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三篇 來到伯利恆-拿俄米的人性美德

 

經節︰得一

達到屬靈的三個經歷

 任何一個基督徒要達到成熟的境地,都必須經過以利米勒和拿俄米的三個經歷。首先,你必須知道如何享受神家中的豐富,享受基督的豐富,如果你不會享受這些豐富,你就不能全心全人來愛主。我們能來愛主,因為神對我們來說太可愛,太豐富,太實際,太滿足了。然而這仍是在感覺的層面上,我們不能一生都停留在得滿足的經歷中。可能這個經歷非常好,可能你在屬靈不同的階段中享受到這樣的經歷,但是你不能總是停留在其中。如果你總是留在享受裡,你的享受就會取代了供應你享受的那一位。主耶穌是那位供應者,祂給你這些豐富,是盼望你來愛祂,不是叫你一直沉醉在這些豐富裡,珍賞這些豐富,卻忘了供應你的那一位。我們往往享受主的愛,卻忘了主自已;享受主的啟示,卻忘了啟示的主。因此主就必須帶我們到下一個經歷,那就是飢荒。

 飢荒的經歷有時是個人的,有時是團體的。可能整個教會經歷了飢荒,整個教會感覺到「我們沒有足夠的食物,我們覺得不足」。這時有的人會留下來,有的人就選擇走不同的路。飢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暴露出你這個人真實的光景。我們在富足享受的光景中,很容易讚美主,很容易說愛主,可是這不是你的真心話,你真正愛的是那個享受。直到飢荒來了,你才開始思考自己的光景,主用這個飢荒來暴露你,讓你知道你真正的情形。這就是以利米勒的光景。這位大名叫「我神是我王」的人,當食物充足的時候,他就是「我神是我王」,他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真實的光景。當飢荒來的時候,他帶著妻子離開了。這就是第三個經歷,他們經歷到自己的軟弱。

 拿俄米是一位才德的婦人,她順服丈夫,帶著兩個兒子離開了猶大到了摩押地。在那裡他們的光景完全被暴露出來,藉著這樣的暴露,那些與神不相合的部分至終就死了。她對屬靈的事有認識,因此她從「我神是我主」這樣的口號裡出來,成為有「甜美」實際的人。在這些消極事物的死亡中,有一些為著神的事物產生出來了,至終叫她可以回到猶大來完成神的心意。

 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時我們會為他們感到惋惜,這麼長的時間就這樣荒廢了。有些弟兄姊妹離開神十年、二十年之後,又被主帶回來。一面你真是替他高興,但是你也為那些逝去的光陰感到遺憾。無論如何,你要記得,當你在最深的沮喪,最深的軟弱,最深的艱難中,要回到主身邊,因為主總是等在那裡。

耶和華眷顧祂的百姓

 第六節說︰「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我們拿這一節和第一節比較︰「當士師秉政的時候,國中遭遇饑荒。在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往摩押地去寄居。」第一節裡沒有神,這裡只有飢荒、糧倉、士師、秉政,但是到了第六節,神出現了。雖然這裡提到了食物,但食物不是重點,重點是神。我們讀經時應當思考,為什麼聖經不寫「她就與兩個兒媳起身,要從摩押地歸回;因為她聽見在伯利恆有豐富的糧食」?聖經理應這樣寫,因為拿俄米離開是為了逃避飢荒,現今伯利恆有了食物,這是她所面臨的問題的解答。路得記的作者為什麼要把「耶和華」擺進去?為什麼「耶和華」出現在這裡?這說出拿俄米不再只想享受豐富,她已經領會到︰所有一切都是出自於神。

 一個人開始愛主的時候,他愛主,愛教會,愛主的祝福,愛主的豐富,愛聚會,愛聖徒,也愛聽弟兄們彼此說「讚美主,哈利路亞」。但是在他享受這一切的時候,他還不是那麼的信靠主。拿俄米經過了頭五節的經歷,離開了猶大,成為寄居的,然後丈夫死了,兩個兒子娶了媳婦,兩個兒子也死了,到了第六節她回來了。她回來不僅是為著糧食,更是因為耶和華眷顧祂的百姓。雖然糧食在這裡,但是糧食不再是重點,重點是耶和華。耶和華是怎樣的一位?耶和華就是「我是那我是」。現在她什麼都沒有了,丈夫去世了,大兒子死了,小兒子也死了,但是她明白,耶和華神在伯利恆。神在哪裡,那裡就有糧食,就有生命的供應,因此她定意回去。

 這就開始了一個屬靈人的旅程。

信靠神並滿有人性美德的屬靈人

 接下來這段聖經告訴我們,屬靈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第一,屬靈人認識神。一個屬靈的人信靠神,他和主有親密的關係,他不遠離主的同在。雖然拿俄米人在摩押,但是她的心在伯利恆,她的心在主那裡。因此她似乎是說,「我知道神在那裡,神眷顧祂的百姓,我要回去,我要回到教會生活中,我要回到親愛的主那裡,重新把自己奉獻給主」。這是一個屬靈人。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經節裡看到,她一直持守住這個原則。

 第二,屬靈人是滿有人性的。我們常以為屬靈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但是拿俄米是滿有人性的。第七節說︰「於是她帶同兩個兒媳,起行離開所在的地方,上路回猶大地去。」兩個媳婦以為她們只是跟著婆婆,婆婆心裡卻打算好,要把兩個媳婦送回她們的家鄉去。這很叫我們吃驚的,一個年紀大了的人,又是孤孤單單的,應該想要緊緊抓住手邊所有的。現在她沒有財富,沒有丈夫,沒有兒子,身邊只有兩個媳婦,但是她竟然要把兒媳送回去,然後自己去跟隨主。這是何等的人性!

 有時死了丈夫的妻子會這樣哭︰「你怎麼就這樣走了?你走了叫我怎麼辦?叫我以後靠誰?叫我怎麼活下去?你怎麼可以這樣就丟下我!」雖然她哭的是丈夫,事實上她哭的是自己。沒有人知道她是因著思念丈夫而哭,還是為著擔心日後的生計而哭。但是拿俄米的表現,卻像男人一樣。丈夫死了,兒子死了,現今她惟一的安慰就是這兩個媳婦,如果她還想有什麼倚靠,就得靠她們了。我們從後面也看到,她甚至不能出去工作,是路得出去工作來奉養她。拿俄米在這樣一無所有的景況下,她是這樣的屬靈,她把自己信託給主,為兩個兒媳打算她的將來,要她們回自己的娘家去。

 你知道在眾地方教會中,我們失去了什麼?我們似乎失去了人性的美德。許多時候弟兄責備人不在流中,我總是想︰「為什麼你要這樣大喊大叫?你只要把他帶回流中不就好了。」如果你不能把人帶回流裡,那你就該閉嘴,信靠主來工作。為什麼總是要引起話題?誰在流中,誰不在流中?誰作了這個,誰作了那個?這是什麼?這就是缺少人性。在主的恢復裡,弟兄們,我們要屬靈。我們要屬靈到一個地步,在我們當中展現出耶穌崇高的人性。這就是在拿俄米身上所彰顯出來的。

願耶和華以恩慈待你們

 「拿俄米對兩個兒媳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吧。」(8節)要說這樣的話真難!這話一說出口,她就是真正的一無所有,她已經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兒子,如果連兒媳也走了,就只剩下一個孤孤單單的老太婆,什麼都沒有,甚至連生計都無法維持。但是拿俄米這樣甜美的對她們說︰「你們各人回娘家去吧。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

 哦,「願耶和華」,到這個時候,她還記得主。她被主對付到一個地步,失去了一切,她仍舊信靠主,她說「願耶和華」。雖然她知道當媳婦回到娘家以後,她們就沒有辦法再跟隨耶和華了,即便如此,「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就在她失去一切之後,她認識了主,她就能說「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

 許多次我一讀到這裡,眼淚就流出來了。這些經節裡表達出來的感情是這樣豐富,這樣真摯,這樣真誠,這樣無私,完全沒有己的成分在裡面。她要她的兒媳各人回娘家去,在那裡她們還有住處,還有人照顧,還有機會再嫁。「願耶和華恩待你們,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她向著主是這樣的堅定,「願耶和華使你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9節)。這是何等的言語!當她說到她們在新夫的家中時,難道不會想起自己的兩個兒子?她對媳婦說「我的兒子死了,願神給你們好丈夫」,這些話就像利箭扎心一樣。雖然她這樣的心痛,她仍舊這樣說,這是一位何等屬靈的人。

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

 「於是拿俄米與她們親嘴,她們就放聲而哭。」(9節)這真是一個無望的光景,三個寡婦放聲痛哭!三個寡婦,一個年長的,兩個年輕的,必須要分手,大家各奔前程,還有什麼景況比這更叫人傷心。如果她們在一起,起碼還可以彼此安慰,現在連彼此的慰藉都沒有了,因此她們就放聲而哭。兩個媳婦說,「不然,我們必與你一同回你本國去」,「拿俄米說,我女兒們哪,回去吧。」(10-11節)她好像在哀求她們,「為何要跟我去呢?難道你們不知道我是一點盼望也沒有了嗎?」

 根據律法的規定,如果兄長死了,弟弟必須娶死人的妻,好為哥哥存留後嗣,為死人留名。所以拿俄米才會說,如果我還有其他的兒子,他們還可以作你們的丈夫,可是我已經沒有兒子了,在我腹中也沒有兒子可以作你們的丈夫,「我女兒們哪,回去吧。」拿俄米的話真是嘔心瀝血,邊哭邊懇求,「我女兒們哪,回去吧;我年紀老邁,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說,我還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們豈能等著他們長大呢?你們豈能等著他們不嫁別人呢?我女兒們哪,不要這樣。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12-13節),你們以為你們日子難嗎?讓我告訴你,我比你們更難。

 這裡的希伯來文很難翻譯,恢復版翻成「我比你們更是愁苦」,你們愁苦,我比你們更愁苦。和合版是「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這和欽定版的翻譯相同,意思是不要以為我要你們走,不要以為我喜歡你們走,我不要你們走,可是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因為你們不能跟著我,跟著我一點盼望也沒有!你們跟著我是無路可走的,在猶大地人只會把你們當作摩押人,當作不潔的外邦人,在那裡你們找不著丈夫,沒有未來的盼望。因此她說「我為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當我思考你們的需要時,我裡面實在覺得愁苦。

 拿俄米接著說,「因為耶和華伸手攻擊我」(13節)。她似乎是說︰我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兒子,就是因為我們離開了伯利恆,因此神要管教我。然而她的話裡又沒有苦毒,她沒有說「不公義的神攻擊我」,也沒有說「嚴厲的神責打我,過於我所能受的」,更沒有說「神這樣擊打我,真不公平」。

 你們年輕人是不是最喜歡說「不公平」?你們是不是常對主說「不公平」?如果沒有,那表示你不常禱告。「為什麼那個弟兄起來講話,大家都說阿們,我禱告的時候,沒有人阿們?這不公平!」「為什麼他們總是拿到比較好的部分分享,我總是分到比較差的?主啊,這真不公平!」說這樣的話,就表示你不認識主。

 拿俄米真是屬靈,她在十年中經歷了非常的遭遇,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兒子,至終還要懇求兩個兒媳離開她,然而她是「為著你們的緣故,甚是愁苦」,她在這樣悲慘的景況裡,心裡的愁苦還不是為著自己,而是為著別人。盼望你們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要學習滿有人性,不要學紅衛兵,革命無罪,造反有理。有時候我們在教會裡堅持一個立場,不是為著基督,而是為著基督之外的事物,結果只產生權力鬥爭,只產生弟兄相爭。我覺得非常的悲傷!我們是弟兄,我們是一同來愛主的,為什麼要這樣相爭?

 如果你真是屬靈,首先你一定有主,其次你一定是滿了人性。如果你滿了人性的美德,你會考慮怎樣挽回弟兄,怎樣愛弟兄,怎樣把他帶回來,怎樣幫助他,而不是指責人「你不在流中,你不為著職事」。弟兄們,這根本不應該成為我們中間的話題,這樣的情形是我們的恥辱,沒有什麼人性!讓我告訴你,沒有人性的美德,就沒有屬靈的實際,你不先學著作一個人,就不要想作屬靈人。屬靈人一定有著崇高的人性。你看看拿俄米的人性美德,當你讀這些經節的時候,我不知道你感覺怎樣?我是滿了眼淚,我是真感動,我對主說,「主啊,我不敢相信,拿俄米經過了十年之後,可以變得這樣屬靈,屬靈到一個地步,她不考慮自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只考慮身旁的人的益處。」

俄珥巴離去

 之後,「兩個兒婦又放聲而哭;俄珥巴與婆婆親嘴而別,只是路得捨不得拿俄米」(14節)。理論上,俄珥巴是該離去,因為主重視「同伴」遠勝於「新鮮」。在屬靈成長過程裡,首先你是新鮮的,之後從新鮮裡應該產生出同伴來,在同伴當中,就有餵養,就有牧養。至終你不是活在新鮮裡,而是活在一種神聖的操練裡。

 俄珥巴離去之後,「拿俄米說,看哪,你嫂子已經回她本國和她所拜的神那裡去了」(15節),她回到她的國中,也就是回到她的神那裡。不同的國有不同的神,事實上,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神。在中國,各行各業崇拜不同的偶像,剃頭的有剃頭的神,殺豬的有殺豬的神,連在家裡煮飯的人都有灶神,只要有人就有他們的神,人是創造偶像的。所以你要小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神,你若一心想作一個電腦工程師,你就創造出了另一個偶像。

 這個部分很難理會。拿俄米明知道俄珥巴一走,就遠離了神,回到「她的神」那裡去了,那為什麼拿俄米還讓她走呢?我要說,這是為著人性的理由。如果長老帶領教會是根據律法而不是根據人性,或是根據神聖的要求而不是根據人性的需要,聖徒就不能成長得好。

 舉例來說,在「悲慘世界」這個故事中,主人翁冉阿讓剛從獄中假釋出來,沒有人願意接待他,只有一個主教收容他,給他吃住。當夜他偷了主教的銀器逃跑,半路給警察抓了回來。當警察把他帶到主教面前,主教卻告訴警察這些銀器是他送冉阿讓的,並且還拿出一個最貴重的銀器來,交給冉阿讓說,「哦,還有一個你忘了拿」。這樣的善行叫冉阿讓完全的悔改了。這是人性!照理主教應當說︰「你來這裡,我給你東西吃,給你地方住,你竟然恩將仇報,還把聖處的銀器偷走了,你應該再回監牢裡去!」許多時候,長老就像這樣責備人,「你這麼作,真是太差勁了!」但是屬靈的原則是不同的,你要操練有一個崇高的人性,你的人性越崇高,你就越有屬靈的實際。屬靈的實際是從人性而來的。

路得定意跟隨拿俄米

 拿俄米見俄珥巴離去,就勸路得︰「你也跟著你嫂子回去吧。」路得卻回答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16節)。路得所說的話真甜美!你們年輕人想要好好成長,就要學習對年長的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現在的青年人往往相反,他們喜歡說,「不要來找我,不要來管我。」但是這位年輕的尋求者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

 在教會中,一面來說,我們跟隨的是主;但實際上,我們真正跟隨的是一個「你」。年輕人不喜歡有個「你」,他們喜歡說「來跟隨我」,或是「我跟隨主」。事實上,他們的主就是「我」,「我」就是主。一個有福的人知道「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他有一個「你」。

 當我開始愛主之後,我就跟隨一個「你」,這位弟兄教導我怎麼在主面前嘆息、呻吟。之後我到台北的二會所,遇到另一位年長弟兄,我說︰「弟兄,我剛到二會所,我需要跟隨一位年長的弟兄,我要來跟你學習。」他聽了很喜樂,突然有個有心的年輕人從天上掉下來了。另外一位弟兄聽說我到二會所,跟著這位弟兄學習,就笑我︰「哈!你要跟他學?」但是我一點都沒有後悔,我從他那裡學到很多。我學到怎麼服事兒童,怎麼作教師。之後無論我到哪裡,我都把所學的帶到當地實行。

 年輕人如何才能蒙福?他要會說「我跟隨你」。你不要去跟隨一個千里之外的人,那沒有用,你要跟隨一個在你身旁的人,你一定要有一個人可以跟隨。你不能說,「我是一個有恩賜的弟兄,誰也不跟隨,別人應該跟我學。」弟兄,這樣你會有屬靈的早夭,有人可以跟隨是有福的。不要說,「我所在的地方沒有人可以跟隨」,這是撒但的聲音,你要說︰「住口,撒但,退我後面去吧。在我所在的地方,有人比我年長,是我可以跟隨的。」如果你沒有跟隨一個人,你就會成為一個飄蕩的人,像鬼魂一樣。你可以來,可以不來;你可以聚會,可以不聚會;可以操練,可以不操練;可以追求,也可以懶惰。你高昂起來,一天背三章聖經;冷淡下來,三十天也不讀聖經。弟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沒有人可以跟隨。你要學習路得,「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

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路得接著說,「你往那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那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16節)真是有詩意!這就是跟隨的原則。路得屬靈的起頭,是她摸著了拿俄米對耶和華堅定的信心,也因著拿俄米所展現出來的人性美德,因此她定義跟隨她。她不斷聽到拿俄米宣告耶和華的名,雖然耶和華一點也沒有祝福他們,都是管教,都是艱苦,但是拿俄米不斷說「哦,我的神,哦,耶和華」,至終就叫路得可以說「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的神是這樣的吸引我,你的人性是這樣的叫我折服,因著你的神,因著你的人性,我要跟隨你」。

 最後路得說︰「你在那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她的決心是何等堅強!「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的降罰與我。」(17節)這是她的誓言。她不但宣告她的意願,也將她跟隨主的心願交託給耶和華神。當她說「你的神就是我的神」,意思是「從今開始,耶和華就是我的神」。哦,這是何等的奉獻!一個好的奉獻,開始於一位年長聖徒對你真正的關懷,也開始於你宣告這位神是你的神,「神啊,你成全我的心願,你完成我的誓言」。這是何等的好!

 弟兄姊妹,在屬靈上你跟隨誰?誰真正關心你的福祉,就像拿俄米關心路得一樣?如果沒有人關心你,那你跟隨誰?如果有一個人真正關心你,你可以向他敞開,這會是何等的祝福!許多時候,我覺得很難過,我們的教師很多,可是卻沒有父親。保羅說︰「你們學基督的,師傅雖有一萬,為父的卻是不多。」(林前四15)師傅是給你信息,給你教導,給你真理,當他信息講完,工作結束,負擔卸下,就可以回家睡覺了。父親則關懷他的孩子,注重孩子的福祉,他的心在孩子身上,還不在乎他有多少知識。在教會生活中,你們要禱告,「主啊,給我們父親,叫我們可以跟隨。」我們年長的也要禱告,「主啊,不要叫我僅僅作一個師傅。我的負擔不是來教導,而是盼望聖徒成長。」

 在教會中,我們需要許多的父親。如果我問你有父親嗎?你說「讓我想想看」,這是什麼父子關係!你要知道,不管你的父親屬不屬靈,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是孤單一個人在教會生活中,你不是一個人單獨的奮鬥;教會中有弟兄顧到你,你也顧到他們。

要叫我瑪拉

 十九節︰「於是二人同行,來到伯利恆。」真好的一幅圖畫,她們終於回到了故鄉,回到了糧食豐滿的糧倉。「她們到了伯利恆,合城的人就都驚訝;婦女們說,這是拿俄米嗎?」我想這裡應該有很多的對話沒有記載下來,她們應當會問,「你的丈夫呢?你的兒子呢?跟你一起的這人是誰?這幾年發生了什麼事?你怎麼看起來這麼蒼老?」整個城都驚動起來,人問「這是拿俄米嗎?」「拿俄米對他們說,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瑪拉。」(得一20

 拿俄米真是一個屬靈的人,首先,向著神她是堅定的,其次,向著人是她滿了人性的,第三,她是完全不信靠自己的。事實上,這時她真正是「拿俄米」了,比起十年以前,神對她而言更真實了,她不斷的宣告耶和華的名,另一面她又說,「我不是拿俄米」,以前人叫她「甜美」,她也自認自己很甜美,現在她說,「我不是甜美,我是苦,我是滿了苦楚的。我是一無所有,一無所是,不要叫我甜美,要叫我苦。」這是屬靈真正的表現。真正屬靈的人絕不高舉自己,他們不會抬高自己,他們只會說,「我是瑪拉」。

 有時我們講了一篇很好的信息,就忘了自己是瑪拉,就把名字從瑪拉改回拿俄米了。我們需要再講一篇很差的信息,可以把名字從拿俄米再改回瑪拉。一個人越屬靈,他越信靠主,而不信靠自己;一個人越屬靈,就越倚靠主,而不倚靠自己。

神是全足者

 拿俄米第三個屬靈的表徵,就是她認識了自己。然後她講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因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20節)。欽定版和新國際版在這裡都翻成「全能者」。神的確是全能的,因著神的「能」,她的丈夫死了,因著神的「能」,她的兒子死了。恢復版翻得很好,這裡不是「全能者」,而是「全足者」,「因為全足者使我受了大苦」。你相不相信拿俄米在缺乏食物的景況中,說神是一位「全足者」?這位屬靈人對自己的體認是,我的名字叫瑪拉,對於神,她認識到「這位神是一位全足者」。

 「能」是聯於神的工作,「足」是聯於神的所是。「全能者」說出神無所不能,「全足者」說出祂無所不是。讚美主,拿俄米說這位神是「全足者」,實在叫人不可置信!她現今是一無所有,沒有財富,沒有丈夫,沒有兒子,只有一位外邦女子跟著她,在這個時候,她宣告她的神是全足的,「全足者使我受了大苦」。一面來說,我的日子這麼苦,另一面,這位全足者仍舊供應了我。一個在主裡有經歷的人就能說,「雖然我遇見這麼多的艱難,但是在這些艱難中,我仍舊要宣告,我的神是全足的。無論我需要什麼,即使我見不到祂的供應,祂仍舊滿足了我。因為祂是全足的一位。」

 拿俄米又說︰「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的回來。」(21節)我相信這是所有到世界裡去的人的經歷。我相信我所有的大學同學都要這樣說,「我滿滿的出去,我拿到博士,我是滿的,我拿到聘書,我是滿的,我成為教授,我是滿的,我成功了,我是滿的。可是過了多少年之後,我老了,我知道惟一可以留下來的,就只有主自己。」

 沒有主,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沒有主,人不知道活著是為什麼。年輕人可能還不理解,因為你們還等著被裝滿。直到一天,你的白頭髮長出來,人給你開退休慶祝會,你吃完了蛋糕,提著包包回家的時候,你就會說︰「四十年前我滿滿的出去,現在我空空的回來,我的一生就不過如此。」如果你一生裡沒有主,那你就真是空的。

 這裡拿俄米說,「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的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這樣,你們為何還叫我拿俄米呢?」同樣,這裡的「全能者」也應翻成「全足者」。一面她說神是全足的,一面又說祂以禍患待她。全足者是供應的一位。在感覺上我們是遭到禍患了,但是過程中,神自己是那位全足者,祂成了我們的供應。

 一章的最後一節說︰「拿俄米和她兒婦摩押女子路得,從摩押地回來到伯利恆,正是動手割大麥的時候。」何等喜樂!當一切了了的時候,她們有了一個新的起頭,割大麥的時候到了!路得的故事也由此開始了。── 朱韜樞《路得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