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希伯來書第廿五講

 

我們就開始解答問題。感謝上帝給我瀉肚子一個禮拜,現在好了。我到上個禮拜五的時候,晚上有一點發熱,我想如果是腸炎,那怎麼辦呢?那麼,下個禮拜就不出來了,五個國家就沒有聚會了。沒有聚會還不要緊,特別是吉隆坡,那一、兩千塊的租金,他們不會說「唉呀!唐牧師,你很辛苦,好好休息吧!」他們說「照付。」那怎麼辦?所以每一天要仰望上帝。每一天要當做不會病的,幾年十就是這樣,所以這一生講道兩萬六千多次,只有兩次因為肚子起革命,不能把聚會講完,但是差不多把重要道理講完了才到後面去,感謝上帝!你感到這很奇妙嗎?很奇妙嗎?你們當然沒有,我的感覺,你們要瀉肚子就跟旁邊說「我出去一下」,就出去了,我就不能了,因為每一次聚會都是那麼多的人。你們的問題,上個禮拜還沒有答完,這個禮拜再來,這個叫做「恩上加恩」。如果每個禮拜都給你答,永遠沒有答完,因為神的恩典無窮無盡,所以你需要的也無窮無盡,我們這個時候再一次禱告:「主啊,求你賜下智慧給講的、聽的,都從同一位靈領受你的真理,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我們就直接解答你們的問題了。

一、唐牧師請問聖經對靈、魂、體的問題確切的教導是如何?

答:我相信按整體來說是一元。按照質料來說是二元。按照功用來說是三元。所以這樣,我們相信人是一個人,一個人就不能分了,因為他得永生就是整個人得永生;他滅亡就是整個人滅亡。你不能說「他靈魂是得救,身體滅亡。」你說,在哥林多前書第五章不是說「讓他的靈魂在耶穌基督的日子可以得救,讓他身體交給魔鬼」(參:哥林多前書55節)嗎?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在永恆中間,基督還沒有來的時候,有一些分開的事情。所以我們是一元的,整個的,整體的。從本質來說,我們有身體的一部份,有物質,有靈魂的一部份,叫做靈, 雖然以從 spritually speaking -- soul, physicial speaking -- body。所以身體是屬物質的,靈魂是屬靈性 的本質的, 所以這是兩個部份。那麼功用呢?我們有對神的認識,這個叫做「靈」的功用;我們有對己的認識這個叫做「魂」的功用;我們有對物質世界接觸,這個叫做「體」的功用,所以我們還是一個的。

但如果把人硬分成三種人,一種屬魂、一種屬靈、一種屬體的話(最先這樣分的,不是倪柝聲,最先這樣分的是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 第一世紀到第一世紀全期的一個很可怕的異端,他們用希臘文說人類分成三種,屬體的叫做 sarxikos。屬魂的叫做 psychikon。屬靈的叫做pneumatikon。他們說 pneumatikon 的人才能得救,psychikon 的人不能得救, sarxikos 的人一定要滅亡。他說psychikon 的人在得救與滅亡的中間,不知道最後命運如何,可東,可西,pneumatikon 的人一定得救,這是什麼人呢?不是基督徒,是什麼人?是諾斯底 (Gnostic) 。諾斯底就是「唯智派」,或者「智慧派」,這種人認為他們比基督 徒更多明白上帝的真理,基督教所明白的是很膚淺的。他們認為他們知道的是深到什麼地步呢?有一種聖樹從上帝那裡掉下來,墮落以後就變成人性 ,人性中間很多人就沒有辦法脫離罪的捆綁,唯有真正得到一種特殊知識的個別啟示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spiritual knowledge individually reveled) 這些人知道那種知識的時候他 就得救了,所以人是憑知識得救。是不是科學的知識?不是。是不是教育的知識?不是。是從神那裡一種特殊的啟示給他的知識,這樣人就得救,這種人就是諾斯底。基督徒在哪裡呢?基督徒是「屬魂人」不屬靈,所以基督徒是屬於「屬靈人」與「屬體人」的中界,所以, 這樣,基督徒得救前途把握是沒有的。

那最壞的是什麼人呢?是猶太人,因為他們把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所以他們是萬惡,是屬於肉體的,他完全不明白。那倪柝聲就照著哥林多書信裡面所提到的,內在的人,還有血氣的人就把他歸成屬魂、屬體、屬靈,好像先把人分成三個不同的因素,然後再把人類分成屬於這個,屬於那個,屬於那個元素這個教訓不是聖經的教訓,因為聖經提到的「屬血氣」,也就「是靠自己,以自己為中心」的。而「屬靈」是屬聖靈,不是屬於你自己個人的靈,是屬聖靈引導的。所以「屬靈人」不是在你生命中間有三種人你是其中一部份。「屬靈人」是指你整個思想、情感、意志、身體裡面的意念、思念全部被聖靈引導,這個叫做「屬靈人」。所以如果你說照倪柝聲所講的,魂裡面有「理智、情感、意志」,靈裡面有「良心」跟「對神的直覺」 (The intuitive knowledge of God and conscious)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解經的時候不可以思想的,你一用思想就屬魂的,懂嗎?所以你讀書很多思想,很多知識,你就是屬魂的,沒有生命,「有知識,沒有生命」。這是台灣常常聽到的話,「你不要看他有知識,他沒有生命!」那你問他「生命是什麼?」「就是生命。」「 什麼生命?」「生命。」他講不清楚什麼叫做「生命」?其實當你的理性歸向真理的時候,你那個「歸向真理的理性 」就是「靈性」。

大家跟我說,「理性歸向真理的時候,那個理性就是靈性」。你不能說「魂」裡面有「理智、情感、意志」,「靈」裡面好像就不管這些事情了。那如果靈裡面沒有理智、情感、意志的話,那請問,我們魂裡面的理智、情感和意志到底與神有什麼關係?你就不能用理性 去明白聖經了,但聖經說「你要思想,晝夜思想上帝的話」(參:詩篇:12節),「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歌羅西書:32節),「聖靈來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講過的話」(參:約翰福音:1426節),這個就又變成「屬魂」的事情了, 所以這是很危險的。所以,我認為這是不對的。我們不能用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要保守你們的靈、魂、體」(參:帖撒羅尼迦前書:523節),有逗號,你就說「這樣就證明我們的靈魂有三個不同的本質,所以我們是三元的嘛!」那如果照這樣看的話,耶穌基督說「你們要盡心、盡性 、盡意、盡力來愛主你的上帝」(馬可福音:12 30 節),人變成四元了。 所以這種解經是 有一點毛病的,而倪柝聲最大的毛病就是「上帝的道是兩刃的利劍,把人的靈與魂把它剖開來了」,關於這一點,再過三、四個禮拜,下個月,我們會解經到第四章第十二節的時候會提到這個問題,所以你們好好忍耐。

二、啟示錄中間末世論是什麼?千禧年的真相?

答:千禧年就是一個很長的時期,也就是基督做王的時期。所以,改教家無論是加爾文 (Calvin, 1509-1546) 慈運理 (Zwingli, Ulrich, 1484-1531) 還有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他們都不相信有完完整整「三百六十五乘一千」的這個時期耶穌在地上做王。所以他們相信這個就是基督在教會中間設立了他的寶座,他成為屬於主的王,他就在教會中間做主做王,就是這個意思。

三、你平常所帶的詩歌是不是有賣譜?

答:我們還沒有,因為到現在還不大懂作生意,所以有好東西也不懂得賣。但是相反的我看很多人很會作生意,賣得東西都不太好。所以我們盼望不是為了生意,不是為了錢,有一天把這些譜,把它印出來,印出來的時候可以給很多人得到幫助。因為我的詩歌寫是寫得很快,每天要寫一、二十首詩歌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不要隨便拿出來,除非那個曲子本身有一些價值,我相信可以保存幾百 年的我才拿出來,所以我們的詩歌拿得很少出來,而我不把那些不夠價值的詩歌留著,我把它丟掉了。相反的我看見有一些年輕人有一點喜歡作曲的習慣,他就剛剛作一、兩首就馬上盼望全世界都知道一樣,所以這不是太大的一件事情,因為「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道書:12 12 節)。照樣,作曲多人來不及唱,作了一大堆沒有價值,所以不如好好的曲子以後真的有價值留一些在世界上就是了。而最後決定一首詩歌能不能留下去的,其實不是音樂家的本身而已,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聖靈在教會中間對聽眾和對唱的人的引導。所以如果你拿出來給你唱,以後你不愛唱了,再拿出來你就不愛唱,你死了就沒有人唱了。如果這首詩歌是好的,上帝會引導那些聖徒唱了願意再唱,那這樣就傳下去。所以這決定因素裡「聽眾」是很重要的。我感覺應當帶出來以後帶出來看看上帝在聽眾中間怎麼引導,好過快快印出來能賺一點錢,不是這個意思。

四、請問唐牧師,基督徒為什麼一定要跟基督徒結婚?

答:基督徒的徒只要一個人字旁就好了,你這個字不知道從哪裡來的 。基督徒跟基督徒結婚一定好嗎?不一定。所以如果你說「啊,感謝主,他是基督徒,好,一定是上帝的旨意。」那就麻煩了,不一定。因為有的基督徒是基督教「教徒」、禮拜堂「堂徒」、某某公會「會徒」、宗派「派徒」,結果信仰跟生活都是糊哩糊塗!所以你說「只要跟基督徒結婚就好了」,很危險。因為除了同樣是基督徒之外,你們的知識,你們的個性 ,你們的愛好、氣質、所受的教育、還有你們人生的經驗應當有一些可以再彼此調整,共同適應的中間有一些基本的條件。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思想交流」,如果一個人很有思想,另外一個人沒有思想。結果雖然從面貌來看很相配,結果有一天婚姻發生事情。還有生活習慣,有一個人愛清潔愛得不得了,一隻螞蟻爬過她的身這衣服就賣掉了。那麼跟一個每天路邊的狗、貓他肯抱的人在一起,這個婚姻一定不幸福的。因為這個個人的習慣太不一樣了。所以不但是基督徒跟基督徒結婚,還要思想一些其他會影響兩個人一起生活的適應條件的基本原因,這個很重要的。知識是很重要的,對工作的看法.... 等等。所以在戀愛的階段彼此察驗;「察」就是用眼睛,「驗」就是用經歷。「察驗」對方,你看,眼看手不要動 ,大家說「眼看,手不要動。」你就好好看了。

那麼「驗」不是身體去經驗哦,是從心靈去體驗對方和你可能到一個什麼地步。所以遲一點結婚不要緊,大家說「遲一點結婚不要緊。」我說「遲一點」哦,你不要說「遲一生」哦。我是說「遲一點結婚不要緊。」因為太遲結婚結果就結不了婚。為什麼呢?因為過慣獨立的生活,倒認為有另外一在身邊變成一個很妨礙、很打擾、很累贅的東西。太遲結婚的人是很苦的, 所以不要太遲,遲一點就好了,大家說「遲一點就好了」。還有一句話很重要的,就是「與其結錯婚,不如不結婚」,大家說「與其結錯婚,不如不結婚。」不結婚不會死的,大家說「不結婚不會死的。」 相信哦,啊,你剛才不講的很想結婚了!

五、如果一位牧師很專制難以溝通,甚至對同工施以暴怒,怎樣處理?我們教會沒有長老。

答:我應當對你們說,我相信的教會是「歸正教會」,而歸正教會在日內瓦的時候,在加爾文的時代是以長老、執事跟牧師團組成的議會,這個叫做 Consisitory Consistory 只有牧師跟長老(執事沒有的)。那麼,執事部、長執部就包括牧師、長老所組成的議會,以及執事們所組成的整個整體叫做「長執會」。那麼當時的牧師跟現在是不大一樣的,當時加爾文自己做為議會的領袖,還有一些改教家像伯撒 (Beza, Theodore, 1519-1605)、布靈爾 (Bullinger, Johann Heinrich, 1504-1575) 等等,嚴謹到比選總統更嚴謹。 那麼當他們 選了一些長老出來,這些長老要明白真理,要明白上帝的道,要真心 愛教會, 要固守真理的奧秘(參:提摩太前書:39節),對異端絕對不妥協,而且能清楚看出錯誤的教訓在哪裡,又能夠真正牧養、保守、也能夠好好規劃整個教會事工的。他們的責任就是規劃教會 事工、策略,無論對內對外,牧養、佈道、保守、宣教一切的工作,這個是這個議會Consistory 所做的工作。那麼,執事是從會眾幫忙選出來的,選以前是議會定哪一些人有夠規格,給會眾來選。而會眾選的時候,選出來以後這些人就做比較普通的事務,不是決定策略和規劃整個前面的路線的事情。所以你注意看聖經的教訓是很清楚的,使徒們在寡婦的事情上、供應她們食物的事情上,他們太忙忽略了,所以就不得不要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些執事們來做這些工作。所以執事不是管牧師的,執事不是請牧師、請傳道;趕牧師、趕傳道的。執事是處理教會裡面那些傳道、牧師在太忙的時候沒辦法處理的事情,這個是執事的工作。

那長老就要有固守真道奧秘的責任,所以這是不一樣的,所以長老跟牧師們應當是在一個議會裡面策劃屬靈的事工。而執事呢?執事就比較做雜務的事工,那這樣教會就清楚了。聖經裡面沒有告訴我們怎樣選法,選的時候怎樣選?誰可以被選?聖 經沒有說怎樣選?誰選?但是誰才可以被選有幾個原則:「要有信心 」,他後來被選出來證明不但有信心,而且被聖靈充滿,他們要有愛心,他們有好的名聲,他們有過聖潔的生活,能管理自己的家,成為社會的榜樣.... 等等。你的教會牧師很專制。上帝是最專制的,跟我說,「上帝是最專制的。」但是因為上帝是真理所以上帝絕對不會做錯事。那你的牧師到底是不是真理呢?你的牧師真理懂多少?你的牧師是不是「權大於理」?如果是的話,你的教會就有災禍了。如果你的牧師是「理大於權」,那你的教會也有災禍了,因為你們不把權柄交給有真理的人。所以,如果一個牧師是真正順從神、有真理的,那應當給他照著真理的原則指導我們,給他多一點權柄好好治理教會。如果一個牧師對真理的了解很模糊,自己也很糊塗的話,又有很大的權柄,那這個教會就很危險了。所以柏拉圖 (Plato 427-347 B.C.) 講一句話,「智慧和權柄沒有結合的時候,那個地方就產生混亂。」大家說,「智慧跟權柄沒有結合的時候,那個地方就產生混亂。」

孔子是一個「有智無權」的人,是不是呢?所以他周遊列國,許多的王都不接受他的思想,所以孔子、耶穌在世界上,柏拉圖、蘇格拉底 (Socrate, 469-399 B.C.) 都是智慧有,權柄沒有的。結果蘇格拉底跟耶穌被殺死,他們被殺都是給「民主」殺死的,所以蘇格拉底死在民主的下面。耶穌也是給群眾大聲呼喊說「釘他十字架」而死。從人 的看法來看他是很可憐的,從神的旨意來說,神安排他的死是有神的旨意。 除此以外我們就看見如果「有權有智」的人能夠做王的機會是很少的。當然在羅馬帝國裡面只有一個人叫做馬可奧熱流 (Marcus Aurelius Antonius, 121-180) (第二世紀),在印度也有一個人, 這個人叫做 Ramakrishna Hedge (1926- ) 他不但做了印度的總統, 而且他寫了上下冊大概一千多面《世界哲學歷史》,東、西方都有的,我有那些書。所以這個叫做「Philosopher King」,這個是柏拉圖想出來的。如果一個有智慧的人又有權柄的話,這個國家是有福氣的。所以我們很盼望上帝興起有異象、有智力、有領袖才、有愛心、有信仰、有真正刻苦耐勞、有做榜樣的人來做牧師,那很難哦。這樣的牧師真的如果有的話,可能薪水應該一個月十萬美金才夠的,但是教會是盼望牧師是好得不得了,給他最多五百 塊美金就算了,這是很不對的事情。

有一次我在馬來西亞, 我說「你們要不要第一流的牧師?」「要要 .... 」那個時候他們都知道他們的牧師不夠好,他們要第一流的牧師。我說「你們給他第八流的薪水,哪裡能夠拿到第一流的牧師?」 「嘿嘿嘿.... 」他們就笑起來了,自己知道自己理虧。那個時候鄉下的牧師騎的腳踏車都是生銹的!真是窮得不得了,看到有錢人就不知道要怎麼樣,怎麼樣領袖?我就不一樣了,我教會裡面有很多社會裡面最有錢的人,但是他不是會友,他在別的教會做禮拜,做會友,但是到我的教會來聽道,每個禮拜我在雅加達他一定來。其中有一個,他的銀行有三百 家,三百間銀行的總裁在我那裡。我不會因為「哦,你是銀行家」就特別搖搖尾巴,我沒有尾巴可以搖。所以我看他跟看大學生、窮人一樣的。 有一次他來到教會遲到了,沒有位子坐,滿得不得了,坐在樓梯上面,坐在梯上蹲在那邊。後來有個大學生看見,「誒,怎麼這個這樣出名的人(有時候在報紙上常聽見他名字的人),怎麼會坐在梯上呢?」就把位子讓給他,我看了這兩件事,我在那邊講道,我講到一半看到他遲到坐在那邊,再看見一個人讓位,我繼續講,我不管他。我心裡知道這個教會有前途,為什麼呢?因為對於有錢、沒有錢要一律看待。第二、年輕人對於老人家懂得尊重,這都是好的現象。好不好啊 ?(好。)大家以為我們選執事的時候,這些最有錢的人都會進去,結果都不進去。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還沒有做會友嘛!怎麼進去?所以他們就知道我做事情是用什麼原則來處理了。如果一個牧師很難溝通怎麼辦呢?那麼,就試試看開一個溝囉,他那邊沒有溝,你從這邊開過去,開了以後倒水進去,看看通不通?如果不通,最後一關那邊還塞住,你禱告,帶大的鋤頭去通。所以,開溝,帶鋤頭去通,大家說「開溝,帶鋤頭去通。」就會溝通了。你要勇敢,傳道人也是人。你可以說「牧師(很客氣的說),我要跟你談一些話好嗎?」那你跟他談。談了以後,他怎樣的態度,你另外再說,你要試試看。

六、請問唐牧師,我們禱告的對象是「天父」?或者「耶穌」?或者 「主耶穌」?又奉主耶穌的名禱告,到底合不合情理呢?

答:「主耶穌啊,求你給我....,奉耶穌的名。阿們。」那奉耶穌的名對耶穌禱告,可以不可以啊?聖經裡面有沒有對耶穌禱告的?當然有了啊。耶穌到地上的時候,四福音都充滿人對他的禱告。「主啊,若是你肯,醫治我吧。」「主啊,我信心不夠,求你幫助我。」「主啊,我需要,求主與我同在。」這都是人對耶穌禱告的記號,對不對呢?聖經裡面有。那麼,你說「但是他們沒有奉耶穌的名啊。」他不會「主啊,我信心不夠,求你幫助我,奉耶穌的名。阿們。」他們不會這樣講,對不對?那怎麼辦呢?我告訴你,耶穌升天以後有沒有對耶穌禱告?有沒有 ?你說「都是奉耶穌的名對父禱告。」有沒有?有。新約聖經最後一 句話就是對耶穌禱告 ---- 「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啟示錄: 2220節)是不是對耶穌禱告啊?直接對耶穌禱告,對不對?那 邊沒有「奉耶穌的名。阿們。」 你說「好,我現在明白了,我每天就對耶穌禱告不必奉他的名就好了 」,不是這個意思。如果你要明白禱告真正的原意就是「在聖靈裡,奉耶穌的名,向父禱告」,大家說「在聖靈裡,奉耶穌的名,向父禱告。」再一次,「在聖靈裡,奉耶穌的名,向父禱告。」這個是邏輯上最正確、完全的禱告。

那麼用另外一句話呢?就是「在聖靈的引導之下,靠祂的幫助,藉著基督的名所代表救恩成全的功勞來到上帝的面前」,你明白了嗎?所以我是「聖靈幫助我、聖靈引導我」,這個叫做「在聖靈裡面禱告」。然後呢?「靠著耶穌的名」,這個「名」 是上帝賜下,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就是我們藉著祂死與復活的功勞向上帝表明我們的心願,這個叫做禱告。所以這樣呢,就沒有錯了。那麼如果你已經奉了耶穌的名,向耶穌禱告,後來再奉耶穌的名有沒有錯?也沒有問題。如果你把這個當做錯的,你就變成內疚,你的禱告就變成好像有罪惡感,其實不需要,因為當你禱告的時候,你藉著基督人性 的得勝來到基督神性的寶座面前,這樣禱告也沒有錯,所以不必太計較,太內疚,或者太過受邏輯的捆綁。但是,聖經從來沒有人對「聖靈」禱告。這個是聖經清楚的,沒有,沒有一個人對聖靈禱告,聖經沒有這個例子。那,是不是可以對聖靈禱告?我們沒有得到聖經的教訓。但是聖靈用說不出來的嘆息代替我們禱告(參:羅馬書 826節),是不是呢?所以我們禱告常常會錯的,我們禱告常常不明白上帝的心意,聖靈是最參透神一切的心意,最明白上帝的心意的,所以祂照著上帝的心意糾正我們的禱告,把我們的禱告帶到更完美的地步,改正我們。我們常常禱告錯,包括你們有時候為我禱告都禱告錯了,你要知道禱告錯了嗎?「上帝啊,求主幫助唐牧師給他釋放你的話就錯了。」我哪裡可以「釋放」上帝的話?我是誰?上帝的話給我釋放以前是不是不能透氣?綁得半死,後來我把上帝的話釋放出來。我不能釋放上帝的話,只有上帝的話才能釋放我,大家說「我不能釋放上帝的話,是上帝的話才能釋放我。」所以台灣的這個禱告已經禱告錯了五十年了,就是從聚會所的習慣來的,「願主幫助我們把你的話釋放出來,你的話釋放出來.... 」,全本聖經沒有上帝的話「釋放」出來的 ,上帝的話不受捆綁嘛,「上帝的道卻不受捆綁」(提摩太後書:29節)為什麼釋放呢?聖經說什麼?「你們要明白上帝的道, 你們要曉得真理」,真理就什麼?---- 使你們自由(參:約翰福音:8 32 節)。

是真理釋放你們,真理使你們自由,不是你們使真理自由。所以這個禱告是不對的。每次你禱告不對上帝說「氣死了,又不對。我不聽!」那你糟糕了,所以好在聖靈用說不出來的嘆息幫助我們禱告,因為祂知道上帝的意思,聖靈常說「原諒他,他弄錯了,現在他又講錯了。」上帝說「好啦!因為你叫我原諒我就原諒他。」所以好在有聖靈。但是直接對聖靈禱告? 沒有。所以班尼辛 (Benny Hinn) 那一本書《 Good Morning Holy Spirit 》,我不知道他從哪裡得到的根據?直接對聖靈講「早安」,直接對聖靈講「晚安」。至於聖靈接受敬拜,有沒有例子呢?有可能。從哪裡衍生出來的呢?聖哉!聖哉!聖哉!所以天使敬拜上帝的時候把聖父、聖子、聖靈三重的聖哉歸給上帝,所以聖父、聖子、聖靈接受敬拜是可能的。在聖詩裡面,從教父到現在都給聖父、聖子、聖靈讚美,「讚美聖父上帝,讚美聖子上帝,讚美聖靈上帝」,這表示這應當是沒錯的,因為上帝是接受讚美的。 那禱告,聖經就說「在靈裡禱告」,藉著聖靈的幫助禱告,奉耶穌的名禱告,向父禱告。

七、怎麼樣使人對三位一體更了解?

答:這已經解答了是嗎?有沒有解答了?O.K. 我問你,基督教的聖經有幾本?一本。是嗎?真的嗎?(真的)人家佛教很多本呢,幾千本,什麼《金剛經》、《嚴華經》、什麼經....,一大堆,基督教的聖經有幾本?(一本)。一本,對不對?大聲一點,幾本?(一本)亂說,明明這裡幾百 本,怎麼只有一本,你那邊有沒有?你有沒有一本?有沒有?你剛才說謊,單單象信友堂就有幾百 本,什麼只有一本 。那,你現在開始明白我要講什麼了。這個「幾百本」是不是等於「好多本」,或者還是一本?還是一本。所以聖父是一位,聖子是一位,聖靈是一位,到底是不是一位上帝呢?還是一位,三位一體。不同地方在哪裡?不同的地方就是到了三就要停止不能再多了,為什麼呢 ?因為啟示我們的上帝告訴我們只有三位,一位是本源,一位是受生,一位是從祂而出的。從父所生的叫「聖子」從父子所出的叫聖靈,子是唯一被生的,所以叫「獨生子」,因為子是被生的,靈就不被生。靈不被生那祂與聖父、聖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是從父、子所出。所以,父差聖靈,子差聖靈,父、子同差聖靈,聖靈就成為上帝的靈,又成為耶穌的靈,從父上帝來的靈,基督耶穌的靈,所以這樣,父、子所出的,這個就是三位一體。

所以我想,你們說「冰是 H2O,後來每一個 H2O 加上八十個卡路里就變成了一個C.C. 變成的 H2O 水,等到水一個C.C. 把它加上五百四十卡路里,一百度的水就變成一百 度的蒸氣,就馬上增加七百多倍,那就變成蒸氣,還是 H2O。」「水是不是 H2O?」是;「冰是不是 H2O?」是;「蒸氣是不是 H2O?」是,「三位一體」。錯了!你們教主日學已經騙小孩子騙了很久了,我告訴你,這個錯了。為什麼錯了?因為那個「水」就是那個「氣」,那個「氣」就是 那個「冰」。但是「聖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 你說「怎麼可能?」聖經說「上帝差祂的兒子來」,然後耶穌基督說 「祂要賜給你們另外一位保惠師」(參:約翰福音:14 16 ),是「另外一位」嘛!所以有人說「聖父」就是「聖子」,「聖子 」就是「聖靈」,亂講! 三十多年前台灣有一個很出名的牧師講一篇道,第二個禮拜登出來,人家交給我看,我大搖其頭。他說「其實明白三位一體很容易,就是聖父祂自己來做人的時候,就變成聖子。聖子升天再跑回來訪問我們就變成聖靈了。 」這是完全錯誤的思想,這個叫做「神格惟一論」 (Monarchianism),這個叫做形態論 (Modalism),這個叫「撒伯流主 義」 (Sabellianism) 就是「一位上帝三個時期三個功用」、三個功用、三個身份,這個就表示祂是同樣一位,我們不接受。正統的信仰是聖父是聖父,聖子是聖子,聖靈是聖靈,所以我想得半死(結果還沒有死),最好的解釋辦法就是「基督教的聖經有幾本?」你說有一 本。結果呢?你有一本,我有一本,他有一本不是三本嗎?還是一本 「三位一體」, 這樣了解就更好了,好不好?這個是 origional 的哦, 所以你要用的時候,你要說「唐牧師說」,這是 copy right

八、上帝為什麼如此聖潔公義呢?

答:我反過來,「如果不如此聖潔公義的是上帝嗎?」好了,結束了。 我們怎麼知道上帝是聖潔,是公義的?因為祂啟示自己的時候告訴我們,祂是聖潔,祂是公義的,否則我們不知道。而一啟示出來的時候,你一相比才發現其他的宗教根本沒有這個觀念。所以希臘的神是住在奧林帕斯 (Olympus) 的山上的,奧林帕斯山上最有力的神叫做赫拉克勒斯 (Heracles),最會音樂的神叫做謬司 (Muse),把火帶到人間的神叫做普羅米修斯 (Prometheus),最美麗的女神叫做愛芙羅黛蒂 (Aphrodite) (你們講的是羅馬,我講希臘)。後來最高的神叫做宙斯 (Zeus),這個宙斯到了羅馬就改名叫做朱庇特 (Jupiter) 了,普羅米修斯到了羅馬就改名叫做瑪爾斯 (Mars),謬斯後來改名的時候就叫做阿波羅 (Apollo),然後另外一個神愛芙羅黛蒂到了羅馬叫做維納斯 (Venus),你明白嗎?所以那是羅馬名,我剛才講的是希臘名,不要混亂了,台南跟台北是有距離的。那你發現他們的神怎麼樣?亂來的。他們的神可以搶人家的老婆的,亂倫的,可以犯姦淫的,可以殺人的。所以,結果那些有識之士不能繼續在這種宗教中間。他們後來發現有一種生意人,從猶太來經商的,這種人叫做希伯來人,叫做猶太人,講的是希伯來文,又會講希臘文,就跟他們問「你們為什麼不拜我們的神?」他說「我們的神只有一位,是耶和華上帝,是獨一的神。」「祂是怎麼樣的?」「祂是絕對聖潔的,絕對公義的,絕對良善的,絕對慈愛的。」後來有許多的希臘人就不要他們自己的宗教了,他們就變成相信猶太人所信的上帝,這種人新約聖經給他叫做「敬虔人」,所以你讀新約的時候,你讀到「敬虔人」,你不要以為那個是指很敬虔的人就是那樣,不是。那是指希臘人歸向耶和華的那些人,其中有一個人在這種人中間叫做哥尼流(參:使徒行傳:10 1 節),這種人後來聽到福音就相信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所派來給他們的。

九、希伯來書二章第一節,有「隨流失去」的問題,這和「預定論」有無相異之處? 答: 在希伯來書第二章有「隨流失去」(希伯來書:21節),在第六章有「不能從新又懊悔了」(參: 希伯來書:66節),這就是他們雖然得了聖靈,在聖靈中有份,結果他們就到第十章也就是好像重新再踐踏,重新再賣了主耶穌基督,把上帝兒子的寶血踐踏在他的腳下。這三處聖經似乎和預定論是相悖的,但是不是如此,他 說「恐怕你們隨流失去」,不是說真正得救的人真的給水沖去了,沒 有那樣說。他說「恐怕你們不能從新懊悔」,「恐怕你們把上帝兒子的寶血踐踏於腳下」,但是後面有講「你們卻不是這種人」,「我深信你們不是這種人」。所以這個是一種什麼?一種心理上的警戒,使聖徒更謹慎自己的言行,免得再墮落的時候,雖然後來可能再得救,變成和外邦人一樣的把羞辱歸給上帝,沒有把榮耀歸給上帝。所以這不等於說真正得救重生的人會再失去救恩的意思。你們爬過高樓嗎?從高樓看下去怕嗎?怕不怕?因為有玻璃嘛,你不怕。如果你站在那屋簷旁邊,怕不怕呢?你怕什麼?怕跌。怕跌還不要緊,跌了以後會什麼?會死。死了還不要緊,半死不死,更怕。當你怕的時候,你怕死的時候,你死了沒有?還沒有死。因為什麼?怎麼知道還沒有死?因為死了不會怕,大家說「因為死了不會怕。」很簡單哦。所以,如果你真正是一個怕不得救的人,就表示你真正還會怕不得救,表示救恩在你身上,所以你懼怕。如果你是一個滅亡的人,你不可能這樣懼怕。

十、根據唐牧師所說「歸正神學是基督降生以後最靠近聖經真理的神學系統。」請問,歸正神學是否全然無誤?

答:我說「最靠近聖經」,你就問「是不是全然無誤?」你這個人故意給我找麻煩。我說「最靠近聖經」,我的意思就是「沒有可以與聖經完全相比的,只有聖經全然無誤」,懂不懂?啊,盼望你聰明一點

十一、若想更深入認識歸正神學基本理論,可閱讀什麼參考書?請你推薦。

答:歸正神學不是說自己沒有錯誤,所以歸正神學一直要「歸正」,什麼時候發現我們有毛病的時候,就預備歸正,什麼時候有人挑戰歸正神學我們就好好查考聖經,那結果我們就要繼續不斷長久歸正。所以歸正神學不是固定的形式,歸正神學是一個繼續不斷動 性的「精神 」,你明白嗎?歸正神學是繼續不斷動性的自學精神,動性的信仰動力,動 性的一種願意「順從神」的心志 (Reform theology is a mentality not only a fixed theory. Reform Theology is a spirit of reformation. Reform Theology is a general pricnciple. Reform Theology is faithfulness to the word of God.) 對上帝真理的忠心,對自己願意繼續不斷更新變化以完成達到完全歸向神的那個精神,這個是歸正神學。 最要緊的書當然是《基督教要義》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這一套的書,也就是中繙譯成《基督教要義》。但是《基督教要義》在章文新所編輯的「輔橋出版社」的那一套上、中、下繙 譯得很不完整,有很多歸正宗神學裡面最重要的原則都被他繙掉了。因為章文新博士那個時代的基督教已經相當接受新派了,所以一方面承認加爾文的偉大,一方面把他中間那些最重要的,特別是關於預定論還有其他神特殊主權的事情把它刪掉了,因為他要迎合那整個運動 。所以我想你可以看英文的,你看《 Institutes of Christian Religion 》這一本書,這很重要的。歸正神學其他的書籍呢,你看柏可富 (Louis Berkhof, 1873-1957) 的系統神學,你可以看賀智 (Charles Hodge, 1797-1878) 的系統神學,如果中文就是一本很簡單的,是任以撒所的系統神學。我想不到三、四百 面,如果有的話樓下就可以買到。如果可能的話,叫校園團契,或者福音會的人把那些書帶多一點來,你們就可以買那些書,你自己去查考。

十二、唐牧師你好(我相信你也很好),約拿向尼尼微城的人說預言,尼尼微城的人就悔改了,請問你,他們是向耶和華悔改還是向他們自己所拜的神悔改?或者他們只是向著神蹟奇事悔改?只因約拿是從大魚腹中出來信了他。

答:我相信約拿從大魚腹中出來以後一定洗澡,洗澡以後換了衣服然後才約定時間要對他們講話,他不是很腥的就跑去。所以他們聽的人到底知道不知道他是從魚的肚子裡出來的?我是不大肯定的,如果知道也不一定要相信,可能以為他是說騙人的話,所以跟他從魚腹出來有的能力不一定有關係,但是很清楚的,上帝就感動 他們,使他們悔改,所以我相信所有的悔改一定有神的工作參與在其中所以他們悔改。但是他們悔改是向他們的神悔改嗎?不是的。因為尼尼微城聽到的信息很清楚的是「上帝要降災禍給你們,從天上降禍給你們,所以他們悔改的時候一定是根據約拿所講的上帝這種信仰悔改。所以約拿,我認為(是我認為,你不一定要跟著我)是宇宙中間、歷史中間最有能力的佈道家,他可以在幾天裡面叫王族到百 姓全城悔改,你看能不能?我每次來台北也就是這麼多人。你看,有什麼人一來台北第二天陳水扁到唐飛,一直到不能飛的都悔改?他是最有能力的佈道家。那麼,最有耐性 的佈道家,最偉大的心志的佈道家是哪一個,你知道嗎?最多人聽道的佈道家是誰? ---- 葛理翰 (Billy Graham, 1918-),不是按比例,按人數。最有耐心,最堅強意志奮鬥到底的最偉大的佈道家是誰? 啊?誰?慕迪 (Dwight Lyman Moody 1837 - 1899 )?不是!是誰?慕迪會比保羅更偉大嗎?會不會?不會哦。那麼保羅好不好?不是。誰啊?挪亞!傳道一百 二十年,結果只有他的太太、三個孩子跟媳婦,還一直傳一直傳,傳了一百二十年。我如果到你們這裡來,到了五年你們只有八個人,我一定不來了! 我想我沒有那個耐性,他一百二十年哦,人家說「數十年如一日」,這是中國人的成語,但是如果你看聖經,你要說「一百 二十年如一日」,所以上帝的道高過人的道。好,我再答一、兩題就結束了,好不好?因為每天有每天的功課。主耶穌說「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4節),你們就常常給我不夠。

十三、遇到沒有生命的同工要一直容忍他,或者請他回去?

答:可能你請他回去到一半他叫兩個人回來來把你請回去,因為沒有「生命」嘛!沒有生命的同工他就不一定用生命跟你解決囉?他用手段跟你解決了,因為他沒有生命嘛!你怎麼敢說他沒有生命呢?或者他生命不夠豐富呢?為什麼沒有生命會做同工呢?你選錯人了是嗎?所以我到現在還沒有請過一個同工離開。我同工很多的,我不是沒有事情跑來這邊講道,沒有事情做的。我們已經有二十個分堂,我們的同工,全職的、部份時間的、office 的、義工的....,幾百個人,每個月發薪水的。那麼,我沒有請過一個人離開,到現在沒有請過。有一、兩個自己離開,為什麼呢?因為他要離開嘛!有一個自己離開以前,哇!搞了很久,大家說「叫他走,唐牧師叫他走!」我說「不」,為什麼呢?照我看耶穌沒有請過一個同工離開,是猶大自己去,耶穌說「你去吧!你要做的事你去做吧」(參;約翰福音:1327節)他說「好」,他就去了。所以耶穌沒有請過同工離開,我到現在還沒有。是不是以後繼續這樣?我不知道,可能我會的,必要的時候我會請同工離開,如果他信仰不好,我會請他離開 。如果他根本不照應當做的事誠實的做,我會請他離開。如果他在「財」、「色」兩件事情上有毛病我會叫他離開。那麼,沒有生命的同工怎麼叫他離開呢?你當然需要有一個力量,神與你同在,給你有能力,或者你說「長執們一同看出來」,或者弟兄姐妹明白你的申訴是有道理的,所以有一些教會不得不要用「聘書」,就是給同工有任期。校園團契有沒有任期?一生一世做到死?所以你們如果怕沒有飯碗的就可以考慮,因為在校園團契沒有任期的。但是校園團契照我知道的是一個到現在我看到的很真心,很愛主,很單純,很遵行神旨意的一個機構,所以如果你怕沒有飯碗才進去的,一定連進都進不去。

十四、教會裡面有位姐妹平日不出席崇拜會、各種聚會,即使來了也遲到,好像病奄奄似的,但若有一些遊戲或者靈修會她就生龍 活虎,很強勢的想主控一切的聚會,不太順服教會的領導,請問怎樣對待這樣的事情?

答:是誰把那些餘興節目交給她的?啊?應該有很屬靈權柄的人對她說「我奉主的名對妳說,妳是一個愛遊戲而不愛聽道的人,妳要悔改!」今天教會最大的毛病就是沒有德高望重、靈性 穩重,說話有權柄的人在教會中間做領袖,所以這是很危險的事情。我們盼望有一些年輕人好好做人,不要教人因你年輕小看你年輕。而且能夠真正從你的穩重,從你的嚴謹,從你的順從神,從你的靈性 ,從你的嚴肅的生活裡面尊重你,讓你講話人家聽。有一位李建安博士是「國際馬來西亞神學院」的院長,他二十七歲的時候做了馬來西亞最大的衛理公會的執事部主席。他執事部裡面比他老的多得不得了,有七十多歲,但他們都尊重他做主席,因為他們看他的事奉很好,而且每一次重要的事情,他講的話每一句都很中肯,所以大家尊重他做主席。好,我現在答最後一題,其他的就留到下個禮拜再答。

十五、約伯記,約伯的十個兒女無辜遭殃,如何跟上帝的公義劃上等號,對外邦人來說?

答:這個很簡單嘛!神賜下,神收取,只有祂有絕對的權柄。我們是被賜下的,真正的權柄還是神的。我有一個小女兒,這個人大概是很有邏輯的人,我不明白,每一個孩 子個性不一樣到這個地步。有一次坐車回家的時候,「媽,妳不是對我們說東西給人不可以拿回去嗎?」「是啊,我已經對你們講了好幾次,東西給人不可以講回來,懂不懂?」「懂。我就是聽妳的話,所以今天聽爸爸講道我就莫明其妙了,因為上帝把兒子給約伯為什麼祂可以拿回去,我們就不可以拿回去?」她也不問我,我一面開車她問她媽媽。有沒有頭腦啊?很有頭腦哦。我問你「為什麼上帝可以拿回去?」 我結婚的時候對我太太講一句話,「上帝把我借給妳,把妳借給我。」一借就幾十年,啊,妳要不要對妳丈夫說?「上帝把我借給你,把你借給我。」為什麼呢?因為結婚的時候我們互為夫婦還是在地上暫時的年日,我們永恆的生命,真正產業的業主是上帝。所以如果上帝把我取去的時候,妳不要太難過,上帝把妳取去的時候,我也不可以埋怨,因為上帝把我借給妳,把妳借給我。我也不知道從哪裡得到這個觀念,結婚那一天我就對她這樣講了。「所以妳要預備心,何況我一年八個月在外面佈道,坐了飛機這麼多次掉下來的時候,妳要記得這句話,上帝把我借給妳,把妳借給我。」她說「不要講那些話。」 我說「我再講一次,上帝把我借給妳,把妳借給我。」就是這樣。

那麼,上帝把約伯的十個孩子取回去的時候,到底約伯失去了十個孩 子嗎?沒有!是搬到那邊,移民,所以根本他沒有失去兒女。 那你說「上帝的公義要怎麼樣解釋給外邦人聽?」我告訴你,怎麼證 明他的兒女沒有失去呢?因為他有三千頭隻牛、多少羊、多少駱駝, 這些失去的時候,真的失去。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移民,就埋葬了。 沒有靈魂,沒有靈魂嘛,就死了!他的兒子呢?有靈魂。所以當上帝 賠償給他,重新賜福給他的時候,五百變成一千,一千變成兩千,三 千變成六千, 你看見聖經所記的嗎?什麼意思呢?---- 加倍賜福給 他,對不對?但是,那個時候再給他兒女的時候,給他多少個?---- 十個。為什麼不是二十個?你說「因為很簡單嘛,他太太老了不能生太多。」不是的!給他十個已經加倍了。為什麼?因為那邊十個這邊 十個不是二十了嗎?你明白了嗎?所以約伯記最後一章是證明人有永 恆,人的靈魂是不死的很重要的無言的啟示。感謝上帝!沒有別本書 像這本書的,偉大得不得了。 好,我們就答到這個地方,這些我們下個禮拜再答了。我把這個題目 每次留在台北,我不帶去,免得我帶去弄亂了,在雅加達答,雅加達 的在新加坡答,新加坡的在馬來西亞答,馬來西亞的到香港答就變成 亂七八糟了,所以就留在這裡。我們低頭禱告。 請一位帶領禱告,無論是誰,你開聲帶領我們做一個感謝的禱告。請 不要等待,請一位禱告,不要等待。好,現在我們唱一、兩首詩歌就開始我們今天晚上的解經大會。請范姐妹。


唱詩:讚美233

靈裡生活

宋尚節詞、黃楨茂曲

十字架上與主同死,同葬且同復活,如今一同升到天上,活著不再是我,

主住裡面佔領一切,看主所看說主所說,求主所求作主所作,祂是我主。

不是自己努力掙扎,是主裡面動工,不是自己模彷基督,是主裡面長大,

主住裡面變化一切,愛主所愛樂主所樂,憂主所憂負主所負,主心我心。

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只願主旨成就,不是自己奢望什麼,只願主話成全,

主住裡面實現一切,聽主所許信主所許,愛主所許望主所許,主話必成。

不與世人同負一軛,樂在主內同工,不是自己單獨追求,也愛彼此建立,

主住裡面聯絡一切,同心合意恆切禱告,靈裡合一愛裡同工,主內一家。

哇!聽完剛才的問題解答,這首歌真是我們的夢想。我們一起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真是渴望可以有好同工,不是單獨的追求,而是我們一起被建造,在你裡面彼此建造,也在基督裡能夠一同事奉。主 ,我們渴望在教會裡有好同工、好牧者。主,願在這裡你就裝備我們,幫助我們。主,讓我們中間疲倦的,重新有力,想睡的整個醒過來。主啊,無論如何,求你用這個時間來得著我們,我們再一次把唐牧師交在你的手中。願你保守他的身體,願你加給他靈裡的力量,我們 仰望你,這樣同心禱告,奉靠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請坐,把時間再交給唐牧師。

我們一同打開希伯來書第二章,我們要從第十六節一直唸到第十八節,今天我們要把第二章講完。一同開聲來讀: 「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 姓的罪 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 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我們低頭禱告: 「主啊,感謝讚美你,把這些偉大的真理,把這些確實的、實在的、在歷史中發生過的,為我們的生命預備的救贖,所成全的救恩的真理啟示給我們,我們感謝讚美你。今天我們再一次謙卑恭敬到你的面前,以受教者的身份,受教的耳朵,受教的心對主說,「主啊,對我們說話。主啊,用你的真理教導我們,用你至聖的真道建造我們,用你活潑的聖言來引導我們的思想,好叫我們從迷津中間,好叫我們從故步自封 沒有辦法靈活的明白你的真理的靜止狀態中間活潑起來,因為你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懇求你用你的真理來引導我們,我們把一切榮耀都歸給你。主啊,我們在你面前把你無用的僕人交託給你,你的聖手膏抹他,你的聖靈充滿他,你的愛豐豐富富澆灌在他的身上,你的智慧透過他的舌頭,把你的話傳講清楚,感謝讚美,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尊名求的。阿們。」

我們在第二章的前面一段提到了耶穌基督把我們當做他的弟兄並不以為羞恥。這樣,基督為獨子,我們為其他因他而被主自己、父所接納的眾子。這樣。基督為兄弟中間的長兄,我們被稱為「兄弟」,我們就在弟兄之會中間認他為我們的領袖。感謝上帝!「他不救拔天使,他只救拔亞伯拉罕的後代。」這是在第十五節裡面特別提出來的。上個禮拜我對大家說,這節聖經在全本聖經中間有很特別、很特別獨特的地方,因為這是唯一的一節聖經提到了「救贖的範圍」是在「人」的範圍裡面,不在「靈界」的範圍裡面。那麼人之所以被救贖,不是因為我們比天使更好;我們被救贖不是因為我們比天使更能禱告,不是因為我們之中有什麼資格、條件,或者我們有怎麼樣的可能性 來被上帝所拯救,乃是因為祂自己把祂的主權施恩在我們這些人的身上。所以聖經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我們沒有任何的功勞,我們沒有任何的條件,甚至不是因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可以領受救贖的恩典,乃是因為祂救贖之恩隱藏了使我們可以信的道,這樣,我們就因為聽道產生了信心來到祂的面前。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在加爾文主義救恩的五個要點裡面,在第二條裡面提到了 unconditional election,也就是我們是無條件蒙上帝所拯救,所揀選。上帝揀選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好處,上帝拯救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資格,乃是因為祂願意,祂樂意,祂主動 的要把祂的憐憫賜給我們。聖經裡面把神的主權,祂的公義,他的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祂說什麼呢?「我要恩待誰我就恩待誰,我要憐憫誰我就憐憫誰」(參:出埃及記:3319節; 羅馬書:915節)。這就表示祂的主權是要賜給照祂所願意賜給的人。這樣,天使不受救贖完全不能怪上帝。天使滅亡,天使因為墮落離開本位而滅亡那是天使自己應當承擔的審判,因為神是公義的上帝。所以這位公義的上帝就按照人的罪該受的審判來施行審判,卻不按照人該受的恩典 來給我們得著恩典,因為我們在罪惡中間之後,我們沒有一個人該受恩典,所以祂的恩典,他的救贖是憑著祂的主權,他絕對的智慧賜下來的,和祂施恩給我們是一個「責任」完全是不能夠把它相提並論的

在浸信會的系統神學繙成中文最重要的那一本書,就是史特朗 (Augustus Hopkins Strong, 1836-1921) 所寫的「基督論」的「救贖」的部份時候,他有一句話是不大合聖經的,他說「因為基督既然成了人,他就有了人性 ,他這樣就漩渦在人的罪性裡面,所以他有救人的責任。」這不是聖經的教訓!基督根本沒有責任,沒有義務來拯救人。他拯救人完全是因為神的恩,是因為神拯救人的主權,不是我們所配的。而基督被差遣的時候,他是樂意住在人間,他是甘願擔當我們的罪,他是完全順服天父,而且是甘心情願站在罪人受審判的地位來為我們受了公義的制裁、上帝公義的審判、律法的咒詛、忿怒在他身上的施行,因為他的愛就這樣臨到我們身上。親愛的弟兄姐妹們,「他不救拔天使,為什麼?」我們已經從邏輯,從聖經重要的教訓裡面提到一些原則性 來看,為什麼祂不救拔天使。因為天使是純粹的靈,the pure spiritual being,所以天使跟我們人是不一樣的。我們在肉身之中的時候,我們靈性 的靈魂和物質性的 身體結合的時候,我們有一段的時間是在物質的間隔和蒙蔽之中,所以我們就不像純粹的靈是直接活在神的面前。我們在暫時中間有物質生活的幾十年,天使沒有這個。所以天使沒有身體,沒有物質的這個階段,沒有物質和靈性 中間蒙蔽的這個可能。

天使,第一、他是靈體裡純粹的一個位格。第二、他是在神面前直接看見上帝,在永恆的狀態中間。這樣,當天使犯罪的時候,他是直接的向神在永恆的狀態中間犯了罪。人犯罪的時候是接間的在肉身之中 ,在暫時過度的中間,我們是在蒙蔽中間犯了罪。所以神就思念我們 的本體不過是塵土(參:詩篇:103 14 節),就把恩典賜給我們 。這當然不構成我們的資格,也不構成我們的條件,乃是出於神自己 的憐憫,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所以祂就憐 憫,施恩在我們的身上,差遣祂的兒子到地上來與我們相同。「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 掌死權的,就是魔鬼。」 這樣,耶穌基督到世界上來的時候,是照我們的樣子成了有血肉的身 體,而我們人性原先被造的時候是照著祂的樣子被造成有神形像、樣 式的人。所以我們應當照神的樣,我們墮落以後不像樣,祂再我們不 像樣的「樣」來成為罪身形像的樣子,在這個世界上。這種認同,這種捨己,這偉大的犧牲,也就是基督教真理的根基,基督教倫理的基礎,是我們效法永遠最好的、最完美的模範和榜樣。

感謝上帝!基督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別要藉著死來敗壞掌死權的魔鬼。這樣,基督來拯救人的時候,他在肉身中間施行拯救。我們在肉身中間犯罪抵擋神,他在肉身中間為我們順服神來擔當我們的罪。我們在肉身中間受試探,他在肉身中間得勝試探。我們在肉身的過段中間,我們不信上帝,他在肉身的中間以絕對的信從上帝,順服祂來成全救贖,使我們因他的順從,我們從「不順」變成「順」,從「不信」變成「信」。這樣,他的順從就成了一切順從他的人永遠得救的根源(參:希伯來書:59節)。這都是從全本聖經的總原則歸納起來的信仰所講出來的話語,感謝上帝!那麼他的信,他的順從,他的救贖,是不是臨到所有有肉身的人呢?不是。在香港有一個人問我一個問題,「我們因為有肉身,我們可以得救,那麼死了以後我們就不能得救。以後我們身體復活的時候還有機會再得救嗎?那些第一次死了沒有信主的,等再復活的時候,有了身體可以再得救嗎?」不是的!聖經告訴我們,「當那時候,復活的時候,義人復活的時候,他們就要得著榮耀,而惡人復活的時候就要受審判」(參:約翰福音:529節),那時候得救的機會已經失去了,那時候悔改的機會已經失去了,原先就是當他們在肉身之中最先的這個階段中間,如果他們悔改信主的時候,他就能得救。

那麼是不是上帝救贖亞伯拉罕的後代就是「拯救所有人類中間有肉體、身體的人」呢?不是。因為「從亞伯拉罕生的不都是承受應許」(參:羅馬書:96-7節)。亞伯拉罕生了以實瑪利,亞伯拉罕又生了以撒,以撒是在應許之中生的,以實瑪利不是。所以不是凡從亞伯拉罕生的都得救;從亞伯拉罕生的有得救的以撒。那麼你說「從以撒生的都得救嗎?」也不是,上帝說「我恨惡以掃,我愛雅各」(參:瑪拉基書:1 2-3 節; 羅馬書:9 13 節),這是在以掃跟雅各還沒有生出來以前神的諭令 (The Decree of God),神的旨意的宣告和 揀選已經向他的父親以撒顯明出來了。所以,這樣,不等於說,以掃 受刑罰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因為以掃是做了惡,忘記了神給他長子的名份,他輕看上帝給的位份,這樣的人應當是受審判的,不過神早就提到了這件是他沒有生出來已經預知的事情,這是神的權柄。至於雅各被揀選就不是因為雅各比別人更好。雅各是一個好名的人,雅各是一個不真誠的人,雅各是一個詭計多端的人,這更顯出恩典臨到一個人完全不是因為這個人「可以」,或者 這個人「有資格」,乃是因為恩典臨到一個人是出於神的憐憫,恩典才叫做「恩典」。

親愛的弟兄姐妹,雅各卻有一句話成為眾人,我們應當效法,或者學習的事情 ---- 「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詩篇:24 6節)。所以詩篇給雅各提到這一句話的時候,他有一個尋求、渴慕上帝的心,他行的手段是不對的,但是他尋求神的心志是對的。神在這方面給我們看見應當有尋求神的心像他一樣的。親愛的弟兄姐妹。從雅各生下來就成為以色列家。雅各生了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以薩迦、西布倫、約瑟、便雅憫這十二個支派,這就成為以色列的家,而上帝的救恩就從以色列家傳下來,在雅各的子孫裡面就有彌賽亞,神的獨生子透過雅各的子孫,特別是猶大支派,大衛的後裔,也就是以君王為身份的大衛的後裔來承繼這個王位,耶穌基督被生下來。那麼,這樣,上帝對亞伯拉罕所講的,「萬國要因為你的後裔得福」的那個單數的「後裔 」就是指耶穌基督這個人。這樣,萬民、萬國、萬族、萬方的人都被 耶穌基督寶血買贖回來歸向上帝,這些人就是「父所賜給子,子又將永生賜給他們,蒙揀選的在真教會裡面的份子」。所以,「他不救拔 天使,他救拔亞伯拉罕的後代。」 那這些亞伯拉罕真正的後裔是誰呢?真正的後裔就是「以信心如同亞伯拉罕在神面前領受恩典的人。」所以我們今天應該建立信仰,操練信心,把信心化成行為, 因為有信心沒有行為的人,是什麼?---- 是死的(雅各書:226節)。我們自稱為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我們是不是真正有信心在神面前?亞伯拉罕是在信仰中間、歷史中間、全本聖經救恩歷史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榜樣。

耶和華說,「當亞伯拉罕獨自一人的時候,我呼召他、我揀選他」(參:以賽亞書:512節)。這個「獨自一人」不是指 他當時還沒有結婚,也不是指地上沒有第二個人,更不是指他是唯一是最好的人,是上帝看沒有人像他有這樣的資格,所以就把他揀選了。他「獨自一人」不是指他單獨存在,他「獨自一人」是表示他在當時代中間唯一照著純正的原理,把應當有的信仰呈現出來的一個人。所以當時的整個人類社會中間是「多神論」,多是「拜物教」,多是「精靈教」,那些把木頭、石頭當做神來敬拜的偶像崇拜的社會,亞伯拉罕絕對不和他們走同樣的路。亞伯拉罕在當時社會中間是唯一相信只有獨一的上帝是真正的上帝,所有木頭、石頭的神不是真正的上帝,這種「獨神信仰」的這個基礎是神原來放在人裡面的,也不是人的功勞。所以「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你們心裡」。這是羅馬書一章十九節告訴我們的,所以無神論也好,無論是有神論 也好,無論是什麼宗教的人士,甚至是共產主義的人士,或者那些許多不相信宗教功效的人都好,他們內心的深處神已經種植了一個一神信仰的種子,就在人生命中間所認知的第一個最基本的元首性 的真理。這個信仰你一壓制下去的時候,其他的一切都開始變亂了。所以當一個人「阻擋真理」的時候,上帝的忿怒就從天上降臨在他們的身上,這是羅馬書第一章第十八節告訴我們的。而那的地方,十八節說「就是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這些人,他們「阻擋真理」,在原文的意思就是「壓制真理」的意思,他們壓下神放在他心中「獨神信仰」的真理,而亞伯拉罕是唯一當時沒有壓制這個真理,勇敢讓內心中間「獨神信仰」的這個普遍啟示的種子可以萌芽出來的一個人。

所以,亞伯拉罕就接受神的呼召。亞伯拉罕從年輕的時候,從猶太人的歷史中間就給我們看見他是相信獨神的,所以神呼召他「出來,離開你的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要去的地方去」,卻沒有告訴他到哪裡,那個時候他已經七十五歲了。一個七十五歲的人,已經有這麼一大把的年齡容易搬家嗎?不容易搬家。你們姐姐、哥哥搬到美國,叫你爸爸跟著去他一定不 愛去的,為什麼?年紀大了不愛移民,大家講好不好?「年紀大了不愛移民。」已經慣了,怕生疏的地帶,怕沒有朋友。亞伯拉罕去的時候,不但完全順服上帝去,他七十五歲,年紀大了,移民,甘願去,他還感動 他的爸爸去,他的爸爸可能超過一百歲,也跟著去了,為什麼跟著去呢?因為這個父親原來是拜偶像,甚至是做假神來供應別人敬拜假神的工廠的一個廠主。但是當他看見亞伯拉罕以獨一神的信仰走一生的道路,到七十五歲聽見神吩咐就順從的時候,他說「我願意跟著我兒子的信仰,走這條道路。」 亞伯拉罕不但是信心之父,他是有可以感動他父的信心。所以信心之父,又感動他自己之父,你看到沒有?這是很特別的一個人。不但如此,亞伯拉罕信神是叫死人復活的,是從沒有創造有的,是「起死回生,使無變有」的上帝,就是他的信仰。他的信心不是「以自我的信念」建立的一種信心,乃是以神的作為,成為他信心對象的內容的一種信仰的系統。他的神是獨一的神;他的神是工作的神;他的神是有大能的神;他的神是能夠使無變有的神。這個叫做 creatio ex nihilo 拉丁文的意思就是「創造的神」。 他的神是能叫人從死裡面 復活的神, 這個叫做賜生命的神, 不但是 creatio 而且是 resurrectio。祂不但是從沒有變成有,是創造能力的神;祂乃是使人從死裡面復活,使罪人得著聖潔,使人領受新生命,祂是拯救的神。所以亞伯拉罕的信心成為我們的信心之父,他的信心成為我們的榜樣。

他的「信」不是建立在「信念中間的擴張」,他的「信」是建立在「神的作為」成為他的信心的內容,他所信的上帝是拯救的上帝;他所信的上帝是創造的上帝。當你的信心建立在這位創造主身上的時候,你就知道萬有都是祂的,你不過是萬有中間,被造中間微小的一份子,你就知道生命是從祂而來的,你就成為有盼望的人。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我今天晚上不多講了,但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是那些真正得救的人,不是因為你的功勞,不是因為你的行為,不是因為你的工作,不是因為你的資格,不是因為我們配。因為如果是「資格」,是「配」,是「功勞」的話,那麼恩典就不是恩典了。恩典之所以成為恩典,因為是「不配得」的才叫做「恩典」,大家說,「恩典之所以稱為恩典,是因為不配得的才叫做恩典。」我不配得神的恩,而神竟然把我不配得的恩典賜給我,所以我就成為蒙恩的人。一真正知道自己而蒙恩的人,他就真正珍惜上帝的恩,他不會糟蹋上帝的恩,他不會輕看上帝的恩典,他不會荒廢上帝的恩。不但如此,他才真正做一個懂得榮耀上帝,懂得感恩的人。因為對恩典神學的了解,是榮耀神的神學的開始。對恩典神學的覺悟就是把榮耀歸給上帝的動 機的糾正,感謝上帝!這樣,我們越明白神的恩,我們就越感恩。我們越領受神的恩,我們就越把榮耀歸給上帝。所以,亞伯拉罕的後裔就是神所拯救的對象,這些人是真正蒙恩,真正因信稱義,領受神的恩而要榮耀上帝的那一些人。

「他不救拔天使,只有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第十七節,「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我們前面已經對大家講了,第二章的前面一段乃是提到我們稱為「弟兄」,這是全本聖經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在詩篇裡面提到在「弟兄的會裡面」(參:詩篇: 2222節),提到了我們是「弟兄」,但是在新約中間呢?基督是「長兄」,我們 被稱為「弟兄」。我們今天教會,全世界的人,我們都稱自己為「弟 兄姐妹」,這個原委哪裡來呢?這個到底根本的思想哪裡來?就是從 希伯來書第二章這個「基督藉著救贖使我們成為弟兄,與他一同為後 嗣,一同領受兒女的權柄」,從這裡來的。 這裡就告訴我們,第十七節「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什麼這裡說「凡事應該與他的弟兄相同?」因為這裡是不是指我們的條件的問題,是指他的「條件」的問題。那麼他應該與弟兄相同,不是像剛才我所講的,史特朗說的「他應該拯救我們」,不是!這裡講的「應該與弟兄相同」是指他的「條件」的問題。那麼他到底還需要什麼條件呢?就是他做為祭司是要有條件的,請你注意。我們得救是無條件的,我們沒有條件蒙上帝恩典,但是耶穌基督要成全救贖的恩典,他要在神面前可以為人贖罪,在神所定的規則裡面,他要符合於神所定的條件,這就是他被生在女子之下,被生在律法之下,他為女子所生,而且生在律法之下。換句話說而,耶穌按照律法書所說的,要成為祭司,要贖罪,要獻上挽回祭,他就要有祭司職份應當有的條件。

現在我們回到一個很簡單,人常常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耶穌要等三十歲才出來呢? 」為什麼司布真 (Charles Haddon Spurgeon, 1834 - 1892 ) 十七歲就按立牧師,耶穌要三十歲呢?難道司布真就比耶穌更天才十三年嗎?為什麼耶穌要等三十歲才出來呢?聖經說「他要盡諸般的義」(參:馬太福音:315節)。「盡諸般的義」就是遵行神律法所要求一切的責任,是這個意思。在律法書裡面,五經裡面摩西說「做祭司的要三十歲才可以做祭司」,所以施洗約翰出來的時候是三十歲,半年以後耶穌出來,施洗約翰比耶穌更早六個月生下來,所以這兩個人都按照律法的規條來做上帝的工作。這樣,施洗約翰三十歲出來,耶穌基督三十歲出來,他們照著律法的規定,祭司三十歲受按立。這裡說「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什麼意思呢?他要做人與神中間的祭司他就要有人性 ,他要與弟兄相同。所以,不但如此,在人性中間,他要照著神在律法中間為做祭司的人所盡的責任所有的各樣的條件。所以你這裡看見耶穌基督是完完全全,絕對順從,遵照天父的旨意來做祭司。「祭司」這個字,在希伯來書是很重要的名稱。希伯來書講「大祭司」這三個字是比保羅十三本書信裡面所提的大祭司所加起來還更多,這是希伯來書的特別用詞,這是希伯來書的特別信息。

所以第一章、 第二章,到了最後這一段的時候,「大祭司」這個名稱出來了,以後到了第四一直到了第七章你就看見大祭司、祭司、祭司、大祭司,這個教義性 的解釋和舊約裡面聖所與至聖所之間事奉祭司的角色的責任就很清楚一步一步的告訴我們了。而這一節在這裡,十七節所提的,「他就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這就是以後好幾章希伯來書要講的基督救贖的工作最重要的一個前奏詞了,這裡先提出來了。「他凡事要與他的弟兄相同」,這個跟第十四節所講的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呢?十四節所講的,「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那裡所提的是「要藉著身體能死,才進到掌死權的魔鬼 那裡,把掌死權魔鬼打敗。」這個是指他與撒但國度之間的關係,需要一個的能死的身體。但是這裡第十七節講的不是;這裡所提的乃是他需要一個身體,是在人與神之間,不是與魔鬼之間的關係。所以這裡他講的,他所做的是大祭司的工作,為什麼呢?大家再讀一次第十七節,一、二、三「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 姓的罪獻上挽回祭。」 「為要在上帝的事上」,剛才是在「與撒但爭戰把掌死權的魔鬼打敗 」的事情上他取了人身體。這裡「上帝的事情上」是指什麼呢?是指 「獻祭」的事情。所以這個「獻祭」的事情,這個「事」是什麼事呢 ?是神與人之間一個中保所做的事。這個「事」是什麼事呢?是祭司 所做的事,所以祭司所做的工作,就是在神與人中間所做的工作。祭司在人面前是代表上帝,祭司在上帝面前是代表人,大家說「祭司在人面前是代表上帝,祭司在上帝面前是代表人。」所以「祭司們」,也就是人與神之間的「中保們」,是照著神所定的原則來替人辦屬 於上帝所要求的事情。

我再講一次,祭司們,也就是人與神之間的中保們,是要替人辦神為人所定一些原則人所需要的一些事情。所以這樣祭司既然在神面前代表人的話,他就應當有人的身體。這樣,他就要凡事與弟兄相同。祭司在人面前既然代表神的話,他就要有神的生 命和神的本質,所以這個位格能夠在兩方面成為中保,這個「真正的大祭司」,除了耶穌就沒有人可以勝任了。原來舊約裡面所有的大祭司,不過是基督來到世界上預先所賜下的「影子」而已,他們成為中保,他們卻沒有無罪的人性 ,他們更沒有上 帝的本性,他們不過是有罪之中的人選一個來代替罪人而已。當他們代表神的時候是蒙差派,或者蒙神設立,卻沒有神的本質在裡面。而耶穌基督做中保成為大祭司的時候,他是在神面前代表人,他在人面前代表神, 這個代表性的職份,這個代表性的資格高到一個地步 ---- 他自己是人,他自己又是神,你看到了沒有?而他是人的時候是以無罪的人性 站在人與神面前代表人的。他自己是神的時候,他是肉身成為神的具體形像,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的中間,上帝在肉身顯現的這一位。所以,基督就在這一方面上為了辦上帝的事情,上帝什麼事情呢?上帝救贖人類的事情。上帝什麼事情呢?上帝要把百 姓呼召出來拯救他們的事情。這裡的「百姓」跟「弟兄」的用詞是在這裡分清楚的,「他凡事要與弟兄一樣」,所以他要為「百 姓」獻上挽回祭。所以在這裡我們看見我們是兒女,我們是上帝的兒女,我們是基督的弟兄,我們是主的百 姓。

你看見耶穌基督生下來以前,天使長加百列 (Gabriel) 對約瑟說什麼呢?你要給他起名叫什麼? ---- 「耶穌」,因為他要將什麼? ---- 將「自己的百姓」,「自己的百姓」,你看到了沒有?自己的百 姓從罪惡裡面救出來(馬太福音:121節),救出來以後是不是他的百姓呢?當然是他的百 姓。還沒有被拯救出來,是不是他的百姓呢?啊?是不是他的百姓呢?是「還沒有得救的百 姓」,對不對?這樣,他的百姓在罪中,他就用寶血,用挽回祭,用他的贖罪祭把他們拯救出來。拯救出來以後,他不再稱他們為「百 姓」,他稱他們為「弟兄」了,你明白嗎?所以他要把百姓從罪中救出來,拯救出來以後是成為他的弟兄。不但如此,他又給他們一個稱呼,我稱你們為「朋友」。所以這樣,基督徒在聖經裡面有「神的兒女」、有「基督的弟兄」、有「基督的朋友」,有「上帝的百 姓」,有「上帝的召會」,所呼召出來的,有「聖潔的國民」,「祭司的國度」,有這些最好的名稱,一個一個擺列出來。這一節的聖經告訴我們,他就要與弟兄相同,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祭司是有肉身的祭司,是一個有人性 的祭司,成了人的祭司,而其他所有的大祭司,只有人性,沒有神性;他們有肉身卻有罪性 ;這一位是有人性,卻無罪性;有人的身體,卻有神性在人的身中間顯明出來,上帝在肉身顯現的一位大祭司。請你注意在這裡提到他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慈悲」、「忠信」這兩個名稱連在一起是很難得的一個配合,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慈悲」就表示了他真正明白體恤我們,所以他才是慈悲的;「忠信」就表示他絕對是照神的誠實,誠信真實的可靠的程度來成全這救贖的工作。

所以,這樣,基督在代表神那一方面,他成 為我們忠實的祭司;在了解人這一方面,他成為慈悲的祭司。耶穌基督因為代表神所以是誠信真實,是絕對可靠的,所以他是忠信的祭司。在代表人這一方面,他是慈悲仁愛,真正體恤我們軟弱的,所以他 是慈悲的大祭司。這樣,「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就變成一個很美好的結合,他在神,在人;神性 ,人性;在代表神,代表人的中間,他都把最完美的顯明在我們的身上,感謝上帝!耶穌基督是「忠信」的大祭司,這表示什麼呢?表示他絕對不背乎自 己。他照著神的本性所做的要一次成就,成就到永永遠遠,他絕對不背乎他自己,他不會半途而廢,他不會半路丟棄我們。如果我們看到第四章的時候,你就發現到猶太人,上帝把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到曠野的時候,結果上帝卻把他們撇在曠野,讓他們死在曠野,倒在曠野,只留下餘種,使約書亞、迦勒可以進到迦南,這就表示舊人沒有辦法承受神那榮耀的應許,因為我們在罪中死了,我們沒有辦法在義中活。這樣,我們除非在神面前靠著祂的能力,有一個新的生命把我們帶到迦南美地,我們就像那不信的種類,那被厭煩的世代一樣,要在三十八年,或者更整齊的數目來說,「四十年,你們的祖宗在曠野、試我探我,觀看我的作為,以致於耶和華說,我厭煩那世代的人,就在我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能進入我的安息」(希伯來書:39-11節)。我們講到第三、第四章的時候我會很詳細的提到靈性 在這樣的狀況中間,我們怎樣像以色列人一樣的敗壞,是很可惜的一件 事情。然而,我們雖然背乎祂,我們背乎自己,但是神的信不會因為我們的不信而變成被廢掉了。上帝的信實不會因為我們的不信實被廢掉,因為上帝絕對不會背乎自己(參:提摩太後書:213節)。為這個緣故,這裡說,「他是忠信的大祭司」。不但如此,他是「慈悲的大祭司」。這個祭司在神那一方面他是絕對信實可靠直到永遠不改變的應許者;在人這一方面,他是真正明白我 們的困難,了解我們的處境,體恤我們的軟弱,所以他是慈悲的祭司 ,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大家說「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我們剛才提到了基督的得勝,因為他披戴了血肉的身體,特別要藉著死打敗那掌死權的魔鬼。把魔鬼打敗了以後他就在我們身上作威作福,以暴君的身份來叫我們完全順服他嗎?不是,他拯救我們的時候,這裡告訴我們,他拯救那些有信心的人,但是這些亞伯拉罕的後代常 常在軟弱的中間,常常在試探中間,常常在困苦中間,所以他又為我們獻上了挽回祭。所以基督的死一方面打敗魔鬼,一方面挽回上帝的怒氣,大家說「基督的死一方面打敗魔鬼,一方面挽回上帝的怒氣。」

所以在這裡,這個很重要的字就出現了,祭司在這裡所獻的祭是「挽回」祭 (The sacrifice of propitiation) 我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耶穌基督的死原有四方面的功效,現在我把這四方面的功效一個字一個字提出來,你們可以好好寫下來。耶穌基督的死有重要的四大意義,而這四個意義就把他的「犧牲」跟神「救贖的計劃」完整的把它概括起來了。第一個意義,耶穌基督死的意義是什麼呢? The death of Christ, The sacrifice of Jesus Christ comprise the meaning of substution,代替性的意義。所以基督的死,他做祭司是連自己也把自己當做「祭物」獻上的祭司。這個和許多祭司不一樣的地方,許多的祭司自己是祭司,而獻祭人把祭物帶到他的面前,他給祭物按手替獻祭人獻祭的時候,祭物不是他,祭物不是獻祭人,獻祭人不是祭物,獻祭人也不是祭司,祭司也不是祭物。但是,耶穌基督獻祭的時候 ,他是把自己獻上,所以這是和所有的祭司完全不同的地方。他的獻 上乃是代替罪人受刑罰,代替罪人受審判,代替罪人接受了上帝的忿怒、上帝的刑罰,所以「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5節)。這樣,基督的死, The sacrifice of Christ, the death of our Lord is the substution in nautre. 是代替性的犧牲。第二樣、耶穌基督死的時候,他的犧牲的意義是什麼呢?耶穌基督的死不但是一個「代替性 」的死, 而且是「救贖性」的死, The sacrifice of Jesus Christ in His death has the meaning of redemptive in nature. 救贖性的,這是關於贖價的回來,表示我們怎麼樣付上贖價把我們原有的價值,把它取過來,贖過來的意思,這個就是基督教與其他所有宗教不同的地方。

在所有宗教裡面都有「勸善」的教義,都有盼望上天的這種宗教需求,但是在基督教裡面有救贖的觀念,這個「贖」就成為「救」的基礎。如果沒有把贖價付出去,沒有把我們取回來,沒有這個贖價把我們的生命救贖回來的話,那們我們基督教的信仰就沒有與其他宗教有什麼不同了。感謝上帝!耶穌基督的死有「救贖性 」的意義在裡面,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耶穌基督的死有「挽回性」的意義在裡面,The death of Jesus Christ, the sacrifice of Jesus Christ is propitiative by nature. 挽回祭 (propitiation) 的意義是什麼呢? 就是止住了上帝的忿怒,收回了祂對罪人怒氣應當有的刑罰。這種「止住上帝的怒氣,挽回上帝的忿怒」,這個是基督的死所達到的第三大功效。所以他不但是代替我們受了審判,他不但是把贖罪的代替為我們付出去了,把我們救贖回來,他也把神的怒氣止住了,這是第三方面。第四方面,耶穌基督的死的意義是「復合性 」的意義,The death of Jesus Christ, Jesus sacrifice is reconciliative by nature. Reconciliation 就是與神復合,我們不再做上帝的仇敵,我們不再與神為仇,不再是悖逆之子,可怒之子,我們現在變成與神和好了。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聖經這個次序從來沒有一次顛倒的,聖經從來沒有說「神與人和好」,聖經只有說什麼?---- 「人與神和好」,甚至當神主動的時候,還是說「人與神和好」。那麼你說「神主動 ,不是神與人和好?」不!上帝藉著基督使世人與祂和好(參:哥林多後書:519節),所以主動 還是從神,但是次序還是人與神和好。從來沒有說「上帝盼望與人和好」,「上帝啊,與我和好吧!」沒有 !只有說「上帝藉著基督使世人與祂和好」、「我們勸你們與神和好」、「我們求你們與神和好」,一共有三次這樣的用詞,「求我們」 、「勸我們」、「使我們」。上帝叫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上帝藉保 羅勸我們與祂和好,保羅求我們與神和好。祂這個求不是因為祂需要,祂這個求是因為祂知道我們根本無動 於衷,需要這樣懇切的邀請,我們才回到上帝的面前。這個和好之功,也就是基督十字架上做的第四個大工,所以這個是四個意義四方面的層次。我再講一次,耶穌的死是「代替性 」的,耶穌基督的死是「救贖性」的,耶穌基督的死是「挽回性」的,耶穌基督的死是「復合性 」的。在這裡提到了第三個名詞就是出現的,「為百姓的罪獻上了挽回祭,他要在上帝的事情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 姓的罪獻上挽回祭。」「在上帝的事情上」,什麼意思?就是「上帝為人預備救恩拯救人」的這件事情上,是這個意思。

你還記得第二章前面有一段「他為了上帝的恩替我們嚐了死味」。「為了上帝的恩」是什麼意思呢?他是不是自己需要上帝的恩才能嚐死味?不是,為「上帝已經為罪人預備的救恩」,他一定要受死的痛苦,所以他替我們嚐了死味。在這裡一樣,「在上帝的事情上,為我們獻上挽回祭」。「上帝的事情上」,就是「上帝預備拯救罪人的計劃」的這件事情上,耶穌為我們,為百 姓獻上挽回祭。這「百姓」是誰呢?這「百姓」就是馬太福音第一章所講的,「你要給他起名叫做耶穌,因為他要將自己的百 姓從罪中救出來」,所以我們這些人在神永世計劃裡面是被揀選,被預定成為基督的兄弟,上帝自己的百 姓。而基督要把自己的百姓從罪中救出來的時候,就是這個百姓。所以他要為「百姓」獻上挽回祭。我們在還沒有成為基督的弟兄以前,我們需要基督為我們獻上挽回祭,使神的怒氣不臨到我們身上。所以他這「救贖性 」的犧牲,「代替性」的犧牲,也成為「挽回性」的犧牲,更成為「復合性」的犧牲, 我們就與神和好了。 不但如此,最後的一句話是很重要的,第十八節,一同來讀「他自己 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在這裡我們看見,「他不救拔天使,他救拔亞伯拉罕的後代。」到第十八節「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我再重申一次,第二章所告訴我們的基督論的程序是藉著受苦進到榮耀,還記得嗎?是藉著死進到復活裡面的,是藉著降卑然後才升高的,藉著自己受痛苦,受死的苦,為我們嚐了苦的味道、死的味道才打敗掌死權的魔鬼,所以這個原則從來沒有改變。十八節在結束第二章的時候再一次出現這個字,「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所以耶穌基督不是以全能的上帝作威作福的樣子來表現他天上 的那一套最大的權能,不是。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搭救乃是透過與我們 一樣,成為有血有肉的身體;與我們一樣,經歷世界各樣的苦難;與我們一樣,受盡折磨成為憂患之子;與我們一樣,接受撒但的試探。這位要打敗掌死權的魔鬼的耶穌基督在做人的時候,先讓魔鬼輕看,先讓魔鬼試探,先讓魔鬼玩弄他。你說「真的嗎?耶穌讓魔鬼玩弄他嗎?」當耶穌受試探的時候,魔鬼是真正玩弄他。我們現在分析一下,基督怎麼可能受試探?如果耶穌基督在世界上受試探的話,那麼他是以人的身份受試探,或者以神的身份受試探?如果耶穌基督是以神的身份受試探的話,那麼神怎麼可能受撒但的試探呢?因為聖經說「上帝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參:雅各書:113節)大家說「上帝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所以基督就站在人的地位上受試探;如果他站在人的地位上受試探,天使是比人更高一些的,因為人被造比天使微小一點,而耶穌到地上做人的時候,第二章就清楚告訴我們 ,「只看見那暫時比天使微小一點的耶穌」(參:希伯來書:29節)。所以天使就看到你既然來做人,你就比我暫時微小,就用我比你更大的權威來作弄你,所以耶穌受試探。

我現在問你,耶穌到底受幾次試探?幾次試探?你說「三次」,你就講錯了,是那一次試探的時候有「三重試探」,那裡沒有說「耶穌受三次試探」,你好好看,沒有的。那三重試探一個再一個再一個,也就是那一次的機會裡面三次試探都來到了,但是試探完了以後是不是從此魔鬼嚇死了就不來了?是不是呢耶穌說「撒但退我後面去」,聖經說什麼?「撒但就暫時離開他」(參:路加福音:413節),「暫時」哦,「暫時」離開他,兩分鐘後再來。可能牠就會對耶穌說,「好,下次,你等著看,我這次暫時給你趕走了,我會再來,我必再來,我必快來,我快快來!」魔鬼是暫時離開他,所以如果你問「耶穌到底受幾次試探?」我要很嚴肅的對你說我相信他受萬萬萬次試探,從生的那一秒到他斷氣的那一秒,繼續不斷受試探、受試探,受無窮無盡,千千萬萬次的試探。「這是一段在時間的過程,這是一段做人的時刻,這是一段在肉身中間有試探可能的機會,難道我會放過你嗎?」我告訴你,在這一方面我是很佩服魔鬼的,因為魔鬼做工作比很多牧師更殷勤,而且牠是從來沒有得獎賞的,這兩件事我很佩服,殷勤做工,從不懶惰,忠心到底沒有獎賞,這兩件事,我是很佩服魔鬼。牠殷勤做工從不懶惰,大家說「殷勤做工,從不懶惰」,至死忠心,沒有獎賞」,「至死忠心,沒有獎賞。」牠明明知道要下地獄還是一直做,你看牠沒有獎賞還是做,所以魔鬼到底有牠的一套的。「你既然掉在暫時比天使微小一點,肉身狀況,暫時的時態裡面,是 可以受試探的,這一個這一生在肉身受試探的機會,我怎麼可以放過機會!」所以魔鬼就時時刻刻來試探。我相信牠千方百 計,千次、萬次,各樣角度,各種人性的弱點牠所能看到,可以當做試探的牠都來。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擔當我們的軟弱,耶穌在地上的時候體恤我們的困難,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經歷我們所經歷的各樣的心、靈、身、體、思想、意念所有的軟弱的可能性 。所以就在這一切的範圍中間試探就來。而這個試探是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不是「三次」,是三個層次,就是肉身的,就是關於今生的,關於來生的,關於榮耀的,我們「是不是要供應物質而忽略神的道」的試探、我們「是不是要用自己的能力來試探神,看祂能不能」的試探和我們「是不是要得著萬有的榮耀,結果卻出賣信仰」的試探。就在這三個層次裡面,成為試探耶穌基督來叫我們以後盼望可以相信一個失敗的主,但是耶穌基督卻沒有犯罪,大家說「他卻沒有犯罪」。

耶穌是站在人性的地位上受試探嗎?是的,因為神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那麼「既然你來做人我怎麼玩弄你呢?」你注意看,魔鬼知道牠不可以試探上帝,所以牠故意就玩弄耶穌基督。「你若是上帝的兒子」,「你若是上帝的兒子」,那耶穌怎麼回答呢?「你若是上帝的兒子,你可以叫石頭變成餅」(參:馬太福音:43節),耶穌說「豈有此理,你還懷疑,我就證明給你看我真是上帝的兒子。等一等,你看,變成餅干了!」耶穌這樣嗎?如果耶穌這樣做,耶穌做給牠玩弄了,就上牠的當了,為什麼呢?因為當牠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的時候,牠已經知道牠自己違背了這個定律,因為神性 是不可能受試探。所以耶穌基督是站在「人性」的地位受試探,耶穌敏感到一個地步,儆醒到一個地步是我們要效法的。我們今天常常人家講什麼,我們不思想他講得對不對?馬上給牠內容圈套套住,這是我們很多基督徒失敗的原因。亞當、夏娃最先的失敗就是從這裡失敗。「祂難道真說你會死嗎?你一定不會死,好,你吃吧!」(參:創世記32-5節)所以叫人懷疑上帝。那麼亞當、夏娃就不懷疑「叫他懷疑的」。 We must be skept to the Skepticism. 你懂哲學的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We should be agnostic to the Agnosticism. 對不可知論 (Agnosticism) 的人,你以不可知的精神「不可知之」。對懷疑論 (Skepticism) 的人,你以懷疑去「懷疑之」。因為一個懷疑論的人什麼都懷疑,就從來沒有懷疑他可以不可以懷疑。你聽懂了嗎?所以當撒但問「你若是上帝的 兒子」,是懷疑論囉,「你若是」嘛!是不是呢?我是不是啊?如果是的話。「若是上帝的兒子」,耶穌說「是」,那麼耶穌就給懷疑的人肯定增加他的信心嗎?上當了!耶穌先知道,先肯定一件事情,「 我是神的兒子,那麼你也可以試探我嗎?夢想!神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你到底在講什麼?」所以牠說「你若是神的兒子。」耶穌說「人活著。」什麼意思呢?人,不是「神兒子」的問題。你明白嗎?所以他是站在「人」的地位受試探,不是站在「神的兒子」的身份上受試探,所以「你已經搞錯了,你玩弄我嗎?」耶穌基督對信仰,對整個原則是抓到這樣緊。

我相信這一生很多人常常批評我,常常誤會我,「唐牧師這個不滿意,那個不滿意,常常罵人!」我再講,我從來沒有罵人,我只有責備人,你連「罵人」跟「責備人」都分不清楚,你國語這麼差可以不必聽我講道了。「責備人」是聖經的教訓,「罵人」是不對的;「責備人」是神僕人應當做的事情,而且不但如此,保羅說「那犯罪的要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參:提摩太前書:5 20 節),這是聖經的教訓。現在因為太多傳道人不遵照聖經了,所以不遵照聖經的傳道人變成「好傳道」,照聖經做的變成「反常」,這表示全基督教都在反常的狀態中間,你看到了嗎?施洗約翰是怎麼樣的傳道呢?宋尚節是怎麼樣的傳道人?當他應當責備人的時候,他責備,而他用愛心責備的時候神就建造教會起來了。今天那些不肯悔改的人,不肯認罪的人,他要試試看動 搖上帝僕人的身份,所以他們不但不接受勸勉和責備, 他們反過來咬你一口,你看見了嗎? 耶穌基督是很敏感的,所以當撒但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耶穌沒有說「不要這樣啦!上帝的兒子怎麼可以給你試探?上帝的兒子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所以你弄錯了,從頭,從頭」,耶穌不這樣講。「你根本沒有跟我討論的資格,我蒙差派不是跟你講話的,因為你沒有聽道的資格,我告訴你,神的的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話語。所以變餅不變餅不是你的事,是不是神的兒子不是你的事,這個和你沒有關係的。你現在叫我變,我告訴你,我是人所以受試探。」

人受試探的時候,聖經怎麼樣講關於食物呢?聖經的原則我抓緊,我就不上你的當,不受你的試探。所以耶穌回答說 什麼呢? ----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回答撒但。耶穌凡事受試探,耶穌在一切的事情上受試探,而他為什麼要受試探 ?因為他已經站到人的地步。他代表神是「忠信」的,他代表人是「慈悲」的。這怎麼可能,除非他了解你的痛苦。如果一個人沒有受過試探,怎麼知道受過試探的痛苦呢?如果一個人沒有疾病怎麼知道病的人的困難呢?如果一個人沒有餓過幾十天沒有吃,你怎麼知道那些 捱餓的人怎麼樣呢? 三天前我在飛機上看一張報紙,我差不多很想到英國把那個人打一拳 ,那是一個女人。這個女人跟人家偷生了一個孩子,以後她就根本不想要他,也不想養他,叫一個工人替她隨便養。後來工人不要做了,不做以後她就把這個小baby 放在家裡,每天去上班不給他吃,二十二天不給他吃。後來這個 baby 死的時候,和他生出來的重量差一點 ,只有五公斤,餓到整個人就是骨頭。後來律師找她,審判官問她「為什麼這樣?」「我根本不愛他嘛!」天下有這樣的女人,我想去打她一拳,不要說責備她,有這樣的人你看看,為什麼呢?毫無人性 ,毫無慈悲,毫無憐憫。耶穌基督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這讓我們多麼安慰,對不對?我們有一位這樣的祭司,在神與人中間。神高不可攀,神聖潔不可親,神是與我完全不同的,在最高的至聖所,最高的寶座上面,我是誰?我不能親近祂。

當以色列人要到何烈山的時候,他看見冒著煙,整個山有火在那裡,因為聖潔的上帝臨到那個山上,他不能靠近那個山,「凡靠近這山的必定要死」(參:出埃及記 19 12 節;希伯來書:12 20 節),因為神是這樣聖潔的。感謝上帝,神的威嚴我們今天可以到祂面前,為什麼?有一位慈悲忠 信的大祭司,大家說「慈悲忠信的大祭司」。 我們的主耶穌啊,你是我的主,你是慈悲的主,你是了解我的主,你是曾經在肉身受困、受試探、受苦、受丟棄、受誤會、受毀謗、受審判、甚至給你的仇敵吐口水,受玩弄的主,你了解我。我要問兩個問題,第一、耶穌基督如果不來做人會了解人的困難嗎? 不要先答,好好想。第二、耶穌受試探三十三年半,每時每秒,萬萬次受試探,如果有一次失敗怎麼辦。耶穌受試探的時候有沒有可能犯罪?如果有可能犯罪,那很危險的,他如果一次犯罪,救恩永遠不成功,那麼天上就沒有人,只有上帝跟一些蒙揀選的天使,連耶穌也不能回去的,那麼三位一體變成二位一體,聖父跟聖靈,耶穌孤單在地上犯了罪不能回去。 耶穌在地上能不能犯罪?如果耶穌不能犯罪的話,那麼上帝叫耶穌到 地上做人受試探,玩把戲嘛!反正他不會犯罪,所以魔鬼試試看會不會犯罪,試試.... 發現不會犯罪。那麼到底耶穌會不會犯罪?如果 耶穌會犯罪,這個太可怕,我不敢想。如果耶穌不會犯罪,這個也不 能理解,這個太渺茫了,這個太矛盾了,到底耶穌會不會受試探? 第二、如果耶穌沒有來做人,沒有受試探會不會了解我們?現在你們討論一分鐘,快快討論,不討論我叫他上來講。我有時把很重要的課題交給你們去討論。(不要談別的,有的沒有講 ,沒有講的要上台講了)有沒有講啊?跟你旁邊的人講講看看。好了 。現在討論好不好?

我許多時候把很多很深刻的,很尖銳的問題提出來給你們不得不要好好思想,因為你們平常做禮拜就是他講他的,你睡你的。「知為知」,你知你的,「不知為不知」,我不知我的,是知也,好了,就是這樣了,每個禮拜這樣,我就要你們好好去思想,這是我們的生死關頭了,這是我們的信仰問題,當我們的仇敵深入思想這些對我們發問的時候,我們到底怎麼回答? 我十二歲的時候,我的同學,就是初中一年級的同學就在我旁邊說, 「你的耶穌沒有什麼特別!」我說「為什麼?」「因為他是上帝嘛! 上帝被釘就裝作很痛很痛,其實沒有事情。」我那個時候才十二歲,整個人呆住了,怎麼有這樣聰明的同學在我旁邊?不信上帝又挑戰我,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回答人的問題,所以今天才會問題解答,聽懂嗎?所以今天如果有人刺激你,問你,給你很困難的問題,這都是神給 你特別的恩典,就是不信主的人刁難你,你要為他的存在感謝上帝懂嗎?上帝藉著他訓練你,上帝藉著他刺激你,如果你不能答他就表示過你沒有好好預備。如果你能答他,盼望他可以信主,那麼你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但是,如果你被他挑戰了以後你還不要去想,就罵他的話,「你硬著心,給魔鬼留地步!沒有悔改的,上帝丟棄你,撒但退去!」那你就越來越像撒但了。

基督教需要一些心腸寬大的,頭腦精細,而且心靈真正依靠上帝,滿 有智慧又肯謙卑,知道時代發展到什麼地步,又能從新舊庫拿出東西 供應人的人,阿們?可能就是你。 所以我相信這一群領受解經的人,有一些要被上帝使用做上帝的僕人 ,你不能逃避的。神既然給千萬人中間機會,難道是要你自己白白享 受嗎? 怎麼回答這個問題?耶穌能犯罪嗎?說「耶穌受試探可能犯罪」的請 舉手?越來越多,哦原來人家舉了你才敢舉?手放下來。「耶穌根本 不能犯罪」的請舉手? 那麼其他的呢? 「根本不知道」的請舉手, Agnosticism,是嗎?我告訴你,我也不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但我可 以比較勇敢的提出兩句話: 第一、 logically yes. 第二句 ontologically no. 從邏輯的推演耶穌應當是可以犯罪的。從本體論 來說,他絕對不會犯罪。 那麼,這個到底沒有解答嗎?這個到底答了沒有?我告訴你,我不知 道,這個太難的問題了,但如果耶穌基督到世界上來做人的話,為什 麼說 logically ,yes. (ontologically, no. 呢? 因為如果我說 yes. 你先把耶穌的神性跟人性把他混在一起, 然後變成一個可以受 試探而失敗的話,那麼這個在永恆中間怎麼交待呢?但是如果你說「 可能犯罪」的話,你的意思就是把他「神性」跟「人性」分開,人性可能犯罪,神性 不可能犯罪。那麼,他的人性、神性可不可以分開呢 ?我們不能回答。但是我告訴你,耶穌基督是真受試探,正像他在肉 身中間受苦是真正受苦。耶穌是真正死,正像他死的時候,真正斷氣 ,真正死。

這個「真正死」、「真正受痛苦」、「真正流血」、「真正憂傷」、「真正飢餓」、「真正乾渴」、「真正痛苦」、「真正驚嚇起來」,這些都是表示他是有真正的人性 。那麼他真的能犯罪嗎?如果你說「他真的能犯罪」的話,你要從內心深處感謝主,他絕對沒有犯罪,他完全得勝了。這是很奧妙的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耶穌基督到底是不是因為他做了人才能了解我們的痛苦呢?是不是?你們剛才有沒有討論啊?是不是?不是!敢大聲一點嗎 ?(不是!)為什麼呢?因為神的全知全能不需要受「經歷」所影響 ,這是比較肯定的一件事情。所以當耶穌基督不來做人的時候,他就能了解我們一切的痛苦,那麼他為什麼還要來做人呢?是不是因為他要了解我們的痛苦?不是,他要我們了解「他了解我們」,大家說「他要我們了解他了解我們。」他要我們了解「他肯了解我們」,要我們了解他「已經了解我們」,了解我們「他真正了解我們」。這個對我們這軟弱的人是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就是他慈悲的原因。「他成為 慈悲忠信的大祭司」,這個英文是 high priest,大祭司,一年只有 一個人的,而且,只有一次可以進到至聖所的。但是路加福音第三章告訴我們,當「希律第三年做王的時候,亞拿與該亞法做大祭司」,兩個,這是犯法的!這是違背律法的。耶穌基督是真正的大祭司,完 全照著律法的,完全照著摩西的律法,而耶穌基督受做祭司奠定禮的時候,設立他的那位上帝是藉著施洗約翰位給他按立做祭司。

你說「什麼意思?」就是當耶穌基督受洗的那一天,也就是他三十歲出來做 工,上帝藉著約翰給他膏立他大祭司的那個日子。為什麼約翰?因為 只有約翰有資格來按立耶穌。什麼原因呢?兩個原因:第一、施洗約 翰是祭司家庭生下來的真正的合法的祭司的傳統。第二、施洗約翰上 帝安排比耶穌更早半年生出來,所以在人的範圍位份比他更大的。所 以施洗約翰在給萬萬人施洗的時候,只是一個原因 ---- 為了「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受洗」。所以這些人受洗是為了認罪、悔改、潔淨 自己而受洗的。耶穌基督受洗是不是為了悔改呢?不是。耶穌基督受洗是不是為了他認罪呢?不是。耶穌基督需要潔淨嗎?不需要。那耶穌基督受洗為什麼呢?當耶穌到約翰面前要受洗的時候,約翰不好意 思,就講「應當我受你的洗,怎麼變成你受我的洗?」(參:馬太福 音:3 14 節)意思是什麼?「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我在你面前需要潔淨的。而你不是的,你為什麼受我的洗呢?」那麼既然耶穌基督不需要受約翰的洗,為什麼約翰還敢替他洗呢?原來約翰給耶穌施洗以前上帝對約翰說「有一位要來,你給他施洗的時候,聖靈降在他身上就證明他是用聖靈給人施洗的」(參:約翰福音:1 33 節)。所以耶穌受洗的時候,絕對不是為了他需要悔改。耶穌受洗的時候 ,絕對不是為了他需要潔淨。耶穌受洗的時候要向世人證明他才是真正用聖靈給人施洗的。約翰是什麼?用水給人施洗的。耶穌是哪一位?是用聖靈給人施洗的

大家說,「約翰是用水給人施洗的,耶穌是用聖靈給人施洗的」 那麼約翰怎麼知道哪一位呢?所以約翰受上帝的感動 ,上帝對他說「在你施洗中間有哪一個人聖靈降在他的頭上,那個人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所以耶穌基督受約翰的洗的時候,他回答約翰那一句話說什麼 ?「應當我受你的洗,怎麼你受我的洗呢?」耶穌說「我們理當盡諸般的義。」原文的意思,「我們應當照著律法的規條,順從上帝」; 他做祭司是照著律法的規條。律法的規條做祭司要三十歲;律法的規條祭司要被按立;律法的規條,祭司按立的時候是怎樣按立呢?在水濯盆那裡,水從上澆下來,從頭澆下來,到他的耳朵,一直到他的衣襟,是這樣給他設立做祭司的。所以約翰是祭司的兒子,約翰的父親名叫什麼?撒迦利亞,撒迦利亞是在聖殿裡面做什麼?做祭司的。所以約翰是從母腹裡面被聖靈充滿的,約翰是被生在祭司的家庭裡面的,約翰是從小明白律法的,約翰是神差來從母腹被聖靈充滿比耶穌更早生在地上來給耶穌做設立的這個工作的。所以只有約翰給耶穌設立。當約翰給耶穌按立做祭司的這個時候,形式上好像是普通的一件事情,給耶穌施洗,其實上帝對約翰說,「聖靈降在誰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那一位就是基督,你要為他施洗。」當約翰給耶穌施洗的時候,我相信他不會違背聖經,他是照著聖經裡面水是從上面澆灌下來。

你們今天受浸的人,你以為受浸才合聖經,那你自己負責任,但我的信仰,我相信聖靈是從上面澆灌下來的,聖靈不是在下面,是從 上面澆灌下來,所以水從上面澆下來,這就照著聖經的教訓,聖靈就從上面澆下來了。當耶穌受洗的時候,聖靈就如同鴿子降在他的身上就有天上,天開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聖靈降下來。所以我給人施洗的時候,我說「我用水給你施洗,預表聖靈降臨在你的身上」,這是受水洗,是受靈洗的一個代表。約翰用水洗,為耶穌鋪路,耶穌用靈洗,因為耶穌是叫人領受聖靈應 許的那一位,而聖靈從上澆灌下來,從上澆灌下來,這個澆灌用「水 」代表聖靈澆灌下來。耶穌做祭司是三十歲遵行律法,照著律法的規條受了按立,而上帝用施洗約翰來按立他。 第二個問題剛才提的,「耶穌如果不來做人,他能不能了解我們的痛苦呢?」能。但是他照樣要來做人,要使我們了解他願意明白我們的痛苦;要使我們知道,他體恤我們的軟弱;要使我們知道,他經歷過我們一切的痛苦。所以「受了死的苦」、「憂患之子」、「常經憂患,多受痛苦,為我們受盡許多的凌辱,為我們受盡鞭傷、刑罰」,這樣,他就體恤我們,這就是這一節最後的意思 ---- 「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這裡提到了「搭救」就表示他不但明白,他還能拯救我們。不但他了解,他還能使我們救脫,離開在試探中間的苦難,這樣就表示他原是全能的。如果他不是全能的,只是經歷過,他不過「了解」的話,他就不是救主。

感謝上帝,所以這一段聖經很清楚的把我們引到以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提到整個祭司在至聖所的工作所要明白的那偉大的真理,這是結束前面卻啟發後面一個很重要承先啟後的引言, 我們大家再讀第十六到第十八節:「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情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 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我們站起來,我們感謝上帝。唱詩:「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我們為主耶穌基督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凡事為我們受盡試探搭我們脫離苦難感謝上帝!我們把一切榮耀歸給主,求主藉著這些話堅固我們的信心,更使我們真明白上帝的話,也更愛神所啟示的真理,我們大家懇切開聲禱告。「主啊,我們感謝,我們讚美你!因為你的恩,你自己的愛你與我們同在,叫我們在你面前領受這樣的恩典,我們把一切榮耀歸給你。求主你捆綁撒但的作為,求主你吩咐牠遠遠的離開我們,你不讓牠在我們中間有絲毫攪擾的工作。主啊,求主你給我們明白你的話,你是這樣的愛我們,你為我們的緣故你披戴了肉身,你為我們的緣故接受試探,你為我們的緣故你受盡各樣的痛苦。主啊!你能搭救凡受試探的人,你是慈悲的救主,你是忠信的救主,你是為百 姓獻上挽回祭的救主。我們感謝讚美你,我們把一切榮耀歸給你,願主你施恩賜福,加添我們的力量,我們感謝讚美你,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的。阿們。

我們再為下去禮拜無論解答問題,無論是解經大會來禱告,我們一同開聲來禱告: 「主啊,我們在你面前再一次為下個禮拜來禱告,為你無用的僕人禱告,給他每天奔跑,每天飛行,每天講解,有主你的力量豐豐富富充滿在他的身上,你與他同在,給他把你的話傳講清楚,把你自己的旨意傳講得週全,使我們在你面前領受你的話語,我們的信心得著堅固,我們的靈性 得著興旺,我們愛你愛人的心也被豐盛起來。主啊,你聽我們的禱告,我們感謝讚美你,願主你施恩,與主你賜福,我們如此仰望祈求,是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尊名求的。阿們。」

我們安靜在主的面前。跟著我禱告:「主啊,我感謝你,你真是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你既然捨了自己,為我的罪獻上挽回祭,你既然願意受試探,代替我受苦,你就能搭救我。求主幫助我,使我在你面前因信心和依靠,我得勝我四週的事情,得勝撒但的試探、罪惡的誘惑、世界的敗壞以及魔鬼的控告。求主聽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請坐,我們一同唱詩,這本詩歌第兩百十六首「時刻需你」。我們唱詩的時候給大家一次的機會舉行感恩的奉獻。

時刻需你

1. 我時刻需要你,救主恩深,誰有柔聲像你,安慰我心。

2. 我時刻需要你,與我親近,魔鬼若來試探,靠主得勝。

3. 我時刻需要你,或憂或樂,主若不來同住,我就枉活。

4. 我時刻需要你,賜我恩言,願主寶貴應許,於我成全。

5. 我時刻需要你,主旨遵行,天天查考聖經,到主再臨。

(副歌) 我需你,我真需你,每時刻需要你,望主隨時施恩惠,我來就你。 ―― 唐崇榮《希伯來書查經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