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箴言第二十章

 

危機四伏的人生

【經文 201-4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周安息姊妹

人生的道路充滿陷阱,在這危機四伏的人生中,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怎樣靠主得勝呢?就是要儆醒,要禱告!


(
)休閒生活──酒精的危機(1節)

閒暇時有人會吃喝玩樂,飲點酒,有人悶了去喝酒,其實以酒消愁愁更愁。雖然聖經上沒有禁止人們喝酒,但其中有七十處地方令我們看到,酒是極之危險的東西:酒使人褻慢,使人狂放,放蕩,甚至失去原有的嚴謹,作出不敬虔、不榮耀神的事!《創九》記載了挪亞這義人,因著醉酒而在兒子面前裸露身體,終致帶來家族許多的禍患。《創十九》又講到另一個屬神的人羅得,因醉酒與女兒犯了亂倫之罪……。 

醉酒帶來的禍患不單止發生在個人身上,更禍及整個社會。有研究告訴我們:百分之五十的車禍與酒後駕駛有關,而百分之八十的家庭暴力事件也與喝酒有關;研究續指出:百分之三十的自殺事件,百分之六十的虐兒個案與百分之六十五的遇溺事件都與喝酒有關。又有調查顯示,如果夫婦中:妻子染上了酒癮,十之八九會以離婚收場,而丈夫染上了酒癮,則可肯定離婚就是他們的結局了。我們由此看到酒精對社會,對家庭都遺禍無窮,但為甚麼聖經中沒有禁止喝酒呢?因為適量的酒能舒緩人某方面身體上的疾病。從前,在十分寒冷的天氣下,喝少量酒能促進人體的活力。但如果不慎上了酒癮,便能亂性,《撒下十一》中我們看到:大衛就是一例,他忙於打仗時東征西討。局勢安定了,又有將軍幫他出征,他便睡到下午,飽暖思淫慾,竟然殺害了人家的丈夫,搶奪了人家的太太!

今天許多人不懂得處理自己的休閒時間,以為賭博玩樂就能鬆弛神經,結果染上了賭癮,不能自拔;有人染上了工作癮,其實這也是心理上的毛病!休閒生活是神所賜的,在創造的秩序中予我們作息的循環,六天工作,一天休息的模式,休息的目的是要叫我們恢復身、心、靈力量,讓我們更有能力去工作。聖經中,人們到了安息日節期,全家一起步往耶路撒冷歡樂敬拜神……休閒生活中結合了敬拜與事奉──這是多麼美麗的結合阿!我們是否能將對神的敬拜事奉、靈修與家庭生活和休閒生活處理好,結合好呢?這也是基督徒生活上的挑戰,我們在教會通過一些良好的休閒活動,結交一班屬靈的朋友,舒暢我們的身心靈,這是教會的全人關懷,如果一切配合得好,就能見證神的榮耀!

()社會生活──政治鬥爭的危機(2節)

經文中的「王」代表政權,政權是有威勢的,好像林中的獅子一樣威風凜凜,所以一般人莫隨便惹動牠的怒氣。聖經在政權問題上,分別從以下四方面教導我們:

(1)
要接受政權的管治;家庭中,神賜予父母權柄管教兒女,也賦予學校的老師權柄管教學生,公司堙A我們的上司,就是老闆們也有他們的職權,我們需服從在上掌權的。

(2)
正如《彼前二:17》所講,尊敬在上掌權的,不論他們是好的或是乖僻的。彼得寫這字句時,正值教會面臨強暴可畏的羅馬政權對他們肆意逼迫之時,但他仍勸勉信徒要尊敬管治他們的長官。當有在上掌權者行為操守有問題時,我們應分開來看,要尊重他的職權而不是他的人格。

(3)
要順服政權,違抗政權的,就是違抗神!但這順服不是絕對的:A.因生命的主權在神手中,當政權濫殺無辜時,我們要抗拒,正如《出一》所講的那收生婆一樣。B.當政權要求我們不敬拜我們的神時,那怕是公然抗命,或是不公義的刑罰、處分;充其量不過像昔日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那樣,被丟在獅坑或火P中;但最終可保信仰純正,只敬拜獨一的真神!C.沒有任何政權能要求基督徒不傳福音,初期教會使徒被禁止傳福音,他們覺得在此情形下應順從神而不順從人,於是繼續把福音傳開。

(4)
提前二:1-2》提醒我們:為在上掌權者禱告。特別當整體人民面對政權威迫,或在政治的爭拗上,我們用盡了其他方法都無效時,才可採取公民抗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的潘霍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當時暴君希特勒逼害教會,他挺身而起抗拒希特勒的暴政,因而被捕,關在集中營裡。在集中營內見到一個士兵,即向他致敬,而與他一同收監的另一囚犯卻目無表情,潘霍華等那士兵走過,即提那與他一同坐監的:「致敬阿,傻瓜,不值得為這等閒事而送死的!」換言之,要觸動在上掌權的怒氣都要看看是否值得,有甚麼比我們要爭取的更重要呢?事情鬧大之後又於事無補的不值得去幹。這些都是我們需衡量的,就讓在上掌權者看我們順服的好形象,免致別人說我們基督徒是反叛的一族阿!

遠志明先生用了幾年時間拍攝中國教會在國內發展的情形:片名<十字架──耶穌在中國>,觸動了萬千觀眾的心靈,叫他們生命得到復興。中國教會在過去的日子,特別在文革期間,遭到逼迫,許多信徒受到極大傷害,甚至喪掉生命……但基督徒默默耕耘,一諾信實,讓世人看到:信徒和神的教會順服在上掌權者,甚至那些乖僻的,讓所有人看到他們美好的見證。

()家庭生活──爭鬧的危機(3節)

家庭理應是溫馨、溫暖的,但今日家庭生活中穿插著暴力,衝突和情緒低落,許多青少年一聽到回家就「情緒低落」。許多時家庭的爭鬧是因為我們掉落在一些「小陷阱」裡而不能自拔,愈爭吵,尊嚴愈受損害。有時,「尊榮」是與我們物質的擁有分不開的,當我們物質的擁有被剝奪時,便自覺尊嚴受損,於是起爭鬧,打官司,利益的衝突愈大損失愈大,這樣的爭鬧豈不反成愚昧麼?遠離紛爭是指安靜坐一旁,不要衝動,保持這樣的心態就真正有尊榮,就能勝過落在爭拗的陷阱裡。耶穌降生之前八百年,以賽亞就預言:『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耶穌被審問時不抵抗,門徒用刀削了那人的耳朵,耶穌行神蹟醫好他,但當祭司問祂是不是神的兒子時,祂說:『你說的是』,這當中的分別是:自己的尊嚴受損時祂不出聲,但牽涉到神國度將蒙受損害時,祂便立刻出聲!當我們事奉的見證蒙受損失時,一定要出聲,當我們面對紛爭時安坐一旁,不是軟弱,而是要求主給我們更大的能力險中求勝!

從《創十三》我們也可看到亞伯拉罕怎樣處理和他的姪兒羅得之間的問題,化解彼此的紛爭。在《創廿六》,我們看到:很多年後以撒遷居基拉耳谷,是因效法父親亞伯拉罕的好榜樣,正確的處理為井而起的紛爭。他的決定得到神的認同和賜福,耶和華說:『我是你父親亞伯拉罕的神,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要賜福給你,並要為我僕人亞伯拉罕的緣故,使你的後裔繁多』。所以,當我們學像以撒那樣靜觀其變,坐在一旁不動時,不是軟弱無能,因為有神在那裡眷顧我們,等著賜福給我們!

()工作生活──懶惰的危機(4節)

這節經文的圖畫是:巴勒斯坦地區夏天收割之後要趕在多雨的秋天來到之前鬆土,播種,而這『懶惰人因冬寒不肯耕種』。作工之時最容易有的軟弱就是偷懶,但凡沒有好好把握時機,明日復明日的拖延工作的都在此列。人生有許多機遇,失去以後是不會回來的。當你年輕時,為甚麼不好好把握讀書的機會呢?俗語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當神給你傳福音的機會時,若不把握,時機是會失去的,所以:『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

神重用的僕人葛培理牧師,一生勞碌為主作工,他也有某方面的遺憾。記得他曾在自傳中提到一則憾事:就是一九六三年的某一天,他在華府的一個早餐祈禱會上見到當時的總統甘迺迪,之前甘迺迪請教他許多關於主再來的事,並相約他早餐後一道回白宮詳談。惜當時葛培理因感冒發熱而推卻了總統的邀約……誰料幾個月之後,甘迺迪總統便在美國南部遇刺身亡,這件事常令葛培理耿耿於懷:若那時能夠把握機會,或許已領了甘迺迪信耶穌,但可惜他自己沒有把握到這良機。

懶惰也有未盡全力,偷工減料的含義;這是今天工作上很嚴重的缺失。有統計數字告訴我們:因工人偷工而損失的工時平均約為百分之二十至四十,而白領階層比藍領階層偷工所耗的工時更多百分之三十。三十歲以下,愈年輕的工人,偷工的情況便愈嚴重。求主幫助我們,基督徒在這方面應該有更好的見證。

查理曼大帝時代,建造了一座異常輝煌的禮拜堂,請了當時一名藝術家設計兼製造吊鐘,並提供他足夠的銅和銀。由於這藝術家想偷工減料,便將用銀的地方用便宜的錫來代替,完工之後,任由誰來用力拉鐘都不響。皇帝於是命這藝術家來示範拉鐘,藝術家用盡全力拉,結果鐘擺拉斷,掉下來打死了他。聖經告誡我們,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偷工減料最終只會害人累己。求神指教我們,在人生這四種不同的危機中常常得勝,榮耀主名!

屬靈領袖的風範

【經文 205-7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何惠珍姊妹

今天我們以這個主題,思想這三節經文,就是提醒弟兄姊妹追求成為怎樣一個屬靈的領袖。一般人會認為屬靈的領袖單指牧師、傳道人或執事,但在神的國度堙A特別在浸信會的體制裡,屬靈領袖是指有份量能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領袖和導師而言。這些屬靈領袖乃在不同的生活範疇裡帶領身邊的人,離開空虛的人生,進入神的豐盛堶情F而為人父母的,要作兒女生命的導師,帶領他們走人生的道路。

作為屬靈的領袖,要追求成以下三方面的素質:

(一) 洞察人心的明哲人(5節)

好領袖首要幫助別人先要學懂理解別人真正的需要。明白人心堜珝Q,先決條件是懂得洞察人心。經文說到謀略,謀略就是計謀,有些人足智多謀,心中所要的和表面看來的不一樣,真正的目的從表面是看不見的,只有明哲人才能如汲深水一樣,把真正的原委汲引出來。自從人墮落犯罪後,心思意念壞透了,正如耶利米書十七章九節中所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人常懷藏很多謀略和另類的目的,在舊約中的例子有掃羅,掃羅猜疑大衛會謀奪他的皇位,便千方百計的害他,但表面卻跟他要好,哄他要把女兒米拉嫁給他為妻。其實他心底裡卻是要借兇猛的非利士人殺死大衛,除去這口眼中釘,後來達到了目的,便又反口,不肯把女兒嫁給大衛。他另外有一個女兒名叫米甲,米甲喜歡大衛,掃羅又對大衛說要把女兒嫁給他,條件是要取得一百個非利士人的陽皮,神卻恩待大衛使他殺死二百個。雖然人心未必有奸詐的事,但要作屬靈的領袖,要幫助別人時是要明白別人真正需要幫助的是在甚麼地方,才可適切地幫助他們。

明哲人在箴言作者眼中等同於智慧人,要成為智慧人,第一是要敬畏神,箴言說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敬畏神,認識神,才有成熟的生命。就可以如哥林多前書二章所描述那能看透萬事的人,他不但曉得一個人的屬靈境況,還知道他的道德價值觀如何,是否與聖經的真理吻合。第二,要成為智慧人,就得遵行神的道,正如詩篇第一一九篇,詩人說:「我愛慕你的律法,終日不住地思想,你的命令常存在我心堙v,這幾節經文包含了三部曲,先是愛慕神的話,然後是終日不住的思想,而最後是將神的話常存在心堙C詩人隨即說這樣的人比仇敵更有智慧,比師傅更通達。第三,要與智慧人同行,如箴言十三章二十節所說:「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因為與智慧人同行可以在這方面受他們感染。

要洞察人心,目的並非要做心理學家,而是為了可以和人相處得更好,建立美好的關係。有研究顯示事業上失敗的人,有百分之九十是因為人際關係不好,不懂得和別人相處,而並非因為他們不比別人聰明。洞察人心可以適切地幫助別人、帶領他人,像耶穌一樣可以明白,並真心、不膚淺地伸出援手。幫助別人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愛鄰舍的,是不求回報,無條件真誠的付出。

(二) 真誠可靠的忠信人(6節)

要成為一個屬靈領袖,必須真誠可靠。人一般都喜歡表露自己的好處,討人喜歡,如舊約中的押沙龍,他為向人民表露仁慈,便在城門口對百姓顯示關心,人民只看外表就喜歡他,但押沙龍很快就顯露他的本相,謀奪父親的皇位。神不喜歡人假仁假義,故耶穌也不喜歡法利賽人;因他們表面上愛神愛人,但骨子裡卻並非如此。法利賽人假冒為善,實質上既不愛神也不愛人,耶穌形容他們能說不能行,所做的只希望人看見,就如這節經文所說「表露自己的好處」,這等人假仁假義、不可信、不可靠,更不可能成為屬靈領袖。忠誠可靠的人首先要對神忠誠,就是尋求並活在神的旨意堶情A無論神放我們在甚麼環境堶情A或順或逆,都完全順服,那樣的人才是言行一致,值得投靠的。神對我們的要求和世人不一樣,世人認為成功的領袖就要看他的業績,但神對領袖的要求是看他是否願意活在神的旨意堙C馬太福音提醒我們並非每一個呼叫主啊,主啊的人都可以進天國,唯有遵行神旨意的才可進去。神甚至不看業績,即使是神國堛漕ぅ^,祂所要的只是完全順服祂的人,也唯獨這些人才配作屬靈的領袖。

(三) 行為純正的義人(7節)

義人在舊約中是指遵行聖約的人,聖約是指與神所立的約,而這堳的義人是指行為純正,恪守主道的人;其子孫後代都是蒙福的,因為他們遵義人的典範而行。義人對家庭的影響首先是下一代,特別是他們的兒女,然後是家中其他的人。子孫蒙福是因為遵行神的道,這正如神在創世記十七章跟阿伯拉罕立的約一樣,但蒙福並非一件自然發生的事。在創世記十八章中言及神不單只要亞伯拉罕行義,也要亞伯拉罕以身教言教培育他的子孫,然後神所應許的才能成就。要成一個屬靈領袖,先要從家中開始,教導子女、弟妹。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子女屬靈的領袖,尤其是做父親的,對子女屬靈的影響極其深遠。有一項研究指出:如果父母皆上教會的,其子女有百分之七十二也上教會;而父親單獨上教會的,其子女只得百分之五十五會上教會;而母親單獨上教會的,其子女則只有百分之十五肯上教會。研究又指出:如果子女經常面對家庭暴力,他們長大後,以暴力虐待配偶的機會比一般人高七倍,如果子女本身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們成長後,家庭有暴力的機會比一般人更高出十二倍。

讓我們成為屬靈的領袖,以生命影響生命,讓別人看見我們正直的行為,即使不用言語,也可向周圍的人,發出巨大的影響力。願我們都成為屬靈的領袖,先影響我們自己的兒女,再影響身邊其他的人。

面對罪惡()

【經文 208-10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宋美芳姊妹

今天我們一同思想的經文是《箴言20: 8-10》,其實這段經文有一個主題, 乃講及如何面對罪惡的現實?讓我們先看看罪惡的現實是怎麼的一回事,罪是社會的問題(8節),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罪是個人的問題(9節),也可說是人心的問題和屬靈的問題(10節),換言之,罪使我們得罪了神。就讓我們分從三方面來探討這罪惡的現實。

()罪是社會的問題(8節)

「王坐在審判的位上,以眼目驅散諸惡。」王是很有經驗和智慧,能夠運用他的眼目斷出好與壞,曉得分辨善惡,將罪惡從社會中驅散出來。士師除了打理國防,戰爭等的事情以外,主要職責乃為人民判斷是非的問題。
所以士師記有這樣的記載:「在底波拉的棕樹下,以色列人都上她那裡去聽判斷。」(4: 5)。甚至進入了帝王時代,所羅門王在異夢中,也向神求智慧,使他能以判斷眾多的民,能辨別是非。正因為罪是人與人之間的敵對問題,要解決這些人與人之間的糾紛,便需靠在上掌權者去判斷個中的是非對錯(王上3: 9)。其實,社會的問題,不外是人的問題;歸根究底,人怎會彼此敵對的呢? 最徵結的問題是因為人皆以自我為中心,為維護一己利益,不惜打壓別人,踐踏別人。當我們再進深思想罪的問題時,便曉得罪其實是社會的問題。而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彼此互不信任才是基本的問題,而司徒德牧師 (John Stott)更不諱言文明社會許多的問題都是由罪產生。究竟罪又是怎樣來的呢?主要源自人們彼此缺乏互信,人口頭上的承諾不足取信,所以有合約的產生。求主幫助我們正視今日這個年代,社會充斥罪惡的問題,無可否認,罪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以前奉行君主制度,有君王去審情度理,但現今事事交由君王定奪是行不通的。因為君王定奪代表人治的社會,其判斷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有時不免有主觀和偏頗的成分。再者,君王的年代已經成為過去,若以王權治國,一旦遇上昏君,朝令夕改,則黎民百姓亦不好過。所以建立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才是上策;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民主政制著重法治的精神,但是,想深一層,民主法制仍然是人治。不同之處在於從前是由一位君王獨攬大權,現在卻是小眾服從大眾;多數人認為對的就對,認為錯的就錯。一個社會沒有從神而來的絕對標準,當要定斷問題時,就得依大多數人的意見,仍然是個人治的社會。一個無神的社會,少數服從多數,在選舉事務上原是無可厚非,但在道德倫理上是行不通的。因為道德定律是由這位不變改的神根據衪不變的本性創造的,在衪創造的秩序裡所蘊藏的叫我們知道什麼是對與錯。所以,神的本性不變,衪給我們的道德定律也不變。試看,神創造的秩序是固定不變的,從神創造的秩序而來的道德標準同樣是絕對不變的。道德定律是絕對的,不能改變的,神在祂不能改變的本性裡頭產生的道德定律不可改變,正如我們不能改變自然定律一樣。當人心中無神,不尊重神的時候,我們就投票去決定對錯,但是道德的抉擇是不可能以投票方式去決定。例如,在神設立的婚姻制度裡,男女結合才是好事,對個人生命、婚姻生活和社會的穩定都有好處,不能用投票方式去決定接受違背神所設立的制度。今天,若我們誤以為民主社會就是法治社會就在看法上有偏差了。

弟兄姊妹,我們要力傳福音,讓多人接受神的真理,才帶來社會真正的安定和繁榮;否則,社會仍舊被罪惡充斥。作家John Gardner 寫了一本書名《道德小說》(Moral Fiction)內容雖屬虛構,但其道德觀念是絕對的,是從神而來的。作家說:除非不信有神,除非神並不存在,我們不能縱容君王放蕩不羈;但在民主的制度下,人人都是君王,若人人都放蕩不羈,持不同見解時,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是否將之美化為「多元文化」、「多元主義」,便可一笑置之。當人沒有神的時候,仍然活在一個人治的社會裡,罪始終是社會問題的罪魁禍首。當社會沒有神的道德標準時,人就會為所欲為,而破壞別人的生命並非一定在行為表現上;有時,沒有行動同樣會傷害人,得罪人,而且可能遺害極大。

()罪是個人的問題(9節)

誰能說:「我潔淨了我的心,我脫淨了我的罪? 罪是個人的問題,不是整體的問題;沒有人能夠靠自己潔淨心靈,洗脫罪孽,成為乾淨的人。甚至基督徒有時也難以與罪一刀兩斷,這讓我們看見罪的普遍性,就連蒙恩得救的人,罪性仍然在心裡。人人都有罪,罪甚至滲透我們全人和一切的行動,所以我們仍然活在罪中;即使是最神聖的活動,都免不了為罪所感染。譬如說:當我們敬拜神時,口不對心,就是虛偽。正如主耶穌引用舊約以賽亞先知的話來形容祂的子民:「這百姓親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29: 13)基督徒不敬拜神當然是嚴重的罪,但我們在敬拜神時心不在焉,豈非在敬拜中犯了罪麼?祈禱是神聖的活動,但主耶穌舉出那在聖殿禱告的法利賽人,他的禱告不能達到神面前,不能討神的喜悅(路18章)。人在祈禱的時候竟然犯罪,照樣在事奉、行善助人的時候也難免犯罪,其實就是在於動機不正。

今天,社會上罪惡滔天,我們每個人都難辭其疚;當我們對罪惡充耳不聞,其實也在犯罪,因我們是社會眾罪的一部分,且活在罪中。英國有一份報章曾連串報導,揭發社會的罪惡問題,在每篇文章的結尾都會提問究竟社會的問題出在那裡?後來有位讀者畫龍點睛地說道:是因罪在各自讀者心裡。如果人人都好像這位讀者那樣坦白的話,社會就不會出問題了。正因為今日有太多人自以為義,不肯認自己有罪,且把罪推卸別人身上,造成眾多的社會問題難獲解決。愛因斯坦說:人類真正的問題存乎其心,令人震撼的不是原子彈爆炸的力量,乃是人心蘊藏罪惡的力量。

不單祗人人都有罪,而且罪是普遍的,正如舊約聖經所形容:「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6: 5),罪惡甚至到達一個泛濫,無藥可救的地步。人終日所追求,所想所做的純粹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和好處,沒有理會神的事情,也沒有顧及別人的需要,祗想到自己的利益。當我們思想和行動都集中於個人的利益和好處時,終日所思想的就盡都是惡;人陷落在罪中,其深度就是泥足深陷,無法自拔。「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王上8: 46上),又「在你面前,凡活著的人沒有一個是義的。」(詩143: 2下)罪在本性裡面,我們都有犯罪的傾向,正因為罪在我們心裡,所以我們對處理社會罪惡的問題都責無旁貸。另一方面,由於罪是人類自己不能解決,甚至科技昌明也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我們不可以靠自己。正因為人類自己不能自救,也不能夠勝過罪;主耶穌便為我們走上十字架這條痛苦之路。

有些人犯罪成了習慣,愈陷愈深,良心麻木便叫人失去道德判斷的能力;有些情況下,反而自覺自己是個好人,對人諸多挑剔,諸多批評,把犯罪的責任都推卸到別人身上;這樣深深陷在罪裡的人,甚至不覺得自己對神有虧欠。此外,當我們做了一件錯事,如果發現四周的人都犯同樣的錯,因有群眾的支持,罪疚感便隨之而消失,這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再者,罪不容易勝過,是因為罪叫人有一定的樂趣和享受。如果不是受罪中之樂的吸引,我們也不會輕易犯罪。打個比方,當一隻白鴿飛越路旁的霓虹燈下的廣告牌,見到牌上有杯清涼的飲品,因口渴的緣故,便飛撲向那杯飲品,結果被廣告牌撞斷了翅膀,掉在路上給途人踏死了。犯罪也有這類似的情況,罪有一定的吸引力,當我們衝上去擁抱它的時候,卻帶來生命的禍害。惟有靠著主耶穌我們才能勝過罪,沒有人能夠解決罪的問題,主耶穌才是唯一的救法──「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4: 12)求主讓我們看見罪的廣泛和深度與及人在罪面前無能為力;我們必須謙卑在神面前對付罪惡。在罪面前無人可以誇口,愈親近神的人,愈法看見自己的虧欠、軟弱、不配和污穢。

()罪是屬靈的問題(10節)

「兩樣的法碼, 兩樣的升斗, 都為耶和華所憎惡。」這節經文提醒我們,道德是非的標準是由神所訂的,當有另一套標準出現則為神所憎惡。今日,若我們以其他的標準去取代神給我們唯一的法碼和升斗時,就等同於抹煞了神給我們的標準。今日,有人以為將罪惡美化其名,就等同沒有犯罪,這是多麼愚昧!外國有一位神學生,寫了一篇關於罪惡的文章,教授批改回來說以後不要再稱「罪」為「罪」了,「罪」已是一個落伍的名詞,應該改稱為 「實存的疏離」。又有一位傳道人更認為罪會令人產生罪咎感,今日的時代不應該再提罪的問題;他更著書立說證明這個觀念是自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來最偉大的改革。 此外,我們又喜將罪推卸給邪靈污鬼,我們犯了罪就推卸責任;撒賴是受魔鬼的引誘,即使在教會圈子裡,也有這番理論。有人稱「罪」為病以掩飾罪的過錯,但這並不等同沒有罪過。當我們運用另外的法碼、升斗、試圖拋開神的標準,便叫神傷心難過,因為罪是神所憎惡的。請謹記神是將罪和罪人兩者分開,神愛罪人但憎惡罪人所犯的罪:「神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86: 15)當神憎惡罪的時候,其實是在彰顯神的愛,因為神愛我們,所以憎惡我們裡面的罪,因為神知道我們的罪得不到解決,就會傷害我們的生命,所以神憎惡罪。須知道,神容忍我們犯罪是有限度的,祂施恩也有截止的期限,當神的慈愛和恩典截止的時候,審判就會臨到。舊約人物參孫,神給他何等大的恩典和能力,但他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將神賜給他的恩典和能力放在一己身上。所以,當神的恩典截止時,參孫雙眼被剜出來,被非利士人用銅鏈拘索,在監裡推磨。罪會帶來綑綁,帶來折磨。我們再看以色列民族,君王帶領民族犯罪,拜偶像,神有豐盛的慈愛等候他們,但他們仍然不悔改。當神審判的日子臨到,他們所遭遇的真是何等淒涼:「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著他,帶到巴比倫去。」(王下25: 7)神的忍耐和慈愛都有截止的限期,願意我們陷在罪中的人,都謙卑自己,回到神面前;因今天仍然是神悅納人的日子,神仍有恩典,有豐盛的慈愛等待著我們。

面對罪惡()

【經文 208-12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張淑儀姊妹

()品格的陶造(11節)

「孩童的動作是清潔的,是正直的,都顯明他的本性。」(2011)自小陶造個人的品格,是勝過罪惡最徹底的方法。陶造品格是一生的工夫,必須多加忍耐,父母的責任尤其重大。神將兒女放在家中,是讓父母為兒女塑造一個群體生活的環境,可惜今天許多父母營生為首,教兒為次,結果等到得孩子長大,已錯失了雕塑生命的機會,其中所付上的代價是沉重的。人雖然能夠單獨實踐許多事情,但是沒有人能夠自己建立品德。今天太多孩子,在孤單的家庭中長大,究其原因有四:(1)父親工作繁忙,公幹頻密;(2)雙職母親;(3)離婚個案增加;(4)科技發達、上網、手電均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趨疏離。難怪在美國發生這樣一宗訴訟:兒子控告雙親疏忽教導,索償三百萬元治療精神病!

當家長不願付上教養孩童的代價時,他們要付上更大的代價。像報載一名父親因忍受不了兩歲女兒的哭喊而對她施虐致死,結果被判囚十年。為父的想用即時止喊的方法解決問題,一生遂遭受良心的譴責。上週我在三藩市也得悉一件相類的事情:一位後母因不滿六歲女兒不聽話,錯手將她推撞至不省人事,終被裁定入獄,而政府又認為那父親難以獨力照顧孩子,遂剝奪了這男士撫養女兒的權利。

今天整個社會文化告訴我們,孩童在家中缺乏照顧和教養。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孩童適宜在六歲前好好教養,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學校在陶造兒童品格中扮演重要角色,可惜今天好些學校採取「任性教育」,對孩子不打也不罵。研究亦強調學生的品格比其智商更重要,若孩子能培養尊重別人,有責任心和機智這三種品格,對其學業也有所進益,例如一個智商95並擁有以上品格特質的孩子,其學業成績會比智商高達105,但缺乏這三種品格的孩子為佳。越來越多大公司聘請高級職員時,不是看他有多少才能,而是注重其品格素質。某大機構主席說:「從前僱人只側重才幹,但今天我會留意他兩方面的品格,他是否能分辨是非、是否誠實。」研究指出有六、七成的基督徒不信有絕對道德標準──這是時代的悲哀。美國東方航空公司曾向德忌利士及波音兩間公司招標,訂製大批飛機。當美國東方老闆閱畢標書後,告訴德忌利士的負責人除非對方改善飛機的噪音,不然便不能進一步洽談。德忌利士老闆與工程師商量過後,誠實地回覆未能達到對方的要求,但美國東方老闆卻說:「我早知道你們不能降低飛機的噪音,我只不過想試試你們公司的人是否誠實吧了。」今天很多人想在這不誠實的世代裡找一些清潔正直的人與他們同工,求主恩待我們。

(二)品格陶造的途徑(12節)

「能聽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華所造的。」(箴2012)神造我們有眼睛有耳朵,利用它們去學習真理。神予人各方面感官上的學習,但調查顯示我們學習之所得,1%來自味覺,1.5%來自觸覺3.5%來自嗅覺,11%來自聽覺,83%來自視覺。神又設計出人要透過跟隨榜樣去學習,假如你乘長途巴士途中,司機在一處你毫不熟悉的地方停站,然後跟旅客說:「你們自行選擇用膳的地方吧,鑑於公司規定,我不能向大家作任何的推介。若然大家有事找我,可往某某餐廳。」這時候,相信你會曉得到那一間餐用膳罷!我們學習做人道理亦如是,需要跟隨父兄,師長的榜樣行事為人。

聖經所提到的視覺和聽覺,不單是指屬肉體的,更加強調我們要有屬靈的視、聽覺。耶穌在馬太福音13章中指出道種撒在田中卻長不成是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林後4章也提到世界的神弄瞎了他們的眼睛,是以有許多人還未信主。今天我們能用屬靈的眼睛去看,用屬靈的耳朵去聽嗎?保羅提醒我們要將所看所聽的實行出來,那賜平安的神必然與我們同在。申命記6章也勸父母做好以下三件事情:(1).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2)常常談論主道,並且努力遵行;(3)殷勤教訓兒女,讓兒女看得到和聽得到主的真理。

現今整個社會以為教育和財富可帶來文明,但我們毋忘縱使昔日德國的教育辦得多好,最終興起的納粹黨主義,卻釀成人類歷史上的悲劇。另者,許多人有錢財卻不見得快樂,有智慧卻不見得健康。

陶造品格是需要付代價的,求主恩待,賜予我們有忍耐、肯付代價的決心,先從個人生命入手,再去建立我們兒女,好使他們的品格在真理中成長。

成熟合用的生命

【經文 2013-15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陳 姿姊妹

上週已指出,我們勝過罪惡最徹底有效的方法,就是叫生命成長,陶造品格,過聖潔的生活。透過我們的神為我們所造的感官,耳朵和眼睛去學習真理。

生命成長的目的,是要成為成熟合用的人,能在這個時代裡給神使用。要成為神所使用成熟的基督徒,需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一)律己要嚴(13節)

「不要貪睡,免致貧窮。眼要睜開,你就喫飽。」這裡所言「不要貪睡」非指「不要睡覺」。神造日頭、造月亮,有光天白日,讓我們工作;有黑夜,讓我們睡覺。這是神為人所設計每天的作息循環。人應當遵守,當人違反這作息循環時,便有損於己。而「貪睡」則是浪費時間,不曉得把握機會,不盡自己的本分,是一個律己不嚴的人。一個律己不嚴的人,只為現在而活,只求眼前的舒適和享用;不為將來打算。現在,不論年青人或成年人,多半沒有人生目標,只顧眼前,抱著「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心態。

但聖經告訴我們,當我們信了主之後,基督徒的人生不是求快樂,而是求順服──徹底的順服神。耶穌基督說,在世上,我們有苦難,在祂裡面有平安。但凡徹底順服神的基督徒,神賜順境,我們感謝神;神賜逆境,我們便靠主的恩典去榮耀神。

耶穌到世上來,祂不求自己的快樂,只求徹底順服神走十字架的道路。聖經的先賢先聖,之所以能被神使用,成為成熟合用的人,就是因為他們效法耶穌基督。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能斷然拒絕,而將生命安危置諸度外,是因為他們堅定的信念──活著是為著徹底地順服神。

一個人想要克服貪睡、懶惰,就得睜開眼睛,不單是肉體的眼睛要睜開,心靈的眼睛更要睜開,成為儆醒、自律的人。

耶穌說,在這末世時代,我們要儆醒。儆醒就是禱告,禱告就是依靠神。一個自律的人,當他禱告的時候,便願意行在神旨意裡,受神的話語,神的旨意約束,這才是真正有自由的人。

舊約裡的參孫,就是靈裡面貪睡的人,只顧自己眼前肉體的享受,並沒有為國家、民族、父母著想。像他這麼一個不自律、不受神話語約束的人,不但靈性受捆綁,最終連肉體也要受捆綁。屬靈的生命要能夠真正地自由行走,需要神話語的裝備。詩人所說的甚好:「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來考究你的訓詞。」(詩一一九:5

據統計,美國九成三的家庭都有聖經,但卻只有三成七的人,上教堂之後,回家仍有讀聖經。難怪很多美國人的屬靈生命頗受束縛。香港人也不例外。

「不要貪睡,免於貧窮,眼要睜開,你就喫飽。」這其實是指著神的懲罰與賞賜而言。種的是其麼,收的也是甚麼。錯則罰;對則賞。這是神訓練我們一個賞罰分明的制度,屬靈的原則。當神揀選以色列人時,清楚言明,當他們遵行神的律例典章時,他們便亨通;當他們不遵守時,便是禍患臨頭。從以色列的歷史,我們看到了這個情況,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我們都要看到同樣的情況。神是用賞罰來鍛鍊我們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對於我們的兒女,同樣也要用神賞罰分明的制度訓練他們。但是,現今的時代,往往是倒過來孩子們訓練父母,嬰孩剛哇哇落地,就用哭來宣洩不滿,後來漸漸長大,更有許多出奇的招數。曾經有個十歲的頑童,每到一處總愛無拘無束,並常無理取鬧,作母親的無奈何……,後來,有一位老牙醫用了既愛且嚴的方法懲教他,糾正了這個小孩的壞習慣。這位母親真的非常感恩。我們看到了,沒有紀律的小孩,是源於父母的賞罰不分明。

近來,大家欣慰看到,香港一個十二歲女孩,勇奪世界鋼琴比賽大獎。我覺得這孩子的成功非在於她的天份,最為突出的是她的自律,每天自覺練琴八小時,甚至熱衷地超時練習。她的天賦加上自律造就了她的成功。

屬靈的生命也是如此,當你真正愛神,就會千方百計安排時間事奉神。聖經教導我們,愛神的人自然也愛慕神的話語。按照神話語去遵行的時候,正是操練我們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孕育成熟合用的生命。求主幫助我們明白這個真理。

(二)對別人要欣賞(14節)

「買物的說,不好,不好,及至買去,他便自誇。」這是世間中,常見的事,購物時,盡量先壓價錢,到手後,卻為著買到便宜貨而十分得意。「壓價」原是商業交易的技巧。但從基督徒的角度看,卻是不誠實的表現,反映出人性的自私和自我中心的罪性。

前美國總統列根,在他上任不久,便遭一個年青人行刺。後經審訊,才知道這個年青人並無任何政治企圖,只是想「出位」,不甘寂寞,妄以此舉轟動世界。真是個多麼不成熟的可憐蟲。

大多數人需要別人的欣賞,特別是孩子。當我們沒有適時地欣賞孩子的好表現時,也許孩子就會用反面的手法──惡作劇,來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懂得用欣賞的手法來鼓勵孩子,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當今世上首屈一指的攝影名家Edward Steichen,說到當他十歲第一次學攝影時,一口氣拍下了五十張照片。不料,父親一看,緊鎖眉頭,只挑出其中一張,認為是拍得好的,其他的全部被淘汰。這時,他母親卻大力讚賞他,認為這一張好的程度已足以蓋過那其餘的四十多張。就是母親的欣賞,大大鼓勵了他,令他堅持不懈直至成為世界一流的攝影師。欣賞要從我們身邊的人開始,對妻子、丈夫、兒女、同事、上司……,都要常表欣賞和鼓勵。

保羅寫信給教會時,總是先稱讚對方,然後再提出問題,一個個地處理。

人世像汽車輪胎一樣,需要時而「充氣」,時而勉勵。當前,香港教師隊伍中的種種苦衷,作為家長與學生,不能給老師一些鼓勵和欣賞嗎?以此減輕他們的壓力。有時輕輕一句欣賞的話,卻改變了對方的生命,所以切勿吝嗇你的鼓勵話語。

我們學習欣賞與鼓勵之外,還要學習服侍。對於事奉神,有一種人覺得浪費了他的人才;另一種人卻感自卑,自以為不配給神使用,看來,現實中後一種人居多。如果你自卑,請你不要忘記,摩西就是一例,他口齒不伶俐,又沒有口才……但是神使用了他。還有大衛、保羅……

給神使用,不在乎你的優點與才幹有多少,乃在乎你肯不肯讓神使用。為著關心這個受苦的世界,神賜下祂的獨生子,而今天,我和你為這個受苦世界,又做了甚麼呢?事奉並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命令。有一天,我們將在神的面前交賬,你為周圍有需要的人,做了些甚麼呢?有向他們傳了福音嗎?他們身處在貧困中,你幫助了他們沒有?

(三)價值觀要清晰(15節)

「有金子,和許多珍珠,惟有知識的嘴,乃為貴重的珍寶。」這裡有兩樣東西可選擇,一是珍貴的物質;一是敬虔愛神的生命,口能說出智慧的話語,知識的話語,傳揚福音,提升別人的生命──才是有識之士。

也許很多人寧可追求世上的金子和珍珠,可以帶來成功。我們看到大衛的價值觀不是這樣。他說,神的道是全備的,是確實的,是正直的,是清潔的,都比金子可羡慕,且比極多的精金可羡慕,比蜜甘甜,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這就是大衛的價值觀。大衛的兒子也受了大衛的教導和影響,也有同樣的價值觀,他向神要的是智慧,他要自己的嘴滿有知識。

神要我們具備聖經裡所說的「知識的嘴」,而不是所謂的「名嘴」。接觸人生命的時候,要改變人的生命;講話的時候能造就人的生命。今日的香港,在這個苦難的世代裡,我們需要的是這種滿有智慧、知識的嘴巴。若要追求更多的金錢,目的也是為著幫助更多人,更好地事奉神;追求地位,希望在其位能幫助教會,幫助更多的人。

今天,我們需要在追求成功和卓越事奉兩方面有清楚的價值觀,好叫我們給神更大的使用。

處事的智慧

【經文 2016-18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梁莊儀姊妹

上週我們藉著箴2013-15思想如何追求成為成熟合用的基督徒,在這世代裡被神使用。今天,讓我們來思想成熟合用的基督徒當有什麼處事的智慧。基督徒不獨要曉得處事,也要懂得做人,有關處人的智慧就留待下星期來跟大家講論。

在複雜艱難的世代裡,我們處事當有下列的智慧:

(一)慎思明辨(16節)

在經文裡,有人邀請陌生人擔任擔保人,他情辭懇切,說盡好話,對方就輕易答允。而文中「外人」則指不正經的女人、甚或指娼妓。當人情慾發動時,為娼妓作保。不論「外人」或是「生人」,他們都不可靠,只會連累擔保人。擔保人不曉得慎思明辨,以為只屬一樁小事,就不仔細地推敲後果,不慎重地了解借貸人,作了不理性的決定。處事單憑感覺,只知一時衝動,往往惹來大禍,甚或影響一生。

箴言作者多次提及不宜隨便為人作保,不是說我們不必愛人、助人,然而我們也不可徒具愛心,也要有智慧。有愛心的人不應被人利用、受人欺騙,當慎思明辨,處理問題。

有時人在涉及金錢交易時,如合夥做生意、借錢等,總以為熟人較可靠,大家只講互相信任,用不著簽合同。這樣,間或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究其實,人總有自私的心,即使主內兄姊、親朋好友,一涉及金錢利益時,也會牽動貪念,視金錢比親情、友情、弟兄姊妹之情更見重要。我們當學習「先小人後君子」,合約條文清晰,不隨意用感性來作決定。這樣才算是做事有智慧。

處事的智慧不是源於書刊,乃是源於屬靈生命的成長、成熟。人讓神的話來塑造生命,心中充滿神的話,叫生命不斷成長、成熟。當處事時,神的話就湧現心中,用不著拼命翻查聖經,尋找在此情此境哪卷經文、哪本書籍合用。只要我們每天閱讀、思考神的話,自會擁有處事的智慧。「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316)不論作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按著神的話語,奉主耶穌的名、慎思明辨而作,我們不致倉卒行事,或作了愚昧的事情。

此外,我們當立志在處事時奉行神的旨意,有人以為小事自己也能解決,不用打擾神,而且神日理萬機,我們不要為著小事而煩擾神。然而,我們別小看神,祂又偉大,又願意幫助我們。處事有智慧的人當立志在大小事上也依靠祂,按著祂的原則來處事。有人只管專心依靠自己,直至自己無能為力時,才去仰賴神。聖經有言:「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我們應在一切事上認定祂,不再依靠自己的聰明,在思想的過程中,默默向神禱告,叫我們所作的決定合乎祂的心意。這樣,祂必定指引我們的路,我們又何需依靠自己的小聰明?「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神樂意帶領我們,樂意為我們解決問題,也願意幫助我們面對艱難的處境。作智慧的決定的關鍵乃在於我們是否願意投靠祂。

在耶穌基督身上我們可以尋見智慧,祂作事依靠神,又慎思明辨,不會隨便衝動作決定。當耶穌前往耶路撒冷過逾越節時,人見祂施行神蹟,就信祂的名。然而耶穌卻沒有一時衝動作了什麼決定,不將自己交託他們,也不隨便信任他們,因祂知道萬人的心,他們看見神蹟而信靠祂,不是聽從真理或認識耶穌而建立信心,所以他們的信仰根基甚為膚淺,他們仍需接受耶穌真理的教導。此外,耶穌在迦百農趕鬼醫病,人就領著病人到祂那裡去。但祂卻要到別處去傳道,因祂原是為此到世間來。祂清楚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會因一時衝動而作出不明智的決定。此外,當祂挑選十二門徒時,祂整夜祈禱依靠神,才作最後的決定。另外,有人要跟隨耶穌基督,耶穌吩咐他們計算代價才作決定,祂作了兩個比喻,好比有人要建高樓,也先行計算代價,看看自己可有能力,否則就不宜動工,以免遭人譏笑。亦好比打仗時,對方軍兵兩萬,我方只得一萬,我們可輕言作戰嗎?若我軍實力不足,就當派人講和,耶穌教訓我們慎思明辯。再者,有人要跟從耶穌,但祂卻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叫他先行慎重考慮。

當我們生命成熟,神的話自會湧流出來,我們就能作決定。聖經所論的信心不是「黑暗的跳躍」,而是擁有足夠真理作證明,隨而化為行動。

二)誠真可靠(17節)

在任何決定上,都當真誠可靠。經文言人藉欺騙的方法,騙取食物。食物可引伸作物質的東西,如財富、名譽、地位、學位等,總覺得甘甜。因人已習慣欺瞞行騙,更引以為傲,自以為聰明。不擅欺詐的人,當他第一次行騙時,心中充滿罪咎感,遂以種種理由砌詞辯護;或心存僥倖,盼不被人察覺;或言人皆如是,只要多作善事,便可補償。尤有甚者,更有認為世間貧富不均,所謂俠盜便是劫富濟貧而已;人愈多為己辯護,良心便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最終即使犯罪作惡,反而沾沾自喜,引以為榮。所謂習以為常,故別養成欺騙的習慣。

再者人不斷說謊時,卻又要維護自己,免遭揭發,實屬不易。英國某位出色的律師,一次要上庭為一位巴士司機申辯。事緣巴士遇上交通意外,青年人手部受傷,他便控告司機不小心駕駛。律師盤問青年人時,要求出示手部受傷的情況,年青人勉為其難,痛苦萬狀盡其所能地始可把手伸到肩膊的位置。後來律師再要求他展示手部未受傷前的活動情況。他就敏捷地、高高地舉起手來。由此可見,維持謊言實在不易,總有機會被人揭發。反之誠實無偽,就來得輕易。一次,小朋友上庭接受盤問,他說得頭頭是道,叫人詫異。原來他父親教導他在律師面前說真話,就用不著懼怕。

父母當自小培養兒女誠實可靠,他們的人生路就更易走。可惜,父母卻常教導子女不要吃眼前虧,兒女便變得只求自己的益處;當個人利益似受威脅時,就不擇手段,以維護一己的利益;久而久之,他們便養成了不誠真的習慣。屬神的人生命愈見成長,便愈發敬神愛人。不會單顧個人的私利,一切只求榮神益人。否則基督徒跟非信徒無異。有人誤解了耶穌十架的道理,誤以為祂愛我們,為我們而死,拯救我們脫離貧窮,脫離病痛,脫離失敗。究其實,祂釘身十架原不是為此,祂拯救我們,乃為叫我們脫離自我,為神為人而活。這樣,人才不會挺而走險,妄圖一己的私利而不擇手段。

今天不少的基督徒,尚以為有閒暇才參加教會聚會,退休後才更多事奉,更多參與短宣工作,有餘錢才作奉獻。假若神亦復如此,對於世人有空才施加援手,那我們早就落入悲哀的境地了。究其實,神知道我們有患難時,祂就不遺餘力地為我們預備救恩,甚至賜下獨生子,要求我們也效法基督,捨己天天背起十架來跟從祂。耶穌曾告訴彼得:「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1029-30) 神並不虧待人,只是我們當作榮神益人的基督徒,十字架的道理就這麼簡單。

凡事只圖私利的必招致損失,這就是耶穌形容那要得生命者必喪掉生命的意思。正如經文說到食物本屬甘甜,但吃食的人,其口卻充滿塵沙;滿口塵沙,自是令人深感不適。食物變作塵沙,也就是說得不償失,簡直是全然損失。在人類歷史中,這是神不易的原則。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魔鬼卻常給人甜頭,當人掉在牠的陷阱裡不擇手段時,後果必定不堪設想;最終就是食物終變作塵沙。蛇引誘夏娃吃果子,騙她果子味道甘甜,吃了跟神一樣聰明。瞬間佳果變作塵沙,神的審判臨到亞當、夏娃。再說,羅得要跟叔父亞伯拉罕分家,並選了約旦平原肥沃之地,其後,他更遷移到罪惡之城──所多瑪、蛾摩拉定居,此舉也是甘甜變作塵沙。大衛亦復如此,他看中了拔示巴,情慾發動,人覺甘甜,換來滿口塵沙,自此他一家充滿了仇殺不安。人不應只顧個人的私利,做事要有智慧,誠實可靠,不貪圖小利,也不依戀口中甘甜。求主幫助我們作個誠實可靠的人,以榮神益人為作事的目標。

(三)集思廣益(18節)

經文中「計謀」一詞是指計劃的意思,人藉籌算,計劃終致成功,「籌算」也可指別人的勸勉。面對國家大事,諸如打仗,亦應尋求「智謀」的引導,不應獨斷獨行,驕傲自恃。當我們肯集思廣益,虛心向人請教時,就算出了亂子,也有其他人願與我們一起承擔。

有些人不想向牧師、傳道透露個人的私隱,恐怕秘密洩漏。其實,有道德操守的牧者、傳道不會任意公開個別事例,或搬弄是非。為此,我講道時,多選用外國的例子,避免涉及弟兄姊妹的私事,而且引用例子旨在闡釋真理,不是洩露秘密。

有些人不想徵詢別人意見,是因懼怕別人反對自己的看法。有個青年人就是因為有這心態,愚昧的變賣樓房,跟人合夥做生意,結果被騙去所有積蓄。受騙後遂向政府有關部門投訴,官員指他應在未合夥做生意前,先向他們調查對方的底蘊。年青人反駁說:其實他明知此舉未必獲得贊同,故不欲多言。有些人不徵詢他人意見,是怕突顯自己的軟弱、無能。但是在今天複雜的世代裡,連政府部門、大機構也都聘請顧問,提供諮詢、協助解決問題。人若不肯尋求別人幫助,才是軟弱無知的表現。

獨行獨斷,怕與別人分功,那是愚人的行徑,處處突顯其才疏氣粗。在這複雜艱難的世代裡,求主教導我們作決定前,先尋求神的幫助,然後向朋友徵詢意見,以作參考。

處人的智慧

【經文 2019-20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劉玉清姊妹

成熟合用的生命兩個特點,就是有處事的智慧、和處人的智慧。後者要有美好的屬靈品格,並知道如何與人交往,這較處事的智慧更重要。一個屬靈品格有問題的人,他處理事情的方法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箴言2019-20節的經文,有兩方面指引我們處人的智慧:

()忠實待人(19節)

「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往來傳舌就是將別人的秘密、弱點四處張揚,是出賣朋友的行為。當日的傳舌要挨家逐戶的叩門散播。今天,透過先進的資訊科技,閒言閒語瞬間便可流傳於世界各地,傳舌更為方便,情況更為嚴重。大張嘴原文的意思是指愚昧的舌頭,倘若有人張大嘴巴發出批評、背後中傷別人,聖經告訴我們要避開這些人不可與之結交。往來傳舌的人是喜好優越感、自私自傲、失去自信和愛心的。聖經告訴我們搬弄是非會帶來極大的禍害,因為不單當事人自己,甚至整個相關的群體都會蒙受傷害。耶穌基督告訴我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太1236-37)聖經提醒我們:「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多32)否則便會帶來誤會、紛爭,落在聖經所述的分門結黨的境況中。「分門結黨的人,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因為知道這等人已經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作。」(多310-11)大張嘴是嚴重的罪,因此要被棄絕。

在美國North Dakota一個美好的家庭,每天黃昏時分,妻子和一雙兒女在門前等候丈夫回家,然後共晉晚餐,溫馨和諧的生活備受鄰居們的欣賞。但是有一天的黃昏,丈夫回到家門前,不見妻兒在等待和歡迎,他大聲呼喊也沒有回應,當他走到地牢,眼前是妻子和兒女上吊死亡的可怕景象。經調查發現妻子自殺的原因,是因聽到丈夫有婚外情的謠言,她不能接受這樣的打擊,沒有查明真相便與子女同歸於盡,這行為是何等的不智。調查亦發現謠言是虛構、無中生有的。一句謠言奪去了三條性命,真是非常可怕。箴言1821所言:「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已明確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神賜予我們有言語的能力,乃為要讚美衪,榮耀衪,彼此發出造就的話,建立美好的關係。自世人犯罪墮落,不制約自己的舌頭,就好像持槍與人交往一樣,任由它變成極其危險的武器。求主幫助和教導我們如何勝過往來傳舌的罪。耶穌基督在這方面有非常寶貴的教導:「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太1815)經文提醒我們要學習的功課,就是為人守秘,用包涵的方法處理問題,不要即時四處張揚。「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太1816-17)正如提多書所說,分門結黨的人,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搬弄是非是魔鬼撒但破壞人生命、破壞群體的武器,大張嘴散播謠言,讓自己口舌成為了撒但的郵箱,這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因此人要操練舌頭,謹慎言語,依基督教導的方法去行。奧古斯丁教我們一個有效的辦法,每當提到不在場朋友的時候,就一定不說他的壞話,要說的便說造就人的話,這才不致傷害別人。

所謂「蜚短流長」,我們也切勿輕信別人的閒言閒語,以免變相鼓勵彼此傳舌。別人有錯失就要為他禱告,不應四處散播,有疑問便向當事人查證,避免以訛傳訛傷害人。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剋勝傳舌的壞習慣,經文教導我們要忠實待人。一個人不忠於朋友,對神也是不忠的,聖經告訴我們,愛神的人也會愛人,不愛人的怎會去愛神哩!求主幫助我們常常檢討自己對神的忠心,是否好像但以理和他的三位朋友對神至死忠心那樣,不拜金像,惟獨敬拜神、忠於神。終於感動了巴比倫王也敬畏神,連外邦君王也因但以理對神忠心而重用他。

美國小鎮一家旅館有位年青經理,因將自己的房間讓給一對老人家,使他們不致在風雨交加的夜裡無處住宿。他的忠心善良終於幾年後獲得回報,應聘出任一所譽為全美國最好、座落於紐約市的Waldorf Astoria大酒店經理。這酒店的老闆是誰?他就是William Waldorf Astor,昔日受過年青經理善待的老人家。這位年青人George C.Boldt在小事上忠心,結果成了一家大酒店的經理。一個對公司、對僱客忠心的職員,才能成大器,僱主也必定賞識這樣的員工,求主幫助我們對人要忠實和關心。

(二)尊重別人 20節)

「咒罵父母的,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整體而言這節經文教導我們對人要尊重,特別是尊重父母。咒罵可譯為咒詛,咒詛父母是嚴重的罪。「咒罵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2117)翻查整本聖經也沒有咒詛父母的例子,但子女不孝、反叛的事例卻很多,都帶來嚴重的後果。最接近咒罵父母的,是大的兒子押沙龍,他謀奪父親的王位、公開地與妃嬪親密來往,一個這樣羞辱父親的兒子,他的結局正如經文所述──「他的燈必滅,變為漆黑的黑暗。」,意思就是死,是嚴重的刑罰。

末世是權威失落的時代,聖經早已發出警告,「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提後32-3)這些都是末世的現象。美國一位作者Dana Mack評論美國現今的教育側重建立相對主義、平權主義;反而造成下一代仇視家庭、鄙棄權威、漠視宗教文化的風氣。香港是不需要這種不良的文化和風氣,但願我們的家庭不會超英趕美,變成這副模樣。聖經要求我們要在心裡孝敬父母,聽從父母,這是神在創造時的設計,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父母代表神去管理家庭,在家庭中掌權。子女當盡的本份是按聖經的教導而行。家庭權柄失落,便有反叛的兒女,反叛的兒女又怎會尊重學校的老師和工作場所的上司,進而不會尊重在上掌權的政府。絕大部分的社會問題都因家庭問題而生。魔鬼撒但異常聰明,他知道只要使家庭權威失落,便可破壞家庭、破壞學校、破壞整個社會,魔鬼的策略真是何等可怕。父母要成為子女的榜樣,教他們服從權柄。一個悉心照料中風父親的男士,在身心俱疲下向他十五歲的女兒發問,倘若他日自己中風,她會如何照顧他。女兒想了一會便說,其實她也不曉得,只管遵從父親照顧爺爺的方法去做便是了。

經文(20節)提醒我們要尊敬父母,也要尊敬所有的人。尊重別人有助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聖經告訴我們,就是最殘疾的、弱智的、醜陋的,他們也擁有神的形像,一個有神形像的人是應當被尊重的。生命在神手中,沒有人可以討厭自己,生命是神所創造,有主的愛同在的。若要學會尊重別人,聖經教導我們先要看別人比自己強、更要愛人如己,愛神而又愛人的一定會尊重人,所以尊重別人代表了對神和對人的愛。在這個互相踐踏的世界,最需要的就是神的愛,教會和基督徒的見證,便是從愛發出對人的忠誠與尊重,我們必須有這樣的見證。

1991
111日在美國發生一宗轟動全球的新聞,一名中國留學生盧剛,在愛荷華大學取了博士學位後,便槍殺了三位教授,一位副校長、一位同學。被殺的副校長Anne Cleary出生於上海,父母是宣教士,她熱心愛主、備受尊崇的基督徒,她對中國留學生特別關懷,很多人因她的過世而傷心流淚。在她的安息禮拜中,她三名兄弟聯署寫了一封給盧剛家人的信,信中提到:「我們剛剛經歷了突發的巨痛,我們在姊姊一生中最光輝時失去了她,我們深深以她為榮,她有很大的影響力,受到每一位接觸她的人的尊敬和熱愛。……我們與各親友一同承擔悲傷,也分享姊姊在世時所留下美好的回憶。當我們在悲傷與回憶中相聚一起時,也想到了你們一家人,並為你們禱告。因為這週末你們肯定是極為悲痛和震驚的。姊姊生前相信愛和寬恕。我們在悲痛時寫這封信,為要分擔你們的憂傷,也盼你們和我們一起禱告、彼此相愛。在這個痛苦時刻,……我們一起承擔悲傷,就能一起從中得安慰和支持。」這封信感動了很多中國留學生,其中有人目睹世間上竟有如此的愛而相信了基督,這愛令人難以置信,教人熱淚盈眶。

愛的力量何等巨大,在愛中甚至面對仇敵也會尊重,求主幫助我們在這個冷酷無情的世代,活出基督,讓神的愛滿溢,叫別人從你身上得見主的榮美。

三種現代人的道德危機

【經文 2021-23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周婉玲姊妹

今天我們思想現代人三方面的道德危機,現代人遠離神,自以為資訊發達,科學昌明,所做的自以為已經超越神的作為。一般書籍稱現代人已經進入後人類時代,神能夠造人,人亦能夠,甚至打算複製人類;人的器官殘舊了,希望可以換上一個新的,甚至比神原來造的更好;就憑藉科學家的驕傲與自恃,自信已進入一個新的創世紀裡面。當人類遠離神的時候,就遠離人類道德文化的基礎,祗曉得建立自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我們發現末世的文化就是如此淪落,現在我們從三方面看道德淪落的情況。
 

(一)忍耐的失落(21節)

用不正當手法所得的產業,最終是沒有益處的,就如主耶穌所說浪子的比喻,小兒子急不及待瓜分父親的產業,但最終也把家財散盡了。今天是失去忍耐的世代,因為資訊發達,轉瞬間就可如願以償。昔日科學家探究天文學,星球運轉,計算數字,需窮一生之工夫,但今天只消開啟電腦,數分鐘就可計算出來。當飛機還沒有發明之時,商人,得乘船往美國經商,航程來回往往花上半年時間,相對比今天,我們就是坐飛機十多個小時也嫌太慢。現在我們傳遞訊息可以用手提電話、電郵、短訊……等聯繫,郵寄方式可能快將被淘汰。我們以為甚麼事情都以快捷、即食、速遞的方法去解決,其實這是個錯誤的看法,因為當人缺乏忍耐之時,就會傷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缺乏忍耐可損害夫妻的感情,令親子關係破裂,自害己命;甚至家庭、社會也遭破壞。

換言之,缺乏忍耐就是不尊重神在自然界、社會和神國度裡的時間表。種植農作物是不能揠苗助長的,必須經過成長的階段。屬靈生命的成長,不是參加一個課程,一個退修會就可以奏效的,因為這樣不符合神屬靈生命之定律。生命成長就如栽種一樣,需要時間和過程。「奧運」即將來臨,運動員為跑100公尺之賽事,四年之內,天天不斷辛勤練習;可惜有些運動員為求快速達到目的,不惜服用違禁藥物,所造成的損害都是因為缺乏忍耐之故。

社會上,我們須循序漸進,按步就班,依從神的程序才有成就。失敗了可以重新爬起來,艱苦奮鬥,肯付代價,堅持到底,才能成功。愛Y生年少時被視之為愚蠢,經他努力奮鬥,最終成了偉大的科學家。汽車大王亨利福特,遭逢五次破產,仍沒有放棄。在事奉方面,我們亦需尊重神的時間表,不可能一下子就成功。福音能夠傳遍世界,是過往很多宣教士蒙神呼召,放下自己的事業,到達不毛之地,將生命投資在不同的地方,忍耐地、堅持地將福音傳開。浸信會的克理威廉,前往印度傳福音七年才有一個人信主,非洲是現在基督教發展最迅速地區之一,但歷史告訴我們最初西非也得經過十四年才結出一個果子,這班愛神的人願意付上生命的代價,堅持到底才能成功。求神教導我們曉得尊重神放在自然界、社會和祂國度堛漁伅〞瞴A在屬靈事業裡,賜給我們忍耐的見證。
 

(二)愛心的失落(22節)

以惡報惡乃不當之道德價值觀,尤其末世時代忘恩負義的事情多,做兒女的領受父母養育之恩,仍諸多埋怨,諸多投訴。基督耶穌給予我們的道德標準是愛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祈禱;神展示給人類十字架的大愛,是無條件的大愛,是接納、寬恕的愛,是今日時代最需要的。現在我們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講求鬥爭,競爭,拼至你死我活,以惡報惡都是缺乏愛心的做法。以惡報惡是嚴重的罪,是搶奪神應有的權柄,當別人得罪你之時,聖經告訴我們:「伸k在我,我必報應。」神宣稱:「伸k報應在祂」(申3235),又勉勵我們:「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利1918)保羅論到基督徒生活行為這樣說:「不應為自己伸k,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1219)所以伸k報仇之權在於神。神將權力交給在上位的掌權者,讓他們代表神公正地執行法律和社會制度。舊約聖經「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是法官酌情斷案的方法。

耶穌進一步教導我們要以善報惡,當壞人使你陷入苦境,就當求神救你脫離苦難而非求神助你去復仇。在這缺乏愛的世代裡,人類互相踐踏,馬太福音廿四章告訴我們:「不法之事日益增多,人的愛心漸漸冷淡。」求神給予我們有不為惡所勝,反以善勝惡的見證。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死,臨終之時還跪下來,為打死他的人禱告。求主恩待我們,在這愛心失落之時代裡能夠站出來,關心別人,用基督的愛作見證。
 

(三)誠信的失落(23節)

神不容許在商業交易上有訛騙不實的行為,兩樣的法碼是騙人的,詭詐的天平是為了叫自己獲益更多。神是公義的,不誠信表現極端的自私,更是不成熟的人格表現。美國Enron事件,蔓延至歐洲,大公司,大總裁蒙騙人家巨額金錢,較諸中國大陸的假貨還好,因為售賣假貨不但歛財,還殘害了別人的性命。根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亞洲地區以香港年青人最樂於使用盜版的電腦軟件,為此我們感到傷心難過,因為他們是誠信失落的一代。誠信失落的罪到底是甚麼罪呢?在商業上,詭詐的天平和兩樣的法碼同是偷竊之罪,觸犯了聖經十誡中第八誡──不可偷盜之罪。第八誡相信是神給予人類擁有私產的權利和基礎。偷竊有不同形式,有的為了需要,因飢餓而偷竊充飢的,尚屬情有可原,但仍然是犯罪。(箴630)有的為了尋找剌激,有的是精神病的一種,每逢看見喜愛的東西,潛意識就想去偷,到了手就興奮莫名,這是不值得原諒的。又有的為了傷害別人而偷竊,特別是年青人,終日無所事事,惡意破門而入,毀壞、搗亂、偷竊他人財物,這是嚴重的罪。另一種商業上故意拖欠還款,其實是盜用人家的錢財,基督徒切記不要觸犯;隱瞞稅項不但偷取政府的公款,更是挪用了社會大眾的錢財;壓價也是偷竊的行為,還有更嚴重的是偷取神的錢財──拖延捐獻,所以我們應該檢討自我的生命。

本節經文是基督教商業界和專業界的道德基礎,若能按照聖經吩咐,就可建立一個誠信可靠的社會。以弗所書四章廿八節清楚教導我們建立商業道德標準,就是不要再犯從前偷竊的行為,按照神的定規,社會的規矩去行。如何能勝過不忠實的罪呢?就是要努力親手作正經事,手頭有餘就分給那缺少的人,當一個人敬虔愛神,生命成熟,滿有基督的愛,願意捨己,天天背起十字架跟隨主,將自己勞苦賺回來的幫助他人,解決別人的困難,就不會用兩樣的法碼和詭詐的天平欺騙人。今日的時代,我們需要誠信的見證,特別為了福音的緣故,我們要追求成為一個可靠,有見證的基督徒,憑著忍耐、愛心、誠信的品格將福音訊息可靠地傳遞開去。

成功人生兩大基石

【經文 2024-25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林蘊詩姊妹

信今天早上,我們要思想如何在現今的世代塈@個成功的基督徒,因為這是神對我們每一個屬祂之人的心願。今天的經文向我們提供了以下兩個秘訣。

(一)活在神的旨意中 (24)

「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神安排我們走人生的道路,所以活在神的旨意堙A按照神的計劃走人生道路的,就是成功的基督徒。反之,離開了神,無論在世上有多大的成就,在神面前我們仍是失敗的。須知道神在我們身上有主權,因為祂是創造主,所有被造之物都活在祂的主權下。正像一個畫家有權修改自己的作品,甚至有可能不滿意作品而將之撕毀。從神創造的角度來看,神造我們必定有其目的。神造了這世界,為了讓人在這地方生存得好,榮耀祂的名;神造太陽東升西落,為了讓我們有晝夜之分;神造地球繞著太陽運轉,為了給我們有四季;讓我們在作息的循環裡作息有時;神又為我們預備婚姻制度、家庭秩序,當我們按
照神的心意來運作時,我們便是成功的人。

神安排我們一生每一步要走的道路,這就是傳道書三章所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的意思。「凡事」即指所有發生在這世上的事情,包括善與惡,喜與悲;所謂『生有時死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意即如此。神安排天下萬物定時發生,沒有一事可逃離神主權的安排。我們測不透是因為人缺乏智慧,我們要在日常生活堶扈d心觀看神在這世界上所造的一切。

有一名捷克婦人得悉丈夫有婚外情,遂從三樓躍下自尋短見,誰料恰巧跌下碰到剛經過的丈夫,把丈夫壓死,而妻子卻只是輕傷。丈夫有婚外情肯定是錯的,但妻子自殺的行為也有不對。在這事上,我們看見有神的作主和安排。當我們願意走在神的旨意堙A便能操練自己,學習在日常生活每一細節媬s見神的工作。

我個人較為喜歡馬丁路得對主禱文──「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的解釋。神待所有人都一樣,不分好壞都賜他們日用的飲食。他認為這節經文主要教我們承認日常的飲食都是神所賜的,所以我們要存感恩的心領受。他相信「日常的飲食」包括衣食住行四方面,如良好的政治環境、健康的身體……等。我們所領受的一切都是神所賜的,意謂一切美好事情的臨到都有神的安排,而不如的事情發生也是神所容許的。他進一步教導我們說:神創造世界以後,為使各方面運作良好,神仍在管理。這護理之工。所以,我們要為神護理之工作感謝祂,為神在我們日常生活埵w排一切感謝祂。我們更要為神所行的神蹟感謝神,但切勿單單眼於神蹟奇事,乃要從日常的生活堿搢ㄞ囿漣@為。他認為日常飲食的供應遠較【五餅二魚】或【水變酒】的神蹟為大,可能有更大的,神的工作在堶情C從日常飲食看到神有充足供應的人,就能存感恩的心走人生的路,因為知道神在帶領我們。

「人豈能明白自己的道路?」未信的人不認識神,以為人定勝天,其實這樣的誇口是驕傲,是不明白人生的特質。究其實,人生於世,無論家庭背景、外貌長相、身材高矮等全不是一己所能決定的。未信的人拜偶像,迷信風水算命,這些都是神所憎惡的,證明他們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沒有把握。但我們屬神的人是活在神的旨意堙A要尋求神的旨意,並歡喜快樂的接受神在我們身上的安排,切勿存消極、對抗的態度來看人生的際遇。

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神為我們預備的道路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我們能接受這真理,我們就能過感恩的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密室>一書的作者Corrie Tenboom,其家人為營救猶太人的性命,而悄悄地窩藏他們在家中的密室堙C被發現後,舉家受到牽連,被關進集中營堙C營內擠逼骯髒,最叫她們難受困擾的是跳蚤甚多,連睡也睡不著。有一天,她與姊姊查考聖經,看到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教導【凡事謝恩】的道理,姊姊就提出要為那些跳蚤感恩。雖然那時她們只是遵照保羅的教訓,並未明白個中道理,但過了數月便明白過來。正因為營內有那麼多的跳蚤而令守衛卻步,反使她們能處身於集中營最自由的地方;她們竟能在那媗疙g、敬拜神,毫無攔阻。與其他條件較好的營房相比自由得多了。

我們走人生的道路,最重要不是知道前路當怎樣行,而是認識帶領我們走人生道路的神。聖經告訴我們:「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堨h。」亞伯拉罕的秘訣在於他認識那呼召他的主,認識那位握著他手、在那不可知的道上領路的神。大衛經歷許多的艱難,最後他寫成詩篇廿三篇。這詩篇最寶貴的信息就是首句『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縱使他前路滿佈艱難也不重要,因為他認識那領路的神。願意走在神的旨意堙A這就是亞伯拉罕和大衛成功的秘訣。

走在神的旨意堿O最好的,認識這位帶領我們走人生道路的主是最寶貴的。把我們的手放在神強而有力的手堙A讓神的手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帶領我們走人生的道路,這是最安全穩妥的。

(二)下決心的代價 (25)

「人冒失說,這是聖物,許願之後才查問,就是自陷網羅。」(箴2025)士師記十一章記載了耶弗他為求神把亞捫人交在他手堙A竟向神許願願將首位迎接他的人獻為燔祭。其實神並沒有要求把人獻為燔祭,這樣可怕的事情是神所禁止的,結果賠上的卻是他獨生女兒的性命,教他和全家人都很難受,這委實是個典型的冒失的許願。我們看見基督徒的人生路上,神吩咐我們要先計算代價,然後下決心去付代價。當你要跟隨神走神的道路時,能否下定決心,付代價,做一個絕對順服的人?這是最難學的功課,但也是成功的秘訣所在。年青的官向耶穌求問永生之道,卻不肯付代價變賣所有賙濟窮人,便憂憂愁愁地離開了。然而,門徒撇下一切跟隨耶穌,所以就能得著『百倍』。新約時代,初期教會的亞拿尼亞與撒非喇夫婦學效其他信徒變賣田產;把所得的拿到教會凡物公用,可是卻偷偷私自留下幾分,結果神的刑罰臨到他們。以上都是冒失地許願的例子,弊端在不肯下決心去付代價。

今天,基督徒很多時候就失敗在這裡。誠如陶恕所言──廿世紀福音派一個極大的異端,就是把耶穌基督作為我們生命的救贖者和生命的主宰,這兩個合而為一的真理分割開去。我們只要耶穌作我們的救贖者,卻不肯付代價徹底的跟從主。當耶穌快要上耶路撒冷時,便告訴門徒祂去原是要受苦並死在十架上,但其他人以為耶穌到耶路撒冷是要得到強大的天國,所以與耶穌同行。為此,耶穌轉過來告訴那些人若要跟隨祂,就當捨己背十架,要愛祂過於父母兄弟姊妹,要撇下所有的跟隨祂。

要作一個成功的基督徒,便得走神的道路,要徹底的順服,要下決心付代價。我們肯不肯這樣做呢?神從來沒勉強我們。保羅這樣勸勉我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1)他的勸告對我們是有好處的。今天我們參加教會聚會有何目的?上教會並不是到一屬靈會所去享受,上教會乃是要參軍,要付出,要擺上,甚至擺上性命。很多基督徒失敗的地方在於只把剩餘的,多餘的才奉獻給神,但神為了要我們得救,卻把獨一的兒子都賜給我們。耶穌到世上來為我們受盡一切的苦難,並為我們的罪死在十架上。所以耶穌呼召我們若要跟隨祂,就要捨己,天天背起十架來跟從祂。一個人愛神的時候,不是把多餘的獻給神,乃是付代價的,走神的道路,這才是成功的基督徒。求主這樣向我們施恩,讓我們更多明白這個道理。

管治的智慧()

【經文 2026-27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宋美芳姊妹

基督徒有可能認為政治是污穢的,是不聖潔的,但為何我們仍要講政治呢?是因為整部聖經裡頭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教導。在末世時代裡,基督徒作為社會的「鹽」和「光」,首先需要對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明白和瞭解。有人說,政治就是人類共同生活的藝術,這話說得不錯。神創造天地萬物是有秩序的,所謂政治就是將群體組織起來,推行共同的目標。早在人類還沒有犯罪墮落之先,神已經將政治概念放在人類的思想中。神造人之後,賜給人類一個文化使命:「……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1:28)也就是政治上管治的概念。政治是重要的,但我們怎樣看聖經給我們關於政治的教導則更為重要。今天的經文在這方面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

() 建立法律和秩序(26)

「智慧的王簸散惡人,用碌碡滾軋他們。」一個政權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工作乃建立完整法紀,給社會帶來美好的秩序。「智慧的王」是指一個敬虔愛神的君王,有神的真理在他心中,所以能明白是非,曉得分辨對錯。「簸散」是指揚去穀粒中的糠皮雜物。君王將國家中不良份子排除,剷除一切罪惡,這是作為一個統治者首要做的事。簸散在此是指法律而言,有法律就能夠分辨是非;沒有法律就沒有對錯的依據。當一個政府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便能根據法律制度去判斷黑白是非。當然,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一個智慧的王所立的法紀,必須反映神在聖經裡面給我們的道德原則。藉此,讓我們知道神對社會和政治的要求。我國被稱為禮義之邦,國人深受禮義廉恥的觀念影響,這些觀念跟神在聖經中所給予我們的啟示和原則十分吻合。但無論如何,神要求管治者所定的法律是用來簸散惡人,剷除罪惡,完全反映神的道德律例的。越接近神的道德標準,社會國家越能夠治理妥當;可惜今天很多國家的管治者都遠離神,並且抗拒神的話語。

當一個社會所立的法則,遠離神的道德概念時,一定有漏洞。現在很多國家十分著重要替婚姻下定義,但始終未有定論能被普世所接受。其實,當神造人的時候,已經設立好婚姻制度,是一男一女終身廝守的制度。所以,不論離婚,婚外情或是性濫交等問題都是嚴重的,肯定給社會秩序帶來巨大的破壞。如果一個政權要建立法紀和秩序時,何等需要回到一男一女終生信守的婚姻定義去。為何現代人多有愛滋病呢?做研究的人都知道,同性戀和性濫交是分不開的,而性濫交是愛滋病蔓延的一個主因。在這情況下,開發新藥及疫苗重要,研究杜絕愛滋病的方法也重要,但我認為杜絕婚外情才是杜絕愛滋病最有效的方法。國家花很多的資源去杜絕愛滋病,因為愛滋病在侵蝕最年青力壯的一代,他們是社會所倚重,對社會貢獻最大的支柱,當他們越來越多人患上愛滋病,連帶社會的經濟都會深受影響。

聖經告訴我們其實社會上之所以產生罪惡,很多時都是因為公義的失落。美國獨立宣言草擬人之一的哲佛遜這麼說:「當我思想神的公義時,我就為自己的國家而感到震驚。」神是公義的,沒有一個不奉行神公義的社會可以安享太平,因為聖經告訴我們,真正在國家中掌權的是耶和華神。

這節經文讓我們看到另外一個原則就是簸散惡人,簸散代表立法,將不好的東西篩出去;「碌碡」是用石頭造成的圓筒形農具,以石為圓筒形,中貫以軸,外施以木框,曳行而轉壓,用以碾平場地或碾壓穀類。經文說用碌碡滾軋他們,是指嚴厲地徹底剪除惡人而言。神憎惡罪惡,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與罪惡妥協;縱容罪惡,最終只會叫社會遭破壞。碌碡代表政權需要權力和武力相配合,施政才能暢順;失去權力的政治是不能運作自如的。另一方面,政權是神所賜的,但常聽到有人說:政治是危險的、不潔的;因為當人得到神所賜的政權之後,便把道德摒棄了,危機腐敗就伺機而生。相信大家還記得,當神創造天使時,予之以相當的權力,惜天使要升到高天之上,要與至上者並排而立。道德和權力分割的結果,就是墮落犯罪,這批墮落天使便成了宇宙世界中一股最巨大的破壞力。所以,政治權力的危險在於腐化,在於和道德割裂開去。英國首相邱吉爾說:「政治比戰爭更加危險,因為在戰爭裡面你祗會被殺一次,而政治則不然。」 美國林肯總統亦有相類似的感受,他說:「要考驗一個人,不是給他逆境和困難,因為很多人在逆境中都能站立得住,要考驗一個人的品格,只要給他權力就會考驗到他了。」求主幫助我們,在這個末世時代,讓我們明白到一個政權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建立法紀和秩序,透過簸散的立法,碌碡的權力去對付惡勢力,清除社會中的敗壞份子。

() 建立正確的道德和文化(27)

「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這兩節經文喻意人不單要有外表的規範,還需要建立內在的道德情操;所以一個好的政權要著力建立一個正確的道德文化。燈的作用是在黑暗中照明,當我們在罪惡中,需要神的燈帶領我們走人生的道路。當建立道德文化時,人的靈裡面有:(1)靈性,能夠明白神的旨意,讀聖經明白神的話語,又透過神的「自然啟示」和「一般啟示」明白神的心意。所以,人為萬物之靈,透過靈性可以瞭解明白神的心意。人類學家說世界每個角落都有人敬拜神,尋找神。神透過人的靈性讓我們認識神和真理。(2)理性,了解神藉著聖經給予我們的「特別啟示」,又幫助我們了解神的「自然啟示」和「一般啟示」,叫我們明白神的心意。由此看到一個政權至要勿扼殺宗教,讓人的靈性得到發展。一個智慧型的政權重視教育,雖然教育未必能夠徹底幫助我們建立道德文化;但是,沒有教育的道德文化更加糟糕。所以,教育是重要的,(i)教育可以幫助我們變得謙卑。一個人不謙卑,是因為知識淺薄,當一個人知識愈多,愈曉得謙卑。話說美國有一著名黑人教育家名華盛頓,有一天,當他在走路時,一位富有白人老婦要求他代勞砍柴,他二話不說就去幹,後來家傭告訴她這個人就是某某教育家,翌日她跑去連聲道歉。但是華盛頓謙遜地請她不必介懷,因為自己確需多點運動和多結交好友。後來,當教育學院需要經費時,這個婦人真的四出奔波,為他籌募捐款,幫助發展教育事業。(ii)教育可以幫助我們尊重別人,這是維持社會一個重要品格的要素。中國是禮義之邦,以為有文化就能夠抵禦敵人,然而在國與國交鋒對壘的時候,就是歷史上八國聯軍之役與二次世界大戰之時,我國便遭到沉痛的教訓。在這些教訓裡,我們看到教育在政治上的功效是有限的,需要配合權力和武力;否則,一個國家難以卓然自立。(3)良心,神藉著放在靈裡面的良心去提醒我們是非對錯。但我們要注意良心未足以成為人生和社會的指引。聖經提到當我們犯罪時,良心會不安。馬克吐溫曾說:「不安的良心就好像一條頭髮落在舌尖上。」但當人的良心麻木時,這人可能已經犯罪到一個地步,良心沒有作用。就如保羅所形容:「……這等人的良心、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提前4:2)司布真牧師有一位朋友,第一次飲酒,酒醒以後良心稍有不安,撒但繼而引誘他再多飲兩三次,就會習慣成自然,良心再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結果,這人可能成為一個酗酒者,給個人的生命和家庭帶來很大的損害,這正因為他已經埋沒了良心。求主幫助我們過聖潔生活,以無愧的良心行事;然而要過完全合神心意的生活,惟有神的真理才足夠引導。在這方面,馬丁路德提醒我們:「良心必須成為神話語的俘虜,否則便成為罪惡的俘虜。」當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這個靈是有靈性,理性和良心的。要維持一個美好的社會,建立一個正確的道德文化,還需要耶和華在我們的心靈裡動工,改變我們的生命,讓改變的生命進入社會去影響其他人。當我們的生命有改變時,便能夠在社會上作光作鹽,影響社會,改變社會,遍傳福音。這樣才真正成為耶和華最有效力的燈。

在人類歷史當中,最巨大的政治力量來自祈禱和傳福音。福音是神予我們最巨大的力量,足以改變社會,帶來安定繁榮,這就是耶和華的燈。真正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是多差派宣教士到那地方去,讓基督徒作光作鹽去改變社會,這是神給予我們最巨大的政治能力。神給香港的教會有機會去辦學,但試問香港的教會在這個時代的辦學能夠影響多少年青人呢?美國在過去數百年來社會和經濟問題層出不窮,但每次當有嚴重困難時,神便興起祂的僕人們如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芬尼(Charles Finney)等透過禱告帶領國人大復興。九月份是香港立法局選舉,我們都應該去投票;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更要積極努力傳福音,運用神賜予我們最巨大的政治能力去改變香港社會。在英國歷史裡,他們能夠逃過好像法國大革命般的悲劇,歷史學家承認是因為神興起約翰衛斯理帶來英國的大復興,改變了整個社會。今日,我們都可以這樣做,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在神面前謙卑自己,為香港,為國家禱告。我們是否願意謙卑自己,讓神塑造我們的生命,進入社會裡作光作鹽。

教會雖並非論政團體或政黨,但有責任向政府,向社會人士宣告公平選舉的原則。基督徒進入社會作光作鹽,在具體的政治活動裡改變社會。但最重要的仍然是教會和基督徒願意在神面前謙卑自己,肯多禱告和傳福音,以生命影響別人的生命。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在這個末世時代,我們是耶和華要使用的燈。求主教導我們有這樣的使命感。

管治的智慧()

【經文 2028-30

講員:張慕皚牧師      記錄:劉玉清姊妹

 上週26-27節的經文描述管治的智慧,(一)建立法律和秩序;(二)建立正確的道德和文化。當中特別提到君王、政治領袖。這段經文也可以應用在今天社會各階層,家庭、學校、商界、不同行業中作領袖的管治方法。求主恩待這些基督徒持有這樣的智慧質素,為主作光作鹽。28-30節提出更重要的管治智慧:管治者的生命和品格質素。

() 仁愛與誠實的品德 (28)

「王因仁慈和誠實,得以保全他的國位,也因仁慈立穩。」社會領袖的品格,要有仁愛與信實的配合,國位才可保全與立穩,這是神所命定的。真正在人國中掌權的是神!世上所有的管治權柄皆從主而來,因此,神對代表衪的管治者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在品格上要仁慈和誠實,者不可分開。一個有能力卻冷酷無情的商界領袖,雖然得到下屬的敬服,但在公司出現危機時,他的屬下會選擇離去。反之,一個才德兼備的商界領袖,對員工恩威並施,縱使他的生意遇到危機,員工也會樂意與他共度時艱。社會上真有這種事情的發生?大家都知道是有的。

仁慈是愛的實施。聖經告訴我們:當向有需要的人彰顯慈憐,因為神是慈愛的,在衪滿有恩典與憐憫,所以,神要求衪的管治者要有仁慈與愛心。愛是不自私、立志將好處與人分享;仁愛的領袖會認為他得到的職位,在於服侍別人。這樣,當他是政治領袖時,便服務社會,不以權謀私;透過神給他的能力將好處帶給社會,承擔責任。那些渴求地位,唯利是圖的領袖,旨在建立自己及圖謀益處,其位必不立穩、也不長久。所以,承擔責任就是政治上的仁慈。

二十世紀被譽為研究管理學和領袖學最有權威的Peter Drucker,他這樣定義領袖:Leadership is responsibility(領袖/領導就是承擔責任),這見解與聖經的教導非常接近。我們或有疑問為何在世俗社會中也與聖經同樣的看法呢?這是因為神給我們有自然啟示,讓世人遵行神所命定的計劃時,得以明白衪的心意。保羅告訴提摩太,若有人想作教會的監督,是羨慕善工,在教會作領袖出於承擔責任,樂於付出,與所定義的何其相似!

1944
年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委任杜魯門出任副總統,雖然杜魯門志不在此,但因國家的需要便勉為其難承擔責任。1945年的一天,羅斯福夫人在白官召見他,嚴肅地告訴他總統剛剛離世,杜魯門震驚地表示有甚麼事情可為她處理!羅斯福夫人卻搖頭對他說:「總統突然去世,管理整個國家的責任便得由你肩負,現在問題反而是我們可以為你做甚麼?」這話顯示出羅斯福夫人也是個好領袖,她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對副總統點出承擔責任的重要。

舊約亞哈王貪圖拿八的葡萄園,並向他提出轉換的要求,但不得要領。王后心有不甘,遂將拿八陷害、置諸死地,把葡萄園據為己有。這樣自私自利、以權謀私的君王,神怎會放過他呢!神是世界的創造者,衪掌管歷史,真正在人國中掌權,衪以仁慈信實待人,透過自然啟示使人知道衪的心意。中國古代商朝時期君王未失人心之前,其品格之高可與上帝(當時的上帝觀)比擬。認為治國者應以殷商借鏡,便知天命非易於長久保持;統治者受擁戴,國運才會穩定;失人心者失其國,所以治國者最要注意的便是其德行。領袖有德行自然會受擁戴,得民心就得國土治理權,收入便可源源不絕。可惜,今天的社會卻是本末倒置,強調業績、以財為先、無視德行。

聖經重我們結出生命的果子,耶穌基督是我們最高的榜樣,衪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衪在世上最後的一段日子走進耶路撒冷時,謠言四起,指他要建立新的王國以取代羅馬帝國。門徒雅各和約翰的母親也急不及待帶他們到主面前,要求將來可作基督的左丞右相。耶穌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p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太2025-27)。今天,很多的人也和這兩位西庇太的兒子一樣希望成為領袖,但我們是否擁有領袖的品格?

(四)平衡的領導團隊(29節)

「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這句話和領袖有何關係?青年人有活力和魄力,老年人有經驗和智慧,社會同樣需要他們。領導的班子堶n有一群人肩負管治工作,成員要包含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結合年青人的幹勁和老年人的經驗,就成了管治的智慧。

若有人自恃一生的成就靠自己得來,毋須信靠耶穌。對於這種人我只有假設如下:他的成就若非極之有限;他就是個貪功逞強、埋沒良心的人。一般的領袖大多只會重用同聲同氣者,年青的往往認為年長的與時代脫節,年長的則認為年青人經驗不足。舊約羅波安王也有同樣的毛病,當他父親所羅門王過世,全國乘時發出抗議的聲音,其中有一班人向他申訴,所羅門生前勞役他們,令他們生活苦不堪言,遂要求羅波安善待他們。朝中年老的謀士認為安撫對待才能維持長久的臣民關係;年青的謀士卻向王獻議,要加重他們所負的軛,並以蠍子鞭責打他們。羅波安接受了年青謀士的意見,這樣一個寶貴的國家便因此而分裂,並惹來極多的災難,這就是他失敗的主因。

均衡領導的團隊要照顧各階層的需要,羅波安王的失敗在於缺乏仁愛,只知利益、權力,漠視實際的需要。哈佛管理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現今最好的領袖是五、六十歲的人,他們既有年青人的魄力,又具備年老人的智慧。當然,任何年紀的領袖都需要均衡領導階層的輔助。摩西擁有這樣的智慧,當他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第一場戰爭的對手便是在沙漠善戰的亞瑪力人,而當時的以色列人卻手無寸鐵。摩西於是吩咐年青的約書亞帶領一班青年人迎戰,他與亞倫、珥在山上舉手祈禱(意思是仰望倚靠神),這樣年青的、年老的互相配搭,他們靠神面對敵人便取得勝利。求主幫助我們有這樣的智慧。

(五)公義與慈愛兼顧(30節)

「鞭傷除淨人的罪惡,責打能入人的心腹。」承上兩節經文,這節主要帶出仁政需要公義和紀律兩者相配合的意思。一個徒具愛心的治理者,凡事有求必應、順從別人的意見,這表明他只是滿有溺愛的仁慈。正像家長讓家中小孩想要的都可得到,這便是溺愛,是有害的。社會上的領袖,需要公義與慈愛兼備。他既要仁慈,顧念整個群體的需要;也要嚴懲犯罪作惡的人,所謂嚴中有愛,這樣方能領導社會堅持原則,努力向前邁進。

領袖施行鞭笞、責打,不在於泄憤和報復,也不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地位。鞭傷能除淨罪惡,是為人的好處。責打進入心堿鬼n潔淨他內心深處,使其生命得以提升。倘若嚴中無愛、罰中無愛,最終便使人達於地獄之境!因此,領袖發出處分、實施公義,也要讓人感受愛在其中。若果沒有愛,鞭傷、責打便成了虐待。嚴愛要公義與慈愛兼備,作為領袖必須認真學習。

神的兒子捨身十架,為要承擔我們的罪,替代了我們本該承受罪的刑罰。今天,我們還是不肯相信,認為基督的死與我無關,仍舊在罪中沉淪,偏行己路。當面對地獄痛苦之時,卻向神發出怨言:刑罰太嚴太酷。神真是這樣待我們麼?神有公義與慈愛,衪已經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然而人卻離棄衪的慈愛;因此,遭受嚴厲懲罰也是應該的。人怨神設立地獄,是因為他們不明白,神是公義與慈愛兼備的神。求主幫助我們具備領袖的品格,恩威並施,讓我們在世上蒙主使用。―― 張慕皚《箴言查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