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四、痛悔的心

 

讀經:詩篇五十一篇全。

  今日講詩篇中另一類性質的詩,這類時至少有七篇。性質是人覺得自己有罪,在神前懺悔,認罪,求神饒恕。在許多懺悔認罪詩中,這篇最深刻,透澈,是最好的一篇。

  這篇詩將人內外所有的罪孽表達得最深刻,茲從罪的三方面看:

{\Section:TopicID=167}(一)罪根

  「我是在罪孽裏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五節)這詩說罪,是由未出生時說起。我這個人還在母胎中已有了罪,全本聖經說罪,以詩篇說得最深刻。未出世,生命開始之時就有罪──不是「犯」,而是「有」,生命有了罪的成份、性格,就是罪根。

  聖經頭一本說罪的書是創世記。在第三章已開始,但在八章21說,(人從小時心裏懷凓惡念)注意「小時」二字,未到社會上混過,未在世界作過壞事,已有壞念頭。這說法比詩五一篇還遲一步,五一4又說「在𣿫眼前行了這惡。」這三處經文比較一下:罪從何處來?從根來,胎中已有。後來,小孩的時候,有惡念在心。大了,犯了這惡,行了這罪。

  今日我要和各位注意罪根──罪的來源,是在出世之前,大了表露出來,是由內而外。這生命上的原罪,在聖經原理中很重要,在未出世前,已決定生命。像一個雞蛋,在光中照一照,就決定有無生命。只在內邊之小小一點。而且那個蛋在小雞未孵出之前,已經決定了小雞的形狀了,那是根據母雞的形狀決定的。罪也是這樣。世人自始祖有了罪根,決定在地上的人都是罪人。在此我想起一件奇妙的事,如有人把小鳥捕回來,養大了把牠放出去,放了之後,這鳥自己就要造窠,牠所造的窠,和牠父母所造的結構一樣。這隻小鳥,沒有父母教牠,牠所造的,為什麼和牠父母所造的完全一樣呢?這是生命問題。在牠的生命內,已決定牠的行為。

  你我在未出世前,尚在懷胎已有了罪,你我出生以後小孩子時已懷惡念;後來,也「行了這惡」,在地上是壞人。我不祗是傳福音,你不要以為這道很淺不要緊。這是大衛的詩,大衛是一位屬主的人,屬靈的人,他有一天發見他的罪根的深遠,親自寫出來,這詩適用於每一個愛主的人,每一個信徒,使我們由根本認識自己。

  各位,你的罪根也一樣的遠、長,裏面沒有良善,若非清楚認識自己,在靈裏必是膚淺,不能進步,很難進深。

  詩篇中有七篇是懺悔的詩,其中第六、三十二、三十八、五十一、一四三,共五篇是大衛所寫。(還有別的作者寫的一○二;一三○)這些詩表示大衛對自己看透了,明白了。在十四篇又說「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連一個也沒有。」大衛沒有說自己不錯,乃是說:「連一個也沒有」,當然大衛也在內。(羅馬書是引用本詩)。另一作者在一百三十篇三節上又說:「主耶和華呵,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沒有好人,沒有人能稱為義,沒有人能說不錯,我要清楚認識透透澈澈,大衛懺悔,別的作者也懺悔,今日該論到我也懺悔,多少不好、虧欠、過失、隱而未現之罪,今日要在主前,弄清楚這罪惡。在神前將隱藏之處打開,讓主之光照進來,在主前,要內裏誠實。今日有一問題:「你最後一次懺悔是何時?」若說是幾年前,那麼,幾年來之罪又怎樣?看你之靈性光景來斷決。若說今早剛認了罪,求主饒恕──在念頭上,言語上,行為上,甚至夢上,大小事上,求主饒恕,最後一次是今早,那就感謝神了!因每早都把罪對付清楚了。我們實在應該每個清早都要將生活上之罪痛悔承認。未信主的──要作得救蒙恩之人;已信主的──要學大衛求饒恕對付罪,在靈性上深刻的把罪認得清清楚楚,在最深處認識自己本相。

{\Section:TopicID=168}(二)罪果

  罪果──罪分罪根(隱藏的)、罪行(顯露的)。根是因,行是果。人犯罪,按聖經的記載是有顏色的,就是污穢、骯髒、烏黑。本篇二節說「求𣿫將我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求主洗除、洗去有顏色的罪,潔白如雪,使黑的生命,成為白的生命。賽一18「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說到紅色,我就想起製印刷用的電版,電版看起來紅與黑的一樣,照出來,紅的黑的一樣明。但紅的還利害,顏色最難洗淨是紅而不是黑──這是罪的顏色。自己要把罪洗淨,很難、很難,但神能,惟有神能洗淨我們的心。洗淨人們的罪。

  罪的結果,不只骯髒,不只有顏色,還有形像,像底片能印出一二三四以致無數張照此底片一樣的照片來。第三節:「我的罪常在我面前」,就是這個意思。早上在我面前,半夜三更又來,明天又來。常在我面前出現,如照片一樣。

  有一人,將要離世了,哭得很厲害,他說有很多事出現在面前。好像很多照片、犯罪的影子,一張一張,呈現在面前。人犯罪,心中不平安,因此,內裏永遠有虧欠,這些影像,就永在面前,如大衛一樣。

  罪果還有氣味的,其味甚臭,中國人說人格上有虧欠,就說「遺臭萬年」,這是罪惡的氣味。「我的傷發臭流膿」,(三十八5)可能是生瘡破了,臭味很大,今借用瘡來比罪惡,臭味很大。大衛犯罪,拿單對他說:「你行了這事,叫耶和華的仇敵大得褻瀆的機會。」(撒下十二14)大衛自己犯罪,連神和國度都受影響,使仇敵大得褻瀆的機會。罪的氣味何等的大!我們再看看聖經記載罪的味道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卅二3)呻吟的痛苦。

  「不要丟棄我!」(五一11)靈裏黑暗的痛苦。

  犯罪的滋味,初時是甜的,結果就很苦,心中有一沉重感覺,「𣿫的手在我身上沉重。」(詩卅二4)「使我不能昂首,這罪比我的頭髮還多,我就心寒膽戰。」(詩四十12)這是罪果,是大衛的經驗,罪追上他,不能逃避,抓住、纏住、控訴,這是果子,犯罪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心中又那有平安呢?今日看這個痛苦光景,感謝神!本篇詩有神的救恩。「神呵,𣿫是拯救我的神,求𣿫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𣿫的公義。」(五一14)在十二節「求𣿫使我得救恩之樂」。神能救我脫離罪惡,也能給我救恩之樂。請各位特別注意的,只有神成肉身的救主耶穌能救我們。

{\Section:TopicID=169}(三)認罪

  神責備大衛,是藉凓先知拿單,有時神責備罪,或藉凓聖靈,使人為罪自己責備自己。

  神首先叫大衛知罪,大衛馬上就認罪,陳明自己的過犯,救神赦免。詩三十二、五十一章都是承認罪惡求神憐憫、饒恕。拿單對他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撒下十二13)。這是今日最寶貴之訊息,何時認罪,何時得赦免,大衛是這樣,你我也是這樣。信徒是這樣,未信的人也是這樣。主的寶血,能洗淨你一切的罪。神有赦罪之恩,不追究罪,但人要承認自己的罪。「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呵,憂傷痛悔的心,𣿫必不輕看。

  最後,請注意認罪的是「我」自己。

  本篇有三十六次「我」,說我自己,犯罪是我,不是別人,求主饒恕「我」的罪,需對付的是「我」。不是我們。

  聖經中記載一個「求主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的稅吏禱告,他是為「我」求主開恩,不是別人,他不敢抬頭,但得主的稱讚。

  浪子回來,也承認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彼得曾對主說:「離開我,我是罪人。」後來他又曾三次不認主,但想起主的話,痛哭認罪。

  保羅承認自己在罪人中「我」是罪魁。人已老了,彼得也老了,都承認「我」有罪。

  以賽亞見了神,就說:「我滅亡了。」

  這是經驗中的亮光,叫人認清楚自己本相。

  還有一件,五一17「憂傷痛悔的心,𣿫必不輕看。」神所要的,是憂傷痛悔的心,經上記載尚有一女人,在主前跪下流淚,用髮用淚擦洗主腳,那些人說「她是罪人」,城中人也說「她是罪人」,但主沒有責備她。「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她先流淚,再用髮擦,後用香膏,主說:「她的愛多」,主體貼、同情、了解她。先是眼淚後是香膏,先是痛悔後是愛,主饒恕我,赦免我的罪,我用香膏膏祂;我要一生愛祂!── 曾霖芳《詩篇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