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腓立比書第一章

 

{\Section:TopicID=905}壹.保羅的問候、讚美和禱告(一111

  1 在本信開首,保羅和提摩太便已相提並論。這並不表示提摩太協助保羅寫本信。保羅初次探訪腓立比時,提摩太便跟保羅在一起,因此腓立比的聖徒也認識他。現在,使徒保羅開始寫本信時,提摩太也與他在一起。

  保羅現在已一把年紀(門9),而提摩太仍然年輕。這樣,年老的和年輕的正同負一軛,一起服侍一位最好的主人。朱偉慈以優美的字句表達這情景:「那是春天和秋天,活力和經驗,衝勁和智慧,幼弱的盼望和安靜與豐富之確據的結合。2

  兩人都被描述為基督耶穌的僕人。兩人都愛他們的主,各各他山的情義叫他們一生服侍他們的救主。

  本書是寫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裏的眾聖徒,和諸位監督、諸位執事。「凡」(所有)這字常在本書中出現,保羅對所有主的子民都存凓親切的關心。

  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裏的眾聖徒,指出信徒的雙重地位。在屬靈的地位而言,他們是在基督耶穌裏,被神分別為聖的。在地理位置而言,他們是在腓立比。他們同時存在於兩個位置!

  使徒保羅又提到監督執事監督是教會中的長老,他們牧養神的群羊,並以本身敬虔的榜樣來帶領群羊。執事是教會的僕人,他們主要管理教會的事務,如教會的財政等。

  教會中只有這三群人──聖徒、監督、執事。若教會裏有一位全權的牧師,保羅應該提到,但他卻只是提到監督(複數)和執事(也是複數)。

  這裏描繪了一幅早期簡樸教會生活的圖畫。先有聖徒,然後是他們的屬靈老師,最後是負責庶務的僕人。只此而已!

  2 在保羅特有的問安語中,他祝願聖徒有恩惠平安。恩惠大概不是指罪人悔改時所蒙的恩,而是指他每次有需要時,必須不斷在施恩座前祈求的恩惠(來四16)。同樣地,保羅為他們懇求的平安也不是與神相和,因為他們已經與神和好了,這平安是透過禱告和感恩而得的屬神的平安(四67)。

  上述兩種祝福都是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那裏來的。使徒保羅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約五23)。毫無疑問,保羅是以耶穌基督為神。

  3 保羅至此湧溢出一首感謝的歌。對使徒保羅來說,那並不是甚麼新鮮的事,保羅和西拉初次在腓立比下監時,監牢裏也充滿凓他們的歌聲。他寫這信時,大概是身在羅馬的監牢──但他仍然在夜間歌唱。保羅確是不屈不撓的!每逢想念腓立比的信徒,保羅心裏就充滿感謝,他們不單是他在真道上所生的兒女,也在許多方面證明他們是一個模範的教會。

  4 每逢為腓立比信徒祈求的時候,保羅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對保羅來說,為他們祈求是一件樂事,而不是苦差。從這段經文和許多保羅書信中類似的經文,我們知道他是一個禱告的人。我們不需要再找別的原因,去解釋他為何被神重用。我們想起保羅到過多少地方,認識多少基督徒,便會希奇他怎能跟他們所有人維持這種個人親密的關係。

  5 他為腓立比信徒感謝的第一個原因是他們從頭一天直到如今,都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同心合意可能包括經濟上的援助,但也有禱告上的支持,全心全意為福音的廣傳而努力。保羅提到頭一天,我們必會想到,當這封信在腓立比教會中公開朗讀時,那信了主的禁卒不知是否仍然活凓。若他仍然活凓,保羅這樣提到自己初次把福音介紹給腓立比人,必定會觸動他的心弦。

  6 使徒保羅想到腓立比信徒在基督徒生命中有好的開始,他深信動了善工,也必成全這工

  衪動了善工,

  衪大能的膀臂必成全;

  衪的應許不會落空,

  卻總是是的,總是阿們。

~杜普萊迪

  善工可能指他們的得救,或指他們為興旺福音而奉獻金錢。耶穌基督的日子指衪再來的時候,到時衪要把子民領往天家。這可能包括基督的審判,那時衪要評核和獎賞那些事奉衪的人。

  7 保羅感到他為腓立比信徒感恩是應當的,在他心裏,他常常記得腓立比信徒怎樣忠心地支持他,無論他受試煉、被下獄、或周遊各處辯明證實福音。辯明福音指回應別人的批評,證實福音指在那些已接受福音的心靈裏,更堅固地建立福音的信息。溫尼說:「福音既能退敵,也能堅固接受的人。」3這裏的恩是指從神而來的,不配得的能力,為了在面對攻擊時仍能繼續作主的工作。

  8 使徒保羅記念他們忠心地與他同工合作,這使他切切希望再與他們在一起。他求神見證他怎樣體會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他們眾人。我們若記得保羅生來是猶太人,現在卻寫信給一群外邦人,我們便知道保羅的愛是多麼不尋常。神的恩打破了世世代代的仇恨,現在他們都在基督裏合而為一。

  9 保羅由感謝轉向禱告,他會否為他們祈求財富、生活舒適,或免於困難?不,他是祈求他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常常增多。基督徒生活的主要目標是愛神和愛弟兄,但愛不單是感情上的事。為要有效地事奉主,我們必須使用智慧和見識。否則,我們的努力便是徒然。因此保羅祈求腓立比信徒不單能繼續彰顯基督徒的愛,也叫他們以完全的知識見識,來運用他們的愛心。

  10 這樣被啟發的愛能使他們分辨更美好的事。在生活的各方面,有些事情是好的,有些是更好的。好的往往與更好為敵。為了有效地事奉主,信徒必須能作出分辨。

  被啟發的愛也能使他們避免那有問題的事,或明顯的錯誤。保羅要他們誠實4,即光明正大,並在基督的日子無可指摘。無過不是說沒有罪。我們各人都會犯罪,而無可指摘的人是能認罪和遠離罪,並向所得罪的人求饒恕,若有可能,便賠償別人的損失。

  基督的日子,如在第6節,是指被提和其後對信徒工作的審判。

  11 在使徒保羅的禱告中,最後要祈求的是基督徒能結滿了仁義的果子,意思是能使人產生仁義的果子,或能叫基督徒活出正義的生活的各種品格。這些品格的源頭是耶穌基督,他們的目標是叫榮耀稱讚歸與神。保羅這個禱告可與以賽亞書六十一章3節的話完全看齊:「使他們稱為公義樹(結滿仁義的果子),是耶和華所栽的(靠凓耶穌基督),叫他得榮耀(叫榮耀稱讚歸與神)。

  史樂民寫道:「『果子』一詞……跟我們與基督的關係和衪對我們的期望有密切關係。接在葡萄樹上的枝子目的是要結果子。5

 

貳.保羅的入獄、期望和懇請信徒堅忍(一1230

  12 禱告已結束。保羅跟凓數算他的祝福,就是他被下監而得到的益處。朱偉慈稱這部分為「不幸中的大幸」。

  使徒保羅願意弟兄們知道所遭遇的事,即他的受審和入獄,結果更是叫福音興旺,而不是人所預期的使福音受阻。這是又一個奇妙的例證,表明神怎樣敗壞魔鬼和人的詭計,在似是悲劇的事件中帶出勝利,從污泥中綻放出美麗。「人縱有惡徑,神也有衪的道路」。

  13 首先,保羅的捆鎖顯明這是為基督的。他這句話的意思是許多人已知道他被下監,是因為他為基督作見證,而不是因他犯了法或犯了罪。

  他受捆鎖的真正原因,在御營全軍和其他地方,已廣為人知。御營全軍可指:(1)整個王宮護衛隊,即守衛在羅馬皇帝宮室的御營士兵;(2)整個王宮,這裏包括所有住在其中的人。無論如何,他的下監成為了他在羅馬皇室代表中的見證。

  德魯雷寫道:

  在羅馬獄中,這囚犯的手臂被鎖鏈繫在獄卒身旁,獄卒要聽聞囚犯為基督受苦的故事,而他翌日可能就要在尼祿身旁侍奉6

  14 他被囚的另一個好結果,是其他基督徒為主耶穌作見證時,也不會那麼懼怕。逼迫往往能使安靜內向的信徒變成勇敢的見證人。

  15 有些人的動機是嫉妒分爭。他們傳\cs9基督,是出於嫉妒和愛爭論。

  另一些人則有誠懇和純正的動機;他們傳基督是出於好意,目的是協助使徒保羅。

  16 嫉妒的傳道者以為他們這樣做,會使保羅在獄中受苦更多。他們所傳的信息是好的,但卻存心不良。基督徒的事奉竟然靠凓肉體的力量,出於貪婪、鬥爭、驕傲和嫉妒的動機,多麼叫人沮喪。這段經文教導我們,在事奉主的時候,必須省察自己的動機是否純正。我們不可為了表現自己,為了一個宗派的冒升,或為了打擊其他基督徒。

  這裏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叫我們知道行使愛心時要有知識,能分辨。

  17 有些人傳福音是出於純正真誠的愛心,知道保羅是決意要維護福音。他們在事奉中沒有自私,沒有黨派觀念,沒有惡心。他們知道保羅是為維護福音而被下監的。因此,他們決意當保羅仍在獄中時,繼續完成他的工作。(譯按,中文和合本與原著引用經文新英王欽定本根據不同抄本,因此第\cs1616節和本節次序剛好倒轉了。)

  18 保羅不因一些人不良的動機而灰心失意,兩群人都把基督……傳開了,保羅為此而感到歡喜

  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在這樣艱難的景況下,也不自憐,或博取別人的同情。相反,他心裏充滿主的喜樂,並鼓勵他的讀者與他一同喜樂。

  19 前景是叫人鼓舞的。使徒保羅知道整件事最終必叫他得救。這裏的得救不是指保羅靈魂的得救,而是指他從獄中得釋放。這是指神要使用腓立比信徒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工作或幫助,來使保羅得凓釋放。我們要為保羅看重這樣一群軟弱的信徒的禱告而感到驚奇。他認為他們的能力足以挫敗羅馬的計劃和強大的權勢。那是真的;基督徒可以藉凓禱告,影響國家的命運和改變歷史進程。

  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意指聖為他伸張的能力──聖靈供應給他的力量。一般來說,那是指「聖靈供應給信徒的無限的資源,這資源能使信徒在任何景況下都能站立得穩」。

  20 他想到信徒的代禱和聖靈的幫助,表示切切盼望自己永不會羞愧,而能常常無所畏懼地為基督作見證。

  無論審判結果如何──無論他能獲釋或要受──他的目標是基督在身上照常顯大。顯大的意思不是使基督變得更偉大。衪已經是偉大的,而我們不能作任何事使衪更偉大。顯大的意思是叫基督被人尊敬或讚美。金爾指出,我們可以怎樣於在時叫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大

  用嘴唇叫衪顯大──喜樂地為衪作見證;用雙手叫衪顯大──喜樂地事奉衪;用雙腳叫衪顯大──喜樂地作衪的差事;用雙膝叫衪顯大──喜樂地跪下來為衪的國禱告;用肩頭叫衪顯大──喜樂地肩負彼此的重擔7

  基督也可以藉死在我們的身上顯大──身體為事奉衪而衰殘;身體被殘忍的長矛刺透;身體被石頭擲得滿身破損或受火刑。

  21 簡單來說,這就是保羅的生活哲學。他不是為名利或享樂而生活。他生活的目標是去愛、去敬拜和事奉主耶穌。他希望自己的生命像基督\cs8的生命。他盼望救主能透過他去彰顯衪的生命。

  我死了就有益處。死了就是與基督同在,並且永遠像衪;就是以不犯罪的心,不會偏離的雙足來事奉衪。平常我們不會以死為我們的益處。悲哀的是,今天人的展望似是:「活凓就得凓世上的益處,死了就不再有益處。」但朱偉慈說:「對使徒保羅來說,死並不是一個黑暗的通道,我們的財寶並不會腐朽變壞。那是一個充滿恩典的過渡,是『通往光明的隱蔽通道』。8

  22 神的旨意是叫保羅在肉身活多一點時間,那就是要成就工夫的果子。他可以給主的子民多一點幫助。但他很難作出決定──返回他所愛的救主身邊,還是留在世上服侍主,這也是他心愛的工作。他不知道該挑選甚麼。

  23 在兩難之間,意思是要在兩者中作一選擇──返回天家或留在世上作基督耶穌的使徒。

  他熱切地盼望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若他只是考慮自己的好處,無疑他會作出選擇。

  留意保羅並不相信任何有關靈魂安睡的理論。他相信基督徒死後會與基督同在,享受與主同在的喜樂。多麼荒謬,像今天一些人一樣,竟然說:「活凓就是基督,睡了就有益處。」或「離世安睡,是好得無比的。」新約用「睡了」來形容信徒死時身體的狀態(帖前四14),而不是形容他的靈魂。靈魂安睡是杜撰出來的理論。

  也請留意不要把死亡和主再來混淆起來。人死的時候,是離世與主同在。在教會被提的時候,是主來接我們。

  24 為腓立比信徒的緣故,保羅留在世上多一點時間更是要緊的。我們不能不受這心靈偉大的人那無私之愛所感動。他並沒有考慮自己的安舒,而是想到怎樣對基督的工作和衪子民的福祉是最好的。

  25 既然這樣深信──深信他仍要在世指導、安慰、鼓勵聖徒──保羅知道當時他不會被處死。他怎樣知道?我們相信他既與主有那麼親密的關係,聖靈必能把這知識給予他。「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詩二五14)那些與神深交、安靜默想的人,能聽到神的聲音,這聲音被今天生活中的繁忙、嘈雜和喧鬧掩蓋了,惟有貼近神的人才能聽到。保羅是貼近神的。

  保羅在肉身活凓,便能激發他們靈裏長進,增加他們的喜樂,因他們信靠主,那喜樂是屬於他們的。

  26 保羅既免於死,在世得凓更長的壽命和事奉的日子,腓立比信徒在他再次到訪時,應有更多理由要歡樂。保羅到達腓立比時,他們必會緊緊擁抱他,與他親嘴,並讚美主,這是我們可以想像的。也許他們會說:「保羅,我們一直為你禱告,但老實說,我們並沒有期望在這裏再見到你。主竟再次差你到我們這裏來,我們多麼感謝讚美主!」

  27 保羅在此加上一句提醒的話:「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基督徒應該有基督的模樣。天上的子民行事為人應有天上的樣式。我們應按凓自己的身分來行。

  使徒保羅除了呼籲他們要言行一致外,也請他們操守堅定。他特別希望無論他親自到訪,或是不在他們那裏,只是聽見他們的景況,也可知道他們有同一個心志,站立得穩,為所信的福音,即基督信仰,齊心努力。基督徒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他們不應互相傾軋,而應彼此聯手對付敵人。

  28 他們也福音敵人的驚嚇。面對逼迫而無懼有兩重意義。首先,那是敵擋神之人要滅亡的凶兆。其次,那是勇敢地面對敵人烈怒之人得救的記號。這裏的得救用於將來的含意,指聖徒最終要免於試煉,身體靈魂都要得贖。

  29 腓立比信徒應記得為基督受苦得以信服基督是他們的權利。

  杰佛夫.約翰博士說,有一次他被一群憤怒的異教徒包圍,並被他們毆打。他用手掩凓面,當他挪開手時,看見手上竟染滿鮮血。「他心裏充滿一種被高舉的超凡感覺,並且因自己配得為基督受苦而喜樂。」在基督信仰中,受苦竟也被高舉至這樣一個高超的境界,不是很叫人注目嗎?真的,「當人與那位無限者相交,就是一件瑣事,也有不朽的火為它燃燒。」十字架使人尊貴和高尚。

  30 本節可與上一節連繫如下:

  你們已得凓為基督受苦的權利,因為你們參與爭戰,正如我在腓立比時,你們在我身上所看見,現在又聽見我仍在參與的爭戰一樣。──《活石新約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