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志上第一課
第四十課 歷代志之一
題示:把歷代志上讀兩遍。
族 譜
族譜竟然占了九章聖經!不太浪費篇幅嗎?我們若這樣想,就不算真正讀過聖經。這些族譜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對那些敬虔的猶太人說來更是如此。他們現在明白了,神不單把聖言託付他們民族保管;對列國之救贖大計,以至應許等,都是要藉著他們來完成。因此編寫這個族譜的人深知這九章聖經就包括了神揀選的歷程,自亞當一直到彌賽亞。他們自巴比倫歸來後(歷代志成書之時間),就更感到非立刻編寫這個族譜,不能保存以色列族系的一脈相傳。在被擄期間,千萬家庭失散了,親屬的關係迷糊了,記錄亦不容易尋找(參拉二59),猶大的檔案若不是蕩然無存,也必是支離破碎,由此可見這族譜的重要性,編寫族譜的人把被擄前和被擄後兩大時代連接起來,在第九章二至三十四節即是他們歸回後在猶大地居住的情形。九章第一節則是被擄之記錄,本應放在一章最末一節去的。安格斯(Angus)在他的「聖經手冊」一書中說:「這些族譜把三千五百年來神怎樣成就他的應許的脈膊顯明出來,是人類歷史中僅見的一頁。」
——巴斯德
讀完列王紀下,我們的心沉重莫名,就像與耶利米一同披麻蒙灰,坐下為聖城哀哭:「先前滿有人民的城,現在何竟獨坐,先前在列國中為大的,現在竟如寡婦,先前在諸省中為王后的,現在成為進貢的……黃金何其失光,純金何其變色,聖所的石頭倒在各市口上。錫安寶貴的眾子,好比精金,現在何竟算為窖匠手所作的瓦瓶!」聖城被掠,聖殿被焚,聖民被逐,整個國家都荒涼了。
我們不得不離開耶路撒冷,隨同神的選民被擄至巴比倫,在那裡,我們與以西結漫步于迦巴魯河邊;或混在他們之賢人俊仕中,與但以理一同躑躅於巴比倫首府之街頭。在那裡,我們挨過了七十個沒有歡笑的年頭,現在又隨著以斯拉和所羅巴伯領導下的歸國團,回到巴勒斯坦地。
我們已經在上幾章詳細地研究過撒母耳記上下和列王紀上下了,現在來到歷代志,就不用花大多的時間來分析。這兩卷書就是處於被擄與歸回的中間,我們真要感謝神,聖經若缺了這兩卷,它就不算完全,它把自亞當到尼希米這段時間內的族譜詳細地記錄下來,又把這段時間內大衛的國度所發生的大事,作一簡明的撮錄,因此我們不打算詳細地分析這兩卷書。
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以為它們是無關宏旨的。剛相反,不單這兩卷書本身是歷史的微型——也包括了開頭九章的族譜——它也清楚地顯示出神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對他的選民的心意,我們之所以簡單地討論這兩卷書的唯一原因,就是它們所記述的年代,事實上與撒母耳記上下,和列王紀上下所記述的大同小異而已。
也許有人會說,那些不是重複了嗎?說的不錯,分別只在它們不是「無謂」的重複,它是從一個新的觀點與角度來把上四卷書的歷史,作一個新的組合與估價。它們本身有不同的著重點,書中的材料與前四書比較,有些是加增了,也有些是刪去的。事實上我們可以從它的增或減來找出本書之觀點及重要性。
我們若把歷代志與撒母耳記和列王紀上下互相參詳比較,就會發現它的增減都是同一類型的,換句話說,它們都是同指向一個焦點、一個主題:那麼,貫串這些增或減的材料的思想是什麼呢?歷代志上下的主旨又是什麼?統一的思想
首先,關於本書之主旨,任何研究本書的讀者或是解經家均同意,本書對聖殿及與聖殿有關的,都非常重視,舉一以反三,就讓我們用皮雅遜博士的一段話來作例子:
「歷代志上下兩卷書,有很多材料都是在列王紀上下出現過的。至於歷代志所略去的,都表明它們與作者寫本書之目的沒有關聯。但任何與聖殿有關的,包括了對聖殿之保養與重建,敬拜之單純不雜,事奉之恒久及秩序,對偶像儀節之厭惡憎恨,或是要百姓在心內尊主為聖為王等,在本書均是特別看重的。」
我們若按著本課之題示,把歷代志上看過一遍,立刻就會發現它是怎樣特別重視聖殿這一主題的了。舉例說,從十一章至書末,全是記載著大衛作王的事蹟,但我們找不到它對大衛一些傳奇性的經歷有任何交待(此為本書重要刪減的部分例證),就如:
(1)他在希伯侖之作王。
(2)他為掃羅約拿單之舉哀。
(3)他之幹罪。
(4)押沙龍之叛變。
但本書卻加了很多重要的材料(此為本書重要增加之部分例證)都是與聖殿有極密切關係的,例如:
(1)為聖殿預備的材料(二十二章)。
(2)數點利未及祭司的人數,並分派他們工作(二十三至二十四章)。
(3)指派及安排歌詩班與守門者之班次(二十五至二十六章)。
這些均為前四書所沒有,而與聖殿有著密切關係的資料。
這特性在歷代志下仍然維持著。歷代志下對所羅門的記載,遠比列王紀上的來得簡短,但在九章聖經中,竟然有六章是完全關於聖殿的。自第十章開始,是記載國之分裂,由十支派組成之北國以色列完全沒有記載,因為他們已經離開了大衛所敬拜的神,另立偶像,又離開了大衛家,歷代志就不記載他們了。它所記的,全是猶大國和耶路撒冷,因為他們仍然維持著聖殿的事奉,因此自十至三十六章,它就單記述南國猶大,不單如此,它還是只記載那些與聖殿有關的人和事呢,就如亞撒、約沙法、希西家、約西亞等,均備受重視,因為他們與宗教改革及恢復聖殿事奉都有關係。在列王紀中,只用三節聖經說到希西家之宗教改革,但在歷代志下,卻足足用了三章聖經!
歷代志中,隨處可見作者是特意把聖殿放在首位來寫的,有些地方雖然不是直接提及聖殿,卻總是與聖殿所代表的國民宗教有關,我們試舉一例以說明;毛頓博士(Dr. J.H,Moulton)說:
「沒有比亞比雅王(列王紀作亞比央)的事件更能說明歷代志與前四書之分別。在列王紀中,只用了極少的篇幅來說明這王的邪惡,若不是為著大衛的緣故,國位能否維持下去也大成問題。在歷代志中,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記述他與以色列之間的戰事,藉著亞比雅對敵軍的一篇演詞,歷代志的主題便發揮得淋漓盡致」——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曾立鹽約(即不廢壞之約),將以色列國永遠賜給大衛和他的子孫,你們不知道麼?無奈大衛兒子所羅門的臣僕,尼八兒子耶羅波安,起來背叛他的主人。有些無賴的匪徒聚集跟從他,逞強攻擊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那時羅波安還幼弱,不能抵擋他們。現在你們有意抗拒大衛子孫手下所治耶和華的國,你們的人也甚多,你們那裡又有耶羅波安為你們所造當作神的金牛犢,你們不是驅逐耶和華祭司亞倫的後裔,和利未人麼?不是照著外邦人的惡俗為自己立祭司麼?無論何人牽一隻公牛犢,七隻公綿羊,將自己分別出來,就可作虛無之神的祭司。至於我們,耶和華是我們的神,我們並沒有離棄他;我們有事奉耶和華的祭司,都是亞倫的後裔,並有利未人各盡其職;每日早晚向耶和華獻燔祭,燒美香,又在精金的桌子上擺陳設餅,又有金燈檯和燈盞,每晚點起;因為我們遵守耶和華我們神的命,惟有你們離棄了他。率領我們的是神,我們這裡也有神的祭司,拿號向你們吹出大聲。以色列人哪,不要與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爭戰,因你們必不能亨通。」--(代下十三5~12)。
前面九章的族譜已經清楚顯出本書是以聖殿為中心的,一至八章是被擄前的族譜,而九章二至三十四節則記載後期「剩下」歸國的族譜——那是聖殿事奉之重建與開始,而九章一節則是被擄前後期之分界線。
綜觀上述,已經足以顯明歷代志上下的著重點在那裡,它們不是重複,也不是歷史的補編,把撒母耳記和列王紀上下遺漏的補加上去,它是從一全新的角度來寫選民的歷史,換句話說,他們的歷史觀應該是「聖殿中心」的。
中心的目的
我們仍會窮究下去:「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歷史觀呢?到底他目的何在?」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與大多數的解經家有點分歧。他們大多數認為歷代志上下的作者(或說是編者)是一個祭司,他既是一生以聖殿為他事奉與活動之所在,再加上他對宗教的熱誠,自然而然地就會看聖殿比什麼都重要,舉例說,安格斯在他的「聖經手冊」就這樣說:「我們一定要注意,歷代志上下事實上都是屬於利未人的,他們自然對耶和華的聖殿和事奉特別重視。」
毛頓博士在他的「現代人的聖經」(Modern Reader’s Bible)亦如此說:「整部歷代志都彌漫著一股濃厚的聖禮味道。」
艾利葛的注釋書亦說:「從整卷書之特色及精神來看,聖經批評者似乎有理由相信本書是利未人為了聖殿而寫成的。」
大多數解經家的看法都是大同小異。我們不同意的地方,倒不在其作者是不是利未人這個問題,而是我們若以為作者是利未人,那麼因為他職責及活動範圍所在的緣故,便特別強調聖殿的重要性,這樣便完全誤解了本書之特別要旨,及神要在本書顯明的信息。這樣一來,我們就把本書之重要性貶至某一種工作職責之下。這是我們不能同意的。
要真正欣賞本書之中心目的,就一定要瞭解本書寫作的時代背境,這是我們要強調的。
本書是在以斯拉和所羅巴伯,領導「剩下」的猶太百姓回國後而寫的,換句話說,這是被擄歸回後的作品,這一點在族譜之本身已經清楚地顯明瞭,當無異議(下一課我們會詳細地提出討論)。歷代志的寫作目的,就是要重組餘下的猶太人的族譜,這是重建家國的分子,也是亞伯拉罕及大衛後裔僅剩的餘民。他們回國後,發現有不少新的問題出現,歷代志的編者為了應付這些新的局面,也為了我們下面要提出的目的,便著手編匯歷代志上下,這一點是事關重大的。
倘若我們能夠設想自己是混在昔日餘剩之猶太人歸國途中,就會發現人人心中都存著一個很刺人的問題:我們沒有王。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也是歷代志寫作的目的。
大衛的寶座過去了
我們可以想像這對有思想的猶太人會是多大的痛苦,大衛的寶座是前所未有的,是按著神的誓約而建立的,這點我們在前面已經討論過了,不再贅述。現今美好的時光不再,大衛的寶座不存,那確是過於他們能承擔的。無論怎樣,我們要在這裡強調的是,神的百姓回國了,不是要建立一個寶座,乃是重建聖殿。古列王曾下諭旨,准許剩下的猶太人重回耶路撒冷,建造神的聖殿(拉一1~4)。我們今天真要好好學這功課——遠在尼希米回國建造城牆之先,以斯拉和所羅巴伯就率領猶太人先回去建造聖殿。任何有益於國民建設之先,必先重建耶和華的殿——帶領民眾轉回歸神。只可惜我們的政治家不僅,所謂社會賢達也不明,結果「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他們自以為是,以為建造聖殿之先,首務是建造城市,建這建那,結果把一個個廢墟建造在國民的心裡!
我們既已指出,大衛的寶座過去了,如昨日煙雲,那麼到底什麼是存在的?他們還擁有些什麼?我們起碼可以說,有三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1)昔日的訓誨:這教訓別的人民從沒有聽過,這價值任何民族的歷史從沒有記錄過——這是神藉先知對他們說過的話,警告他們若不離惡,便要被擄,結果全應驗了,且是極其徹底的應驗。現在他們回來了,應該有時間回想整段歷史的教訓:背道帶來的結果。他們對這教訓一定歷歷在目,永志不忘。
(2)將來的應許:也是藉先知傳出來的。儘管大衛的寶座過去了,但大衛的族系並沒有斷絕,按著神的誓約和應許,有一天彌賽亞要從大衛之族系而出,那時,他要再建寶座于耶路撒冷,治理萬國,以色列要再得榮耀。現今他們在耶路撒冷重建家園,這個盼望就是他們一切所有的,說什麼也不會放棄。
(3)現今的同在:古列王下令重建耶和華的聖殿時(拉一1~4),他們就看出神並沒有忘記他們,即或他們身在異國,現今又重回聖城,神的眼目一直在他們左右,與他們同在。當巴比倫王朝倒塌了,古列王崛起,聲名遠播,你以為猶太人會怎樣想?他們身在異域,眼看這個二百年前以賽亞已經預言的皇帝興起(關於以賽亞之年代問題,另有專文介紹),又下諭旨讓他們回國,再加上看見尼布甲尼撒的認罪歸神(但四1~3、34~37),和耶利米預言他們被擄之準確日期(參耶廿九10;並哈該書之注釋),這一切的一切,又豈不叫他們深切地體會耶和華確是在他們之左右?
現今普遍存在百姓心裡的,就是這三個重要的因素:一、昔日的訓誨;二、將來的應許:三、現今之同在。任何國家都應該這樣自勉自策:檢討過去、肯定現在、瞻望將來。這就是歷代志成書之目的——解決那個需要,達到那個目的。
下面我們要提出上述三點跟歷代志的關係:
(1)從國民獨特的呼召及大衛的約來看,他們一定要弄清楚純一不雜的世系,因此我們就有前面九章之族譜。
(2)從他們近來身受的各種天災人禍來看,他們得從一個新的角度——宗教的——來看自己國家的歷史,因此我們有自十章到書末之大衛王朝紀。
(3)從宗教的角度看,他們既從特別的啟示而認識真神,亦從經驗中體會到犯罪只令使他們亡國這教訓,與及瞭解到聖殿是唯一聯接起昔日的光明和將來的璀燦的唯一橋樑,他們就一定要重新估量並恢復漸被遺忘的聖殿崇拜,這就是為什麼整卷歷代志上下都非常看重聖殿的原因了。
在歷代志中,聖殿這比什麼都來得重要,且注意下列數點:
(1)是國民一統的標記,尤其在沒有王治理他們的時候。
(2)是提醒他們崇高之呼召及職責的標記。
(3)是說明耶和華神仍與他們同在的證明。
(4)是國民精神之所在。
他們看見了聖殿,就如重讀自己的民族史一樣,明白過去的惡行,努力現今之建造,亦寄望將來的應許。編寫歷代志的人就是懷著這樣的目標,而把聖殿放於極顯著的地位。要他們知道今後的生活應以何者為重,今後的工作以何者為先,國家之安全及保障又何處可得,從而使他們對神重新奉獻自己,甘心跟隨他。
完結這一課之前,我們試引述優加克一段很有見地的話:
「歷代志上下絕不是被擄前歷史的補篇,它也不是拾人牙慧,把前四書遺下之資料七拼八湊來寫成。作者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寫的,我們可以從他省去的及加上去的資料判別得出來。十支派的歷史沒有提及,而單單寫猶大一支派,其理由就在於此。對於重歸祖國的以色列人來說,沒有比堅守神的聖殿更重要的了。以色列與別國不同之處乃在:若不事奉神,他們國家根本沒有前途可言。時至今日,以色列人曾經有一千九百多年單有人民的存在,而沒有國家的存在,就更明顯不過了。對某些所謂聖經批評者,或是唯理主義者來說,他們應該從這個歷史的事實而看出,以色列永不可能單為自己而存在。以色列人若能明乎此點,又按著這真理而領導他的百姓,他們就是神所選派作列國的祭司,不然的話,就是亡國傷民,單單這個道理便足以證明歷代志不單是一本歷史書,它同時也是一本預言書:神藉著歷史而顯出它是出於神,也是屬於神的。」──
巴斯德《歷代志上研究》
著者及時間
除非我們盲目地把某些新派的理論全盤接受過來,而說歷代志只是一卷瞎七搭八而湊成的書,我們只要肯動點腦筋,他們的理論就站不住腳,而且連成書的時間也交待得十分清楚。歷代志下六章十五節和九章一節不是告訴我們書是在南國被擄至巴比倫才編成的嗎?三章十六至二十四節的族譜也是一個佐證,歷代志下最後兩節聖經更表示出古列王下的諭旨已經成為過去。歷代志上九章的族譜顯示出書之編成,是歸國的猶太人,已經在耶路撒冷安頓好了之後(請比較代上九章及尼十一3~32,七45,十二25、26;拉二42,其理由就更強了。)再者,三章十七至二十四節的所羅巴伯的族譜,表明歷代志的成書日期,約在以斯拉及尼希米之晚年。
有些希伯來文學者告訴我們,歷代志的行文風格及拼字法,均是被擄後期的特色,蓋被擄之猶太人在巴比倫生活期間,因著長期在迦太基語言的影響之下,純正的希伯來文采已經受到侵蝕,這些特性在今日之歷代志均可以找到。
至於誰編寫歷代志的呢?這個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懸案,按猶太人的傳統看法,他們認為是文士以斯拉。我們在這裡不擬討論這個夾纏不清的題目,下面只試舉出支持以斯拉是編者的三個理由,讓讀者自己去判斷:
(1)沒有什麼足夠份量的反對理由可以證明以斯拉不是歷代志的編者。
(2)大致上學者均同意歷代志、以斯拉及尼希米記均出自一人之手筆(尼希米記有一部分是尼希米自己寫的,而另一部分則是文士以斯拉寫的,詳見尼希米記的解釋),若然,這人自是以斯拉無疑。
(3)沒有比以斯拉更稱職,他是文士,有著一切資料作參考的便利。
與前幾卷書之關係
前面已經提過,儘管歷代志跟撒母耳記或列王紀討論的都是同時代的歷史,它本身卻是有其獨特的觀點、角度、中心,與及目的,而且它成書的日期,也遠較前四書為遲。現在我們試把歷代志與撒母耳記及列王紀之關係,分別列出來。
(1)撒母耳記和列王紀(以前書代)是傳記式的;而歷代志則類似統計式。
(2)前書是從一個先知的觀點而寫;歷代志則是以祭司的觀點而編。
(3)前書同時記載著南北國的歷史;歷代志則只記南國猶大的歷史。
(4)前書的著重點是國位、寶座;歷代志則以聖殿、敬拜為中心。
(5)從其影響而言,前書是一鑒戒,表明犯罪所帶來的刑罰;歷代志則是一激勵,要百姓重新向神盡忠。
(6)前書是有聞必錄,把國家之大事作一簡單而忠實之記錄;歷代志則是經過選擇,為要表明某一特別的中心思想。
(7)自創世記到列王紀下,每一卷書的記事方式都是漸進的,隨著時代的更換而向前的,但歷代志所記的卻不是新的事物(除了為要顯明是被擄歸回時才成書的小部分外),乃是把過去曾發生過的事物來個檢討,好把歷史的教訓說得清楚明白,那就是:國家興亡的主因,端在乎百姓對耶和華是順服或背逆而定。我們要強調地指出,這原則從來沒有改變過,它適用於以色列,也同樣可運用于英美或中國。
與後幾卷書之關係
艾利葛下面一段話很值得注意:
「仔細閱讀歷代志、以斯拉,及尼希米三卷書的希伯來文,就會發覺它們不單在形式與用字方面十分相似——均是屬於希伯來後期的作品,就是一般的觀點,旁徵博引的手法,對律法的引用,尤其是對某些問題的重視,如族譜、數目、禮儀、節期,以及在聖殿司職的人員和工作,對聖殿之音樂特別看重,和任何對公共崇拜有關聯的細節等等,歷代志、以斯拉,和尼希米三書都是十分相似的,這就更足以說明它們合起來,便是一卷偉大而又獨立的史記了。」
不單如此,我們若留意歷代志下最後一節,和以斯拉記第一節,艾利葛上述的理由就更有力:「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神與他同在。」——這句話意思是不完整的。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歷代志尾一節意思不完全的地方,這一節就補足了。
事實上,現存有些希臘文抄本中,此三卷書是聯為一本,沒有分開的。
我們為什麼特意討論這三卷書的緊密關係呢?這是有理由的:原來很久以前,當猶太人編匯舊約的正典時,他們曾把歷代志放於瑪拉基書之後,今天也有些聖經學者作如斯主張,他們的理由是,這樣一來,就可以更容易看出馬太福音族譜的由來。但錯了,我們絕不可以把歷代志和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分開,我們今天在聖經的次序是對的;它們是一組完整的歷史書,把被擄前史和被擄後史聯接起來,它回顧過去有王治理他們的一段時間,又開拓將來沒有王位寶座的一段歷史,我們絕不可以分開被擄後期的四卷歷史書——歷代志、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它們四卷書的主題,聯起來就是一個整體,也是一個重要的啟示:
歷代志: 回顧
以斯拉記:恢復
尼希米記:重建
以斯帖記:保存
內容和結構
現在讓我們來「鳥瞰」一下歷代志全書的內容,這是非常有趣的。也許「有趣」一詞不足以說明本書的價值,它簡直是引人入勝。我們要留心找出作者編匯本書時的意義在那裡,目的在那裡,為什麼會選上或放棄這一段資料,這樣一來,讀歷代志就不是枯燥無味了。
我們先來研究歷代志上第一段(一至九章)。說這九章聖經是一「族譜篇」不會錯到那裡去,表面看來,讀這篇族譜真是沒味道得很,但我們若能瞭解這是作者編寫歷代志大綱的一部分,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才放在第一段——讀起來就完全不同了。我們的意思是說,這篇族譜是特要顯明某些人——屬神的人——的家族的;從亞當這樹幹上,伸展出三大分枝,他們就是閃、含、和雅弗的兒女們,按神的揀選,最年長的落空了,而最年幼的閃卻被揀上。亞伯蘭不也如此嗎?他是他拉的幼子,他被選上了;此外,如以撒,不是以實瑪利;如雅各,不是以掃。這都記在第一章。
第二章是記載了救贖與揀選的族系,由雅各至猶大,再到耶西及大衛。在這一族系中,作者特別提出了猶大的後裔——信心的偉人(二18~25)。
到第三章,作者再提到大衛的族系——一直到猶大國末期的王之一的西底家。最後,作者藉著由亞當、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猶大、大衛等而顯出神揀選的過程後,他便概括地把以色列各支派的族譜,及其在迦南之分地(四至八章)情形,作一簡述——他們全在神立約的應許中,占一席位;因此,歷代志上第一部分(一至九章),便全是屬於耶和華百姓的族譜了。
好了,現在留意十至十二章的記載;這是大衛作王的歷史,是記載耶和華受膏者的開始。第十章(明顯地是過度性質的)是說掃羅的死(有關他其餘的事蹟都被略過了),就這樣,神就「把國歸於耶西的兒子大衛」了。十一至十二章論大衛如何作王,怎樣使耶路撒冷成為京城,他勇士的名稱,以及十二支派怎樣眾志一心的推立他作王。掃羅之作王是出於人意的,大衛作王卻是按著神的揀選。掃羅具備的條件,優厚而又出眾,但他就是缺少了真實無偽的信心,結果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十13),他的家被拋棄,而他的國亦歸到一個合神心意的人手上(十14)。因此這一段就是關於耶和華受膏者的歷史了。
現在看十三至十六章,這是大衛王偉大的措施之第一個記錄——把耶和華的約櫃帶至耶路撒冷。大衛強烈地感到,一個國家之能否蒙福,端在乎神是否與百姓同住,可是在他之前的掃羅就不瞭解此點,觀其一生,他一直沒有為耶和華的約櫃費過半點思量,忽略了神同在的征物(十三3),使得以色列國錯過許多的福氣,單就這一點,便足證他失去為王的資格了。
大衛可不是這樣,他是一個有信心,亦有屬靈洞察力的領袖,他很快的就使約櫃成為國民生活的中心。在升運約櫃至基頓禾場的當兒,出了一個小挫折(十三9~13),終於在敬虔而莊重的氣氛下,約櫃搬至耶路撒冷了。這時,掃羅女兒的態度很不好,她輕視大衛的信心,亦無從瞭解這信心的行動的價值(十五29),無論怎樣,神卻因大衛的工作而厚厚地祝福他的國家(十六7~36),我們從十六章七至三十節,大衛的獻祭及對耶和華的頌詞,就可以想像他是怎樣用心良苦地要百姓明白約櫃是神聖的,是神立約及賜應許的記號。因此在歷代志上的第三段,我們就看見中心是耶和華的約櫃。
跟著便是十七至二十一章——耶和華的盟約。神喜歡從五洲萬國中,選出一族一國——以色列,又從一族一國中選出一支派——猶大,從一支派選出一家——大衛家,然後與他立下盟約,這奇妙的盟約是記在十七章。再從十八至二十章,我們立刻就看見神的盟約為大衛的國帶來了何等的福氣與及繁盛。後來大衛雖然因核數以色列人而招來審判(二十一章),神的智慧與權能卻越過了人的愚昧和軟弱,使大衛決定了將來建造聖殿的基址(廿一28;代下三1)。這就是第四段的中心思想——耶和華的盟約。
現在我們來到了歷代志上最後的一組聖經(二十二至廿九章),這是關於耶和華的聖殿的。大衛因為是個戰士,一生縱橫沙場,神不讓他親手蓋聖殿,甚至不讓他有生之日看見聖殿的動土禮,大衛可沒有睹氣,相反地,他盡心竭力地為神的殿預備,而他預備的,不單是材料這一方面,也是包括了:
(1)建築材料:二十二章
(2)利未之職任:二十三章
(3)祭司之職任:二十四章
(4)歌詩班、守門、掌府庫者,及諸民事官員:二十五至二十七章。
(5)聖殿之模式:二十八至二十九章。
簡單地說,這一段全是關於耶和華的聖殿者。
到歷代志上為止,我們就發現了如下內容及結構:
耶和華的百姓:一至九章
耶和華的受膏者:十至十二章
耶和華的約櫃:十三至十六章
耶和華的盟約:十七至二十一章
耶和華的聖殿:二十二至二十九章
若以整體來觀之,則全是關於耶和華的居所;從廣義言之,耶和華的居所就是以色列國;從狹義言之,耶和華的居所是大衛之家。從其中心點言之,耶和華的居所就是聖殿。我們可以用撒母耳記上二章三十節來作全書之中心思想:
「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誠哉斯言!
為耶和華建造殿宇的,耶和華「必為你建立家室。」(十七10) 我們不能太詳細去分析了,下面一表有助於我們緊記它的教訓。
耶和華的居所
對神之態度為決定之因素 |
Ⅰ 以色列主要之族譜(一~九) 亞當至雅各(包括以掃一支)(一) 雅各至大衛(包括迦勒一支)(二) 大衛至西底家(及被擄後)(三) 各支派之族譜(四~八) 被擄後之安頓(九) Ⅱ 大衛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二十九) 耶和華之受膏者(十~十二) 耶和華之約櫃(十三~十六) 耶和華之盟約(十七~廿一) 耶和華之聖殿(廿二~廿九) 大衛之駕崩(廿九26~30) |
── 巴斯德《歷代志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