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欣賞 |
【客旅】
詩歌介紹 這首詩歌(《聖徒詩歌》544首)作者是和受恩教士(Margaret
Barber,1866-1930)。這首詩歌描寫信心之父亞伯拉罕一生的經歷(來十一8~10),正如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見證說:「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降臨。」(腓三20)
詩歌見證
一九二五年年底那天,倪柝聲弟去找何教士一同禱告。她對主說:「主啊!難道你真要讓一九二五年過去麼?難道你真要等到一九二六年才再來麼?但是,在這末了的一天,我還求主今天就來。」幾個月之後,倪弟兄在路上遇見她,她拉著他的手說:「小弟兄,真希奇,為何到今天,祂還沒有來!」倪弟兄說:「有多少預言者還不知道什麼叫作等候主的再來呢!當我到她面前,我知道她是真等候主的人,對於主再來的事,她實在內行。」 詩歌感想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豫備了一座城。」(來十一14-16)
亞伯拉罕離開哈蘭時是七十五歲,去世時則為一百七十五歲。其中的一世紀之久,他到處移棲,住在一座簡陋的、用駱駝毛皮搭成的帳棚裏,類似今日阿拉伯一帶的遊牧民族所使用的。這帳棚是他一生最妥切的象徵。
他與當地的居民保持距離,雖然住在他們當中,卻不屬於他們,不參加他們的種族集會;他小心地防止與他們的兒女通婚,遣人回本鄉為兒子尋找配偶;定意不從迦南人白得一根線或一條鞋帶,凡所得的必付予足夠的市價;他未曾在一地久留,乃不斷遷移。沒有地基的帳棚半小時之內就可搭架或拆除—一這是他一生最恰當的象徵。
返回哈蘭的誘惑或許還經常出現於心際,在那兒,他可居住城中與家人聚合。回去的機會並非沒有(來十一15),但他卻定意選擇到處遊移于迦南,不願定居在哈蘭;直到一生的盡頭,他仍住在帳棚中。他去世後,屍體才被人從帳棚中抬出,與撒拉合葬在麥比拉的洞穴中。為什麼呢?聖經中陳述信心的得勝最為莊嚴的篇章這樣解釋:「亞伯拉罕住在帳棚中,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來十一9)。正是如此。帳棚的生活是適合那些覺得自己的家鄉座落在群星之外的人。
神的子民應該過這樣超脫的生活,以便向世人作見證,這是極其重要的事。如果我們不能斷絕對周圍事物的貪戀,世人何能相信我們有關未來盼望的講論?如果我們像他們一樣汲汲營營,一樣貪得無厭,一樣焦慮煩懮,倚賴短暫人世種種的快樂和享受,難道他們不會懷疑我們信仰表白的真實性,不會懷疑遙遠之處確實有座真正的城?
請懸崖勒馬吧!現今的基督徒實在太專注於事業、享樂、奢侈和縱欲了。天國的子民和這世代人之間的區別變得微乎其微,即使最明眼的觀察者也無法從他們家中的擺設、兒女的教育、身上的裝束或生意的經營看出任何不同。他們吃喝、買賣、設立、建造、嫁娶一一在婚姻的事上投降一一顯然洪水正漫過傾斜的堤防,就要把他們沖走。
那麼,要怎樣改變呢?我們應否唾棄目前的行為方式?應否責備這個世代肆無忌憚的世俗化?這樣作並不能帶來持久的療效。且讓我們以絢麗的色彩描繪約翰所看見的那座城,讓我們揭露天家的榮美,聲明此時此地一顆舍己、毅然信主的心靈天天都能行走在黃金街上,聆聽眾天使美妙的琴音。這樣,當眾多的生命在靈裏被分別出來行走天路時,便能叫人們相信那不可見之城確實存在。──邁爾《亞伯拉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