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廿四、亞伯拉罕與羅得的差別

 

《聖經》裏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角色,前者給我們作榜樣,後者給我們作鑒戒。我們默想祈禱的操練,需要看一看亞伯拉罕與羅得在靈性與靈交方面的差別。

經上明白記載,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民眾,道德敗壞,罪惡深重,聲聞於天,那些城邑的居民快要在神的震怒之下被烈火燒滅了。當時,羅得一家正居住在所多瑪,闔家的人面臨著家破人亡的大災禍。然而,羅得一家對此,卻是一無所知。

在那個時候,羅得的長輩亞伯拉罕,卻不是住在所多瑪,而是住在遠方的山區。滅城的大災禍對他並無切身的危險。但是,他卻從神那裏得到了啟示,知道所多瑪的悲慘結局就要來到了。

我們的著眼點就在這裏。亞伯拉罕和羅得兩個人的差別何其大!

試問他們的差別是什麼性質的差別?對於我們後世的基督徒又有什麼樣的教訓?

他們的差別,是親近神與遠離神的差別;是靈覺敏銳與靈覺麻木的差別;是心竅靈通與心竅閉塞的差別;是勤於祈禱和懶於祈禱(或放棄禱告)的差別;是靈性儆醒與靈性沉睡的差別;是遠離罪惡與接近罪惡的差別;是敬畏耶和華與不敬畏他的差別;是關心當時社會命運與不關心它的差別。總之,是“活在真理之中”與“活在自己之中”的大差別,也是對於“祈禱操練”的大差別。

我們讀他們二人的歷史,又拿來對照自己,就不免為自己感慨、歎息……我們在靈交上一點不像亞伯拉罕,或者反倒像那個危險的羅得。我們缺乏亞伯拉罕的那種心靈境界。他為自己約束得很嚴,甘居安靜的山地,過著樸素的生活,他對別人卻是仁慈、寬厚、退讓。應當確認,一個人的心靈光景和生活態度,既影響著自己,又影響著別人。我們自己的經驗也證明過,當靈性光景夠不上某一水準時,就會對自身的禍福大事,也會一無所知,更不用說對別人和國家社會的安危了。

對比了亞伯拉罕和羅得的重大差別之後,我們的心不可能沒有感動。然而,我們又何等容易把這個感動輕輕地放走了。這就是我們生命受虧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們難以進入屬靈豐富的原因所在。很多事實在無聲地說話:人們的靈命在“漏”,人們的生活在“飄”……其中的教訓可真不少啊!

現在確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令人驚異,欽佩……但是,要問一下,今天的神是否改變了?他是否仍舊能如古代一樣,使親近他的人得到他自己的真實啟示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話不是隨便說的。我們沒有法子否定存在于廣大信徒和聖徒中間的恩典事實。讓我們大家都放下自己的舊想法,謙虛地深入群眾。在群眾中,才有豐盛而活躍的恩典故事。我們承認了這個事實,才會有新的心志,新的態度,新的追求,因此也就容易從主享受到他為我們所預備的新恩典,新認識。

我們的需要是: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望望高天,踏踏實地。

何等容易,說三道四;多麼艱難,低心下氣。但是在屬靈的事上,很多時候,是需要“低心下氣”的。低心下氣了,要求上進的心就上升了。

亞伯拉罕生活在沒有《聖經》和法律的上古時代,竟然能夠蒙主造就、自己追求到如此地步。這對我們該是何等大的鞭策啊!── 盛足風《祈禱的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