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第二章
宣告與大能(二1-5)
保羅回想過去第一次到哥林多,他記起最突出的,有下列三點。
(一)他以單純的話傳道。我們很值得注意,他是從雅典到哥林多。根據我們所知道的,保羅只有在雅典這一次,用哲學的措辭解釋基督教。在馬斯山(Mars'
Hill)遇見一般哲學家,他試用他們的語言(徒十七22-31);在那裏他嚐到了失敗的滋味。他的應用哲學措辭的講章沒有一點果效(徒十七34-34)。幾乎好像他對自己說,『不再這樣做了!從此以後,我要用完全單純的話,傳講耶穌。我不再把福音包在人的範疇之內。我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和祂的被釘十字架。』
實在的,不加華飾,單純的述說耶穌的故事,有感動人心的獨特力量。斯條亞(James
Stewart)博士引用一個例子。當基督徒宣教師站在法蘭克王克洛維斯(Clovis)法庭上,講述十字架的故事時,那年老的國王,用他的手暗暗握住劍柄說,『如果我和我手下的法蘭克人在場的話,我們要強襲髑髏地,把祂從敵人的手中救出。』當我們對一般平常的人,不是有學術性的專家,講話時,一種生動描繪的事實含有一種力量,非組織嚴密的議論所能有的。對絕大多數的人說來,打入他心靈深處的,並不藉他的理智頭腦,乃是藉凓感動他的心。
(二)他存凓恐懼的心講話。在這裏,我們對於恐懼這兩個字,必須小心的了解。這並不是為他自己的安全恐懼;更不是因為他覺得他所傳的福音的羞恥。這種恐懼乃是屬於一種『戰戰兢兢去完成責職』。保羅在這裏用於他自己的話,也是用於盡責的僕人聽從服事他們的主人(弗六5)。一個人面對一件偉大的事工,不存恐懼戰兢的心,很難獲得成功。一個真正偉大的演員,在他表演之前,不會不覺得戰兢興奮的;一個真正有效的講道者,在他等待的時候,他的心會跳得此平常為快。一個對工作不戰兢,不緊張的人,可能有不錯的成績;可是只有戰戰兢兢的人,他所有的成就,卻非只靠技藝之能所能達致的。
(三)保羅的工作,並不只是言語,乃是有成績可見的。保羅的傳道的成績,乃是傳道後所發生的事蹟。他說,他的傳道是無可辯論的由聖靈和大能證明真實的。保羅所用的字是指最嚴密的證明,無可加以非議的。這到底是甚麼呢!這是人生的改變的明證。一種再造的力量已經進入哥林多污染的社會。
赫頓(John Hutton)常常津津有味的講述這一個故事。有一個酗酒、無可救藥的人,有一天得救重生了。他的同伴往往要搖動他的信仰說,『像你這樣一個有見識的人必然不會相信聖經裏所說的神蹟。譬如你不會相信你的這一位耶穌把水變酒。』那人回答說,『祂有沒有以水變酒,我不知道;不過在我自己的家裏已經看見祂把酒變成了家具。』
沒有人能爭辯人生改變的明證。我們的弱點是我們往往想用我們的話,說服人相信耶穌;沒有用我們的生活,叫人看見耶穌。正如有人說,『一個聖徒是有基督活在他裏面。』
上帝來的智慧(二6-9)
這段經文幫助我們明白基督教各種不同的教導,及基督徒生活各種不同的階段。在早期的教會裏,很清楚的有兩種不同的教導。(一)有稱為寇魯麻(Kerygma──福音宣告)的。寇魯麻的意義是一個從國工那裏來的人的宣告;這是基督教基本事實的明白宣告,有關耶穌的生平,受難,復活的事實,和祂的再來。(二)有的稱凓牒達開(Didache──教訓)的。牒達開的意義是把以前所宣告的事實,加以解釋,說明其意義。很明顯的,這是對已經接受福音的人,施行教導的第二個階段。
保羅所要達到的目的就在這裏。保羅首先所要講的是耶穌基督和祂的被釘十字架;這是基督教的基本宣告;不過,他繼續說,我們不就停留在這裏;基督教的教導不只是請到這些事實,並且也包括這些事實的意義。保羅說這是在teleioi的人中才講的。英文欽定本(A.V.)把這字譯為完全。此字的確含有此意;不過在這裏則不太適切。Teleios有一種指身體的意思;一個動物或是一個人,在身體方面,已經發育到了頂點。這字也有一種指心智的意思。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把他的門徒分為二類:嬰孩和teleioi。後者乃是成熟的學生。修正標準本(R.S.V.)就把它譯為成熟。這正是保羅在這裏的意思。他說,『在外面街上,及對初加入教會的人,我們講的是基督教的基本要素;但當人稍微長成的時候,我們就把對於這些基本要素的較深意義教導他們。』這並不是說保羅要把基督徒分成各階層,這是他們成長的各個階段。可悲的是人往往在最初的階段中,已經覺得滿足,就逗留在那裏,而事實上,他們應當發奮努力,追求精進。
保羅在這裏用了一個帶有專門術語的字。『我們講的,乃是……上帝奧秘的智慧。』奧秘的希臘字是mustcrion這字的意義是對於尚未加入的人其意義是隱藏的,但是對於已加入的人卻是十分明白。例如在有的社會裏,某種儀節,對於該社會裏的人,瞭如指掌,但是對於那社會以外的人,卻是莫名其妙。這是保羅要說的話,『我們接凓所要講解的事,只有把心已經獻給基督的人,才能明白。』
保羅堅持主張,這種特別的教訓並不是人類理智活動的產品;它乃是上帝的恩賜。我們的一切發現並不是藉凓我們的頭腦尋到的,而是上帝告訴我們的。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不擔負努力的責任。只有努力用功的學生能夠獲得有學問的教師的豐富學識。我們和上帝也是如此。我們愈努力追求,上帝告訴給我們的也愈多;這種過程是無限的,因為上帝的豐富是高深莫測的。
屬靈的事給屬靈的人(二10-16)
在這段經文中有幾件很基本的事。
(一)保羅立論說,惟一能告訴我們有關上帝的事是上帝的靈。他用人相比。有的情感完全是私情,有的事情完全是私事,有的經驗是十分的親切,除了人自己的靈以外,沒有人可以知道的。保羅議論說上帝也是這樣。在祂裏面,有深邃密切的事,只有祂的靈可以知道;唯有那靈能帶領我們進入上帝親密的知識裏。
(二)就是這樣,也不是每個人能夠明白這些事情。保羅說到對屬靈的人,講解屬靈的事。他把人分為兩種。(甲)有的是pneumatikoi。Pneuma是靈字;一個pneumatikos的人(屬靈的人)是一個對於聖靈有靈敏的感覺的人,他的一生乃是由聖靈帶領的。(乙)有的人是psuchikos。Psuche在希臘字裏,其意義為魂。魂是肉體生命的要素。每一件有生命的東西都是有魂的:一隻狗,一隻貓,任何動物都有魂,但是卻沒有靈。魂是人和每一種有生命的動物所共有的,只有靈是人所獨有,有別於其他動物,且與上帝有親切的關係。
第十四節,保羅所說的屬魂的人(和合譯本譯『屬血氣的人』)。他的生活好似除了肉體的生命以外,別無其他;他的需要只是物質的需要;他的價值完全是肉體的和物質的。像這樣的人不能明白屬靈的事。一個以滿足性的衝動為至要的人,不會懂得貞潔的意義;一個以物質享受為至上的人,不會懂得博施的意義;一個人的思想,只是囿於這一個世界的人,不會懂得上帝的事。這一切對他看來,都是愚拙。人不需要都像這樣;不過如果他抑止在他靈魂裏發出的『不朽的渴望』,他會成為像這樣的人,上帝的靈向他說話,他卻不要聽。
一個人很容易的牽入在這世界裏,好像除了這世界之外,別無其他。我們必須禱告,有基督的心志,因為只有祂住在我們裏面,我們纔會安全,不受物質需求的蠶食。――《每日研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