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第五章
尊榮的大祭司(一)(四14~五4)
從四14起,作者論到他全書的中心主題:「基督為我們的大祭司」。在二17~18中有如幼芽的思想,在此段中闡述得更清楚。今天我們看見:
.我們大祭司基督的可靠(四14~16)
在舊約時代,大祭司的任務是代表犯罪的百姓獻上贖罪祭,當他們有需要時,他便設法幫助他們;現在,基督就是這樣的一位大祭司,而且更有能力和可靠:
1. 祂瞭解我們。在我們受苦時,祂鼓勵我們,給我們及時的幫助,因祂也曾經受試探和苦難。
2. 祂體諒我們。基督充滿同情和體諒的心,會感受到你的懼怕、憂愁、焦慮和困惑。
我們既有這樣一位可靠的大祭司,就當坦然無懼地進到基督施恩寶座前,為凓過去而得憐恤,為凓現今和將來而蒙恩惠(16)。
.我們大祭司基督的資格(五1~4)
基督也有大祭司普通必須的條件:
1. 祂的職任(1),是神揀選委任的大祭司。換言之,祂具備了代表神和人溝通的職任。
2. 祂的工作(2~3),是承擔大祭司為人獻贖罪祭的工作,便「愚蒙失迷者」從軟弱的困鎖中得釋放。
3. 祂的被召(4),到這個失喪的世界來完成拯救罪人的計劃。
祈禱 施恩的主,我今到𣿫寶座前,求𣿫幫助我。
尊榮的大祭司(二)(五5~10)
本段經文繼續深入探討基督為大祭司的資格:
.祂是神所委派的(5~6)
亞倫昔日不是因他有野心而擔任祭司職任,乃是出於神主權的揀選;從地位而言,基督遠超過亞倫,但祂卻與亞倫一樣,祂的祭司職任是由神所委任的,不是祂「自取榮耀作大祭司」。但作者為了證明基督超越亞倫的祭司職任,便引述兩篇詩篇(參詩二7,一一○4)來說明祂是:
① 神的兒子,有獨一無二的地位;
② 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為祭司,即基督為大祭司的無限終身性(亞倫的祭司職任是受地域時空所限的)。
.祂對人極盡體恤(7~10)
正如二17,四15及五2所描述,基督體恤人的軟弱。「基督在肉體的時候」這句表達了基督的「人性」,表達了道成肉身的基督也在短時期內受限制,經歷了最深的痛苦。讀者,你曾否在痛苦流淚中禱告呢?基督也曾如此!你曾否為經過的事而震顫呢?基督也曾如此!你是否正面對不能忍受的痛苦呢?基督亦曾如此!這些經驗好像是一所學校,祂在那裏「學習」順服,接受訓練(8),我們今天在苦難中也是受訓練。祂既學好了順服的功課,所以有資格成為我們完全的救主和幫助者(9)。
祈禱 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基督,我們也當學𣿫那樣完全順服神旨,在苦難中勇敢前進。
淺薄的危險(五11~六8)
到此,我們進入此書的第三個警告──淺薄的危險。
.責備(五11~14)
作者正在失望挫折中:「我怎能繼續下去呢!」他在第11~12節的呼喊可以這樣意譯:「你們雖聽見我上面所說的,但你們好像不明白我在講甚麼。其實你們作基督徒已經很久了,照時間來說,你們本當為人之師了,但是你們現在還好像仍在幼稚園做小學生!」這也不是今天許多基督徒的寫照嗎?我們聽道已久,但屬靈的心竅仍未開,靈性淺薄,生活仍很世俗化,眼光短視,心胸狹窄,缺乏屬靈量度。這完全由於屬靈的五官尚未經過充分的運用習練所致,這樣的人不能在道德的事情上分辨好壞,只有在靈性上成熟的人,才能在靈性及道德感上分辨有益和有害的教訓,或正確與錯誤。
.勸勉(六1~3)
作者勸勉我們,若要進到成熟完美的地步,就必須離開那些基礎的道理,向前邁進,努力追求更多的屬靈知識,在聖經上繼續建造,正如一座房子與其根基的關係一樣。我們今天就須如此決志:「我們必如此行。」(3)
.警告(六4~8)
我們切勿誤解這段經文,以為一個已得救的人仍有滅亡的可能;作者只是警告我們停止「重釘主耶穌」的行動,我們亦可恢復與主的關係。──《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