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第八章
二 山羊和綿羊的異象 八1~27
第八章係作者再以希伯來文寫的第一個異象。從第八章到十二章的文體和詞句均較前面的亞蘭文差。這可能表示作者的亞蘭文比他的希伯來文好。有人則認為第八章到十二章係出自另外的一位作者。本書最後幾章作者以分析當代的歷史情況為目的,特別在安提阿哥四世統治下的列國情勢,以及猶太人的苦難和危機。當然,我們也不必依此斷定第一章至第六章的故事和第七章是在安提阿哥四世以前的作品。第一章至第七章的文體和資料實與主前第二世紀的歷史情況有關。第一章至第六章的故事雖有古老的資料,但其信息卻以象徵和比喻的方法表達出來。
第八章是作者依據第七章的主題,以不同的文學體裁和語言再一次的闡述。可能這兩章各適用於不同語言的讀者。第七章較富於啟示性和詩意的色彩,而第八章則較具實際歷史的記述。因此,第八章可說是第七章的另一種詮釋。作者從亞歷山大的崛起,談到當代的統治者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哥四世。他特別
1 導言 八1~2
這個簡單的導言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為連貫第七章和第八章,因第七章的異象發生於伯沙撒元年,而第八章的異象則發生於伯沙撒第三年。其二是為要標示異象的發生地,以表明對異象和信息的可信度。事實上,異象的時間和地點沒有真正的歷史價值。因為異象是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
八1
伯沙撒王在位第三年 因為本章的異象有意安排在第七章的異象之後(在先前所見的異象之後),所以第七章的異象發生於伯沙撒元年,作者便將這個異象發生的時期標示在伯沙撒三年。前面已經提到,作者給予異象標示的時間實際無真正的歷史價值。我們不知道作者為甚麼要選取伯沙撒在位第三年。可能作者認為伯沙撒統治巴比倫有三年之久,所以他將這異象標示於伯沙撒統治的最後一年。這樣便可了解本章不是預言有關巴比倫帝國的情勢,而是以綿羊來象徵瑪代波斯帝國。
有異象現與我但以理是在先前所見的異象之後 現代中文譯本的經文是「我看見第二個異象」。前面的導言已提到,本節的目的為要連貫本章和第七章的關係。使異象發生時間呈現特殊程度上的關連。作者想要讓讀者認為異象似乎是發生在第七章的異象以後的第二年。事實上他的同胞均知道這些時間只是一種文學的障眼法,沒有歷史的價值。
八2
我見了異象………又如在烏萊河 前章的異象,但以理是在巴比倫;但這章的異象,但以理的身體雖在巴比倫,他的靈卻被提至波斯的書珊城外的烏萊河邊。作者可能受到先知以西結的影響(參照結一1,八3,四十1)。以西結在巴比倫時,他的靈曾數次被提升到耶路撒冷。在他受召為先知的異象裏,他的靈在巴比倫的加巴魯河邊看見耶和華的榮耀。作者將異象安排於伯沙撒統治的第三年,為要使人不會誤會以為但以理是在書珊城看到異象,而是看到出現在書珊的異象。早期的解經者常誤以為但以理真實地在書珊看到異象。
以攔是波斯帝國的重要省分,其主要城市書珊是波斯帝國冬季的首都。作者適當地選取書珊來談論波斯帝國的崛起和沒落,因書珊不僅是個要城,也是個要塞地。烏萊河是以攔省距書珊不遠的一條河。書珊城的東門便叫烏萊城門。但以理看到象徵瑪代波斯帝國的公綿羊就在書珊城東的烏萊河邊。
2 山羊和綿羊 八3~8
八3
有雙角的公綿羊……更高的是後長的 在異象中但以理看到一隻公綿羊有長短不一的雙角。作者可能有星象學的知識,知道波斯是十二星座中的白羊座,所以公綿羊象徵凓波斯帝國。瑪代波斯是波斯帝國的兩個政權,兩個王朝均甚強。但波斯王朝較為強大,國祚也較長。後來古列王所建立的王國西至巴比倫,南至埃及,北至亞美尼亞和呂底亞,國勢強大,版圖廣闊。因此,作者以為波斯和瑪代是帝國的兩個分開的政治實體,而波斯比瑪代的國勢顯得更強大。兩角都高,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在舊約中角,常常表示力量。
八4
我看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牴觸,獸在他面前都站立不住,也沒有能救護脫離他的手的 波斯的軍隊驍勇善戰,西征北伐所向無敵,沒有一個國家能擋其銳鋒。奇怪的是,作者沒有提起波斯軍向東的侵略行動。在斯一,曾提起波斯的東邊國境達到印度。有人以為作者知道在那個時候,沒有流散的猶太人在世界的東邊,所以他沒有提到波斯的東征。
但他任意而行,自高自大 當波斯帝國國勢富強,便為所欲為而自高自大。作者沒有指出波斯帝國曾有那些自高自大的作為。
八5
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 在第七章希臘帝國是以十角獸來代表;但在第八章,作者則以公山羊來象徵希臘帝國。希臘帝國的西流古王朝是以魔羯星座為代表,所以作者以公山羊象徵希臘帝國。希臘帝國是崛起於西方的馬其頓。嚴格說來,公山羊應該指亞歷山大大帝。
遍行全地,腳不沾塵 亞歷山大的軍隊強大無比,其南征北討的軍勢正如腳不沾塵的快捷猛獸。作者以腳不沾塵形容亞歷山大的雄風及其征服世界的速度。
這山羊兩眼當中,有一非常的角 這山羊具有一隻巨大又引人注目的獨角。這非常的角不是第七章的小角,而是表示擁有極大軍隊力量的亞歷山大。他是一位勇猛偉大的國王(參八21,十一3)。
八6
大發忿怒,向他直闖 公山羊以其壯大的獨角向那雙角的公綿羊直衝過去牴牠。大發忿怒表示攻擊敵人之前的氣勢,而不是通常的發怒模樣。
八7
折斷他的兩角 公山羊擊倒公綿羊,象徵凓亞歷山大(希臘)徹底地擊敗波斯王大利烏三世,而結束波斯帝國。折斷他的兩角表示亞歷山大的軍隊摧毀了波斯帝國的兩國政治實體──瑪代和波斯。希臘的軍隊曾在伊蘇士(Issus 主前三三三年)和阿爾伯拉(Arbela 主前三三一年)致命地擊潰波斯軍,使波斯帝國逐漸衰微,毫無抵抗地結束其帝國。
八8
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 亞歷山大可能因其輝煌的戰績和所建立的帝國而會自高自大。希臘人也會顯出勝利者的姿態,以及炫耀其民族和文化的優越性。亞歷山大極為尊崇希臘的文化和精神,因此他在佔領地區,移入希臘人來推行其希臘化政策。他的勝利和其致力的希臘化政策,使希臘文化習俗甚為影響近東的世界。
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 希臘軍隊在亞歷山大領導之下,所向無敵,眾方臣服,希臘帝國疆土廣大,國勢強盛。但是當這年輕智勇的國王正建立舉世無匹的帝國時,突然患病而死(大角折斷了)。作者對世上力量的消失常以為是因人的自高自大,目無神人,而遭致上帝審判的結果。換句話說,亞歷山大因為他的驕傲自大而遭致天上的審判而死。
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 山羊的大角折斷了,但在角根上又長出四個角來,伸向四個不同的方向。這山羊使成為四角山羊。這節作者簡要地述說亞歷山大的突然死亡,和他的四位將軍瓜分天下的局面。在主前三○一年伊僕蘇士(Ipsus)戰役之後,迦散達佔據馬其頓和希臘本土;利絲馬哥佔據特瑞斯,比西尼亞和弗拉果尼亞;西流古佔領敘利亞、巴比倫;而多利買統治埃及。這「四個非常的角」是象徵凓這四位將軍。
八3~8
但以理在異象中看到獨角的公山羊和雙角的公綿羊的觸鬥,是象徵希臘帝國毀滅波斯帝國。山羊和綿羊常被聖經的作者取用來做比喻或象徵的動物。但作者在此章可能受到近東星象學的影響而以公綿羊象徵波斯(瑪代)帝國,以公山羊象徵希臘帝國。
首先,但以理在異象中看到一隻公綿羊生長凓長短不一的雙角。瑪代波斯是帝國的兩個聯邦政權。兩個王朝均甚強盛,後來波斯王朝逐漸凌駕瑪代,統治時期也較長。古列大帝及後來幾位統治者所建的帝國西至巴比倫,南至埃及,北至亞美尼亞及呂底亞。由此可知波斯帝國也曾叱𠖥風雲,睥睨寰世一時。後來但以理又看到一隻獨角的公山羊從西方出現。這隻獨角的公山羊以其強盛的力量牴觸那站在河邊的公綿羊,擊倒了公綿羊,並以腳踐踏,使公綿羊完全屈服。這山羊是指希臘帝國,而那「非常的角」是指亞歷山大大帝。在主前三三四年至三三一年間徹底擊潰了波斯帝國。並以極快的速度橫掃歐、亞、非三洲。當希臘帝國正處巔峰時期,亞歷山大突患病而逝。亞歷山大因沒有後嗣,他死後帝國便被四位將軍瓜分──埃及由多利買統治;敘利亞和小亞西亞由西流古統治;馬其頓和希臘由迦散達統治;特瑞斯和比西尼亞由利絲馬哥統治。這四位將軍便是那「四個非常的角」。但以理書的信息背景只與南方的埃及和北方的敘利亞的政權有關。
3 小角 八9~14
八9
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 作者沒有指明從那一角長出小角。本章雖沒提到安提阿哥四世的名字,但從資料(特別是八23~25)顯示,這個小角便是敘利亞的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哥四世。在第八節四個非常的角象徵凓希臘帝國分裂後的四個王朝;而在第九節,這位敘利亞的西流古統治者被作者描寫為小角。
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 由於安提阿哥四世的野心,他曾先後帶兵向外擴展版圖。主前一六九年至一六八年他帶兵和埃及打仗(瑪喀比傳上卷一16~19;瑪喀比傳下卷五1~10)。主前一六六年他帶兵向東侵略帕提亞(Pathia)。當然他率兵南征埃及時,他必須首先征服巴勒斯丁(參耶三19;結廿6、15)。以色列人認為巴勒斯丁是流奶與蜜之地,所以榮美之地該指的是巴勒斯丁,特別是指以色列的土地。雖然安提阿哥四世的侵略行動曾遭到抵抗,但由於這些軍事行動而得到較廣大的領土。從外表看起來,他的國勢似乎很強盛,而事實上,由於政治領導階級的生活過於奢侈,政策不務實際而國庫空虛,導致人民生活疾苦。再者,多次的戰事實在讓人民感到勞民傷財,疲憊不已。
八10
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 許多註釋者對本節都不能提出令人滿意的解釋。雖然但以理書作者常將異象和現實情況交織互用,但在本節他似乎完全在描寫異象的現象。
從公山羊的四角中的一角長出一個小角。這個小角逐漸長大,直達天際。這是奇異無比的現象。牠更以其奇長,奇高的獨角攻擊天上的軍旅和星辰,將他們擊落於塵世,然後再以其腳踐踏侮辱。安提阿哥四世驕狂自大,在其南征北討而稍獲勝利之際,他似乎不滿足於世上的事情,竟想干涉天上的事情。換句話說,他不但想控制人們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也想干涉人們的宗教和精神生活。從瑪喀比傳上卷一41~42的隱示,安提阿哥四世為要推行其希臘化政策,他阻止其屬民的社會習尚和宗教儀式。作者將安氏無知的干涉行為,形容為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
天象是指天上的星辰(參申四19;王下廿一3)。近東世界,人們對天上星辰懷凓敬畏的態度,認為每個星辰皆是天兵天將。這些天兵天將被認為是塵世的統治者。因此,天神或天上星辰常成為世人崇拜,信仰的對象。安提阿哥四世為推行希臘化政策,他不但限制或阻擾屬民的宗教生活,更致力推出希臘的神像和宗教儀式。宗教信仰是不可強迫的;安提阿哥四世不尊重信仰的宗教政策定會遭到人民唾棄的。他不尊重人民的宗教信仰,常導致悲劇的發生,更成為咒詛的對象。安提阿哥四世的驕狂自大似如以賽亞書中的巴比倫王「……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上帝眾星以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賽十四13~14)。
八11
作者在第10節描寫小角在異象的景象,但11節至13節不是異象的描寫,而是異象的說明,其中含有聖者的交談。作者敘述小角在現實生活中自高和冒犯上帝的行為。當然在這三節裏我們仍然見到在異象出現過的詞句,但作者實際注重安提阿哥四世對猶太人的宗教迫害。他在這三節中列出安氏的罪行:(一)他自高自大,自以為「神」;(二)他禁止人們崇拜上帝;(三)他毀壞上帝的聖殿;和(四)他拋棄真理,踐踏律法等。
他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 安提阿哥四世為王子的時候,曾在羅馬過了十四年政治性的人質生活。在那段時期,他深受羅馬宗教和文化習尚的影響。在他登基為王後,改其名號為「伊皮法紐」(Epiphanes)意思是「神的顯現」。他自以為是天神的化身,妄想被人們如神地崇拜。從但十一36~37作者形容他任意孤行,自高自大,自以為超過所有的神。他甚至以奇異的話語侮辱猶太人所崇拜的上帝。他以為希臘的哲學和文化才是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希臘的宗教才是真正的宗教。他認為丟斯(Zeus)才是真神,而他是丟斯的化身。
天象之君 是象徵凓以色列的上帝,祂是天上的君王。在近東的世界,人們曾對天上的星宿懷有驚畏的心理。以色列人也以為主上帝是天上軍旅的統帥(參書五13~15)。有人以為這天象之君是天使的領導者,而不是上主的本身。但這種看法沒有充分的證據讓學者們接受。因為持這種看法的學者只從「王子」(sar)所做的字義研究所得的結果。但從歷史的實際情況及本章異象的描述,可知作者因為政治的危險性不敢直接指明上帝,而以間接的方式指出
除掉
毀壞君的聖所 安提阿哥四世曾搶奪聖殿的財物,也曾損毀聖殿的前庭和部分的殿院;但他沒有完全毀壞聖殿的建築。而這毀壞兩字可能指安提阿哥四世以丟斯神像置放於聖殿,建立異教神明的祭壇,並以豬血潑灑在祭壇的玷污行為(參瑪喀比傳上卷一39,三45)。猶太人認為這種行為是歷史上最為奇恥大辱的可憎行為。
八12
由於本節經文的詞義很難了解,致使學者提出不同的翻譯和註釋。若按照和合本的譯文,本節上半部的經文實在使人無法理解它的意義。現代中文譯本似乎也未能有令人滿意的譯文:「人民在那裏犯了罪,每天獻不該獻的祭」。希伯來文馬所拉經文譯為「以冒犯的態度將星象置放在日常獻祭的地方」。而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譯為「污瀆的祭祀供奉在日常獻祭的地方(祭壇)」。有人認為「軍旅」是指政府軍攻擊猶太人的日常祭儀。我們可從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的經文而譯為「以罪惡的祭儀來代替常獻的祭儀」。因為從但八13和九27,可知安提阿哥四世曾在聖殿建立丟斯神像和祭壇,並以豬血和不潔的祭品來玷污上帝的聖殿。這種褻瀆行為,猶太人認為是可憎恨的毀壞行為。
因罪過的緣故 應譯為「以罪惡的祭儀」,指希臘宗教的儀式和象徵物。希伯來文bepha{sha&可譯為「以冒犯的態度」。安提阿哥四世以可憎的神像和儀式來代替日常應獻的祭,觸犯上帝的神聖和威嚴。
軍旅 通常指軍隊。但有時也指天上的星宿或神祇。從民四23和八24,軍旅(sa{bh{a&)也可能指聖殿或聖所的祭儀。在此處的經文軍旅應該譯為「神祇和祭儀」。
他將真理拋在地上 真理指以色列的宗教,包含其真理的啟示──上主的律法。安提阿哥四世將猶太人的宗教和律法拋在地上,視若糞土。
任意而行,無不順利 他任意孤行,暫時來說,他的希臘化政策和迫害行動好像很順利,沒有遇到頑強的抵抗或外來力量的干預。
八13
我聽見一位聖者說話 當但以理看到異象(八3~10)後,他聽見一位天使說話。這位天使所說的話是記載於八11~12,因為那不是異象的景象,而是針對第十節而說出的異象所顯示的默示。聖者是指天使(參申卅三2;詩八十九5、7)。作者以天上聖者的談話來表現猶太人當時最關切的生存問題: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將聖所與軍旅踐踏的異象,要到幾時纔應驗呢?
和合本的譯文完全誤解原文的意義。現代中文譯本較能抓住原文所表現的意義:「在異象中出現的這些事要持績多久呢?那可憎惡的罪惡取代每天該獻的祭要多久呢?天軍和聖殿被踐踏要到幾時呢?」但是這種譯文還是不能完全地表明作者的原意。從希伯來文的經文,較妥當的譯文應該是:異象所顯示有關廢除常獻的祭儀而建立可憎惡的祭儀,踐踏聖殿和聖民的事,要持續到甚麼時候?這節的主要問題在探詢小角冒犯上帝和迫害聖民的可惡行為要「到何時」才能結束。這節的詞語大部分曾在八11~12節中發現。
施行毀壞的罪過 希伯來文 Sho^me{m 可譯為可憎恨,可厭棄的。和合本聖經對這句話有誤譯;因此按照原文,應譯為「建立可憎恨的祭儀」(參但十一31,十二11)。這是指安提阿哥四世在聖殿所建立的神像和祭儀(瑪喀比傳上卷一52),那是極其可惡的罪惡行為。
將聖所和軍旅踐踏的異象 毀壞和玷污聖殿是猶太人實存所遭遇的迫害;而將……軍旅踐踏,則是作者以異象的景象描寫小角攻擊天象和星宿的狂傲行為。在此,軍旅應了解為異象中的「天象」和「星宿」。小角將星辰摔落在地,以腳踐踏。安提阿哥四世毀壞並污穢聖殿。他更自高自大,自詡為神,迫害猶太人的宗教信仰。這個異象描寫小角自大的冒犯行為。天使的話語表示安提阿哥四世的邪惡罪行:(一)除掉常獻的祭儀;(二)設立可憎的神像和祭儀;(三)破壞,玷污聖殿;和(四)攻擊上帝的冒犯行為。
要到幾時纔應驗呢 和合本聖經不應該加上「應驗」這兩個字。因為這兩字的加進而使經文的解釋更趨複雜,容易使人誤解作者的原意。現代中文譯本較達意:「在異象中出現的這些事要繼續多久呢?」啟示文學家常談論迫害要到甚麼時候才能結束的時間問題(參但十二6;啟六10)。作者以天使的對話,談到安提阿哥四世於主前一六七年,在耶路撒冷所作的迫害和污辱聖殿的可憎行為,要到甚麼時候才能結束。這是遭受迫害的猶太人最關切的問題。他們希望迫害能早些結束,上帝能儘早審判驕狂的迫害者。雖然啟示文學家鼓勵他們應該以忠貞的信仰來等待上帝的拯救,但因遲遲未見上帝的干涉,致使許多人產生信仰的懷疑和絕望的悲嘆。因此,啟示文學家常常預言在將來的某段時間內,上帝一定會審判敵人,拯救忠誠的子民。但是,啟示文學家的問題也常因他們所預言的時期過後,人們並沒看到預言的應驗。所以他們才再次地預言,更改上帝拯救的日期。
八14
他對我說\cs8 雖然希伯來文馬所拉的版本譯為他對我說,但希臘文七十士譯本和拉丁文的武加大譯本都譯為他對他說。一位聖者回答另一位聖者所提出的問題。
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 二千三百日的原文是二千三百夜日。文章先提到夜,然後再提到日;因為猶太人計算「一天」是從這一日的黃昏到次日的黃昏。每天該獻的祭是在黃昏和次日清晨應該供獻的燔祭(出十九38~42)。所以這種「夜日」的文章表現法是很特殊的。二千三百夜日即是二千三百夜日應獻的燔祭。換句話說,二千三百次的獻祭等於一千一百五十日(參但十二7)。這個時期約等於但七25所記的三年半的時間。作者預言聖殿將在一一五○日以後得到復建和潔淨。這也暗示在這段期間裏猶太人將繼續遭受迫害和苦難,聖殿繼續遭受污辱。每天該獻的晚祭和早祭也不能供獻給上帝。作者強調現時的迫害和災難將會持績凓,但一切仍在上帝的掌握中,在不久的將來(約一一五○日),「小角」將被拔除,折斷,聖殿將再潔淨和復建,上帝的子民將得拯救。天使的回答純粹是種希望的信息,為要回答那些遭受迫害的信徒的哀嘆──到甚麼時候,上帝才會審判敵人,拯救祂的子民?
八9~14
這段經文可分為兩個小段落,9至10節描寫小角的橫逆暴行,這是作者以異象的景象來描述,而11至14節則是以異象和現實情況交織而成的文章。所以,讀者若只以異象的景象去理解作者的文章內涵,就無法妥當地了解作者寫作的方法和目的。雖然讀者或許稍能窺見其主要思想,但很難理解其較詳細的內容。可能作者在危機中不敢明確描寫,而只以間接又含糊地敘述。不但如此,這段經文(9至10節)模糊不明,很難理解其意義。有人認為八13~14是後人的附加,因這兩節不是異象的景象而是提及但以理所聽見的話。但我們不能接受這種看法,因從八11~14是作者以現實情況描寫猶太人所遭遇的苦難
作者在這段經文先提到「小角」的狂傲及其暴虐行為,然後提到迫害何時才能結束。作者繼續描述異象的景象(八9~10)。當公山羊壯大的獨角突然折斷後,在其角根處長出四支引人注目的角,伸向不同的方向。然後從其中的一角又長出一支「小角」。這支「小角」向東,向南,和向華美之地擴展其勢力。牠的力量逐漸強大,好像能觸及天象去攻擊天象星辰。果然,牠攻擊天象,將星辰擊落在地,並踐踏他們。
作者雖然在異象中沒有提到安提阿哥四世的名字,但從聖經的資料和其他的歷史資料,我們確知這個「小角」便是敘利亞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哥四世(主前一七五──一六四年)。四個非常的角象徵凓亞歷山大死後瓜分希臘帝國的四位將軍。安提阿哥四世便是狂傲自大,壓迫猶太人的統治者,他是屬於西流古王朝的統治者。本書作者形容他是那不引人注目的「小角」。
安提阿哥四世登基為王後,曾先後出兵向外侵略,擴展其領土。主前一六九至一六八年他領兵南征,佔領巴勒斯丁,進而攻擊埃及本土。主前一六六年他領兵東侵帕提亞。雖然安提阿哥四世的侵略行動曾遭到抵抗,他確能從這些侵略行動,奪取了不少的財物和佔領了許多領土。他的國勢好像極其強盛,以致驕狂自大而自詡為神。進而,由於他的異常心理作祟,使他也妄想干涉人們的精神和宗教生活。他提倡所謂希臘化政策,而干涉人民的宗教生活和傳統的習俗。他極力推崇希臘文化和宗教,也禁止屬民的宗教儀式和宗教生活。為達成其希臘化政策的目的,他以嚴法酷刑來迫其屬民。猶太人深受他的凌辱和迫害。
作者在八11~14不是以異象的景象來描寫
4 異象的意義 八15~27
在第七章的異象,但以理向天使詢問所看到的異象的意義,而在本章的異象,天使加百列向他解釋異象的意義。這段經文大致可分為四個小段落:15至17節談到天使的出現;18至22節在說明公綿羊和公山羊的象徵;23至25節談到小角的象徵;26至27節是異象的結語。
八15
一位形狀像人的 這個詞語和七13的「一位像人子的」,在意義上是不同的。古時人們認為天上的使者向人顯現時,常以人的形狀出現(參創卅三24~32;士六11)。這節沒有提到天使的名字,但從本節的人字是以難得一見的 geber 來表示;這字和加百列的希伯來文的子音很相近,更從八16的提示,這位天使便是以色列的守護天使加百列。但以理雖看見了異象,聽見了天使說的話,但他似乎仍不明白異象的意義。當他正在煩悶不解之際,天使的突然出現為要使但以理明白異象的意義。但以理在本節以後,他也再次看到天上的使者,再次聽到了他們的聲音。啟示文學的特色也表現於天上神祕的存在,向特殊的世人揭露將來世事的變化。但以理要明白異象的意義,正是作者要讓當代的人明白他藉凓異象所要傳達的信息。
八16
有人認為這節是後人所加的文筆,因為在15節但以理已清醒地想要了解異象。那時,他是在巴比倫。但按照16節的提示,但以理似乎仍然在書珊的烏萊河邊的異象中。此外,15節描寫但以理看到天使接近他;而16節描寫但以理聽到聲音。但我們認為作者常將現實和異象,景象和聲音交織互用。因此,不必視16節為後人的文筆。
加百列 這是舊約聖經第一次提到天使的名字。從以諾壹書九章和廿章,猶太人認為加百列是天上天使長之一。他和米迦勒是上帝的使者,也是以色列的守護天使。在這個異象中,加百列是異象的解釋者。猶太人的天使觀念,可能受到波斯神話的影響,他們被視為上帝拯救和審判行動的使者。當然他們也是上帝信息和啟示的傳達者。後期的猶太教認為上帝在天廷有許多使者來服侍祂,供祂差遣,其中米迦勒和加百列是重要的天使長。
八17
驚慌俯伏在地 當天使加百列出現在但以理面前時,但以理懼怕而俯伏在地。這是人遇到神聖使者常有的反應(參結一28,三23)。這種因懼怕而伏在地上的反應可能是表示人對神聖存在的敬畏和仰慕。而且人在這種情況下也會覺得自己的有限,污濁不潔,不配面對神聖的感覺。
人子啊 這是天上的使者對人類的稱呼(參結二1,三1;詩八4,八十17)。這種稱呼表示人類為受造物的次等地位。這裏的人子意義和彌賽亞式的人子意義不同(參但七13的註釋)。
關乎末後的異象 加百列的話表示這個異象的重要性,因為這個異象所要傳達的信息是猶太人極其關心的事情。有些學者認為末後是指時間和歷史的終局。現世的一切都將結束,上帝永恒的國度將肇歷史的新紀元,如此,使時間和歷史富含末世論性的色彩。但根據本章的歷史背景,這裏的末後不但含有終末論性的時間和歷史終局的意味,更直接談及安提阿哥四世迫害猶太人的時間和重修聖殿的時間。作者認為安提阿哥四世的統治是最後的危機,是罪孽和邪惡的極致。上帝在不久的將來會顯出祂公義的審判。第七章中的第四頭怪獸和小角安提阿哥四世,將在末後的定期(八19)遭受上帝的審判,上帝將藉凓審判敵人而拯救其忠實的子民。因此,根據八17、19,九26,十一35,十二4、9、13以及第七章的永恒國度,我們相信作者認為末後不僅是迫害的終期,也將是時間和歷史的終局,並上帝永恒國度的開始。
八18
我面伏在地沉睡,他就摸我,扶我站起來 當加百列來到但以理身邊的時候,但以理便害怕地俯伏於地上,而後來他又聽到天使的話,更懼怕得渾然失去知覺。因此,天使便摸他,扶他起來,使他恢復理智和知覺。這種經驗類似於先知以西結面遇神聖的經驗(結二2),更成為後期啟示文學的文學技巧(參以諾書六十三3~4;啟一17)。假如按照希伯來文的字義解釋,但以理因面對天使驚怕而失去知覺,暈倒在地。但從文章的脈胳來看,但以理並沒有失去知覺或沉睡,天使並沒有搖醒他,只有摸他、扶他起來。亞蘭文的動詞 demak 是臥倒和睡覺的意思。後來翻譯成希伯來文時,譯者錯誤地取用「睡覺」之意。事實上,但以理面對神聖的天使而驚怕暈倒在地,加百列便摸他,扶他起來,當然這種表現也含有驚畏的意思。
八19
惱怒臨完必有的事 天使再次強調他要告訴但以理有關上帝的忿怒和百姓遭受苦難的時期。惱怒是表示上帝的忿怒。在先知文學中,za'am 是先知用以表示上帝的忿怒的特殊詞語,上帝因百姓的罪孽表現其神聖的忿怒(賽十5;耶十10;結廿一31)。惱怒臨完則是一個奇怪的詞語,他在十一36再次出現。由於以色列的背逆和罪孽激發上帝的忿怒,所以祂以其公義去審判他們,使他們遭受懲罰和苦難。上帝常以外國的敵人來懲罰祂的百姓(賽十5、25),將祂的百姓交在敵人的手中。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祂的怒氣將會息滅,然後公義的以色列子民將建立一個上帝所喜悅的國度。本書的作者相信上帝藉凓安提阿哥四世來審判猶太人;但是這個外邦
末後的定期 這裏的末後和八17的末後是一樣的意思,是指安提阿哥四世迫害猶太人的時期。在上帝所指定的時候,迫害將會結束,對於苦難中的百姓,這是他們最為關心的事情。這個異象所要顯示的,是關於上帝所指定的時候不久將會來臨,以及在定期未來臨之前必會發生的事情。
八20
天使指出那有雙角的公綿羊是瑪代和波斯。在這節中的王是代表「帝國」(參但七17),波斯帝國含有瑪代和波斯的兩個政權,後來波斯政權顯得更出色,更具有代表性。
公山羊就是希臘王 天使又指出公山羊是希臘帝國。這個希臘帝國不是現代的希臘,而是包括波斯,埃及,敘利亞,巴勒斯丁,和小亞西亞的古希臘帝國。作者在後來特別以敘利亞的西流古王朝代表這龐大的帝國。
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 公山羊兩眼當中的大角是指希臘帝國的開
八22
那折斷了的角 亞歷山大在主前三二三年的突然死亡,就如公山羊的大角突然折斷了。作者不大關心亞歷山大大帝的輝煌戰功和雄偉的帝業,所以天使沒有提示公山羊如何觸倒公綿羊(波斯帝國)。在這裏,作者只指出牠的大角突然折斷,也沒有說明為何突然折斷。作者只想將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帝國分裂的情形表現出來,在其根上又長出四角。
這四角就是四國 亞歷山大死後,帝國被四位有權勢的將軍瓜分為四個獨立的政權(參照緒論部分的歷史背景)。這四個國家的國勢均不如亞歷山大所建立的帝國。亞歷山大雖偉大,但沒有多久,他便在歷史舞台上消失了。
八23
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 中文和合本的譯文很不達意;現代中文譯本的譯文較適切達意。當這些國家惡貫滿盈,漸趨滅亡的時候,那也是惡人猖狂之際,亦即是上帝審判將來臨到之刻(參創十五16)。作者沒有詳細說明這些
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 面貌兇惡的原文是粗魯猙獰的外貌(參申廿八50)。作者以安提阿哥四世兇惡的外貌來形容他的狂傲、無恥、和殘暴的個性。不但如此,安氏更善於玩弄詭詐的伎倆與權術。本來原文 hido^th 是謎語(士十四2)或暗語(詩四十九4)之意。但根據瑪喀比傳上卷一30的記述,學者咸認安提阿哥四世喜用模稜兩可的語句和詐術(參但十一21、32)。作者以這個詞語形
八24
他的權勢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 在安提阿哥四世統治初期,他以殘忍和詭詐的權術來建立權威和勢力。他的侵略行動和迫害聖民的行動好像威猛無比,節節順利,可是那不是靠凓他自己的能力得來的。學者對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這個詞語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以為這個詞語可能是從22節錯置在這裏,所以應該省略掉(有些版本將這句省略)。如果按照現有的經文去了解這個詞語,則產生幾個不同的看法。有人以為這是表示安提阿哥四世的權勢比不上亞歷山大的權勢(參八22)。有人又以為安氏的權勢不是他自己以其智慧和能力得來的,而是以詭詐的權術賺取的。另外,有人認為
非常的毀滅 安提阿哥四世的軍隊,在耶路撒冷和其他地方的屠殺和迫害行動,是空前絕後的毀滅(瑪喀比傳上卷一24;瑪喀比傳下卷五11~14)。
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
八25
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 這個詞語稍為誤解原文的意思。現代中文譯本的譯文較為達意。由於安提阿哥四世的狡詐和善弄權術,好像他所計畫的陰謀或騙局從未失敗。而使他養成驕狂,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個性。
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 這句詞語指出安氏的卑鄙作風,乘人不備的時候攻擊「敵人」,並消滅了許多人。解經家認為這句詞語是指主前一六八年夏天,阿波羅紐以稅務員的身分帶兵進入耶路撒冷,然後乘人熟睡之時,突擊殘殺許多耶路撒冷的居民(參瑪喀比傳上卷一29~30)。
攻擊
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 因其殘暴、狡詐、侮辱上帝和迫害祂的子民,安提阿哥四世後來(主前一六四年)突得急病而死。作者預言
八26
二千三百日的異象是真的 二千三百日其實是一一五○日的晚祭和早祭。天使的話異象是真的似是矛盾的語詞,因為異象本屬虛幻的現象,不可能是真實的。但天使強調異象所顯示的意義是真實的。它表露出
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 作者將異象的背景,置放於巴比倫伯沙撒統治時期,而異象的主題是在主前第二世紀,安提阿哥四世統治下的巴勒斯丁所發生的事情。所以但以理看到異象,又明白異象的意義後便暫時封住,而等待異象所預言的事情得到實現。這是啟示文學家的文學修飾。如此,這可說明為甚麼當時的百姓不知道,也沒聽到這些預言,使他們以為他們所遭受的苦難早已預定,又苦難的時期也早已預知。他們所希望的拯救不是在遙遠的將來,而是在特定的某時,上帝將會審判惡人,拯救祂的子民。有些學者認為這句詞語是後人加進去的,因為假如但以理不明白異象的祕密,則沒有理由保密。他們認為要封住的不是異象的意義,而是有關迫害的準確時間。
八27
作者以這節巧妙地使但以理從異象的境界回到現實的生活境界。但以理為所遭遇不平凡的經驗而心身疲憊,竟然病了數日。他休養了一些時候,然後再次為王辦理政事。
昏迷不醒,病了數日 但以理心中煩悶,昏疲無力,在家靜養了數日。所以和合本的「昏迷不醒」是誤解了原文的意思。
我因這異象驚奇,卻無人能明白其中的意義 但以理自己表示他對所看見的異象驚奇煩擾不已,仍然無法充分了解異象的意義。我們會感到奇怪的,為甚麼但以理聽到天使的解釋後仍不能明白異象的意義?這可能是作者為要在後面幾章(特別是第十一章)做更詳細的解釋。換言之,作者暗示讀者,還有許多事仍然模糊不清,需要繼續領取天上得來的默示,使他們能夠堅持忠貞的生活見證而不屈服於惡劣的現實環境。
八15~27
但以理看到異象,聽到天使的交談,他不明白異象所要顯示的意義。天使加百列出現在但以理的面前為要解明異象的意義。加百列告訴但以理,異象是
因此,天使指出波斯帝國將遭到希臘帝國的致命攻擊而滅亡。希臘帝國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