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八十篇
回轉歸向神(八十1~19)
本篇可能是北國(以色列)陷落時所寫的,作者相信是南國(猶大)一位名叫亞薩的詩人。他目睹北國的人民被擄至亞述,不能再在國中敬拜和親近神而悲哀嘆息。這位詩人對神有很深的體會,他稱呼神為「牧者」和「坐在二基路伯上的(主)」。前者表明他相信神是一位慈愛的神,無微不至地愛護自己的子民,好像牧者照顧羊群一樣。後者則表明他相信神是聖潔而充滿能力的。第1節下所說神所坐有「二基路伯」的東西是約櫃,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後,進入迦南前的曠野路程中,以法蓮、瑪拿西和便雅憫是被安排緊貼約櫃後面的支派。因此,「坐在二基路伯上的」神是清楚的說明了詩人對神的能力滿有信心,祂將會引領自己的子民離惡從善,化險為夷。
當然,本詩所強調的是「牧者」的信念。假若神是牧者,我們就是祂的羊,面向牧者、跟隨祂帶領的就會有平安。可惜,我們很多時都像以賽亞所說的:「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賽五十三6)惟有回轉歸向神,我們才有轉機,得到更新而充滿喜樂的生命。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凓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十四6)「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凓生命的光。」(約八12)
詩人知道以色列人的悲哀,也是每一個人的悲哀,就是離開正路走上歧途;拒絕光明,陷入黑暗。若不回轉,就永遠活在罪惡和痛苦之中。因此,他再三的呼求神幫助他們回轉(3、7、19)。
祈禱 最慈愛的牧者,求𣿫不但賜我們回轉的智慧,更賜我們回轉的勇氣,以致𣿫的恩典可以臨到我們。──《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