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士師時期(The
Period of the Judges)
第一節 以色列人佔領迦南後的初期情況
約書亞死後至統一王國形成這一段時期稱為士師時期。以色列人初步完成對迦南的佔領之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在各個支派所轄的地段內並不能完全驅趕或消滅剩餘的迦南人,由混雜居住發展到互相同化,在宗教上互相影響。《士師記》第一章記錄了足夠說明這一情況的資料。如:“便雅憫沒有趕出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與便雅憫人同住”;“瑪拿西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鄉村的居民”;“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蓮中間”(《士師記》1:21,27,29)。此外還有西布倫、亞設、拿弗他利都沒有趕出本區的迦南居民,並與他們混雜居住(《士師記》1:30~33)。再後,以色列人與本地迦南人發展到互相通婚並受迦南人異教的影響。聖經有如此的記載:“以色列住在迦南人……中間,娶他們的女兒為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並事奉他們的神(《士師記》3:5~6)。在這個時期內,以色列各支派之間各自為政,不能團結合作以對付周圍異族勢力的入侵,各支派部落出現各自的領袖,這些支派的領袖被稱為“士師”。
第二節 士師秉政時期
一、“士師”的含義與任務
“士師”一詞希伯來文讀作“Shophetim”意為“審判者”(Judges),說明士師的職責在平時是百姓中的民事審判官。《士師記》第3章中亦稱士師是百姓盼“mosiah,意為“拯救者”(deliverer),說明士師在百姓遇到敵人侵擾的危難時刻是一位能勇善戰、保衛百姓的拯救者,是在戰爭時期能組織並率領群眾抵禦外敵的指揮者。所以士師兼有兩重身分,既是平時群眾民事的官長,也是戰時軍事的領袖。在士師時期裡,經常而迫切要對付的,主要還是四周敵人的侵擾,士師們的主要任務是軍事方面的,即拯救百姓脫離外敵的騷擾與擄掠、壓制,以色列的士師們更多扮演百姓“拯救者”的角色。
二、《士師記》中的十二位士師
《士師記》中記載十二位元士師的事蹟,按先後順序為:1.俄陀聶(《士師記》3:7~11);2.以笏(3:12~30);3.珊迦(3:31);4.底波拉(4:1~24);5.基甸(6:1~7:25);6.陀拉(10:l~2);7.睚珥(10:3~5);8. 耶弗他(11:1~40);9.以比贊(12:8~10);10.以倫(12:11~12); 11.押頓(12:13~15);12.參孫(13~16章)。這些士師事蹟的記載,有的比較詳細,有的極為簡短,僅寥寥數句,記載簡短的被稱為“小士師”,記載較詳細的稱為“大士師”。十二士師中,大小士師各六位,大士師是:俄陀聶、以笏、底波拉、基甸、耶弗他、參孫。這六位大士師的戰跡遍及跡南本上東西南北的四面八方,所對付的敵人不同,戰鬥也是地區性的,卷人戰鬥的支派也不一致。茲按記載的先後和地區分述於下:
1、東北方:士師俄陀聶對付的敵人是東北方面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此王可能是中期亞述的一個王,西元前1400年前後,亞述重新崛起,史稱“中期亞述”,至西元前11世紀後期,國土分裂,再度衰落。此亞述王肆擾八年,猶大支派跡勒的侄子、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興起為士師,他集聚力量將古珊利薩田驅回幼發拉底河地區,恢復境內的太平四十年。
2、東南方:第二位大士師以笏的對手是東南面的摩押王伊磯倫。伊磯倫糾合亞捫人和亞瑪力人,越過約但河,佔據耶利哥城(亦稱棕樹城)使河東支派和河西便雅憫支派深受其害,便雅憫族以笏是一左手便利的勇士,他隻身以獻禮物為名,進入伊磯倫王的宮庭內室,以長匕首刺殺這個肥胖的王,然後號召群眾把守約但河渡口消滅入侵的摩押人,取得了勝利。
3、北方:底波拉是士師中唯一的女士師。其時北方迦南王耶賓擁有鐵車九百輛和一員大將西西拉,以其軍事優勢咄咄逼人,以色列人多年在其壓制之下。女士師底波拉起用拿弗他利支派的巴拉,聯合以法蓮、便雅憫、西布倫、以薩迦等支派勇士在北部以斯德倫平原與迦南王耶賓的大將西西拉對陣。底波拉善能掌握天時地利,使巴拉部眾率先佔領控制平原的周圍高地他泊山,避開西西拉的鐵車優勢,以靜待風雲變化,在一場風暴雷雨之後擊潰了敵人。據今日還保存的西元一世紀猶太著名史家約瑟福斯(Josephus約西元37~95)的《猶太古史》中的記載說,在底波拉指揮的這次戰役進行中,天降特大暴雨,基順河的河水猛漲,使西西拉的鐵車陷入平原泥濘中,動彈不得。巴拉率領的勇士,從他泊山上猛衝下來,勢如摧枯拉朽,大獲全勝。《士師記》第五章是一首底波拉勝利的詩歌,歌中有這樣的詩句:“耶和華啊,你從西珥出來,由以東地行走,那時地震天漏,雲也落雨,山見耶和華的面就震動……”(《士師記》5:4),說明猶太史家約瑟福斯對這次戰役的描述有一定的歷史依據。這首《底波拉之歌》經過文學與詞語的考證,被認為是舊約中最古老的詩歌之一,可能是在戰鬥勝利之後,在民間廣為流傳的詩歌,其年代可追溯到西元前12世紀。
4、東方:士師基甸時代,河東的米甸人,亞瑪力人入侵騷擾,搶劫掠奪,以色列人備受其害。瑪拿西支派的士師基甸,他從瑪拿西、亞設、西布倫、拿弗他利支派挑選戰士,組織戰鬥的力量,從三萬多名戰士中精選三百名,夜襲敵人營盤,克敵制勝。擊斃米甸首領俄立和西伊伯,繼而追擊殘敵,進入米甸境內,殺米甸王子西巴和撒慕拿,徹底制服米甸。士師基甸的輝煌戰跡,後代廣為傳誦,就在舊約中也有多處反映基甸士師的戰例。如《詩篇》第83篇的作者以米甸人的慘敗影射並咒詛心目中的敵人;基甸之後五百多年的先知以賽亞也以“米甸的日子”警告當世,預言強敵亞述將帶來的災難(《以賽亞書》9:4,10:26)。
5、東方:耶弗他時代,東面的亞捫人擾害住在河東迦得支派基列地的以色列人多年,以後亞捫人又渡河侵入河西的猶大、便雅憫和以法蓮地,以色列人窮於對付。耶弗他是個大能的勇士,被群眾舉為首領,率眾攻擊亞捫人,取得勝利,攻佔亞捫人的二十座城鎮,制伏了亞捫人。《士師記》12章記載耶弗他在取得對異族亞捫人的戰鬥勝利後,由於和河西以法蓮支派在共同戰鬥中協調不善,雙方發生齟齬,促使矛盾激化,最後兩個支派訴諸武力,以法蓮人侵入河東基列地,耶弗他所屬跡得支派的基列人奮起與以法蓮人爭戰,以法蓮人被打敗,紛紛搶渡約但河逃回河西。這時基列人把守約但河渡口,為識別以法蓮人逃亡者,令渡河者口講“示播列”(Shibboleth希伯來語意為“大河”)一詞,由於以法蓮人的口音,每將“示播列”讀作“西播列”(Sibboleth),所以就被基列人識別出來而加以殺害,據稱有四萬二千人死于同族人的刀下,從此以法蓮族的力量被大大削弱。
現代英語詞彙中“shibboleth”一詞通指“考驗詞”(testword)或指“口令”(password),其典故來源就是耶弗他士師時期發生的這一段故事。
6、西南方:最後的一個大士師是參孫。在參孫的時代,巴勒斯坦西南沿海的非利士族已成為以色列人的心腹之患。非利士人本來是愛琴海上的一個民族,後流徙埃及,沒有找到立足之地,逐漸侵入巴勒斯坦沿海地區,組成加沙、以革倫、迦特等五個城市的聯盟,擁有鐵制武器,經常騷擾以色列人地區。但族支派人瑪挪亞的兒子參孫是一大力勇士,力大無窮,他曾徒手與猛獅格鬥,將獅子撕裂,曾手擒三百狐狸,驅趕以懲罰非利士人,又曾以信手拾得的驢腮骨作為武器,擊殺一千非利士人等等。《士師記》13~16章詳記參孫的出身與力大無窮的秘密,非利士人利用參孫愛女人的弱點,買通妓女大利拉探知制服參孫的秘密辦法,於是一代英雄落得悲慘失敗的下場。
英雄參孫的故事在世界文學上早已膾炙人口。十七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彌爾頓(John
Milton l608~1674)採用參孫的動人故事,寫出《力士參孫》的長詩。(彌爾頓另外兩部長詩為《失樂園)、《複樂園》)。參孫故事中的妓女大利拉也成為臭名昭著的人物,英語詞彙Delilah一詞今通指“不忠誠的女人”或“女誘騙者”。──
許鼎新《希伯來民族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