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第二章 行──我們在世上的生活

 

      我們已經說清楚,基督徒的經歷不是以行開始,乃是以坐開始。每次我們顛倒了這神聖的次序,就必產生不幸後果。主耶穌已經為我們作了每一件事,我們現在的需要就是確信地安息在祂裏面。當我們跑出來,在自己的能力裏要作任何事時,我們立刻發現猶如面對一堵無法通過的石牆一般。只有當我們信靠主時,才能在祂的能力裏被帶領過去。這不是過分強調,一切真實屬靈的經歷總是從安息開始。

但那並不是終點。雖然基督徒的生活是以坐開始,而坐總是隨有行的。當我們一旦已經妥當了,真的就座了,並因坐下已經得到了力量,那麼我們在事實上定規開始行。坐說出我們和基督在天上的地位。行是屬天地位在這地上實行的活出。我們既是一個屬天的人,我們就要在地上的行動中帶那屬天的印記。這就帶進了些新的問題。那麼以弗所書關於行對我們說了甚麼?我們要看見,這卷書信勸告我們兩件事。我們現在來看其中的第一件。

「所以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四12

「所以我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人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四1723

「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五2

「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之子……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五810

      在以弗所書中「行」這個字用過八次,這字字面的意思是「走動」,保羅在這裏就象徵性的用以表明「持身處己、整飭品行」。這字立刻將基督徒行為的問題帶到我們跟前,這書信的第二段大部份就是說到這個。行為的試驗乃是在我們與人的交往關係之中,這就是這裏行為問題所要對付的主要方面。信徒之間、鄰舍之間、夫妻之間、父子之間、主僕之間,這些關係在這裏都很實際的論到。「行事……忍耐……互相寬容」,「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生氣卻不要犯罪」,「不要再偷」,「一切的苦毒……都從你們中間除去」,「要以恩慈相待……彼此饒恕」,「彼此順服」,「不要惹氣」,「要聽從」,「不要威嚇」。沒有比這些命令更實際的了。

      讓我提醒你,主耶穌自己就是在這點上開始祂的教訓。請細心注意祂登山寶訓中這一段話的說法:「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史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五38-48

      你說:「可是我作不到,這是不可能的要求。」就如那位工程師一樣,你覺得你被人虧待了──可能是極厲害的虧待,你不能使自己赦免人。你是有理的,而你的仇敵所行的完全不義。要愛他可能很理想,但不可能。

 

天父的完全自從亞當吃了知識樹上果子的那日起,人已經落在分辨甚麼是善,甚麼是惡之中。天然的人已為自己定出一個對與錯,義與不義的標準,而努力靠此而活。我們作了基督徒自然是不同的。是的,但怎樣不同呢?自從我們悔改之後,一種新的公義感已經發展在我們裏面,結果我們也是一樣,充塞書與惡的問題。但我們有沒有確知,對於我們,出發點是不同的?基督是我們的生命樹。我們並不從道德的對錯上開始,我們不從那善惡樹開始,我們是從「祂」開始,我們所有的問題乃是一個生命的問題。

      沒有一件事損害我們基督徒的見證,比要求自己對和要求別人對更大的了。我們貫注於甚麼對或甚麼不對。我們問自己受人的待遇公平,不公平。我們就以這些來確定自己的行為。但那不是我們的標準,對於我們整個問題乃是一個背十字架的問題。你問我:「有人打我的臉是對的嗎?」我回答:「當然不對!但問題是,你只要對嗎?」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標準絕不能是對或錯,而是十字架。十字架的原則就是我們行動的原則。讚美神,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就祂而論,這乃是祂恩典的問題,並不是對或錯的問題。那也要作為我們的標準,「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四32)「對或錯」乃是外邦人和稅吏的原則。我們的生活乃要受十字架原則和天父完全的原則來支配。「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在中國南方,有一位弟兄,在山腰間有一塊稻田。在缺水的時候,他就用一個腳踏的水車,從灌溉的水圳踏水到他的田中。他的鄰居有兩塊田在他的下面,一天晚上,在田邊挖了一個裂口,排去了他所有的水。這位弟兄補好裂口,打進更多的水,他的鄰居又照樣的作,就這樣重複了三四次。於是他就和弟兄們商量。他說:「我曾試忍耐,不要去報復,但這樣對嗎?」他們一同為這事禱告,以後有一位弟兄回答說:「我們若僅僅作對的事,我們就真是可憐的基督徒了,我們必須作得比對更多。」這弟兄非常的受感動。第二天早晨,他去先為下面的兩塊田踏水,然後到下午再為自己的田踏水。此後水就留在他的田裏。他的鄰居非常驚異他的行動,因此來尋求這原因,過了一些時候也成了基督徒。

      所以,我的弟兄們,不要站在你的對上。不要以為你已經走了第二里路,你就是行了義。第二里路僅僅是第三里和第四里路的象徵說法。那個原則就是模成基督。我們不袒護,不要求,不命令;我們只有給出去。當主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時,祂並不是為了護我們的權利而作。乃是恩典把祂帶到十字架上。現在既是祂的兒女,我們也常要給別人,無論是他們該得的,或超過他們該得的。

      我們已經說過,我們常是不對的。我們失敗,而從我們的失敗中學到功課,那總是好的──要承認失敗並要行超過所當行的事。主所要的就是這個。為甚麼?因為「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太五45)。這是一個實際兒子名分的問題。神真的已經「預定我們,藉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一5),但我們領會錯了,以為我們已經「成年」──我們已經是長大成人的兒子。登山寶訓教訓我們,兒女在度量上要達到兒子應負的責任,這樣,他們就與他們的父一同表明共同的靈和態度。我們被呼召要在愛中得以「完全」,以顯明祂的恩典。所以保羅也說:「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五1-2

      我們現面對挑戰,馬太福音五章立了一個標準,我們會覺得那是高得不可能的,但保羅在以弗所書這一段裏卻附議這標準。困難乃是在於我們不能在自己天然方面找出方法來達到那個標準──行事為人要「合乎聖徒的體統」(五3)。神所確實要求我們的這個問題,我們的答案在那裏呢?

 

行的力量何處來在保羅的話裏,這祕訣就是「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力」(三20)。在另一篇信息中他說:「我也為此勞苦,照祂在我裏面運行的大能。」(西一29

我們再回到以弗所書的第一段。基督徒生活祕密的能力是甚麼?從那裏得來這能力呢?讓我用一句話回答:基督徒的祕訣就是他在基督裏的安息。他的能力乃是從神所賜的地位而來的。所有坐的人就能行,因為在神的思想中,後者自然就隨前者。我們一直與基督同坐,我們就可以在人前繼續的行。一放棄在祂裏面安息的地位,立刻我們就要絆跌,我們在世上的見證就要被毀損。但若住在基督裏面,我們這地位就獲得主的能力,使我們地上的行動能配得過祂。你若想要這種行動的例證,先不要想在賽跑中跑的人,試想一個在車裏的人──或者更好是一個瘸子坐在一輛機動的殘廢車中。他在作甚麼呢?他在行──但他也在坐。他不斷的在行,因為他繼續。他的前進,根據他所在地位。自然這是一個基督徒生活不十分恰切的比方,但可用以提醒我們,我們的行事為人基本是倚賴我們在基督裏內在的安息。

      這個說明了保羅這裏的話。他已經先學了坐,他已經來到在神裏面安息的地位。結果他的行並不是基於他的努力,乃是基於神在他裏面大能的工作。這裏就含他裏面能力的祕訣。因為保羅已經看見他自己坐「在基督裏」,他在人前的行,藉基督的內住就成為可能。因此他為以弗所信徒的禱告乃是:「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三17

      我的手錶如何走呢?是先動呢?還是先被動呢?當然是因先受了外面力量的動,它才能走,然後它只能作所指定的工。我們也有所指定要作的工,「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的工(照原文另譯),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二10

      使徒保羅在生活中所顯於外面的,不過都是神在他裏面工作的表明而已。神自己正在保羅裏面作事──祂是「在他裏面大能的運行」(西一29另譯)。結果就叫保羅能在外面有所作為。他寫給腓立比人說:「就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2-13)神先作進來,再作出去!這就是祕訣。但除非我們讓神在我們裏面作,否則我們就不要想作出去。我們常想要謙卑和溫柔,卻不知道讓神把基督的謙卑和溫柔作在我們裏面是甚麼意思。我們想要顯出愛,既發現自己沒有,就向主求這愛,於是我們就驚奇,祂好像並不把愛給我們。

      讓我再用前面的例子。或者有某一位弟兄,你覺得非常為難,你和他常發生難處。每當你遇到他時,他說話行事都會引起你的憤怒。這叫你受困擾。你說:「我是一個基督徒,應該愛他,我要愛他,的確我定規要愛他!」於是你非常熱切的禱告:「主阿,加添我對他的愛。哦神,賜給我愛!」於是你加強控制自己,並鼓起你所有意志的力量,立了一個真實的心願,要向他表示你所祈求的愛。但是,啊呀,當你一來到他的面前,不知甚麼東西就把你的好意都趕跑了。他對你的反應,不僅不是鼓勵,甚且是相反的,於是舊怒又被點燃,你最多只能再一次對他以禮貌相待。這是為甚麼?你向神尋求愛,自然沒有錯,你的錯是在於把愛當作一些事物來尋求。你想要用神的恩賜,靠自己天然的能力,而來作神憑自己的愛所要藉你作的,那就錯了。不同的地方就在此。但願我們看見這個。

      那是積極的方面,消極方面呢?你如何控制那些別的成分,諸如憤怒和惡意的思想感覺呢?因為你稍受激動,這些就要顯於形色。在此我要請大家注意我們所曾提過的,就是一個命令,那幾乎都是用被動的說法:「讓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從你們中間除掉。」(四31另譯)對於這樣的話你毫無疑問會回答說:「那是太難了,我如何能答應這『一切』的要求,使這些東西一點都不留下呢?沒有辦法。要想徹底除去這一切,並不值得去掙扎,因為我知道我絕不會成功。」對於這話,我是這樣答覆:自然你是不能──但祂能。保羅的話豈不就是含意說:祂確實要如此作嗎?祂十字架的能力足能把從你老舊天性所發出的一切,帶到死亡和墳墓之中,你的責任並不是要向那些東西掙扎反抗,而是要信靠祂,讓祂的十字架來作工。還要記得你安息在基督裏的地位。一直站在那裏,而讓那一切東西從你身上除去。

      神已經把基督給了我們,在祂之外現在再沒有甚麼要我們來接受,聖靈已經被差遣把基督的所是──不是一些和祂分開的,或祂以外的任何東西──產生在我們裏面。我們是「藉祂的靈,用能力得以在裏面的人裏剛強起來……以致知道基督的愛」(三1619另譯)。我們在外面所彰顯的乃是神已經先放在我們裏面的。

 

如何達成神一切的要求請再讀一遍哥林多前書一章三十節的話。神不僅把我們放「在基督裏面」,……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這是聖經中一個最大的記述。祂「成為我們……」。我們若相信這個,我們能把我們所需要的任何東西放在這句話裏,並且能知道神已經把它好,因為藉聖靈在我們裏面,主耶穌已叫祂自己成為我們所缺乏的任何東西。我們常認為聖潔是一種德行,謙卑是一種恩典,愛是從神那裏求來的一種恩賜。但神的基督乃是以祂自己作我們所需要的一切。

      許多時候,在我需要之中,我常常以為基督是另外一個人,而沒有實際的把祂當作就是我所最感缺乏的事物。有兩年之久我在暗中摸索,想要建立起我所認為基督徒生活中該有的德行,卻徒勞無益。於是有一天──那是在一九三三年──亮光從天上向我打開,我就看見基督被神命定,在祂的豐滿中成了我的一切。何等的不同!哦,事物都是虛空!凡與基督無關的,我們抓住的時候不過都是死的。我們一旦看見了這個,那對我們將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我們的聖潔從此以後將要成為一個有位格的聖潔,我們的愛也是一個有位格的愛。我們得到啟示,祂的自己在我們裏面,就是對於神一切要求的答案。

      現在再到那位難以相處的弟兄那裏去,但這次在你要去以前,這樣向神說:「主,我最終已經非常清楚,在我自己裏面我完全不能愛他,但我現在知道,有一個生命在我裏面──你兒子的生命這生命的律就是愛。祂不能不愛。」你不需要勉強自己,安息在祂裏面,依靠祂的生命,這樣就敢去見那位弟兄,並對他說話──就有奇妙的事發生!極其不知不覺地(我要強調這個不知不覺,因為知覺只在以後才來),你發現自己能十分愉快地和他談話,不知不覺地愛他,不知不覺地認他是你的弟兄。你很自由地和他晤談,而有真實的交通,你在回來的時候會驚奇的說:「怎麼?我剛才一點都沒有緊張罣慮,但是我竟然一點怒氣都沒有!很不可思議的主與我同在,並且祂的愛得勝了。」

      祂的生命運行在我們裏面,乃是一種真實的自動自發──那就是說,不需要我們的努力。一個絕對重要的定律乃是不要「試」(Try)而要「信」(Trust──不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乃要靠祂的力量。因為生命的流通才顯出我們在基督裏真實的所是。乃是從生命的泉源才發出甜水來。

      我們很多人都是要去「作」基督徒。今天許多基督徒的生活,大部分是假裝的。他們過「屬靈的」生活,說「屬靈的」話,用「屬靈的」態度,但他們是靠自己來作這一切的事。這裏所含蓄的努力,該叫他們知道有些地方不對了。他們強迫自己不作這個,不說那個,不欺騙別人,他們發現這一切是何等的離呢!這就像我們中國人要說外國話一樣,無論我們多努力,總不能那樣自然;我們必須勉強自己那樣的說。但當我們說本國的言語時,沒有比這再容易的了。甚至當我們完全忘了自己在作甚麼的時候,我們仍然能說。這話是流出來的,是完全自然而來的,這種自然就向人顯出我們是如何。

      我們的生命乃是基督的生命,藉內住的聖靈進到我們裏面,同時那生命的律也是自然的。我們一旦看見這事實,我們必要停止掙扎,除去假冒為裝。沒有一件事比裝作更傷害基督徒的生命了。沒有一件事比我們停下外面的努力,使我們的態度成為自然更有福了。那時我們的話語、禱告、生活,就完全成為內在生命的自然流露。我們有沒有發現主是何等美善?祂在我們裏面就是那樣的美善!祂的能力是否浩大?祂在我們裏面的能力也不稍差!讚美神,祂的生命永遠是大能的,而在那些敢於相信神話的人的生活中,這神聖的生命將在權能中彰顯出來,絲毫不遜於古時所表現的。

      我們的主說:「你們的義若不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太五20)這是甚麼意思呢?我們在前面已經看見,祂在這句話之後,如何重複的說:「你們聽見古人說……只是我告訴你們……」。而在摩西律法的要求與祂自己那極大的要求之間作一個對比。但既然已過許多世紀之中,人曾想達到前者標準已經失敗了,怎麼主還敢把祂標準提得更高呢?祂所以能這樣作,只因祂相信祂自己的生命。祂並不害怕對祂自己定下更高更苛刻的要求。的確,我們可以放心愉快地讀馬太福音五至七章天國的律法,因為它們顯示主完全確信祂的生命對祂的兒女是有效的。這三章說出這神聖生命的神聖責任。祂在我們身上這樣大的要求,顯示祂有大的信心,信任祂所放在我們裏面的資源,足夠來答應那些要求。

      有沒有一些困難的情形對抗我們?那是不是一個對或錯、好或壞的問題?我們不需要去尋求智慧。我們不需要再在知識樹上下功夫。我們有基督,祂乃是我們從神而來的智慧。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不斷的告訴我們,祂對於對或錯的標準,以及聖靈的態度,藉此困難的情形就得以應付。

      許許多多的事情要興起來傷害我們基督徒義的感覺,並且試驗我們要有甚麼樣的反應。我們需要學習十字架的原則──我們現在的標準不再是舊的,而是新人。「這新人乃是照神在真理的義和聖裏面創造的。」(四22-24另譯)「主,我沒有權利來抗辯。我一切所有的都是因你的恩典。一切都在於你!」我認識一位日本女基督徒,她有一次遇到一個竊賊挖洞進到她的房子裏來。在她簡單而實際對主的信心裏,她給這人做了一頓飯吃──然後還把她的鑰匙交給他。那賊因她的行動感到羞愧,神就對他說了話。藉她的見證,那人今天成了在基督裏的一位弟兄。

      許多基督徒懂得一切的道理,但卻過與這一切道理相反的生活。他們知道一切關於以弗所書一至三章的事,但他們卻不把四至六章付之於實行。與其這樣矛盾,倒不如沒有這些道理好些。神不是已經要求一些事麼?那麼再回到神面前,尋求方法來遵行祂所要求的。但願主教導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整個原則就是我們超出那些對的,而去作那些討祂喜悅的。

 

愛惜光陰關於我們基督徒的行事,還有一些事要注意。「行」這個字除了已經說過的,還有更進一步的意義。它首先是指行動或行為,但也包括有進步的觀念。「行」就是「前進」、「進步」。我們現在就是要簡單來看,我們如何向目標前進。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五15-17

      你會注意到,在上面的經節中,時間的觀念,和聰明愚昧的不同,兩者之間有所關連。「行事……像智慧人,愛惜光陰……不要作糊塗人。」這是重要的,我現在要提到兩處別的經節,也是類似的和這些事連在一起。

「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其中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愚拙的拿燈,卻不預備油……半夜有人喊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來收拾燈。愚拙的對聰明的說……我們的燈要滅了……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其餘的童女隨後也來了……(太廿五1-13)。

「我又觀看,見羔羊站在鍚安山,同祂又有十四萬四千人,都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寫在額上。……他們原是童身,羔羊無論往那裏去,他們都跟隨祂,他們是從人間買來的,作初熟的果子歸與神和羔羊。在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來;他們是沒有瑕疵的。」(啟十四1-5

 

      有許多聖經經節向我們保證,神所起頭的祂必完成。我們的救主乃是一位拯救到底的救主。沒有一個基督徒最終是「半得救」的,即使我們現在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神必要使每一個信祂的人得以完全。這是我們所信的,我們必須記牢,當作我們再要往下說的根據。我們和保羅一樣「深信那在你們裏面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6)。神的能力是無限量的,祂能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站在祂榮耀之前(猶24;提後一12;弗三20)。

      然而當我們回到這事主觀方面──就是關於它在我們今生地上生活中實際的行出,我們就遇到時間的問題。在啟示錄十四章裏,有初熟的果子(4節),和熟透的莊稼(15節)。成熟和初熟之間的不同是甚麼?當然不是性質的不同,因為所有的收成都是一樣的。它們的不同只在於成熟的時間。有些果子達到成熟先於別的果子,因此就成了「初熟的果子」。

      我的故鄉福建省的橘子是很著名的。我可以說(也許是偏見)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橘子都沒有那樣的。在橘子季節才開始的時候,你看到滿山的果樹都是青綠的,但你若再仔細看一下,就看見在樹叢中閃金色的橘子。這一群金色的點子散佈在深綠的樹蔭中,真是一幅美麗的景色。過後所有的果子都要成熟,樹叢就要變成金色,但現在只有這些初熟的被摘下來。它們被小心的用手摘下來,獲得最高的巿價──常有盛產時節三倍的價格。

    部總會達到成熟。但羔羊乃是尋求初熟的果子。在比喻中的那些「聰明的」,並沒有比別人作的更好,但他們是在較早的時間裏作好了。請注意,其餘的也是童女──無疑是「愚拙的」,但並不是「假的」。她們也是與聰明的在一起去迎接新郎,她們也有油在燈裏,並且他們的燈也是點的。但愚拙的沒有想到祂會遲來,現在她們的燈要滅了,她們卻沒有預備油在器皿裏,別人也沒有夠用的油供應她們。

      有些人聽到主對愚拙的童女說,「我不認識你」,感到困惑不解。他們覺得,若她們是主真正的兒女,「許配……如同童貞女獻給基督」(林後十二2),那主怎麼會對她們說這話呢?但我們必須明白這比喻的教訓,神的兒女在將來,確實有一些事奉主的特權,會因沒有預備而喪失。聖經說,其餘的五個來到門口說:「主阿,主阿,給我們開門。」甚麼門呢?一定不是救恩的門。你若失喪了,你就不能到天門來叩門。因此當主說,「我不認識你」,祂必定是在某種有限的意義中用這句話,就像下面所舉的例子一樣:

      在上海有一個違警法庭法官的兒子,因不小心駕駛而違警了。他被帶到法庭,看見他的父親坐在推事席上。審案程序全世界差不多都是一樣的,推事審問說:「你叫甚麼名字?你住在甚麼地方?你作甚麼職業?」等等。這孩子很驚奇的對他父親說:「父親,難道你不認識我?」這位父親嚴厲地敲桌子說:「青年人,我不認識你。你叫甚麼名字?」自然這並不是說,他完全不認識他。在家裏面他認識他,但在那個地方,那個時候,他不認識他。縱然仍是他父親的兒子,這孩子還必須遵守法庭的程序付出的罰金。

      是的,十個童女都有油在燈裏。但那些顯出是愚拙的,乃是沒有預備油在器皿中。既是真實的基督徒,他們就在基督裏有生命,也在人面前有見證。但他們的見證並不持久,因為他們是過一種隨手得來,隨口吃掉的生活。他們有聖靈,但我們可以說,他們並不是「被聖靈充滿」。當緊要關頭來到,他們必須出去再買油。到了最後,自然十個人全都夠了。但不同的點在於一件事實,就是聰明的及時有足夠的油,而愚拙的雖然到末了也有足夠的油,卻失去了預備油的目的。那完全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就是主所要歸結的點。因此,在這比喻的末了,祂勸門徒們不要僅僅作門徒,而要作儆醒的門徒。

     「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五18)在馬太福音二十五章,那並不是開始接受耶穌基督的問題,也不是聖靈降在祂的僕人身上,賜給屬靈恩賜的問題,那乃是在器皿中另外預備油的問題──無論等候多長的時間,藉在裏面的聖靈繼續不斷奇妙的供應,能以繼續不斷的發光?(在這比喻中有燈,有器皿;實際上我們是燈,也是器皿。)有誰不知道這裏面的豐滿,而能活在屬天永遠中?沒有一個童女能避免這個。所以主現在逐步帶領我們,使我們對那豐滿有認識。「所以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

      「要被充滿。」這是關於聖靈一個很不平常的說法,原文的意思是:「你要不斷的被充滿。」那並不是過一個關,像在五旬節一樣,乃是一種情形,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的。那也不是外面的事,乃是裏面的事;不是一個屬靈恩賜和外面彰顯的問題,乃是聖靈在我們靈裏一種個人同在和行動的問題。祂保持器皿裏的光不暗淡,在需要時可以維持到深夜。

      再者,那也不完全是一個個人的事。就如下面一節(五19)明確的指出,那乃是我們和別的基督徒共同依靠所享有的。因為要被「聖靈充滿」,在那節聖經的話語中,不僅是「口唱心和的讚美主」,更是「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許多人很容易獨唱,卻很難在四部合唱,甚至二部合唱中唱得合拍和諧。這個在靈裏合一的信息乃是放在以弗所書第二段的中心(看四31516)。聖靈的豐滿賜給我們,是叫我們能在寶座前一同唱新歌(啟十四3)。

為要守住我們主要的重點,讓我再重複的說愚拙或聰明只依據一點而定:你若是聰明的,你要馬上去尋求這豐滿;但你若是愚拙的,你要把這豐滿擱在一邊,直到太遲的時候。我們有些人是作父母的,已經有了兒女。那些孩子們在天性上會有何等大的差異,一個立刻就順服,另一個就想要拖延,免得去作。若確實有這情形,而你不夠剛強,准許他有漏洞逃避,那麼拖延的那個就實在是一個聰明的,因為他得以不作甚麼。但你若堅持你的話、你的命令,不許規避,最終必須服從,那麼那個立刻規規矩矩服從命令就是聰明的了。

      要清清楚楚明白神的旨意。神的話若是能夠不算數的,那麼你想要逃避那些旨意,可能不是愚拙的。假若神是一位不改變的神,並有一個不改變的旨意,那麼就要聰明,愛惜光陰。要在器皿裏另外準備油遠超過尋求別的一切事,「叫神一切的豐滿充滿了你們」(三19)。

      這個比喻並沒有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愚拙的如何去買呢?這裏並沒有告訴我們,我們無從得知。神到底用甚麼步驟來帶領祂所有的兒女最終達到成熟,那不是我們所關心的,我們在這裏乃是說到初熟的果子。我們是受到鼓勵要往前去,而不是推究若不這樣會發生甚麼事。

      你不能夠藉躲避而免去達到成熟,或者免去付出達到成熟的代價。聰明乃是連在時間上。是聰明的人就愛惜光陰。正如我的自來水筆現在是滿的,準備好給我的手即時應用;同樣,聰明的藉與主合作,就應付神的需要──成為合用器皿,隨時供祂使用。

      請看使徒保羅,他的全人熱情如焚。他曾看見神對人的旨意乃是繫於「日期滿足的時候」(一10)。他是一個安息於「後來的世代」中要豐滿顯現的救恩,而「首先在基督裏有盼堂」的人(一12,二7)。就這一切而論,他作甚麼呢?他行。他不僅行,他並且跑。「我奔跑並不是無定向的。」(林前九26「向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4

      當人真實認識屬靈的事物,開始與主往前去時,心中總常感覺:「哦,我若早五年看見這些,那是多好!」時間是如此短促,即使我們是往前的,實在需要迫切。請記得,這還不是我們有所得的問題,乃是主現在必須得的問題。主今天的需要乃是準備好的器皿。為甚麼?「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今日基督教的局勢實在險惡,但願我們能看見這個!

      主可能給我們非常強烈的帶領。保羅曾說:「我是未到產期而生的嬰孩」。他曾經過極大的關口,才達到他當時的光景──而他仍然竭力奔跑。這裏總是一個時間的問題,神可能在我們裏面很快的作一些事,縮短時間的距離,但祂已經作了許多。願我們心中的眼睛得以明亮,知道「祂的呼召有何等指望」,願我們行──更是跑,就像那些「認識神的旨意是如何的人」(一18,五17)。主特別喜歡這樣拼命努力的人。―― 倪柝聲《坐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