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4、引言與結論

 

有了經文,找到了主題,再把構圖大致分成三部分,加上了引論、信息的主要部分、和結論。以後又怎樣呢?有了信息,就是所要傳講的中心部分,在概念和敍述上使它有條理、有系統。接下來就把講章分得清楚、簡明、和概括性。現在讓我們再研究關於引言和結論。

講章的主要部份若預備齊全了,在傳講時有兩件重要的事需要注意的:第一是引言,引言是用來吸引聽眾的心思,使他們能思想所要傳講的題目;第二是結論和應用,就是怎樣把真理鑒諸人的良心,使它能產生所期望的效果。

在此,我要先談引言的目的和性質。

    這裏無須過多分析,使用引言時所該記住的是,它必須能介紹出所傳講的題目,有時也必須介紹講員自己。他的講道有了經文、講題、信息,他的思想已溶化在講章中,因此這時候他可以準備講道了。但怎樣開始呢?在詳細的傳講以前,他必須簡單的向會眾介紹他的題目。

    有人曾這樣的設喻,將講道的引言比諸於一首詩的序幕、一本書的緒言、一幢建築物的柱廊,或是法庭開審時的開場白。詩的序幕能把那篇詩介紹給讀者們,提供它的方法、意義或是信息。一本書的緒言也是這樣。當然,它總是在最後才去完成的;我相信這種說法是合理的。正如路加的著作,他是先從第一章第5節開始寫起,在寫完全書後,才再回來寫頭四節。看他寫緒言的時態,就知道是在最後才完成的,這是明顯的事實。他寫緒言是向讀者介紹他的書,讓他們思考他的題目。

    因此,引言必須是一種介紹。它有許多困難是必須征服的,有時傳道者會體會出會眾對信息所存的偏見。因此我們必須征服它們,好叫會眾們能面對面看見信息本身。大凡有講道經驗的人,都會體會到,聽眾對講真可能存有的偏見,或是對他特別的喜愛,或是不喜歡他,反對他對一般講題所持千篇一律的看法;也可能有時喜歡他的觀點。這一切東西都是攔阻,有時偏愛可能比不悅含有更大的危險。我真不瞭解自己,為何對一般與我的觀

點有不同看法的聽眾特別喜歡,因為這緣故,我就得了更大的機會。有時一個講員要面對一筆反對基督教的聽眾,反使他的勇氣倍增,使他能為真理竭力的爭辯。對他來說不但沒有害處,反而能使他提心吊膽,防止任何錯誤。假如一個聽眾非常崇拜這位講員,那他可要謹慎了;因為他可能因此跌入了漫無目標,和心不專一的陷阱裏。

    聽眾的無知也是另一個要克服的攔阻。據我的觀察,戴爾博士(DrDale)在耶魯的講道學,可列為論到這個題目中最偉大的著作之一。他是一個特殊的傳道人,有廣大的內涵、豐富的知識。在公理宗百年以來的事奉圈子裏,可能除了費斯特博士(DrForsyth)在某些方面可能並駕齊驅以外,再無出於其右的了。從下面的引錄中,可看出他方法的簡單。

    “對任何的真理與責任,都需要從根基要方面講起,你不必怕自己講的太淺或太簡單。在我所認識的人當中,有一位最知名的學者,也是相當吸引人的講員,曾告訴我說,他每次講道時,常把這些聽眾對他所傳論的題目,當作完全是陌生和一無所知的。幾個月前,當白約翰(John Bright)在傳講一篇有關東方問題的偉大講章中,他就有意無意的採用這種方法。舉一個例子,他指出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君士坦丁堡的正確地點;並介紹馬摩拉和達達尼爾海的位置。他傳這篇信息時,我當時不在伯明罕。我是在英國北部的火車廂內讀到他的這篇信息。我不曉得他使用這種講法,會不會因此喪失了他演說的天才;或看他的聽眾,在聽他這篇像對小學生所作的報告,會不會感到厭倦。可是,當我回到家時,朋友告訴我,會眾們都聚精會神的聽他講。白先生一向是這樣行,他做得沒錯。他曾給了我不少榜樣,這次他又給我上了一課。這是說到應當怎樣想方法來吸引會眾的好例子。人們往往對許多與自己事業無關的東西,都投以漠不關心的態度。多少經常讀經,並且窮其一生聽道的人,對聖經歷史完全不瞭解;對於教義性真理的概念,也是含含糊糊的。因此,講員若能把聖經外的那些知識,解析得清楚又肯定;加上把真理的概念能有形有體的解釋清楚,供應得深刻入微,這些聽眾將會對他投以感激之心的。”

    引言只是一段建議的表白,能應用於整篇講章中。如何把聽眾引到你的講章裏,引言確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傳講引言時仍有一個阻礙,就是聽眾可能正心不在焉。在他們裏頭,早忙著想一些其他的事。因此,在你講引言時,最好的方法是提醒你自己,當你聽別人講道時,你也可能有的情形。

其次,我們還要想到聽眾的態度。我不能用太簡單的話,來描述一群聽眾。可是在我們的聽眾中,明顯就有人抱著漠不關心的態度。我不曉得別人的做法怎樣,當我自己講道時,我不是站在一群聽眾“面前”講道,卻是“對著”他們講道。我是看人講道,我自己也不能改正這一點。講道時我很敏感地會注意到那些心不在焉的人,我的引言一出就是對著那個人說的。

那麼引言的性質究竟是什麼呢?它應當是簡單、適中和有禮。提到簡單,意思就是避免用高言大智來吸引人。在引言的敍述中不放意用什麼叫人驚異的話來吸引人;不用戲劇性的方式挑動會眾的感情或意志;也不用特別的思想、言語和聲調來吸引人。也有的人是用驚人式,或用一種斷續的音調作為開始,這些都應當避免。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整篇講章中,都在用這些技巧來吸引人,只有少數人纔能這樣做。

其次是引言的性質和講題必須相符。引言必須講得清楚,有時就在引言中,把講章的大致內容先介紹一下。我們知道,一般人對經文所持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確的。在引言中我們最好先將它指出來;有時則藉著介紹主題,或藉著用易懂的話重釋經文,而將你講道的目的先陳明。總之,引言主要的目的是要申明你講章的內容是什麼。

百迪生博士(DrPattison)曾在英國羅傑德大學(Rochester)擔任多年講道學的教授。他舉出下面一段使用引言的方法,和分段的內容作比方。講題則是那古老的浪子回頭的故事。

 “醫生們用紫羅蘭來說明物理現象;講道的人則使用主的故事來編寫講章。他們所作的工作是相同的,都是取用那些美麗的東西制出精彩的東西。有人盼望能保留那朵紫羅蘭,卻仍然得著物理學的知識;也有人盼望又保留那故事又得著他的講章。今晚我就要這樣冒險嘗試的把主的故事擴大,卻使之不失去它故事的樣式。並且,我要你思想一下,那孩子所要求的是什麼;罪到底是什麼;他究竟去了什麼地方,罪在他身上造成了什麼結果;他怎樣回家,或老地如何解決了那罪。”

以後,他就直接的講出浪子的故事,在每一點上都加強重複一下他要強調的目的。

引言要能製造出應有的氣氛;這完全要看講題而定。有時,我們可指出自己對那特殊題目的看法,深以它是絕頂重要的;有時也可說明它的重點,提出它所帶來的安慰;但有時也要承認講題困難的所在。這一切為的是能使聽眾全神貫注。

最後,針對信息本身所作的引言,就好像信息一樣需要描述,用禮貌的態度表達出來。我的意思不是說,講員必須為他的議題假意的道歉一番,更不是用愚昧的方法來吸引人的興趣,而是為了尊重聽眾的權利。當人聽道時,他有權應用他自己的思想,來判斷你的信息。

保羅在戰神山上(Mars Hill)所用的引言,依我看來是一個最好的比方,可教導我們如何引用引言。他如何開始呢?在傑川的古欽定本(Old King James Version)聖經裏,出現了一件微小的錯誤,使我哀歎不已。修正本(Revised Version)已作了糾正,雖然在經文下面,它也指出有另一種可能性的看法。保羅是這樣開始的:

 “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都很敬畏鬼神。”

不是“非常迷信”(敘定本聖經用“非常迷信”),雖然我知道希臘文有時有這種譯法,但它的翻譯應當根據上下文。他沒有說他們是一群迷信的群眾,為的是怕失去了他的聽眾。同時,這也是一句恰當恭維的話,這段有力的引言卻又是滿帶著禮貌。保羅繼續有力的說下去。

 “你們敬畏鬼神的態度,可從你們的祭壇上的表現看出來。你們不認識它,也可以從你們所表達的苦惱中看出來,稱他是一個‘未識之神’。”

他根據他們的情況與他們說話像一般人一樣,他明白他們是做錯了,但保羅仍顯得很有禮貌。

關於引言我就講到這裏。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結論。關於結論,我們當注意兩件事情,就是它的目的和方法。

結論是用來結束一篇講章的。為了要使講章有良好的結束,就必須把信息總結一下。為了要使講章完整的結束,我們必須設法作一些澄清的工作。在真正結束一篇講章時,要把一切所講過的東西來一個總結。它必須包括我們已講過的,使它在聽眾心中,產生靈性及道德的影響。它也可用來防備人們,在聽道時沒有把信息真正的聽進去,因為那是很常有的情形。前面我曾提到戴爾博士(DrDale)的一本書,現在再錄它的一段話:“上一代有一個英國傳道人,發表他對講道的見解。他對自己在前面半小時所講的,並不十分在意。但他最關心的,是自己在最後十五分鐘所要講的。記得多年前,我曾念過一篇畢節專為學生所出版的講稿。他用很強烈的話提到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的一篇信息。畢節說,愛德華茲這位偉大的講員的講章,所苦心預備的教義部份,充其量不過是把槍瞄準,而他在結論時所提到實用的部份,則是對著敵人開槍掃射。我真擔心,在我們中間有許多人,花太多的時間去瞄準,卻在結束時,根本就射不出一顆槍彈來。我們常說,讓真理自己來做工吧!我們以為聽眾們的心靈和更知會懂得怎樣,將所聽過的信息應用出來。朋友們,若果你持著這種見解,你就是犯了一項最嚴重的錯誤。”

戴爾把一切都解說清楚了。正如我先前所提過的,每一篇講章的目的,都是為了鼓動人的意志。一篇講稿,若果缺乏了向會眾發出屬靈和道德性的挑戰和命令,那根本就不是一篇講章。真理需要被遵行,正如我們的主所說的:

“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神的道就是真理。”

傳道者千萬不要忘記,他的講道必須包含有道德和屬靈的目標。我們的主有沒有憑空說:“你們應當有信心”?他豈不是都先指出信心必須實行在生活中,不然有什麼用處呢?“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除非發出悔改的挑戰,告訴人悔改是什麼,不然悔改就沒有什麼用處。講道人不單單在解析悔改的定義,他是在呼召人悔改。“神阿!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若只單查考那個人,卻不激起我的會眾生出憐憫之心,我就失敗了。“耶和華阿,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只把它當作一位偉大的詩人所寫的詩,卻不能引領某些人走向這個方向,叫他也向神發出這種懇求的聲音,我們的講章仍沒達到它的目標。從開始我們就該認清這事實,在我們講道時,讓它來佔有我們,隨時準備作一個結論。

有關結論的重要性,我已強調至最大的極限。我們是為著一個判決而講道。與一群會眾談論道德問題是無益的,除非我們指示他們,這些東西都是為他們而講的,不然一切都會落空。許多講道人,選用一段錯誤的經文作結束。也有很多人他的講章很有力量,裏面含有相當的道德價值和屬靈的份量,卻在結束時說了一句沒力的結語:

 “但是,親愛的朋友,我們懇勸你們能表現得更好。”其實若用先知拿軍指責大衛的話:“你就是那人。”,豈不是更能把這信息的印象更深紮在會眾的心裏,不這樣做我們根本就沒有達到講道的高峰。

最後我要提到作結論的方法,我尚有一點簡單的補充。直達人心最好的方法,必須是使人的知識和感情並用,但我們真正的目標是面對著他意志的城堡大力轟炸。在結束時,運用知識把講章有條理的復述一下,並要提到如何運用這裏面的教訓。在感情方面,容感覺和思想齊心合作。設法激動人的感情,正為講題已光激動了我們一樣。但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是在轟炸人意志的城堡。

最後的一分鐘,在整個講道中,是最富潛能的重要關頭。當然,在還沒達到那時分以前,千萬不要去碰著那段黃金時間。假如我們看重聽眾對我們的信任,就不要對會眾說:我們要結束了,卻不照自己的話去行。千萬不要說:“現在,最後是,”以後立刻又說:“在結論時,”過了不多久又說:“還有一句話”;接下來又來個:“在我們散會前。”百迪生博士( DfPattison)論到這種結束的方式,使他想起波比的一首抒情詩,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的應用。

 “顫抖著,盼望著,徘徊著,心思飛翔著,

阿,死亡的痛苦、死亡的喜樂竟遲遲不來。”

除非是到了那最後的一分鐘,我們就不要冒失的去侵犯它。但在使用最後一分鐘時,我們當竭盡所能的,自然而又熱切的,使全信息的能力全然發揮出來。

這章整個的要點是,為了要捉住聽眾對講題的注意力,我們需要有引言,然後就是講章本身的內容。等我們傳出所有要講的內容後,要確知我們是在面對著會眾那最主要的部份,就是對著他們的意志發言,激動他們的意志,使他們願意向著那位至高和至完美者,忠誠的獻上自己。──康培摩根《摩根講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