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九章
使徒行傳 第九章 注釋
9:1-31 掃羅歸主與蒙召
(參考:保羅信主的經歷)
1-19上 掃羅的轉變
1
大祭司有羅馬政府賦予的權力,可管理猶太省的內政及宗教事
宜,連猶太省以外的猶太人亦在他勢力範圍之內。
2
有許多信徒可能從耶路撒冷逃往二百四十二公里(一百五十英
裏)之外的大馬色去,免受逼害。掃羅要把他們追捕回來。
5
「主啊」:在這裏乃尊敬的稱謂,意即「先生」。
7
「聽見聲音」:但聽不懂所說的話(見徒22:9)。
11 「大數」:掃羅出生之地,位於小亞細亞,當日屬基利家省,
為大學城、希臘與東方文化的匯合處。
19下-31 掃羅開始傳道工作
從加1:17看來
, 繼徒9:1-19上所記的事之後,掃羅曾往亞拉伯一段日
子,也許19下所載是掃羅從亞拉伯返大馬色之後的工作。
19下-25 於大馬色的福音工作
23 根據林後11:32-33的記載 ,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也把守城牆要
捉拿掃羅,可能因為掃羅的傳道干擾了當地的拿巴提人(見
林後32-33注),以致提督要和猶太人合作捉拿他。
25 庇護掃羅的人大概住在城牆,牆上有窗,掃羅可從那裏坐筐子
逃出。
26-30 在耶路撒冷的福音工作
26-27 巴拿巴保薦掃羅之舉,與他的名字(「勸慰子」,見徒4:36)
十分相配。
28-29 加1:22提到掃羅不為猶太各教會(包括耶路撒冷教會)所認識
,與這裏的記載表面上有出入。合理的解釋是:掃羅主要是向
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傳福音(29),沒有在猶太各教會工作,而
且他與耶路撒冷的門徒來往只屬私人性質,故此,猶太各教會
大致不認識他。
31 逼迫暫時緩和下來,巴勒斯坦各教會繼續增長。
9:32-11:18 彼得周遊傳道、教道信徒
32-43 在西巴勒斯坦工作
32-35 醫治以尼雅
32 「呂大」:即舊約的羅德,離耶路撒冷約四十公里(廿五英里
)。
34 「收拾你的褥子」:可解作「準備就座吃飯」(參路8:55),
這表示以尼雅完全得到醫治。
35 「沙侖」:地中海沿岸的平原,由呂大起向北伸展至迦密山。
36-43 彼得使多加復活
36 「約帕」:見拿1:3;離呂大十九公里(十二英里)。
41 「寡婦」:可能有信和未信的;多加的善行不僅限於信徒中間。
43 「硝皮」(制皮):在猶太儀節上是不潔的工作,彼得住在硝
皮匠的家裏,顯示他已擺脫了猶太宗教上的一些禁忌。
思想問題(第九章)
1 保羅逼害信徒與基督有何關係(參5)?
今日人若任意指責和仇視基督徒,這些舉動有何含意?
2 亞拿尼亞和巴拿巴對剛信主的保羅有什麽説明?
若保羅沒有這些支持和幫助,他會怎樣?
面對初信者,這個事例給我們什麽教訓或榜樣?
3 保羅信主後有什麽顯著的改變?
試比較你個人信主後的改變。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