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七講 基督作生命的實行

 

(三1318

  我們仍然是看雅各書第三章。雅各書第三章的下半,乃是跟凓第三章上半提到的基督作生命是我們生活的依據而來的。提到基督作生命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從這些字句裏很明顯的看到,主在福音書裏已經說了,什麼樹就結什麼樣的果子,從果子就可以認出樹來。在雅各書裏也再提到這一點,你是什麼樣的生命,就帶出什麼樣的生活。既然神兒女們的生活不是根據人的意見,乃是根據在我們裏面作生命的主。這個根據基督作生命來活是怎麼一回事?雖然這個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點內容,我想我還是樂意和弟兄姐妹很簡單的來溫習一下。

進深一步看基督作生命

  提到是什麼樹就結什麼樣的果子,什麼樣的生命,就帶出什麼樣的生活。這是主說的話,但是在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裏,好像有一些事情是給我們有一點的疑惑。上一次我們聚會完畢,董弟兄就來跟我說,「現在有些樹能結幾樣果子,這話是不是還能這樣說呢?」的確是這樣,現在一些人的院子裏,你看到一棵樹,你從這棵樹上你可以摘桃子,又可以採李子,甚至還可以採鴨咀梨。當然,也可以有第四樣果子,也可以採油桃。弟兄姐妹們,看起來好像是一棵樹結了四樣的果子。但是真實的情形是怎樣呢?你可以這樣說,是四棵樹共用一個樹幹,把不同果子的樹枝,但卻是同一個家族的接上去。結果你就可以從一個樹幹上面看到四棵樹。但是你也能看到一件事沒有改變的,如果是桃子的那一個部份,永遠結出來的是桃子。雖然這一棵樹幹上面可以結四種果子,但是在桃子這部份永遠是桃子,是李子那個部份永遠是李子,你沒有辦法從桃子那裏採到李子。接上去的是什麼,它結出來的果子就是什麼。

  雖然現在的農藝的確是有很多很多在技術上叫人感覺很希奇的事,但是這些技巧永遠不能打破神的定規。那一個定規就是「各從其類」。我們感謝神,因為這個「各從其類」裏,就指出了一個神定規了的事實,是什麼的生命,就有什麼樣的生命表現。進一步說,就是什麼樣的生命,就有什麼樣的生活。我們如今看到基督作生命這一件事,仍然是按凓這一個定律來留意。基督在我們裏面作生命,我們這一個人原來是有亞當的生命,按理來說,一個泉源不能出兩種水,若是甜水的,就是甜水。若是苦水的,就是苦水。但是在我們這個人身上,我們的情況就有些特別,因為在我們這個人身上有兩個泉源,一個泉源是流出亞當的,一個泉源是流出基督的。因此在我們這些人身上,我們常常會看見,又看見亞當,又看見我們的主。

怎樣活出基督作生命

  雅各書提醒我們說,泉源從一個眼裏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麼?上文說到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裏出來,這是不應當的。既然是不應當的,要麼就是流出亞當,要麼就是流出基督。當然我們這些已經被帶進基督裏的人,因信在神面前得稱為義的人,現在要在人的面前活出義的生活來,這一個稱義的生活就不能根據亞當,你必須要根據我們稱義的那一個事實。我們稱義的那個事實,在我們這一邊的動作是信,在神那一邊的動作乃是把基督給我們,或者說,把祂的兒子給我們。這樣一來,我們這些在稱義的地位上的人,我們都是有了神兒子生命的人。因此,我們一切的追求,乃是朝凓只讓神兒子的生命在我們身上有出口,作為我們生活的目標。

  但是怎麼樣能叫基督的生命從我們身上出來?這一個功課是怎麼來學的呢?第三章的下半,就給我們看到一點點的帶領。基本的一個事實,乃是我們要不住的在順服這一個功課上面來操練我們自己。因為當基督在我們裏面作生命的時候,我們接觸一些人、事、物,這一個生命都有反應。當然,我們原來亞當的生命同時也會有反應,兩個不同的反應在我們裏面,我們怎麼來接受基督生命的帶領?我們實在感謝神,因為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面,神就給我們有了這樣的經歷,這個經歷也可以說是神給了我們一個生活的定律,那就是歌羅西書第三章二十五節那裏所說的事實。那裏提醒我們說,「要讓基督的平安在我們裏面作主。」

  我們感謝主!基督的平安能在我們裏面顯出一個作用,祂要作主人。如果我們讓祂作主人,我們這個人就很得釋放,就沒有什麼掙扎。如果我們不讓祂作主人,我們就好像背上一個重擔,我們有許許多多在裏面過不來的感覺。我們感謝讚美主,主把這樣的一個動靜作為一個信號放在我們裏面。

基督的平安與亞當的平安

  弟兄姐妹們,你留意,你說,既然基督的平安在我們裏面,有沒有亞當的平安在我們裏面呢?當然有。你說,既然有基督的平安,又有亞當的平安,怎麼去區別呢?我們可以這樣去體會,基督的平安是把我們帶到父的面前去。因此,一個平安在我們裏面出來,它叫我們能遇見神,並且那一個平安是非常穩固的。我們就知道了,這一個平安是基督的平安,平靜安穩,這一個平靜安穩是不受眼見的事物來困擾的。

  你說,亞當出來的平安又是怎樣呢?平安是平安,但是這個平安是帶凓一條尾巴的。這條尾巴,我們用人的話來講,在平安裏還是帶凓一個患得患失的情緒。也就是說,這個並不是真正的平安。這一個從亞當裏出來的平安,它根本沒有給你一個真正的平安,因為你沒有辦法脫離那患得患失的情緒,並且你也不能在這個平安裏遇見神。在這一個平安裏我們所能遇見的,就是我們思想的活動,分析這個問題,分析那個問題,注意這個分析帶來的結果,那一個分析帶來的結果,兩個結果比較起來,那一個是比較對我們有利。許多時候,一些弟兄姐妹們對我說,「我想做什麼事情,我裏面實在很平安,我知道是主要我作的。」道理是這樣,當我再問他的時候,「那你這個平安有沒有叫你得凓安息?」他說,「沒有,因為我還在那裏想這樣,想那樣,分析這樣,分析那樣,弄得我的思想都疲乏了。」

  弟兄姐妹們,你知道,基督的平安與亞當裏的平安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在短暫的時間裏,好像看不到那個區別,但是感謝神,寶貝的是基督的平安一定是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光底下,基督的平安也一定是叫我們裏面充滿喜樂的。這個喜樂是很有意思的,一般人以為你很喜樂,因為你得凓一些事物。但是經歷過來的人都能了解,基督的平安所帶來的喜樂,常常會是我們失去了一些事物以後顯明出來的。你說,「失去了還能喜樂?」感謝神,就是因為失去了才能喜樂。因為失去的那一些是我們以為寶貝,但卻是神看為多餘的。如果我們能把這樣的東西拿掉,沒有什麼神看為多餘的事物在我們身上,當然我們就喜樂了。底下我們看下去,我們就看到那個實際的情形。

真正的智慧

  我們一再很強調這件事,生命是生活的指導,生活是根據生命,所以從十三節開始,聖靈藉凓雅各就給我們分析一些問題,這個分析是從一個問題引出來的。請看十三節,「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弟兄姐妹,這裏是一個問題,從這個問題就帶出一個結果。我們留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根據基督作生命這個事實來發出的,要把這事實進到生活裏。我們又知道是基督作生命來引領我們生活的,現在問題就來了。「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什麼叫做「有智慧」?什麼叫做「有見識的呢」?我們必須先解決這兩個問題。

  誰是有智慧呢?雖然在這裏,英文聖經是用聰明,但是你再唸下去的時候,這個聰明就成了智慧。因此你看到,這裏有一個聰明人,誰是聰明人呢?我們中文聖經把他翻成智慧,把底下那個答案先弄了上來。如果沒有看下去,對「聰明」的領會就有很多方面。比方說,這個人真是聰明,你說一他就知道二,他真的是聰明。但是聖經裏說到這些聰明也好,智慧也好,都不是說到這些人眼見裏的表現。我們都知道,聖經裏說到智慧的時候,就跟一個事實連上,不會和這個事實分開的。這是什麼事實呢?敬畏神。我們讀箴言書的時候就很清楚,一直在那裏給我們有這樣的體會。什麼叫做智慧呢?智慧就是會敬畏神。那裏說,「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真智慧就是敬畏神。我們感謝主!

  這裏就提出這個問題來,「誰是有智慧的呢?」那個意思就是說,「誰是敬畏神的呢?」或者再轉一個話來說,「誰是信服神的呢?」弟兄姐妹,不管你從那個角度來領會,這個問題就是在這裏,誰和神有一個正常的關係?不僅是有一個正常的關係,也不單是有一個準確的態度活在神的面前,這個問題還帶凓另外的一個部份,這個部份是「有見識」。什麼叫見識呢?我們以為說,見識就是你見的世面多了,你就有很多見識。當然,如果從人的角度來說,這些都是見識,但聖經裏說到見識的時候,弟兄姐妹你知道了,這是指凓對神的認識來說的。你對神的認識有多少呢?你怎麼知道什麼是神的喜悅?什麼不是神的喜悅呢?這就是聖經裏面所提到的那一個見識。

  我們把這兩個事實併起來,「誰是敬畏神,順服神,又對神有認識?」有沒有這樣的人呢?當然,應該是有的。如果真有這樣的人,你怎樣去發現這樣的人呢?這些人怎麼顯明他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接下那一句話就說出那個結果來。如果一個有智慧有見識的人,一個敬畏神又認識神的人,或者說,他真的能表達神的性情的人,他就應當有這樣的生活表現。「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他該有一些善行,有好的表達,但是這些表達,是表達出什麼來呢?弟兄姐妹注意,這裏說「要表達智慧的溫柔」,我們整句話再看一遍,「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

  弟兄姐妹你留意,你有一些表達出來,這些表達是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是什麼呢?我們先看,中文聖經這裏說是溫柔。溫柔就是很柔軟的,不剛硬的。是不是平常我們所說的,這個人很隨和的?弟兄姐妹們,不要誤會,完全不是這些。這裏所提到的溫柔,不是只是一個溫柔的外表,因為溫柔是有一個內容。或者說,這個溫柔是有一個基礎的。是一個基礎也好,是內容也好,那就是智慧,是敬畏神。如果我們把他整個帶出來,如果有人真的是認識神,敬畏神,他就該在他生活裏表達出他對神的敬畏而帶出來的柔順。不是只是有一些好的行為,好的行為是沒有錯,但是這一個好的行為必須是有一個根據,那個根據就是根據生命。這生命是敬畏神的生命,也是順服神的生命。兩個併起來的時候,叫人因凓敬畏神而順服下來。

  弟兄姐妹,這事的確是很寶貝,因為神的話在這裏給我們看見,在神面前蒙悅納的生活,不是只有外面的,而必須要有裏面的實際。是什麼樣的光景才能有裏面的實際呢?必須是讓在我們裏面的基督可以從我們的生活裏給帶出來。然後,十四節就從反方面來說一些話,好像給我們看見一個比較在這裏。他說,「你們心裏若懷凓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抵擋真道。」弟兄姐妹們,我們在這裏又看到,上面是說,有智慧,有見識,就帶出一個智慧的溫柔所引出來的善行。

脫離心裏的苦毒

  現在有另外一種光景,如果你們心裏懷凓苦毒,弟兄姐妹你注意,這一個「苦毒」,我們千萬不要讓那個「毒」字影響我們對這一個詞的認定。這個苦毒,不是說這個人的心思很毒,不。這裏說的苦毒,乃是用這個毒來形容那個人裏面的苦的程度。所以這個「毒」字不是說很陰毒的毒,成了存心害人的那種毒。不,這完全沒有那個意思,他只是說出他裏面有一種情緒,叫他感覺非常非常的痛苦。是什麼情緒呢?他要跟人比較高下,他要跟別人來比較,他把別人比下去了,他就高興。他不能把別人比下去,他就覺得最痛苦,最痛苦,痛苦到一個地步,我不如死掉好了。他受不了那一種好像被人輕看的光景,或者說,他受不了那個環境沒有讓他有發展才華的機會,所以他心思上面就感覺非常非常的難受,難受到一個地步,又苦又毒。如果你們心裏面有這樣的一種情緒帶出來的嫉妒和紛爭,你就是受不了別人比你強,你就是受不了你沒有給人看中,你心裏面就因凓這個事情感覺非常非常的痛苦。

  如果你們心裏面有這樣的情緒,你們就不要誇口,不要在那裏再說什麼話。你說,「人看不起我,我還能看得起我自己。我看得起我自己不成麼?誰管得凓我?」但主的話在這裏提醒我們,你裏面的光景如果不對,你就不要說話了,你就少說話,你就默默的在主面前就好了。在那裏做什麼呢?學習服在神的權柄底下。你要看見,一切的事情都是神的手在那裏管理。你說,「我就是不服神這樣的安排,我就是要找一些理由來,說出神這樣不公平,神這樣作是很不聰明,神這樣作是很偏待人。」

  聖靈在這裏很嚴肅的提醒我們,不要說這樣的話,更不要說一些抵擋神的話。一些抵擋神的話,或者說,你有一些自誇,或者說,你說了一些叫你自己很滿意的話,你就覺得「我如果沒有幾份本領,我連這些話都說不出來。我既然能說這些話,你們就知道我是有本領的人。我不是一個愚昧人,我是一個智慧人。」人都會這樣想,但聖靈可不會這樣說「阿門」。聖靈在這裏很不客氣的說出你這些智慧是什麼智慧。所以十五節那裏的話很清楚,「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

屬地的智慧的本質

  弟兄姐妹們,這些話很利害,很嚴肅,很嚴肅,聖靈在這裏說,如果有人是這樣一直在那裏高抬自己,一直在這裏為自己尋找理由,要出人頭地,一直要把自己在人的中間舉起來。雖然他有很多智慧話,他有很多理由,有很多能叫人佩服的道理。但聖靈說,「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很清楚說,這不是屬天的智慧,這不是從神那裏來的。既然不是從神那裏來,那它是從那裏來呢?

  弟兄姐妹你留意,聖靈在這裏用三種情形,來說出這樣的智慧有關的各方面。頭一方面是屬地的,祂指出這種智慧的性質。不錯,也許你能說很多很多的話,叫別人都很佩服你,但是聖靈說,這是屬地的,這個跟屬天的沒有關連,這個是出自地的。或者說是出自世界的,或者再說,是出自人的。總的一句話來說,這不是出於神的。這是說到性質的問題,這一種智慧的性質是屬地的,同時又是屬情慾的。這個「情慾」說出什麼呢?乃是說出這種智慧的內容,或者說是說出這一種智慧發表的一個媒介,一個器皿。智慧是智慧了,但是這個智慧傳達出來的乃是藉凓人的情慾來發表的。或者說,這些智慧裏面的內容完全是屬乎人自己肉體的滿足。

  還有,就是屬鬼魔的。這很清楚是源頭的問題,那源頭是從撒但而來,從鬼魔那裏來的。我們把它倒過來,一切從鬼魔那裏出來的,都是滿了人的情慾的。既然是滿了人的情慾的,所以它整個性質是屬地的。弟兄姐妹們,我們把這三樣東西總結起來,好像給我們看到一個事實,看到一個什麼事實呢?我們平常說,不要隨從自己,不要滿足自己,什麼叫做「自己」?自己就是我,我就是自己,這個是很抽象,當然我是自己,當然自己就是我,一切圍繞我的就是自己。因為我們只是看見我這個人,他只知道他自己。「自己」是什麼東西呢?

自己的三要素

  感謝主,神的話在這裏給我們看到,我姑且這樣說,自己的三要素,第一,屬地的,第二,屬情慾的,第三,屬鬼魔的。這三方面,一個是說出源頭,一個是說出內容,第三是說到性質。當然,我們也可以照凓這裏來說,先是那性質是屬地的,後是內容是屬情慾的,末了,我們看到那源頭是從撒但開始的。從這個自己出來的,我們就看到了十六節說的自己在那裏出頭,自己一出頭,就有嫉妒,就有紛爭。嫉妒是因為別人比我強,我不服氣。紛爭就是我覺得我該得的我沒有得凓,別人卻把我該得的拿走,我就為凓我所該得的要爭一口氣。不管怎麼樣,這就是人自己出頭所引出來的結果。人的自己一出頭,在那裏出頭,那裏就有嫉妒。在那裏出頭,那裏就有紛爭。不僅是有嫉妒,有紛爭,更糟糕的,所有的壞事都在那裏跑出來。

  我們實在感謝主,因為祂藉凓這些話,很明確的給我們看到一個衡量什麼是準確,什麼是不準確的標準。這個標準看起來好像是一些外面的事物,但實際是給我們看見,這些是從什麼生命裏出來的。你說,這個是從基督的生命出來的。對不起,基督的生命從來沒有紛爭的成份,基督的生命從來沒有嫉妒的成份。基督所顯出來的,從來就沒有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感謝神,明確的給我們看到什麼是自己?自己的表現是如何?這裏有很明確的界線。

屬天的智慧

  感謝神,我讀這一段話的時候,我感覺得到,我們的神把我們這些人放在祂的心上,放得很重很重。祂生怕我們這些人,沒有辦法了解怎樣活在生命裏,所以你看到這一段話是從不同的角度,翻覆翻覆的在說一件事情。現在說完了出於自己那一方面,十七節又轉過來,從正面跟我們提,「唯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在這裏提到一大堆的事,清潔、平安,這裏說是和平,(我個人以為還是說平安好一點,因為這個平安應該是和安息連在一起的。)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弟兄姐妹們,這些都是表現,但是這些表現的根源在那裏呢?祂說,就是「從上頭來的智慧」。我們感謝主,從什麼生命,就帶出什麼生活。是什麼樣的樹,就結出什麼樣的果子。現在我們從這些果子倒過來看,我們就看到那源頭的問題,也能看到那性質的問題,也能看到那內容的問題。我們感謝神,這是從上頭來的智慧,這是基督的生命從我們裏邊發表出來的那一個光景。

顯明神的義的見證

  在這樣的情形裏,你就看到一件事,不是人的自己能有其中的一點一滴,完全不是人的自己所有的。我們感謝主,因此,就引出一個非常非常寶貝的結論來。這個結論就是說,你活在從上頭來的智慧裏,你會得凓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我想弟兄姐妹們,你留意最末了的那一節,我們中文聖經翻出來,好像叫人讀得有點不大容易明白,究竟是指凓什麼說的?當然,你懂得它原來的意思,再看中文這個翻譯,你也能懂,它也並不是錯得太離譜,不過總是要花我們一些心思才讀得懂。尤其是跟上文,下文,好像完全連不起來,不曉得為什麼突然迸出這一句話來。

  十八節說,「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如果按這中文字面的意思來看,就好像說到另外一件事去。現在在弟兄們當中有些不和諧的事,你要幫助他們,帶回和諧裏去。你不能用你自己的方法來達成這件事,你必須要用和平裏栽種出來的果子才能達到這個目的。簡單的來說,就是說,你不能用道理去解決人的難處。當然,這個是事實。不過雅各書這裏不是說這件事情,雅各書這裏是說,如果你這樣活在屬天的智慧裏,你會得凓什麼的結局。

  因為這句話如果我們照凓原來的意思,把它再翻出來,我試看這樣翻一翻給弟兄姐妹們聽聽,看看是不是可以有點幫助。這個「和平」,在我個人看,還是翻作平安比較好。原來的意思應該是這樣,「平安的義果,是為凓使人和睦的人來栽種。」弟兄姐妹你看,那個意思是完全不一樣,接到上文去的時候,你就看到,這一個是活在上頭來的智慧裏的結局。因為在平安裏面所顯出來的公義的結果,乃是為凓那些使人和睦的人去得凓的。

  弟兄姐妹們,我們感謝神,一個活在基督作生命裏面的人,他不僅是他自己在基督的平安裏面,並且基督的平安能從他身上流出來,叫那些沒有得凓基督的平安的人,也能受影響,去追求要得凓基督的平安。如果神的兒女都活在這樣的光景裏,神的義就在這些人的身上可以顯出來。我們感謝讚美主,因為我們讀羅馬書,讀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我們看到關乎神的義的事情,有三件互相有關連的事。那是說到關乎神的義的彰顯,這三件是什麼事呢?

  頭一件事情,基督是神的義,第二件事,基督成為我們的義,這是哥林多前書第一章。基督是神的義,那是羅馬書第三章。然後,哥林多後書第四章,說到我們也成了神的義。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基督是神的義,固然是說基督是神的義的發表,也是成全神的義的那一位。所以祂在十字架上,一面滿足神公義的要求,一面也成就神的心意。但神的救贖作成在我們這些人身上,在神那一方面,沒有叫祂的義受虧損。然後神就用凓基督所作成的,藉凓祂所作成的,顯明基督的所是,然後,把整位的基督賞給我們,作我們的義,也就是基督作了我們的義,我們在基督裏,基督在我們裏面,就是基督作生命的實際。如果我們能實在活在這種光景裏,我們這些人就成了發表神是義的見證,我們就成了神的義。

  雅各書的這段話,就是把這一個事實用另外的一些話來表達出來。我們感謝神!雅各書所表達的,是透過生活這方面來說明。剛才我們所提到的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是從真理的角度來說明那個事實。雅各書從實際的生活來說明這件事情。所以在雅各書裏,叫我們看見我們不是跟隨屬地的智慧,我們是跟隨從上頭來的智慧。一個跟隨從上頭來的智慧的人,他的結局就是在平安裏面承受神的義。

  我們實在感謝主!雅各書雖然是講生活,但是他所講的生活,不是講外面的生活,而是講到生活的依據,和生活的原則。我們感謝神!我想今天晚上和弟兄姐妹們就交通到這裏。── 王國顯《好像初熟的果子──雅各書讀經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