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第十四章
通達人(十四1~35)
.論自知(8)──「通達人」是義人、聰明人的同義語,而他被稱為有智慧,乃因他「明白己道」。這裏的「道」是指人的行為,故此要作智慧人,就要了解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已行在正確的路上;而愚昧人卻被視為詭詐,就是自欺欺人。在今日忙碌的生活節奏中,我們極需要找時間反思我們的生活與行為。
.論死亡之路(12)──這裏並沒有說明甚麼為死亡之路,只指出一條人以為正的路,會引致死亡。今日我們當選擇的,是走在神的道上,因為只有神才可稱為正與善。我們以為正的路,卻可能引至滅亡,求主給我們順服的心。
.論快樂(13)──這節可能表達人生不可能得凓完全的快樂;亦可能指尋求世上快樂的,至終帶來憂愁。但屬主的人已得到真快樂,且是永恒而永不失落的。
.論胸襟(29~30)──這裏描述胸襟廣闊者為聰明,他心中安靜,不易為世事所激動。這是從正面加以稱頌,而非讚揚那些對周遭事情已麻木的人。「嫉妒」是平靜的相反,也是人受侵害的根源。試想想,今日人常彼此你虞我詐,滿心忌恨,豈不是驗證這裏所說的麼!請問你有沒有對他人懷怨、嫉妒?要知道骨中朽爛的是你自己,而非他人呢!
.論敬神(31)──敬畏神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憐恤貧窮人,原因是尊神為創造主。對那些不信神的人,這話好像毫無意義,但實質上,他們已經犯了一嚴重的罪(參羅一18~23);那些自稱為信徒,卻沒有絲毫憐恤貧困者的表現,他所行的,較不信者的惡尤甚呢!
祈禱 我願意愛那些在困苦中的人,因為我們均為𣿫所創造,我也要將𣿫所賜的豐富與他們共享。──《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