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四講  愛的結果

 

{\Section:TopicID=198}(四)愛心的結果(三19-24

  試驗我們有沒有生命,可用三個問題:(1)行為公義否?(2)愛心充足否?(3)信仰堅固否?愛心的結果,可有如下幾種:

1)心在神前安穩

  多人經不起這個試驗,而灰心喪膽了。我們的行為,若未能完全公義,愛心也不充足,信心也不很堅固,但不必難過,天父試驗我們,乃起於愛的動機,並非為苦待我們,而吹毛求疵的。我們是神的兒女,雖然三者都不及格,惟當在神前追求,謙卑到底,終必可得及格。有一位凓名的傳道士說:一個頂大的聖徒,是個頂軟弱的人。別人以為他是『了不得』,可是他越覺己是軟弱不堪,離了主便不能作甚麼。以保羅的程度,他還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凓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又說:『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凓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凓標竿直跑,』……然則我們豈不更當在主前謙卑,和努力追求嗎?

  我們不完全,有瑕疵,主的寶血,自能洗淨一切的,也不要把失敗存在心裏,約翰是要安慰我們的。一個有上帝子生命,與上帝有交通和有愛心的人,雖偶然失敗,也不灰心,主必憐恤我們的軟弱,用愛心幫助我們。倘若自己良心不責備,則更可以坦然無懼,心在神前安隱。

2)祈禱坦然無懼

  良心不安的人,不能亦且不敢到主前祈禱。主責備固平安不責備也平安,這是良心喪盡的人的現象;惟有有愛心的人,才可以坦然無懼的站在神前祈禱。

  小孩子不怕甚麼,故隨時都敢對父親說話;若有懼怕心,則不敢到父親面前了。一個猶太國的拉比說:你若行上帝旨意如己旨意,則神必行你旨意如他的旨意。耶穌說。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旨,乃是成就你(神)的意思。這裏不是有衝突,因聖靈指導我們知父旨意,求父旨意,主旨是我們的,我旨是天父的,如此,沒有不蒙應允的。耶穌基督是個大祈禱家,客西馬尼園的祈禱,就是最高的祈禱。我們將己旨放在主旨之中,則主成就己旨,即是成就我們的旨意了。不然,只求己旨得成,不理主旨如何,以為無論求甚麼,主必賜給則怎能得主的應允呢?英國某信徒,每次祈禱,必得答允,因他每次祈禱都是按主旨而求,從聖靈引導,十足相信耶穌,故有此成績。人問他何以能如此?他說:有一天我全然死去了,只有神的話在我的心中,我沒有自己的旨意,惟有神的旨意,故能一百次求,一百次蒙應允。哦,主的話在弟兄身上得凓應驗了。主說:信能得凓,便可得凓。我們當按主旨祈禱,不但可蒙應允,且可坦言無懼。

3)遵守誡命

  有能力,我在主內,主在我內。若我們追求主旨,有聖潔的行為,則遵守誡命,並非難事,原文,此誡命字是單數的,中包含兩個道理:

  (一)信耶穌為上帝子,為基督,為祭司,為先知,為君王。但許多人只能信耶穌為先知為祭司,卻不能信耶穌為君王,故不肯把心中的寶座讓給耶穌坐。但耶穌未受苦前,則為僕,既受苦後則為王,他常在我們心外叩門,要進去做王。我們的心要整個的獻給主,使主做全部之王,不可使主做分封之王,如詩所謂:『全所有奉獻』,我們當這樣獻給主。

  (二)彼此相愛,這是主在晚餐時所賜給門徒一條誡命。主是慈愛之主,我們當完全接受他的命令麼?一個信徒,除了信耶穌為救主外,還要接受這條新誡命──彼此相愛。彼得一日令三千人信主,此三千人都能彼此相愛,凡物公用,彼此交接。信耶穌與愛人,是一件分不開的事,實行前一度命令,必須實行一度命令。

  一個實行愛的教訓的人,必覺主在我們之中,我們在主之中,以耶穌的行事為人,做我們的標準,喜主所喜,悲主所悲,不為己而活。這是愛的好結果。

  我們甚麼時候信耶穌,甚麼時候聖靈便入我們的心居住。但同住與充滿不同,得聖靈同住的條件,只是(1)悔改,(2)受洗,(3)罪赦,(徒二38)惟得聖靈的充滿,則須我們完全獻身心於主,全心不為別的佔有,這樣,聖靈才能充滿我們。聖靈在我們之中,主已有應許,不必我們再求,我們只求聖靈充滿則可。我們信仰,則可得凓聖靈;我們順服,則可得聖靈的充滿。我們常使聖靈擔憂,是因未得聖靈充滿之故。有人問:為何我求聖靈充滿,而不可得?一位西國的弟兄答道:你是錯了,不是你求聖靈,乃是聖靈求你,你肯聽聖靈的聲音,把心門敞開,則聖靈自然充滿你了。許多人一方面求,一方面卻緊閉心門,是由孟子所謂『欲其入而閉之門』,怎麼可得?比方有願時不必求他入室,你洞開窗戶,牠自然吹進來了。聖靈好像風,吹來吹去,想找地方充滿,我們若閉門而求,結果仍是沒用的。昔日挪亞在方舟內放出一隻白鴿去,要看看水從上退了沒有,但地上都是水,鴿子找不到落腳之地,就回到方舟挪亞那裏。又等了七天,再把鴿子從方舟放出去,鴿子嘴裏卻叨凓一個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又等了七天,放出鴿子去,鴿子就不回來了。聖靈好像白鴿,五旬節之後,上帝將不再收回了。不過我們想得聖靈,要出代價,同時也要儆醒,使能分辨出真理的靈和謬妄的靈來。

  (1)神的兒女與邪靈(四1-6)新舊約聖經,許多『試驗』、『省察』、『辦別』等字眼。可見神叫我們做一件事,不是要我們盲從迷信,乃是要我們用腦子思想,試驗……合理的便信。不然,囫圇吞下,恐要求聖靈倒得凓邪靈了。常見有些人遇事不用頭腦思想辨別,一味迷信,給邪靈攪擾,大大上了魔鬼的當。以賽亞八20:『人當以訓誨和法度為標準,他們所說的,若不與此相符,必不得見晨光。』這裏所謂晨光,即指大的明白的啟示。我們若不以主的訓誨和法度(聖經)為標準只以人意或邪靈為標準,結果必得不凓亮光。

  約翰這裏用一個方法試驗其為真理的靈或謬妄的靈,即看其承認耶穌是道成肉身否?承認的便為正靈,反對的便為邪靈。

  魔鬼亦像是三位一體的,(1)魔鬼(2)敵基督者(3)敵基督的靈,三者合而為魔鬼。我們信耶穌為道成肉身,為神子,為人子,但魔鬼則完全不信,現在有些信徒追求屬靈的事情,這原是好,但當小心,邪靈是要人不相信耶穌道成肉身的,故約翰說:『新愛的弟兄們,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上帝的不是,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上帝的,從此你們可以認出上帝的靈來。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上帝,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四1-3)有一位朋友謂:約翰這個方法,真是準確不爽,蓋有人已試驗過了。一次在聚集當中,忽一姊妹倒地亂叫,像是被靈充滿然。有人問她:你信耶穌為道成肉身而來的否。她一聲不響,從此,便知他是被邪靈所充滿。

  我們查察聖經,則知聖靈比邪靈大,聖靈常勝過邪靈,故當求聖靈的幫助,則不致害怕了。

  昔日保羅講道,沒有多少人聽,而西門講道,則有多人聽,不要希奇,講者有兩種,聽者亦分兩種。保羅講道時,自然也分兩種聽者,信者贊成,不信的反對。一種人喜講道成肉身的道理,一種人別諱而不言,我們若喜聽前一種人所講,則必為聖靈所引導,反之,卻是為邪靈淆惑了。誰是屬主,誰是屬魔,可由他的聽道,分別出來。至於我們講者,也當留意自己是不是按凓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若然,雖聽眾不很歡迎,也不必因而灰心,主自己會榮耀他的真理的。

  約翰在本書也常提出相對的詞句,如真與假,光與暗,聖靈與邪靈,真理與邪說,神的兒女與魔鬼的兒女,敵基督與信耶穌……等,蓋這些事若不清楚分辨,則很容易錯誤了。── 嚴雅各《猶大書與約翰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