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作基督身體的見證
讀經:弗五25~29;二1~5;約壹三16~18
我們曾交通過,基督為著要得一個身體,就是祂的教會,祂就舍了祂自己,把祂的命也給了教會。並且祂還一直的保養顧惜,好使她成為榮耀的教會,獻給祂自己。這乃是教會存在的原因和目的。教會今天在地上是基督的身體,為主作見證;到那一天教會要成為榮美的新婦,與基督永遠在一起。為此,教會需要長大,各肢體需要盡功用;需要在主愛中有生命的變化;也要用水借著道,把一切的斑點皺紋都洗淨,以致滿了基督的豐滿與榮耀。此外,為使身體長得美好,教會還得有「愛」的氣氛與環境。所以,無論從那一方面來看,要使教會能長大、能盡功用、能洗濯乾淨、能美滿豐榮,有一個不能缺少的因素,就是「愛」。
在聖經新約,只有以弗所書第五章說到基督如何愛教會,為教會舍己,並且也把愛教會的細則一一描述出來。基督對教會的保養顧惜,就如父母對兒女在愛中撫育,是那樣的無微不至,從孩子成胎就已經在愛中關切,一直撫育到孩子長大成人,仍是在愛中諄諄告誡,在在都顯出父母在愛中的犧牲與擺上。再者,基督對教會的愛,也有如丈夫對妻子的愛,是很奧妙很甜美的愛,難以用言語形容,這愛有時也遠超過父母對兒女的愛。此外,以弗所第五章,還用各人照顧自己身子的愛來形容基督對教會的愛;每一個人愛護自己的愛是駕乎一切之上,別無可比的。這一點不必多加解釋,各人都必心照不宣。使徒保羅以這三種愛,就是丈夫對妻子的愛,父母對兒女的愛,以及各人愛護自己的愛,來描述基督對教會的愛。事實上,基督的愛是遠超過人世間一切的愛,基督這樣的愛教會,目的是要教會在地上長得完美,長成為全然可愛的教會!並用這樣的愛來愛我們,來感動我們,來融化我們,來變化我們,好使我們都愛主,都愛教會,並且也都彼此相愛。
按著歷史的記載,以弗所教會有一段時期也相當不錯,從以弗所六章末了一節可以讀出來,在以弗所教會中的確有一班真誠愛主的人,使徒保羅在愛中祝福他們。非常可惜,好景不常,沒有多久他們的愛就消失了。以弗所教會把起初的愛離棄了。這起初的愛不僅是他們對主的愛,也包括他們對教會的愛以及彼此的相愛。這愛他們從前有過,可是現在沒有了。雖然在其他各方面以弗所教會還相當不錯,他們的行為、勞碌、忍耐、不能容忍惡人、分辨出假的使徒、為主的名勞苦不倦,都蒙主稱許,可是因著失去了當初的愛,主給他們一個很鄭重的勸告,主且責備(原文為「反對」)他們,並要他們回想,他們到底是從那裏墜落的,且要他們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可見,他們的愛是有行動的;他們的「起初的愛」和「行起初所行的事」成正對比;一旦失去了心中的愛,就失去了愛的行為與愛的生活。主要他們恢復他們原初所有的愛的行為與愛的生活。末了,主再給一個嚴肅的儆告,他們若不悔改,主就要臨到他們那裏,把他們的燈檯從原處挪去。換句話說,若沒有教會實際的愛,就沒有教會的見證。這是極其嚴重的事,但願我們都看見這個實際,都聽見這個儆告。自然,他們失去了見證,並不是說他們就沉淪了;他們各人仍是得救的,但他們共同有的見證卻被挪去了,他們不再是主在以弗所的見證了。他們可能照樣有聚會,有工作,但是因著他們不悔改,就不再成為主的見證了,他們從此就失去他們蒙召的功用。請我們記得,不是我們來在一起聚會,我們就是教會;也不是我們講解聖經,我們就是教會。我們可以為主作許多的工,但我們不一定就是教會;最少,還得看在我們中間有沒有實際的愛。許多的墮落,是從愛的消失開始的。失去愛就是失去見證的根源,失去見證就是最深的墮落。有人查考歷史的記載,很可惜以弗所教會並沒有悔改,以致他們失去主在以弗所的見證。我們在此到底是為甚麼?只是來聚聚會?來聽聽講經?如果我們在此要作主的見證,有一件不可缺少的實際,就是「愛」。不是我們是否懂得了愛的道理,乃是我們是否有愛的實際。到底我們有沒有愛的行為與愛的生活?不是過去有沒有,乃是現在還有沒有?我們可能從前有一段時間相當有愛的行為,但是現在已經很少了;可能有時似乎有一點,有時又好象摸不著愛;若真是這樣,就得慎重的好好審察、好好回想,到底我們是從那裏墮落的,並且要悔改,活出起初所行的愛的生活。
愛是很微妙的東西,可能看不見,也說不出來,但我們能體會得出來。我們來在一起,不必問,也不必去追查,許多時候能聞出來,能感覺出來到底在我們中間有沒有愛的實際。在聚會中是如此,在家中也是如此;年長的人沒有例外,年輕人也不會有例外。我們每一個人都得在每一方面好好去查一查,到底我們是否仍有愛的實際。已有的還要好好的繼續去行,沒有的就得趕緊悔改。
在歐美的社會風氣中,可能每一個人都很懂得自我保重,對人總是保持一段距離,自己不會對別人過份的關心,也不願別人太多來干涉我的事,每一個人都很獨立,都很自愛。不只在社會上各不相干相擾,就是在家庭中也是很冷漠,且有代溝。到處都難得見到實際的關心、相愛相親的光景;錢的觀念很重,愛的味道甚淡。這種社會中的風氣,不知不覺的也帶到聚會中來了,大家來聚會時,見面點點頭,散會時再點點頭,說聲再見就完了,給人的感覺只不過是冷漠,卻沒有多少愛的味道。不錯,今天社會中是這種潮流,但是在教會中,我們要作相反的見證。在世界中到處滿了恨,在教會中該是充滿愛的流露。主愛我們,為我們舍己;祂既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主對我們的愛是沒有條件,也永不改變的。祂為我們留下最完美的愛的榜樣,並吩咐我們要彼此相愛,好叫世人認出我們是主的門徒來,這就是反時代的見證。
西方人比較形於言詞,見面時總是彼此問安道好,受物時不忘說聲謝謝,妨礙人時常說對不起;家人稱呼離不了甜心、我愛你;他們不一定有真心,但在言詞上他們是表達了一點關懷和愛。東方人就比較含蓄、保守,難得向人打招呼,謝謝和對不起是相當希罕的詞令,就是夫婦之間也不會說聲「甜心、我愛你」,反而覺得那些過於肉麻,說不出口來。丈夫難得稱讚妻子家事做得好,妻子也不夠欣賞丈夫在外的辛勞;年輕的一代對長輩少有尊敬的稱呼,在父母強令的目光下,頂多說聲「咳」就算了事。可能東方人是有內心的愛戴與關懷,可惜總是難於啟齒,埋在心中出不來。請我們記得,愛是有表現的,愛是有行動的。約壹三18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真實上,這也說出有言語和舌頭的愛。很希奇,我們對不妥善的勇於指責,但對美好的卻沒有勇氣去稱讚。我們也該學習在言詞上的關懷,更應操練對人有關懷的實際行動,把彼此相愛在行動上表現出來,在教會中該充滿彼此相愛的實際行動。我們慣于客氣相安,在會中規規矩矩的聽道,既不得罪別人,也不會關心別人,年復一年,每週如此,永不改變。這樣的聚會,慢慢地,很可能就失去了見證。
一九四九、五○年間,中國的政府變化很大,許多弟兄姊妹自國內各地去到香港,不僅帶去南北風俗,也帶去原地教會的特色,加上初抵埠一切尚未安頓,各人自顧不暇,到了聚會中,多不認識,自然就缺少相調,更談不上關懷相愛。有一位青年姊妹自北京到了香港,她覺得聚會很冰冷,在聚會中公開作見證說,她來到香港,好象進了一個大冰箱,毫無溫暖可言。請問,我們在此相聚的溫度有多高?求主憐憫我們!在末世,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違背父母、忘恩負義、無親情、賣主賣友、任意妄為、愛宴樂不愛神;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提後三1~5)。為此,我們要作與此相反的見證,活出愛的行動與生活來,在教會中建立愛的見證。
實行的路:我們應該謙卑在主面前,好好回想一下,現在教會的光景如何,我們各人自己的光景又如何?不要只用手指指別人,每一個要自己在主面前回想自己;不要只要求別人愛我,而自己卻不去愛別人,別人如何,是他與主之間的事,我卻要把愛在教會中流露出來。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我們在身體中互為肢體。我們愛教會就是愛我們自己,我愛肢體就是愛我自己;我若批評定罪別人,其實就是批評定罪我自己。所有弟兄姊妹都是我們的肢體,我若傷害我的小指頭,就是傷害我自己,我若愛護一個小弟兄,就是愛護我自己。我們大家是彼此息息相關的,是有生命上的關係的。所以,不要恨我們的身體,反要保養顧惜。要在主面前回想,甚麼地方失去愛,就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愛。
其次,重新把自己獻給主。在主面前,一面好好審察,一面也奉獻給主,愛主、愛教會、也愛弟兄姊妹。求主借著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裏面,求主用愛來激勵我,使我能為主而活,在教會中自然的把主在我裏面的愛流露出來。每人都為此而禱告,為此而奉獻,願主在我們當中恢復這個愛。奉獻是把自己擺上去,是要出代價的,是有行動的。
約壹三:16~18說,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知道之後不停在那裏,還得去行,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這是主捨命的愛在我們身上的反應。凡有財物能力的,要顧到窮乏的弟兄,神的愛叫我們能去憐憫有需要的人。因為我們的愛,不能只是口中說說而已,說了之後,還當有真實的行動。弗四15是說:「在愛中說真實話」,這裏是說在愛中真實的行動。另一面也求主用水借著話,把我一切的污穢與摻雜都洗掉,把我們之間一切的間隔與不和都洗掉,把我們與弟兄姊妹過不去的東西都洗掉,把我們對弟兄姊妹的論斷都洗掉,把我們當中一切的冷漠與不關心也洗掉,把一切消極的東西全都除盡;好叫我們有一個虛空的心靈,被主的愛浸透並充滿,使我們能實際有愛的生活與行動,愛神、愛主、也在教會中彼此相愛,在愛中作基督身體的見證。――
謝德建《教會――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