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逼迫與傳道
經文:徒八章
使徒行傳第八章講論到三個人,就是保羅,腓利和西門。在同一章經文中,也論到三件事:掃羅逼害教會,腓利在撒瑪利亞傳道,西門想用錢買神的恩賜。特別詳細地記載腓利在撒瑪利亞的工作。腓利是七個執事之一,他與司提反同時被按立,神又特別賜給他個人佈道的恩賜;『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裏,來到該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裏,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裏的一個。』(徒廿一8)可見腓利也是和司提反一樣,不單是管理教會的事務,同時也是傳福音的使者。
(一)掃羅逼迫教會──從司提反被害那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受逼迫,門徒分散各處。掃羅殘害教會,進入各人的家,拉凓男女下在監裏。掃羅這種態度,無疑是恨惡耶穌。教會受到逼迫,門徒就在神的計劃中離開耶路撒冷。若不是遇到逼害,門徒是不肯離開自己的地方,更不會分散各處去傳福音的。在今天教會裏面,有許多人都是這樣,願意平安地在自己教會中過日子,不願意到別的地方去傳福音。古時候的教會,多數是在家庭中聚會,所以教會就在各人的家中,家庭就是教會,家庭又是工場。所以,教會一受逼迫,信徒就不能再留在那個地方謀生了,為了這個緣故,不能不遷到另一個地方去生活,於是教會就分散到各處去了。許多時候,我們看見受逼迫的教會,往往是熱心的教會。掃羅逼迫教會,分散的門徒有一部份到了撒瑪利亞,腓利在那裏領導他們傳福音,他們的工作大有能力。撒瑪利亞人從前已經聽過福音,撒瑪利亞婦人曾聽見過主耶穌講道,她曾為主作見證。但他們不能到耶路撒冷去敬拜,因為猶太人不喜歡撒瑪利亞人:『撒瑪利亞的婦人對祂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約四9)猶太人若要經過撒瑪利亞,寧願繞道約但河東,都不願意踏進撒瑪利亞境內。神的靈特別感動腓利的心,在那裏領導信徒傳福音,行了許多神蹟奇事,撒瑪利亞人都覺得希奇。
(二)行邪術的西門──當腓利正在撒瑪利亞傳道,醫病趕鬼,行了許多神蹟。那時候,在城裏有一個人,名叫西門,他向來是行邪術的,妄自尊大,使撒瑪利亞的百姓驚奇,無論大小都聽從他。以為他就是上帝的大能者,他們聽從西門,是因為他久用邪術,使人驚奇之故。那時,有許多人聽了腓利所傳的上帝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就受了洗。西門聽見主的道,自己也信了,也受了洗,而且常與腓利在一處。西門受洗加入教會,是一個很大的勝利,撒但的權勢被破壞了,同時也讓撒瑪利亞人看見,耶穌的名與權柄比行邪術的西門更大。那時雖然許多人受洗信了主,但是還沒有接受聖靈。五旬節時,那些人一信了耶穌,就接受了聖靈。但撒瑪利亞人不是這樣;他們受了洗之後,要等到彼得約翰來了,按手在他們頭上,才有聖靈賜下。可見聖靈的工作,不一定是一種形式,他對每一個人的方法不同,對每一個地方的計劃也不同。使徒們在耶路撒冷,聽見撒瑪利亞人領受上帝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上他們那裏去,彼得約翰來到撒瑪利亞,親自接受這批信徒,這樣,耶路撒冷的信徒,就不能不承認他們了。彼得約翰為撒瑪利亞的信徒祈禱,叫他們接受聖靈,又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
西門信了主之後,常與使徒在一起,看見他們所行的神蹟和異能,又看見彼得約翰按手在信徒頭上,便有聖靈賜下。他看見耶穌的能力比自己強,信耶穌有許多好處,於是他想到如果自己也像彼得約翰一樣有能力,那該有多好。從前人人都尊敬我,現在都聽從腓利和使徒了。於是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凓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徒八19)弟兄姊妹,我們看見西門自私自大的心,自私的心是神所討厭的。神的恩典不是用錢可以買得到的,乃是神白白賜給我們的。腓利所傳的是神的國,在神的國中惟有耶穌基督作主,神的恩典隨凓主自己的意思賜給我們,用錢也買不到。彼得對西門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上帝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上帝面前,你的心不正。」(徒八20-21)彼得責備他之後,勸他悔改,祈求主的赦免。彼得看出西門在苦嘅之中,被罪捆綁。西門請彼得為他祈求,到底西門是否真正悔改?那就不得而知了。當然,我們巴不得他真正悔改。
(三)福音使者腓利──腓利按立為執事之後,教會受到逼迫,門徒分散各處,他也下到撒瑪利亞,在那裏為主作工,行了許多神蹟奇事。許多人因他傳講上帝國的道信了耶穌。信徒和腓利相處多時,實在捨不得離開他,但神的靈晗引導他到另一個地方去。神的僕人必須聽從神的吩咐,順服神的差遣。雖然接受神的分配自己未必覺得適合,假如當時腓利說:主阿!我在這裏很好,工作做得不錯,許多人受了洗,撒瑪利亞人都喜歡我,我也需要在這裏牧養他們,何必要我離開呢?那末,神的計劃就難以完成了。腓利沒有自己的意見,他順服聖靈的引導,離開了撒瑪利亞。神對每一個人的得救,都有祂的計劃,聖靈一方面預備受差遣人的心,另一方面又預備聽道人的心。腓利順從神的引導,下到曠野,在這件事上叫我們看見,個人佈道工作的重要。在神的計劃當中,看埃提阿伯的太監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得救之後可以把福音帶回自己的國家。
腓利在曠野行走,神引導他與一個埃提阿伯太監談道。要向外邦人傳道,首先要和他打好交情,交上朋友,才開始講道,這樣,必然收到好的效果。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腓利就靠近那車,聽見他唸先知以賽亞書,就開口問他說:你所唸的你明白麼?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太監請他上車,與他同坐。讓聽道的人發問題,乃是個人談道最好的方法。傳道人不單是用口講,還要用耳朵聽別人的問題,更要用心去禱告,要對發問題的人表同情,這樣才能使聽道的人容易接受你所傳的道。那時太監正在讀經,這是給腓利開口講道的好機會:『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徒八35)我們傳福音,必須教導別人看聖經,聖經是神的話,惟有神的話才能感動人心。信心是從聽道來的,道是從聖經來的。太監讀聖經不明白,腓利就從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講到明白為止。
各位弟兄姊妹:當你和別人談道的時候,主要的內容是講耶穌基督,使人看見耶穌的美德,耶穌的大能,耶穌的愛,耶穌的救恩。使人明白自己的罪,需要求主赦免。明白耶穌能解決他各樣問題,特別是靈魂得救的問題……聽道的人才會相信的。倘若講來講去,只講其他的,信耶穌有什麼好處,上天堂等等,沒有把耶穌的救贖講得明白,使聽的人一知半解,又怎會相信呢?太監一定是聽腓利講解得非常明白,所以立即就相信了,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就要求受洗,可見他的相信是真正的相信。腓利就給太監施洗。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就不再見他了,他就歡歡喜喜的走路,把福音帶回他的國家。
在這章經文中,給我們看見,個人佈道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主動地去接近未信的人,不是等待別人到我們這裏來傳福音。主耶穌曾吩咐我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19)巴不得我們都像腓利一樣,願意順從神的引導,作一個傳福音的使者。── 艾德理《使徒行傳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