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時刻需你(I Need Thee Every Hour)
(一)
我每時刻需你,可愛恩主; 無人柔聲似你,能施安撫。
(副歌) 我需你,主,我需你,
每時刻我需你;
哦主,現在賜恩力,
我來就你!
(二) 我每時刻需你,求你來臨;
試探失去能力,當你親近。
(三) 我每時刻需你,或樂或苦;
速來住留不離,免我虛度。
(四) 我每時刻需你,我今懇求;
你所應許福氣,向我成就。
(五) 我每時刻需你,至聖恩主;
使我完全屬你,永偕無阻。
─《詩歌選集》第371首;《聖徒詩歌》第571首
詩人介紹
作者毫克斯女士(Annie
S. Hawks,1835~1918),並不是一位特出的人物;她只是一個家庭主婦,一直做著家庭瑣碎的工作。她三十七歲時,在一個六月晴朗的早晨,當她正在作家事時,忽然深覺親近主的重要性,這是她以前所沒有經歷過的感覺。那時她想,一個人一面忙忙碌碌,一面又要有耐心與愛心,這是何等難能的事!人無論在快樂中,或在憂傷痛苦中,若離開了主,怎麼能夠活下去呢?正反覆思想、仔細揣摩這個感覺的時候,「我每時刻需你」的詩詞就在腦海裏浮現出來了。她立刻靠窗坐下,清晨的陽光照在她身上,信手拈來一張紙,揮筆寫出這首著名的詩歌。並抄寫了一份寄給她的教會牧師勞禮博士(Rev.
Lowry)。他見後甚是喜愛,代為作曲,並加上副歌,於主後一八七二年出版,刊登在美國浸信會主日學聯合年會的手冊裏。由於其深能引起人們從內心的共鳴,因而甚受歡迎,從此廣泛被各宗派團體所採用。
作者本人後來在評論本首詩時說:「對我自己,這首詩於其說是表達自己的經歷,毋寧說是一種預言。為甚麼它能如此震動人心,我實在不甚瞭解。但在若干年後,有一個陰影──極大損失的陰影──遮蔽了我的道路,那時,我從自己所寫的這首詩裏面得到莫大的安慰。由此我纔明白,我在平安穩妥時所寫的詩詞,也會給別人得到同樣的幫助。」
這一首詩印證主的話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它將信徒渴慕親近主的心懷充分表現出來,正如小孩躺臥在母親懷中,很自然的在心靈的深處,會有無限的滿足與喜樂,因此向她湧流出心中的需要與盼望:「無人柔聲似你,能施安撫。」尤其當我們身陷痛苦憂傷之中,內心充滿了掙扎與不安時,藉著歌唱這首詩歌,似乎能帶領我們脫離俗世的纏累,而陶醉於慈愛與安寧的氣氛裏面。唱本首詩時,要用心靈來唱,纔能分享作者當時的心境,而同得主的慰藉。
詩歌感想
這一首詩印證主的話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它將信徒渴慕親近主的心懷充分表現出來,正如小孩躺臥在母親懷中,很自然的在心靈的深處,會有無限的滿足與喜樂,因此向她湧流出心中的需要與盼望:「無人柔聲似你,能施安撫。」尤其當我們身陷痛苦憂傷之中,內心充滿了掙扎與不安時,藉著歌唱這首詩歌,似乎能帶領我們脫離俗世的纏累,而陶醉於慈愛與安寧的氣氛裏面。唱本首詩時,要用心靈來唱,纔能分享作者當時的心境,而同得主的慰藉。
因為本首詩的緣故,引發了另一名作詩家的靈感,寫出了另一首出名的詩歌,其過程饒有趣味。原來當一八九三年,在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場舉行基督教大會時,所唱的正是這首「我每時刻需你」。當時大佈道家惠特爾(Daniel
Whittle,1840~1901)也在場,有人向他批評本首詩說:「我們應當時時刻刻
(moment by moment)需要主,而不是每隔一小時(every
hour)纔需要主。」惠氏雖覺得本首詩的原意就是「隨時」需要主,不過,若能用moment
by moment來作另一首詩歌,表示我們分秒需要主,時刻需要主,倒也不錯。於是,他就當場集中注意力,寫出了一首「時時刻刻與主同活」的著名奮興詩歌(《詩歌選集》第449首;《聖徒詩歌》第408首)。茲錄全詩如下:
(一) 與基督同死,祂死算我死;
與基督同起,我有祂生命;
與基督同升,我超過此世;
主,時時刻刻,我歸於你名。
(副歌) 時時刻刻我蒙祂愛保守, 時時刻刻我從祂得生命,
時時刻刻我在祂前等候,
時時刻刻,主,我歸於你名。
(二) 沒有一爭戰,祂是不參與;
沒有一戰事,祂是不表態;
祂為我舉起得勝的旌旗;
時時刻刻我受祂的領率。
(三) 沒有一試煉,祂是不同在;
沒有一重擔,祂是不與共;
沒有一痛苦,祂是不擔代;
時時刻刻我在祂眷顧中。
(四) 沒有一寂寞、沒有一感傷、
沒有一歎息、沒有一鬱悶、
沒有一艱難,但在寶座上,
時時刻刻祂思念祂的人。
(五) 沒有一軟弱,祂不曾扶助;
沒有一疾病,祂不能醫治;
哦,時時刻刻,無論樂或苦,
耶穌我救主,與我同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