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會中同工的問題
多少時候,我們對傳道人的關注,往往只是針對他們的纔能和靈性的訓練與修養,認為這是關係到教會的建立與成敗,這無疑是重要的。但還有一個問題,同樣也是要緊的,同樣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那就是同工的問題。傳道人個人的修養,若不達到相當的程度,是無法作工的,就是作的話,也是要使教會受到損失的;但同工的問題若不解決清楚,也是無法使工作前進,反要使工作遭受到不可彌補的損失,而且對個人方面,教會方面,也都有極大的影響。我遇到過好多位青年,他們在主的工廠上感到最苦痛的問題,就是同工中間的種種麻煩在此我謹將《聖經》中,幾個關於同工的原則,供獻于關心神家工作的諸位同工之前。
第一節 《聖經》中關於同工的幾個原則
一、神的安排和揀選
當摩西在山上受神的啟示,要製造會幕時,神同時也奇妙地預備了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能與摩西同心同靈地明白山上的樣式,而把神的會幕製造成功。當大衛蒙神引導,預備造聖殿的時候,神不但預備了所羅門,我們讀《歷代志上》廿二章至廿九章,便看見有許多被聖靈感動的祭司、利未人,還有亞薩、希幔、耶杜頓、不但是唱詩班的首領,同時又是王的先知,他們都在一位聖靈的引導之下,成全一個時代的屬靈工作。一次,我和一位工作有經驗的神僕人談話,他的話我永遠不能忘記,他說:"只要你走在神的旨意中,一切的需用,包括同工在內,神都會安排齊全的。"工作是神的旨意,工人是神的安排,這是永遠的屬靈原則,而且兩者都是神負完全的責任,這是服事主的弟兄姊妹所應當注意的事。我承認今天是稼多工少主也曾吩咐門徒,當為此禱告:"求莊稼的主, 打發工人,收割莊稼"。但我們在《聖經》中無論那個時代,總看見神的安排不多不少,或個人、或團體,都是那麼自然,那麼和諧地成就神的旨意。
屬靈的工作,是最講實際不過的,不能摻雜一點血氣、肉體、人意,-有這些摻雜其中、絕不能有生命的長進。隨意的遴選、感情的拉攏,也許外面是同心合意,實際卻不能成就神的工,這與普通的學校請教授,公司用職員,大相逕庭的,不但要看對方的纔能稱職,更是要看神的安排,與恩賜的賦與。
二、同一心靈同一腳蹤
保羅《達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有一段論到他自已和同工的話說:"我差了提多到你們那裏去,又差那位兄弟與他同去,提多占過你們的便宜嗎?"(
林後十二18), 這正是說清楚了屬靈同工的重要條件。
同一心靈, 正表明有同一的託付、
同一的感動、同一的啟示,同心地向著同一的目標前進。
雖然工作大小不同、地位不同、職務不同,然而心靈相同,分工合作,成全神的託付。在一個大的建築中,有工頭,有大工、有小工、有木匠、有瓦匠、有鐵匠等不同的職務,然而他們每人都照著工程師所設計的圖樣、專心工作,成全這一棟房屋。今日我們在好些教會中、在好些工作中,看見有不少的工人,
也都在忙碌地作工。但許多是各行其是、各作己工,
甚至彼此不相容、不說話,沒有共同的目標、
共同的樣式。最好的,也不過是盡本分作工而已。工作若真是出於主的話,
負責領導作工頭的人,心中一定有主的託付、感動,也有主的樣式。同時,
在主的安排的同工心中,也有同一的負擔,同樣的感動。
這樣的同起工來,聖靈行在中間,一定能達到神的目的,成功神的旨意。我從前看見一個教會,那裏有兩位西國女教士,也有兩位中國同工,他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才幹,卻很快的把一個腐敗軟弱的教會復興了起來。我來到他們中間,看見他們同一心靈,也同一腳蹤,一位心中有感動,其餘三位心中,也有同樣的感動。我一次笑著對他們說:"你們真是一個鼻孔出氣的同工!"說到此處,我的心中猶有不盡的欣羡,真希望在今天主的工廠上,仍能有保羅和他同工們的腳蹤出現,這樣,保羅和他們同工們工作的成績,也一定能有同樣的出現。
弟兄姊妹,你的心中若沒有某種工作的託付,千萬不要參加某種工作,你和某人,若無同一的感動、同一的亮光,也千萬不要冒然同工,這不是兒戲,乃是聖工,你若願意參加,或是別人勉強你參加,結果,你自己吃虧,神的旨意也受損失。一次,我想帶一位弟兄和我同工,我和一位在主裏面有經歷的姊妹談到此事,她嚴肅地問我一句話:"你明白什麼是同工嗎?"當時,我瞠目不知所對,以後在靜思默禱中,才看出屬靈同工的神聖,也明白今日許多工作中,所謂的同工,太不實際了,不是神給同起來的,所以結果弄得一團糟,真無以名狀。巴不得在今日,人的結合被神解散,神的結合被神建立,使神的旨意在這個時代裏通行無阻!
再說到同一腳蹤:同工不但心靈同、託付同、目標同、更要腳蹤同,作工的方法、生活的態度、一件事的處置,都是一個腳蹤。保羅對於他所建立的教會,是如何的引導,自己的行事為人,是如何的持守;他的同工,也和他有同一的方式,他不占教會的便宜,反為教會費財費力,以父親的存心,愛惜他所帶領的教會;他的同工提摩太與提多,也都有同一的心情與態度,他們行事是同一腳蹤的。
論到腳蹤,真是基督工人最當注意的事。在講臺上的講論、使信徒明白道理;在講臺下的腳蹤乃是使聖徒明白道路。在臺上是談道理,在台下是作榜樣;上臺教導,下臺帶領,這兩件是不能分開的。有人以為帶領的工作,只是幫助信徒禱告讀經,而忽略了作榜樣的帶領。這樣的人,實在不明白作工的道理,他也決不能作工。同工們在一起,道理相同,腳蹤相同,成功極速,並且富有生命,使接近他們的人耳聽講道,眼看生活,不知不覺,信徒與傳道人同行一路,同有信心的依靠,愛心的行為,向神的虔誠,向世界的撇棄。同工們走在一條線上,很快的給眾人指道路。在同工方面,方向不同,腳蹤不同你向這邊領,我向那邊帶,把信徒們弄得無所適從。所以,言行不相顧,不能作帶領的工。同工們腳蹤不一,各行其是,一定的叫跟在後面的人,撲朔迷離,莫識所從了
三、分工合作
"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
或作勸化的, 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6-8)神的恩典使我們得著不同的恩賜,是為著教會的建立。我們應當忠心的用主所給我們的,去服事教會,卻不可因為這不同而彼此歧視、相互嫉妒、造成分裂。工作不是一種,不是一樣,卻同是向著同一個目標,同一個建立。倘若只有一種恩賜,這個教會縱然發展,卻是畸形的。並且將有一種不良現象,就如在同一區域內,有其他神的僕人,其他的聚會,那裏的恩賜是這裏沒有的,漸漸信徒們會因著缺乏某種供應的原故,就要趨而之她。神為著祂的教會的圓滿發展,祂要安排有各種恩賜的工人,為著一個教會,也為著一個區域的眾教會。我們得有神恩賜的人,只當存著感恩的心,和謙虛的心,忠忠實實地去服事教會,建立教會。千萬不可一面自己作工,一面妒嫉別人、拆別人的台;總願自己興旺,別人衰微;自己獨佔,別人出走;這種行為,給果是自己遭主摒斥,教會受了虧損。
我常聽見,人論到其他神的工人,雖然不是譭謗,卻是用一種輕視的口吻說:"某某人不過只講一種道理,信徒受造就的話也只是初步的,膚淺的。"或說:"某某人雖然有恩賜,不過是開個佈道會、查經班,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麼。"這種態度是不好的。是的,你說的不錯,某某人只有一種恩賜,只會作某一種事工,只能使聖徒受到一種造就,你比他有其他的恩賜,其他的用處,那你只當感恩,不當驕傲,對於其他的神的僕人只當尊敬,不當誹謗,因為各有各的用處。他給人的造就,雖是初步的,然而為初步的信徒,不是太合適嗎?沒有初步的,那有更深的?他對人的培養,雖然是生活方面的,然而只講生命,沒有生活,這能行嗎?你能七天的禁食禱告,生活卻是不檢點,處處絆倒別人,你的禱告,固然在神面前是好的,但你卻絆倒了人,在神面前也不能無罪。所以神的安排,是何等的好,有初步的,有深造的,有生命的,有生活的,有佈道的,有查經的,有看望的,有治理的,如此就把教會建立起來了。
木匠就是木匠,只作木匠的工;瓦匠就是瓦匠,只作瓦匠的工;木匠不必作瓦匠,瓦匠不必作木匠,各人照神所賜給各人的去服事,那就再好沒有了。木匠不必和瓦匠打仗,瓦匠也不必和木匠打仗,若相咬相吞,恐怕耽誤了主的聖工,彼此也要消滅了。
不但不可非議,不必打仗,更要進一步地和睦,彼此相助。工作是分開的,心靈卻是合一的;崗位是各人的,成功卻是合一的。我讀《聖經》,讀到《加拉太書》第二章,論到使徒們的腳蹤,對於工人彼此間的合作,是何等的美好,何等榮耀神,值得我們欽佩、我們效法:彼得是在猶太人中作工,保羅是在外邦人中作工,他們兩人的風度不同,作法也不同(這是因託付不同工作環境不同),但《聖經》卻記載說:"看見了主托我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正如托彼得傳福音給受割禮的人,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賜,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加二7-9)這個叫作同工們中間的:
四、 彼此承認
我國教會在近年來,不能說神沒有施恩,許多真理的發現,道路的尋求,恩賜的賦與,都值得我們獻上感謝和讚美。但有一個缺欠,就是工人們彼此沒有交通,甚至於彼此不承認,彼此不調和,以致使信徒們也東奔西走,莫衷一是。各人高舉自己的恩賜,各人收取自己的門徒,不但在一個區域內,教會不得合一,就是在一處教會內,因著不同的工人們作了工,也顯出分裂的現象,這真是使人痛心。(自然對於破壞信仰,品行污穢的傳道人,我們是不能承認,也不應當承認的,這是《聖經》的明訓,以下我當另條說明。)
比如說,主託付我的是造就聖徒的恩賜,這一處教會是主在這個時期託付我要照管的,我知道我的恩賜只是造就,不善領多人悔改,那我若不求主打發別的工人來,最好的話,我只能看見信徒們受了造就,但人數卻不能多起來;就是造就的話,我或者也只是一方面的造就,對於另一方面的造就,我除了求主加給我恩賜外(若真是沒有別的同工),實在應當讓別的有恩賜的工人進來,目的是為著眾聖徒圓滿的長進。
你看在使徒時代保羅所負責的教會,亞波羅是去澆灌的,磯法是去建立的,雖則因信徒幼稚,教會起了分裂,他們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磯法的
,使徒們對付的方法,是對信徒講明工人的地位和用處,卻不是禁止磯法、亞波羅再來到哥林多,工人們決沒有為自己的私心。保羅知道亞波羅實在是個澆灌的,磯法也實在是主的使徒,能使教會得建立的
,毛病只在哥林多信徒幼稚、所以他決不反對亞波羅來,反倒說:"至於兄弟亞波羅,我再三地勸他同弟兄們到你們那裏去,但這時他決不願意去,幾時有了機會,他必去。"(林前十六12),保羅在這裏不是說:亞波羅啊!我可是不敢要你來了,你來了一次,信徒受了一點造就,但同時又起了分裂,把教會弄得不平安,以後,我寧可教會不得澆灌,我也不要你來了。他乃是說:我仍然再三地勸亞波羅來!
主的使徒這是何等闊大的心胸!至於亞波羅呢?他也決不是到哥林多去求供給、收門徒,看見有人屬自已,就眉開眼笑,諷刺保羅,使人歡迎自己、排擠保羅。他乃是為著教會的長進去澆灌,當哥林多人切切地指望他去的時候,他卻因著主另有引導,當時決不前去。我們讀《聖經》,真該在此處留意,就看出使徒們的高尚態度,好作我們的借鏡。
我們再看《加拉太書》所記:"雅各、磯法、約翰,向保羅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他們是何等地和睦!他們彼此承認:你有主的託付、主的恩賜;我也有主的託付、主的恩賜;我們彼此分工,但我們又是彼此合作;我的工和你有關係,你的工作也直接、間接地幫助了我。實際來說,我作的不是我的工,乃是主的工;你作的也不是你的工,乃是主的工。我的工興旺,是主興旺;你的工興旺,也是主興旺;我們彼此幫助,就等於同心服事主,完成主的託付,成功主的旨意。僕人們彼此同心,主人是何等的歡喜!
五、隨處的同工(羅十六全)
多少人一提起同工來,總想到是一齊作傳道工作的兩位,或三位,這是一個太簡單而狹隘的思想,這思想能使我們失掉許多寶貝的同工,而且使工作受到不可思議的損失。
我從前曾經提到:有人雖然有兩三位同在一處工作,但按屬靈實際的情形看仍算不得是同工,因為心靈不同,腳蹤也不同,按普通的話來講,志不同,道不合,只不過是三五個人住在一起而已。但現在我要從另一方面說:有些神給我們的同工,雖然不能常在一起,甚至職業環境各別,但實際說起來,能作同工,並且也是極其需要的同工。我們從《羅馬書》十六章保羅的話中可以看見一幅和諧的、有力的、屬靈的、在神安排中、共同為著福音努力的同工寫真。我們現今從這一章《聖經》中提出幾個名字來,與關心這問題的讀者談一談。
1、非比(羅十六1-2)
她是堅革裏教會中的女執事,是善於幫助人的,保羅對她的介紹說,"她是我們的姊妹,是教會中的女執事,幫助了許多人、也幫助了我。"這位姊妹;如何幫助神的僕人,我們不得而知,究竟是心靈的安慰呢?是物質的供給呢?是工作的助手呢?是患難中的幫助呢?我也不去揣想,但知道無論是在哪一方面,她的幫助,的確是蒙神悅納的幫助,而且是有屬靈價值的幫助,不然的話,敷衍面子的事,聖靈決不叫祂的僕人寫在《聖經》上,留傳給我們。
我在這裏所注重的,是要對今日作神僕人的,和教會中的弟兄姊妹說:你可以隨處得到如此的同工,你也可以隨時的作神僕人們的同工,這是極有價值的和十分需要的。它的重要性,並不次於常在一起的同工。你若是一個傳道人,到一處教會去作工或是長期或短期,若有這樣的弟兄姊妹和你同情、禱告、安排、幫助,你想那是如何的愉快和蒙福?若是這樣的弟兄姊妹,不但是為你能幫助他所在的教會,而如此的同情幫助,乃是為著你是神的僕人,為著神的全家、當你離開這地方以後,他仍然在主內是你的同情者、代禱者、幫助者。你想這在神面前,是何等有價值的一件事!
今天教會中,按一方面說,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與非比一樣的弟兄姊妹,不過他們和非比的不同處,就是他們的眼光是狹窄的、自私的,他是為著你有講道的恩賜,領人得救的恩賜,當你在他的教會中作工的時候,他十分和你同情,為你代禱,不過他的目的,只是希望你使他的教會得益處,得興旺,所以他的愛你,幫助你,乃是為著他自已的教會。這是自私的,算不得是主內的同工。作傳道工作的弟兄姊妹啊!我不是叫你灰心,也不是叫你去拉著許多人愛你,乃是要你會分辨,有許多人對你的幫助,是為著主、為著福音,也有許多是為著他自已的教會,這兩種眼光是大有區別的。自然按今天教會的情形來說,人能知道愛自己的教會,已是很好的了,但按屬靈說,這仍是幼稚的,能如同非比姊妹如此的作神僕人的幫助,纔是屬靈剛強的表現、她也真配得眾教會的敬愛和效法。
2、亞居拉和百基位(羅十六3-4)
提起這夫婦二人,不用說當日保羅的心靈得安慰連我們今天讀《聖經》的人,誰能不受感動!他們是以織帳棚為生業,而且遷徙無定,住過羅馬,又到哥林多,又到以弗所,但他們的腳蹤佳美,他們不是使徒,也不是傳福音的,有自己的職業,但同時卻專心以傳道為事,作神僕人的同工,又隨處創立了教會,為著他們我今日真有說不盡的話。今日在主的葡萄園中,我們所見的工人,只是作牧師的,作教師的,作傳福音的,像百基拉、亞居拉這樣的信徒,教會中多得很,但是只為自己活著,作自己的事業,發一點熱心,奉獻一點金錢,求其能全心全意為主而活,職業是為著主,遷徙也是為著主,家是主的家,留神的僕人同住同工,並且使這家成了教會,這樣的人是何等的少!而亞居拉、百基拉在羅馬時,他們奉獻自己的家做教會的聚會所,到了以弗所,他們的家成了傳道人的招待處(徒十八26),不但如此,他們更是竭盡心力地與神的僕人同工,且是患難中的弟兄。保羅在這裏為他們作見證說:"他們在基督耶穌裏與我同工,也為我的命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羅十六3-4 )願神憐憫我們今日的教會,能多興起這樣的工人來
,與神的眾僕人同心同靈興旺福音,我們作傳道人的,若能得著如此的弟兄姊妹同工,不是肉體的感情,乃是天國的弟兄,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一同有分,這是何等榮耀的事!
3、魯孚的母親(羅十六13)
保羅說:"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我們十分清楚,這是指著屬靈說的。傳福音的使者,外面有逼迫患難,跋涉勞瘁;心靈有受傷重擔,難名之苦。神卻為他安排一位母親,體貼服事,保羅說這話時,心裏有無限的快慰:我的母親!
教會中的老太太頂多,但誰作傳道人的母親呢?主耶穌昔日在世,曾親自宣告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許多老年的基督徒姊妹,一直坐在家裏享受兒女們的奉養連傳道人進她的家,也得加以敬禮,她只覺得有了年紀,這便是地位榮耀,一直等著上天堂,而把服事主,榮耀主的事,一起放在青年信徒們的身上,這真是糊塗可憐。
魯孚的母親不是如此、她的丈夫西門(古利奈人)曾經背過主的十字架,已經故世了;兒子也奉獻了,為著主在勞苦;自己雖則年老,卻還有力量,於是把愛丈夫愛兒子的心,變為愛主的心,把這樣的心,用行動表現出來,來愛惜神的僕人,而且表現得誠摯熱切,這是聖靈的恩賜,屬天的力量,保羅來到她的家,真是自己的家在這位老太太面前,真如同見了母親,所以他不但是如此感覺,也在教會面前如此問安,如此稱呼,說:"我的母親"。在神的家中,屬靈的關係,真是局外人不能明曉的,普通的請摶道人留宿、吃飯、客氣殷勤,比起這個屬靈的真愛,何啻天壤!
4、德丟(羅十六22)
這位弟兄的事,《聖經》沒有另外的記載,惟獨在此處寫著,"代筆寫信的德丟"。在本章上面提過諸位聖徒的名字以後,保羅的身旁,坐著這位秉筆直書的小兄弟、他對保羅說:在我的心中,也十分掛念著羅馬的弟兄姊妹,好不好,把我這小兄弟的問安也附在信尾?保羅愉快之情,溢於面龐,點頭答應了,於是德丟就寫下去:"我這代筆寫信的德丟,在主裏問你們安。"讚美神!德丟的工作,為保羅代筆,德丟的愛心,問教會的安,這個膏油的香氣,兩千年來被聖靈運行,流入了千萬聖徒的心懷。弟兄妹妹,你不是一樣的能作這位弟兄所作的嗎?謙卑誠實,與神的僕人同心,也就是與主同心,他的口,你的筆,表現了神的心意,來作神僕人的同工,也就是主的同工,在基督裏,不問小事,大事,只要忠心就得榮耀。
第二節 關於栽培青年傳道人
我對於同工的一些問題,並無特別的見地,只是數年以來在《聖經》中多留意這個問題而已。現在我要和諸位讀者,談談栽培青年的事。在使徒保羅的同工中,有提多、提麾太,在彼得的幫手中有馬可。
我們都知道,這些青年弟兄,不但是作了主僕人們工作上極大的幫助,而且是工作的承繼者,我覺得這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一面出於神旨的揀選,一面也藉著神僕人們的栽培,就成全了一位青年工人,這還是小事,更是叫神的教會得著柱石,屬靈的工作得著延續。雖然有人說:提斯比人以利亞,修理桑樹的阿摩斯,施洗的約翰,都是突然而興的時代工人,無需人的手加諸其間。是的,不錯,這是神在每一個時代所作的事,但是以利亞對以利沙,保羅對提摩太,也是神所作的事,藉著祂僕人完成祂所揀選的人。
不過這裏面有一個極其緊要的問題,許多神學院每年有很多男女畢業出去作傳道人,但是成功的僅有幾人,甚至有人敗壞到不可收拾,老牧師們愛心極大,以至愛出猶大來,賣主賣友,多處與教會為難的,正是這等人,教會中的事情他全然明白,就是不認識基督。為此,許多神的僕人就心灰意冷,對於提拔後進常是沒有多大熱心,只好讓主自已成全吧!
但我們到底當如何作呢?盲目地發熱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呢?還是因噎廢食而袖手旁觀呢?在此我要從保羅對提摩太的關係中,謹摘經文數處,以作留心栽培青年同工之借鏡。
一、生命問題
"奉神旨意,照著在基督耶穌裏生命的應許,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我親愛的兒子提摩太,(提後一1)
"奉我們救主神和我們的盼望基督耶穌之命,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寫信給那因信主作我真兒子的提摩太。"(提前一1)
保羅在此處,對那位青年的提摩太,稱作自已的真兒子。讀《聖經》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個兒子不是屬肉體的血統關係,也不是感情關係,乃是在基督耶穌裏生命的關係,所以不但是兒子、而且是真兒子!這與普通幫助一個青年男女入神學,是何等地不同!他們只是看到教會中有一些可造之才( 完全是從外面看,只看他的才識學問
) , 有時連這個人的品格如何也不詳細打聽。至於生命問題,就更談不到了。教會送這樣的人進入神學,神學的先生們也不問皂白,便按部就班地訓練起來,四年畢業,便去傳道,真可怕呀!救人靈魂的工人,竟是如此的草率成功,那能不演成今天的不良情形、傳道人形形色色,無奇不有!?
保羅在此處給我們一個良好的模範,他的青年同工,是他在福音中所生的真兒子,這一定的是心靈相通,心傳心受,言行舉止,如出一轍,所以保羅打發他往馬其頓,又留他在以弗所,繼續保羅未竟之工。
二、 信仰問題
試問今日許多教會信仰破產,原因何在?多年以來信徒們的信仰原是好的,相信主、依賴主、事奉主,知識欠缺是有的,但對神的虔誠,仍是在在有人。及至教會所供給的神學博士們(大部分是西教士們供給的)留洋返國,信徒們景仰其學問淵博,他們也自以為是見過了大天,於是把他們所學的一套"不信"的思想,灌輸在一些信仰不堅的心靈中,這些光景,隨處皆是,無庸贅述。然而此等惡果誰來承當?豈不是該由那些熱心培養青年傳道人、卻不注意他個人的信仰問題、和他所入神學的信仰問題的人承當嗎?我們再看保羅的話:"想到你心裏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裏的,我深信也在你心裏……你從我所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
,從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著那住在我們裏面的聖靈,牢牢的守著。"(提後一5、13-14)栽培一個青年,如果不先明白他的信仰、以後也不注意他的信仰,這真是把房屋建造在沙土上,到了時候,對於屬靈的建造,沒有成功,只有破壞。試想今日的傳道人,吃苦耐勞的
,為主奔波的,獻身邊荒的,得人最多的,是純正信仰(人稱之為"舊派")的人呢,還是號稱新信仰(人稱"社會福音派")的人呢?我們不要只在報紙上看,說如何為人民服務,(我一點不反對為人民服務),我們要到鄉下教會去看,真正愛主愛人的信徒,和愛主愛人的傳道人是那一派?你要清楚的看見,信仰是生活的根基。
三、恩賜問題
人常是混淆天才和聖靈的恩賜,分不清它們的區別。天才可以說是恩賜,但是必須經過奉獻,經過聖靈的火,才成為神的恩賜。例如保羅是滿有天才的,另外也是滿有特殊恩賜的,他生來的纔能和特殊的恩賜,曾一併為神所用。人若只有天才,沒有恩賜,可以成功,卻不能成屬靈的功。保羅給教會所寫的幾封信,今天成了《新約聖經》的重要部份,你就能看見他的學問和聖靈的感動,化合為一了;保羅本身是沒有口才的
,所以人說他是言語粗俗;但他卻有屬靈的口才,使許多人聽後歸服了主耶穌。他請教會為他的口才禱告,即是為此(弗六19)。我們現在看到保羅對於青年的提摩太,怎樣說:"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賜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
"(提後一6),"你不要輕忽所得的恩賜,就是從前藉著預言,在眾長老按手的時候賜給你的。"(提前四14)。在這裏我們清清楚楚看見,青年的提摩太是有聖靈恩賜的人,所以我們再不可只看見一位青年有點天才,就以為是可造之才,必須在禱告中,有聖靈的啟示,(藉著預言)知道他實在是主所揀選的,主也一定給他恩賜,
使他一直上進。
四、品行問題
傳道人的節操、品格,成了數年以來我一直所注意的問題。有人信仰也不差,恩賜也滿有,就是品行有虧,在一個地方作工,領人悔改、歸主、栽培信徒長進,極象主所重用的僕人。十天半月,尚無大差,時間如果長下去
故事就出來了,大大地發一次脾氣,隨意地批評別人,財物上也不清楚,男女中間亦不謹慎。自己作的工作,自己來拆毀。我親自看見過,一位傳道人自己發脾氣,竟由一位剛才信主的信徒來勸解,真叫人啼笑皆非。自己講忍耐,卻叫信徒來勸他忍耐。還有的輕諾寡信,紛爭嫉妒,教會要這樣的人來作傳道,真不如沒有傳道人還好得多。
而品行端正,是要經過一段修養之功的,也是要有先進年老的神僕來作榜樣的。
栽培青年,不只是要教導他在學識上長進,更是要教導他在品行上有操練沒有這種操練的,其餘的皆成無用。所以保羅說:"但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
、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提後三10)我們從這節經文,便能看見提摩太從保羅所有的學習,不僅是教訓,還有更重要的品行和志向、信心和愛心…………。今天的神學院,有沒有這樣的師長、這樣的學生?然而今天的教會,卻是何等需要這樣的傳道人!
以上我只是簡單的提到生命、信仰、恩賜、和品行四件基本的事,這四件基本的事,為一個青年傳道人所必須具備四方面的條件,缺一不可,同時教會中的負責者,對於栽培青年,也應當注意這四件事。
第三節 同工之間
我將這一小段來作本題的尾聲。這是同工問題中最切實際的問題。同工之間彼此相愛、相助、相需、相成,其中的磨礪造就,是終身的功夫,非片言所可盡述,更非我這"只有不好的經過,而無最好的經驗"的人所能講得好的。所以對於同工之間的道理,我在此闕而不淪,只從二十餘年的經過中
,將神所賜我的同工,所給我的安慰與鼓勵,略摘片斷、聊供回憶,想亦讀者弟兄姊妹所樂聞也。
一九三五年春,我得了一位弟兄的信,他這樣寫道:"我在主前負責地為你和你的工作代禱已經多時,但現今竟然禱告到我的頭上來了,主對我說:'你去和他同工負責'"。 我得了這信之後,中心歡愉,自不待言,然而為了使我們同工的基礎,一點不帶著朋友的感情我就作了以下的回答:"兄弟啊!你來,我自然歡喜,然而我向你的要求,不是你來同工,乃是要你行在神的旨意中……。"此信寄出後,月餘不得答復,但至終接到了他的回信,內中有這麼幾句話:"得兄信,有若冷水澆頭!我想你一定要大大歡迎我去,誰料你竟平平淡淡的說了那麼幾句不即不離的話,但這使我再下手禱告,總要叫神的旨意在我心中,不是細微明白,乃要十分明白。現在我對你說,你歡迎,我也去;你不歡迎,我也去,神要我去……"於是我再寫一封大大歡迎他來的信,讚美主,行在祂的旨意中,是如何的好!我常看見他心中滿足,喜樂,我指著我的弟兄說:"這是神給我的同工。"
我要再述說這位弟兄的一件事。我們同工的需用問題,在我們小工團內的規定,是彼此不負責的(屬靈的相關是例外),各人仰望差遣各人來的主。我們的飯費與路費,是和弟兄姊妹在一起的,是神給團體的安排。奇妙得很,那年夏天,在我們新購買的十五畝大的一塊地上,用一百天的工夫,有極整齊的三十四間房屋建造起來,這一個耐苦耐勞、出力出汗的監理工作,十之七八是我的這一位弟兄擔負的(我當時負責教授學習作工的弟兄姊妹的功課)。神給我們建造房屋的需用,也給我們團體的需用,惟獨我的弟兄神沒有給他預備一塊錢(那時通用銀幣),更希奇的,我自己想幫點忙,但那時神也特別對付我,我也沒有多餘的可分給他。一天我對他說:"兄弟啊!來這裏後悔嗎?"他的回答是我一生不能忘記的,他說:"我能遵行主的意旨,能在祂的引導中服事祂,這就是我的喜樂、福氣、和酬報,這是恩典,那能後悔呢?"我的眼睛滿了淚,我讚美我的神!這位兄弟今天仍在主的牧場上,牧養主的羊。
一位西國姊妹,是內地會的教士,她清楚了主的引導進入了我們的工團,她進人之後,當下就從我們教會西教士的住宅區,租來窄小的院子內與姊妹們住在一起,一樣的起居飲食,同時,更是把自己服在我這毫無經驗,就作領導的人的手下。她是我靈性的扶助者,卻又十分服從我的指揮。我失檢點的地方,她肅穆溫柔地指正我;我的安排,(有許多不太合宜的地方),她總是自己順從,也勸勉別人順從。以後她有主另外的引導到了別處服事神,我每逢與她談話,覺得她是肢體,是姊妹,是與神同行的人。今天寫到以往的經過,不禁心嚮往之!
年老的榮姐(她是內地會的教士,我總是叫她榮姐)她現今已經回國去了,是使我常常懷念著的她在山西教會,作工多年,總是愛著中國的弟兄姊妹,她和西國同工們住在-起的時候、常是不太愉快,一來到中國弟兄姊妹中間,當下心暢神怡。一九四五年夏,我住北京,她搬到我住的院內(東四北轎子胡同三十四號)兩個多月以後,便離去了,這其間,她感覺著家的滋味。我是歡喜家中的老大姐。
在我們多年認識中,有一件小事是值得述說的:一次,我從外面回到了工團,看見院中的青年弟兄姊妹不太愉快,一天以後,我知道了原因,原來老人家說了她們。青年人總歡喜放鬆一點,老人總喜歡拘謹一些,這樣起了一點磨擦,當時我便對弟兄姊妹有點規勸,大家心中都平安地過去了。可事後我認為這位老大姐雖然那麼坦白、熱愛、在主內忘了國界,也忘了年齡,和弟兄姊妹共同度著主愛的生活,但在她的行動中,總仍舊帶著一點西國人的看法和作風,(中西人的眼光,有許多是不同的)這其實根本不能說是錯誤,但在我當時幼稚的心胸,就覺得"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一樣",又覺得我是她的弟兄,當盡"用愛心說誠實話"的本份,於是我就去說了。她的心中有點難受,然而還是接受了。我們一同禱告,晚上我靜思一下,又覺得自己出言過重,有傷老人的心,次晨,我去見她,安慰她,請她原諒,她卻拉著我的手說:"兄弟啊!你放心,你若看見我還有什麼缺點,是叫人不得益處,於工作有妨礙,你只管說,我願悔改。"她說過之後,我眼中流淚,受感極深。我們一同讀《羅馬書》第五章17節:"何況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賜之義的,豈不更要因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麼!"讚美主!這在"生命中作王"的生活,聖徒中有幾人進入!
以上都是十五年以前的事了,然而每逢回憶,總有新的滋味,也得新的力量。我在山西作工:共十三年,這十三年內,無論教會的同工無論工團中學習服事中的弟兄姊妹,我們中間,總是過著家的生活,沒有中西、沒有階級、沒有先生與學生,只是弟兄與姊妹,客氣虛偽,我們是竭力剷除的。時至今日,肢體們雖則風流雲散,但心靈中仍連系著主內的關切。
抗戰以來又是十多年的光陰了,我因著遷徙無定,工作總是短期的。心靈方面,一直想著自已故鄉的葡萄園,因此對於每一處工廠,都存著"客居"的態度,只傳講神的話,不作其他的思想;也有長期短期的同工,只是誠實相處,一同作工罷了,並沒有積極地帶進肢體的生活,這是我在主前深自懊悔的,我求主饒恕、也求弟兄姊妹饒恕。
初離山西,即到綏西,一年之後,至天津,次年至北京香山,這三年靈工查經處的工作,同處的弟兄姊妹,仍有故園風味。以後四載在各地講道、領會,近年往來滬寧道上,只有奔波之勞,鮮作帶領之工,同處的弟兄便也成了一般的牧師、教士
、先生、小姐了,初嘗尚覺靈中發悶,喘不出氣來
,漸習便也相安。近日主前靜思,知道這是退後、無長進,不能改變環境,卻被環境所化,求主蘇我心靈,賜我復興之力,阿們,阿們!
傳道人同工之間,不能活出屬靈生活,何能牧養群羊?只作臺上之宣講,卻無台下之生活,這豈不是自欺欺人的法利賽人嗎?主的心是愛,主的命令是愛,在愛中無長進,就是在一切上無長進。
"神就是愛,住在愛裏面的,就是住在神裏面,神也住在他裏面,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約壹五16-20)願我主內同工共勉之。──
楊紹唐
田雅各《生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