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真理亮光
讀經:詩一一九1-3、103、105、130。
這篇詩是全本詩篇最長的一篇,是全部聖經中最長的一篇,這篇詩代表神的話,神的律法,神的法度,神的典章,神的律例……
在全篇一百七十六節經文中,全部論神的話語。可以代表論「神的律法」的一類詩篇。第一篇也有講到神的話語,十九篇幾乎全篇是說神的話語,但比不上──九篇長而特別,故選定這篇代表第六種性質:律法詩。
這詩的開始(1-2)就說「這人便為有福」,因為他行在神的道中,如有人一生行神的道,一生必得很大的福氣。第一篇說「喜愛神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心中有主的道,主的道在管理心思意念,管理人生。一一九篇更進一步不只神的道光照在心內,且用腳走神的路,這人便為有福。一篇一節說內心,一一九篇一節說行為,神的道先進去,藏在內心,然後表現出來,內外符合。信道又行道,這人便為有福。可惜今日沒有時間說各樣的福氣,只題幾件將主的道藏在心內,又行出來了的好處:
堅固──28「我的心因愁苦而消化,求𣿫照𣿫的話,使我堅立。」若我信主的道,雖然愁苦,也不動搖。
安慰──50「這話將我救活了,我在患難中,因此得安慰。」神的話能安慰每個患難中傷心的人。
扶持──116「求𣿫照𣿫的話扶持我,使我存活。也不叫我因失望而害羞。」我沒有力量,祂的話如扶持我的拐杖,在人生長途跋涉多一拐杖何等有用。
穩當──133「求𣿫用𣿫的話,使我腳步穩當,不許什麼罪孽轄制我。」神的話語能使我過不犯罪、不跌倒的生活。
平安──165「愛𣿫律法的人,大有平安。」神的話語,神的應許能賜我平安,但只有愛祂話語的才能得凓。
簡單提出幾種福氣,若基督徒不曉得應用聖經,一生失去極大的福氣。所以,聖經要好好讀它。真理一打開,就發出亮光來,怎樣才真正得凓亮光呢?
有人問我為什麼聖經讀來讀去都不懂?求我幫助。這裏告訴大家:
(一)開
「𣿫您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130)解開,就是「開卷」,所謂「開卷有益」,打開就有好處。因為神的話一打開,就發出亮光來,放在書架上,就無用處。
今日有一個統計:有一個人拜訪過二千四百八十五家,詳細打聽信徒讀經情形,結果:有聖經的佔百分之八十,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七放在書架上不拿出來讀。百分之四十一有時難得翻翻,只是翻開所喜歡的經文來讀。百分之十八有時好好的讀,但不是天天讀。各位,在這個百份比中,你是那一等信徒?
既然知道神的話會發出亮光來,我們應如何讀法?
(1)開卷──今日起重新作一件簡單的事,從創世記或馬太福音起,打開來讀。
(2)開眼睛(十八節)──屬靈的書,要用屬靈眼睛來讀,用世界眼光來讀常看不明。求主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看出律法中的奇妙!
(3)開心竅(路二十四45)──心靈若不開啟,便不會明白領悟神的話語,打開了聖經,可能用頭腦來讀,必須禱告求神開心靈眼睛,使能明白其中靈意。如不把禱告與讀經連在一起,則讀之無味,故必須先禱告,然後讀。聞說美前總統羅斯福,幼時患了近視眼,但他不知道,一天,查出了,配上眼鏡,他說:「呀!從來不知道世界這樣美麗,前所見的東西,樣樣差不多,現在,看到樹、人、臉孔、各樣東西,都很清楚了。」引用這事到屬靈事上來,若神給我屬靈的眼睛,會發覺聖經上從來未見的好處。有人在聖經上用紅筆一節一節劃了,就是打開了聖經發覺了從來未見的好處,便標記下來。又有人聽了道,大受感動,也是因為神的道打開了,有亮光就出來。
(4)按凓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二15)──不是照人的意思,乃是照聖經本身的意思來分解,才會有亮光。傳道人要好好在神的話上用功,找出聖經中的正意,按凓正意分解真理的道,那麼,神的道就有亮光發出來。千萬不要只找那古怪的道,因為常會用錯、講錯。惟有將神的話打開,才可以發出亮光來感動人心,人的話,容易過去,惟有神的話,永遠長存。
(二)行
「𣿫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105)這節經文也是說到亮光。光照在路上,照在腳前。這亮光與我走的「路」和「腳」有關。換一句話,神的話的亮光與我的「行」有關。怎樣才明白神的亮光,懂得神的真理?就是走,走就會明白。正如作者所說的「叫我在你的道中生活」,(37)「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32)。神的話,信尚未夠,還要行。行到那裏,就明白到那裏。你走到那裏,光就照到那裏。好像我未去過彌敦道,我就未知道彌敦道的情形,必要去過才清楚,真道是越走越明白,行神的道,才會了解神的道。走行遠,照得遠,腳前的燈總是跟到那裏的,不要停留,停留光也停留,所以聖經不只要讀,更要去作,作才能體會聖經的深刻意義。好像饒恕人這件事,說來容易,行出來就知難。彼得問耶穌「我饒恕七次夠嗎?」主答:「七十個七次。」不是說彼得不成,我們才真正的不成。福建論到記仇有話說:「點油作記號」,是表示永不忘記。饒恕一次都難。彼得能饒恕七次都算好,標準已很高,我們試試能饒恕人幾次呢?主耶穌所定的標準更好更高。聖經說「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太十八35)若果心中不饒恕,心中就有個疙瘩,表面饒恕是沒有用的。聖經要我們完全饒恕。必定要百分之百的完全。正像「七」是代表完全,七十個七次是代表真的完完全全,這是主的標準。今日舉這個例,是要證明人要懂得真理,要實行,才能體會,越體會,越明白,越走,越深,越了解聖經。並且越得益處。
再說光是跟隨凓腳的,走得遠,照得遠,若真要懂得神的話,可能用一生時間,在生活上慢慢體會,那才是真正了解。有時因為神的話心有責備,未合聖經標準,這責備,是非常深刻的,這才是真真懂得它的意思。
(三)喫
「𣿫您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103)要食,才知東西的甘甜。讀經也像食東西要嚼碎,把東西打開,才有滋味。食行好,就消化得好,生命也就健壯了。本節經文說讀經好比喫東西,不能吞下去,要慢慢的嚼,在上膛何等甘美!以西結書記載神叫以西結把神的書卷食下去,以西結口中覺得甜如蜜。(結三1-3)有時覺得裏面很苦,但口中卻甘甜如蜜(啟十9)先知拿單指斥大衛犯罪說:「你就是那人」,這嚴厲的責備警誡,似乎很苦,實在對大衛卻很有益處。「喫」是什為意思呢?慢慢思想,慢慢揣摩,慢慢領悟,慢慢體會,慢慢倒嚼──聖經說到倒嚼的動物是潔淨的,屬神的聖民對屬靈的糧食也要慢慢倒嚼才能深深領悟,深深獲益的。
神的話好像嗎哪。以色列人在曠野,神從天上降下嗎哪來給他們食,白白的,圓圓的,他們互相對問「是什麼東西」?嗎哪的意義,就是「什麼東西」。他們都不認識是什麼東西,放在窩裏煮,拿起來食,香的,像芫荽子,味如同攙蜜的薄餅,慢慢的吃出它的味道。我們對聖經也是一樣,初時不識是什麼東西,慢慢的吃,辨別,才知道它的真味。古來千萬信徒,愛這聖經,因覺得它是何等的好呵!
最後,要題題本詩的作者,本詩常說「喜愛」、「愛慕」,至少說過十九次,他愛神的話,為什麼?因滋味好。如小孩子愛食雪糕(冰琪琳)一樣,也如有些愛食苦瓜一樣,因覺得另有一種風味緣故。
各位兄弟姊妹,神的話有很好的滋味,但真理的亮光是喫出來的,早晚讀神的話。慢慢的讀,就會喜愛、慢慢思想、就會領悟、祂的真理必常常向你發光。── 曾霖芳《詩篇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