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彼得前書第三章

 

基督徒如何強化婚姻關係{\LinkToBook:TopicID=2164}

<syncBible ref=彼前3:1-7>彼得也頗公平,對作妻子和丈夫的同時有要求,對於他所說的,你有何意見?

3:1-7  一個男人成了基督徒後,一般來說他會帶領全家到教會去(參徒16:29-33),然而,一個婦人信主後,往往只能獨個兒去教會。根據羅馬法律,丈夫和父親有絕對的主權去控制全家的成員,包括妻子在內。丈夫拒絕接受妻子的新信仰,而妻子又要求信耶穌的自由,那麼她的婚姻就會遇到很大的危機。彼得再次堅固這些信主的婦女,她們不必急於向丈夫傳福音,最重要的是讓丈夫看見她們的愛心服事,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一樣。妻子要以好行為取悅丈夫,至少,丈夫會容許妻子繼續恪守她的信仰。最理想的,當然是丈夫和妻子一起成為基督徒了。

<syncBible ref=彼前3:1-7>生命可以影響生命,這是彼得所相信的;你相信嗎?

3:1-7  改變了的生命,是最響亮清晰的宣告,也最能有效地影響家人。彼得建議已婚的基督徒婦女好好地發揮內在美,不要過於注重自己外表的妝飾,因愛心比美貌更能吸引丈夫。在家中,默默堅忍,活出基督的信仰,那麼你的家人將會從你身上看見基督。

<syncBible ref=彼前3:3>當世人都看重外表的時候,彼得在這裡說……

3:3  我們不要被新潮的服飾所迷惑,但也不表示我們可以不修邊幅。個人的衛生、整潔和修飾固然重要,不過更重要的是個人的涵養和靈性,真正的美是由心裡發出的。

<syncBible ref=彼前3:5>順服,好聽,也好想做,只是內心總有一點想反叛的感覺……

3:5  “順服”的意思是因為愛神和敬畏神而甘心樂意聽從別人。最理想的是互相順服(參弗5:21),即使是單方面的服從,順從也是讓人看見基督的最有效方法。耶穌基督順服神而死,使我們可以得救;我們有時也需要服從不合理的要求,使別人可以看見基督在我們裡面。(基督徒的順服,從來不要求我們不順從神或違背良心。)單方面的順服特別困難,若非依靠聖靈的能力,我們實難做到。

<syncBible ref=彼前3:7>嘿嘿,原來聖經是這樣看女人的──你說其實不是這樣的……

3:7  彼得稱婦女為“軟弱的”,並非指道德或是智慧方面,而是指婦女在體能方面的限制。當時,婦女若沒有男人的保護,很容易遭攻擊、受凌辱,生活也成問題。今天的婦女雖然獨立能力較強,但仍然容易受到侵犯或要承受家庭壓力,即使現今婦女外出工作的機會增多,但薪水往往較男士為低,而大多數國家的貧民,都是單親母親和其子女。丈夫若知道妻子是較為軟弱的,就應該保護、尊重、幫助和看顧她,而不是既期望妻子全職在外面工作,又承擔全部家務。丈夫要盡自己的能力去減輕妻子的擔子,體貼她的需要,以禮貌、體諒和瞭解的態度與妻子相處。

<syncBible ref=彼前3:7>不善待妻子的,禱告不蒙悅納,這又豈止是夫婦關係……

3:7  若有人不溫柔善良地待自己的妻子,他的禱告也不會蒙神悅納,因為人與神的活潑關係是依與別人的良好關係而定。耶穌曾說人若與弟兄有嫌隙,就當在敬拜前與他修好(參太5:23-24),這原則也適用於夫妻關係。人若利用自己的身分地位去虐待妻子,他與神的關係也必定會受到阻礙。

<syncBible ref=彼前3:8>總而言之,我們都要──彼得所說的似乎不容易……

3:8  彼得列出基督徒群體生活的五種基本特性。(1)和諧──追求共同的目標。(2)同情──回應其他人的需要。(3)相愛──彼此相待如弟兄姊妹。(4)慈憐──充滿感情和關心。(5)謙卑──彼此鼓勵,別人成功,也一同快樂。這五種特性大大幫助信徒有效地事奉神。

<syncBible ref=彼前3:8-9>彼得也講慈憐謙卑,他不是很剛烈的嗎?

3:8-9  彼得本人在艱苦磨煉中學會慈憐謙卑的性情。與主耶穌在一起的日子,他衝動、剛烈,使他難以慈憐謙卑(參可8:31-33;約13:6-9)。但聖靈改變了他,使他合神使用,並且教導他人仁慈和謙卑。

<syncBible ref=彼前3:9>這裡所講的,恰與中國人所講的以德報怨相似呢……

3:9  在這個墮落的世界裡,當我們受到傷害時,有些人認為我們可以用言語來詛咒對方或者採取行動報復。彼得卻記著耶穌的教訓:“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5:39)他鼓勵讀者用禱告、祝福來回答欺負自己的人。神的國度裡,絕不容許報復的行為,也不容許羞辱別人,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的行動。讓我們不要想著報復,卻要為開罪我們的人禱告,化怨恨為祝福。

<syncBible ref=彼前3:10>3:10  有關“控制舌頭”的教導,請參考雅各書3218節的註釋。

<syncBible ref=彼前3:11>和睦嘛──我就不惹事生非──還可以主動追求?這……

3:11  我們通常會認為“和睦”就是沒有衝突紛爭,覺得“調解”是被動的。其實真正有效的調解者,會主動地追求和睦,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知道和睦是由彼此順服而產生的,就在問題產生前已經作好準備,防患於未然。當衝突發生時,他們會公開處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維持和睦比發動戰爭更加困難,但所帶來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和愉快。

<syncBible ref=彼前3:14-15>在主裡的人,甚麼也不怕!聖經是這麼肯定的說,你也經歷過?

3:14-15  與其懼怕仇敵,倒不如全心信靠神,相信基督統管一切,由祂掌管我們的思想和情感,仇敵就沒有辦法動搖我們了。

<syncBible ref=彼前3:15>信仰是很個人的?信仰要隨時預備回答別人?

3:15  有些基督徒認為信仰是個人的事,只須自己持守就可以了。不錯,我們分享信仰時,不必與人爭執,惹人反感,但當有人問我們信仰的內容、生活方式或基督徒的立場時,我們也應該隨時作好準備,溫柔尊重地回答他們。別人能否看到你在基督裡的盼望呢?你是否準備好告訴別人基督在你生命裡所成就的事呢?

<syncBible ref=彼前3:16>為何定要在人家面前做得好?我才不──那隨時做得好呢?

3:16  我們不能避免別人的攻擊,但至少可以減少給別人找話柄的機會。只要我們所做的事都正確,別人便找不到批評指責的理由,反而叫他們自慚形穢,所以要以好行為勝過一切批評。

<syncBible ref=彼前3:18-20>這句話很難解,監獄裡的靈已很難明白,再加上這個傳道……

3:18-20  “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裡的靈聽”的意思較難明白,解經家有不同的說法,最傳統的解釋認為基督在死和復活之間,向舊約時代那些等候救贖的信徒宣告神的救恩。馬太記載耶穌死時,有許多已死去的聖徒復活過來,到耶穌復活後,他們從墳墓裡出來,向人顯現(參太27:52-53)。另一些解經家認為這段經文是指基督的靈曾藉著挪亞,向那些被罪拘禁在地獄裡的靈魂傳道。也有些學者堅持,基督落到陰間,向那些在挪亞時代已被拘禁的墮落天使宣告祂的得勝和作出最後的審判(參彼後2:4)。無論如何,這段經文顯明基督的福音不會受到限制,過去怎樣被傳揚,今天也一樣被傳揚。不但向活人傳講,也向死人傳講。神給每個人都有機會親近祂,卻不代表今生拒絕基督的人再有機會悔改。

<syncBible ref=彼前3:21>人說這水禮不只是一個儀式……

3:21  洗禮表示我們與基督一致,祂將我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賜給我們新生命。我們得救並非靠洗禮這個儀式,而是靠相信基督的死和復活。洗禮象徵信徒心裡面的轉變(參羅6:3-5;加3:27;西2:12)。藉著洗禮,信徒表明自己與耶穌基督一致。彼得的讀者即使在逼迫的壓力下,也永不回頭。公開受洗使他們對信仰更堅定,不會在試探中否認信仰。── 《靈修版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