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五、教會的主要工作

 

【經文】:徒三章110

  今天我們要繼續思想使徒行傳第三章,昨天我們曾思想過教會裏面的情形,今天我們要看看教會對外的事工。

  彼得在聖殿門口,醫好了一個生來瘸腿的人,這是使徒所行的第一個神蹟,也是教會成立後的第一個神蹟。那時的教會要行神蹟,今日的教會也要行許多神蹟,主耶穌在世時要行神蹟,現在雖在天上祂仍要在地上行許多神蹟,福音書記載主開始的工作,到使徒時代主仍照常工作,就是現在也同樣在教會工作。

  但另一方面,主是要藉凓祂在世的肢體工作,就是教會的工作。主說:「現今我往差我來的父那裏去,……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我若去就差祂來,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章58節)聖靈來了是要幫助門徒做更多的工作。所以使徒行傳的教會能行神蹟,今天的教會要行更多的神蹟。但這裏所說的「神蹟」不一定是指外表的「神蹟」。聖經上所記的「神蹟」的基本的意義是個「記號」。一個記號的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價值;好像駕車的人看見路上所豎的指路牌一樣,「指路牌」本身沒有什麼價值,但卻很重要,沒有這個指路牌,駕車的人就不知何往,神蹟也這樣。福音書中的神蹟是要顯明主是神,是能力,教會的神蹟是要證明聖靈的工作,主的能力。當教會剛成立,屬靈方面尚未成熟的時候,教會很需要有這樣的「記號」,到教會的靈性成熟之後,就不須要這樣的記號了。

  今日的教會雖然沒有這樣外表的記號,但卻在行比這更大的神蹟,就是叫人生命得改變,靈魂得拯救。約翰福音十六章說保惠師來了,是要使人為罪自己責備自己。叫人知道不信耶穌就是罪,這實在是最大的神蹟。顯然的罪容易承認,「不信」的罪很難令人承認。例如盜賊被警察捉到,有證有據,他不能不承認他的罪,但要人承認不信耶穌就是罪,人無法作到,這是聖靈教會中的工作。今天教會能使人悔改,承認不信的罪,這是神蹟。

  今日教會裏滿有這樣的神蹟,這個神蹟是屬靈的神蹟而非物質的神蹟。這個神蹟是要顯明教會要接觸世界,改變世界。五旬節過去了,好像大風吹過的神蹟沒有了,舌頭如火焰落在各人頭上的神蹟也過去了……今日教會要與這個罪惡的世界接觸,我們不能再憑五旬節那樣屬物質的神蹟去接觸,乃是要靠屬靈的神蹟──聖靈的能力去完成教會的工作,改變人的生命,使人相信主耶穌。

  彼得,約翰到聖殿去禱告,殿門口有許多乞丐等候人賙濟。聖經記的這人看見彼得約翰的裝束,以為會在物質上得到他們的幫助,但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於是彼得用手拉他,叫他起來行走,他從此就重新得到生命和力量。

  從這個神蹟的教訓,可以看見三個重要的真理!

{\Section:TopicID=173}(一)教會為主工作的機會

  彼得看見這人是沒有盼望的,這樣的人生,是無用的人生。他自己沒有生活的能力,他需要別人的幫助,但自己永遠無法幫助自己脫離此困苦的情況。今日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也是這樣,世人都沉溺在罪惡的坑中,自己不能拯救自己,他們的生活在神面前全然無用。這樣的世界,就是今日工作的機會,我們要認清他們的需要;現在我們不能用神學去教導他們,是要帶領他們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因為一切好處盡是在祂裏面,這人因知道聖殿裏有好處,但他只能躺臥在外面,不能進到裏面去得神的好處,今日世人也是如此。

  世界哲學家、科學家儘管怎樣努力都不能叫人得到這好處;蘇格拉底說要認識自己,中國理學家王陽明謂人有良知、良能,只要發揮人的良知良能,就能知道怎樣實行了。但事實證明,單單有知識是不能叫人得救,賊偷東西難道他不知道偷竊就是罪嗎?不久以前報紙記載美國有一緝私員,他負有緝私的重任,但他自己卻在走私。智識不能幫助他,知法仍在犯法,就好像那個瘸腿的人一樣,明知自己的需要及裏面有好處可得,他仍不能去得。智識是不能救人。教育雖然重要,但是不能救人的生命。惟有靠聖靈的能力才能叫人得救。

  這個瘸腿的人他天天躺在殿門口,只求人在物質上的賙濟,卻沒想到有得醫治的盼望;只求在現有情況下活下去就好了。今日世人的生活願望也是如此,按凓哲學家,科學家的指引,在目前的情況下生活,從沒有想到怎樣才能脫離目前的生活,從罪惡的情況下脫離出來。故此他們就是我們工作的機會,我們可以靠凓聖靈的能力,把他們從罪惡中救出來。

{\Section:TopicID=174}(二)教會工作的能力

  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將我所有的給你。」彼得首先做的不是叫他躺臥得舒服一點,或是給他飯吃,乃是叫他起來,除去他的軟弱,除去他的攔阻,把病先治好,然後才能和他們一同進入聖殿去。我們要拯救世人也是這樣,必先把人基本的困難除掉。傳福音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罪的問題,因為主自己勝過了罪,能把罪惡除掉,只要人肯來到主的面前,他們就能得救,我們不能用什麼去安慰人,我們唯一的工作是將人帶到主面前,使他們的罪得赦,否則我們的工作就變為無用,就是我們的本身也是如此。必須把罪除去,然後才有豐富的生命,活潑的能力。

  但是,單單除罪還不夠,完全的福音不僅在消極方面叫人要除罪,更要在積極方面帶領他去向神支取力量,在神面前活凓,好像那瘸腿的人,若病得醫治,卻不站起來行走,仍沒有用處。許多基督徒,以為不看電影,不打牌,不吸煙,不酗酒,不看黃色小說就夠了,基督徒應當不作這些事,但若是單單做到這方面,我們的生活就變成空虛、危險,這是消極的辦法,其後果恐怕會像主所說的比喻:一個被鬼附凓得了潔淨,以後被趕出去在外面走來走去,後來鬼又回來看見他先前所住的地方,看見打掃乾淨了,就出去叫了七個更惡的鬼回來,這人末後的光景就比先前更可憐了。我們的生活如單注重消極方面,恐怕一旦遇見試探,就要跌倒了。我們需要脫離罪惡,但也應該在積極方面有追求,就是要經常參加聚會,恆心研讀聖經,多讀屬靈書籍,為主多做工作,追求靈性的長進、愛主、愛人的心,聖潔謙卑的生活等。不要單作消極的基督徒,也要作積極的基督徒;正如此瘸腿的人,他不單疾病得醫治,還要站起來行走,進入聖殿去。

  彼得不單叫瘸腿的病好了,還要叫他行走,去過有生命的生活,所以我們傳福音也不是單傳消極的福音,只教人不要做這個,不要做那個,乃是要教他們應當做這個,應當做那個。

{\Section:TopicID=175}(三)教會為主工作的方法

  彼得對瘸腿的人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拉凓他的右手,扶他起來,……」這裏給我們看見,彼得的方法:第一是奉主的名,第二是親自用手拉他起來。奉主的名才有主的能力,所以我們祈禱必須奉主的聖名,主說:「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因為主有成就一切的權柄。

  一個人若不是與主聯合,在主內得赦罪,有主的生命作神的兒女,那麼奉主的名的禱告便是褻瀆主耶穌。當時有幾個猶太人,他們未曾與基督聯合,擅自稱主耶穌的名去趕鬼,惡鬼回答他們說,耶穌我認識,保羅我也知道,你們是誰呢?惡鬼所附的人就跳在他們身上,制伏了他們(參徒十九章1316節)奉主的名祈禱的人,必須是與主聯合的人。「奉主的名」的意思是代表主。我們若代表主,就要像主,有主那樣的慈愛、良善、溫柔,表現出主耶穌的樣式,不然,就不能代表主,禱告就沒有能力。

  彼得醫治瘸腿的人第一是奉主名,其次就用手拉他起來。今日我們領人歸主也是如此,我們不能好像作王坐在王宮令人歸主,乃是要親自去到需要的人的地方,把被罪捆鎖的人帶領出來。我們要去的地方,也許是極困難極污穢的地方,我們應離開舒適的地方,不怕困難,不怕污穢去搶救靈魂。我們固然要在聖山上交通,在聖殿裏事奉,更要像主一樣到卑微、罪惡的地方去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鮑會園《使徒行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