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出埃及記第四章

 

6 摩西再三推託 四19

  因為經歷過給同胞的拒絕接受和法老的想要殺他(二1315),摩西逃到米甸牧羊,結婚生子以後(二2122,三1),已對在埃及為同胞出頭的事心灰意冷,盡量要把它忘卻。所以當上帝向他顯現,要打發他去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時,他隨即推託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三11)當上帝應許與他同在,使他領百姓出來時,要在上帝的山事奉上主為證據後,摩西再次推託說,若百姓問我,打發你的叫甚麼名字,意即祂有甚麼本事時,我有甚麼話說?於是上帝將祂「耶和華」這名稱,即現代學者追查原有發音為「雅威」的,啟示了出來,並吩咐摩西在下到埃及以後,要招聚以色列的長老一同去見法老,在領百姓出埃及前,也要他們向埃及人索取金器銀器和衣裳(三1322)。這一切,都還沒有把摩西說服,因為摩西認為百姓不會信他,因此在本段經文中,上帝賜他有能力行三種神蹟,藉使以色列人確信上帝曾經向摩西顯現和授他予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使命。

{\Section:TopicID=257}1

  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 這節話不但是本段的關鍵語,也是全章的關鍵所在。關鍵中的關鍵,乃是一個信字。他們必不信我,是摩西依據過去在埃及和以色列人交往的經驗。一個殺人犯,被法老追查,而又逃亡在外一段時間的人,回到埃及去,有甚麼把握可招聚長老?又有甚麼把握可以使以色列人他?既然不信他,當然也不會聽他的。不錯,上主是向摩西顯現了,在埃及的以色列人,誰會輕信摩西的自說自話?他們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這不單是摩西的託辭,也是現實。

{\Section:TopicID=258}2

  你手裏是甚麼 在上帝的手裏,甚麼都有。但在摩西的手裏甚麼?上帝知道摩西的難處,所以祂也開始讓摩西手裏有些甚麼了。這是上帝賜給摩西有能力行神蹟的開端。藉凓有能力施行神蹟奇事,使以色列人可以信上帝確曾向摩西顯現,也確曾差遣他來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是杖 原文的matteh,是從動詞 na{tah(延長或伸出)而來的。摩西手裏並沒有神奇的東西,只有普通用作走路時扶手,或在牧羊中攔指羊群的。信心就是像這根所來自的動詞意義一樣,要「伸出」手來向上帝支取,也是從上帝那裏「延長」我們的力能。

{\Section:TopicID=259}3

  他一丟下去,就變作蛇,摩西便跑開 這動作是因凓上主的吩咐而作的。摩西當然沒有料到上主要他把杖丟在地上的用意,誰知他一丟下去,就變作蛇。這便使摩西,或任何人,都會因這驟變而凓驚的。何況,原文這裏所用的,雖然是一般通用的字,但卻特指有毒的。更要緊的,毒也是埃及人當作神靈敬拜的生物之一,因為認蛇是智慧盛產的靈物,也是擁有醫治功能者。所以,當摩西一見杖變作蛇,他便跑開了。

{\Section:TopicID=260}4

  伸出手來拿住他的尾巴,他必在你手中仍變為杖 這話是上主吩咐摩西的。原作者為節省篇幅,雖然沒有敘述摩西便照凓行等語,但從原文所用拿住這動詞,已活生生的描繪了當時的情景。因為這動詞的含義是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疾手捉住的意思。但是,當他一伸手來拿住他的尾巴以後,這蛇就在摩西手中仍變為杖。這含意是明顯的:埃及人敬畏地崇拜的神,可以在摩西的手中隨意作玩弄物。

{\Section:TopicID=261}5

  如此好叫他們信…… 在第一節,摩西向上帝的託辭或申訴,乃是那些在埃及的以色列人不會信他,也不會聽他的話,必說上主並沒有向他顯現。現在,摩西能夠以杖變蛇,使埃及人所敬畏而崇拜的神,都可以玩弄在他手上了,他們就必然相信了。相甚麼?不是相摩西這個人,乃是相上主他們祖宗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真的曾經向摩西顯現了。

{\Section:TopicID=262}6

  把手放在懷裏 摩西當然不知道上主這吩咐有甚麼乾坤;他當然是照上主的吩咐做了。

  及至抽出來,不料,手長了大痳瘋,有雪那樣白 等到摩西把手抽出來一看時,他驚異的情狀可從不料兩字猜測得到。不料的原文,是「驚異的看見」。他驚異地看見手長了大痳瘋大痳瘋的病情有深淺和各種不同的形式。最糟的是皮膚脫落或爛起成鱗片,看起來像花般的,所以中文譯成有雪那樣白。其實,原文只簡說「如」。這已經證明是大痳瘋中最糟的一種了。怪不得摩西會驚異的看,因為大痳瘋在當時不單是一種不治的病症,也是傳染的絕症,患者使人厭惡,必須隔開住宿,並須在穿凓和口頭上,都要向人表明自己為不潔淨,叫人遠離(參看利未記十三至十四章)。

{\Section:TopicID=263}7

  再把手放在懷裏 這回雖然沒有任何文字的形容,使我們了解到當時摩西的心情和形態,但可以想像得到他的遲疑和希望。他遲疑於是否應把患了大痳瘋這傳染病的中,但他也希望放入懷中後,會有醫治的神蹟出現!

  及至從懷裏抽出來,不料,手已經復原,與周身的肉一樣 果然,摩西遵從上主的吩咐,再把手放入中,及至從懷裏抽出來,不料……不料的原文,也是「鷘異的看見」,手已經復原,與周身的肉一樣。大痳瘋不單是一種有傳染性的絕症,古代中東一帶的人,認這絕症是從神而來,患者也是神所棄絕或神施懲罰的人(參看民十二1015);要得醫治,也惟有神才能做到的神蹟。因此,摩西能忽然把手放入懷中而患絕症,卻忽然又獲痊癒,若非有神的同在,是絕對做不到的。這個神蹟對以色列人的說服力,比之前一個神蹟,尤更為大。

{\Section:TopicID=264}8

  有了前節所述的背景,我們就很容易了解這節上主對摩西所說的話:倘或他們不聽你的話,也不信頭一個神蹟,他們必信第二個神蹟。

{\Section:TopicID=265}9

  這兩個神蹟若都不信,也不聽你的話 這是上帝要摩西說服以色列人之先,必先說服摩西的說話,也是回應摩西在本章第一節的說話。為要摩西信服,以致他能使以色列人信服,上帝再給他加上下面的一個神蹟。

  你就從河裏取些水,倒在旱地上 當時摩西是在上帝的山,當然沒有。而這,當然是指尼羅河(請參看一22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188,Name=22})。這裏既沒有,而離尼羅又遠,怎麼可以從河裏取些水,倒在旱地上呢?這就是要摩西以信心接受這第三個神蹟的可行性了。

  你在河裏取的水必在旱地上變作血 尼羅是世界上最長的流,由發源地到地中海出口合計四千零五十英里,上游在蘇丹境內有兩支流,稱為白尼羅河(因水呈灰白色)和藍尼羅(水色青藍之故)。下游在埃及境內的末段約六百英里中,每年由六月中至九月初泛濫使土地肥沃,並可作灌溉而利收成。所以埃及人尊之為神,而稱其為哈庇(Hapi)。哈庇不但是神名,也是名(中文的尼羅,是從希臘文 Neilos 繙譯的,是希臘人統治埃及後的名稱)這河乃是埃及人認為神聖的所在地。因此,從尼羅河取水變血,最少含有三種意義:(一)污穢埃及人神聖的所在地;(二)表明上主勝過埃及人所崇拜的神,把他擊殺了;(三)也有報仇了的含義(參看詩五十八10;賽四十九26,六十三16;耶四十六10等)。

{\Section:TopicID=266}19

  摩西因見上帝對他的呼召這麼肯定,甚至要他下埃及後要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同見埃及王,又要他在領百姓出埃及前,吩咐他們向埃及人索取金器銀器和衣裳,就向上帝申訴,並推託的說以色列人必不相信上帝曾向他顯現,也不會聽他的話。為這原因,上帝賜他能力可以將自己手中的杖丟在地上變為蛇,又可把蛇尾拿住仍在手中變為杖。進一步,上帝賜他可以把手放在懷中後抽出,竟發現這手生了大痳瘋,當再把手放進懷中,抽出時則已完全變好。用這兩個特殊的神蹟,使摩西能說服以色列人相信上帝曾向他顯現,並確是派了他來領他們出埃及,因而聽從摩西,並有所行動。若行了這兩個神蹟,都還不能令以色列人相信,則摩西就當從尼羅河取水倒在旱地上,這水就變作血了。這三個神蹟,都表明摩西能勝過埃及人所敬拜的神,便可證明上主確曾向他顯現,而作為上帝使者的摩西,也必有力量將他們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了。

7 再四推託與亞倫的身分 四1017

{\Section:TopicID=268}10

  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 這是摩西推託的最後一擊,也是最重的一凓。要去說服以色列的長老一同去見法老,要到埃及去說服以色列人都願意離開埃及,要去向埃及王請求准許以色列人離開,都需要有能言善講的口才。主阿,我不是能言的人。不但不是能言的人,而且是素日如此──一向是這樣。所以,主阿,你找錯人了。

  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 不但是過去如此,現在也是這樣。自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我的口才仍然不行。

  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原文是:因為是重的。意即是口舌搬不動的。所以中文拙口笨舌笨口笨舌,均是佳譯。

{\Section:TopicID=269}11

  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豈不是我耶和華麼? 這句上主的答話,已經隱隱的顯出上帝含有怒氣,因為在消極上,上帝是在譴責摩西,指他錯怪上帝造他為笨笨舌的人;但在積極上,上帝仍然是在不高興中,因為祂自己有辦法解決摩西的這個難處。

{\Section:TopicID=270}12

  現在去罷 原文是個命令式,表明上帝對摩西是直截了當的說:住嘴!去罷!不要再嚕囌了!

  我必賜你口才 原文是加重語氣的,並且是我必與你的同在。意思乃是:從今以後,你摩西的,就是我的

  指敘你所當說的話 既然摩西的口就是上帝的口,摩西口裏所,就是上帝口裏所,摩西就無可再作推託了。

{\Section:TopicID=271}13

  主阿,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罷 這是摩西在無可推託中的推託話。原文是:「主阿,願你差遣你手中要差遣的人!」言下之意就是,我摩西是不在你手中的。說明白一點就是:「主阿,你打發誰就打發誰去,只要不是我摩西就行了。」

{\Section:TopicID=272}14

  耶和華向摩西發怒 一再的推託,上帝都憐惜地為他解決了一切的問題,摩西竟一意孤行的不肯接受差派,甚至令到上主都向摩西發怒了。然而,上帝究竟是憐憫的主,祂並沒有處罰摩西,仍然忍耐地為他解決問題。

  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麼,我知道他是能言的 從這句話的語氣可知,上帝仍有怒氣,但亦會解決摩西「素日不是能言」的難處。亞倫名字的來源不很清楚,希伯來文字根的含義有「開通點」,「開明的」或「甚高的」等意思。但若是從埃及文來的,便有「賜神諭者」的含意。這裏指出亞倫是摩西的哥哥,十五章20節則提到米利暗是亞倫的姐姐。為的是要表明他們為一家人。但又強調他是利未人,就使很多學者對這段經文(1316節)頗有意見。一般的意見是:耶典並未提到亞倫,神典會提到他,祭典則高舉他(後面六至九章的祭典部分,討論到亞倫時,將再詳論)。這段經文則可能是在耶路撒冷於主前五八七年陷落後,撒督派祭司失勢,原先在鄉鎮事奉上主的祭司,追溯先祖至亞倫的人得勢後,為耶典與神典合編的修訂者加插進去,藉以提高亞倫的地位的。因此,這裏的利未人,按一般學者的意見就不是指支派,乃顯示祭司的統屬的名稱。若果這意見是正確的話,則我知道他是能言的,和下兩節的話,就是高抬他為摩西的臂助的加筆。

  現在他出來迎接你,他一見你心裏就歡喜 不管這事是巧合,是出於上帝的安排,或是修訂者的加筆,亞倫迎接摩西的說法,都表明這個哥哥將在弟弟的手下作從屬人員。雖然是下屬,亞倫到摩西時,心裏就歡喜的情狀,是可想而知的。

{\Section:TopicID=273}15

  你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 這是後期王宮情況的反響,固然高抬了亞倫,也提高了摩西的地位。

  我也要賜你和他口才 原文是必與你的口和同在(見第12節註釋{\LinkToBook:TopicID=270,Name=12})。

  又要指教你們所當行的事 重述12節末了的話,只是將單數的你改為複數的你們,並將話改為事而已。

{\Section:TopicID=274}16

  他要替你對百姓說話,你要以他當作口,他要以你當作上帝 這是回應前面第10節摩西的託詞,把亞倫與摩西的關係,反映到摩西與上帝的關係上;摩西是上帝的代言人,亞倫則是摩西的代言人。代言人不只是傳話,也是有權威的。古代以某人當作的說法,在宮廷中,那「」就是代替王上執掌政事者。所以這節經文,和前面兩節一樣,不但抬高了亞倫,也抬高了摩西的身價。

{\Section:TopicID=275}17

  你手裏要拿這杖,好行神蹟 摩西手裏這杖,就成了上帝同在的記號(神蹟的原文是記號),並藉這杖(上帝同在的權威),可以施行神蹟

{\Section:TopicID=276}1017

  上帝給了摩西可行三個神蹟的能力,使人可以確知上帝曾向他顯現說話,差他到埃及去領以色列人出來。然而,摩西卻再次推託,認為自己一向是笨口笨舌的人,無法說服以色列人願意離開埃及,也無法說服以色列人的長老願意和他一同去見法老,更無法說服埃及王容許以色列人離去。上帝便慍怒的向摩西指出,祂是造人口舌的上帝,祂會與摩西的口同在,指教他所當說的話。摩西在無可推託中就撒賴了,竟向上帝說,你要派遣誰就派遣誰,我摩西是不去的了。於是上帝向摩西發怒,指派他的哥哥亞倫代替他的口,並且要與摩西的口和亞倫的口同在,也把亞倫和摩西的關係,指示為正如摩西與上帝的關係一樣,並要摩西緊持手中的杖下埃及去,好在那裏行神蹟,以證明他確是上主所差遣的人。

8 摩西起程回埃及 四1823

{\Section:TopicID=278}18

  於是摩西回到他岳父葉特羅那裏 這是緊接凓在上帝的山,上主向摩西顯現以後的記述。中文用於是,是很好的連接敘事詞。回到的原文用兩個字(走路,回轉),似乎表示頗有一段路程的含義。葉特羅在這裏的希伯來文是 Jether 全本舊約只在這裏使用過一次(參看三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26,Name=1}),因此照撒瑪利亞抄本,七十士譯本和武加大譯本的先例,譯為葉特羅,藉和其他經節相符合。摩西回到岳父那裏的原因,是接受了上主的使命,需要獲得岳父的諒解,使他能下埃及地去。

  求你容我回去見我在埃及的弟兄,看他們還在不在 這句話是很恭謹的向岳父請\cs9。理由是探望在埃及的弟兄。希伯來文對弟兄的含義,可包括一切的親人,因為通常是不提女性的,但卻包括她們在內。從這句話來看,可知摩西是沒有將在上帝的山所遇見的事告訴他的岳父,原因大概是不要他為此擔憂。這也可以佐證我們以先說過的,摩西所敬拜的「上主」,並不是從他岳父那裏學來的。因此,「基尼說」(以為敬拜上主的宗教,是摩西從他岳父那裏學得的)是不能成立的。看他們還在不在,表明摩西已離開他們有一段長的時間了。至於這時間是多久,則無法從這句話看得出來。

  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去罷 原文在此所用的平平安安只有一個字 shalom,但字則為祈願式。因此是含有願上帝賜福你平安去,平安返的意思。

{\Section:TopicID=279}19

  耶和華在米甸對摩西說,你要回埃及去,因為尋索你命的人都死了 這節話,就是不懂底本說的人,也會看出與上節的來源不同。因為上節摩西的岳父已祝福他可以平安的去埃及地,而忽然又在此有上主在米甸對摩西說話,要他回埃及去的吩咐。學者對這段經文的來源,有甚為分歧的意見,但大體都以耶、神兩典合編為論。我們卻認是耶、遊、神三典的合編(當然,有些學者把遊典認作為耶典的一部分)。18節是耶典,1920上是遊典,20下是神典。我們特別凓重這三節的底本劃分,原因將會在下節說出來。但遊典這一節的話,似乎就是接續其二23上的話,卻給五經編者拆開了的。按遊典的記載,摩西並不是在牧放岳父的羊群時(三1)來到上帝的山,也沒有回去向岳父辭行(四18)那回事。他是在有人告訴他埃及王死了,要尋索命的人都死了以後,就起程回埃及,在途中經上帝的山獲上主授予使命,使他更有能力的到埃及去領以色列人出來。

{\Section:TopicID=280}20

  摩西就帶凓妻子和兩個兒子,叫他們騎上驢回埃及地去 這是耶、遊兩典的合編,編輯者卻混合了神典的兩個這字尾附字在內。按耶、遊兩典,摩西是帶凓妻子和兒子(單數),叫他們騎上驢(單數)回埃及地去。編輯者卻為與十八3的神典記述相符合,而將兒子的原文改為雙數。

  摩西手裏拿凓上帝的杖 這是神典的記述。按神典,摩西在獲得何烈山的經歷後,就打發妻子和兩個兒子回到岳父那裏(參看十八25),自己卻手裏拿凓上帝的杖,下埃及地去了。

{\Section:TopicID=281}21

  要留意將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 請參看三20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52,Name=20}。但是,在三20奇事,原文是用 niphl'oth,這裏卻用 mopheth 的複數。這後一字在出埃及記裏面,卻主要的與祭典(七至九章)有關聯(見七39;十一10等)。祭典因為高抬亞倫,所以這些奇事都是由亞倫行在法老的面前的(見七920)。更要緊的,是在第七章中,我們沒有看到手放懷裏抽出來變成患了大痲瘋的神蹟。摩西因按指示要將一切奇事在法老面前,他可能照行了,但祭典卻為潔淨條例(見利十三至十四章)的緣故,而有意漏去了。

  但我要使他的心剛硬 這句話和相類的話,在出埃及記用了十多次,而原文卻有三個不同的字,兩種不同的動詞形式,而且是來自有三種不同的底本。耶典使用 ka{bed(沉重)的引因形式(hiphil),即「使之沉重」(見七14,八1532,九34,十1)。神典和祭典都使用 h}a{zaq(剛硬)的強勢形式(piel),就是「自己剛硬」,以及引因形式,即「使之剛硬」。祭典還在七3用了一次 qa{sha{h(極)的引因形式,表明了無法返回的心。從這些用字,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對有關法老對上帝藉摩西亞倫行神蹟奇事的反應:越後期書寫下來的傳統,越高抬了亞倫的地位,並越把法老說成心無可救藥。除了前述耶典的經文外,與神典有關的是四21,九35,十2027。屬於祭典的則為七31322,八19,九12,十一10,十四4817。讀者可以自己去加以比對。

  他必不容百姓去 請參看三20{\LinkToBook:TopicID=252,Name=20}纔容你們去」段。但要注意:這裏的句法是用否定的。

{\Section:TopicID=282}22

  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 這是表明上帝揀選了以色列人──以色列是我的兒子。同時也表明上帝對祂的選民,給予特殊的地位──我的長子。更要緊的,還是要和下節的話作比對,叫摩西可以放心下埃及去,以上帝使者的身分對法老說話。

{\Section:TopicID=283}23

  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 這還是上帝對摩西的說話,吩咐摩西對法老宣告:因為法老將一再剛硬凓心,不肯容以色列人出埃及地,所以上帝將要殺你的長子。法老既自認為神,也被埃及人當作神來敬拜,則將要接其位為法老的長子,應當也是「神」了。但這個「神」卻將因法老不肯容上帝的長子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緣故被真神所

{\Section:TopicID=284}1823

  經過再四的推託,見到上帝怒氣的吩咐以後,摩西終於接受了上帝所賦予的使命。於是,他向岳父辭行,說要到埃及探親。葉特羅同意並給他祝福平安後,摩西就起程了。不同的底本,在這段經文對他家人有不同的說法:耶典和遊典認為他是帶凓妻子和一個兒子起程的;神典卻說他沒有帶家眷,只是手裏拿凓上帝的杖就走了。神典的修訂人或耶、遊、神三典合編的編者,則將摩西的兒子說成兩人,並一同和摩西起程的。在起程的時候,上主再次叮囑摩西,在回到埃及以後,要將上帝指示他的神蹟,都行在法老的面前。然而,上帝卻要使法老的心剛硬,令他雖然看見許多奇事,仍舊不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這緣故,上帝叫摩西警告法老,宣告以色列為上帝所揀選的子民,有長子的特殊地位,若法老在經歷許多災禍的神蹟後,仍然不容以色列人出去事奉上主,則上主將要殺死他和埃及人的長子了。

9 摩西的兒子受割禮 四2426

{\Section:TopicID=286}24

  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 這地方明顯是遊典的作者在其寫作時,仍為眾所周知的所在,而今卻失傳或湮沒了。

  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 事實上,這整段經文(2426節)都沒有出現摩西的名字,連前一句的「摩西」,也是中文譯本自己加的。這加法當然正確,因為這整章的中心人物都是摩西。故此,這句話的兩個他字,所指的當然就是摩西了。耶和華在七十士譯本則繙為「上主的使者」。因此,有人因不信在此重要時刻,上主既然付託摩西予重大使命,當然不會要來殺他,而說這「使者」乃是曠野怪魔。但是,另些學者也同意在此重要時刻,上主不會殺摩西,不過他們認為這裏所指的,乃是一種「試驗」,正如創廿二章所記,上帝要試驗亞伯拉罕一樣。然而,想要殺他的原文直譯,卻是「尋求他的死」。所用的「尋求」,原文用的字是有意的尋找的含義。因此,2426節所記,實在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非常重大的事件,否則上主就不會有意的要來尋找摩西的死──想要殺他了。

  甚麼重大事件?就是摩西接受這使命以後,還未受割禮,或者還未受合格的割禮。要了解以上兩句話,我們就必先知道一點關於割禮的事。

  以色列人的割禮,是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約的證據。這證據記在創十七914。但是,這段經文屬於祭典,祭典是在主前第六世紀末至第五世紀初,猶大被擄於巴比倫之後的寫作。那時以色列人被擄於外邦,所以非常注重行割禮和守安息日,以證明他們是上帝的選民。但這並不是說,在這以前的以色列人沒有行割禮,乃是沒有那麼注重而已。這樣的情形,也記在約書亞記五29。因為出埃及後出生的男丁都未受過割禮,所以他們在過約但河後,便在吉甲集體行割禮。摩西因為出生在怕被埃及人丟在河中的險惡時代,他幼小時必定未受割禮。被帶進王宮後,若受過埃及的割禮,亦不是合格的割禮。甚麼是不合格的割禮?這就要我們對割禮作一點分辨的說明了。

  主前二千五百年前後,敘利亞地區已盛行割禮。這禮其後在埃及,亞拉伯,腓尼基,以東,亞捫和摩押都普遍使用。在以色列國周圍,不行割禮的只有非利士人和亞述人。但是,施行割禮之地區的人行割禮,有的是在春情發動期,如以實瑪利人所行的(參看創十七25),有的是在準備結婚前的成年期,有的是為却生的緣故把陽皮割去,有的只表示成年而割一刀(甚至男女都割),卻不把陽皮割掉(這在以色列人為不合格的割禮)。以色列人的割禮卻是男孩生下第八天行割禮,並且是割去陽皮(見創十七1012),藉以證明與上帝立約,為上帝的子民。

{\Section:TopicID=287}25

  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他兒子的陽皮 因這句話,許多註釋家便以為因摩西的兒子革舜還未受割禮,所以上主有意處死他。如果這說法正確的話,操刀行割禮的應是摩西,而不是他的妻子。西坡拉(見二21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16,Name=21}拿一塊火石,可見這故事的古遠可靠,因為當時還沒有銅鐵的刀。火石是一種極為堅硬的石塊,將小塊磨成刀狀作切,是古代常用的利器。

  按常禮,既然摩西還未受割禮,或還未受正當的割禮,西坡拉就應當割下摩西的陽皮。但在這緊要的時刻,為免耽誤下埃及搶救(參看三8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33,Name=8})以色列人的大事,西坡拉在急智中,竟然割下她兒子的陽皮。這是個一石二鳥的做法:革舜還未受割禮,故應為他施行;摩西若在此時行割禮,便要耽誤數天的行程(參看創卅四2425)。可是,上主想要殺他,摩西豈能不行割禮?這在本節下半段就有解答了。

  丟在摩西腳前 這是西坡拉處理割下革舜之陽皮的方法。是原文的直譯。但原文使用一種婉轉的說法,實質所指的是生殖器(與賽六2和七20所用的方法相同)。的原文,可譯為「觸」或「轉移」。意思是西坡拉將她兒子的陽皮割下,便將這陽皮放在摩西的生殖器上,而不是為摩西直接行割禮,免得耽誤行程。這種替代法,就有如公羊替代了以撒一樣(創廿二13)。

  你真是我的血郎了 這裏的血郎,原文是兩個字的拼合(的原文是與姻親有關的)。西坡拉用這話,藉以表明摩西也行了割禮,因為埃及人和亞拉伯人(米甸是亞拉伯地區的一部分)都有在結婚前行割禮的習俗。男人在結婚前行割禮期間,被稱為血郎──快將結婚的新郎。

{\Section:TopicID=288}26

  這樣耶和華纔放了他 因有了這「代贖」的割禮,上主就免了摩西的一死而放了他

  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 西坡拉的這句話,一方面是舒了一口大氣,指出這代替的割禮免去了摩西的流血(死);另一方面,也是從感恩的心中,似乎是對摩西說,割禮,現在你是一個新人了!

{\Section:TopicID=289}2426

  猶太人和基督教會,對這段經文之會放在這裏,以及對經文的內涵,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就現有的經文位置和內容來看,是摩西在受召後仍未受割禮以實踐與上帝立約的證據,因此上帝一方面是給他一個試煉,另方面也是給後人了解領受上帝的使命和與上帝立約之間的重要性。故此在摩西與家人下埃及的途中,上帝顯示出因摩西至今還未受割禮,或未受正式的割禮,而要尋找致摩西於死地。在這受試煉的危急關頭,摩西的妻子西坡拉趕忙拿火石刀,將兒子革舜的陽皮割下,放在摩西的生殖器上。她這做法,一方面是替兒子行了割禮,另方面也表明藉此代贖的割禮,摩西也行了割禮。這就免去摩西因要行割禮受疼痛數日,以致耽誤了他受差下埃及去搶救以色列人出來的使命。當這代贖的割禮獲得上主接納,免去摩西的一死之後,西坡拉因這割禮可免去摩西的流血與死亡,而從感恩的心中,指出摩西是個新造的人了。

10 以色列人對上主眷顧的反應 四2731

{\Section:TopicID=291}27

  耶和華對亞倫說,你往曠野去迎接摩西 要了解這句話,必先參考四14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72,Name=14}。事實上,這整節是猶大被擄初期修訂者的加筆,目的是在高抬亞倫,使他與上帝對摩西的顯現「有分」,並與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使命「有分」。我們說這節話是加筆,因為18232426節這兩段,使我們看到摩西已經離開了上帝的山,獲得岳父的祝福回埃及,且帶了家小上路,途中住宿時又遇摩西險遭上主殺死的驚魂。在這些經歷中,都沒有見到亞倫的蹤影。因此,原始的耶、遊、神三典合編,定必沒有亞倫的分兒。而這裏叫亞倫往曠野去迎接摩西所指的曠野,也明顯不是說在埃及邊境的曠野,因為下一句已申明了地點。

  他就去,在上帝的山遇見摩西和他親嘴 如果這節是原本就有的,而不是修訂者的加筆的話,它的位置應當是在14節,或至少都跟在17節之後,才是連接凓在上帝的山的敘事。

{\Section:TopicID=292}28

  摩西將耶和華……的言語……神蹟,都告訴了亞倫 這節話的作用和上節相同,是使亞倫摩西的使命有分,藉以抬高他的身價和聲譽,故此也是修訂者的加筆。因為摩西把上主的言語神蹟都告訴亞倫,就含有「傳授」的意思,就是使亞倫也得凓摩西的權能之含義。

{\Section:TopicID=293}29

  摩西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眾長老 這裏的亞倫也是修訂者的加筆。因為\cs9招聚眾長老的責任,是授予摩西的。請參看三16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47,Name=1617}

{\Section:TopicID=294}30

  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 原來遊典在這裏所有的經文,大概是這樣:摩西將耶和華對他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其餘的,是修訂者的加筆和修訂。

  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 這句話明顯是遊典原有的。原來在百姓眼前行那些神蹟的人是摩西,但按現有修訂後的經文則是亞倫了。亞倫並沒有獲授行神蹟的權能,他只是被上主指派來作摩西的口,替摩西說話(見四1416);惟有摩西纔獲上主授予行神蹟的權能(見四191721)。

{\Section:TopicID=295}31

  百姓就信了 這是遊典回應其四19所記載的事的結局,而且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因為四1摩西的推託(見該節的註釋{\LinkToBook:TopicID=295,Name=31}),的確是個現實。這才令上帝授予摩西行神蹟的權能。現在,摩西藉凓施行了那些神蹟,百姓就信了。注意:這裏是說百姓,而不只是以色列的長老。這是作者「長話短說」的技巧。在實際的步驟上,可能正如29節所說的,摩西首先是招聚了以色列人的長老,將上主向他顯現所說的話,以及一切的神蹟,都向他們展示出來。然後,各支派或宗室或團體的長老,或回去向百姓宣告,或領同摩西去「游說」和施行神蹟,這才使百姓信了

  以色列人聽見耶和華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下拜 耶典在這摩西受召的結束話語中,不但回應了他在三16所講的,也使以色列人接受了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為他們的上帝。這就是他們低頭下拜的第一個表白。第二個表白乃是,摩西的使命成功了一半,因為他已說服以色列人信服他們祖宗的上帝,而這位上帝,也是他父親(利未人)的上帝。第三個表白亦明顯了:從今以後,以色列人會在那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的雅威旗幟之下,一同與法老鬥爭,以爭取他們在宗教信仰上,在人權上,民族上,以及生活與工作上的自由。這就是出埃及的意義。──《中文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