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餅記念主
讀經:『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太二十六章26~30節)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林前十一章23~26節)
神把以色列民從埃及地領出來,就把逾越節這一個節期給了他們,要他們世世代代遵守,記念神在他們的民族中所顯明的拯救。這節期是一個預表,說出了神的兒子要為世人贖罪,拯救世人脫離罪和死,並它們的權勢。當主耶穌在地上最後一次與門徒用飯的時候,正是逾越節那天的開始。(猶太人計算日子是以晚上作開始。)在這一頓飯的末了,主耶穌吩咐門徒在以後的日子要常常吃餅喝杯來記念祂。因為就在這一個逾越節裏,主耶穌應驗了經上的預言被殺在十字架上。逾越節的預表功用到那一天就結束了,主也在那一天給門徒一個吩咐,要記念祂直到祂再來。教會不必守逾越節,因為那事已經過去了;教會現今所該作的,是要照主所定規的,聚會擘餅記念主。
關於聚會的名稱
教會聚會記念主,按一般教會的遺傳,都稱這個聚會為「聖餐」禮拜。「聖餐」這個詞是不合真理的稱謂,我們不主張這樣的稱謂。照天主教的道理,他們主張在記念主的時候,那兩樣表記之物經過神甫的祝福,就立刻變成真是主耶穌的血和肉,他們稱之為「聖體」,信徒去記念主就稱為「領聖體」。他們把表記之物神秘化了,就等於說這些表記是「聖」的,而信徒卻不是「聖」的。(事實上他們也不承認所有的信徒都是聖的,反倒說許多敬拜儀式上所用的物是聖的。)這種道理與聖經的真理完全合不來。神說所有信主得救的人都是聖徒,主也叫我們知道,記念主所用的餅和杯都是表記的物,藉它們來表明主死的事實,一點沒有說經過祝福就會變成「聖體」。這樣看來,我們只能說,記念主的人才是聖的,我們雖然尊重那些表記之物,但卻不能說它們是聖的,教會從天主教裏恢復出來以後,沒有完全脫離天主教的錯誤,記念主就是其中的一件。雖然沒有接受他們的「變體說」,但卻保留了他們的「聖」的味道,把「領聖體」改稱為「守聖餐」。這個改變仍舊是不合宜,雖然名稱是小事,但背乎真理的就不該看它為小事。
照聖經上的稱謂,有把記念主稱為『擘餅』。『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徒二十章7節)又有稱作『主的晚餐』(林前十一章20節)或『主的筵席。』(林前十章21節)也有弟兄乾脆的稱這聚會為「記念主的聚會」。怎樣稱謂都不要緊,只要不背乎真理就好。
為的是記念主
主吩咐我們說:『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章24節)我們就明白我們這樣聚會擘餅的目的,就是記念主,特別重在記念主的死這一點。我們聽從主的話來記念主的人,應當曉得為甚麼要記念主,記念主的甚麼事。
擘餅不是一個儀式
擘餅如同受浸一樣,並不是一種儀式。神不需要我們作一些沒有實際的事。但是我們也得承認人的愚昧,會把一些常常作的屬靈的事變成形式,失去了屬靈的實際,變成了外面的儀式。擘餅不是儀式,我們當小心,不要在屬靈的事上墮落。把記念主的聚會變成了宗教儀式。我們記念主當有心靈的實際,從心裏切實的思想主,把主所作的和自己連起來,這樣,我們就在記念主的事上認識了恩典。
藉記念主來恢復我們靈裏的甦醒
我們人有一個極大的毛病,就是很容易把一些事情淡忘掉,那怕是一件與自己有重大的切身關係的事,時間的累積也可以把它沖淡。我們常看見許多曾經熱心愛主的人慢慢的離開主,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少記念主和祂所賜給我們所不配的恩典,以神的兒子作我們的贖價這件事為平常。主知道我們的愚昧,祂給我們要記念主的吩咐,叫我們藉記念主,更深的認識恩典;更深的認識那位愛我們到一個地步,甘心捨去自己的施恩的主;又更新我們在恩典中的指望,又讓我們默想自己與主的關係,省察自己的過犯。我們這們作,就叫我們沉睡了的靈又甦醒過來,挑旺我們愛主的心,脫離世俗的愛戀,衷心的敬拜主,稱頌主,又甘心的事奉主。
過去曾經有人以為記念主是件神秘的事,能給人神秘的成聖力量,這是沒有真理根據的說法。在記念主的聚會裏叫信徒靈裏甦醒倒是真實的經歷。
表明主的死
在擘餅聚會中,我們記念主是不錯的。但我們的記念是重在那一點上呢?是記念從永遠到永遠的主呢,還是只限於降世為人的主呢?這些都可以記念和默想,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記念的重點,或者說是應當是最突出的一點,那就是主的死,和一些與主的死有關的原因和結果。主給我們在擘餅聚會中的記念範圍不是太大的,不是說神不喜歡我們記念主其他的事,只是說神要我們多注意主的死這件大事。
在記念主的聚會中,主給我們安排了兩件表記的物件──一個餅和一個杯──。這兩件表記物擺在當眼處的桌子上,我們一進到聚會的地方,就可以看見那餅和那杯。主自己說,餅是祂為我們捨去的身體,杯中的葡萄汁是祂為我們立約的血,流出來要叫眾人的罪得赦免。餅和杯是分開擺在桌子上,也就是指出主的身體和主的血分離,身體和血分離就是象徵死亡的事實。我們一踏進聚會來,神就叫我們看見主的死,神就叫我們想到主的死,我們吃餅,喝杯,就是接受主的死的事實。『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林前十一章26節。)從開始到末了,主一直叫我們注意祂的死。事實上我們也不能沒有主的死;沒有主的死,我們都活不了,我們都等待滅亡。主愛我們,甘心為我們死,解決了我們在神面前的罪和死,廢去了掌死權的魔鬼,除去了我們在罪裏的咒詛,打通了到施恩寶座去的路,叫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進到神面前。祂死了,我們就活過來了。我們能活在神面前是因主的死,我們是藉主的死而活在神的恩眷裏。
直等到祂來
主吩咐我們記念祂,不單告訴我們要回想祂的死,也領我們向前看到那榮耀無比的指望。『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來。』『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太二十六章29節)我們活在這個世界裏,頂容易給世界各樣的纏累和試誘偷去我們在主裏的榮耀的指望,叫我們把永遠無比的榮耀模糊了,活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主就要讓我們在祂的桌子面前安歇下來,思念祂的救恩,思念救恩裏的榮耀,帶我們看到國度,就是我們進入神的榮耀的那日子。『直等到祂來』不單挑旺我們的指望,也叫我們深受安慰。
不要疏忽聚會記念主
『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章24節)這是一個命令,也就是說帶強迫性的。當然這個強迫和一般的強迫不一樣,不是強制執行的。但是卻給我們一個這樣的觀念;如果我們是順服神的人,我們就非要注意聚會記念主不可。許多人很忽略擘餅聚會,甚至信了主多年,也不曾參加聚會擘餅,這不是好的現象。主既然吩咐我們要聚會擘餅,我們就當遵主的吩咐行。若是沒有記念主的心,就當求主賞賜給我們夠重的心意來遵行主的吩咐。
要盡可能多記念主
如果把『你們應當如此行。』這一句話譯得更準確一點,那就應當是『你們應當常常如此行。』常常就是不止息的意思,也是繼續不斷的意思。我們不單是要聚會記念主,並且要常常的聚會記念主,不以有過一次兩次記念主就以為足夠了,記念主的次數是不會達到一個「夠了」的光景的,許多信徒太不注意常常記念主,求主憐憫我們。
天天記念主的榜樣
對於榜樣,我們不一定學,但是有一些榜樣卻給我們提供了很有益的提示。在聖靈降臨的那個五旬節以後,教會建立了,那時候的神的兒女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徒二章46節)他們裏面火熱得很,愛主愛得很透澈,他們沒有辦法停止自己不去記念主,他們一碰在一起,就述說神的大恩,主的拯救,他們就要擘餅記念主,敬拜主。人愛主的心夠切,就會不住的記念主。所以有弟兄說:『一個教會的屬靈情形,愛主的程度,並認識主到怎樣的地步,可以從擘餅聚會裏看出來。』這話一點不假。
盡可能多的擘餅記念主
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比當日使徒時代複雜許多,生活方式也沒有當日的簡單,但這些都不能成為我們少記念主的理由。雖然我們現在不可能天天聚會記念主,但是對個人來說,天天記念主還是有可能的,也是必須有的。日常個人記念主的生活不好,聚會記念主也一定不會好的。所以對個人來說,我們還是該天天記念主,從起頭,我們的主已經是天天記念我們,我們沒有理由不天天記念主,對全教會來說,我們就該盡可能多的聚會記念主。
有些地方,一年才有一次記念主聚會,另外又有一些地方每一季有一次,這都是太少了。有些教會比較好一點,每一個月一次「聖餐」,但仍然不能說是盡了所能的多記念主。記念主不一定要在主日,平時都可以,但是一般來說,許多人在主日多半沒有凡俗事要處理,並且基督徒也該把這一天分別出來多親近主和事奉主。因此每一個主日,教會聚會記念主是十分合宜的。七天裏才有一次擘餅聚會,不能說是太多。我們必定要記住,主為我們撇下又捨去的是祂的一切,我們就該盡可能的多擘餅記念主,這是理所當然的。
主是擘餅聚會的唯一中心
擘餅聚會的目的是記念主,所以主就是這個聚會的中心。在聚會中的一切動作都是向主的。在記念主的聚會裏,我們不該有要聽道的心意,我們到這個聚會來是要一同高舉主,一心一意的敬拜主,好讓主在我們這蒙了恩典的人身上,就是因祂的勞苦功效能以坦然站在神面前的人的身上得滿足和享受。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享用主,但是在記念主的聚會中,我們就得讓主從我們當中得享受。所以在聚會裏一定不能缺的就是那兩件表記的物件,這些物件並不是神秘的,而是顯明主的死的表記,藉它們把我們的心思連到主的身上去。
餅──表明主為我們捨去的身體
桌子上所擺上的餅是代表主的身體,我們從這個餅的上面可以認識到主所經歷過的事,也就是造成功恩典的歷史。我們的心靈若是甦醒的,主就要藉這個餅來向我們說話了。
1. 主叫我們認識祂本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主。這餅是無酵餅,有些地方用麵包來代替無酵餅。這是不應當的,因為有酵的東西就把主代表錯了。『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林前五章7~8節)酵在聖經中一貫的用法,都是代表罪的,我們的主是沒有罪的神的兒子,只有祂有資格來替我們贖罪。無酵餅就是指明了這一點:無罪的主替我們成為罪,來除去我們的罪。主愛我們,甘心用祂聖潔的身體來為我們作成救贖。『看啊,神的羔羊,背負世人罪孽的。』(約一章29節)
2. 這餅給我們說出主為我們受苦的事實。舊約利未記中的素祭是指出主的生活的美麗,而在記念主的無酵餅裏卻告訴我們主所忍受的。一個餅的作成功,是經過多少的打、磨、搓、壓、末了還要忍受火的煎烤。如果我們生在主在地上作人的時候,我們準能看見在主身上有許多勞苦的記號,受鞭打的傷痕,憔悴的容顏,心靈裏因忍受罪人頂撞的憂傷。『祂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祂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患難。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賽五十三章2~3節)弟兄呀,你有沒有看出,主所經歷的這一切原不是祂所要受的呢?你有沒有看出,主身上的各種傷痕本該是落在你身上的呢?啊,『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五十三章5節)弟兄呀,你若細心的把以賽亞五十三章讀過,你就會看見這餅所表出那位為我們受苦的主耶穌了,你怎能不記念祂呢?
3. 這餅也給我們說出為我們完全捨棄自己的主。這餅不是擺在桌子給人看的,而是拿來擘開,擘到支離破碎;主為我們捨棄自己,真實的捨棄到完全不保留自己,連祂的命也為我們捨去。當我們再細心聽聽在十字架上的主大聲的喊叫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太二十七章46節)我們就會真知道主是如何的捨棄祂自己了。那個『常在父懷裏的獨生子』,現今卻給那永不離開祂的父離棄了,掩面不看祂了;那與死亡無份無關,並且根本不知道死亡的主,現今卻自願的進到死裏去。啊,弟兄,你有沒有看見,主這樣的破碎自己是完全為你呢?祂沒有理由要這樣捨棄,要有,那就是單單的為你,完全又聖潔無瑕疵的主為你破碎了自己。
葡萄汁──主替我們流出的血
『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可十四章24節)桌子上的杯所盛裝的葡萄汁,也向我們表明了主為我們流血的史實。我們看見了杯子,就該知道主替我們作了甚麼事,我們的心就要向主俯伏敬拜。
1. 赦免了我們的罪。主把祂的血流掉,使多人的罪得赦免,罪在我們身上成了魔鬼的綁索,把我們綑得結實,叫我們服在牠的權柄下,叫我們犯罪,又要我們陪伴牠在永火中受刑。罪使我們絕望,我們也實在是絕望的,但是主替我們流血,祂的血一經流出,我們的罪就得了赦免。神看見了主的血,就不再定我們的罪。主的血滿足了神的公義,也打斷了魔鬼對付我們的憑藉。我們得享安息,是因主流了血。主所流的血直到今天仍然在神面前向神說出『赦免他們』的話。主流了血,我們就長遠享用赦免的恩典。
2. 打通了往神施恩寶座去的路。罪人不能到神面前去,一去就是定罪。但主流了血,把人到神面前去的阻塞打通了。在聖殿裏,神的寶座面前有幔子擋住,不叫人進到至聖所。主在十字架上流血至死,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開了,到神面前去的路打開了。『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十章19節)讚美主,祂的血使我們進入至聖所,叫審判的寶座成了施恩的寶座。我們不但能進入,而且是坦然的進入。舊約的人,只有大祭司能進入至聖所,並且一年只有一次,憑祭牲的血,又按嚴謹的條例才敢進去,提心弔膽的立在神面前。我們憑主的血,得那寶貝的『坦然』,施行審判的神成了可親可愛的父,我們怎得不敬拜主!
3. 主用自己的血為我們與神立約,這約是稱為恩典的約。『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路二十二章20節)提到了約,就說出立約雙方所受的約束;這恩典的約限定神必定要向我們施恩,也限定了我們一定活在神的恩典的裏頭。因為神是用祂自己的兒子的血來立這個約,祂看到祂兒子的血,就向有這血的記號的人大動憐憫,又大施恩惠。誰也不能把我們從神的恩典中奪去,因為有這個恩典的約在那裏顯出約束和保護的能力。這約一直引我們看到國度的日子,看到在榮耀裏的主提接聖徒進入榮耀裏的事實。我們在這個約裏的人,就白白的享用了神榮耀的豐富。
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都要吃那餅和喝那杯。我們這樣吃喝就是表明我們接受了主和祂所作的進到我們裏頭來。在主所是和主所作的我們都有份,不單是有份,而且是聯合於主所是和主所作的事實上。這個聯合也藉吃喝的動作顯明出來。
擘餅是在主的桌子前的交通
按原文直譯,林前十章十六節的意思應當是這樣:『我們所祝福的那福杯,豈不是基督的血的交通麼?我們所擘開的那餅,豈不是基督的身體的交通麼?』這樣看來,聚會擘餅記念主就是眾聖徒在桌子前的交通,在交通裏記念主,在交通裏敬拜主。
因此,在聚會記念主的時候,我們要看見與眾聖徒在一起的要求和事實。在這樣的時候,不單是個人記念主的問題,而是與眾聖徒一同記念主,這才是在交通裏的記念。若是個人記念主,那就不必要聚會記念主,因為無論在甚麼時候和在甚麼地方,個人都可以記念主。但主給我們看見要聚會記念主,也就是要我們學習與聖徒們同心記念主,也應當感覺到個人的記念不夠滿意,個人的讚美和敬拜也嫌微弱,因此要與眾聖徒一起記念主,敬拜主,因為主該配受大敬拜和大讚美。這們才作叫主心滿意足,也叫記念主的人心滿意足。所以聚會記念主的時候,個人直接思念主,也與眾聖徒一同在交通裏記念主。沒有交通,聚會擘餅就沒有需要,因此我們必須學習與眾聖徒在一起,在交通裏記念敬拜主。
一個餅
『只有一個餅,我們雖多,卻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林前十章17節直譯)在主的桌子上,我們只有一個無酵餅,不是許多的小餅,或是切開的麵包,主藉這一個餅不單給我們看見祂所作的,也給我們看見我們所該學的:就是在交通裏學習記念敬拜主。
主要我們看見神的兒女都成了基督的身體的組成單位,彼此聯起來就成了基督的身體,那就是教會。並且神的教會只有一個,神的兒女就不該有分門別類的心意。因為只有同是屬於一個身體,才有交通的根據。我們所以成為基督的身體,是因為基督在肉身中捨去祂的身體,除此以外,再沒有別的因素使我們成為基督的身體。我們到主桌子面前來的人,都是同有一位主,同在一個救恩裏,也同蒙一個應許。餅沒有擘開是一個餅,擘開了,我們也吃了,在我們裏頭聯起來,也是一個。所以在記念主的時候,主願意我們學習與眾聖徒在交通中敬拜,也從心裏接納同作兒女的眾肢體,因為從五旬節一直到主再來這一段日子內的眾聖徒,神都是把他們放在這一個餅裏,成為一個身體,就是神的教會。保羅寫信的時候並不在哥林多,但是他也把自己與哥林多的眾聖徒一同擺進這一個餅裏,我們也該同樣學習在這一個餅裏與眾聖徒有交通,一同記念主。我們無論分散在甚麼地方,我們都是一個餅,也分受桌子上的那一個餅。因此,在主的桌子前,我們學習彼此接待,也一同追求在主裏的和睦。
一個杯
『我們所祝福的那一個福杯。』(林前十章16節直譯)在桌子上,主也給我們一個杯;只有一個大的杯,不是許多小的杯。這杯稱為福杯。是主先替我們喝盡了那苦杯,而把這福杯留下給我們,這杯就是那恩典的約,成為我們滿溢的福份。
我們重地指出,在祝福的時候只能有一個杯,並不是形式上的固執,而是要表明屬靈的事實。主在定規記念祂的事的時候,在馬太福音二十六章二十八節裏,『這是我立約的血。』是注意血的問題;馬可十四章二十四節也是注意血的問題,但是在路加福音二十二章二十節裏『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格外注意杯的問題。許多人常是只注意血而忽略了杯,主卻要我們留意那杯本身也是帶屬靈的造就。那杯就是約,我們是一同在這約上蒙恩,我們都是有份在這一個杯裏。神給我們的約只有一個,我們所得的恩典的源頭也只有一個。我們只能有一個杯,並且在這一個杯裏有交通,引我們的心思到賜恩的主那裏。有一首詩歌寫得很好:「咒詛祂受,祝福我享,苦杯祂飲,愛筵我嘗,如此恩愛,蓋世無雙,我的心啊,永誌不忘。」
幾樣在聚會擘餅時的操練
在第一輯裏我們都看過了,擘餅聚會並沒有一定固定的樣式,也沒有標準的模樣。但是我們卻有聚會的原則可尋。我們肯定的說,擘餅聚會應當是交通性的。我們又把啟示錄五章裏的天上敬拜的光景作參考,我們也可以肯定記念主聚會的內容,應當是圍繞主的死的事實來敬拜和感讚。這樣的聚會內容對我們來說是比較生疏的,因此我們在聚會擘餅時就該有些特別的學習和操練,照這個聚會的性質和要求與眾聖徒一同事奉敬拜主。
主自己帶領
主當日與門徒一起擘餅的時候,是主自己在那裏作帶領的,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也深信主要照祂的應許在我們中間,也在我們中間帶領我們。所以在聚會擘餅的時候,我們是沒有主席或是領聚會的人,我們一同學習讓主藉聖靈的帶領來進行聚會。在聚會的時刻到了,就由一位受感動的弟兄作開始,或是禱告,或是提出詩歌來頌讚,此後就各人按裏面的感動來禱告,唱詩歌或是話語的交通。在這個聚會裏應當盡量減少人的動作,不叫有任何一個人突出來,只叫我們的心意集中在主身上。我們赴這個聚會,必須要學習負屬靈的責任,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該禱告就禱告,該唱詩就唱詩,特別是弟兄要學習負責作聚會的起頭人。若是弟兄姊妹不負責任,聚會擘餅就不能進行下去。
詩歌的頌讚
在聚會裏我們有詩歌,但我們不是唱一般造就性的詩歌,不管那詩歌的造就份量如何重,在擘餅的時候唱是不合宜的。我們要記得擘餅是為記念主的死,我們選唱的詩歌就不要離開這個路線,要選唱直接與主自己有關的詩歌,或是述說主的一生的,或是述說主的受苦至死的,或是述說主所是的。我們在這聚會裏不唱與記念主無關的詩歌,我們多唱讚美和敬拜的詩歌。
選詩歌不是憑自己所喜歡的,仍然是根據裏面的感動,神把一首詩歌放在你裏面,你就提出來與眾聖徒一起唱。按靈裏光景的開展,在聚會開始時選唱主受苦的詩歌是合宜的,慢慢引進主的榮美的敬拜詩歌。當唱詩歌已經進到敬拜的境界,除非是很有感動,不然的話,就不要再唱受苦的詩歌,免得把已經升高了的靈裏的敬拜壓下去。另一方面又不宜一連唱過多的詩歌,因為這樣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倦,就使我們敬拜的心靈受影響,也多佔去了禱告敬拜的時間。這些都是許多弟兄在長久的經歷中領會出來的,可以給我們作個參考。
禱告的敬拜
禱告在擘餅聚會中所佔的份量應當是最重的,因為禱告是根據眾聖徒裏面的新鮮的感動,也是他們對主真實的認識。這樣的禱告最叫主的心歡喜,所以在這個聚會中應當有更多的聖徒禱告。但是我們得看準,這時候的禱告不是一般的禱告,不然就叫這聚會成了禱告聚會。要記得,這時候的禱告是敬拜及感謝的禱告。敬拜就是高舉主所是的,承認主是配的。我們感謝主為我們所作的,從主的受苦引出我們的敬拜。
祈求的禱告在這時候是不該有的,在這時候只要敬拜。因為桌子上的餅和杯所表明的救恩,就是說出在基督裏神已經把一切都賞賜給了我們,神沒有留下一樣不給的。既然神的心意如此顯明,我們還要祈求甚麼呢?祈求的禱告應當擺在個人的禱告或禱告聚會裏,這個時候只有讚美,感謝和敬拜才是合宜的。
高舉主的交通
聖徒們的裏面有話語,就可以站起來向眾人交通,不過這些話語應當是高舉主的,不是一般造就性的交通,這時候的交通與詩歌並禱告的原則是一樣的,不要離開記念主和表明主的死這範圍。夠強又有份量的交通能幫助人更好的摸到主,但若果裏面要交通的感動不是頂強,只不過是一點點,那倒不如把那感動藉禱告發表出來好些,因為太弱或不合宜的交通話語會把眾聖徒敬拜的心打岔的。
衷心的默想
主有時叫我們在祂的桌子前完全靜默下來,雖然沒有詩歌,禱告或交通,但主卻以『我的默想為甘甜。』(詩一零四篇34節)面對主所作的,心思不要遊蕩,好好的默想主一切的恩典和主所有的好。這不單是擘餅的時候才操練的,在平日就該好好的學習默想主。
誰來祝謝
眾聖徒的敬拜到了高點,或是到合宜的時間,就該為餅和杯祝謝,然後分給眾人。當日是主自己祝謝,現在該是誰來祝謝呢?這不是「牧師」的特權。主感動誰祝謝,誰就該順服,站起來按餅和杯所表明的祝謝。按屬靈的次序,(參看林前十一章3節)應當是弟兄祝謝,沒有弟兄的地方,當然姊妹就該接上來在姊妹們中間祝謝。年幼的弟兄又該謙讓年長的弟兄。(參看彼前五章5節)倘若年幼的弟兄裏面有感動,就稍微等一等,若是年長的弟兄不起來祝謝,就證明他裏面的感動是對的,可以放心站起來祝謝。整個聚會的進行,我們都是一同學習接受主藉聖靈在我們裏面的帶領。
吃餅,喝杯以後,可以一同唱首讚美詩,(參看太二十六章30節)或是有點交通的話,沒有也行,因為沒有一個定準的定規,聚會擘餅就完畢了。
擘餅混亂的懲治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林前十一章27~31節)當日哥林多教會在擘餅的事上混亂,因此招致了神的懲治,甚至有死了的。這個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主是如何重視記念主的事,不允許有混亂不潔的事在其中,雖然現在主沒有顯明祂立刻的懲治,但祂卻叫我們看見那虧損是大的,將來主還是要審問。所以我們到主桌子面前來的人,都當先省察自己,不叫自己帶罪來到主的桌子前,免得為自己招虧損。也不要在被罪玷污了的桌子前記念主。如果沒有認罪得主赦免,就算是已經來到聚會裏,最好不要領受餅和杯。記念主也是一件嚴肅的事,我們該存敬畏的心來順服主的吩咐。
一些犯了明顯的罪而又不肯悔改的信徒,為挽回他,不叫他加重虧損,並且要保守教會的潔淨,教會就要停止這人在桌子前的交通。被停止交通的信徒,就該在神面前俯伏求赦免,不要責怪教會,這不是教會的處分,而是對失敗的人極厲害的挽回。
教會的接納
擘餅的人都該是得救的人,換句話說,只有得救了的人才能擘餅。教會一切的聚會都是開放的,唯有擘餅是不該開放的,因為不能給別人留下得罪主的地步。因此要擘餅的人都要經過與教會負責肢體交通,得教會接納了,才好與眾聖徒一同記念主。離開本地到外處去的信徒,也該先向當地的教會請求接納,得了教會的接納才能與當地的聖徒一同擘餅。這一點也是我們在擘餅上要注意的。
心意上的預備
擘餅是滿了主的豐富的筵席。人赴親友的筵席都留意服飾上的穿戴,我們赴主的筵席就更當謹慎了。主不是要我們在外面的服裝上留意,但卻要我們先有裏面的心意上的預備。因此赴擘餅聚會以前,盡量不要為各樣的事忙亂,免得我們身體和精神都疲倦,就不能有甦醒的心靈來記念主,這是很不好的。預備好了心意才擘餅,不要等到來了聚會才匆匆忙忙的平靜心裏的忙亂。要記得我們是赴主的約會,我們該好好的先預備好心意,才來見那捨己愛我們的主。── 王國顯《在基督裏長進──第二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