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第一章
常理與屬靈的矛盾(一1~16)
少年人向大衛王報訊,以為大衛知道他的對頭人已被消滅時一定感到非常高興,且必對他大加讚賞。請看他報訊時的情景:
1. 他在大衛面前伏地叩拜(2);
2. 繪影繪聲地描述親手殺掃羅的情況(6~10);
3. 為證實此事之真確性,他把掃羅的冠冕,鐲子帶給大衛看。
報噩耗少年的心態是顯然可見的,他見掃羅的大勢已去,而掃羅與大衛素有積怨,現在大衛剛擊殺亞瑪力人勝利回來(1),還不藉此機會向他邀功更待何時呢?為他清除仇敵不是等於直接扶助他作王嗎?在情在理,大衛除放他一條生路之外,更須大加獎勵才是;有誰料到換來的竟是殺身之禍呢?其實,掃羅是否由他殺死十分值得懷疑,在撒上三十一4~5記述掃羅是自殺死的。趨炎附勢邀功者以為得福,誰知後果適得其反。
照常理大衛殺敵凱旋歸來又知對頭人已死,應該高興才是,可是他卻與隨從撕裂衣服、悲哀、哭號、禁食(11~12);凱歌變成哀歌,歡樂轉為哀愁。大衛的表現似乎不合常理,不過我們知道大衛所重視的是屬靈的層面:
① 他哀嘆神的民竟倒在刀下(12),耶和華的軍隊竟然在敵人面前潰敗;
② 他尊重掃羅是耶和華所膏立的事實,掃羅雖罪大滔天、死不足惜;然而他若要殺掃羅,機會有的是,何用這外邦人下手?可見大衛尊重神過於自己的生命、王位……
默想 肉體的失敗與屬靈的成功分別何在?
真摰感人的哀歌(一17~27)
.哀悼神所膏立的──大衛對掃羅之死的深切傷痛,在這哀歌中表露無遺。他對掃羅歌功頌德,不懷恨、不報怨,多次稱掃羅為英雄,並大大慨惜他的死(19、25、27)。試思想大衛與掃羅的分別:
① 掃羅是屬肉體的;他是屬靈的。
② 掃羅是自高自大的;他是謙虛柔和的。
③ 掃羅是為己的;他是為神、為人的。
④ 掃羅深記仇怨;他卻寬宏大量。
⑤ 掃羅是失敗者、苦惱者、被神撇棄、不得善終;他卻是勝利者、榮耀者、合神心意的人。
.哀悼摯友的死──大衛和約拿單一向都是知己深交(參撒上十八1),他們可算是真摯友誼的典範。事實上世上最喜樂、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有一知己朋友;而最悲哀的事亦莫大於摯友的慘死,留意大衛對約拿單的追思即可領悟此意(26)。
.哀念神的榮耀受羞辱──敵人因他們的死而歡樂、誇勝(20);以色列的英雄被殺,神及祂的子民因而蒙羞。
雖然有人批評這篇哀歌沒有宗教味道;然而當我們再三細讀時可感受到這不是裝作出來的悼念,乃是大衛真誠的愛心,真感情的流露,實在有基督寬宏大量、真愛的精神。
祈禱 求主賜我有更大的愛心,使我能像𣿫一樣的去愛人。──《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