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病人和其家屬
(一)主耶穌的榜樣
約翰福音第十一章拉撒路的故事,給我們看見一個榜樣,如何去幫助正在病痛中的人,和那些為病人憂傷的家屬。主耶穌做了四件事情去幫助他們:(一)祂去了(17節);(二)祂哭了(35節);(三)祂作了見證(23~26節);(四)祂使拉撒路復活了(43~44節)。
【耶穌去了】祂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和拉撒路的家人同在。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第一件事。也許我們會覺得不知道該說些甚麼話,纔能安慰憂傷的人。其實,許多時候,我們根本不需要說甚麼話。他們所需要的乃是我們的關心。我們在旁的陪伴,其意義遠勝過我們可能說的任何一句話。
特別是當親人病故時,他們在憂傷之餘,可能會尋求聖經的答案。這時候,縱使引用了長篇的聖經經文,他們實際上很難聽得進去。對他們的問題,最佳的回應乃是與他們的傷痛一同表同情。即使是神自己也未曾應允回答你人生中所有的悲傷。因此,當你不知道當如何回答問題時,最好保持靜默的關心,並體貼地接近他們,以溫暖去握他們的手,以愛輕拍他們的肩膀,或是一個溫柔的擁抱,這些就足以表達你所要說的話了。
不要擔心言語,只要讓你自己成為遭喪朋友的幫助,因為只要你在那裏就足夠了。通常,你的朋友所最需要的,是一位能了解且有同情心的聽眾。讓他們說出內心的憂傷,來舒展其低落的情緒。所以當你獲悉有人家裏遭喪時,就去和他們在一起。那也就是主耶穌當初所作的──「耶穌就去」。
【耶穌哭了】耶穌幫助馬大和馬利亞所作的第二件事,是和她們一起哭泣。「耶穌哭了」(約十一35),這是聖經中最短的一節經文,短短的四個字,卻說出了耶穌如何幫助祂悲傷的朋友。主體恤並感受到馬大和馬利亞的憂傷,和她們一同分擔她們的苦情。主是與「哀哭的人同哭」(羅十二15)。
人們需要哭泣。眼淚是神賜給我們的一種發洩的方法,用來解開那些存在我們心裏,足以令人沮喪、下沉的鬱積情緒。因此,不要小看流淚,而認為是懦弱無能的表現。
當然,你必須能夠融入哀痛之人的情緒裏,也就是「感同身受」(參來十三3),你纔能表現得自然且能幫助別人。切忌外表的做作。
【耶穌作見證】耶穌作的另一件事,就是向馬大作見證。祂幫助她把眼光從現在轉向未來,從肉身轉向靈性,從屬地轉向屬天,更從自己轉向基督。祂使她相信祂乃是復活的主:「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十一25)。
僅僅是分擔朋友的憂傷還不夠,我們應該更進一步嘗試去分享我們的救主。真求主賜給我們智慧,使我們能夠適當地引領別人,在那極大失望的時刻,還能恢復自信和盼望。
若是對方是一個不信的朋友時,我們除了同情與安慰之外,總得抓住機會,讓他們也能認識到神的大愛,指引他們投靠救主。
【耶穌使拉撒路復活】耶穌所作的第四件事,是喚醒已死的拉撒路。當然我們不可能這樣作,但我們能使死者生前種種靈性特點──信、望、愛──重新活在家人的心中,譬如述說死者愛主的心願與見證,激勵他的親人奔走天路。
(二)如何幫助臨終病人
【一般人臨死時的情緒反應】根據專家研究結果,一個臨死病人,通常會有如下的五個階段式情緒反應:
(一)震驚且否認:當一個人得知他得了末期絕症時,第一個反應多是震驚且否認的。他不相信且不接受這樣的診斷結果。這階段反應的特徵是發出「不,不是我」的呼喊。這幾乎是在任何震驚情況都有的正常反應。病患多半否認這樣的診斷,假裝他將會好,且能再過正常的生活。他可能一個醫生換過一醫生,企圖去找到一個能告訴他第一次的診斷是錯誤的。
(二)憤怒且生氣:第二種臨死病人所經過的情緒是憤怒和生氣。這意謂著此人可能不再否認他的情況,所以他覺得需要發洩大量的怒氣、挫敗、害怕和絕望。這時期的特徵是有一連串的問題,如「為甚麼是我?」或「為甚麼是這樣?」或「為甚麼不是那樣呢?」「我不是一個好的基督徒嗎?」在他的挫折中,他可能厭煩在他周圍的每個人──包括醫生、護士,甚至神。
(三)討價還價:第三種情緒是病人知道死亡已經無法避免,所以他尋求醫生或神是否可多活一段時間。這階段的特徵是承認:「是的,但是...」病人希望延長時間來完成他未作完的事情。正如希西家王知道自己即將死了時,他就與神禱告交涉,求神讓他多活幾年(王下二十1~6)。
(四)憂鬱消沉:第四種情緒則是病人開始對這個事實感到哀傷,因他必須離開他的家人、他的工作和他在世的生活。這時期的特徵是慟哭著:「可憐的我!」憂鬱消沉可能是有行動的,也可能是安靜的。有行動的特徵多半是流淚;安靜者的特徵多半是畏縮。當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祂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也經歷過臨死的傷痛(路廿二44)。
(五)接受:最後的一種臨死的情緒時期,是病人已接受他將死的事實,且從自己、他人和神那兒找到平安。正如年邁的祭司西面,當他看到救主時,他說:「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路二29~30)。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過這五個階段。有些人並不能活到足以經歷所有的時期;其他人則拒絕去接受死亡的事實。他們不是否認死亡,就是到處找名醫看病,或嘗試用各樣所謂祖傳秘方來作存活的努力。無論如何,假如給予足夠的時間,且在正常的環境下,一個絕症病人在死前,多半都會經過這五個情緒反應時期。
【絕症病人的七種需要】一個臨死的病人至少有七種需要:
(一)允許他談論有關他的死亡:一個末期病人第一個需要是被承認。他需要至少有一個人能和他維持感情上忠誠的關係。他需要能和某人自由地分享他的感受──即使他們可能是極消極的。所以必須使自己隨時以敞開的心來接受他。
(二)讓你的愛慢慢流向他:末期病患所需要的第二件事,是你愛的表達。在他生病的時期,他將經歷極大的孤單寂寞;感覺四周沒有人了解他或關心他。所以需要你去關懷他,看他。主耶穌曾把看望病人說成:「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廿五40)。
(三)幫助他持續他的希望:總要幫助病人維持活下去的盼望。除非一個人能認識他活著的意義,一般常人是「哀莫大於心死」。
(四)幫助他信任他的醫生:一個臨死病人必須對他的醫生,和醫院的看護人員具有完全的信心和信任。他需要相信,任何改善他身體狀況的藥物都在使用著,假如他能相信現在的病況,以及正在進行的治療對他身體的影響,都可幫助病人。
(五)給他有關他家人往後生活的保證:臨死病人的另一個需要,是能夠給他一個保證,即那些平日倚賴他的人,能在他死後仍能受到別人的關照。
(六)幫助他更多認識並經歷基督:一個不信的人,如果能認識救主耶穌基督,那麼在他面對死亡時,將會有極大的平安和確信。
一個信徒,在他所餘下不多的時日中,仍需要經常與救主基督連在一起,更多認識並經歷基督,讓基督的平安在他心中作主(西三15)。
(七)幫助他一心一意活著:我們必須幫助末期病人專心於他的生活,且儘可能活得久且豐富,而不是專注於他的死。死時只需極短的時間──僅是人生中的一小部份:一週、二週、一個月──而其餘的時間都是在活著。所以我們必須幫助他在最後的生命過得充實,且每天過得積極。
(三)如何幫助你自己渡過親人病故的打擊
所愛之人的死亡是最令人心碎的經驗,而憂傷是最具毀滅性的力量,假如我們經過一段正常憂傷時期後,仍然不得釋放,那麼我們將被它所轄制。雖然沒有任何的話語、理論或方程式可以減少憂傷的打擊,但下列七項建議多少能有助益:
【歸向神】第一,求神幫助你。保羅稱神為「賜安慰的神」(林後一3)。神能夠在我們的患難中堅固我們。祂並未使我們免於患難,卻願意在一切的患難中賜力量給我們──假如我們願意求告祂。這是歷代基督徒可以作的見證。同樣地,神的恩典夠你用,只要你求告祂。透過禱告、查經及敬拜,你能找到克服憂傷的內在力量。
【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第二,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與出生、成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不信主的喬治‧蕭伯納也曾說:「生命的最後統計都是相同的──另一個人從一個將死的人誕生。」
雖然人的壽命每年都增加一點,但是沒有一人能保證還有明天,人有一死是免不了的事。年歲愈長,身體的狀況就每下愈況,意外與疾病持續地發生,而人最後的敵人就是死亡。所以人人應預備死亡。我們必須接受它為生命的一部分。
【發抒你的憂傷】第三,讓眼淚來發抒你的憂傷。流淚是心靈得醫治一個很正常的過程,千萬不要以掉眼淚為恥,也不要擔心。
眼淚是天然活塞之一。哭泣可以疏導情緒的壓力,不致傷害身體。我們很像高壓快鍋,必須有一個活塞發洩壓力,不然會爆炸。所以我們不當壓抑憂傷,而需要發洩。
但有一些人持著如此的論調:「你要咬緊牙根、忍住眼淚,你必須勇敢地承受,不然會顯示你缺少信心。」
我們不要如此想。眼淚是憂傷的自然流露。在祂的朋友拉撒路墓旁,耶穌哭了。羅馬書第十二章十五節也告訴我們:「當與哀哭的人同哭。」保羅說:「我流淚寫信給你們」(林後二4)。同一位神賜給我們能與他人一同歡笑的嘴唇,也賜給我們淚腺能與他人同哭,二者都是與生俱來的。
聖經說到我們信徒不當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憂傷(帖前四13~18),但並不是說禁止我們憂傷。盼望會控制憂傷的程度,但禁止憂傷是不可能的。適度的憂傷是合宜的。
【在追憶中度過】第四,花時間經歷你對所愛之人的回憶。不要嘗試躲避這些回憶,也不要否定它的存在。
有些好心人士可能勸告你:「目前你需要長期的旅遊,以忘掉過去的一切。」但你的家纔是面對新調整最好的地方。雖然以後會有旅行、改變或休息的時間,但忘掉它並非好的解決辦法。
很可能你需要翻開相簿;聽聽耳熟目詳、又是你與死者生前都喜愛的音樂;在常走的小路上徘徊追憶;或撫視與死者生前共同珍愛的桌椅、服飾、書籍。不要逃避這些追憶,卻要面對它。畢竟,從憂傷中恢復,並非表示抹去對死者生前種種的追憶。
至於死者的所有衣物就需要特別的處理。因為在處理死者衣物時,往往會掉下不少眼淚。使徒行傳第九章卅九節中,提到多加的朋友拿起多加生前給她們做的裏衣、外衣,就哭了起來。
所以有一些人怕傷感落淚,就請他人處理死者生前衣櫃的所有物;也有些人卻保留死者的每樣東西,並期待死者有一天再回到家裏。像這兩種心態都不能帶來心靈的醫治,並且還否定了死亡的事實。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來處理所愛之人的衣物,雖然不容易,但是在處理的過程當中,會使你憂傷的心靈更快得到醫治。
在那時候你可能需要時間來決定,死者的所有物中那些東西應予以保留。有許多人在事後懊悔當時做了匆促的決定,把與死者同住的房子賣掉。
所以在追憶中正常地度過,有助於醫治你的心靈。
【傾訴你的悲傷】第五,說出你的悲傷。憂傷不但要經由眼淚,同時也要從言語上表達出來。心理治療的秘訣,也在於將壓抑的情緒說出來以得到釋放。同樣地,將憂傷、苦毒、憤恨傾訴出來,可以帶來釋放。不妨找個朋友傾訴你心中的感覺,你的牧師、親戚、好友都是好的對象,並不一定要找協談輔導專家。
最好的對象,是他有時間並且也關心你;他對你所說的完全能夠接受並不以為怪;而且他能為你守秘密,對神、對你有堅定的信心。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分析專家曾經這樣說過:「兩個好友在早上十點鐘彼此傾談所帶來的心理治療,強似整天坐在醫生的辦公室裏。」密友之間的談話實在可以解決問題,或者至少可以使問題不會趨向嚴重。
【保持忙碌】第六,找工作做。喪禮之後一段時間,眼淚會漸漸流得慢、流得少,你也漸漸安全度過一切的追念。你已找了朋友傾訴,現在應該開始找工作做,使自己保持忙碌。
當他的兒子病危時,大衛王避開眾人進入內室憂傷,禁食禱告。但等他的孩子死了,他立刻起來,換了衣服,進神的殿敬拜,回宮處理國事(撒下十二20)。
有人這樣說過:「在閒懶的土地中憂傷滋長。」假如我們有工作要完成,我們算是幸運的。在追念死者之餘,我們仍需與實際工作保持接觸。
不要操之過急,免得壓抑了憂傷的情緒;也不要使自己閒懶太久,使精力全部消耗在自憐當中。人生像騎腳踏車,車子往前進時纔可保持平衡。有創意的工作是有益身心的。
【「生命是一個禮物」的思想】第七,生命是一個禮物。人類並非互屬。我們都是神的兒女,我們屬於神。由於恩典,我們相聚一段時間,為此我們當獻上感謝。當神呼召他們回去時,我們不能抓住不放,也不能拒絕。約翰鮑威爾觀察到耶穌用兩個人物來形容死亡的降臨,一個是「夜間的賊」,另一個是「迎娶所愛的新娘」。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不在於死亡的本質,而在於人對其所有物的態度。譬如一個人若覺得他的親人是屬於他的,那麼死亡就彷彿是夜間的賊;對於那些認知萬物原本屬於神的人而言,死亡像是新郎來迎接他所愛的。這就是聖經中對死亡一種聖潔的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