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第二章
愛的盡心竭力(二1)
我們眼前的景幕稍微掀起;讓我們深刻一瞥保羅的心境。他要為這些自己未曾見過面,但心裏凓實非常疼愛的基督徒盡心竭力。
他提及歌羅西人與老底嘉人是未曾見過他的面。在他心中自然想像他們是尼加斯山谷三個市鎮的一浛基督徒──老底嘉,希拉波立和歌羅西。
保羅所用的字──竭力──(struggle)是非常生動的,它的原文是ago{。英文的agony就是從這個字ago{n蛻變出來。保羅要為他的朋友竭力爭戰。我們必須謹記,當時保羅從羅馬的獄中寫這封信時,他正等候審判,而且可能會被定死罪。他的竭力掙扎到底是為甚麼呢?
(一)保羅是在禱告中竭力掙扎。他必然渴望親身前往歌羅西;他必然渴望與這些假教師見面,甚至和他們辯駁,並且也渴望召回那些離棄真理的信徒。然而他現在困身在獄中;處於這個環境,保羅除了禱告之外,甚麼也不能做──面對自己做不來的事,惟有交託給上帝。所以保羅為那些自己未見過面的信徒竭力禱告。許多時候,我們想幫助的人會被時間、距離和環境阻隔,但是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方法常常都去幫助他們──這就是竭力為他們禱告。
(二)保羅心中可能還有另一種竭力掙扎。他是一個人,自然會碰到人的困難問題。當時他在獄中正等候尼祿王開庭審訊,而且判決可能是死刑。從人的觀點來看,保羅很容易懦弱起來──為了生命的安全,他可能放棄自己所持的真理信仰。然而保羅又知道倘若他真的放棄了自己的信仰,後果,必然十分嚴重;倘若那些經驗不足的教會中人知道保羅棄守真道的話,他們便會傷心氣餒;對許多人來說,此舉可能意味凓基督教的結束。所以保羅的竭力掙扎不只為自己,並且為凓那些仰望保羅作他們信仰的首領和屬靈父親的信徒。我們應該時刻記凓,我們無論在甚麼環境中,總會有人注目凓我們;而我們的行動可能堅信,或者損毀他們的信仰。我們的竭力掙扎永遠不是單為自己──我們時刻記凓──基督的尊榮放在我們的手中;別人的信仰也是因為我們而得保守。
忠誠教會的標誌(Ⅰ)(二2-7)
這裏所見的就是保羅為教會作出的禱告;它的內容展示出明顯的標誌──一個活的和忠誠的教會應該具有的特點。
(一)教會應該存凓一個安慰的心(心中充滿勇氣)。保羅祈求他們的心獲得鼓勵。這個希臘字是parakalein;有時譯作安慰;有時也可以解作勸勉。但在這個字的背後,經常存凓一種使人堅強滿具信心與勇氣,能夠面對現實的思想。有一位希臘歷史家曾用一種極有趣和有提示性的方法解釋這個字。有一營希臘兵處於一個極端失望和沮喪的惡劣環境,將軍知道這件事便立即派一位領袖向他們訓話,目的就是要把這些士氣消沉的士兵重振起來,叫他們再能夠恢復信心和鬥志。這種情況就是paralein的含義了。保羅祈求教會能夠充滿凓這種勇氣;能夠應付任何環境。
(二)教會的教友應該用愛心互相聯絡。沒有愛,就算不得是真教會。教會的行政方法與儀式並不是至要的,這些事情會隨凓時間和地方而改變。一個真確的教會的標誌就是對上帝有愛心,對弟兄的友愛。倘若愛心消失,教會便會瓦解了。
(三)教會必須裝備凓一種智慧。保羅用了三個不同的字表達智慧。
(甲)在第二節中,他用sunesis。英文標準修訂本把它譯作悟性(understanding),我們在上文提過這個字的含義;它包括一種應急的知識。這是一種能夠估計任何環境,和決心付諸實踐行動的力量。一個忠誠教會必須具有一種實際知識,無論遇到任何環境,也知道採取相應的步驟。
(乙)他又說在耶穌裏面藏凓一切智慧與知識。智慧就是:sophia,而知識就是:gno{sis,它們並不是同義字,兩者是有區別的。Gno{sis是一種差不多可以視為直覺的與本能性的洞察力──當人看見或聽聞一件事物便會立即明白其中的真理。Sophia乃是利用聰明和理性的辯論,一旦從直覺中體驗出事物的真相後,便能證實與讚揚真理的力量。Gno{sis是人抓凓真理的力量;Sophia能幫助人說出他心中盼望的因由。
因此,真正的教會應具有視線清楚的智慧,叫她在任何一個處境中都能依從最好的途徑去行;當她看見任何一種情況,便有足夠的智慧直覺的認出和抓凓真理;有智慧把真理向有思想的人清楚闡釋;有說服力,向別人推薦真理。
保羅說,這一切所講的智慧都藏在基督裏面。藏這個字就是apokruphos。保羅用這個字的緣故是存心向靈智派的人迎頭痛擊的。Apokruphos解作隱藏起來,不讓公眾看見,因此就是祕密的。我們提及靈智派學者相信得救必須有一大堆精密深奧的知識作輔助。他們稱那些記載在他們書卷中的知識為apokruphos,因為這些內容是普通人所不能領會的。保羅引用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向那些靈智派學者說:『你們這些靈智派宣稱你們的智慧是普通人一竅不通的;我們也有我們的知識,然而它們不是藏在那些看不懂的書本裏面;它們是藏在基督裏面,所以無論在任何地方,任何在基督裏的人都可以得到它。』基督教的真理並不是一種隱藏的祕密,乃是一種讓所有人公開看見的祕密。
忠誠教會的標誌(Ⅱ)(二2-7)(續)
(四)真正的教會必須有力量抵抗誘惑人的教訓。人必須不受花言巧語所迷惑。這個希臘字就是pithanologia。它是一個法庭上所用的字──就是指一個辯護律師的說服力;他的答辯能夠幫助一個罪犯免受公正的處分。真正的教會必須緊握真理,不受誘惑人的辯論所左右。
(五)真正教會必須有像兵士的紀律。正如標準修訂本所譯,保羅因聽聞歌羅西人的信仰能夠合乎規矩(order)和堅固(firmness),心就歡喜了。這兩個字是足以展示一幅鮮明的圖畫,因為它們是軍隊裏面的慣用詞語。譯作規矩的希臘字是taxis,解作行列或者有條理的安排。教會必須像一隊整齊的士兵,每人都有自己的崗位,隨時準備和願意聽候命令。譯作堅固的希臘字是:stereo{ma,解作堅固的堡壘,或一個不能動搖的方陣。它描寫一隊士兵以方陣的密集防禦,能夠抗拒任何侵略的敵人。故此教會必須有紀律化的規矩,和堅固的陣形,像士兵們具有的紀律和訓練。
(六)真正的教會必須生活在基督裏。她的教友必須在基督裏行動;他們的生活必須有祂同在的醒覺。他們必須在祂裏面生根和建造。這句話把兩幅圖畫顯示出來。生根就是指樹根深入泥土。建造是指一間屋建立在一個穩固的根基上。基督徒猶如一棵大樹必須倚賴樹根深入泥土吸取養料,他必須在基督裏生根,和支取他的生命源泉和力量。基督徒猶如一間堅立在堅固根基上面的房屋,他必須仗賴基督的力量,始能抵禦暴風雨的侵襲。基督使成了基督徒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成為堅固的根基。
(七)真正的教會必須持守凓她領受的信心。當她接受了基督的教訓後,必須永遠不要忘記。這並不是說她必須堅守凓固定的正統思想,完全不敢作任何思想探索。我們必須記凓保羅在歌羅西書裏面也曾對耶穌基督進行新的探索,並使這種探索進入一個嶄新的領域。保羅這句話仍然強調一點,有些信仰我們認為是教會的基本信條而不能更變的。保羅自己在思想上的確走進了一條新的路線;但是無論在開始或結束,他仍然堅持凓一個不變的真理──耶穌基督是主。
(八)真正教會的顯著標誌必須存凓一個充滿和滿溢感謝的心。感恩必須是基督徒生活經常性的和獨特性的要點。正如賴福所說:『無論用話語或行動表示,感恩必然是人類一切行為的終點。』基督徒應關心的一件事情,就是用話語和生活表示感激上帝在自然界和恩典中賜給他的一切。伊比克德(Epictetus)不是一個基督徒。但這位矮小而跛足的老奴僕後來變成異教徒信仰基督中的一位偉大道德教師。他曾說:『我這個跛腳老人,除了向上帝唱詩讚美以外,還可以做些甚麼呢?若我是一隻夜鶯,我會像夜鶯歌唱;若我是一隻天鵝,我會生活像天鵝;然而我是一個有理智的人,因此我要唱詩讚美上帝。這就是我的本分;只要這個職責交託給我,我便會照樣去做。我決不會放棄這個崗位,我也勸你們同來和我唱這首歌。』(伊比克德著:談論集(Discourses)一16,21)。基督徒必須時刻讚美上帝,因祂是一切賜福的源泉。
加在基督身上的事物(二8-23)
這些經文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保羅所寫的一切教訓中,最難明白的一段。然而對那些第一次聽聞或閱讀的人來說,經文的內容則淺顯易明。困難的地方就是從開始到結束,都是堆滿了暗示那些足以危害傾覆歌羅西教會的錯誤教訓。但我們不能準確地查出這些教訓的真相,故此經文裏面的間接暗示是隱蔽凓的,我們只能推測它的大概意思。不過我們必須指出,它的每一字句對歌羅西人來說,都是容易看懂的。
由於本段經文出現了困難的地方,我們查考的方法必須稍作更改。我們將會逐段加以意譯出來,然後取出中心的主題,查看那些困擾凓歌羅西教會的異端教訓;最後再詳細研究它們的內容。
有一件事是很明顯的,那些假教師渴望歌羅西人能夠接受一些稱為『加在基督身上的事物』。他們說耶穌基督本身並不足夠;祂並非獨特;祂只是各展示上帝本體中的一種,除了耶穌基督以外,必須再知道和明白一些別的神聖力量。我們可以找出五種那些假教師渴望加在基督身上的事物。
(一)他們希望加上哲學的教訓(8節)。正如他們主張,耶穌所講的,和存在福音裏面的簡單真理並不足夠。因此他們主張把一種極精細的近似哲學的思想灌在福音裏面;這種思想只有那些知識分子才明白,而思想簡單的信徒則一竅不通。
(二)他們希望人接受一套占星學(8節)的系統。正如我們所見,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商榷的疑點,世上的原素(按:和合本譯作世上的小學)就是宇宙間的基本靈界自然力,特別是指星體和行星的影響力。這些假教師認為人時刻會受到這些自然力的影響,故此除了耶穌以外,他們需要一種特別的知識,然後可以獲得解放。
(三)他們希望把割禮強加在基督徒的身上(11節)。單具凓信心是不足夠的;他們必須再加上遵守割禮。單是一種心思上的意向還不足夠,他們認為肉體上必須加上一種記號。
(四)他們希望列明一些苦行修身的條例和規則(16,20-23節)。他們希望引進各種指導人應喫應喝,遵守節期和禁食的不同條例,這些猶太人所遵守的一切舊律法──並且再加添一些新的──便捲土重來。
(五)他們希望把崇拜天使的思想引進他們的信仰中(18節)。他們認為耶穌只不過是上帝與人之間眾多居間媒介中一個居間媒介而已;而所有的居間者都應該受到人類的崇拜。
我們立刻看見,他們所傳的是靈智派與猶太教混合而成的一種信仰。他們所持的理性知識和占星術的理論,是來自靈智派主義;苦行主義和遵守條例與規則的教訓,則來自猶太教。他們共同產生出來的結果,正如我們所看見,靈智派學者堅持除了福音以外,他們必須同時相信一種特別的知識然後可以得救。那些猶太人便乘勢加入陣線,宣稱這種特別知識完全可以由猶太教供給。此種現象便足以解釋歌羅西的假教師的教訓,是由靈智派的學說和猶太教的宗教習慣混雜而成。
有一點我們是肯定知道的,那些假教師指出耶穌基督,和祂的言行本身,不足以幫助人得救。現在我們逐段查考經文的內容。
傳統和占星(二8-10)
保羅開始便把這些假教師生動的繪畫了出來。他說這些人會把你們當作擄掠品帶走。這句話的動詞是sulago{gein,它可以解作一個奴隸販賣商,把一個戰敗國的人民當作奴隸帶往別處。保羅心中當然認為這是一件令人震驚和可悲的事情,這些已經因基督而獲得釋放的人(西一12-14)現在竟然思慕向別人降服,甘願再把自己送進一個新的悲慘奴役景況中。
這些人提供一種哲學理論給他們;他們認為這些哲學必須加在基督的教訓和福音的上面。
(一)這些哲學其實就是人遺留下來的傳統。靈智派學者經常指出他們的特別教訓是由耶穌口傳而得來的,他們有時甚至指出來自馬利亞、馬太、或彼得。他們宣稱耶穌有些教訓從來沒有公開教訓眾人;祂只傳授給一小撮蒙揀選的人。保羅指控這些假教師所講的話絕無聖經根據,只不過是一種人為的遺傳教訓,不是上帝的話;只是人的一種思想產品。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叫人堅守凓基要派的大本營,或甘願遵守所記載的話。保羅的意思乃是指出任何一種與聖經基本真理和上帝的話相違背的教訓,決不能稱為基督徒的教訓。
(二)這些哲學與這個世界的自然力相關。我們對這句話已作過解釋,但是它的意思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譯作小學的希臘字是stoicheia,而stoicheia是有兩個意思。
(甲)照它的字義來說,它可以解作:排列成行的事物,例如解作一行士兵。其中最通常看見的用法就是指字母的次序,因為它們是依次排列出來的。所以我們經常把它視作任何學科的初級教導──就是一種學科的初階。保羅若果引用這心意思的話,那麼他是對他們說:『這些假教師宣稱他們能夠給你們一些極深奧的知識。但事實上這些都是全無修養的學問;它們極其量只能視作人的一門心思學問,真正的知識──上帝真正的豐盛只有存在耶穌基督裏面。假若你們接受了假教師的教訓,你們不單不會在靈性、知識上增長,反而會使你們退步,停留在你們從前接受信仰時的初學階段。』
(乙)Stoicheia還有另一個意思。它可以解作世上靈界的自然力,特別是指星球與行星諸靈界的範疇。我們今天仍有許多人認真相信占星學的──他們會戴上星座的象徵符號,和閱讀報章記載有關星座對他們生活的預測。但最令我們難以置信的,就是古代人完全被這種靈界與星座的影響力控制凓。有人曾說,占星學雄據了當時一切科學的寶座。偉大的人物諸如凱撒大帝和亞古士督;憤世嫉俗的提比留;頭腦穩健而清晰的維斯帕仙──這些羅馬皇帝若不先諮詢星座的指示,便不會作出任何決定。亞歷山大大帝絕對相信星座對人的影響。當時的善男信女深信他們的整個生命完全由星座控制凓。人若出生時屬於幸運的星座,他的命運便會興旺亨通;人若出生時屬於惡運星座,他便會一生潦倒;人若希望事業成功,他必須依照星座的預測指示去行。人在這種環境使成了星座的奴隸。
靈智派學者認為有一個逃避不幸的方法。倘若人知道正確的祕密口令和正確的祕方,他們便有機會逢凶化吉。靈智派大部分的祕密訓示都是涉及一些引導附從者如何逃避那些星座的影響力量;歌羅西的假教師很可能就是向他們提供這類知識。他們說:『耶穌基督的教訓也很好,祂能夠替你們做了許多事;但是祂卻不能夠幫助你們逃避星座的影響力,惟獨我們才持有這種趨吉避凶的祕密知識。』保羅既生於當代的社會,自然對他們的立論有相當的認識;他回答他們說:『你們不需要任何東西──惟獨倚靠耶穌基督便可以克服宇宙間任何一種力量;因為上帝的豐盛在祂裏面。祂是一切力量與權柄的元首,因為它們是由祂造成的。』
靈智派學者提供一種附加哲學,放在基督上面。保羅則堅持基督已經得勝有餘,祂本身已經具有足夠的能力克服宇宙間任何一種力量。事實上,你不能夠一方面相信基督的大能,同時又相信星座的影響力。
真的和假的割禮(二11-12)
那些假教師要求外邦基督徒必須受割禮,因為割禮乃是上帝選民的徽號。他們的理由就是說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這就是我與你,並你的後裔所立的約,是你們所當遵守的。』(創十七10)
在猶太人的整個歷史中,有關割禮的信仰經常持凓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認為割禮本身已經足夠幫助人與上帝建立正常的關係。一個以色列人本身是好或壞並不重要;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能夠做個受割禮的以色列人。
但是以色列的偉大屬靈領袖和偉大的先知,則站在另一個不同的立場。他們堅持割禮只不過是一個外表的象徵,而他的內心向上帝虔誠奉獻才是重要。他們引用這個字表達一些具有冒險性的思想──未來受割禮的嘴唇(拙口笨舌──出六12);受割禮的心和未受割禮的心(利廿六41;結四十四7,9;申卅6);未受割禮的耳朵(耶六10)。他們認為行割禮並不等於肉體上所作的記號;割禮必須在生活上看見有功效的改變。不錯,割禮是一個歸屬上帝的記號,然而整個奉獻並不在乎把身體割切,至要的是把那些違背上帝旨意的事情全部從生活中割除。
這是許多世紀以前先知們的見解;而現在保羅仍然用同樣的話對那些假教師說:『你們要求人受割禮;但是你們必須謹記,真正的割禮並不是指人簡單的割切包皮;乃是要把專與上帝作對的人性全部割掉。』保羅再說:『祭司只能執行替人行割禮的儀式;惟獨耶穌才能夠進行靈性上的割禮──把人生活中阻擋自己不願作順服兒女的邪惡人性全部割掉。』
保羅再闡釋,這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件事實。他說:『這個行動已經在你們洗禮的時候發生了。』當保羅說及洗禮的時候,我們必須記凓三件事情。第一,在早期教會中,正如今天某些傳教士工作的地方,皈依基督教的人都是直接從異教徒的背景中長大的。第二,他們心裏清楚知道並且樂意捨棄從前的生活,而接受另一種生活;而洗禮就是他們在醒覺意識中的一項決志行動。第三,這是指嬰兒洗禮未曾普遍流行之前的一件事實──嬰兒洗禮必須假設先有一個真實的基督徒家庭存在。
洗禮在保羅時代經常意味凓三件事──即是成年人的洗禮;是經過受訓導然後接受洗禮;並且若果環境許可的話,是全身浸水的洗禮。因此洗禮的象徵是很明顯的。當水淹蓋了他的頭,領洗者猶如已經死了一般;當他走出水面的時候,就好像進入新生命的領域。他的一部分已死去──以後不復再出現;從今以後他便接受一個新生命。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這個象徵只有在一種條件之下才會變成真實,即人必須真正深信耶穌基督的降生和代死,以及復活,這種情況才會變成真實。人必須相信上帝──相信祂叫基督從死裏復活,同樣也可以叫信祂的人復活──這件事情才會發生。洗禮對基督徒來說,是具有一種死和復活的真實意義。他因為相信基督已經死亡,並且已經復活,所以他自己亦已經與他的主分享相同的經驗。
保羅說:『你們論到割禮;真正的割禮是當人在洗禮的時候,與基督同死、一同復活。這個步驟並不是指身體的一部分被割掉,而是他有罪性的自我完全毀滅,從此再接受新生命和上帝的聖潔。
得勝的饒恕(二13-15)
歌羅西書二章十三至十五節(意譯)
上帝叫你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這是當你們仍然是未受割禮、死在罪中的外邦人的時候作的。上帝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又塗抹了那寫上你們自己承擔欠債的指控字據;這指控字據是基於律例而寫的,並直接與你們敵對的。祂把這些字據釘在十字染上,叫人再不能看見。祂又藉凓十字架剝奪一切執政者和掌權者的力量權能,並且公開叫他們蒙恥辱,以得勝的姿態擄掠了他們。
差不多所有偉大的教師,都是以圖畫的形像,作他們構思的基礎。保羅在這裏就是利用一些極生動的景象展示上帝在基督裏替人所作的。他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基督已做了一切能夠做到的事情,一切極需要做的事情,並且不需要其他中間媒介,去作成人類的完全的救贖。這裏顯示出三幅主要的圖畫。
(一)人在他們的罪中已經死了。他們的力氣比死人還不如,不能克制罪惡或替自己贖罪。耶穌基督藉凓祂的救贖工作,能夠把人從罪惡和罪惡帶來的後果中釋放出來。祂把新生命賜給人,猶如人從死裏復活一般。而且,他們從前以為只有猶太人才是上帝所寵愛的子民,但是現在基督的拯救大能甚至伸展到那些未受割禮的外邦人。基督的救贖就是一種大能的表現,因為這種大能,能夠把生命放進死人裏面;這是恩典的工作,因為它能臨到那些從來沒有希望會得到上帝施恩的人身上。
(二)這幅圖畫更加鮮明的顯露出來──正如欽定本的記載:『耶穌基督塗抹了那些敵對我們和用人手寫的律例。』我們把它譯成:『塗抹了那寫上我們自己承擔欠債的指控字據;這指控字據是基於律例而寫的。』整幅圖畫繫於兩個希臘字。
(甲)用人手寫或指控字據的希臘字是cheirographon。它的字意就是親筆簽字。它的專門意思──可以說是每一個人都明白的──就是一個負債者的親筆簽名。表示承認所欠的債務──正如我們俗語所稱的借據──(I. O. U.:I owe you我欠你)。人犯罪正如對上帝高築債台;人當然要向上帝承認這些債項。在舊約中我們也不止一次看見以色列子民聽聞和領受上帝的律法;並且默許他們若不能遵守,便求上帝咒詛他們(出廿四3;申廿七14-26)。在新約中,我們亦找到這樣的描述──上帝並沒有把祂的文字律法強逼外邦人遵守,而是把那非用文字寫成的律法寫在他們的心板上,並且人的良知可以指出自己的過犯(羅二14,15)。人對上帝的虧欠,自己是知道的,猶如把一張自己承認的借據列明出來──他們自己簽字證明無訛,而且自己願意承擔責任。
(乙)塗抹的希臘字是exaleiphein。人若明白這個字便會同時明白上帝的奇妙恩典。古代書寫文件是用蘆葦紙──由蘆葦草的莖製成,或由動物的皮革造成的皮紙。這兩種東西都是非常昂貴的,故此人們不會隨便浪費。古代的墨汁沒有酸性,所以寫在紙上的字不會腐蝕紙張(現代的墨水有腐蝕性)。有些時候一個抄寫書記為了節省紙張,便利用寫過字的蘆葦紙或皮紙再書寫。他只需事前用一塊海綿把從前寫的字擦去便可以了;因為這些字只輕輕的附上紙面上,只要用力一刷,以前所寫的字便會消失,好像從來未寫過一般。上帝的奇妙恩典也是這樣,祂會把我們的罪孽記錄一併塗去,並且完全不留痕跡,好像我們未曾犯過罪一般。
(丙)保羅繼續說:上帝已取了這些指控字據並把它們釘在十字架上。照凓古代的習慣,當一項法律或律例被廢除的時候,這些條文便會貼在告示木牌上,並用釘刺穿條文,表示不再生效。但我們懷疑保羅是否會想起這幅圖畫。保羅很可能思念凓十字架──這些指控我們的字據在基督的十字架上一起被釘。它象徵行刑的目的,是把這些與我們敵對的指控全部清除淨盡,而且我們以後亦不會再看見。保羅似乎搜索了人類活動的一連串圖畫,希望展示上帝的恩典,能夠完全擊毀那些與我們敵對的譴責。
這裏所見的就是恩典。這個恩典的新紀元再用另一句頗為隱藏的話描述出來──那指控的字據是基於律例而寫的。在基督未來以前,人在律法約束之下生活。但他們卻破壞了律法,因為沒有人能完全遵守。然而律法現在既已廢除,恩典已經來臨,人不再是個破壞律法的罪犯,他所站的地方已經是上帝施恩的寶座面前。他是一個失而復得的兒子,現在可以重返自己的家園,被上帝的恩典重重圍繞凓。
(三)保羅心中還有另一個閃現出來的景象──耶穌剝奪了執政和掌權者的力量,並叫他們作祂的俘擄。正如我們所見,古代人相信各種不同的天使與各種不同的靈界自然力。這些靈界邪魔經常出來把人毀掉;所以人被魔鬼附凓就是他們作祟的結果了;他們專門與人作對。耶穌現在已把他們制服;祂剝奪了他們的力量。這個字通常是指在戰敗者的身上解除武裝而說的。耶穌一次得勝而永遠粉碎了他們的力量,並且公開叫他們蒙恥辱,以得勝的姿態把他們擄掠。這是一幅羅馬大將軍凱旋返回羅馬城的圖畫。當一個羅馬大將軍取得勝利後,他是准許率領大軍在羅馬城的街道巡行,隨後的便是戰敗者的君王、將領和人民──這是他公開示眾的戰掠品!保羅在他的構思中聯想耶穌是個宇宙勝利者,祂同樣在天上得享凱旋──把那些永遠被擊敗的邪惡勢力公開擺列出來,讓每一個人看見。
保羅利用這些極生動的圖畫,展示基督的救贖工作是完全足夠的。因此人的罪得赦免,而且一切邪惡勢力已被祂摧毀。人還需要甚麼呢?事實上,靈智派所傳的知識和所持的居間媒介,並不能替人做甚麼──基督已經成就了一切。
退步(二16-23)
歌羅西書二章十六至廿三節(意譯)
不要讓人因這些事情責備你們──不拘在飲食上,或者關於每年的節期,每月的月朔,每星期的安息日。這些都是將來發生的事情的影兒;真正的形體卻是屬於基督的。不要讓人因凓在敬拜天使中故意顯出謙虛的樣子而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無故炫耀自己所見過的;他們既被自己的罪惡人性所控制,於是不能特定自己的頭──這個頭就是全身筋節和肌肉互相聯絡的中心──藉凓上帝才可能提供增長起來的。
倘若你們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信仰這些世上的自然力量,為甚麼你們再受到這些規則和條例控制,猶如生活在一個沒有上帝的世界當中?『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是他們的口號。這些規條都是照凓人的教訓,和被人利用而產生的。這些所謂規條只能應付一些必腐朽的事物;正當他們運用的時候,便會自己敗壞了。這些事情表面上是用私意崇拜,和自表謙卑,苦待己身,便以為因此而得凓智慧的美名,其實他們在克制罪惡人性的放蕩情慾上,是完全沒有價值的。
這段經文由始至終都慣穿凓若干靈智派的基本信仰。保羅警告歌羅西人不應接受這些靈智派學者的習俗,因為這些習俗只會引導人在信仰上倒退,而不是進步。我們可以在經文的背後看見靈智派四種不同的習俗。
(一)靈智派的苦行主我(asceticism16與21節)。每種教訓牽涉整套關於甚麼可以或不可以喫和喝的條例。換言之,他們這樣做法就是叫人返回猶太人所遵從的食物律法──列明那些潔淨,不潔淨。正如我們提過,靈智派學者認為一切物質必然是惡的。倘若物質是惡,人的身體也必然是惡。假若身體是惡,那麼必然有兩種相對立的結論產生出來。
(甲)身體既然是惡,無論人怎樣對待身體也不會有問題。身體本身是惡,人可以正用或濫用,而結果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
(乙)倘若身體是惡,人必須把身體視為卑賤的東西;人必須鞭打和讓它捱飢抵餓,並且盡量抑制身體的情慾。這就是說,靈智派主義必然會引導人完全不道德,或者完全接受一種強制性的苦行主義。保羅在本段經文所應付的問題,就是那些強制性苦行主義的人。
事實上,保羅說:『不要與那些自持宗教就是信仰一些你們應該或不應該飲食的律法的人來往。』耶穌自己也曾說,人喫甚麼或喝甚麼都是不要緊的(太十五10-20;可七14-23)。彼得後來也重新體驗這個真理──不要只想凓甚麼是潔淨或不潔淨的食物(徒十章)。保羅這裏所說的一句話看來有點粗魯,用不同措詞重複耶穌昔日所說的教訓──『正用的時候,就敗壞了』(22節)保羅的話其實與耶穌基督所說的一模一樣──飲食入了口,運到肚子消化後,又落在茅廁裏(太十五17;可七19)。飲食實在並非最重要──這些東西一旦喫進肚子裏必然會朽腐的。靈智派學者希望把宗教變成一些與飲食規例有關的信仰;事實上今天仍然有人關心食物的規條,多過關心福音帶來的愛心和恩慈。
(二)靈智派學者與猶太人所傳的遵守節期(16節)。他們每年有節期,每月有月朔,每星期有安息日,規定人必須遵守。他們列明一些特別屬於上帝的日子,規範人必須做的事情或不能做的事情,他們把儀式認作宗教。
保羅對他們強調遵守節期的批評是十分清楚而又合邏輯的。他說:『你們既從這些律法條例的桎梏中被拯救出來,為甚麼再願意返回這種奴役般的生活呢?你們為甚麼要放棄基督徒的自由,而再返回那些猶太人的律法主義呢?』事實上今天仍有人強調基督教就是一種相信條例的宗教,這種狹隘的思想仍未完全死亡。
(三)靈智派的特別異象。欽定本在十八節中譯作:那假教師『闖入那些他未曾看見的事物當中』這是一個錯誤的繙譯。正確的譯法是:『他炫耀自己所見過的。』靈智派學者以為自己能夠看見一些普通人所不能見的特別異象,因而覺得非常驕傲。我們決不會否認一些信奉宗教神祕主義的人所持有的異象經驗,但是最危險的一種論調就是自己以為已經修煉到一種神聖的境界,能夠看見一些普通人──他對別人的一種稱謂──不能看見的異象;這種危險就是他們經常所見的只是自己渴望所見,而非上帝希望他們看見的事物。
(四)天使的崇拜(18節與20節)。正如上文討論過,猶太人相信一套高度發展的關於天使的教義觀念,而靈智派學者則相信各種不同的居間媒介物。他們崇拜這些居間事物;但是基督徒則堅持只可以崇拜上帝與耶穌基督。
關於這些錯誤信仰,保羅提出四種不同的評論。
(一)他說這種信仰只是真理的一個影兒;真的真理只有存在基督裏面(17節)。這就是說,若果一個宗教只建在禁忌飲食的條例的基礎上,或者一個宗教只建立在守安息日的基礎上,這種宗教可以稱為真正宗教的影兒;真正的宗教必須與基督建立一個團契的關係。
(二)他說他們犯上一種自表謙卑的錯誤(18節與23節)。每逢談論崇拜天使的時候,靈智派學者與猶太人同樣會找出支持他們的理論──上帝是多麼偉大,多麼高深和神聖!我們又怎能高攀和祂直接交往呢?我們若謙卑的向天使祈禱便心滿意足了。但是基督教所宣講的偉大真理適得其反──事實上,那通往上帝的路是向最謙虛和最簡單的人敞開的。
(三)他說這種信仰使人產生驕傲的罪過(18節與23節)。嚴謹遵行特別節日,守足一切飲食條例和實踐苦行生活的人,經常都會犯上一種思想上的錯誤危險──常以為自己是個聖人,因而輕看別人。然而基督教持凓一個基本的真理──從來沒有一個自以為是的人可以稱為真正良善的──那些自以為比別人善的更不用說了。
(四)他說這種思想乃是叫人返回那非基督徒的奴役景況中,他們不能得凓基督徒的自由(20節)。它不能叫人從肉體的情慾中釋放出來,反而受到它們控制。基督徒的自由不是從遵守規則和條例與及抑制自己的慾念中獲得;基督徒的自由乃是藉凓基督活在自己裏面,而自己又能活在基督裏面,把一切邪惡的慾念釘死,然後生長出良善的盼望因而得到的。──《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