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第廿八講 只要從你的意思
馬可福音第Ⅱ部第十三講
經文/馬可福音14:27-72
只要從你的意思
要節/馬可福音14:36 “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
我們在上一次講演學了最後的晚餐。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自己將在十字架上流血死亡,這教訓是意義深長的。現在耶穌親自準備在十字架上受到羞恥、痛苦和死亡,為此他在客西馬尼作了禱告準備。耶穌通過客西馬尼的禱告,順從了神的旨意,決定走苦難之路。
客西馬尼的禱告表現了耶穌作為人的苦惱和面臨的矛盾,雖然他是全能神的兒子,但卻為了救援罪人而以軟弱的人的形象來到此地,他親自寬恕並理解我們的軟弱,憐憫我們,並且順從神的旨意,成為了我們的模範。通過禱告,耶穌克服了絕望、恐懼、悲傷等人軟弱的一面,最後得到了勝利。祈禱我們通過耶穌的禱告,克服我們軟弱的人性,知道什麼是勝利的奧秘。
I. 耶穌在客西馬尼禱告(27-42)
第一,預言彼得不認主(27-31)
耶穌結束了逾越節的筵席之後與門徒一起唱詩往橄欖山去,他路過耶路撒冷東部的基甸河,去了禱告之山客西馬尼。耶穌知道門徒在充滿危機的那一瞬間將離開自己,作為一個牧者來說,自己獻出一生象自己孩子那樣養育的羊逃跑,是痛苦而令人失望的。如果是我們,就會失去對羊的愛、信心和盼望,但耶穌卻不變地愛門徒。耶穌知道門徒的軟弱,早已告訴他們準備好被試煉的那一天。他說撒迦利亞書13:7節的話語將通過門徒得到應驗:“你們都要跌倒了,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27)耶穌預言自己受苦難時,門徒會一個一個地逃跑,但他們將再次聚集在加利利,見到復活的耶穌,擁有復活的盼望,成就使徒行傳的工作:“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耶穌說雖然軟弱的門徒會暫時拋棄耶穌,四處逃跑,但他們最終將成為復活的證人。耶穌沒有責備將要背叛自己的門徒,反而賜給他們希望,那麼這時候彼得說了什麼呢?
請看29節,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彼得指著約翰、雅各、馬太,說他們有可能逃跑,但是自己不會。可是耶穌預言彼得在今夜雞叫兩遍以前會三次不認耶穌。耶穌知道雖然彼得說了大話,但他卻是軟弱的。彼得的話不是藉著信心、而是靠著人性的義氣和忠誠說出的。耶穌知道彼得的軟弱,連他不認耶穌的次數都說出來了,但是他極力否認,在31節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彼得應該聽聽耶穌的話,看看自己,但他只在乎耶穌認不認他的忠誠。結果他果然象耶穌所說的那樣跌倒了。我們也一樣,信心狀態好的時候,就說一定要愛神,忠誠到老,定那些不懂恩典而離去之人的罪,說既然得到了恩典怎麼能那樣做,但是人性的義氣和忠誠戰勝不了撒但的勢力,我們要承認自己即使遇到小小的事情也有可能跌倒,這時我們纔可以依靠主,負著神的大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第二,在客西馬尼的禱告(32-42)
耶穌到了客西馬尼的橄欖山,“客西馬尼”是榨橄欖油的工具之意。耶穌在這裡懇切地祈禱,他並沒有作血與火的鬥爭,而是在客西馬尼禱告,進行了屬靈上的鬥爭。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坐在這裡,等我禱告。”於是帶著彼得、雅各、約翰三個門徒去了。耶穌驚恐起來,極其難過,讓三個門徒為自己禱告。請看三十四節:“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警醒。”耶穌從來沒有顯出這樣軟弱的模樣。過去耶穌責備門徒在加利利對大浪和狂風的恐懼說:“為什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可4:40)他還說:“你們當信服神。”(可11:22)但是現在他卻驚恐、苦惱、悲傷。有的人看到這就說耶穌不如蘇哥拉底,但是耶穌的死亡跟普通人的死亡不一樣。如果說普通人的死亡是由於罪而導致的死亡,那麼耶穌就是為贖人的罪而死去的。耶穌的恐懼,並不只是因為要在肉體上受到痛苦,耶穌的痛苦是由於人的罪而來的被壓抑的痛苦。耶穌代替人所犯的罪,受到咒詛,被高高地掛在十字架上,成為萬民嘲笑辱駡的對象,而且他還暫時被神拋棄,這是普通人所無法克服的。
我們即使只負著自己一個人的十字架時,若遇到困難也會睡不著覺。人要工作纔能養活自己和家族,有些人就會為這樣的工作問題而苦惱;有的人為了稍為努力點就可以通過的學分問題而苦惱;有的人為自己的婚姻而苦惱,甚至為此自殺;我們的牧者為幫助一個羊和一個大學而頭髮變白,臉起皺紋;有人因困難的福音工作環境而恐懼,結果回家了。我們要做什麼就得看著世人的眼色,小心翼翼地行事,更何況代替人類之罪、負著十字架的耶穌痛苦有多大呢?耶穌一想到自己所愛的門徒將要背叛自己,自己將被逮捕、蔑視、咒詛,最後在十字架上死去,就甚驚恐,難以忍受。這是負著肉身的耶穌真實的模樣。耶穌若是天下無敵的機器人,就跟軟弱的我們沒有關係。但是由於耶穌負著跟我們一樣的肉身,所以他可以理解十字架上的痛苦和煩惱,並可以幫助我們(來4:15)。別人在根本上幫不了我,但是耶穌知道我的煩惱、軟弱和失敗,並幫助我們,所以我們在絕望之日也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來4:16)。
但是耶穌並沒有光在十字架面前苦惱和悲傷。雖然門徒還年幼,但是耶穌認為他們是自己的同工者,要他們為自己禱告。耶穌知道自己的軟弱,所以只想依靠神;而彼得認為自己是強大的,所以不要耶穌為自己禱告。耶穌謙遜地讓年幼的門徒為自己禱告,這種“邀請禱告”只有謙遜的人靠對神的信心纔能做出來。人們一般不輕易顯出自己的軟弱,只想給人看自己的強大,有事情也不邀請禱告,這就是驕傲,它來自於不信神。
請看三十五節:當時人們禱告的時候,一般站著仰望上天,但耶穌卻俯伏在地,這是絕對服從神的意思。耶穌一開始就想絕對服從神,表示出他對神的敬畏心。有的人禱告的時候,睜開眼睛,望著周圍禱告,這是沒有對神的敬畏心的行為。耶穌盡了禱告的勞動,一直到汗變成血。對於我們來說出了問題的話會怎麼做呢?我們有家庭、學校、工作、婚姻等等方面的問題,這時候有的人認為自己命不好,就乾脆躺下來,沒完沒了地睡覺;有的人抱怨神為什麼給我出這樣的問題;有的人害怕,手腳完全麻木,什麼都做不了;有的人變成浪漫的文學少女,光喝苦苦的啤酒。但耶穌在快要死亡的絕望處境中時,是抓住神不斷地禱告。我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應該拋棄人性的和虛無的想法,屈膝懇切地禱告神。
那麼耶穌禱告什麼呢?請看35b,36節,耶穌說:“倘若可行,便叫那時候過去。”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那時候”是耶穌負十字架的時候。可能的話,耶穌想避免十字架的痛苦。“杯”意味著十字架上的痛苦。耶穌雖然已到了快要死的地步,但他仍然叫神說“阿爸父”,不管處在什麼環境中他也沒有懷疑與神的關係,並進一步地禱告說:“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然而(but)”是偉大的人生方向轉變,這是從自己的旨意轉到神的旨意、從肉轉到靈、從使自己喜悅的人生轉變為使神喜悅的人生。耶穌決定順從神的旨意,但是人們的禱告跟耶穌的禱告正相反,他們說:“不要從神的意思,而是從我的意思。主啊,請成就我的意思。”或者說:“請成就神的旨意,也要成就我的意思。”但是我們應該為順從神的盼望和旨意而禱告,我們的盼望和意思是狹窄的,而神的旨意是寬廣偉大的。以賽亞先知說:“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即使自己的意思再重要,我們也要否認自己,要為了成就神的旨意而懇切地禱告。
信心的祖先亞伯拉罕原來是在迦勒底的吾珥當平凡的小市民,他與祖先一樣侍奉著偶像,神把這樣的亞伯拉罕召呼為信心的祖先。亞伯拉罕得到他的召呼之後也仍想作一個小市民,成為家庭裡善良的丈夫和慈祥的父親。但是神希望他在神的救贖史當中過偉大而莊嚴的人生,神希望他身懷萬國、養育萬王、成為偉大的使命人,神希望亞伯拉罕成為福的根源(創12:1,2)。這時候亞伯拉罕否認了自己,接受了神的旨意和盼望,成為了偉大的信心祖先和萬國之父(創17:1-5)。彼得每天在淺淺的加利利湖上撒網,靠捕來的小魚養育自己的妻子和子女,這是他最大的喜悅和盼望,但是他接受了耶穌的召呼,否認了自己小小的喜悅和盼望,到更深的地方去撒網,那時他就成了一世紀偉大的耶穌門徒、人類的師傅、牧者,成為世界性的人。
我們都是家庭裡善良的子女,學校的模範生,充滿對將來的盼望,而神正是召呼了這樣的我們。神召呼擁有自己小小的夢、理想和計畫的我們,希望我們接受神遠大的盼望和計畫。神召呼了在“本地、本族和父家”的我們,為了他遠大的救贖工作而把我們差遣到世界各地。神在世界救贖工作中寶貴地使用否認自己小小的意思、順從於神的大召呼的人。我們天天在自己的盼望和神的旨意當中矛盾著,煩惱著;在小市民性的安逸、世俗的生活和神所願意的使命生活之間苦惱著、矛盾著。這時候我們如果象耶穌那樣禱告、否認自己小小的意思、迎接並順從神的旨意時,就可以成為偉大的耶穌的門徒和使命人。人都有世上的盼望,都有自己的夢、理想和計畫,但是只有否認這些,順從神旨意,纔可以成為神的人,被使用在他的救贖工作當中。人生的勝敗,固然受到那個人的自身條件或者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是關鍵在於“然而”。我們也象耶穌所說的那樣“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神的意思”時,就可以決定人生的成功或者失敗。它決定了人的生死。我們每一天的決定會在一起,就成為一年乃至一生的決定。在神的旨意和我的意思之間,我們要作偉大的決定。那時候我們就可以成為亞伯拉罕、雅各和約瑟,也可以成為耶穌偉大的門徒。
耶穌回來,見到門徒由於憐憫和悲傷而疲憊,都睡著了。門徒隨著自己的理想跟從了耶穌,所以一聽到耶穌將悲慘地死在十字架上,就感到十分悲傷,為了忘掉可怕的現實而睡覺。無論是誰,一想悲傷的事情就會感到疲憊,萬事都不順心,但我們要知道這正是我們要禱告的時候。馬太福音26:43節中說他們因為眼睛困倦而睡著了,也許門徒一聽到耶穌深刻的話語就感到頭疼,太困倦而睡了一覺。人不好戰勝疲倦,但是我們在屬靈上警醒時就可以戰勝懶惰。請看三十八節,耶穌看到這樣的門徒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門徒現在應該警醒禱告,雖然他們說了大話,卻戰勝不了肉身的軟弱而正在睡覺。我們之所以要禱告,是因為我們的肉身太軟弱。很多人利用耶穌的話語,說自己肉身疲憊軟弱,什麼都做不了,把自己的軟弱合理化,但正由於我們的肉身是軟弱的,所以我們應該禱告,這與我們的意志無關。撒但總是引誘我們,所以即使信仰生活時間長的人也有可能倒下、犯罪。我們的內心同時存在著肉身的自我和屬靈上的自我,肉身的自我想的是世俗的,而屬靈上的自我想的是行善。兩者的鬥爭之中屬靈上的自我老是被世俗的自我打敗。我們被迷惑是因為太軟弱,而有時事情順利的時候也可能與我們的意願無關,是撒但對我們的引誘。所以,我們總要警醒,努力禱告。
請看41,42節:耶穌同樣禱告了三次。為了以禱告勝利,為了負好十字架,耶穌斷然起來了,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夠了,時候到了。看哪,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起來,我們走吧!看哪,那賣我的人近了。”耶穌通過禱告戰勝了恐懼和軟弱,他的心裡沒有了困苦和悲傷,臨到了喜悅和平安。耶穌以禱告勝利了,決定擔當十字架。按著神的意願,為了完成人類的救贖,耶穌大膽地起來了,跟門徒一起走近了十字架。
II. 耶穌在公會受審(43-72)
第一,被逮捕的耶穌(43-52)
耶穌跟門徒說話的時候,背叛者猶大帶著許多人來到了客西馬尼。根據與宗教領袖約好的暗號,猶大與耶穌親嘴,宗教領袖所派來的人就下手拿住耶穌。旁邊站著的人,有一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這人就是講義氣和極有正義感的彼得(約18:10)。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太26:52)這話語在悠久的人類歷史中得到了證明,歷史上凡靠刀掌權的人,都是因為刀而滅亡,而耶穌是以愛的福音征服了世界。雖然耶穌處在絕望的境地,但他仍然教訓門徒和平的福音,還責備為抓住他而來的眾人說:“你們帶著刀棒出來拿我,如同拿強盜嗎?”耶穌說自己被抓住是為了應驗聖經。在這樣冤屈而悲傷的時刻,耶穌仍然相信神的絕對主權,教訓了無知的眾人。眾人可能以為逮捕耶穌,把他處以死刑,就可以革命成功,但耶穌被抓住並死亡是隨著神的絕對主權,它成就了聖經。那麼當耶穌被抓住的時候,門徒做了什麼呢?
請看50-52節:門徒都放棄耶穌逃走了,說要與主一起死的彼得也逃跑了。門徒看到他們認為是全能的耶穌這麼軟弱地被抓住,就害怕地放棄耶穌而逃跑了,人的義氣就這樣軟弱。有一個少年人跟隨耶穌,他就是本書的著者馬可。他赤身披著一塊麻布,跟隨耶穌,但是看到耶穌被眾人抓住,就丟了麻布,赤身逃走了。他軟弱到赤身逃走,但後來他遇到復活的耶穌,擁有了復活信仰,成為了使徒保羅的好同工者。人是軟弱自私的,一陷入恐懼,就會不知羞恥地逃走。他為了自己的一條生命而放棄了愛和義氣逃跑了,但擁有復活信仰後,誰都可以成為象不死鳥那樣勇敢無比的耶穌門徒。
第二,我是(53-65)
眾人抓住耶穌到大祭司該亞法那裡的時候,他召集了眾祭司長和長老並文士,開了公會會議(太26:57,約18:12,24)。公會(Sanhedrin)是猶太人宗教上和政治上的最高機關,它可判人死刑,但最終執行死刑要得到羅馬總督的許可,因為猶大是在羅馬的統治之下。公會本沒有在夜裡開會的習慣,但是他們太著急,破例在夜裡開了會。公會已經決定了治死耶穌,現在正為此尋找見證,所以這種裁判不可能公正。雖然他們要在耶穌那裡找出律法裡規定可判死刑的依據(民35:20,21,詩17:2-5,22:25),但卻失敗了。根據律法應該判死刑的就是尋找假見證的他們自己(申19:10)。他們最終找到了假見證,就是耶穌在大概三年前改革聖殿時所說的話。有幾個人作假見證說:“我們聽見他說:‘我要拆毀這人手所造的殿,三日內就另造一座不是人手所造的。’”(58)但是這見證也不相合。耶穌對他們的假見證,一句也不回答。大祭司感到希奇,就問耶穌說:“你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61)
耶穌這時候才回答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62)耶穌在面臨死亡時也明確地說自己就是基督,說自己將要復活升天,坐在神的右邊,然後駕著雲降臨。耶穌並沒有對假見證辯明什麼,但是他明確地說了真理:“我是。”耶穌是被人稱頌的神的兒子基督,他是把我們從罪和死亡當中救出來並賜給永生的彌賽亞。但是大祭司聽到耶穌的話之後就撕開衣服,下結論說:“你們已經聽見這僭妄的話了。你們的意見如何?”(64)眾人一致地定耶穌為死罪。他們就吐唾沫在耶穌臉上,又蒙著他的臉,用拳頭打他,污辱他說:“你說預言吧!”耶穌已經決定跟隨神的旨意,決定掛在十字架上,他以禱告武裝了自己,所以在死亡面前他也大膽地見證了真理。那麼這時候彼得做了什麼呢?
今天有很多人熱心地為自己的榮耀宣傳自己,但在見證真理方面卻非常吝嗇,因為那樣的話他們就會吃虧。越來越多的人變成利己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為了正義和真理而應該獻出熱情的年輕人看到不義之事的話,也會轉頭過去。人們大白天看到有人被打死也掉頭走開,人們難以找到真正的鄰舍——撒瑪利亞人(路10:29-37)。在相信真理耶穌的人之中,某些人為了出人頭地,看著上、下級的臉色行事,非常辛苦。有的團體說遠離領導的話就會凍死,太接近的話就會熱死。人們為了活命,努力跟別人保持適當的關係,這是悲慘的。有的人認為太正直就會吃虧,所以不敢看到正確的就說正確,看到錯的就說錯,但因為心裡有良心,所以只能心中內疚。而耶穌卻不然,在宗教領袖和無數的假見證者面前,他明明知道自己就會被判死刑卻仍然說:“我是。”今天比起數量上很多的基督徒來,更需要的是不怕死、見證真理的少數精銳。
第三,彼得三次不認主(66-72)
當耶穌被抓到大祭司那裡的時候,彼得遠遠地跟著他,因為他害怕。他作為耶穌的首門徒,擔心耶穌會怎樣,就遠遠地跟著他,一直到大祭司的院子裡,與使女一起烤火,他那由於恐懼而為難的表情真是難堪。耶穌以勝利者的姿態決心死在十字架上,但彼得卻以敗兵的模樣坐著。人若沒有積極地跟著耶穌時,就會陷入撒但的引誘中。撒但去找那些遠遠地跟著耶穌的人,而不敢碰積極地跟著耶穌的人。我們跟著耶穌,與他一起聯合的時候,就可以得著能力。彼得遠遠地跟著耶穌,被撒但試探而顯出了軟弱的模樣。耶穌在大祭司面前受審的時候,有人看著彼得說:“你素來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內。”彼得卻不承認,說:“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於是出來,到了前院。過一會兒旁邊站著的人又對彼得說:“這也是他們一黨的。”彼得又不承認,但他在驚慌之餘,竟說了加利利方言,這時候有人以肯定的語氣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因為你是加利利人。”彼得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彼得始終否認了耶穌,馬太福音中說他甚至咒詛了(太26:69-75)。就這樣,彼得在卑賤的使女面前也否認了耶穌,立時雞叫了兩次。這時候彼得才想起了耶穌所說的話:“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得我。”思想起來,他就哭了。路加說:“他就出去痛哭。”(路22:62)彼得這時候大哭一場,徹底悔改了自己不認耶穌的罪。後來他在五旬節接受聖靈,在使徒行傳中結出了悔改的果子。
作為結論,我們再次讀要節:“他說:‘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將這杯撤去。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14:36)耶穌承認自己的軟弱,到神面前懇切地祈禱。禱告的時候,他就舍己,只求了神的旨意,所以耶穌在不義面前勇敢地見證了真理,向十字架挺進。靠著他今天死在亞當裡的我們在基督裡得救了,得到了真正的自由、喜悅和永生。祈禱我們天天在禱告當中否認自己的理想和夢,跟隨著耶穌。祈禱我們積極參與到光榮的人類救援工作中。阿們!