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聖經註釋書
註釋書為何物
說準確一點,甚麼是註釋書呢?為何我們不該輕看註釋書?最近,一間有名的基督教出版社列出了十五類與聖經有關的書籍。如果有人不確切知道註釋書跟聖經研讀本,甚至跟其他如經文史編、地圖集、聖經辭典等──只列舉四類──有何不同,一點也不鷘奇。
一本註釋書評論經文,或(期望)作有用的逐節或逐段的解釋。有些基督徒對註釋書嗤之以鼻,說:「我只想聽道和讀聖經!」看似很虔誠,但卻不是。註釋書只是將最好(而且最難)的經文解釋──神的話的逐節教導和講解,用文字寫成,印刷出來。有些註釋書(如艾朗賽的)差不多是將一篇講道寫下來。而且,歷代以來各種語言中最偉大的解經書,都有英語版本。可惜大部分都冗贅、過時、艱深,以致一般基督徒都感到洩氣,應付不來。於是,我們計劃出版這本《新約聖經註釋》。
註釋書的種類
理論上,任何對聖經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寫注釋書。因此,注釋書由極度新穎至非常保守都有──代表各樣不同的思想類形。《新約聖經註釋》是一本觀點保守的註釋書,持守聖經為默示的、無誤的神的話語,在真道和實踐上都純全完備。
註釋書內容由高度技術性(如希臘文和希伯來文語文結構的詳盡資料),至十分簡要的大綱。《新約聖經註釋》大概在兩端之間,所須的專門術語大都放在評註部分;但沒有避開艱深的經文或實際的應用,而且詳細解釋與經文有重大關連的細節。馬唐納的寫作裏有豐富的解說,目的不是只培育平平無奇、為廣大群眾接受的基督徒,而是造就門徒。
註釋書也代表不同的神學陣形保守派或自由派、更正教或羅馬天主教、前千禧年論或後千禧年論。《新約聖經註釋》站在保守派、更正教、前千禧年論的立場。
如何使用本書
使用本書有許多不同方式;我們有下面的建議,次序概述如下:
瀏覽──如果你喜愛聖經,你會樂於翻閱它,一點一滴地細嚼,品嚐整本傑作的韻味。
特別經文──你可能對一節或一段經文有疑問,需要幫忙;只要翻查適當的經文和上文下理,你必能找到有用的材料。
教義──如果你在研究安息日、浸禮、選民、或三位一體等題目,你可以翻查討論該題目的經文。目錄列出許多這些題目的附篇和文章,除了書內的三十七篇附篇章外,你可以使用經文彙編,找出引申其他題目的中心信息的鑰字。
聖經課本──或許你的主日學班級或會眾正查考新約其中一卷書,如果每星期上課前先讀要講論的經文,便能大大的充實自己(並且,如果有討論,就更有所增補)。(當然,如果帶領的也使用《新約聖經註釋》作主要工具,就可能要有兩本不同的注釋書了!)
整本聖經──最後,每個基督徒都應該讀完整本聖經。艱深的經文分佈各處,而一本仔細、立場保守的工具書如《新約聖經註釋》,能大大地促進你的學習。
研讀聖經,開始時可能是「碎麥」階段──營養豐富但乾澀;但當你繼續研讀下去,就變成「巧克力餡餅」了!
馬唐納三十年前給我建議說:「別輕看註釋書。」一邊編輯新英王欽定本的經文,一邊細細嘴嚼他的《新約聖經註釋》後,我可以更上一層樓了。我要作這樣的建議:「來享受注釋書吧!」
范斯德
Art
Farstad
新約簡介
「在歷史並在屬靈上,新約著作的價值都大大起其數目和篇幅,其對生命和歷史所產生的影響也無法估量。伊甸園的出現有如晨曦伊始,而這時正是烈日當空。舊約所頂言的基督,成為了福音書中歷史的基督、使徒書信中可經歷的基督,並啟示錄中榮耀的基督。」~史廓治
壹.「新約」一名
駛進研讀新約的浩瀚海洋,甚至研讀較小範圍的一卷書之前,概略地介紹一些有關我們稱為「新約」的聖書的資料,實在很有用處。
「約」字有兩個英文譯法,一是
Testament,另一是
Covenant,兩者都譯自同一的希臘字
diatheke。在希伯來文中有一、兩處地方,對於使用哪二個譯法仍有爭議。就基督徒聖經的命題而論,Covenant
的意思似乎更為可取,因為聖經包含神與祂子民的條約、盟約和誓約,這正是
Covenant 所要表達的。
稱為新約(New
Testament 或
Covenant),是相對舊(或較舊)約說的。
新舊兩約都是神所默示的,因此對所有基督徒都是有益的。但在基督裏的信徒,很自然含較常翻閱特別論到我們的主和祂教會,並祂期朢信徒怎樣生活的新約部分。
奧古斯丁巧妙地道出新舊兩約之間的關係:
新約在舊約中隱藏,
舊約在新約中揭示。
貳.新約正典
正典(希臘文為 kanon)一詞指量度或評估某事物的「準則」。新約正典是神默示的書卷集。我們怎樣知道這些是應該放進正典的唯一書卷呢?或怎樣知道全部二十七巷書都應該放進正典裏?由於早期還有其他基督徒的書信和著作(也有異端的),我們怎樣確定這些書卷是正確的呢?
一般的說法是,由一個教會議會在第四世紀末擬定正典的名單。其實,書卷寫成時已經是正典。敬虔而具辨識眼光的門徒,從開始就認出默示的經卷,正如彼得對保羅作品的評價(彼後三15,16)。然而,有一段時間一些教會對某書卷(如猶太書、約翰二書和三書等)有所爭議。
一般來說,如果書卷的作者是使徒,如馬太、彼得、約翰、保羅,或是使徒圈子裏的人,如馬可、路加,該書卷的正典位置就不存疑問。
議會正式承認正典,實際上是確立多年來已普遍接納的書卷。議會不是受默示去擬定書卷的名單,而是擬定神所默示的書卷的名單。
作者
新約的作者是聖靈,祂給馬太、馬可、路加、約翰、保羅、雅各、彼得、猶大和希伯來書的無名作者(請參看希伯來書簡介)默示。對新約書卷怎樣產生這個問題,最佳、最正確的理解是所謂「雙重作者說」。新約不是部分出於人、部分出於神,而是同時完全出於人、又完全出於神。神的參與使人的參與不犯任何差錯,結果是原本的手稿是一卷無誤、無瑕疵的書卷。
成文的道──聖經,一個有用的類比是我們主耶穌垂督──這永活的道的隻重特性。祂不是半人半神(像希臘神話的),而是同時是完全的人和完全的神。神性使人性不可能犯任何的錯和罪。
寫作日期
舊約大概用了一千年(主前1400年至400年)寫成,佴新約不像舊約,只用了半個世紀(主後50年至100年)就完成了。
新約書卷現時的編排,適合任何時代的教會。以基督生平起首,接看是教會的誕生,然後是給教會的教訓,最後揭示教會和世界的將來。然而,書卷不是按寫作時間先後編排的,而是按需要而產生的。
首先寫成的是「給初生教會的書信」,這是費廉思對使徒書信的稱呼。雅各書、加拉太書、帖撒羅尼迦前和後書,很可能是最早完成的,日期接近第一世紀中葉。
然後到褔音書,馬太或馬可最先,路加其次,約翰末尾。最後是啟示錄,可能接近箄一世紀末才寫成。
內容
新約的內容可精簡地摘要如下:
歷史類
褔音書
使徒行傳
使徒書信類
保羅書信
普及書信
預示類
啟示錄
基督徒能好好掌握這些書卷,就必能「充充足足的豫備行各樣的善事」。
我們祈求主,讓《新約聖經註釋》大大幫助許多信徒能這樣行出來。
語言
新約以日常的語言(稱為 Koine 或通行希臘諳)寫成。通行希臘語幾乎是第一世紀世界通行的第二語,其罘所周知和普及的程度,相當於今天的英語。
正如希伯來文熱情、活潑多采的風格,完美地配合舊約的預言、詩歌和敘文,希臘文也是神所預備、記載新約的精采語文。希臘語隨看亞歷山大大帝南征北討而廣傳各地,他的將領將希臘語簡化,普及於黎民百姓中間。
希臘文有準確的動詞時態、語格、詞彙,和其他細節,使它成為承載使徒書信(尤其是羅馬書)中的重要教義真理的理想工具。
通行希臘語既不是少數人所用的文學語言,也不是「市井俗話」或低劣的語言。新約的少部分─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後書──是幾近文學水平的;而路加褔音的文筆也古典優美,即使是保羅的著作,有時也非常優美(林前一三、一五等)。
譯本
英語有許多(或許太多!)譯本,大概可以分為四類(按:編者也將中文聖經的譯本加插,給讀者參照):
1.直譯
達祕的新譯本(JND,1871年),英文修訂本(RV,1881年)及其美國異文本美國標準本(ASV,l901年),都是字對字的直譯本。這些譯本用作研究非常有用,但用作敬拜、公開誦讀和背誦則較遜色。眾多基督徒都絕不會為這些版本,放棄壯麗優美的英王欽定本(KJV)。中文譯本有:新約新舊庫譯本(1939年)和聖經呂振中譯本(1970年)。
2.完全對等
這類譯本頗為直譯,並在文法許可下,緊貼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但需要優美風格和諺語的時候,仍有較自由的翻譯。當中包括英王欽定本(KJV),修訂標準本(RSV)、新美國標準本(NASB)、新英王欽定本(NKJV)。中文譯本有:聖經和合本(1919年),聖經新譯本(1992年)。可惜,雖然修訂標準本新約部分大致可靠,但舊約部分卻淡化了多個彌賽亞的預言。這種危險的趨勢今天似乎也在一些從前持守純正信仰的學者身上看見。《新約聖經註釋》按照新英王欽定本作編排(而中文版則按照中文聖經和合本編排),以優美(但古體)的英王欽定本配合今天語文的用法,略去古體字的使用。新英王欽定本保留了許多經節和字詞,是大多數現代聖經譯本刪去的(請看《新約聖經註釋》內文的評註)。
3.功能對等
這些譯本的譯法比完全對等更自由,有時會採用意譯,只要讀者注意到,意譯也是可行的手法。莫法特譯本(Moffat)、新英語聖經(NEB)、新國際譯本(NIV)和耶路撒冷聖經(JB),都屬於這類別。這種譯法背後的用意是,假如約翰和保羅今天用英語寫作時,他們能將整個思想融會在語文架構裏。只要謹慎地進行,這種方法可以是非常有用的工具。中文譯本有:現代中文譯本(1979年)。
4,意釋
意譯本以思想對思想的方式來傳遞語篇,但時常用很大的自由去增添材料。由於譯本在措詞用字上偏離原文,常有詮釋太多的危險。舉例說,當代聖經(LB)雖是褔音性的,但卻包含不少個人的詮釋,是很具爭議性的。
從文學角度看,費廉思的意譯本(JBP,他稱之為翻譯)做得很出色。他也常常用自己的字眼,來請他相信是彼得和保羅的意思。中文譯本有:當代聖經中文版(1979年)。
最好至少擁有其中三類聖經譯本各一本,作比較之用。然而,我們相信完全對等的譯本,對於作詳細的聖經研究是最安全的。這正是《新約聖經註釋》的寫作方向。
福音書簡介
「福音書是所有著作的初熟果子。」~俄利根
壹.榮耀的福音書
每個讀過文學的人,都會熟悉故事、小說、戲劇、詩章、傳記,及其他文學體裁但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降世後,卻需要一種新的文學類形──褔音書。雖然褔音書有很多人物資料,卻不是傳記;雖然記載像浪子和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跟任何文學中的故事一般有趣,有些比喻甚至被改編為小說或短篇故事,但褔音書卻不是故事。福音書不是文獻記錄,卻記載了我們的主多番準確但明顯濃縮的對話和講說。
「褔音言」不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類形,而且四位傳道者完成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四卷褔音言後,正典的模式便開放了。只有這四卷褔音書被正統教會承認接近二千年。異端主義者寫他們稱為褔音的書,但這些書是旨在散播一些異端如諾斯底主義的卑劣工具。
為甚麼是四卷褔音書?為甚麼不是五卷,以配合摩西的五巷書,合成基督五經?或者,為甚麼不是一卷長篇的褔音書,刪去所有重複的敘述,留下更多篇幅記載神蹟和比喻?事實上,嘗試「協調」或將四卷褔音書放在一起,最早有他提安第二世紀時的《四褔音合訂本》。
愛任紐推斷說,四褔音配合世界的四個方位和方向。四這數字指普世性。
貳.四個象徵
許多人(尤其藝術愛好者)喜歡一個提議的對比,把四褔音與以西結書和啟示錄的四個象徵相提並論,就是,獅子、牛犢、人和鷹。來自各處的基督徒對四個象徵跟四褔音有很不同的配對。如果這些品性(正如他們在藝術上稱的)是確實的,獅子正好配合馬太褔音,這猶大獅子的君尊褔音。牛犢是擔重的牲囗,剛好配合馬可褔音,這僕人的福音。人的身分明確是路加褔音的主要人物,這是人子的褔音。即使《同義詞反義詞及介詞標準手冊》也說:「鷹是聖約翰的標誌,象徵高超的屬靈異象。1」
四類讀者
四卷褔音書的存在,最佳的解釋是,聖靈謀求接觸四類不同的人──四類古代的人而今天仍然可清楚對照的。
人人都同意馬太褔音是最猶太化的褔音書。即使是一個初次讀這書的人,也會注意到書中舊約的引述、詳盡的講論、我們主的家譜和閃族語言的風格。
馬可褔音的寫作地點很可能是帝國的首都,針對的讀者是羅馬人,並萬千同頰的人,是喜愛行動多於思想的。因此,馬可褔音裹的神蹟詳盡而比喻簡短。這卷褔音書不用記載家譜,試問羅馬人怎會關心這個活躍僕人的家譜?
路加褔音的讀者顯然是希臘人,和許多喜愛並模仿希臘文學藝術的羅馬人。這些人講求美、人性、文化風格和優美的文筆,路加醫生做到這一切。可與現代希臘人相提並論的,最顯著要算是法國人了。無怪乎一個法國人曾經說過,路加褔音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著作」(請看路加褔音簡介)。
約翰褔音的對象是何人呢?約翰褔音是一本普及的褔音書,記載了結每個人的信息。這書是褔音性的(二○30,31),但也為深思的基督徒所珍視。也許關鍵在這裏,約翰褔音是給「第三族類」的──這是異教徒給既非猶太人、也非外邦人的早期基督徒所起的名字。
肆.其他四重的主題
舊約中有一些四重的主題,巧妙地與四褔音的重點吻合。
「苗(裔)」作為我們主的稱號,出現在下列的經文:
「給大興起一個……苗裔,他必掌王權」(耶二三5,6)
「我僕人……苗裔」(亞三8)
「有一個人名叫……苗裔」(亞六12,聖經新譯本)
「耶和華發生的苗」(賽四2)
舊約中也有四個「看哪」,剛巧配合褔音書的主題:
「看哪,你的王」(亞九9)
「看哪,我的僕人」(賽四二1)
「看哪,有一個人」(亞六12,聖經新譯本)
「看哪,你們的神」(賽四○9)
最後一個對應比較不明顯,但也給很多人帶來柷褔?會幕所用的四種顏色的材料及其象徵意義,似乎也切合褔音書作者對我們主的尸性匹方面的描述:
紫色明顯是代表馬太這卷王的褔音。士師記人章26節展示出紫色的帝王本質。
朱紅色的顏料在古時是從擠榨胭脂蟲而取得的,表示馬可這本僕人的褔音所說:「是蟲,不是人。」(詩二二6)
白色表示聖徒的義行(啟一九8),路加褔音強調基督的完美人性。
藍色代表我們稱為天空(出二四10)的蔚藍色,細致地代表基督的神性。這是約翰褔音的主調。
伍.次序與重點
我們發現褔音書中記載的事件,並不是按著發生的先後次序排列。能看出神的靈時常根據事情的道傯教訓來將他們放在一起,是很好的。凱理說:
基本上路加用的是道德次序,他把事實、對話、問題、回應,和我們主的講論,依看內在的關係作分類,不單是按照事件表面上的次序而已。事宜上,這是最原始、最早期的記錄形式。然而,對歷史學家來說,將事件按因果關係、道德次序來分類組合,是比單按時間先後區分更艱難的工作。但神使用路加完美地做到了2。
不同的重點和角度,幫助解釋福音書中的差異。前三卷褔音書,就是所謂的「對觀」(意思是「以同一角度看」)褔音,所採取的角度相似,但約翰褔音則不同。約翰褔音成書較晚,作者不想贅述已經清楚涵蓋的事物。約翰褔音在更具反省性和神學思想的層面,敘述主的生平和話語。
陸.對觀問題
為甚麼頭三卷褔音書有這麼多相似之處──甚至頗長的經文有幾乎完全相同的措詞用字──但又有這麼多相異之處?一般稱這為「對觀難題」。難題大多存在那些否認默示的人中間,保守的基督徒則較少。他們構思出許多複雜的理論,常常牽涉手抄本已失傳的神學文蹴。其中一些理論符合路加褔音一章1節,至少可能出自正統的觀點。然而,有些理論已到一個地步,假設了第一世紀的教會,把有關耶穌基督的「神話」拼湊一起。這些武斷的「形式批判」理論,除了代表對所有基督徒的聖經書卷和教會歷史的不忠信,而且還要指出一點,就是從來沒有任何文獻支持這些理論。此外,更沒有學者在對觀褔音分類和分段的觀點是意見一致的。
解決問韙的較佳方法,我們的主在約翰褔音十四章26節說出來了:「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這就是馬太和約翰,甚至馬可也包括在內的見證人的回憶;教會歷史說,馬可記錄了彼得回憶的事情。路加褔音一章 l 節提到的文字記錄,加上從聖靈而來的直接幫助,閃族人口傳的傳統在文字上的顯著準確程度,並對觀的問題,都一一解答了。任何來自這些源頭的真理、細節和詮釋,都可以直接「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林前二13)去揭示。
因此,當發現有明顯的矛盾或細節的差異時,我們就要間:「為何這巷褔音書刪除、包括或強調這事件或說話?」舉個例子,馬太褔音兩次記載兩個人得醫治(一個瞎子、一個被鬼附的),而馬可和路加只提到一個。有人認為這是矛盾。其實,馬太這猶太人的褔音書提到兩個人,因為律法要求「兩三個證人」;而其他則提到顯著的地方,譬如指出人名(瞎眼的巴底買)。
下面選出的經文,說明褔音書中一些看似重複的事情,其實顯示了重要的差異:
路加褔音六章20至23節似乎重複了登山寶訓,但前者是在平原上的教訓(路六17)。八褔描述天國理想公民的特質;而路加褔音則追溯基督門徒的生活方式。
路加褔音六章40節似乎跟馬太褔音十章24節相同,但在馬太褔音,耶穌是先生,而我們是祂的學生。在路加褔音,訓練門徒的人是先生,他教導的門徒是學生。馬太褔音七章22節強調服侍王,而路加褔音十三章25至27節則形容跟主人的相交。
路加褔音十五章4至7節辛辣地責備法利賽人,而馬太褔音十八章12至13節則關心小子和神對他們的愛。
當只有信徒在場時,約翰說:「他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可一8;約一33)但當信徒中間夾雜許多末信的人,尤其法利賽人在內時,他說:「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火的洗禮代表審判的洗禮)(太三11;路三16)
「你用甚麼量器……」這句話,在馬太褔音七章2節應用在我們對別人的論斷態度上,在馬可福音四章24節應用在我們支取神的道上,而在路加楅音六章38節則應用在我們的慷慨上。
這樣,上述的差異並非矛盾,而是刻意留給信徒默想的靈糧。
柒.各書卷的作者
討論誰寫褔音書是很平常的事,事實上,聖經各卷書也要作此討論。證據一般分為外證和內證,新約二十七卷書都一樣。外證的分析,包括生活在接近該卷書寫成時代的作者,一般指第二至第三世紀的「教父」,和一些異端或假教師。這些人引述或有時特地告訴我們,有關我們感興趣的書卷和作者。例如,倘若羅馬的革利免在第一世紀末用哥林多前書,很明顯哥林多前書就不能是第二世紀,人們冒保羅的名寫成的。至於內證分析,我們則注意書卷的風格、用字、歷史和內容,是支持,或是與外在的文獻和作者的宣稱相矛盾。舉例說,路加褔音跟使徒行傳的風格,支持作者為一個受過教育的外邦醫生的觀點。
許多書卷在第二世紀的異端者馬吉安的「正典」(被認受的書)都有引述,他只接納路加褔音的一個版本,和保羅的十封書信;然而,他也是一個有用的見證人,說明當時以那些書卷為標準。穆拉多利經目(根據發現此文件的意大利紅衣主教穆拉多利而命名)雖然不完整,但也是基督徒書卷的正統名單。──
馬唐納《新約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