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六章
V. 受逼迫的情況(6:1-9:31)
第五章過後,可能又過了一段時間,教會繼續不斷地在耶路撒冷增長,但也帶來一些內部的問題(6:1-7),和外部的問題(6:8-7:60)。雖然大家都是猶太人,但是在文化上還有有一些分別∶「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也就是住在耶路撒冷/猶太地以外的猶太人/猶僑)、「希伯來人」(住在耶路撒冷/猶太地的道地猶太人)。
在使徒行傳中,最長的講章不是出自保羅,或彼得,而是出自司提反,可見當時講道的人不只是限定使徒,許多年青的信徒領袖都興起講道。
當時福音雖受到攔阻,但其動機只是出於妒忌。猶太教與基督教仍被視為同一宗教,而基督徒仍然上聖殿,也沒有勸人離開猶太教,他們只是勸人接受耶穌,就是律法與先知所預言的應驗。
司提反的事件卻把整個局面完全改變了,有人作假見證控告司提反,說他的資訊攻擊聖殿和摩西的律法。司提反的講話有多個主題∶他長篇的講述以色列早期的歷史,目的是要指出神在摩西律法和聖殿之外,與他的子民已有一段長久的關係。約瑟和摩西等人與神有更進一步的關係,卻因自己的人妒忌而遭受攻擊。律法和會幕/聖殿不過是用來表達這種關係而已,它們不是這關係的中心。如果人以「神與子民的關係」這觀點來看猶太教,那麽基督教就是這關係的延續,但是人若單以聖殿和律法來衡量猶太教,那麽基督教就是與它對立的了,因為基督教宣稱神已透過彌賽亞把神人的關係帶到另一境界。
起初信徒都被視為猶太人,而耶路撒冷城中很多人,包括祭司們也有成為信徒的(6:7)。這時基督徒卻被猶太人攻擊,不單是因為他們的成功或是引起的哄動,而是因為他們是基督徒(8:1-3)。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說明司提反談到主耶穌被棄絕時,他不像彼得那樣(2:23-24;3:14-15;4:10-11;5:30-31)。彼得基本上只是集中講述神如何在耶穌身上改變了人的判決,司提反卻更直接地歸罪於猶太領袖身上。結果猶太人被激怒,司提反成為第一位基督徒殉道者。
在6:1節,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和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似乎是當時基督徒中的兩個文化團體。我們可以假定門徒和其他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都以亞蘭語(與希伯來話相近的語言)為母語,而那些在五旬節信主的訪客,則可能是希臘化的猶太人,他們的母語是希臘話。這兩群人都是猶太人。
雖然路加上文已經提到基督徒如何凡物公用(2:44-47;4:32-35),「但在天天的供給上」卻有爭執的事情發生。
第2-4節,這裡提及兩種職事的對比∶「祈禱、傳道」是一種,「管理飯食」又是另一種,不過二者的對比並不等於說某一種職事比較低下。當時分配飯菜原是一家之主的職責,而他們很可能也包括管理飯錢。這段經文說明7位執事的恩賜;除了「被聖靈充滿」之外,還要有充足的「智慧」來管理此事。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從此以後十二使徒就不再管理物質上的需要,而這7個人則完全不過問祈禱和傳道的事情。但是事實上,路加繼續講述司提反和腓利的事情,完全沒有提及飯食和財務,只描述他們的傳道事工。,
第8-10節,司提反是七人之一,他在「利百地拿」(意譯是「自由人」)會堂行神跡奇事,引起不信的希利尼猶太人與他辯論。這會堂其中一些成員是來自基利家的,保羅的家鄉大數就在基利家境內,所以保羅與這會堂及這些反對勢力可能有關。他們的反對沒有起甚麽作用,直到有些人私下「買出人來」作假見證誣告司提反,無疑這見證把司提反的話故意誇張,使人聽來以為司提反是「謗 摩西和神的話」。按6:13-14節,此假見證與耶穌受審時的證言相似(可14:58)。而控告他的罪名與聖殿和律法有關。
── 文牧《使徒行傳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