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使徒行傳第二章

 

耶路撒冷教會的誕生(2-5)

 

2:1-47 在耶路撒冷的五旬節

    五旬節是猶太人的逾越節後的五十天,也是耶穌升天後的第十天。相信這時門徒遵照主的吩咐,都聚會在耶路撒冷,等候所應許的聖靈出現。在五旬節,許多虔誠的猶太人會從各地到耶路撒冷來過節和獻祭。

 

    「五旬節到,......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他們就被聖靈充滿(filled with)...說起別國的話/鄉談。」(2:1-13)

    「五旬節」(2:1)是猶太人的重要宗教節期,又稱為「七七節」。這節期所慶祝的是麥子的收成,在某些猶太傳統裡,此節日也與律法的頒佈、聖約的更新有關連。這時居住各也的猶太僑民群集耶路撒冷(2:5)。這是第一次有關聖靈降臨和靈洗的記載,一方面應驗了施洗約翰和耶穌的預言(1:4-5),另一方面說明了一個新時代/聖靈時代的開始。

    「大風吹過,充滿...如火焰」可見當時聖靈降臨時的景像∶聖靈(希伯來文ruah=靈/風)如風一般吹動,充滿(filled),如火焰(應驗珥2:28-32景像)。在希臘文和希伯來中「風」與「靈」是同一個字(2:2),這兩個概念有密切的關係(約3:8耶穌藉此雙關概念向尼哥底母解明聖靈重生一個人就如風的性質一樣∶無法由人控制,但是可以感覺得到)。相信在此「舌頭如火焰」(2:3)也有神臨現的意味,因為門徒「都被聖靈充滿」。西乃山上(出19:18),山上的火焰代表神的臨現。可以這麽說∶聖靈充滿有時是緊接著靈洗之後的結果(果效),接著是門徒滿有能力和膽量的以其他的鄉談來傳講福音。   

    另一種「語言」(和合本譯作「別國的話」,2:4-13)是聖靈賜下口才讓門徒說出來的,從第6811節看來,最可能的解釋是指某地方的語言或某個民族的鄉談。在這一室之內混雜著各種地方的語言,很難想像他們居然可以辨認出自己本國的話。雖然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所針對的是教會信徒所用的非人間言語(林前12-14章),但保羅表明他懂得兩種言語(林前13:1)。當這人用言語來表達這恩賜時,它的目的是為了讚美,而非向外傳福音(「講說神的大作為」;11節)。彼得宣講福音資訊的時候,馬上轉過來用普通的言語宣講。徒14:8-20記述當時的傳道人如何突破言語的攔阻,而用不著神直接的介入。常有人說這一段經文是巴別塔故事的修復。藉著聖靈,基督可以被傳播到天下四方。

    14節,這是使徒行傳中偉大講章的第一篇,相信這講章不是一字不漏的直錄,不然會顯得太短。也相信這講章是路加聽了後自己的摘要。路加在這方面的處理辦法與當代的一般歷史家沒有兩樣。他們的作品中都常有好些講詞出現,都是設法保留事件和演說者的特徵。路加也是保留了彼得這篇講章的主題資訊。

    15-21節,雖然群眾都聽懂了在靈裡所說的方言,但彼得不認為這是傳福音的工具,而是一種徵兆(參林前14:22-23)。彼得引述約珥書2:28-32,那裡所描寫的時期稱為「末後的日子」(複數詞),從聖靈澆灌之日(即五旬節)起,一直無限期伸延到耶和華「大而明顯的日子」(單數詞),也就是審判的日子。2:17-18構成一單元,原文中「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兩句前後呼應,夾在中間的是「末後的日子」和「那些日子」,還有「要說預言」等片語都表明它們屬同一單元。從這架構看來,在「天上」所「顯出」的「奇事」,和「地下」所「顯出」的「神跡」都要等到「大而明顯的日子」來到才發生的。

    22-24節,彼得轉過來談最近發生的事情;耶穌生前的事蹟,和 的死與復活。相信彼得當時的聽眾都意會「神」這名詞是指「父神」。雖然此時完整的三一神論還未整理出來,但門徒已知道耶穌是敬拜的對象,他們也常把舊約對神的稱謂應用在耶穌身上(例如上述21節極可能是其中一個例子,另參21:3638-39)。故此當彼得說∶「神藉著拿撒勒人耶穌」之時,顯示彼得有意要說明耶穌不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他先從聽眾不能否認的事實說起,就是∶「在你們中間」所「施行」的「異能、奇事、神跡」,這些都是「你們自己知道的」,這些事可以證明耶穌不是憑自己力量行事,而是「神藉著」 作工。

    彼得如此詮釋耶穌的行動,別人顯然可以提出抗議說∶「耶穌不可能是神的使者,因為他失敗了(被釘十字架了),而神的計畫是永不可失敗的。」彼得的回答是∶神的計畫原是要把耶穌交在人的手裡,神的判決不是十字架,而是復活。第2324節是∶「你們┅┅殺了,神卻┅┅叫他復活」;神對耶穌的判決是為 申冤。

    「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殺了」,這一句似乎暗示一般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在這事上都有份,不過他們不像某些無法之人那麽惡毒。「無法之人」究竟是指猶太領袖?還是羅馬人?經文沒有清楚說明,可能當時的猶太聽眾以為他是指羅馬人而言。

    彼得又說∶「神將死的痛苦解釋(解除)了」,意思並非說耶穌在被釘的時候沒有痛苦的感覺。猶太人通常認為人死的時候,靈魂與肉身分離,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種思想在哥林多後書裡反映出來(林後5:1-8),那裡保羅針對這種死的觀念,指出死亡好像脫去衣服。

    25-31節,彼得引用詩篇16:8-11這段經文來說明他對耶穌復活的瞭解。最主要的一句在27節∶「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彼得要提出的問題是∶究竟這「聖者」是指誰?聽眾的答覆很可能是∶「大衛自己。」但是彼得指出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他(大衛)死了,也埋葬了,並且他的墳墓直到今日還在我們這裡。」然後彼得反過來說∶大衛是一位先知,他預言彌賽亞不會留在墳墓裡,必要復活。這詩篇(16:10)也是唯一一節舊約中間接地預言彌賽亞會復活。

    32-35節,彼得回頭來討論當時吸引群眾的現象。這一群人並非喝醉了,他們是神使耶穌復活的見證人。所以耶穌就是大衛所預言的彌賽亞,然後他再引述詩110:1來解釋彌賽亞現時被高舉、升天的地位。

    36節,把上述的講話作一個總結,這一段所強調的是∶不管外表看來如何,也不管他們採取甚麽行動,但神對整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對他們來說,耶穌是一個罪犯,神卻「立」這一個人「為主,為基督」,正如路2:11所記載,天使早就如此宣告了。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2:38-42)

    這記錄是連接著五旬節的事情。把它和徒2:1-13擺在一起分析比較適切。「奉耶穌的名受洗」即是接受耶穌的施洗/或耶穌所吩咐使徒門的洗禮(28:19)。聖經學者相信,最初期在猶太人中的洗禮是「奉耶穌的名受洗」而非「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受洗」。「奉耶穌的名受洗」立刻分別出這些受洗了的猶太人信徒是接受了耶穌基督。

    我們必須留意彼得在此的談話,也是當時真實的情況,就是當他們悔改、奉耶穌的名受洗(水禮)、各人覺得,也深知道罪得著赦免、接著就領受聖靈(靈洗)。這四件事是同時發生的。並沒有時間上的分別。這裡的信徒領受了聖靈,接著就有聖靈充滿(滿有聖靈的能力)這外在的表現來印證。

    相信2:37-40是針對群眾的反應而發,說及聽眾該如何把所聽到的道理付諸行動。2:38是回應2:21的描述∶「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只是「主名」現今改為「耶穌基督的名」。「求告」的步驟有兩部分∶「悔改」和「受洗」;同樣,「就必得赦」成為∶「叫你們的罪得救」和「領受所賜的聖靈」。

    41-47節,相信這幾節是第二章的結語。說明當時的教會情況;教會從120人增加至3,000人以上,並且指出基督徒群體聚會的情況。使徒繼續「教訓」人,並且「行了許多奇事神跡」。新信主的人不只是在繁忙的生活中添上基督信仰而已,他們全心全意恒切地委身於基督徒的經歷。2:42節是對一個基督門徒的縮寫。信徒對財產表現出很慷慨的態度,他們「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信徒們「天天」「在殿裡」,「且在家中」聚集,他們一同擘餅,用飯,彼此交通。這是一段短暫的平安日子,顯然他們可以在殿裡公開聚集,而不需存懼怕的心,甚至可以博取「眾民的喜愛」。不過這一切都要面臨改變,在接下來的三章經文裡,路加便描寫外來的攻擊和內在的問題。

    我們相信最初期聚合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基督徒除了在安息日到殿裡敬拜,平日(特別是主日)也在家裡聚會。我們無法知道當時聚會有什麽形式,相信像猶太人的聚會一樣,有讀經、讚美神(唱詩)、禱告、講道。「彼此交接」是指當時信徒的相交生活,也就是在一起團契、分享。另外,還指出有擘餅(守聖餐),並且一起用飯(指聚會後聚合一起用飯)。初早期教會曾記錄當時的信徒在聚會後有一起用餐,稱為「愛筵」。保羅曾指責不要把聖餐和愛筵混亂起來(林前11:20-22)

── 文牧《使徒行傳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