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上第二十章
列王紀上
第二十章 注釋
20:1-12
便哈達進攻亞哈
當時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興起,經常進軍亞蘭,亞蘭王與周圍的族長和地方首領想以強硬手段威嚇亞哈,迫使以色列參加對抗亞述的聯盟。當時以色列大概已臣服亞蘭,並按時進貢,亞哈以為口頭上正式承認亞蘭王的主權便能滿足他的要求(4),但當亞蘭王要以實際行動進行掠奪時,亞哈即拒絕就範。於是亞蘭王聯同三十二個首領圍攻以色列。
6
「你眼中」:古譯本作「他們眼中」。
7 「謀害」:即「找麻煩」。
10
亞蘭王誇張自己的實力,表示亞蘭軍能把撒瑪利亞夷為平地,並有足夠人手,每人只需抓一把泥土,便能將全城搬走。
11
此節的意思是:驕兵必敗(參箴27:1)。
12
「帳幕」:原文與「割」地名為同一字(參王上7:46)。
「擺隊」:即預備進攻之意。
20:13-21
亞哈反攻戰勝亞蘭人
有先知向亞哈預告以色列的勝利,並教他怎樣反攻(13-15)。結果亞哈把亞蘭軍打敗(16-21)。
16
「帳幕」:見本章12注。以色列軍在中午進行突襲,因這通常是休息和喝酒的時間。
18
以色列軍的數目實在太少,以致亞蘭人不能肯定他們的進攻是否當真。
21
「攻打」:可作「擊敗」。
20:22-30
便哈達再侵以色列但再次落敗
先知警告亞哈說亞蘭人會捲土重來(22)。那時的人敬拜多神,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認為各神只有自己獨特的權柄範圍,而戰爭的勝負視乎那國的神比較強大。亞蘭人以為以色列的神是山神(23),上次的戰役是在山地進行,所以以色列人占盡上風。
24
「軍長」:原作「首長」(與王上10:15同)。亞蘭人大概認為:上次進攻以色列雖然聲勢浩大,但諸王各自為政,難以合作,所以寧願設立行政官員,加強內部組織,務求團結。但結果徒勞無功,亞蘭人雖然有備而戰,仍敗在以色列人手下(26-30)。
26
「亞弗」:位於加利利海之東(比較撒上4:1)。
30
「嚴密的屋子」:即「屋子的內室」。
20:31-43
便哈達求饒,亞哈寬待他
31-34
便哈達戰敗後求亞哈饒命
並自動提出和約的優厚條件。亞哈見他的誠意,同時又希望有多一個盟友以應付亞述的威脅,便把他放了。此和約維持了三年(見王上22:1)。
31
「腰束麻布,頭套繩索」:是自卑降服的象徵。
32
「兄弟」:並非指骨肉之親,乃指同等地位,因二人都是一國之君。亞哈請他上車(33),也是這個意思。
33
「留心探出他的口氣來」:原作「觀察徵兆」,即以此為好現象。
34
這是便哈達所提出的講和建議,他答應歸還以前奪去的以色列領土(可能是指巴沙作以色列王時被亞蘭王便哈達佔領的地方,見王上15:20), 又允許亞哈在亞蘭首都大馬色設立貿易中心。
35-43 神藉先知責備亞哈寬容敵人,並指出他要承擔的後果
先知的門徒要同伴打傷他,是為要裝作從戰場回來的樣子。他布下這個假局,是要引導亞哈判定自己的罪(參撒下12:5-6)。
39
這裡所提到要看守的人是指戰俘。
「一他連得銀子」:等於三千舍客勒銀子,根據出21:32,這是一百個奴僕的代價。
41
先知除去頭巾,亞哈便認出他的身分,這可能顯示當時先知額上有標誌。
42
「定要滅絕」:原文乃指在某些戰役裡,所有掠物或戰利品都要完全毀滅獻給神的情形(如申7:2;
20:16; 撒上15:3)。
43
「悶悶不樂」:原文有氣憤之意。
思想問題(第廿章)
1 亞蘭王便哈達作出那兩個要求?
為何亞哈答應他第一個要求,而不答應他第二個要求(6)呢?
你認為亞哈的決定正確嗎?
就亞哈處理這宗外交危機事件的手法,你認為他是能幹的領袖嗎?
耶和華又是用那一種標準來決定誰是偉大的君王呢?
2 本章記載先知有多少次直接介入亞哈所處理的外交危機中呢?
亞哈王對這位先知的意見有何反應?參14-15, 22, 27節。
由此看來,先知以利亞一向以來為耶和華所作的見證對亞哈王有否產生功效?
3 亞蘭王把首次戰敗歸究於什麽原因?參23節。
屬神的子民是否也往往犯了錯誤,以為神的能力只局限於某方面,而沒有膽量相信祂有管理宇宙一切的能力?
4 有學者認為亞哈寬大的外交政策,從人的立場來說是十分明智的,因為他與亞蘭王從此可以合作對抗外敵,並且推動以色列的商,但為何先知大力斥責他的行徑呢?參42節。
5 面對便哈達的請求(34),亞哈要處理的不單是一宗國家事件,也是一件宗教事件(參19:15)。從本章看來,外交上的決定未必對宗教生活有利,但宗教上的決定卻直接影響國家的命運。
你在處理日常事務中應以什麽原則為依歸呢?
──《串珠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