行侠教会需要面对不少问题,例如堂会与工场的需要不断产生紧张的拉力,毕竟一家教会的人力及资源有限,难以兼顾教会及宣教工场两方面的需要与问题,如一个工场尚可应付得来,但发展多个工场就分身乏术了。
差会的成立与行事也会出现独行侠。日本有一百二十家差会,其中超过六十家差会的宣教士少于十位,更有三分之一是少于两位(注)。这样的差会浪费及重复了很多人力资源,不是好管家。华人差会也有很多独行侠的组织,实在需要重估存在的价值及合并的可能性。
有些差会独断独行,不把教会看在眼里,没有好好交代宣教工场的发展及宣教士的情形,以公司老板的方式管理宣教士,而忽略了牧养带领,又拦阻教会对宣教士进一步的的支援。差会应接受教会的看管,应向教会负责,应有清楚的教会观,差会服侍的对象不单是工场及宣教士,更是要作教会的仆人。圣经给我们看到差会的演变过程及三者之间互倚互助之关系,三者不能独自有效地完成主的使命,三者的息息相关正是三股合成的绳子,能更坚强有力地负起普世救灵的大业。
(二)差会架构的演变
保罗时代差会的演变有三个过程。保罗、巴拿巴出来作宣教士是教会整体得圣灵的感动而产生的回应行动,因此,宣教士是堂会的延伸、是教会的天使,而堂会是宣教士的后勤及支援(参第一阶)。可是当宣教士上工场后,一家堂会所给的支援及人力的供应便受了限制,除非宣教士不发展事工,不然一定要从四面八方加强支援,这也能把一些未参与的堂会带上宣教事奉之路(参第二阶)。宣教士的人数增多,工场的数目及需要也相继增加,再加上很多不同背景的教会参与,这些从纵横交错的合作及配搭,变成了复杂的行政架构,宣教士的指派及福音事工的发展成了差会主要的功能,而宣教士的母会也成了祷告支援及关怀的角色,又在教会中不断培养宣教士及差派出去加强外面团体的事奉(参第三阶)。
保罗差会演变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教会产生宣教士(参徒十三1-3)
第二阶:宣教士征召其他宣教士(参徒十三至十六章)
第三阶:宣教士组成差会(参徒十八2、27,十九22,二十1-4;腓二5;西一7)
(三)两种架构互助合作
《腓立比书》给我们看到教会与差会及宣教士的密切关系。
神透过教会去完成他的心意及普世的拯救计划,教会是主角,而众宣教士及差会皆是教会的手,代表教会伸向未得之地及未得之民,因此教会及宣教士是教会的一部分,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需要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主的大使命。
教会、差会与宣教士是三股合成的绳子,合作则强,分开则弱。
问题研讨
(一)构想一家实行差传使命的教会。这教会一定是:
(二)试将你的教会与上述理想差传教会比较。请问你们教会的差传事工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