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
歌羅西 3:23-24
改善之必要---在世界舞台上,亞洲受到重視的國家,有日本、新加坡、韓國。其中最出色的是日本。因為在日本精神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叫作「改善」。日本人做事,不是做了就算,事情不但要做,還得設法改善。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製的東西大半是模仿世界各國的產品,外觀差不多,價錢低,品質差。給人的印象:日本製的東西是爛的。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工業突飛猛進,短短幾十年中,搖身一變,成為工業和經濟大國,他們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覺得世界應當提升日本,在聯合國擔任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日本人相信一件事,就是:凡事改善!改善就是永不止息的追求完美。光就影印機來說,各種品牌每年都推出二、三種新的機型。他們在每一件事,不斷求改善,求完美。去年四方教會亞洲領袖會議由日本主辦,深受好評。他們在每個房間放一籃水果(附水果刀),送每位來賓一件日本睡袍,大會無論食宿、每個細節,都看得出他們的用心,因為改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凡事都得設法改善,拿教會來說,主日學教室必須有更好的安排、聖殿須更清潔、做事的方法必須設法改進。
美國人跟日本人不同,美國人習慣大刀闊斧改革,甚麼事情都講究革新,革新之後,他們就坐下來欣賞自己的成就,陶醉在榮耀裡。日本人不同,他們注重每天固定有一點點的改善。美國式的革新與日本式的改善有甚麼差別?哪種方式比較好?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現代人最希望減肥,有人花大把鈔票去參加瘦身課程,報名四天快速苗條班,接受專家的指導,遵守嚴格的規定,效果似乎不錯。達成瘦身的功效之後,若恢復以前的飲食習慣,體重馬上增加,可能比以前更糟。若真正想要減肥,絕對不可以求快,你必須每天設法減掉一點體重,這就是改善的秘訣:改善就是《過一種嚴格控制
的生活方式。》
1954年日本鋼鐵公司高級主管組團到美國舊金山參觀伯利恆鋼鐵廠。他們親眼看見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大開眼界,印象深刻。回到日本後就提出許多詳實的報告,談到美國先進的科技成就。20年後同一群人又去拜訪伯利恆鋼鐵廠,當他們步入廠內,不免大吃一驚,跟在不通日文的接待人員之後,草草的參觀了一下。他們在匆匆忙忙參觀後,直對美國的接待人員搖頭,覺得很不可思議,團長對老美說:《20年前我們到貴廠參觀,
20年後我們再度前來拜訪,發現貴廠跟從前完全一樣,真是令人驚奇。20年來,貴廠絲毫沒有改變,也未作任何改進,究竟問題出在哪裡?》接待者是伯利恆鋼鐵廠的總經理,聽到這樣的質問,也是一頭霧水,不明白維持現狀有甚麼不對?維持現狀豈不是表示一切都很正常嗎?公司的財務一直很好,
20年來每季的報表都證明公司持續賺錢,既然是一直賺錢,到底要改變甚麼?日本人試圖作進一步的解釋,但美國人聽不進去,最後,日本人懊惱地離去。
伯利恆鋼鐵廠規模龐大,設備齊全、先進,一度十分風光。可惜,這家公司在日本人離去之後幾年內宣告破產。親愛的弟兄姊妹,任何一家公司或機構,從上到下若沒有真正把心擺上,最後難逃被淘汰的命運。伯利恆鋼鐵我們沒有實地看過,相信是一家很不錯的工廠,前後20幾年,每天工人照常上班,照常休息、喝咖啡,經營照常賺錢,但卻不能永遠運轉下去,有一天它便倒閉,倒閉之前,無人想到會有危機,無人知道規模越大、風險也越大。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交通發達,許多人到過歐洲,看見大教堂裡空空蕩蕩,這豈不是我們的鑑戒?從前的大教會,為何現在沒有人? 因為他們不認為有改善的必要,今天我誠懇向大家呼籲,我們當歡迎改革,因為不思改善,教會就有危機。保羅懂不懂改善的重要性?懂, 請看腓立比3:13-14《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這是說甚麼?這表示保羅不斷修正他做工的方法、不斷謀求改善。
同樣,我們教會也必須不斷改善。因為改善乃是安全的保證。「如何改善」----改善既然必要,當如何改善呢?在日常所用的東西裡,我們發現,改善的結果,越來越方便,效率越高。以前的機車都要換檔,目前必須換檔的機車則少見。連汽車也改成自動排檔,這就是方便。以前電唱機使用唱針,現在改成雷射,不用唱針,這就是方便。以前的錄音帶要換面,現在會自動換面,這就是方便。以前的鬧鐘很響,常叫人嚇一跳,現在的鬧鐘經過改善,聲音變得很柔,這就是進步。現在許多家電都是智慧型的,洗衣機知道該用多少水、多少肥皂粉。電鍋知道該煮多久。傻瓜相機會自動調整光圈、距離。時代在進步,東西越來越方便。你如果告訴年輕人,從前的電話機、留聲機必須用手來搖。汽車發動也必須拿鐵棒到前面去搖,他們很可能不信,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改善既然重要,當如何改善呢?我們要分三方面來講:
(1)對自己本身而言,改善的目標是改變心態。從前被動的要改為主動、從前沒有盡心盡力的,要改為盡心盡力。從前鬆散的要改成嚴格、認真。從前做得不多的改成做得更多。從前不會的或沒有做過的要改成會做,而且老練。從前膽怯、關閉的要變成有勇氣,敢跨出去跟外界接觸。從前不敢開口的成為福音的出口。從前不曾結福音的果子的,
開始多結果子。
1981年日本馬自達汽車公司曾為美國
福特雅士汽車生產變速箱,福特公司本身在美國本土也生產同樣的零件。但一般客戶的反應,肯定日本製的零件優於美製零件,事實證明日本的零件更精確、更順暢,不會有美製零件產生電路斷斷續續的毛病。這是因為日本工人比美國工人更敬業的緣故。可見一個人裡面的心態影響外面的表現,左右外面的活動。
(2)對別人而言,改善的目標是擴大包容、接納的雅量。人都有問題,今天許多問題都出在人際關係。我們覺得人與人不易相處,許多人無法接納別人,甚至不能接納自己。醫界的研究報告也說,許多疾病其實是心理因素引起。既然人不易相處,你是否願意作亞當?我不要作亞當, 亞當也有他的問題:他被造之後沒有父母、沒有家人、沒有鄰居、沒有親戚、沒有朋友,
路上看不見半個人。有一陣子亞當是動物園長兼植物園長,沒有人和他談話,沒有報紙、沒有電視、沒有廣播,不管是誰若覺得孤單,其實不會比亞當更孤單。今天我們有機會與人相處,
這是一種福分;今天我們有機會與人相處,這是一種報賞。一個交響樂團需要許多人參與,不管你是天分多高的演奏家,都當服從指揮的領導,該停的地方就必須停、必須安靜,整體的演奏才有美感。
主很重視人與人的和諧關係,曾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看見上帝。》
耶穌在馬太18:19講過一句很重要的話《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二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 必為他們成全》,讓我們看這句話包含幾個要素?1、二個人2、同心合意3、禱告4、上帝接納5、事情成全。這裡的同心合意,
意思是彼此同意,希臘文聖經是"Sumphoneo"也就是英文的Symphony"(交響樂,聲音和諧之意)可見人與人之間和諧、人與人同心、人與人一齊禱告,這是上帝所喜悅的,所求的事也必成就。所以,從前你若是單獨禱告,以後你可以找一個伴一齊禱告,效果會更大。
(3)對上帝而言,
我們改善的目標就是擴大教會的異象。使徒行傳26:19
保羅講過一個見證:《亞基帕王阿, 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上帝給我們的異象是,
祂把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賜給教會,
以便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4:11)
彼得前書2:9 指出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因此,
我們要讓每一個聖徒發揮祭司的潛力。
過去教會的形像是牛車,
牧師是牛, 牛車走不快。今天教會的形像是電車,
快速電車每節車廂都有動力,
所以跑得快。一般神學院實踐神學的教科書,
你翻翻看關於牧師的訓練,目錄是: 牧師與設立教會、牧師與宣教、牧師與行政、牧師與主日學、牧師與青年、牧師與探訪、牧師與禱告生活、牧師與年長信徒、牧師與讚美敬拜....似乎牧師可以包辦一切,
這是誤解, 上帝把有各樣恩賜的人賜給教會,
教會應當每一個人發揮自己的恩賜,
讓每一個人都有服事的機會,
讓每一個人都有貢獻。主耶穌在馬太25章所講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裡,
指出恩賜雖然人人不同,
但每一個人都
有恩賜, 將來主就是照各人的服事來獎賞。
親愛的弟兄姊妹, 美國人喜歡大規模全面的改革,
日本人喜歡一小步、一小步不斷的改善。後者值得我們的取法,
讓我們作無愧的僕人,
在各方面努力,作永不停頓的改善。――
梁敏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