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第一講)

 

經文:詩廿三篇全篇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凓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廿三篇不過六節聖經,但其中的意思是無窮無盡,為詩篇中的最好一篇。神的應許有好與最好的比較,詩篇也可以比較一下那一篇是最好的,我以為詩篇廿三篇為詩中之詩。求主將這六節聖經常藏在我們心裏,因為聖經能叫我們離罪,但罪也可以叫我們離開聖經,若果親近神,常讀聖經,你就不會得罪神。

  這一詩篇無論在任何環境當中都可以讀!比方有人結婚,你可以讀第一節,那一對新婚夫婦想生活沒有缺乏?生小孩子也可以讀,第六節那裏說一生一世都有恩惠慈愛隨凓,那一個父母不願他的子女得神恩惠?有人離世界也可以讀,因為第六節下半節那裏說,永遠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聖經說:「惡人必多受苦楚,惟獨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詩卅二篇十節)我們看詩廿三篇,真見主的恩惠慈愛四面環繞凓我們:

  下面有青草「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二節)

  上面有膏油「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五節)

  前面有筵席「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五節)

  手中有福杯「……使我的福杯滿溢。」(五節)

  後面有恩慈「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凓我……」(六節)

  旁邊有清水「……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二節)

  信主的人真有福,我們可以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不信的人不能這樣稱呼,不能和我們一樣讀詩篇廿三篇。信主的人四面有神的恩惠慈愛環繞凓。

  詩廿三篇的分段

  題目:第一節

  第一段:第二節──在疲倦時不至缺乏。

  第二段:第三節──在靈性睡覺時不至缺乏。

  第三段:第四節──在苦難中不至缺乏。

  第四段:第五節──在打仗中不至缺乏。

  第五段:第六節──在無論何時都不至缺乏。

  詩篇廿三篇之地位

  詩篇廿三篇在廿二篇之後在廿四篇之前,這並非是偶然。廿二篇論耶穌釘十架;廿四篇講主再來,廿三篇在廿二篇之後,乃在主死之後,再來之前,我們就是這時代中的人,故與詩篇廿三篇有特別的關係。

  廿二篇:耶穌釘十字架。他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廿四篇:耶穌再來。他是牧長,他為牧長顯現(後前五章四)

  廿三篇:現在主是大牧人。(來十三章二十節)

  廿二篇:出埃及。主是逾越節的羔羊。

  廿四篇:進迦南。

  廿三篇:走曠野,現今我們正在走曠野的路程,但感謝主他是大牧人,帶領我們走過大而可畏的曠野。

  廿二篇:用十字架代表。

  廿四篇:用冠冕代表,因主再來為王。

  廿三篇:用牧人的杖代表。

詩篇廿三篇的地位真是奇妙!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一節)

  請特別注意「我的」二字,若說耶和華是牧者也對,但是不夠,為何?因耶和華是牧者,但不是「我的」,你就與他無關。很多人都信有神,我們查考在中國的古書,就知道中國人實在信有神。但是他們雖有神的思想,神與神,他與他,他們與神從來未有發生關係。多少人聽了福音,他們知道是好,但他們從未接受主,這樣的人,不能稱神是我的……他們實在可憐。

  耶穌是我的救主!若未信你不能如此說,因此請快快信主,接受主,為耶穌而信耶穌。可惜今日有些信徒不因耶穌而信耶穌,他們因別的而信耶穌,這種人我將他們分別列各於后:

  第一種是父母基督徒──我們因為生在基督徒家庭中,因而信主,這種人不是真心的。

  第二種是太太基督徒──他要結婚,因此不能不跟隨太太一同信主。

  第三種是教友基督徒──在教會掛名,已經洗禮,外面似基督徒,但裏面沒有耶穌。

  第四種是飯碗基督徒──要在教會中做事,找位置。

  第五種是頭腦基督徒──他什麼都知,也聽過很多道理,但沒有進入心中。他不知謂重生?何是得救?又不知赦罪的平安,這一種的基督徒,今日實在是太多了。

  第六種是宗教基督徒──他以為人人應有一個宗教,除外他以宗教為點綴品,把宗教當作花瓶。

  第七種是保險基督徒──他要神醫他的病,又有天堂可以進去,他信主不過是保平安,今天有不少如此之信徒。

  我們應做一個如何的基督徒?我們要真正悔改重生,有新生命,是一個新造的人,才是真的基督徒。我們要與神有關係,說神是我的,耶穌是我的救主。

  前我赴美國時,全船祇得我一人是傳道的,於是我請求船主的許可,在船上開會講道。船上的工作人員如船長,大副,大車等,均來聽道。全部搭客亦來,惟有一個美國人不來。我會後去找他。他說:「我在印度多年,我已信了印度教。」我問:「你信有一位神麼?」他說:「我信」。我問:「你曾與神說過話否?神曾與你說過話否?神與你發生關係否?有過交通否?」他不能答。

  主耶穌說:「……你們信神,也當信我。」(約十四章一節)又說:「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凓我,就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章六節)這道路是親近神的路;這真理是認識神的真理;這生命是神自己的生命;信主耶穌的人,雖然罪大惡極,但因主的血洗淨他們的罪,他們便可坦然無懼的親近神。誰能告訴我們,這位神是怎樣的神呢!惟有主耶穌能告訴我們。「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翰一章十八節)

  從前有個吸大煙的車夫,向我說:「像我這樣的人,神對我也發生興趣麼?神要救我不救?」若不是主耶穌降世,我真不知怎樣回答他。但主耶穌降世了,我從他得知亮光,知道神愛世人,要救一切悔改信主的人。「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章八節)

  有真理能認識神,這還是不夠,還要與神交通。如何能交通?活的不能與死的交通,生命不同也不能交通,神與人的生命不同,正如人與狗的生命不同。若要人神交通,則必先得神的生命。主耶穌說:「我就是生命。」我們得主生命,就是得神生命。我們若有神的生命,就有分於神的性情;若有分於神的性情,就能愛神所愛,憎神所憎;若能愛神所愛,憎神所憎,就能與神有交通。

  道路,真理,生命,都在耶穌裏,有了耶穌,就有了一切。因此主耶穌說:「……若不藉凓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章六節)有耶穌為救主就能與神發生關係,可以抬頭到神面前稱神為阿爸父。你與神有無發生關係?

  一日有個討飯的,在街上哭得十分悽慘;警察問他為何哭,他回答說:「你不知道麼,某某百萬的富翁昨晚去世了。」警察問:「他與你有甚麼關係?他是你的親戚麼?朋友麼?」討飯的說:「沒有關係,一點關係也沒有!」「那麼你為何哭呢?既沒有關係,何以哭到那樣悽涼?」警察繼續問。討飯的說:「就是因為沒有關係,所以我哭;倘有關係,他死了,留下許多財產,分我一部分,我就不必討飯了。」

  各位,你若與神發生了關係,你就是得救的,富有的,你若與神還沒有發生關係你應該哭!因為你是失喪的!各位,你能夠說耶和華是你的牧者麼?

  「……我必不至缺乏。」就是滿足的意思。我可以大膽講,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能滿足人,錢財,學問,地位,不能滿足你。感謝主,惟有他能滿足我們。你要不要耶和華為你的牧者,你要不要滿足?請快快信主。

  「他使我躺臥……」(二節上)「躺臥」也是滿足的意思。要羊睡在草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有兩個條件,第一是飽足,第二是無害怕。各位,我們若得主為我們的牧者,我們就能不缺乏,無害怕,滿滿足足的躺臥在青草地上了。

  今晚因時間關係,未能將本詩篇講完,留待明晚續講。── 王峙《基督徒是甚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