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詩篇第一百四十四篇

 

幸福的源頭(一四四115

  這是一篇公禱詩,由詩人代表神的百姓──以色列全會眾,向神祈禱。詩人必定是一位敬畏神的君王,以致他能寫出國家和人民獲得幸福的秘訣,道出神是選民的避難所(12)。事實上,人類比起自然界宏大的景像(57),真是極度渺小(4),但是神仍然拯救、看顧和保守屬祂的子民,因此外患止息、國內太平。

  「我的百姓」(2),不少其他古卷版本作「各族」,即敵國的子民。

  第911節,詩人在禱告中突然將神、人和自己的關係,用「你、我」表達出來。他把自己和百姓混成一身,用「我」字帶出彼此那息息相關的關係。詩人同時又感受到神愛祂的百姓,故此用那親暱的「你我」來表明那美妙的關係。詩人更從心坎裏發出聲音,代表全民眾向神許願:凡事謝恩與稱頌讚美神。

  第1214節,詩人描繪太平的景像,使人羨慕(15)。詩人在此代表百姓再向神呼求,使他們的後代蒙福,國家興盛。

  「馱凓滿馱」(14)並非載滿貨物之意,其實是與上節呼應,繁殖眾多的意思。

  最後,詩人受感說出真理的話來,此段記載並非單指向那沒有永恆價值的,或期望將來美好的前景,而是預言末世主再來所帶進的榮耀盼望。在那時空,再「沒有爭戰、沒有哭號」(14)。詩人鄭重提醒百姓,要得凓永恒的福氣,在乎是否「有耶和華為他們的神」。

思想 很多時候信徒曉得為自己和教會在社會中有美好見證祈求,然而你是否有為香港、中國的政要禱告?──《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