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第十一章
1-36
以色列人和外邦人的得救問題
1-10
以色列人目前只是局部被棄絕
歷代以來,縱使在以色列最悖逆神的時候,神仍保存了少數的餘民(
5)──屬靈的以色列人、真正有信心的選民(見賽1:9)。 以利亞先
知時代不向巴力神屈膝的七千人(2-4, 見王上19章), 是顯著的例子
;在新約時代,神的餘民是那些因信稱義的猶太人(羅9:27-29;
11:5
),也就是照著神的恩典蒙揀選的人(5-7),包括保羅在內(1)。
8-10 引用舊約(見串9, 10),證明以色列人的頑梗不化並非在神預
料之外,而是神所施的刑罰。
11-24
以色列人與外邦人的禍福息息相關
11-16
歷史上(見串11)因以色列人的撇棄福音,救恩臨到外邦人。保羅的
盼望是:外邦人的蒙福會挑起以色列人的妒忌,以致追尋救恩真理,
終相信耶穌,並給外邦人帶來更多的福氣。
16 「所獻 ...... 聖潔了」:以初熟之麥製成的麵餅奉獻給神之後,
其餘的麵粉團便算為聖潔(民15:17-21)。
在此「新麵」比喻信主的以色列人,
「樹根」比喻以色列的列祖(參11:28);
「全團」、「樹枝」的成聖,比喻整體以色列民的歸主(見26
)。
17-24 用橄欖樹的比喻來說明救恩歷史的演進,以及新約教會與選民
的關係。被折下的枝子是指剛硬的以色列人,野橄欖是指信主
的外邦人。新枝子不可藐視舊枝子,以免像他們一樣,因靠自
己、不相信神的救法而丟棄;舊枝子也不必自暴自棄,只要它
們歸信神,將來必可接在本樹上,在督裡裡同為一體。
25-36
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都蒙憐恤
25-29
以色列人最終的復興
25-26上
「等到 ...... 都要得救」:神「預先知道」 (見羅8:29-30)
的外邦人終必信主,而最後以色列人大體上接受耶穌所成就
的救恩。
26下-27
引用賽59:20-21; 耶31:33 ,
表明以色列人的得救早有先知預
言。
28-29 神既選召列祖,必愛以色列人到底。
30-32 不論是外邦人或以色列人,都是在不順服的情況下蒙神憐恤。
33-36 因著上述(25-32; 或9:6-11:32)神救贖作為的奧秘而詠歎、頌
讚,將榮耀歸給這位自給自足、行事完全獨立自主的神。
回顧與前瞻
羅馬書1-4章主要是講「信心」 ──
神的義是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
相信的人;
5-11章多論「盼望」這主題──我們既因信稱義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
恩典中,就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信、望又是建立在對神的認識上
,我們從救恩歷史看見神是行事有計劃有原則的神,雖然困難重重,
得贖仍在乎仰望這位遵守諾言的神。
12章以後則講以「愛」為總綱的基督教倫理──有了仰的對象,盼望
的確據,才能產生愛的原動力。
思想問題(第十一章)
1.神為何拯救外邦人?
這表明神的心腸是怎樣的?
2.本段除了說明神不棄絕祂的子民之外,亦表明神的公義。
(見11:21-22)
你認為神在新約時期是否也有施行公義的時候呢?
3.「頑梗」 (8節) 是對事物一種不顧現實、自以為是的態度。
當你自省律己時,有否忽略對付自己的「梗硬」呢?
――《羅馬書串珠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